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三花 » 暗恋桃花源话剧

暗恋桃花源话剧

发布时间: 2020-11-23 09:15:17

A. 黄磊和他的朋友出演的话剧《暗恋桃花源》,真的很火么

挺火的。黄磊拍的这部话剧《暗恋桃花源》,已经开始了巡演,说明这部话剧的影响力度还是不错的。至于话剧,一直都被娱乐圈里的人看做不一般的东西,话剧的地位比电视剧还有电影的地位要高点多,对演员的要求也很高。

他以自己的方式去打开话剧,让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话剧的力量。话剧的内涵是一个演员演技的最好呈现,而黄磊带领着一众人完成了这个过程,《暗恋桃花源》也被打响,起初是因为黄磊的带领,之后是因为这部话剧本身的力量。起初,话剧很火,有黄磊的宣传,再次大火,全靠着话剧本身的内涵。

B. 《暗恋桃花源》 话剧与电影有什么不同吗

剧本是相似的,但是电影语言和话剧语言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视觉上是完全不一样的,电影可以一个场景多个视觉来拍在修剪,但是话剧就不一样了,你在观众席上,看到的是一个整体场面

C. 话剧 暗恋桃花源 观后感怎么写

《暗恋桃花源》讲述了一个奇特的故事。“暗恋”和“桃花源”,两个不相干的剧组,都与剧场签订了当晚彩排的合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舞台上,两个剧团都着急要排戏,互相抢舞台。后来,舞台上的两个剧组终于决定共用舞台,一团一边,各自把自己的戏排完,两出戏因而开始微妙地交织在一起……
江滨柳与云之凡在大上海相恋,却在小小的台北咫尺天涯。一心寻找桃花源的老陶,却在目的地看到一对仙人与自己的爱人和情敌长得一模一样……还有一位一直穿梭在舞台上的白衣女子,逢人就找“刘子骥”,是为“戏外戏”。无论是“暗恋”、“桃花源”还是“戏外戏”,每个故事的核心都是寻找遗失的爱情。
该剧总策划水晶表示,这出长达3小时的戏,其实是一座迷宫,每个人的感受都会不同。看第一遍只是了解了剧情,意蕴是回家后自己去慢慢体会的。观众表示,每一次看“暗恋”都比上一次更感慨爱情无常,但是“桃花源”的喜剧性在第二遍看的时候就不那么突出了。
而在我看来,这是悲伤时唱首歌的心情,笑中带泪。冬到尽处桃花开,悲到极致而美丽。一种难以名状的悲伤轻轻地,压在心头,挥之不去。每一个剧中人,都有一种宿命,是名如其人,抑或是人物造就了这个名姓?莫道是一语成谶。

云之凡:流云降凡间
“你是晴空的流云,你是子夜的流星”帷幕一开,就听到江滨柳这句带着男性磁性嗓音唱的歌。仿佛是预示了他们之间终究未竟的爱情,云之凡就像是晴朗蓝天上飘过的白云,像漆黑子夜里划过的流星,只能够有相遇的刹那,却不能够享受拥有的幸福。
流云降凡间,终究是会化作水雾,烟消云散的。遗落的水汽,是留在情人眼里那晶莹的泪。
“云之凡是一朵白色的山茶花,一朵在夜空中开放的,最美丽最动人的白色山茶花。”这是导演心里的云之凡,也可以说是这部剧对塑造这个角色的灵魂要求。
山茶花的花语是“谦让和理想的爱”。它总是在晚秋天气稍凉时,静静地开在庭院之中。山茶不像有的花,整个花朵掉落下来,它是花瓣一片片地慢慢凋谢,直到生命结束。那么小心翼翼的凋谢方式,不就和人们追求理想中伴侣的态度一样吗?所以渐渐地山茶花就成为对心中爱慕女性表答心意的代言人了。在几乎所有的花朵都枯萎的冬季里,山茶花的盛开格外令人觉得温暖而生意盎然。唯一的缺点就是花朵容易凋落。而在山茶花的品种来说,红色多见,而白色少见。物以稀为贵,所以其实在剧中的这个比喻,也是为了向观众阐述云之凡的稀有和高贵性。同时也暗指了她终不能被江滨柳所得。而剧中云之凡的命运也正如这白色山茶花一样,相思的痛苦折磨是横贯一生的,伴随着慢慢地老去。没有轰轰烈烈,只像花瓣一片片地凋零。
云之凡这个人物设计,就是通过“流云”和“白色山茶花”这两种事物,运用象征手法,将人物命运暗合到其中,意蕴悠长。

江滨柳:浦江柳依依
整出戏剧的第一场,就是发生在黄浦江边,或者说江滨柳与云之凡那短暂的一季相恋,都是发生在这黄浦江边的外滩公园。江,就是黄浦江。江滨,就是“连水里面的灯都停止了”的浪漫的外滩。
整部《暗恋》只有两幕戏,却如此深刻地演绎了一段让观众唏嘘不已的恋爱,让人生发出“悲伤得让人想结婚”的愿望,这正是话剧内容所体现出的高度浓缩性所引起的效果。将悲伤浓缩,让舞台跨越时空来演绎,从年轻时代那场依依不舍却对未来充满重逢希望的分别,一下子进入到垂垂老矣濒临生死别离的场面,这样的安排,有点“残忍”。
导演说“这场戏你不给我好好地演,等到下一场戏你老了,躺在病床上,就没有回忆了。”这部话剧里运用得最多的手法之一就是潜台词的双关性。导演的话不仅仅是字面的表达,它也暗寓了江滨柳的命运:一辈子的记忆都模糊了,或是飞快地穿越生命以至于我们都没有机会了解,生命走到尽头时,只有这短暂的一幕,成了记忆中的唯一的永恒。是啊,如果没有这么刻骨铭心的一个夏天,就会正如江滨柳所说“我……我没有办法想象,我们如果在上海不认识的话,那生活会变得多么空虚啊!”可是这一生却从此被填得满满的,被思念填满了充斥了,生命似乎再也不能容下什么。然而丰满至斯,又应作何感想?
柳绿桃红微时再?杨柳依依话今昔。

春花:春桃不胜艳
跟白色纯洁的山茶花相对的,应该是红色活泼的桃花吧?正如“暗恋”与“桃花源”这一今一古、一悲一喜的相互对照一样。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蒙太奇式的断接,让一个舞台上悲喜同在,此起彼落地交替。白色山茶花的哀愁还余留,那边厢,随着轻快的京剧式的鼓点伴奏,妖娆多情的春花就正式上场了:手里拎着一束花,提了一包东西,嘴里悠悠扬扬地唱着和情人袁老板的“情歌”,摇曳生姿地步入舞台。
桃花,它树态优美,枝干扶疏,花朵丰腴,色彩艳丽,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桃花性喜阳光、耐寒、耐旱,但是不耐水湿。
说桃花是春花一点没有错。以春花的平凡姿色,却能够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最终又等同于失去了两个男人,真可谓是空有春花灿烂,不胜美艳,桃花逐水空自流。
春花在这里指代了桃花,也指代了桃花源。
春花、老陶和袁老板,他们是上了发条的铁皮玩具,总能找到动力,自得其乐。 在《桃花源》里永远不怕有冷场。但实际上,这冷场,比起《暗恋》更凄凉。
如王国维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暗恋》里的悲剧,是以战乱纷飞的大时代为背景的。正如江滨柳的一句台词“在那个大时代当中,人变得好小,到今天这个小时代,人变得更小了。”《暗恋》的悲可以归因于时代,《桃花源》的悲却要归因于“人”本身。我们总是想要太多的“如果”,结果有些东西因此永远地失去了。诗意的人生,抑或失意的人生,常常不过是同一段人生透过不同角度的解读而已。我们无法以微薄的个人之力扭转时势,所以我们会咬咬牙认命。但如果是亲手打破了从前自以为的美好,就会是一出让人哑言的悲剧。因为那是可以逃避以至于不发生的。
故所以笑中带泪,春花的悲剧比起云之凡的来说,更深一层。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水流,怕有渔郎来问津。”想当初,春花和袁老板偷偷摸摸地在家里幻想着美好的桃花源,千方百计地“整”走了老陶。而最后却亲眼见证自己的悲剧。
云之凡和春花,一个是遗失了爱情,一个是在爱情里遗失。

老陶:落寞陶然人
桃花源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的理想国。赖声川用一种颠覆性的喜剧形式让《桃花源》成了一个貌似喜剧的悲剧。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梦想中的桃花源到底在哪里?答案是:真正的桃花源其实是在我们心中,就像《暗恋》里江滨柳用一辈子来思念云之凡那样。从本质上来说,《暗恋》和《桃花源》讲的其实是一回事。诚如第一个“老陶”李立群所言:快乐是痛苦的缩短,痛苦是快乐的延长。而二者相得益彰,才可以在掐架和嬉笑怒骂间成为经典。
老陶是注定属于落寞的——却不是失败。他的生活里处处都不如意,“我就不信……”成了后面所有行为的语言契机。他有什么都不相信的自负,所以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容易造成心理落差,再加上他的急性子——开酒不成就用刀劈——而且他又偏偏是一个无能改变这一切的人,所以他是注定要落寞的。只有空喊“武陵这个地方,它根本不是个地方,穷山恶水,泼妇刁民……”
但是他确是整部话剧中唯一超脱(或者说是解脱)的人。有个德国画家,叫做安瑟基弗的,记得他在一次访谈中有这么一段话:
人家问他:“你为什么那么喜欢怀旧?”
他说:“啊,我不是要怀旧,我只是要记得。”
是啊,让我们尽量记得。 虽然,“记得”也可能是一种世间苦。 但是这一重苦,我们若不肯尝,就是断了太多的联系,与以往的那些甜蜜。
所以,老陶溯洄而上,所以,老陶又回到武陵。
桃花源是一个好地方,把老陶一身俗气和尘世的烦躁全都涤荡而去,反令他带了些许超然的仙气而回。在桃花源里呆了许久,老陶却也开始想念起并不美好的家庭生活和移情别恋的妻子。他要去找她,即使她不爱他了,他也要去找她,因为有这么美好的地方和事情应该要她知道,包括第三者袁老板也都可以一并原谅。 在桃花源那里,他从惊愕于白衣男女的长相,继而抓狂,直到后来面对着为生活折磨的憔悴而市井的春花和袁老板,飘飘乎说着“不足为外人道也”。
有时会禁不住地想,如果老陶不回武陵,春花会不会一直供着他的牌位并在又一次婚姻失败后开始想念他?
老陶在末了的那“千年一叹”,当是打在所有人心上的一记闷拳。然而,唯独是他自己从此超脱了。凡尘俗事,就这样走到了幕后。同样是一个人,同样是落寞的心情。
所以,老陶是落寞的,但不是失败的。

袁老板:原来不是你
“争取时间了啊,武陵三角来了。”话剧语言包括了人物语言与舞台说明的作用。在这里,袁老板,一语道破天机,这也是一句具有双关性的潜台词,不仅向观众说出这一幕的名字,同时也是在暗示,下面一段理不清、剪不断的三角关系。
袁老板,戏里戏外,这就是一个双重身份,双重定义的人物。
在《暗恋桃花源》里,他的角色是一个三流戏剧剧团的老板,也是剧团的演员“袁老板”。在《桃花源》里,他既扮演着房东“袁老板”,同时也是春花的情人。戏里戏外,呼呼喝喝,极有排场。然而,在这样高分贝的话语掩埋着的是所谓“胜利者”的失败。
从“理想化的熟人”——租房给老陶夫妇并且为老陶代售小鱼的袁老板,到“熟悉的陌生人”——和春花生活在一起的让春花边叠尿布边愤而发问“你是什么男人”,袁老板这个形象,从理想的神台上走下来,走进了真切的现实中。当初表现出来的虚幻的、变形的、夸张的美感全部消失,变成了连细节都真实的个体。这就彻底幻灭了春花所相信的,袁老板他自己提出来的“心中一个伟大的抱负”。
春花开始怀念老陶,在袁老板走下神坛的时候,老陶的名字被刻写上神主牌,被春花那样虔诚地用香烛和鲜花供奉起来——那个曾经被春花瞧不起的窝囊废的男人。
这就是审美距离感在起作用。传统美学总是要求审美尺度具有一种距离感,旨在表明:艺术不同于生活,艺术是源于生活而必须高于生活。走得如此近,解剖得如此赤裸,即使握在手里,又能怎样呢?到头来不是失却了一份绚丽的美?保持距离,存留空间,正所谓远观并不亵玩。这应是对美好事物的最好认可与欣赏!
所以,对于春花来说,这是一个近观之后了然无趣以至于生厌的过程,走到近处才发现,众里寻他千网络,原来不是你!

刘子骥:南阳故音也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序》中的最后交待。细细想来,原来这痴痴寻找刘子骥的女人便是穿缀全篇的线索,是话剧的魂!
“那一天在南阳街下着毛毛雨,我们约好了去吃酸辣面,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一种,酸酸辣辣的感觉。”一个活在现代的女子,苦苦寻找着十几个世纪之前的人。也许,她已经寻找了几百个轮回;或许,她还要找下去。“我要找刘子骥!”她向每一个经过她身边的人宣告、询问,却又不知道哪个是自己要找的人。也许她的概念中已没有时间和空间,她惶惑而又执著地探寻着,每一个人都那么陌生,都不是她要找的人。所有面孔一瞬间变得似曾相识。或许,她的刘子骥正藏在这些面孔中暗笑。她突然迷惑而委屈,几千年的寻找和思念化作空芜而又纷乱的梦魇。她是否还记得他的模样?是否确定他真的出现过?或者,刘子骥只不过是她虚无的梦。
“那一年,在南阳街,有一棵桃树。桃树上面的花开了……”女子在话剧的末尾,站在空空如也的舞台。这里刚刚还有人大笑有人悲泣,转眼间风吹云散。她旋转着,张开双臂,向天空中撒去一把黄纸,她在祭奠谁?“寻病终”的刘子骥?自己找不到的爱情?剧中每一段不完满的感情?抑或是世间上所有的爱情?整出戏剧看上去,仿佛这个神秘女子是游离在整个舞台之外的,最缺乏戏剧冲突的人物。但实际上,最具有戏剧冲突的也是她。她的看似疯疯癫癫的行为和语言,实际上是表现着人物内心的尖锐而激烈的矛盾冲突。她游走在《暗恋》与《桃花源》的舞台中,也在现实与虚幻中穿梭,虚实相生,给了我们一种意境创造的提示。
神秘女子寻找的刘子骥,是一位潜藏在每一个人心中的南阳故人!是每一个人生命里都会寻找的知音,只是区别在于,我们可能不知道自己在苦苦追求而已。

悲伤时唱首歌
人世间所有飘落的花瓣,每一片都是我们的故事,是爱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盲乱和期冀中寻找着永恒而真实的爱,谁会最终找到呢?是江滨柳与云之凡太早地相遇相恋在少年时代,而付出了一辈子的相思和寻觅?是渔人老陶溯洄而上,为了赢回在妻子面前的自尊,又因为不舍,从桃花源而重返,而终又离开?是春花和袁老板在遮遮掩掩之下憧憬着美好的生活,然而又在吵吵闹闹中发现了这遗憾的平凡?
可是,他们要找的又在哪里呢?江滨柳的“白色山茶花”在岁月中风蚀,老陶再也没有找到通往桃花源的路,袁老板和春花的美梦被柴米油盐磨作尘土。云之凡呢?江太太呢?小护士呢?她们一样地被生活捉弄,被命运大声的嘲笑!
而值得相信的是,“暗恋”的导演、顺子、绘画师等等,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想寻找的桃花源。
最后,没有人找到刘子骥,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他只一闪身,就与所有的人避而不见了。神秘女子只是用她的口说出了每一个人心里的话而已,共通的思想和同样的心情,差别只不过是,有的人压抑在心底,有的人高声地宣读,有的人愤怒地发泄,有的人黯然地神伤……
那一片桃花源,正正是因为没有人能再到达,所以才成为众人心中那个希冀的梦,牵引着苦苦寻找的思绪。就好比春花和袁老板,他们是幸福的,最终能够依照自己的心意结合,仿佛是寻找到了那一片桃花源,但他们是不幸的,因为桃花源里,也没有蓬莱仙山的珍异,有的只是“生活”二字,只不过是换了场景罢了,也不是天堂。
桃花源,是悲伤时唱首歌的意境。它用本身的梦幻绮丽,反照了人世间纷繁琐碎的喧嚣生活,它用自身的不可捉摸,指引着人们永远朝着美好、怀着理想去发展。在悲伤时不哭泣,唱首歌,换种情绪,继续出发。
这也许是赖声川想告诉我们的罢!

D. 话剧《暗恋桃花源》哪些场面或台词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主要是话剧暗恋与桃花源的场面和台词,给我印象最深的主要是桃花的美景

E. 偶像来了中暗恋桃花 剧本

《暗恋桃花源》(Secret Love In Peach Blossom Land)是一部话剧剧名,于1986年在台湾首次公演,引起岛内轰动,该剧编导赖声川于1988年获“国家文艺奖”。该剧在美国、香港巡回演出。
中文名
暗恋桃花源
外文名
Secret Love In Peach Blossom Land
作品体裁
话剧
编导
赖声川
首演时间
1986年
话剧?刘琳演给你看

这些中国经典话剧你可千万别错过
简介
话剧《暗恋桃花源》于1986年在台湾首次公演;1991年,该剧在美国、香港巡回演出;次年由赖声川亲自执导改编为电影,影片获1992年第五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青年导演银奖,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改编剧本奖,最佳剧片和最佳录音入围,及台湾影评人协会评选的1992年度十大华语片第3名。
《暗恋桃花源》讲述了一个奇特的故事:“暗恋”和“桃花源”是两个不相干的剧组,他们都与剧场签定了当晚彩排的合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由于演出在即,他们不得不同时在剧场中彩排,遂成就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暗恋”是一出现代悲剧。青年男女江滨柳和云之凡在上海因战乱相遇,也因战乱离散;其后两人不约而同逃到台湾,却彼此不知情,苦恋40年后才得以相见,时以男婚女嫁多年,江滨柳已濒临病终。“桃花源”则是一出古装喜剧。武陵人鱼夫老陶之妻春花与房东袁老板私通,老陶离家出走桃花源;等他回武陵后,春花已与袁老板成家生子。此时剧场突然停电,一个寻找男友的疯女人呼喊着男友的名字在剧场中跑过…《暗恋桃花源》一剧以奇特的戏剧结构和悲喜交错的观看效果闻名于世,被称为【表演工作坊】的“镇团之宝”。
赖声川说:“《暗恋桃花源》的成功,在于它满足了台湾人民潜意识的某种愿望:台湾实在太乱了,这出戏便是在混乱与干扰当中,钻出一个秩序来。让完全不搭调的东西放到一起,看久了,也就搭调了。”

F. 话剧《邮差》和《暗恋桃花源》的鉴赏分析

《邮差》赏析:
话剧《邮差》中的林和平,从呱呱坠地到花甲之年,从一个普通生命的角度,以善感、温良和憨直的姿态讲述着大半个世纪的颠沛漂泊和执着不悔。
和平,如信鸽般,传递着讯息,诉说着彼此安好。在历史的洪流中,任何的动荡都无法阻隔亲人、爱人和友人间的思念,沧海桑田后,依然如故。心如璞玉的林和平倾其一生传递着他人的思念与嘱托,用坚定和责任托起了千家万户的希冀。
这也正是这部话剧的动人之处,我们会审视这个社会,反问自己的内心,如今是否还有“林和平”式的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层,人们对于真诚与善良的追求是永不停止的,林和平如一泓清泉涤荡在心间,滋润着浮躁的灵魂。

G. 为什么说话剧暗恋桃花源比电影版好 这是辩论赛

《暗恋桃花源》讲述了一个奇特的故事:“暗恋”和“桃花源”是两个不相干的剧组,他们都与剧场签定了当晚彩排的和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由于演出在即,他们不得不同时在剧场中彩排,遂成暗恋桃花源就了一出古今悲喜交错的舞台奇观。“暗恋

H. 如何评价话剧《暗恋桃花源》

暗恋桃花源》可以说是赖声川的新年大手笔,据悉,此次赖声川是拿自己的得意之作“开刀”,重新编导,给这部经典名作一个崭新的更有艺术情趣的新面貌,让话剧与中国第二大剧种——

剧照
越剧玩“联姻”。他把《暗恋》部分依然按原版保留,黄磊、孙莉这对伉俪仍是台柱子,稳稳撑着“暗恋”这边的天空。而《桃花源》部分则大刀阔斧地植入越剧基因,词、曲、服装统统翻新,桃花源部分的台词由专业越剧编剧颜全毅全部重写,因此,黄磊、孙莉等话剧的原班人马和越剧名角赵志刚、谢群英、徐铭等结合在一起,所以说,赖声川彻底颠覆了自己。“戏越往后面演,越剧的力量会更强,越剧本身的唯美和哀沉,比原本的话剧版更有魅力。尤其是经过改造后的老陶回家这一幕,我感觉用越剧来演,比话剧更‘酸’,更有味道。”因而,他把这个2010年重新制作的经典名剧改名为《新暗恋桃花源》。
剧本特色
《新暗恋桃花源》首次加入的越剧元素,使红了24年的《暗恋桃花源》再一次让观众们笑到飙泪、悲到心酸。昨晚,赖声川的《新暗恋桃花源》在温州东南剧院上演,这是该剧全国巡演的第一场。话剧与越剧的颠覆组合,呈现了无限的魅力。座无虚席的东南剧院,再次验证了赖声川的创新能力。

黄磊和孙莉这一对已将“暗恋”演得烂熟的夫妻搭档,为新版本增添了不少新意,比如台词中加入了“为了排这个戏,《非诚勿扰》节目请我参加我都给推了……”而由越剧名角赵志刚、谢群英、徐铭主演的“桃花源”部分,则从完全颠覆以往“越剧王子”形象的赵志刚上台一开腔,就引发笑声不断;老陶、春花和袁老板三个人之间纠缠不清的三角关系,更是用完全不同于传统越剧才子佳人的夸张搞笑方式表现,让观众们乐得前仰后合。

《新暗恋桃花源》中矛盾冲突最激烈、最出彩有趣的部分,是“暗恋”和“桃花源”两个剧组同台表演的一场戏,只见一悲一喜、一古一今这反差极大的两台戏在荒诞奇特的氛围中浑然成一体

演出照
,再加上话剧和越剧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的“混搭”,更是带来了奇妙效果。

I. 话剧暗恋桃花源以及恋爱的犀牛两只之间有什么不同吗

作为从90年代末开始看小话剧的人,我看过很多赖声川、孟京辉的作品,在国内期间,每年都看过不少,包括台湾、大陆和外国在北京的作品。在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看的四大经典音乐剧,在西方国家的小剧场也看过一些实验话剧和传统剧,此外还看过不少当代舞、现代舞之类的演出,当然都是水平至少都国家级的。不要问我的背景,反正工作需要加兴趣使然。赖声川的《暗恋》我是11年前看的,《恋爱的犀牛》是4年前看的,但在看这两部剧之前,我已经看过很多两位导演其他的戏,也见过到孟京辉本人,所以对两位导演的风格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预判。我认为这两部作品,都是带有两位导演鲜明特色的戏,并打上深深时代和地域烙印,忠实展示他们内心对情感和世界把握的佳作。作为大陆观众,我认为《恋爱的犀牛》的成功价值和审美表达,不仅成就了孟京辉在国内小剧场业内不可撼动的地位,而且开启了国内小剧场发展的一个时代。仅这一点来看,《恋爱的犀牛》的意义远高于《暗恋》。那孟京辉究竟有啥牛的地方。为什么大家看《恋爱的犀牛》觉得有点不明白呢。这个必须讲一下文学、戏剧和艺术如何从当代走向现代的。简单一点,现代艺术跃进后现代艺术的关键一步,就是艺术表达形式从一个完整的故事,走入碎片化、抽象化和无序化。 我们看到的流行文化,电影、电视和网络小说,基本全是在现代艺术范围内:完整故事、清晰逻辑。说基本,是因为国内的文学界,其实近20年前,非常孤独和小众地介绍着现代艺术,你可以去看看用后现代主义手法写的《薛定谔的猫》(全名不记得了),里面全部是破碎、残缺和抽象的表达,前后没有任何逻辑,毫不相关。我当时读那本杂志的时候,被深深的震撼了。震撼到什么程度呢,我可以根据20年前的回忆,重新写一点那种风格的内容。“我回到家中,看到楼下有一头大象,正在踩在一个人身上,小心翼翼的往楼上伸着自己的鼻子。我知道他要我,要的是那样的迫切,以至于我的手心全是斑马的纹路,一闪一闪。这时候大象要开始上楼了,可是那么小的门,它怎么进的去呢。正在犹豫的时候,大象站在10楼,冲了进来。而楼下的那个被踩的人,正在下面大喊着我的名字。”如果你读这段文字充满了鄙夷,那说明你还停留在“原始”的现代艺术的审美者,而一个现代艺术的审美者,这时候你妈要疯了好吗。

J. 话剧《暗恋桃源》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摘 要:话剧《暗恋桃花源》由赖声川编导采用两剧合为一体的独特舞台表现手法于1986年在台湾首次公演,引起岛内轰动。本文分为三个部分来探讨此剧,第一但作品介绍包括灵感来源和内容简介。第二部分是对本剧的一个深层解析,第三部分是根本剧相关的一些知识的介绍。
关键词:暗恋;桃花源;赖声川这是一部有赖声川编导的一部经典舞台剧,以其独特的舞台表现手法与丰富的内容受到海峡两岸人们的喜欢。如果你不知道赖声川,没关系;如果你不知道暗恋,没关系;如果你不知道桃花源,都没关系。下面就让我们进入对这部剧的欣赏之旅吧。
一、作品介绍(一)灵感来源《暗恋桃花源》(The Peach Blossom Land)(1986年)的灵感,来自赖声川有一次在台湾艺术馆看朋友排戏。下午彩排,晚上首演,可就在中间,还有两个小时要给幼稚园开毕业典礼。舞台上的彩排还没有结束,小朋友们都来了,钢琴啊,讲桌啊,都急着要往舞台上搬。本来,赖声川一直就在琢磨怎样在舞台上表达悲与喜乃是“一体 之两面”;整个大环境的混乱无序,正好给他提供了描述的对象。于是,各自并不完整 的悲剧“暗恋”与喜剧“桃花源”就这样出现在一个舞台上了。
(二)剧情介绍该剧故事很简单:“暗恋”剧组和“桃花源”剧组都与剧场签订了当晚在此彩排的合约,遂发生了对舞台的争夺。
暗恋中讲的是一对青年男女“江滨柳”和“云之凡”, 因战乱而在上海相遇且相恋,却又因战乱而分开离散;两人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逃到台湾来,各自男婚女嫁,江滨柳一直痴心苦恋,直到四十年后两人才再相逢,时江滨柳已似风中残烛,濒临病终,这就是《暗恋》这出现代爱情悲剧的大纲。而《桃花源》则是在叙述武陵人“老陶”无法生育,而妻子“春花”却又跟“袁老板”私通,老陶无奈伤心的出走,溯河而上,意外地发现了桃花林,进入了桃花源中,度过了一段纯真烂漫到近乎梦幻的时光后,他回到武陵,发现原本如胶似漆,男欢女爱的春花与袁老板已陷入了现实的纠葛和相互的怨怼之中,并没有从此过着想象中幸福美满的快乐生活。
二、解析(一)暗恋剧剧中男女主角相恋却因战乱分离而导致双方都有了家室。病重时期江滨柳一直忘不了那时的恋人,登报寻人,苦苦等待。他很执着很痴情。他这份痴情值得赞赏。但无论是如何的放不下还是和别人结了婚。这是一种矛盾。在自己被摧残的同时也深深的伤害了他的妻子。这也是一种矛盾。最后终于是见到了云之凡—那时的恋人,但是又能怎样。无可奈何,双方都很无奈。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虽然没有结成连理,但最终他的愿望还是实现了,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喜剧。心酸和如愿也是一种矛盾。整个剧就是一个矛盾剧。
(二)桃花源剧老陶虽然很喜欢他老婆春花,但是春花嫌弃他无法生育,和他感情不和。进而和袁老板勾勾搭搭。这是一种无奈。老陶接着被春花和袁老板逼着去上游打渔,即使知道可能会送命但还是去了,这是一种无奈。在桃花源里渡过了一段神仙般的时光之后,回来后发现时光已过去多年,春花和袁老板已结婚生子了,想要回到从前是不可能的了。这也是某种程度上的无奈。春花和袁老板婚后的日子却并不美满,但已无法回到从前即使心里还想着老陶,这是无奈。老陶最后想再返回桃花源,但是确已没了回去的路这是一种无奈。桃花源剧就是一个无奈剧。
(三)拼贴的效果赖声川说过:“我的作品中一直有‘拼贴’的概念,其实剧场本身就是拼贴的艺术。《暗恋桃花源》不同于传统戏剧中的倒叙、插叙和锁闭式的叙事特征,而是由《暗恋》和《桃花源》两个故事拼贴而成。一悲一喜,融汇成一部完整而又区别于传统戏剧样式的新的悲喜剧。
两台剧因都与剧场签约结果导致排练时间冲突,只好同时练。结果弄得悲剧不那么悲伤,喜剧更加搞笑。上面说暗恋剧是一个矛盾剧,桃花源剧是一个无奈剧,但是经过两剧一起排演,矛盾则更加体现出来了。最直接的是抢场地,双方都希望对方快点下场,给自己方留出时间从这个层面讲双方是敌人。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导演“袁老板”对暗恋剧导演有了一些同情。双方似乎也成为了友人。另外导演着重体现无奈应该是跟当时的背景有莫大的联系。根据导演赖声川表示:这出戏的灵感其实是出自于台湾舞台剧剧场的混乱环境,当年陈玉慧导演所导的《谢微笑》在艺术馆彩排,其实对剧场工作人员来说,那么该已是一种家常便饭的情况,《谢微笑》下午彩排,晚上首演,中间两小时却被安插了一场毕业典礼,剧场管理人根本不管他们还要装台、调灯、技术排练,只是一股脑儿的将各种活动安排插入,于是当天彩排都还没结束,小学生就已经坐在台下弓,另一方面钢琴、讲桌都等着要搬上台,造成混乱无序的情况。没想到这却引发了赖声川导演的灵感。于是《暗恋桃花源》 这部构思巧妙、安排缜密的好戏就此孕育而生。这两出戏在同一个剧场中争着排练,不时地相互干扰、打断了对方的演出,却无意巧妙的凑成了一出完美交错的舞台剧。这些似乎显示出了这样的信息:生活中的很多不顺心的事情,人人都有烦恼,矛盾与无奈无处不在,但是无论什么都会变好的。但或许赖声川并没有蕴含这些思想在里面。他自己说因为他最想表达的,不是一种思想,而是多元的。他们只讲一个事实,请别人自己去感受。作为一个导演,他不需要表现他的思维多深刻。
两出戏挤在一个台上演,高潮处连台词都能相互接上。而这两出戏又相互映射,观众在剧场里,看戏中戏,不知不觉之间自己也成为这戏剧的一部分,舞台无限扩大开来。形式上看,有话剧、相声、小品甚至日本的谐剧的成分,全部能在一个舞台上展现开来。四、五样道具,六、七个演员,居然也成就那么一出复杂的戏剧,让人对导演的水准叹为观止!
(四)白袍女子1、出现方式——.穿场而过在诸多戏剧和电影中都有“疯子”或“傻子”这类角色的设计,《暗恋桃花源》中出现的“疯子”即”陌生女子“,她不仅叙事,还是该剧的主要线索,衔接着《暗恋》和《桃花源》这两出不相干的戏。在这两戏互相解构的同时,对整出戏进行再次的解构。“疯女子”这一角色的设计一方面升华了主题,另一方面是对幻觉主义或现实主义设计的再次间离。
2、出现的意义正当两个剧组互相争执场地时,也正是戏剧时空进行转场时,她正合适宜地出场,演绎了一个关于背叛和寻找的话题。剧中虽未出现“刘子骥”,但通过无名女子的不断追问,我们明显地意识到“刘子骥”背叛了她,她却一厢情愿地寻找。这样一来,《暗恋》中的时代大背景造成云之凡和江滨柳的人生遗憾,《桃花源》中的自我救赎未果,无名女子的不断寻找,三者共同构成了对人生的质问和怀疑。“成为舞台与人生的所有无奈的隐喻与象征”。因此,无名女子的这种“穿场而过”则具有画龙点睛的深意。
陌生女子共出现了七次,每次都是伴随着戏剧的转场出现。第三次出现在《暗恋》剧组由于导演的不满意无法继续排演下去的时候,她伤感的说道:“那一天在南阳街上……”富有诗意的描述满是凄凉,观众这时也才明白,这是一个被抛弃的、却又痴痴寻找爱人的“疯女子”。她的出现不仅独自构成了一个话剧主题,还使观众有充足的时间从《暗恋》的戏剧情境中过渡到《桃花源》中,有着串联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其他相关内容介绍(一)作者介绍1954年生于美国华盛顿,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戏剧博士,现任台北艺术大学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及驻校艺术家。赖声川29岁开始剧场创作,被誉为“台北剧场最闪亮的一颗星”。他的《那一夜,我们说相声》使濒于灭绝的台湾相声起死回生,《暗恋桃花源》成为经典舞台剧,二十多年来为喜爱戏剧的人们所称颂。赖声川至今编导舞台剧20多部(包括轰动亚洲的七个半小时史诗《如梦之梦》)、电影2部(包括享誉国际的《暗恋桃花源》)、电视作品300集(包括家喻户晓的《我们一家都是人》),另有剧场导演作品22部(包括莫扎特歌剧3部)等。出版书籍《赖声川的创意学》,这是国内第一本将创意规则化、步骤化的实用工具书。
(二)本剧获奖情况从2006年11月首演至今,《暗恋桃花源》3年内在国内演出达200场,创下了中国舞台剧票房纪录的“历史之最”。2007年,《暗恋桃花源》入选中国话剧百年十大经典剧目,赖声川也入选中国话剧百年当代名人堂。
东京国际影展青年导演银樱奖(1992)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1992)柏林国际影展卡里加里奖(1993)新加坡国际影展最佳影片(1993)新加坡国际影展最佳导演(1993)新加坡国际影展飞比西国际评审团奖(1993)四、结束语戏剧鉴赏这门课程把我领入了一个新的世界,让我领略到一种不一样文化传承的魅力。对于这部非常有创意的话剧,因自己的阅历,兴趣,年龄影响,我想我给出的感受可能比较肤浅的。但是我想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还是有自己的感受与收获。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能给你一个无限的想象空间,来丰富自己。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