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三花 » 寻找桃花源

寻找桃花源

发布时间: 2020-11-25 10:57:41

桃花源的神秘表现在什么地方

1.有桃花林的衬托,并且中无杂树,渲染出了神秘、美好的景色
2.通过神秘的洞口才能到达。
3.后人想去寻找桃花源,却找不到,更突出了一种神秘感。

㈡ 桃花源记一文中,末尾两段为什么写渔人出来后,其他人寻找桃花源的事情

表示那里是一个,方位难定,世上难寻,凡间难觅之处,类似于仙境的世外桃源,得偶遇是机会的万幸,是可遇不可求的.

不是多余,当时社会上像渔人、樵夫大都是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和知识的人,而后文提到的刘子骥应该是属于士族,至少是一个读书人,而且是被当时大家所熟知的人,因此,他是听到有这样的事后本着探寻真理的目的去寻找百的,他的寻找结果在当时有一定的普遍接受度。用现在的常识来比喻,就是渔夫是新闻当事人,而刘子骥充当的是记者的角色。这篇文章记述的是虚构的故事,但是当做真实事件来写的,加上像刘子骥这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找寻度的过程,会增加故事的真实性和神秘性。

这篇文章的主旨不单是虚构了一个理想型的乌托邦型社会,其更现实的意义在于用它和当时的社会作对比,反衬出当时社会的抄残酷和丑陋。那么最后两段就是隐晦地告诉世人,像桃花源这样美好的社会是暂时只是虚构的,想桃源人一样偏安一隅逃避现实是不可取的,想要获得美好的生活就要勇敢面对面前这个真实的袭社会,用自己的努力去改造它。
真实的元素包括了对桃源人的描述,说他们是先秦以前的人士云zd云,还有关于桃园位置的描述,例如夹岸数十里之类。这些都为了让读者能更直观地带入角色,也能让加强这个虚构社会的真实性,让读者觉得作者所描述的事情真实发生过。

从起源到背景大起底

我们还得从这个故事的开头说起:这个故事以晋太元中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捕鱼人误闯桃花源,并机缘巧合见识了一个美好平和的方外世界。

晋太元年间,前秦势力对东晋政权虎视眈眈。一时间,东晋兵荒马乱。战乱之下,百姓生活自然是动荡不安。直到太元八年,东晋在淝水之战取得全面胜利,这才给晋王朝换来了存活的机会。然而外乱平了,内政又不稳了,如此一来,赢了战争后的东晋王朝又陷入一派动乱中。

(图源网络)

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至今无人知晓,世人更偏向于认为是陶公编造出来的一个幻想中的世界,因为除了这篇《桃花源记》再没有其他文字记载桃花源了。所以陶公从小说的角度在文末自圆了说法:为什么后来除了这篇《桃花源记》外再无他人提起桃花源呢?因为刘子骥病逝后,无人问津了。就这样,桃花源因短短一句看似多余的结尾变得更加扑所迷离。

㈢ 寻找桃花源的太守是欧阳修吗

不是,寻找桃花源的是东晋的太守,欧阳修是北宋的太守,中间相差七八百年呢。

㈣ 当人们寻找桃花源村时为什么“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因为桃花源终究是人们幻想出来的一片净土,只要封建社会不结束、封建统治者还在、还有剥削跟压迫,这个桃花源终究只会存在于虚幻。文中说了这些人是躲避秦的战乱才来到这的,不知道中间有汉朝到魏晋南北朝这些朝代,他们没有受到统治者征收赋税徭役以及战争带来的一些痛苦,所以他们才能“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㈤ 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的结果是什么

太守即遣人随其 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翻译一下就是找不到

㈥ 刘子骥是怎么寻找桃花源作文

文章最后写重入桃花源却“不复重入”,刘子骥“规往”而“未果”,显而易见是表明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实际上并不存在,还有就是说明有很多人向往桃花源,这就是写刘子骥的原因。(重要的是第一点,也就是前一个原因)
主要流露了作者对安宁祥和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相信我,肯定对,自己再联系全文理解看看就明白了。这是我以前学的笔记上的,最后祝你学习更上一层楼

㈦ 暗恋桃花源剧中寻找“刘子冀”的女人表达了什么意思

在《暗恋桃花源》中有一个在舞台上不断奔跑,不断寻找刘子骥的神秘女子,她与《暗恋》《桃花源》两个剧组都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人知道她来自何方,又将去向何处,只是固执地寻找着她的刘子骥。她游离于整个故事之外,看似是个多余的人物,其实却是编导用于突破舞台限制,直接与观众沟通的一个重要设置,如果将《暗恋桃花源》比作一首诗的话,那她就是这首诗的“诗眼”。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之句。这便是这个从未在话剧中出现的刘子骥的出处,一个真正抱着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去寻找桃花源的高士。而当神秘女子在台上高呼“刘子骥!你可以不认我,可你不能不认你自己!”时。她其实分明是在对在场的每一个观众的内心呼喊。通过这一句台词,人们恍然大悟,原来他们自己就是刘子骥,就是那个曾经向往和追寻梦中的桃花源的人。然而,在现实社会的消磨中,人们早以忘却了自己也曾有过对心中桃花源的向往,以致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而编导就是通过这一巧妙的编排,在刹那间,将戏剧与现实,舞台与社会,故事时空与当下生活沟通了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时空交错,更深层的戏中戏模式。而此刻观众自生也已经成为了《暗恋桃花源》中的一部分。使每个敏感的灵魂都产生庄生梦蝶之感,从而引发对终极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再认识。赖声川曾用“一个故事里,一个人做了一个梦;在这个梦里,有人讲了一个故事”,来概括《如梦之梦》的结构模式。这种循环和嵌套是对艺术极致的一种挑战。在观看《暗恋桃花源》时,观众面对的是一个“故事里的故事”,而当观众听到神秘女子高喊出这一全剧的最强音时,他们才恍然明白自己原来也是这个故事中的一部分。可以说,这种近乎极致的艺术效果的产生同时也是时空交错和戏中戏模式运用的最高阶段,没有如此特殊的表现方式,是无法达到如此的艺术高度的。

㈧ 寻找桃花源记改写的五七言律诗.词

《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馀乐,于何荣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㈨ 渔人,太守,刘子骥都因向住而去寻找桃花源,这说明了什么

《桃花源记》陶渊明虚构的理想社会是当时社会人人都向往的!也就是人人都希望过上安居乐业,生活富裕,自得其乐的美好生活!

㈩ 桃花源记中作者以刘子骥寻找桃花源未果这一情节有什么深意

文章最后写重入桃花源却“不复重入”,刘子骥“规往”而“未果”,显而易见是表明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实际上并不存在,还有就是说明有很多人向往桃花源,这就是写刘子骥的原因。主要流露了作者对安宁祥和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白话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说,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此文出自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10)寻找桃花源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

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

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系。

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世人是难以揭晓的。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

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义熙二年(406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