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派
㈠ 荷花淀派的荷花淀派
荷花淀派 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当作背景,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洋溢着诗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孙犁的作品在河北青年作者中有强烈的影响;他在编辑《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时,通过这块园地,团结和培养了京、津、保定三角地带的一批文学青年。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后来,逐渐发生了变化,从维熙就写出了不少慨慷悲壮的作品,与“荷花淀”派的风格不同。
㈡ 中国现代文学流派的荷花淀派简介
指以孙犁为首的文学流派。因以孙犁的《荷花淀》代表的一批独具风格的小说而得名。
20世纪50年代初,孙犁开始主持《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发现并培养了诸如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冉淮舟、房树民、纪苑久等文学青年。他们学习孙犁的创作,发表了一批有特色的作品,形成了一个艺术追求相近的作家群。“荷花淀派”即指这一作家群。
代表作品有孙犁的《山地回忆》、刘绍棠的《蒲柳人家》等。
㈢ 荷花淀派是什么意思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孙犁,河北安平县人。其作品大部分是小说和散文,不少篇章都具有抒情诗的艺术腕力,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是作者的名篇《荷花淀》。
《荷花淀》写于1945年。发表后,在文学艺术界影响很大;有许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写作技巧,并在艺术实践中体现其风格,不久便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这个流派被评论界称为“荷花淀派”。其代表作家有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划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荷花淀派开创者:孙犁
山药蛋派
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
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他们 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 基础.5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有意识地以赵树理为中心. 培养.形成风格相近的流派.代表作有<三里湾>.<登记>. 《锻炼锻炼>.<饲养员赵大叔>.<三年早知道>.<赖大嫂>. <宋老大进城>等
他们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忠 实于农村充满尖锐复杂矛盾的现实生活.忠实于自己的
真情实感.注意写出人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他们笔下的 新生活.新人物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拔高.理想化.而是 朴素.厚实.真实可信的.成功塑造了许多落后人物或[中 间人物".如小腿疼.吃不饱.赵满囤.赖大嫂等血肉丰满 的形象.
山药蛋派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
学的传统.以叙述故事为主.人物情景的描写融化在故事 叙述之中.结构顺当.层次分明.人物性格主要通过语言 和行动来展示.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语 言朴素.凝炼.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 方色彩.在粉碎[四人帮"之前.山药蛋派多次受到左倾思 潮的冲击.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粉碎[四人帮"之后.山 西又有一批青年作家自觉地为保持和发展这一流派而努 力.
㈣ 荷花淀是什么派的代表作
《荷来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源。选自《白洋淀纪事》,与《芦花荡》是姊妹篇,是“白洋淀纪事之二”,是成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品。
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此派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
㈤ "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之间有什么区别
以孙犁为首的“荷花淀派”和以赵树理为首的“山药蛋派”是我国现代文学中最为著名、最有影响的、各具千秋的两个“流派”。
《荷花淀》写于1945年。发表后在文学艺术界影响很大。有许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写作技巧,并在艺术实践中体现其风格,不久便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这个流派被评论界称为“荷花淀派”。其代表作家有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荷花淀派开创者: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代作家。我国杰出的语言大师。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茅盾在评介孙犁时说过:孙犁有他自己的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有抒情味,他的小说好象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绝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多风趣而不落轻佻。”(《反映社会主义跃进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进步》)
山药蛋派是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5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有意识地以赵树理为中心, 培养、形成风格相近的流派。代表作有《三里湾》、《登记》、《锻炼锻炼》、《饲养员赵大叔》、《三年早知道》、《赖大嫂》、
《宋老大进城》等。他们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忠
实于农村充满尖锐复杂矛盾的现实生活,忠实于自己的
真情实感,注意写出人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他们笔下的
新生活,新人物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拔高、理想化,而是
朴素、厚实、真实可信的。成功塑造了许多落后人物或“中
间人物”,如小腿疼、吃不饱、赵满囤、赖大嫂等血肉丰满
的形象。山药蛋派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
学的传统,以叙述故事为主,人物情景的描写融化在故事
叙述之中,结构顺当,层次分明,人物性格主要通过语言
和行动来展示,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语
言朴素、凝炼,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
方色彩。在粉碎“四人帮”之前,山药蛋派多次受到左倾思
潮的冲击,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粉碎“四人帮”之后,山
西又有一批青年作家自觉地为保持和发展这一流派而努
力。
“山药蛋”派的特色 :首先我们从“山药蛋”派对文学的看法说,他们一脉相承于鲁迅“为人生”“改良这人生”的观点,拿笔就是为“劝人”(赵树理语),劝人革命,写作有明确的革命目的。他们认为拿笔和拿枪、拿锄头都很重要,同样是为革命工作;彼此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下贵贱的区别。在他们看来,为革命而工作和为革命而写作是一码事,因而,他们不鄙弃或逃避繁琐的行政工作,反而把担负一定的行政工作任务看做熟悉人物,搜集素材,捉炼主题的主要途径。于是,形成“山药蛋”派的作家们一个共同的作风,即走到那里,工作到那里,他们不当客人,总是“生活的主人”。在生活作风上,“山药蛋”派的作家们一直保持着农村基层干部特有的甚至是农民的作风。这反映在作品里,作家那叙述故事的亲切、质朴而又风趣的语调,直使广大农村读者如对兄弟、如对知心的好友,整个身心都被他们吸引住了。
其次,“山药蛋”派的创作方法自然和中国的众多的革命作家一样,也是采用革命的现实主义方法。然而,同是革命的观实主义除了因社会和时代而有差别,也因环境和人而有所不同。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作家们,在创作方法上采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其特色即在于强调紧紧抓住革命过程中,也即各项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给予迅速及时的反映,帮助问题尽快的解决。这便是赵树理所说的“问题小说”。
第三,他们创作的题材都是农村,但由于他们有着不同于其他作家的选材角度,显示了他们的特色。他们注重从平凡的人,从平凡的场景中反映时代巨大的变化;对农村中进行的翻天覆地的斗争爱作侧面的描绘。因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他们紧密配合党的路线,政策而辛勤操笔,常常把笔点在普通农民的家庭、爱情纠葛上,点在一般工作和日常的劳动场景的人与人的矛盾冲突上。他们极注意深入一般农民的生活探处发掘其内心深处的活动与变化,通过刻画“人变了”(马烽语)极富有生活情趣的描写,深刻地显示了时代巨人前进的步伐。
第四,关于艺术形式的特色。大家普遍承认“山药蛋”派的民族化与大众化。
第五,语言的运用。“山药蛋”派用的语言是山西农民的语言,从而和以其他地区群众语言创作的作家形成迥然不同的语言特点。孙谦同志谈到赵树理的语言时,曾说,他“没用过一句山西的土言土语,但却保持了极浓厚的地方色彩;他没有用过脏的、下流话和骂人话,但却把那些剥削者,压迫者和旧道德的维护者描绘得维妙维肖,刻画得入骨三分。赵树理的语言极易上口,人人皆懂,诙谐成趣,准确生动。这种语言是纯金,是钻石,闪闪发光,铿锵作响……”。孙谦同志的话,极为准确地概括了赵树理,也概括了“山药蛋派”作家们运用山西群众语言的共同特点: 1.土而不僻。2,通而不俗。
㈥ 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孙犁(1913—2002年),现、当代作家,原名孙树勋。孙犁生于河北安平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生活在贫困、落后、闭塞的乡村环境中。五四运动爆发的那一年,孙犁进入了本村的一所初级小学读书,最吸引孙犁的,似乎不是学校的功课,而是民间的评书。他常常被吸引去听《杨家将》 、《七侠五义》 ,在评书的引导下,从10岁开始,他广泛地阅读了《红楼梦》、《水浒传》 、 《封神演义》 、《西游记》等古典名著,从这些古典文学名著中,他吸收了丰富的文学营养。1926年,13岁的孙犁考入了保定的育德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孙犁无钱继续升学,他怀着当作家的愿望,来到北京,看书、学习,给报章杂志投稿,过着十分清苦的流浪生活。1936年孙犁由同学介绍来到白洋淀地夏的同口镇当小学教员,孙犁在这里了解并熟悉了白洋淀一带劳动群众的生活。1938年春,孙犁参加了吕正操领导的人民自卫军的抗日政府。白洋淀军民们可歌可泣的抗日斗争故事,成为孙犁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1944年孙犁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著名的《荷花淀》、 《芦花荡》等小说。
孙犁的创作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1955年以前,是他创作的前期,“文化大革命”以后是他创作的后期,在这中间,他曾停笔达20年之久。他的前期创作以小说为主,兼及散文,大都写他自己在白洋淀地区从事抗日斗争的经历、见闻,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 作家贾平凹说:“读孙犁的文章,如读《石门铭》的书帖,其一笔一画,令人舒服,也能想见到书家书时的自在,是没有任何病疾的自在。好文章好在于不觉得它是文章,所以在孙犁那里难寻着技巧,也无法看到才华横溢处。”香港《大公报》刊发文章指出,此语可谓一语中的。孙犁的文章通透有力,又显得朴实大气。文如其人,孙犁是一个大学问和大自在融于一身的人。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很多人都是通过读“白洋淀纪事”《荷花淀》才认识和了解了孙犁。在他的作品中,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华北农村的乡土气息,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孙犁的创作,前期主要描写晋察冀边区特别是冀中的抗战烽火和农村的风土人情。这一时期,孙犁的语言清新淡雅,质朴淳厚,一如白洋淀里盛开的荷花;后期的作品则透视古今,利用练达浅近的文字解读生活,注释人生。其语言更加古朴遒劲,率真自然。改革开放后,年逾古稀的孙犁老人,又迎来了他文学创作的高峰。孙犁晚年的短文魅力无穷,写他人,写自己,见人格,见真情。董狐之笔,无所忌讳。这个时期的一些文字更加具有深邃的思想,文体也更加新颖,艺术风格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其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内地评论家曾镇南说过:在中国现代作家里,除了鲁迅,孙犁的文字无人可比。茅盾曾评论:“孙犁有自己的一贯的风格。”孙犁是布衣简食、淡泊明志的作家。他选定了清贫的作家之路,并始终如一地持守一个作家的良知。
㈦ 荷花淀派出现在哪个年代
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此派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
㈧ 求荷花淀派简介
荷花淀派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孙犁,河北安平县人。其作品大部分是小说和散文,不少篇章都具有抒情诗的艺术腕力,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是作者的名篇《荷花淀》。
《荷花淀》写于1945年。发表后,在文学艺术界影响很大;有许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写作技巧,并在艺术实践中体现其风格,不久便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这个流派被评论界称为“荷花淀派”。其代表作家有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划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荷花淀派开创者:孙犁
孙犁(1913—)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代作家。
1927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高中毕业后任职员、小学教员。抗战爆发后,在冀中从事抗日宣传、教育、文化工作并开始文学创作。
1944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从事研究和教学,这时发表的《荷花淀》等作品受到称赞。抗战胜利后回冀中编杂志、写小说散文并参加土改工作。
1949年1月随军入津,在《天津日报》主编文艺副刊。
孙犁早期作品后选编、修改收入小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初版)。50年代初出版反映抗战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1959年出版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历任中国作协理事、天津作协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1955年后因病远离文坛的主流,并开始阅读大量传统文化典籍。1977年以来,主要以散文创作为主。因自成风格而被称为“荷花淀派”开创者,有诸多后人效仿。
“文革”后出版了《芸斋小说》、《秀露集》、《耕堂杂录》、《尺泽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曲终集》等散文集。
《孙犁散文选》于1989年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荣誉奖。早期作品明净质朴,勾勒出乡土民风,继承了废名一脉的抒情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荷花淀》、《吴召儿》、《嘱咐》等流传不衰。晚近所作由清新入于平淡,而在简洁之中更富于蕴藉。
馆藏孙梨资料:
手稿16篇,包括散文《保定旧事》、《删去的文学》、《平原的觉醒》等和评论《谈赵树理》。
文库图书:71部,其中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的《孙犁文集》,比较全面地收集了孙犁作
㈨ 荷花淀派的写作风格是什么
荷花淀派 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此派一般都
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里刻
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
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
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荷花淀》
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当作背景,具有朴素、明丽、清新、
柔美的风格。洋溢着诗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孙犁的作品在河北青年作者中有强烈的影响;他在编辑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时,通过这块园地,团结和
培养了京、津、保定三角地带的一批文学青年。这一
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
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后来,逐渐发
生了变化,从维熙就写出了不少慨慷悲壮的作品,与
“荷花淀”派的风格不同。
㈩ .什么是荷花淀派孙犁与荷花淀派有什么关系
孙犁(1913.4.6-2002.7.11)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芸夫,河北安平人。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33年毕业于保定育德中学,研究生。1937年参加工作,任安新县同口镇小学教师,1939年后参加抗日工作,曾任河北抗战学院教官,晋察通讯社、晋察冀边区文联、晋察冀日报社及华北联合大学编辑、教师,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师,《平原杂志》编辑。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在延安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此外,还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三集),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文学评论集《文学短评》。《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其中的《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成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品。1949年后历任天津日报社副刊科副科长、报社编委,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协第一至三届理事、作协顾问,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顾问、第五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孙犁、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他的小说被称为“诗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