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如何夜景
❶ 索尼单反相机拍夜景如何设置
索尼单反相机拍夜景的设置如下:
1、夜景是长时间暴光,多用M档,AV档也行。
2、相机必需上架子,而且架子要结实牢固的。有必要时,可以使用快门线或摇控器。
3、为了照片的品质与细腻,ISO应当设到最低,手持拍摄例外,可以设到800或1000,但,照片不如设100时细腻。
4、快门速度,根据现场光线和拍摄对象而选择,1秒到30秒,以至于B门,都可以。
5、光圈:慢速拍摄时,可以小,如8,或更小。而手持或拍摄运动、舞蹈、晚会,光圈可以大,ISO也可以设置较高,以提高快门速度。
❷ 单反如何拍夜景
你好抄!
“夜景拍摄”主要是难以对焦。如果对焦不准,成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
除了采用夜间模式、打开闪光灯、打开对焦辅助灯、使用三脚架外,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提高对焦成功率:
1、提高ISO值(比如提高为ISO200、400、800等)。
ISO数值的大小是数码相机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通常以ISO数值表示,数值越大表示感光性越强,数值越小表示感光性越弱。
在室内光线不足或拍摄夜景时,使用高ISO值能使对焦成功率大为增加。但照片的噪点也会相应增加。
2、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图像,对焦,曝光一起启动。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图片的曝光度。
图片如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
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
❸ 单反怎样拍夜景
夜景拍摄时由于光线较暗,一般来说要使用三脚架固定相机,使用快门线来减少按动快门时内相机的容震动。如果拍摄风景,可以使用小光圈来保证大景深,为了保证画质,可以使用低iso。
.
如果没有三脚架来固定相机,只能手持拍摄的话,那么只能尽量使用大光圈同时配合提高iso来加快快门速度,以免拍摄时因为手抖造成的模糊。
.
另外,拍摄夜景时,记得摘下uv镜,避免“鬼影”现象。
❹ 如何用佳能的单反拍出美丽的夜景
用佳能单反拍出美丽夜景的方法及步骤:
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单反就是指单镜头反光,即SLR(Single Lens Reflex),这是当今最流行的取景系统,大多数35mm照相机都采用这种取景器。在这种系统中,反光镜和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因此,可以准确地看见胶片即将"看见"的相同影像。
❺ 单反如何拍夜景
上三脚架
小光圈
长曝光时间
就可以了
❻ 单反相机如何不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拍摄夜景求详解
单反相机拍夜景不使用闪光灯。
1、使用镜头最佳光圈或小于光圈8(A档光圈优先);
2、在构图中正确选择侧光点、锁定曝光数据;
3、使用‘平均测光’;
4、尽量最低ISO;
5、三脚架必不可少;
6、关防抖;
7、打开反光板预升(曝光延迟模式);
8、根据情况数字-1-2档曝光。
9、拍车流手动(M档)为好、小光圈、低ISO、曝光补偿-1.5、快门线、三脚架;
10、非动感夜景使用S档(快门优先)与ISO配出最佳组合。
❼ 单反夜景拍摄 单反夜间人像怎么设置
关于快门速度的控制和选择,说得通俗一点,快门就相当于遮挡在胶卷前面的一张帘子,根据门帘打开的大小来决定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强弱,将这个大小控制用时间来控制就是所谓的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和光圈F值一样只能表示部分参数,15的意思是1/15秒,而30则表示1/30秒,要比1/15秒快出一倍;相应的,60代表1/60秒。在较慢的快门速度下,第一帘幕数值表示快门的打开速度,而第二帘幕使之则表示快门的关闭速度。但在较快的速度下(如1/125秒或更高)两个帘幕一起移动,只让一道狭小的光线从胶卷的一端投射到另一端。快门速度越快,允许光线进入的裂缝就越窄,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就越少。在有些相机上,快门帘幕为垂直移动设计,不过原理也是一样的。
还是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如何选择合适的光圈值。选择不同的光圈值,允许光线穿过镜头的孔径就会有所不同。孔径越大,穿过的光线就越多,反之则越少。当你将光圈值设置为最大时,光圈值的度量值F的数值为最小。而当你逐渐关闭镜头或缩小光圈值时,对应的数值就会越来越大。而这恰恰会让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为什么孔径越大,数值越小;数值越小,孔径反而越大呢?其实F值的大小并不是全部光圈值的大小,只是部分而已。比如f-8的光圈值实际上要比8大一些。其实只要接受这个观点,这一现象还是比较容易记忆的:数值越大,孔径越小;数值越小,孔径越大
光圈值设置为f-4、快门速度为1/500秒时曝光效果和光圈值为f-5.6、快门速度为1/250秒的效果一样。这时可能又有读者出来认为“我的相机为自动设置,可以自动找到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的最佳结合点,所以不需要对它们进行设置”。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尽管你的相机为自动设置,但你能保证它每次使用不会出现差错吗?所以大家在使用自动相机时,每次使用时都得注意相机的光圈值和快门速度。如果你能做到这点,相信你的摄影技术一定会有很大提高,即使见了专业摄影师,也不用低声下气的讨教摄影技巧了!
其次,是要曝光准确。抛开为了表现特殊意境而制造的特殊效果,基本上以光圈优先模式,采用平均测光即可获得正确的曝光量。如果这样无法达到我们需要的效果,也可以通过快门优先模式,或者全手动(M档)对快门速度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配合适当的光圈,快门速度在2-4秒之间,即可获得类似"车流"“水丝”这样的特殊效果。
TIP:同时也要注意,过长的曝光时间也会增加画面噪点,尤其在没有降噪功能的机器上尤甚。这点就很奇怪,的PRO90IS有8秒曝光,而在没有降噪功能的O记2100身上却有个16秒!看过8秒长曝的片子,那哪里还是夜景么。到处都是“繁星点点”。
一般情况下拍摄夜景是不需要打闪光灯的。因为闪光灯的有效距离有限,无法将所要拍摄的全景照亮。但如果是拍摄夜景人像的话,则需要打开闪光灯,并选择慢同步模式,以保证人物和背景都获得足够的曝光。除此以外,为了使拍摄的景物层次更加清晰,通常我们都使用最小光圈拍摄。对于某些相机而言,这样还可以额外获得灯光的星芒效果。注:由于相机的区别,产生的星芒强度和形状有所不同。一些相机很难产生美丽的星芒。
这些只是拍摄夜景的一些基本技巧,对于具有全手动功能的相机来说,通过曝光时间的不同,可以获得各种不同的效果。
❽ 单反如何拍夜景更清楚
单反拍摄夜景,想要清楚拍摄,需注意如下细节:
夜景光线暗,需要长时间曝光,相机稳专定很重要,属所以必须要三角架。
长时间曝光时,为减少噪点,相机需设定较低的感觉光度,通常ISO800以下可以接受。打设置机身降噪。
对焦要准确,如果光线太暗无法正确对焦,可借助手电筒照亮前景对焦。另外采用小光圈也可保证有效对焦。
为避免按快门抖动造成模糊,可使用5秒定时自拍。
❾ 单反夜景光线如何拍摄
用单反拍出精彩夜景的方法:
一、抓准黄金时间
实际上,夜幕将至未至的时间拍摄夜景。此时,华灯初上,晚霞刚隐,天空的颜色不是黑,而是带着一抹淡淡的彩霞余光,而此时城市的夜生活已然开始,人头涌动,好不热闹。
这时候拍摄的好处是画面的色彩层次感强,色彩华丽,但城市的夜景也勾勒得十分恰当,十分漂亮。
这时候的天空肉眼看上去基本上已经算是全暗了,但因为相机的长曝光,所以还是能看到些许的云彩和晚霞的余光。
二、三脚架,快门线,低ISO
这个不用多说了,拍夜景一般都需要好的机位和长曝光,所以这两样东西是最基本的了。而在这两样东西的支撑下,就没有必要用高ISO了,毕竟低ISO的质量更好。
三、用RAW
RAW相对于直出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具体到夜景拍摄中,三个字:白平衡。
RAW对白平衡的调整基本上是无损的,这在夜景中更是体现得无比明显。大家看夜景图片,实际上会发现一个共同点:夜景的主色调十分明显且在画面中占据着较大比例。
原因很多,主要是两点:其一,夜间光照不强,
不足以支撑世间万物表现出各自的色彩差异。
其二,因为长曝光的运用,会让相对固定的色彩不断强化。比如天空的色彩,反之,涌动的人群因为在动,在画面停留的时间短,所以对色彩的影响要弱于天空。
❿ 单反相机如何拍夜景人像
夜景人像的拍摄属于难度比较大的一种,因为需要考虑到前景背景的曝光正常,又要考虑到如何才能让前景人物的影响清晰地留影。的确,这是多数游客在游览夜景的时候遇到的难题之一。尤其是在使用相机的自动档拍摄的时候,拍摄时打开了闪光灯,使离相机较近的人物得到了正确的曝光,但是由于相机闪光灯范围有限加上曝光时间短,使得本来肉眼看来绚丽无比的夜景在相机中显得黑糊糊的一片。
这是因为远处的夜景在拍摄的时候需要长时间的曝光才能在相片上留下正常的曝光效果,而近处的人物因为闪光灯的照射只需要很短的曝光时间就可以了。所以在拍摄的时候最好使用相机的手动档,将快门调慢,同时强制打开闪光灯拍摄。在闪光灯闪过后建议人物维持原来的姿势直到曝光结束,这样就会拍出人物和背景夜景曝光都很正常的照片了。不过夜景人像拍摄并不是手动相机的专利,有些高级一点的自动傻瓜数码相机拥有夜景人像这个拍摄模式,也是使用慢快门、强制闪光这个原理来设置的。
在拍摄的时候需要使用三脚架固定相机,因为在对背景进行长时间曝光时需要保持相机的静止不动,这时三脚架就成为必需品了。
使用高快门速度加闪光灯的方式拍摄夜景人像,往往是前景人物曝光正常而背景欠曝。
拍摄前,要先向被摄者交待清楚,闪光灯一亮,并不意味着拍摄完毕,必须维持原先的姿势和位置不动,直到被告知可以改变或离开。闪光灯闪亮对,对帘幕快门而言,是前帘到达片窗一端,接通电源的标志,但后帘此时尚未到达片窗,(用同步快门时间)。
只有待后帘经过片窗到达闭合位置曝光才结束。结镜中快门来说,快门开足的瞬间闪光灯同时闪亮,但闪光后快门尚未闭合。由于夜景人像所需曝光时间往往在1秒左右,甚至更长,闪光灯闪亮后,尚有较长时间快门仍开着,用以感受夜景光线,倘若被摄对象移动,则原先被人遮住的背景部分就会面对镜头,继续感光,这样摄得的照片,人像部分就是透明或半透明的了。所以,在快门未关闭前,被摄对象应维持原状。
其实要拍摄夜景人像并不太困难,只要具备下列条件:
(1)尽可能不使用“傻瓜”相机,;较低级或中级“傻瓜”相机如遇现场光线较暗时,就会自动闪光补足,这类相机的闪光补光不是光线人够景不够,致使人处在几乎全黑的环境中,就是背景一片全黑而人物(尤其是脸部)一片死白,以致连眼睛鼻子都不能出现。所以要使用具有手控调节光圈、快门时间功能的相机,即使有快门优先、光圈等功能的,也应调至用手控拍摄。
(2)不要过分相信“夜景模式”,目前有些“智能型”相机,具有“夜景模式”但这种模式只能将焦距定在无限远处,因此不能用来拍摄夜景人像,否则,必定是景色清析而人像松虚。
(3)使用三角架。由于夜间的现场光比较暗,往往要用较大的光圈和较长的曝光时间,“长曝光”如用手持相机进行拍摄,几乎很难避免相机抖动。而用三角架固定相机,即使快门速度长达几秒钟也不会发生相机动的现象。
(4)闪光灯。闪光灯照明具有照近不照远的特性,当然,这受“平方反比定律”的制约。所以,当人处在距灯3至5米处时而景在15米开外时,景物所受闪光灯的光只有人的数十分之一或十妥之一,基本上不起作用,如果要将人像的立体效果体现出来,应准备两只以上的闪光灯。
当以上条件具备后就可以进行夜间人像的拍摄了,具体做法是:
(1)先取景。到达景点后,先寻找值得拍摄的景物,在取景范围内确定下来。
(2)对后景夜景进行曝光,确定曝光组合,由于夜间较暗,有内测光装置的相机若是按常规ISO 100的片速,往往无法测得具体数据。可先按1600甚至3200的片速进行曝光,然后再逐级换算成100片速,再加上“倒易律减退”因素。对于“S”(短时曝光、快门时间不长于1/10秒)型片,若用1/4以上的慢曝光,应增加50%至100%的曝光量。以上海外滩的夜景为例,若用100的照片,当天全黑后,依靠新颖泛光灯照明建筑的夜景,可考虑F8、1秒的曝光组合,若要改变,则可再选择F5.6、1/2秒或F11、2秒的曝光组合。
(3)曝光组合确定后,其中光圈是确定人像站立距离的依据。原先使用闪光灯,是指数除以距离等于光圈,但在这儿,必须换种方式进行计算:指数除以光圈等于距离,这是因为夜景人像拍摄时的光圈是根据现场光确定的,而不是由闪光灯 指数与照明距离来确定的。现在,人站立或座处的位置是由灯和光圈确定的距离来确定的,在这一点上,务请注意:与常规的计算方法不同,要有点逆向思维的意识,是由人(站立的距离)去测光圈。
(4)拍摄前,要先向被摄者交待清楚,闪光灯一亮,并不意味着拍摄完毕,必须维持原先的姿势和位置不动,直到被告知可以改变或离开。闪光灯闪亮对,对帘幕快门而言,是前帘到达片窗一端,接通电源的标志,但后帘此时尚未到达片窗,(用同步快门时间)。只有待后帘经过片窗到达闭合位置曝光才结束。结镜中快门来说,快门开足的瞬间闪光灯同时闪亮,但闪光后快门尚未闭合。由于夜景人像所需曝光时间往往在1秒左右,甚至更长,闪光灯闪亮后,尚有较长时间快门仍开着,用以感受夜景光线,倘若被摄对象移动,则原先被人遮住的背景部分就会面对镜头,继续感光,这样摄得的照片,人像部分就是透明或半透明的了。所以,在快门未关闭前,被摄对象应维持原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