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户外夜景 » 户外实用刀具

户外实用刀具

发布时间: 2020-12-29 00:01:45

A. 如何正确选择实用户外刀具

户外具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纯具类,一类是工具类

户外纯具类
纯具类分折,直和弹簧,弹簧也称跳。这种具最大的好处就是刃口长,切割时候方便用力。也方便打磨。而缺点则是功能比较单一,而且国家将这种具定义为bishou类具。凡刃口长度超过10CM的都属于管制范围,不得随身携带。因此我们的重点放在工具类具上。来自驴行天下-驴友网

户外工具选择
提到工具类具很多人马上想到的是瑞士军,的确瑞士军还是相当的普及的,大多数朋友都有上一把。一把瑞士军从最简单的两用,三用功能的,一直到多达三十几种功能的都有。不少朋友认为瑞士军功能越多越好。其实不然。一把三十几种功能的瑞士军全能款厚度达到了七八厘米厚,握持用力很别扭,这种具往往欣赏作用大于实际实用性。即使选择瑞士军,也推荐选择长柄款的,那些才是真正为了实用的具。这一系列的具主均带锁,当主打开后可以锁定,别小看这一功能,大大增加了使用具时候的安全系数。尤其在用尖刺扎一些物体的时候。

其实相比瑞士军,我个人更加推崇的是工具钳,就是在一把钳子上附带了如,锯,改锥等工具。工具钳的牌子也不少,这里主要讲讲市面上最常见的也是专门生产工具钳的LEATHERMAN工具钳。工具钳几乎每一把工具都能够锁定,以款号WAVE为例,拥有主,辅,剪,锯,锉,罐头起,大改锥,小改锥等数种功能,钳头上更是集合了剪线口,剥线器等。每一种功能都是非常实用的。相比之下瑞士军的有些工具就显得比较玩具感了。其实钳子在野外是很实用的一项工具。可以修拉练,剪铁丝等等,钳子有时候还能起到锤子的作用,砸个地丁之类的。而且作为LEATHERMAN工具钳更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其25年质保的承诺,25年之内任何部件损坏均可到经销商处更换新的。这颗定心丸绝对是很让人塌实的。也充分表示了厂家对于其产品耐用度的信心。

B. 最好的野营刀,户外刀有哪些

西班牙奥托的丛林王和沙漠之王等,美国克里斯里夫的策划者和飞跃羚羊等

如何选择户外刀具、野营刀具、野营装备

户外,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活动性质、场所时间、个人角色不尽相同。活动从普通健行、登山、穿越、野营、探路、不一而足;难度和户外环境不同、道路的状况不同;当然,从当日往返到露营过夜与多日穿越、从随团登山到作为领队,户外活动的概念不同,户外用刀的选择也旨趣各异。结合户外用刀情况简炼起见,大致分为轻度与重度用刀两类:
1、轻度用刀
所谓轻度用刀主要是普通随众登山及穿越,以单日、低难度为特征。由于国内很少原始密林,且成熟驴团皆深以呵护生态为念,不鼓励不必要的砍伐,轻度用刀的主要目的为剪除挡路的乱藤细竹等灌木、草本植物,并作为个人生活用品的用刀等。
2、重度用刀
所谓重度用刀主要见于难度登山、野营、多日穿越及野外生存,主要作为必要情况下的开路工具、公用或领队装备和生活用刀,并应对野外生存、对抗野兽歹人及不可预见需要。
3、选择前提
选择户外刀具,首先需要知道自己用刀干什么。在不同的户外活动和个人角色中选择不同的刀具。如果只是随团进行一般难度的登山、野营,一把大点的折刀或一把弹簧刀足矣;如果担任领队、先锋、小组长,或是参加多日穿越、新线探勘,尤其在荒僻山路或不可预知环境,一把大型直刀必不可少。(参见下述轻重度刀具选择)。
户外好刀特质
1、优良钢材与热处理

钢材选择与热处理工艺决定了刀具的硬度、保持度,甚至一定程度影响到刀具的锋利度。在户外我们没有充足的条件与时间打磨刀具,良好的户外刀具可以在多日的使用中始终锋利。当然,在军队生存用刀中也有这样的理论;即降低刀具的硬度,换取打磨的便利,但我们不是拿刀去杀人或撬弹药箱,所以有条件的话尽可能带保持度良好的刀具。
2、不易锈蚀
户外天气与环境多变,当然不希望出门时锃亮的钢刀在户外活动过程中就锈痕累累。相对来说,含铬等元素的合金钢相对防锈度较高,而一些硬度较好的高碳钢刀如果没有表面涂层的保护就易于锈蚀而不是最适合户外。
3、结构简单
驴圈普遍认为折刀不如直刀,我想对于高难度、长时间的活动来说应该是这样的。另外,就直刀和折刀而言,因为野外有气候变化、泥浆沾染等不确定因素,有复杂刀盒(如户外圈很多人提起的奥托丛林王)、中空螺盖盒的直刀;锁定和保险机构复杂、带自动开刀功能的折刀就变得不适合,何况户外装备要的就是复杂多变情况下的绝对可靠性。
4、刀体牢固
对于直刀而言,户外刀具应材料过硬、各部件安装牢靠,全龙骨(简单地说即刀身原钢条延伸至刀柄全部)的刀被认为更为可靠,而中空柄(如奥托丛林王系列刀具)相对来说不够可靠,当然这种比较的前提是做工在近似水平。对于折刀而言,户外用刀应锁定可靠、有保险装置或刀鞘,至少在劈砍和切削时折刀不会解体、不会意外解除锁定或意外展开刀身。
5、长、厚度适中
轻度用刀问题不大,毋需携带超过需要而过于沉重的刀即可。
难度穿越或领队用直刀长度必须适中,过短则劈砍无力;过长则份量过重成为负担,携行也不方便。厚度也应适中,过厚则过重、锋利度也常会下降(还要参考打磨方式);过薄则劈砍力度降低且刀身强度可靠性不足。个人认为户外刀具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还是要视活动性质难度而选择不同长度和厚度的刀具,通过个人的尝试及与前辈的沟通,重度使用刀具以全长32—38CM为宜;轻度使用刀具小直以全长25CM以内为宜、折刀以全长18—23CM为宜。厚度方面重度使用刀具以5—8MM为宜,轻度使用刀具(含折刀)以2.5—4MM为宜。
6、刀具款型与重心位置
由于户外刀具多用于劈砍和切削,刀头形制方面重度用刀以刨削型(类似博伊刀刀头,刀身自中部向刀尖渐趋尖细)、平头圆头型(刀头宽,重心略靠前)和勾型头(以前面有勾的柴刀为代表),轻度用刀含折刀以回型(刀尖较圆,优点是不易损毁和误伤)、水滴型(常见,刀尖较细,切割方便)、鸟嘴型(主要是折刀,刀尖成鹰喙形,切割挡路藤蔓非常顺手,但须小心挥舞)。刀刃形制方面,重度用刀多为平刃(平刃是平直的刃口,相对齿刃而言),用半齿(即部分刀刃为平刃、部分刀刃,绝大多数为前平刃后齿刃的形式)的亦可;轻度用刀可根据需要和喜欢选择,个人较推荐半齿或平刃,平刃切割线长,半齿可分别以平刃和齿刃应对不同的需要,全齿的折刀对付藤蔓非常拿手(尤其配合是鸟嘴型刀尖,如蜘蛛牌C12GPS折刀),但用途范围较小。
刀具的重心位置对于户外用刀尤其是重型直刀的选择非常重要。户外的重型直刀选择方面,比较好的有BOWIE博伊款型,此种款型是美国拓荒时期被大量制作、应用的款型,就多数BOWIE刀来说应该说其重心控制(多数为略靠前)、厚度长度(长约33—40CM,厚约0.5—0.8CM),可谓同时兼顾了劈砍力度与安全操控,并以其常用打磨方式在户外重度使用的范畴内实现了挥刀力度、刀体强度与锋利度的平衡,形成了卓越的劈砍能力并兼顾切割、刺和拍、砸功能,个人认为是非常适用于户外的。需要指出的是它不适合国内户外使用。跃进狂热和经济驱使已使国内原始森林毁伤惨重,国内山间鲜有阻路难行的乔木需要我们去砍伐何况森林资源已是匮乏,而此刀由于份量很重特别是重心过于前倾,使用中体能消耗极大,且要求操刀者有着很好的臂力和刀具操控技巧,否则可能给自己和队友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7、刀柄选择
户外用刀对柄材的第一要求是防滑。要在潮湿、带有手套等条件下仍能握持稳固,才能确保在劈砍等大力使用中不致脱手造成安全隐患或刀具遗失,同时,要求刀柄不易在潮湿、寒冷条件下变形。综上所述,一些现代材料的柄材在户外环境下优势明显,推荐克拉通(一种有韧性的类橡胶柄)、Zytel(子托,一种表面常带有防滑花纹的类塑料材质)、G10(一种类玻璃纤维质材料,表面多有压花防滑纹)等,这些虽非贵重柄材,但在户外非常实用);而钢柄刀太滑、铝柄刀(包括做过阳极加硬电镀处理的)易于磕花、多数柄部表面光亮的刀不防滑,故不建议作为户外用刀。
8、刀鞘材料及做工
刀具鞘材常见的为皮鞘、K鞘(Kydex克迪克斯,丙烯酸和聚氯乙烯合成的类塑料物质)和Corra鞘(科尔迪尤拉,一种高韧性、耐磨而轻便的尼龙纤维材料,亦多用于高档登山包)。Corra鞘当然好但不是特别常见;K鞘不错但有些会在局部磨花刀具表面或涂层(不过户外刀具就是用的,应无所谓);皮鞘美观舒适,只是部分皮鞘会因遇水膨胀或脱线困扰大家,但刀厂或用刀人对其作过浸蜡处理后就可以避免这一现象。刀鞘选择最重要的一点,是纳刀稳定,无论是搭扣还是卡壳等形式,要确保刀具在鞘内不会意外掉出、滑下,当然刀鞘本身也要牢固无解体、开裂、松脱之虞。
以上是属于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C. 户外野营刀具如何选择

、轻度用刀
所谓轻度用刀主要是普通随众登山及穿越,以单日、低难度为特征。轻度用刀的主要目的为剪除挡路的乱藤细竹等灌木、草本植物,并作为个人生活用品的用刀等。比如:一把大点的折刀或一把弹簧刀就可以应付。 2、重度用刀 所谓重度用刀主要见于难度登山、野营、多日穿越及野外生存,主要作为必要情况下的开路工具、公用或领队装备和生活用刀,并应对野外生存、对抗野兽歹人及不可预见需要。比如:一把大型的直刀在这种环境就最合适不过了。
关于两种刀的选择:
1.轻度用刀:选折刀,刃长不超过9cm,建议水滴头(几何T头只适合穿刺,不适合精细操作),不要有涂层(特氟龙除外,但比较脆容易掉片),因为多数涂层都有毒性,不适合切割食物,全刃不带齿,齿刃只在刃长15cm以上刀型才能充分发挥效率。尽量选线锁(衬锁)款,背锁不能单手合刀,轴锁结构比较复杂,户外用刀不易清理
2.重度用刀:选直刀,不要选择空心柄及背齿款(如M9、D80、丛林王、兰博等),整体强度太差,用力劈砍后很容易刀头松动。可以选择半齿刃(利于割绳索),但不要有背齿,背齿的锯效率极低还易在使用中被卡住或误伤自己,绝不如小折叠手锯或线锯效果好。碳钢款要有防锈涂层,刃厚在4.5mm以上,平磨或凸磨,硬度不要一味追求高,HRC56以上就好(过硬在重度使用中易崩刃)。

D. 户外刀是个深坑,户外旅游方便实用的户外刀具有哪些

1、户来外刀又是一个自专业领域了;你带刀的目的是啥,让打击如何帮你推荐呢?;
2、不同的目的,需要不同的刀具;没有一把刀是面面俱到、万能的。
3、买刀是要用的,刀就是种工具;很多人购买刀具就是一种攀比心理,花大钱买了把进口刀,舍不得用,供在家里,没事拿出来,看看、擦一下;意淫下如果自己用会如何威风。就算敢用的,如果进山了,可能也比不上一把山脚农户家临时购买的柴刀实用。

E. 野外刀具的种类与特点有哪些

结合户外用刀情况简炼起见,大致分为轻度与重度用刀两类:
1.轻度用刀
所谓轻度用刀主要是普通随众登山及穿越,以单日、低难度为特征。由于国内很少原始密林,且成熟驴团皆深以呵护生态为念,不鼓励不必要的砍伐,轻度用刀的主要目的为剪除挡路的乱藤细竹等灌木、草本植物,并作为个人生活甚至腐败用刀等。
2.重度用刀
所谓重度用刀主要见于难度登山、野营、多日穿越及野外生存,主要作为必要情况下的开路工具、公用或领队装备和生活用刀,并应对野外生存、对抗野兽歹人及不可预见需要。
3.选择前提
选择户外刀具,首先需要知道自己用刀干什么。在不同的户外活动和个人角色中选择不同的刀具。如果只是随团进行一般难度的登山、野营,一把大点的折刀或一把瑞士军刀足矣;如果担任领队、先锋、小组长,或是参加多日穿越、新线探勘,尤其在荒僻山路或不可预知环境,一把大型直刀必不可少(参见下述轻重度刀具选择)。
(二)户外好刀特质
1.优良钢材与热处理
钢材选择与热处理工艺决定了刀具的硬度、保持度,甚至一定程度影响到刀具的锋利度。在户外我们没有充足的条件与时间打磨刀具,良好的户外刀具可以在多日的使用中始终锋利。当然,在军队生存用刀中也有这样的理论;即降低刀具的硬度,换取打磨的便利,但我们不是拿刀去杀人或撬弹药箱,所以有条件的话尽可能带保持度良好的刀具。
2.不易锈蚀
户外天气与环境多变,当然不希望出门时锃亮的钢刀在户外活动过程中就锈痕累累。相对来说,含铬等元素的合金钢相对防锈度较高,而一些硬度较好的高碳钢刀如果没有表面涂层的保护就易于锈蚀而不是最适合户外。
3.结构简单
驴圈普遍认为折刀不如直刀,我想对于高难度、长时间的活动来说应该是这样的。另外,就直刀和折刀而言,因为野外有气候变化、泥浆沾染等不确定因素,有复杂刀盒(如户外圈很多人提起的奥托丛林王)、中空螺盖盒的直刀;锁定和保险机构复杂、带自动开刀功能的折刀就变得不适合,何况户外装备要的就是复杂多变情况下的绝对可靠性。
4.刀体牢固
对于直刀而言,户外刀具应材料过硬、各部件安装牢靠,全龙骨(简单地说即刀身原钢条延伸至刀柄全部)的刀被认为更为可靠,而中空柄(如奥托丛林王系列刀具)相对来说不够可靠,当然这种比较的前提是做工在近似水平。
对于折刀而言,户外用刀应锁定可靠、有保险装置或刀鞘,至少在劈砍和切削时折刀不会解体、不会意外解除锁定或意外展开刀身。
5.长、厚度适中
轻度用刀问题不大,毋需携带超过需要而过于沉重的刀即可。
难度穿越或领队用直刀长度必须适中,过短则劈砍无力;过长则份量过重成为负担,携行也不方便。厚度也应适中,过厚则过重、锋利度也常会下降(还要参考打磨方式);过薄则劈砍力度降低且刀身强度可靠性不足。
个人认为户外刀具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还是要视活动性质难度而选择不同长度和厚度的刀具,通过个人的尝试及与前辈的沟通,重度使用刀具以全长32~38CM为宜;轻度使用刀具小直以全长25CM以内为宜、折刀以全长18~23CM为宜。厚度方面重度使用刀具以5~8MM为宜,轻度使用刀具(含折刀)以2.5~4MM为宜。
6.刀具款型与重心位置
由于户外刀具多用于劈砍和切削,刀头形制方面重度用刀以刨削型(类似博伊刀刀头,刀身自中部向刀尖渐趋尖细)、平头圆头型(刀头宽,重心略靠前)和勾型头(以前面有勾的柴刀为代表),轻度用刀含折刀以回型(刀尖较圆,优点是不易损毁和误伤)、水滴型(常见,刀尖较细,切割方便)、鸟嘴型(主要是折刀,刀尖成鹰喙形,切割挡路藤蔓非常顺手,但须小心挥舞)。刀刃形制方面,重度用刀多为平刃(平刃是平直的刃口,相对齿刃而言),用半齿(即部分刀刃为平刃、部分刀刃,绝大多数为前平刃后齿刃的形式)的亦可;轻度用刀可根据需要和喜欢选择,个人较推荐半齿或平刃,平刃切割线长,半齿可分别以平刃和齿刃应对不同的需要,全齿的折刀对付藤蔓非常拿手(尤其配合是鸟嘴型刀尖,如蜘蛛牌C12GPS折刀),但用途范围较小。
刀具的重心位置对于户外用刀尤其是重型直刀的选择非常重要。户外的重型直刀选择方面,Timwang比较推荐BOWIE博伊款型,此种款型是美国拓荒时期被大量制作、应用的款型,就多数BOWIE刀来说应该说其重心控制(多数为略靠前)、厚度长度(长约33~40CM,厚约0.5~0.8CM),可谓同时兼顾了劈砍力度与安全操控,并以其常用打磨方式在户外重度使用的范畴内实现了挥刀力度、刀体强度与锋利度的平衡,形成了卓越的劈砍能力并兼顾切割、刺和拍、砸功能,个人认为是非常适用于户外的。需要指出的是,Timwang对在户外圈被奉为圭皋的冷钢狗腿或尼泊尔库克锐不持赞同态度,不是刀不好,而是不适合国内户外使用。跃进狂热和经济驱使已使国内原始森林毁伤惨重,国内山间鲜有阻路难行的乔木需要我们去砍伐何况森林资源已是匮乏,而此刀由于份量很重特别是重心过于前倾,使用中体能消耗极大,且要求操刀者有着很好的臂力和刀具操控技巧,否则可能给自己和队友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7.刀柄选择
户外用刀对柄材的第一要求是防滑。要在潮湿、带有手套等条件下仍能握持稳固,才能确保在劈砍等大力使用中不致脱手造成安全隐患或刀具遗失(Timwang有过带手套挥刀没抓稳,将价值数百元的刀具抛入山沟的经历);同时,要求刀柄不易在潮湿、寒冷条件下变形。综上所述,一些现代材料的柄材在户外环境下优势明显,推荐克拉通(一种有韧性的类橡胶柄)、Zytel(子托,一种表面常带有防滑花纹的类塑料材质)、G10(一种类玻璃纤维质材料,表面多有压花防滑纹)等,这些虽非贵重柄材,但在户外非常实用);而钢柄刀太滑、铝柄刀(包括做过阳极加硬电镀处理的)易于磕花、多数柄部表面光亮的刀不防滑,故不建议作为户外用刀。
8.刀鞘材料及做工
刀具鞘材常见的为皮鞘、K鞘(Kydex克迪克斯,丙烯酸和聚氯乙烯合成的类塑料物质)和Corra鞘(科尔迪尤拉,一种高韧性、耐磨而轻便的尼龙纤维材料,亦多用于高档登山包)。Corra鞘当然好但不是特别常见;K鞘不错但有些会在局部磨花刀具表面或涂层(不过户外刀具就是用的,应无所谓);皮鞘美观舒适,只是部分皮鞘会因遇水膨胀或脱线困扰大家,但刀厂或用刀人对其作过浸蜡处理后就可以避免这一现象。刀鞘选择最重要的一点,是纳刀稳定,无论是搭扣还是卡壳等形式,要确保刀具在鞘内不会意外掉出、滑下,当然刀鞘本身也要牢固无解体、开裂、松脱之虞。
9.折刀锁定与保险
锁定是指折刀内在刀片完全打开后扣住刀片令其不会意外收回的机构。保险则是指在折回状态下可以扣住刀片不致意外打开的机构。户外用折刀可能会牵涉到一定的劈砍等使用,锁定一定要可靠。另外,户外折刀最好有保险或良好的收刀定位机构(靠定位珠使刀片轻易不会滑出),否则,建议装入折刀刀鞘携带。
(三)轻度用刀选择及举例
其实多数人登山为此种程度,个人建议折刀即可。折刀的优势方便、安全的携行;如果时间较长、变量较多、安全要求高或没有可靠、称手的折刀,建议选择25CM以内小型直刀。
如果仅为削水果等生活之用,18CM以内小折刀足矣;如果要清除一些藤蔓,建议选择20~23CM的大型折刀,当然也可以备生活所需及应对意外情况。
Timwang个人常用的为Benchmade(蝴蝶)630或MOD(防卫大师) MKI、瑞士军刀德军版。
Benchmade630 有著简洁的刀身和不易锈蚀的S30V钢材,在此类1~2天的活动中无须现场打理保养;S30V钢材、BM630的热处理和微距齿的开锋,可以轻松一刀斩下一根足以做临时登山杖的枝条。
MOD MKI 锋利、锁定牢固且备有保险装置,是相对可靠的刀具,能在野外给我们以信心。我有一个原厂K鞘,可将折刀打开并插入K鞘稳妥卡住,所以可在野外将其视其为直刀,通过K鞘更方面的取纳。其锋利保持度欠佳,但也更易打磨,适合长期线路。
瑞士军刀德军版 其实我并不喜欢瑞士军刀,想仅为优质折刀十分之一价格的瑞士军刀却集成了诸多工具,其用材做工及可靠度当然较差,且很多工具不是为户外准备的而我们却要承载它的价格和重量。但德军版瑞士军刀是我专为户外使用而购置的,因其有锁定的波浪前齿型较薄刀刃在对付乱藤、切肉削果的工作中很好用,木锯等其它的工具也能应付户外生活及腐败的大部分需求。如果喜欢瑞士军刀的朋友要Timwang推荐户外用的款型,我想首选是德军版(因为其个性而实用的主刀),其次是猎手(不是猎人)、林中人等。
Timwang现在最常户外使用的轻量级刀具为蝴蝶刀630,展开长度达23CM,切削劈砍功能皆备,有一定不可预见情况下的延展功能。
(四)重度用刀选择及案例
重度使用最好用的应该是折合十至数十元的柴刀,江浙之地的柴刀头部多有一个弯勾,重量匹配、刀型设计上最为好使(这也是实践中结晶的智慧),但对我辈登山爱好者来说,携行可能有点问题(江浙山民是在腰后别一个带孔的木槽,柄在下面刃在上面)。
其实适合户外重度使用的直刀很多,很高端的不说,从Fallknifen A系列、Camillpus的BK系列、Coldsteel(冷钢)的16CB、37C等。由于我个人的户外刀具是专门指定的,用过的不是很多(从价格、重量、携行鞘具等角度,有的刀不舍得或不方便拿到户外去)。Timwang在户外用过手工大马士革BOWIE、Fallkniven A1、Cammillpus BK1和ColdStell 16CB、ColdSteel大黑狗腿(库克锐)等,手工大马士革BOWIE太贵及爱锈不舍得带、Fallkniven A1作为个人轻度装备过长而作为重度装备略短,所以我近几次都是使用ColdSteel的16CB。
ColdSteel的16CB刀很实用,已为南北资深玩家所赞许,携行鞘具可结合登山包及腿挂(不用腿挂也不会碍事)容易轻松固定,鞘扣较紧不易意外滑出,BOWIE造型和.79mm的厚度,在劈砍力度充沛的同时不会消耗过多的体能,碳V和涂层的组合使刀硬度、保持度很高的同时不易生锈。虽说相对略大,但户外装备还是要留有余地。
Timwang对一些被户外圈追捧的所谓多用途求生刀(多指刀盒及空心刀柄中装有各种求生配件的刀,以一度被奉为户外生存上选刀具的奥托丛林王系列为典型范例)不以为然,首先户外刀的质量、强度暨可靠性是至为关键的,质量一般的空心柄在大力劈砍时让人担心其承受力,复杂的鞘扣使用不便,且盒中及柄中所配求生配件也远不如自购的适用和可靠。

F. 户外刀有哪些品牌

巴克、戈博、蝴蝶、冷钢、FK、FOX。

G. 户外刀具有哪些用途

在野外旅行探险一般应带两种刀,一种是小刀,一种是大刀。这里所指的小刀是可以收折的小刀(即折刀)。这种多功能的小刀从一种功能到30多种功能不等。有主刀、开瓶器、小镊子、猎人镰刀、锯子等十多种功能,方便实用。从林生存刀(从林王),是一种多用途的刀具,很适应野外探险旅行。它除主刀外,还有弹弓、小鱼叉、哨子、指南针、手术刀、铅笔、火柴、鱼钩及少量的钓线、钢丝锯、创可贴、磨刀石、缝针、别针、开罐器、反光镜、净水药片,另外刀背上有锯齿,并可组合为钳刀等。大刀应选择匕首或弯月型大而重的短刀,刀锋全长30厘米左右,重量不超过1公斤,末端深入木制柄把中。 这种到适于砍柴,并且在危险时刻还可以猎杀动物、剥皮用。

H. 户外用刀具推荐

要收藏就买关兼常
要好用就是就是F1,S1
多功能还是瑞士军刀,我平时生活中就常有,从削皮到盖棚子,修门锁基本什麽都能用的上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