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斐亭荷花
A. 有斐亭荷花古诗
《有斐亭荷花》 清 高遐昌
淇水传来君子乡,髦年修德泽流长。
古今漫说无同调专,犹有淤泥不染芳属。
此诗是作者遭受权臣诬陷,出狱后晚年归乡所作。触景思人,借缅怀歌颂同乡圣贤卫武公而自况。
B. 淇园的注 释
题注:2005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淇河古诗三百首》中,此诗原录自《淇县志》,《淇县志》将作者刘璟误为刘基,且题目阙两字,末句“漪漪”误为“猗猗”。今据《四库全书·易斋集》更正。
淇园:我国第一座王家园林,被誉为华夏第一园。 位河南省淇县古淇奥——淇河湾内。一般认为是西周晚期卫武公(公元前812—前757)所建。《述异记》曰:“卫有淇园,出竹,在淇水之上。”明朝袁中道的《袁中道集》中有这样的话:“予记班彪《志》曰:‘淇园,殷纣之竹箭园。’又不始卫武公矣。”六朝人戴凯之《竹谱》也说:“淇园,卫地,殷纣竹箭园也。见班彪《志》。”
春霁:春雨初晴。霁,jì,雨雪停止,天放晴。
驻马:兵马驻扎下来。
三山:泛指淇园附近的山。
耸:高起,矗立。
芙蓉:荷花(莲花)的别名。常用以比喻如朵朵莲花的山峰。
武公:即卫武公,卫国国君康叔十世孙、卫釐侯之子,姓姬名和,卫都朝歌人。公元前812年继卫君,以贤明传世,深得周、卫臣民拥戴。武公95尚关心操持国是,历代无不颂其德。汉魏以降,淇人怀其德,于淇县城西北三十余里耿家湾的淇园旧址上,创建武公祠,春秋祭祀。至明弘治年间(1488年),重修,祠北山坡建纪念卫武公的“有斐亭”一座。
琅玕:lánggān,美石,常用以喻竹子。
霁色句:雨过天晴,绿竹婀娜,更加鲜翠,看着此景,就象进入画图中。 漪漪,yīyī,水波荡漾貌。此形容花木摇曳如水波。《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引清李香林《题竹》诗:“干霄修竹自漪漪,十载相违每系思。” 《诗经·淇奥》中有“绿竹猗猗”句。 此“漪漪”当与“猗猗”意相近或相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