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三花 » 桃花源记中

桃花源记中

发布时间: 2020-11-23 15:22:53

桃花源记源是什么中的什么

“源”:

1是指源头、事物的根由。
在本文中,“林尽水源”说的是桃林在溪水回发源的地方答就到头了,而世外桃源中的“源”还有地方、处所的意思。

2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现用来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

㈡ 桃花源记中有哪些成语

1、世外桃源

【拼音】: shì wài táo yuán

【解释】: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出处】: 晋·陶潜《桃花园记》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祸乱的美好地方。

【近义词】:洞天福地

【反义词】:人间地狱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理想世界

【故事】: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记载:一个渔夫只身划船进入一山洞,发现一座桃源,这里的居民男耕女织,大人小孩均参加劳动,没有赋税和徭役,人们的关系十分淳朴亲切,到处是一遍安乐祥和的气氛,与外面的世界隔绝。

2、无人问津

【拼音】: wú rén wèn jīn

【解释】: 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出处】: 晋·陶潜《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举例造句】: 这部传记小说,虽然摆在书架上,却根本无人问津。

【近义词】:置之不理

【反义词】:门庭若市

3、怡然自乐

【拼音】: yí rán zì lè

【解释】: 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出处】: 晋·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近义词】:怡然自得、怡然自足、怡然自娱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4、黄发垂髫

【拼音】: huáng fà chuí tiáo

【解释】: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

【出处】: :晋·陶潜《桃花源诗并记》“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近义词】:黄童白叟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老人和儿童

5、落英缤纷

【拼音】: luò yīng bīn fēn

【解释】: 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出处】: 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近义词】:花团锦簇

【用法】: 作谓语、宾语;花瓣凋落,纷纷飞扬的样子

6、豁然开朗

【拼音】: huò rán kāi lǎng

【解释】: 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出处】: 晋·陶潜《桃花源记》:“极初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近义词】:豁然贯通

【反义词】:百思莫解、大惑不解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突然领悟了道理

7、不足为外人道

【拼音】: bù zú wéi wài rén dào

【解释】: 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出处】: 晋·陶潜《桃花源记》:“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近义词】:不足挂齿

【用法】: 作谓语、分句;形容不值得对外说

8、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拼音】: bù zhī yǒu hàn,hé lùn wèi jìn

【解释】: 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出处】: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何论魏晋。”

【用法】: 作宾语、分句;用于人的见识

㈢ 急求桃花源记中的“如此”是什么意思

渔人在桃花源的经历

㈣ 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在中国哪个地方,知道请告诉我,谢谢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并不存在,桃花源是虚构出来的。

《桃花源记》是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所作。

原文节选: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4)桃花源记中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

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陶渊明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

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㈤ 桃花源记中的以是什么意思

以:在桃花源记中的以~是“认为”的意思。

㈥ 桃花源记中陶渊明虚构桃花源的目的是什么

《桃花源记》通过虚构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

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当中的社会,但是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6)桃花源记中扩展阅读:

桃花源记此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其一个特点。增添了神秘感。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

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

㈦ 桃花源记中延的古今异义

“延”字(古义:请;今义:延伸,延长)。

出处:《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原文节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文: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7)桃花源记中扩展阅读

《桃花源记》是东晋陶渊明的名篇,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作者因不满现实的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景美人乐,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气息,作品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园诗《归园田居》所描写的田园生活更美,更理想。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

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文学的欣赏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中的理想桃源是虚构的,但它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也正是本文能一直为人所传诵的重要原因。

㈧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在哪里

桃花源在重庆东南部的酉阳,是全国众多“桃花源景区”中,与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原型最吻合的景区。

景区位于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的武陵山区腹地,总面积50平方公里,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户外运动训练基地。优美的自然田园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把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是人们栖息疲惫心灵的精神家园。

(8)桃花源记中扩展阅读:

景区由古桃源、伏羲洞、酉州古城、桃花源广场、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二酉山世外桃源民俗生态旅游文化主题公园、桃花源风情小镇等部分组成。自古因武陵山地区“蛮不出洞、汉不入境”的皇命戒律,桃花源在武陵大山沉睡了1600年。

1、伏羲洞全长约2500米,洞宽10∽25米,高度20∽60米。因洞口顶部一块天然巨石板酷似易经中伏羲龙图的平面图案而得名;

2、酉州古城全长1.3公里,土家吊脚楼依山而建,展示了800年州府的恢弘气势,是土家族民俗、建筑、历史、文化的“博物馆”;

3、桃花源广场占地8.6万余平方米,是武陵山区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性文化广场,在这里,动可舞摆手欢歌,静可觅木叶情韵。

㈨ 桃花源记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自己反对剥削压迫、反对内战的愿望,与向往生活在这种世外桃源的思想感情。

在此文中更体现了陶渊明忧国忧民的思想,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作者追求一种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廹,没有战乱从平等的理想世界,因为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作者有志不得施展,只有寄托在作品中。

(9)桃花源记中扩展阅读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

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

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当中的社会,但是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此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其一个特点。增添了神秘感。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㈩ 桃花源记中名句

1、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忽然看见一片桃花林,桃花林生长在溪流的两岸,长达几百步,其中没有别的树,芬芳的青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乱交杂。

2、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的东西。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都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译: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孩子们各个都安闲快乐.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

译:(村人)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县的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村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经历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译:其他的人各自又都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离去。

7、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译:南阳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打算前往。

8、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却没有实现,不久就得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问询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桃花源记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