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桃花节
『壹』 在山西运城嫁女孩风俗是
看是碰到什么人家了,好的话还给你陪钱、坏的话你就得掏钱咯,一般3W~5W不等!谢谢采纳
『贰』 山西运城春天开花的树,类似于桃花的树
你说的这类树有很多:(先开花后长叶)
结香、迎春、连翘、梅花、白玉兰、紫玉兰、桃花、腊梅、紫荆等。
还有彼岸花,先花后叶。再就是完全没有根和茎的世界上最大的花——大王花了。
『叁』 纪念运城70周年作文
我的家乡在山西省运城市,位于山西省的西南端。那里没有江南美丽的西湖,回没有里约的风情万种。那里答,又是一种不同的风光。
“西花园”是运城的一个大公园,也可谓是运城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在春天。你一走进“西花园”,就能看见路两旁的桃花,每一朵,都是那么粉艳艳的,犹如一个个抹了胭脂的小姑娘,它们在嫩绿的树叶衬托下,显得更加动人了。
美丽的南风广场,也是运城的一大美景。 步入南风广场,草如茵,花似锦;地旷天远,气爽神怡。广场正南,玉柱耸立,蟠龙图腾,其势欲飞。广场中央,浴火凤凰,凤眼闪耀,熠熠生辉。广场北端,文化长廊,浓缩历史,展现文明,群贤毕至,呼之欲应。广场中还有休闲活动广场、健身广场、夕阳红广场等分区。整个广场布局合理,既是市民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又是运城市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我爱我的家乡运城,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们,都来运城来游玩
『肆』 运城市哪里有玩女孩的地方
你好,我是正宗运城人士,很高兴为你解答,欢迎来大运之城游玩! 盐湖地区: 09-09-19· 九龙山 - 蚩尤故里 09-05-30· 解州关帝庙 - 武庙之冠 09-05-30· 运城盐湖 - 中国死海 09-05-30· 鸣条岗舜帝陵 - 华夏寻根处 09-05-30· 运城教堂 - 新落成的天主教堂 09-05-30· 运城关公飞机场 09-05-30· 运城动物园 - 公园内动物园 09-05-30· 南风广场 - 运城标志 09-05-30· 运城西花园- 运城市人民公园 09-05-30· 凤凰谷 - 森林公园 09-05-30· 关帝家庙 - 关王故里 09-05-30· 池神庙 - 国内唯一能见到的池神庙 09-05-30· 泛舟禅师塔 - 全国重点文物 09-05-30· 太平兴国寺塔 - 唐代宝塔 永济 10-11-10· 永济溪域风景区 09-05-30· 普救寺 - 爱情圣地 AAAA级 09-05-30· 鹳雀楼 - 古代四大名楼之一 09-05-30· 永济五老峰 -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 09-05-30· 舜帝山 - 山水文园 09-05-30· 杨贵妃故里 - 唐代的大美人 09-05-30· 王官峪 - 国家级风景名胜 09-05-30· 蒲津渡遗址 - 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09-05-30· 万固寺 - 中条第一禅林 09-05-30· 黄河大铁牛 - 中华瑰宝 AA级 09-05-30· 栖岩寺塔 - 北周建德年间建寺 09-05-30· 扁鹊墓与扁鹊庙 - 神医之庙宇 垣曲 09-06-09· 王茅溶洞 - 地下洞府王国 09-06-09· 大河峡谷 - 被遗忘的人间仙境 09-06-09· 皇姑幔 - 娥皇、女英起居的地方 09-05-29· 垣曲历山 - 华北最大原始森林 09-05-29· 望仙风景区 - 北方的九寨沟 09-05-29· 小浪底风景区 - 国家重点水利工程 09-05-29· 蝴蝶山庄度假村 - 望仙风景区 万荣 10-03-27· 万荣西滩 - 黄河湿地奇观 09-09-19· 孤峰山 - 天然养吧 09-05-29· 后土祠 - 中华祖祠 09-05-29· 飞云楼 - 天下第一木楼 AA级 09-05-29· 万荣笑话博览园 - 笑文化基地 09-05-29· 万荣李家大院 - 晋南独一无二巨商豪宅 09-05-29· 薛瑄家庙 - 明代思想家 09-05-29· 稷王庙 - 农神庙宇之冠 夏县 09-09-19· 架桑漂流 - 水上漂流娱乐 09-09-19· 唐回漂流 - 水上漂流娱乐 09-09-19· 瑶台山 - 夏都来龙 神奇圣山 09-05-29· 泗交风景区 - 避暑胜地 09-05-29· 司马温公祠(司马光) - 史圣故地 09-05-29· 夏县温泉 - 游览与疗养的好去处 09-05-29· 堆云洞景区 - 小布达拉宫 09-05-29· 禹王城遗址 - 战国旧城 临猗 09-05-29· 临猗双塔 - 有“双塔交影”之称 11河津 09-09-19· 高禖庙 - 创建于4000多年前的夏代 09-05-29· 薛仁贵故里 - 唐朝名将 09-05-29· 河津龙门 - 传说中的鲤鱼跳龙门 09-05-29· 河津真武庙 - 藏麟卧龙道教圣地(九龙庙) 芮城 09-05-29· 永乐宫 - 壁画艺术宝库(大纯阳万寿宫) 09-05-29· 圣天湖 - 黄土高原第一湖 09-05-29· 西侯度遗址 - 旧石器文代遗址 09-05-29· 匼河遗址 - 旧石器文化遗址 09-05-29· 大禹渡 - 黄河名珠 09-05-29· 圣寿寺舍利塔- 宋代画风清晰可辨 09-05-29· 广仁王庙 - 古魏城城垣遗址内
『伍』 运城市在2O2O年3月桃花节还有吗
应该是不弄了
『陆』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女孩第一次去男孩家给见面礼吗
一般女方第一次去男方做客南方的父母都会给女方见面礼
『柒』 山西运城桃花面的做法视频
1.将带皮的猪肉500克下冷水锅烧沸,撇去浮沫,用小火煮至六成熟时叉出,将皮上油脂用抹布擦净,在皮上抹匀蜂蜜,放入热油锅将猪肉表皮炸成金红色捞出,再用肉汤汆泡后,捞出切成长约5厘米、厚约4毫米的片条,再将肉条整齐地摆入碗内,加葱段、姜片、花椒、八角、精盐、味精、酱油、胡椒粉、料酒和适量的水,上笼蒸熟即成红烧肉条。
2.取250克猪肉去皮,切成约4-5厘米长的像筷子粗细的肉条,加精盐入味,另将适量鸡蛋、淀粉和成糊,将肉条挂匀糊下油锅内炸成金黄色,捞出放入碗内,加调料及适量清水,上笼蒸熟即成酥肉。
3.剩余的猪肉剁成馅,加精盐、鸡蛋、淀粉拌匀,用手挤成杏核大的丸子,放入油锅炸成金黄色捞出。
4.豆腐切成菱形小片,放入油锅内炸成金黄色捞出。鸡蛋煮熟去皮。
5.汤锅上火,放入清水、白条鸡(鸡骨架也可)、肘子骨,待汤煮好后,捞去鸡(另做他用)或鸡骨架、肘子骨,放入炸豆腐、炸丸子、葱段、姜片、酱油、精盐、花椒、八角(用袋装),用小火煮至丸子、豆腐酥软。
6.面粉和成软面,制成小把拉面下沸水锅煮熟,捞入碗内,每碗一片烧肉、一块酥肉、一个鸡蛋、一个丸子、一块豆腐,然后放少许韭菜段、菠菜叶,最后把沸鸡汤浇上即成。
『捌』 魅力运城风景名胜
开元铁牛:
开元铁牛亦称唐代铁牛,位于永济市城西十五公里,蒲州城西的黄河古道两岸,各四尊。铸于唐开元十二年(724),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而铸。元末桥毁,久置不用,故习称“镇河铁牛”。因黄河变迁,逐渐为泥沙埋没。1989年 8月在蒲津渡遗址上经勘查发掘,处于黄河古道东岸的四尊铁牛全部出土。距蒲州城西墙51米,距西城门110米。铁牛头西尾东,面河横向两排。伏卧,高1.5米,长3.3米,两眼圆睁,呈负重状,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牛尾后均有横铁轴一根,长2.33米,用于拴连桥索。牛侧均有一铁铸高鼻深目胡人作牵引状,现已露出地面部分高1.5米,肩宽0.6米。四牛四人形态各异,大小基本相同,据测算,铁牛各重约30吨左右,下有底盘和铁柱,各重约40吨,两排之间有铁山。
蒲津渡是古代黄河的一大渡口,位于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的黄河东岸。蒲津渡自古以来就是秦晋之交通要冲,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在这儿修造过浮桥。据《春秋左传》记载,昭公元年,秦公子咸奔晋,造舟于河。《初学记》:“公子咸造舟处在蒲板夏阳津,今蒲津浮桥是也。”《史记·秦本纪》又载:“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初作河桥。”张守节《史记正义》谓:“此桥在同州临晋县东,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桥也。”以后东魏齐献武王高欢、西魏丞相宇文泰、隋文帝都在这儿建造过浮桥。唐初,河东为京畿,蒲州是长安与河东联系的枢纽。开元六年(718),蒲州被置为中都,与西京长安、东都洛阳齐名。开元十二年(724),为了加强对唐王朝的大后方河东地区及整个北方地区的统治,唐玄宗任命兵部尚书张说主其事,改木桩为铁牛,易笮索为铁链,疏其船间,倾国力对蒲津桥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通典》、《唐会要》、《蒲州府志》均记载此事。有宋一代,蒲律渡仍是黄河的重要渡口之一。金元之际,浮桥始毁于战火,只剩下两岸的铁牛。后来因三门峡水库蓄洪而使河床淤积,河水西移,铁牛被埋入河滩。今蒲津渡遗址,西距黄河堤岸2.8公里,隔河遥望陕西省朝邑县,东距古蒲州城西墙约六米,南距古蒲州城西门(即蒲津门)近百米。1988年、1991年对蒲津渡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勘探和科学发掘。根据发掘结果,唐蒲津渡遗址最深处距今地表6.5米。在靠当时河岸有一道曲拱梯形石堤,堤基下有密密成排竖钉的柏木桩,垒砌石条间贯注有铁锭,又以米浆白灰泥粘合缝隙, 十分牢固。这道石堤明确地可以看出系分两次砌筑。在紧靠石堤处发现了四尊铁牛、四个铁人、两座铁山、三个铁墩、六根铁柱。还发现一座四米见方的砖屋遗址,门坎向东,当是管理渡口之所在。发掘中还发现了唐开元通宝、宋天圣元宝、元丰元宝、金正隆元宝等十余枚铜钱。
蒲津渡遗址是一处具有丰富遗存的大型遗址,也是我国第一次发掘的大型渡口遗址,它展现了我国古代桥梁交通、黄河治理、冶铸技术等各方面的科技成就,也直观地揭示出黄河泥沙淤积、河水升高、河岸后退的变迁过程,从而为历史地理、水文地质、环境考古及黄河治理提供了许多有用资料。
普救寺:
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这里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向依塬平展。原有范围,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
这里地势高敝,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这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厢记》故事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式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明显的音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令游人连连称奇。据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
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偿迩。而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蜚声著誉的游览胜地。
解州关帝庙:
解州古称解梁,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位于运城市西南15公里的解州镇,镇西有全国现存最大的关帝庙,俗称解州关帝庙,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宋朝大中祥符七年(1014)重建,嗣后屡建屡毁,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四十一年(1072)大火之后,历时十载而重建的。庙以东西向街道为界,分南北两大部分,总占地面积约 66600余平方米。街南称结义园,由结义坊、君子亭、三义阁、莲花池、假山等建筑组成。残存高2米的结义碑1通,白描阴刻人物,桃花吐艳,竹枝扶疏,构思奇巧,刻技颇高,系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言如泗主持刻建的。园内桃林繁茂,千枝万朵,颇有“三结义”的桃园风趣。街北是正庙,座北朝南,仿宫殿式布局,占地面积18570平方米,横线上分中、东、西三院,中院是主体,主轴线上又分前院和后宫两部分。前院依次是照壁、端门、雉门、午门、山海钟灵坊、御书楼和崇宁殿。两侧是钟鼓楼、“大义参天”坊、“精忠贯日”坊、追风伯祠。后宫以“气肃千秋”坊、春秋楼为中心,左右有刀楼、印楼对称而立。东院有崇圣祠、三清殿、祝公祠、葆元宫、飨圣宫和东花园。西院有长寿宫、永寿宫、余庆宫、歆圣宫、道正司、汇善司和西花园以及前庭的“万代瞻仰”坊、“威震华夏”坊。全庙共有殿宇百余间,主次分明,布局严谨。殿阁嵯峨,气势雄伟;屋宇高低参差,前后有序;牌楼高高耸立,斗拱密密排列,建筑间既自成格局,又和谐统一,布局十分得体。庭院间古柏参天,藤萝满树,草坪如毡,花香迷人,使磅礴的关帝庙氤氲着浓烈的生活气息。
游人从义勇门或忠武门入前庭,穿过“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端门,东西钟鼓楼巍巍耸立,迎面三座高大的单檐歇山顶庙门,中门是专供帝王进出的门,叫“雉门”,东面的“文经门”是文职官员行走的,西侧的是“武纬门”,是甲胄之士通行的。雉门门楼上嵌竖匾,书金字“关帝庙”三字。雉门后部的台阶上是戏台,铺上台板即可演戏,是一座双昂卷棚歇山顶建筑,下是横匾“全部春秋”,与上、下场门的“演古”、“证今”相映成趣。
前行有午门.是一座面阔五间,单檐庑殿顶、石雕回廊的厅式建筑。周围有石栏杆,栏板正反两面浮雕各类图案、人物 144幅,洋洋大观,颇有童趣。厅内南有周仓、廖化画像,轩昂威武。北面左右两侧,彩绘着关羽戎马一生的主要经历,起于桃园三结义,止于水淹七军,只是没有走麦城这个情节,在全国关庙壁画中都按此进行,据说这是因忌讳关羽自高自大而被杀,终于造成蜀国的覆灭而隐去的。穿过午门,经“山海钟灵”坊、御书楼,便是关帝庙主体建筑崇宁殿。
北宋崇宁三年(1104),徽宗赵佶封关羽为“崇宁真君”,故名崇宁殿。殿前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配以石华表一对,焚表塔两座,铁旗杆一双,月台宽敞,勾栏曲折,使人顿生敬佩之感。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式琉璃殿顶,檐下施双昂五踩斗拱,额枋雕刻富丽。殿周回廊置雕龙石柱26根,皤龙姿态各异,个个须眉毕张,活灵活现。下施栏杆石柱52根。砌栏板50块,刻浮雕 200方,蔚为壮观。大殿明间悬横匾“神勇”二字,清乾隆帝手书。檐下有“万世人极”匾,是咸丰皇帝所写。下列青龙偃月刀三把,重 300斤,门口还有铜香案一座,铁鹤一双,以示威严。殿内木雕神龛玲珑精巧,内塑帝王装关羽坐像,勇猛刚毅,神态端庄肃穆。龛外雕梁画栋,仪仗倚列,木雕云龙金柱,自下盘绕至顶,狰狞怒目,两首相交,以示关羽的英雄气概。龛上有康熙手书“义炳乾坤”横匾一方,更增崇宁殿庄严肃穆的气氛。
穿崇宁殿而出,入后宫南门,就进入寝宫,过花圃,有“气肃千秋”坊,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木牌坊。东侧有印楼,里边放着“汉寿亭侯”玉印模型,西侧是刀楼,里面列青龙偃月刀模型。双楼对峙,系方形三层的十字歇山顶建筑。院里植有翠竹一片,风动影摇,珊珊可爱。又有《汉夫子风雨竹》碑刻,以竹隐诗,诗曰“莫嫌孤叶淡,经久不凋零。多谢东君意,丹青独留名”。传说出自关羽的手笔。
后宫后部,是关帝庙扛鼎之作的春秋楼,掩映在参天古树和名花异卉之间,巍然屹立,大气磅礴。楼内有关羽读《春秋》像,故名。《春秋》又名《麟经》,故又名麟经阁。创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九年(187O)重修的。宽七间,进深六间,二层三檐歇山式建筑,高33米。上下两层皆施回廊,四周勾栏相依,可供凭栏远眺。檐下木雕龙凤、流云、花卉、人物、走兽等图案,雕工精湛,剔透有致。楼顶彩色琉璃覆盖,光泽夺目。楼内东西两侧,各有楼梯36级,可供上下。第一层上,有木制隔扇108面,图案古朴,工艺奇特,传说是象征历史上山西 108个县。世传春秋楼有三绝:建筑结构奇巧别致,上层回廊的廊柱,矗立在下层垂莲柱上,垂柱悬空,内设搭牵挑承,给人以悬空之感谓之一绝;进入二层楼,有神龛暖阁,正中有关羽侧身夜观《春秋》像,阁子板壁上,正楷刻写着全部《春秋》,谓之二绝;据说楼当项,正好对着北斗七星的位置,谓之三绝。
关帝庙除古建筑外,还有琉璃影壁、石头牌坊、万斤铜钟、铁铸香炉、石雕饰品、木刻器具以及各代石刻23块,各朝题诗题匾60余幅,还有其他的零散文物,都是值得一观的艺术精品。
关帝庙,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又是全国最大的祭扫关帝的场所,游人信士络绎不绝,香火旺盛。如今经过多次修葺、彩绘,关帝庙更加壮丽辉煌。 关帝庙春秋楼楹联 青灯观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
赤面表赤心,满腔存汉鼎三分。
圣德服中外,大节共山河不变;
英名振古今,精忠同日月常明。
北斗在当头,帘箔开时尖挂斗;
南山在对面,春秋阅罢且看山。
永乐宫:
永乐宫,位于芮城县城北约三公里处的龙泉村东,建在原西周的古魏国都城遗址上。这是一处在国内外得有影响的古建筑,它以壁画艺术闻名天下。这里的壁画,是我国现存壁画艺术的瑰宝,可与敦煌壁画媲美。
永乐宫,原来一处道观,是为奉祀中国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因原建在芮城镇永乐镇,出被称为永乐宫。永乐宫系元代定宗贵由二年(公元1247年)动工兴建,包括彩绘壁画在内,元代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迁)竣工,施工期长达110多年。
永乐宫内,宫宇规模宏伟,布局疏朗。除山门外,中轴线上还排列着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四座高大的元代殿宇。这些元代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优秀遗产。在建筑总体布局上风格独特,东西两面不设配殿等附属建筑物,在建筑结构上,吸收了宋代“营造法式”和辽、金时期的“减柱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永乐宫壁画,满布在四座大殿内。这些绘制精美的壁画总面积达96O平方米,题材丰富,画技高超,它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绘画技法,又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形成了永乐宫壁画的可贵风格,成为元代寺观壁画中最为引人的一章。
三清殿,又称无极殿,是供“太清、玉属、上清元始天尊”的神堂,为永乐宫的主殿。殿内四壁,满布壁画,面积达403.34平方米,画面上共有人物 286个。这些人物,按对称仪仗形式排列,以南墙的青龙、白虎星君为前导,分别画出天帝、王母等28位主神。围绕主神,28宿、12宫辰等“天兵天将”在画面上徐徐展开。画面上的武将骁勇骠悍,力士威武豪放,玉女天姿端立。整个画面,气势不凡,场面浩大,人物衣饰富子变化而线条流畅精美。这人物繁杂的场面,神彩又都集中在近300个“天神”朝拜元始天尊的道教礼仪中,因此被称为“朝元图”。
纯阳殿,是为奉祀吕洞宾而建。
纯阳殿内,壁画绘制了吕洞宾从诞生起,至“得道成仙”和“普渡众生游戏人间”的神话连环画故事。
纯阳殿内对扇后壁的“钟、吕谈道图”,是一幅极为珍贵、人物描写极为成功、情景相融得非常好的一幅壁画。
重阳殿,是为供奉道教全真派首领王重阳及其弟子“七真人”的殿宇。殿内出采用连环画形式描述了王重阳从降生到得道度化“七真人”成道的故事。
纯阳殿、重阳殿内的连环画,虽是叙述吕洞宾、王重阳的故事,但却妙趣横生地展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的活动。这些画面,几乎是一幅幅活生生社会生活的缩影。平民百姓的梳洗、打扮、吃茶、煮饭、种田、打鱼、砍柴、教书、采药、闲谈;王公贵族、达官贵人的宫中朝拜、君臣答理、开道鸣锣;道士设坛、念经等各式各样的动态跃然壁上。画中,流离失所的饥民、郁郁寡欢的厨夫、茶役、乐手,朴实善良而勤劳的农民与大腹便便的宫廷贵族、帝王将相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照。
永乐宫原在的永乐镇,因黄河三门峡工程动工,处于淹没区内,所以,从1959年起,历经六年,将永乐宫全部迁移到芮城县城北。
五老峰:
王官谷和五老峰算不上奇山大水,但谷幽壑深,峰奇石异,是中条山呈献给人的两颗珍宝,五老峰如今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说起它们的位置,东距解州关帝庙25千米,南距永乐宫10千米,西北30千米是普救寺,黄河像只温柔的臂膀从西侧和南侧环抱着山峰。
五老峰的得名源于五根擎天巨柱般的山峰,中间的主峰玉柱峰被其它"四老"环绕,孤标秀出,它陡峭险峻的姿态令不少旅游者望而却步,但悬挂其上的铁链是可以帮助人们完成登顶的梦想的。极顶之上,有袖珍的庙宇和美丽的风光。五老峰的景点有一些还没行开发,半山的五老殿可以称为景区的中心,玉柱峰、棋盘山、红砂峪等都要从这里出发。
王官谷的风景以飞瀑取胜,山石陡崖也颇壮观,据说是由当地农民企业家主持开发的,王官谷没什么真正的古迹。唐末诗人、诗论家司空图在这里隐居著述《诗品二十四则》,如今只能从山水中去体味采菊而居的那种韵味。司空图在王官谷隐居二十余年后,朱温篡唐建梁,三次下诏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司空图坚辞不就,并深以为耻,绝食而死,也是经典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境界。王官谷也因此受到清高人仕的特别推崇。
交通:在运城禹都市场前有开往五老峰的旅游专线车,票价11元,可送到景区内的登山台阶处。另外还可乘坐从运城开往永济的长途汽车,在虞乡镇附近的公路口下车6元,乘坐三轮摩托车到售票处3元。从山门到登山台阶,还有数里盘山公路,景区内有小巴接送,每人3元。王官谷距离五老峰约10千米,有三轮摩托接送,10元左右。
住宿:五老殿处可租用帐篷过夜。
『玖』 山西特色人文风俗
1、山西锣鼓。山西的鼓品种达数十种,其中代表为山西威风锣鼓。威风锣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临汾一带的民间广场艺术,特色是“威风”:从锣鼓的配置打法,演奏队的组织、表演、着装,都在展示威风。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李世民在霍州大战刘武周部,击鼓迎战,鸣锣收兵,取得胜利,于是流传下威风锣鼓。
2、剪纸。“广灵窗花”以造型写实、刻制精巧著称。原料是一种单一的雪白宣纸,工具是几把刀刃为斜形的大小不等的刻刀。先用刀刻出剪纸成品,再点染着色。民间巧匠非常讲究刀工刻法和着色技艺,采取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办法制出成品。着色时用上好白酒调色,调配较深的颜色可加少量白矾。
3、面塑。山西民间面塑主要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祷,是生活理想的体现。面塑在造型意识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的。供奉天地的叫枣山,祭供灶神的叫饭山、花糕,形制都较大,谓之米面成山。
4、旺火。生旺火是山西北部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每逢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单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
5、炕围画。炕围画的形式构成有一套固定的程式。以上下两组边道,按照一定的规格布置而形成其主体框架,中间等距离安排以各种画空。既具完整对称的装饰形式,又具简繁对比的表现内涵。炕上部分是其主体,锅台画、灶头画、看墙画是其外延部分。
(9)运城桃花节扩展阅读:
山西又称“三晋”,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