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户外夜景 » 水乡夜景诗

水乡夜景诗

发布时间: 2020-12-31 23:49:29

『壹』 描写江南水乡的优美句子

1、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

2、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3、蟾玉迥,清夜好重看。谢女联诗衾翠幕,子猷乘兴泛平澜。空惜舞英残。

4、朝与暮,长在楚峰前。寒夜愁金带枕,暮江深闭木兰船。烟浪远相连。

5、风欲转,柔态不胜娇。远翠天涯经夜雨,冷痕沙上带昏潮。谁梦与兰苕。

6、寒玉瘦,霜霰信相催。粉泪空流妆点在,羊车曾傍翠枝来。龙笛莫轻裁。

7、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沈。南北别离心。

8、江南草,如种复如描。深映落花莺舌乱,绿迷南浦客魂消。日日斗青袍。

9、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0、江南酒,何处味偏浓。醉卧春风深巷里,晓寻香旆小桥东。竹叶满金锺。

1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2、江南水,江路转平沙。雨霁高烟收素练,风晴细浪吐寒花。迢递送星槎。

13、江南未雪梅花白,忆梅人是江南客。

14、江南雪,轻素剪云端。琼树忽惊春意早,梅花偏觉晓香寒。冷影褫清欢。

15、江南燕,轻扬绣帘风。二月池塘新社过,六朝宫殿旧巢空。颉颃恣西东。

16、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17、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18、江南雨,风送满长川。碧瓦烟昏沈柳岸,红绡香润入梅天。飘洒正潇然。

19、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沈钩。圆缺几时休。

20、江南竹,清润绝纤埃。深径欲留双凤宿,後庭偏映小桃开。风月影徘徊。

『贰』 《社戏》中作者在描写江南水乡的夜景时,调动了多种感觉来写景,举例说明

11段是景物描写,衬托出人的心情,作者从听觉视觉触觉嗅觉 ,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月色图》,包含了它的色彩、声响和气味。(在11段)

嗅觉是:“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视觉是:“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

听觉是:“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12段)”。

触觉是:“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衬托出船行之快,从“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衬托出我想去看社戏的急切心情。

(2)水乡夜景诗扩展阅读

鲁迅的这篇《社戏》大体可以分为这么几部分:在北京的两次看戏的经历;童年时在外祖母家的生活,以及对看社戏的期待;期待落空,却又峰回路转;去看社戏的路上的情景;看社戏的过程;看社戏回家的路上,吃罗汉豆;尾声。

这篇文章名为《社戏》,但却以再北京两次看戏的经历开头,这是用了个抑扬的手法。抑扬的手法在文学中经常被用到,且常常发生显著的效果,抑扬或者对同一事物的先抑后扬,或着对两个相似事物的一抑一扬,如果使用的好可以使相对比的两者的性质更加显明。

鲁迅在《故乡》这篇文章中用的也是同样的手法,成年后闰土的一声“老爷”,顿时将童年闰土天真、淳朴的小英雄的形象一下子消灭。

有一点值得注意,鲁迅在讲述北京看戏的经历时候,把两次看戏的经历均详细的描写出来,一般而言,文章最是忌讳重复,同一篇文章中的两件相同或者相似的事件,往往着重描写其中一件,而把另一件轻轻带过。

若果把两件相似的事件以同样笔墨细致描写,那其中体现的情态一定是相关联而又不同的。鲁迅在北京看戏的两次经历,第一次是在一个不知道”什么园“,是以”兴致勃勃“的心情去的,结果被里面的拥挤与嘈杂弄的大失所望。

而第二次则是”第一舞台“,唱戏的也都是名角,但结果是同样的拥挤、嘈杂,周围的人是”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的看客,然后就是漫长的无聊的等待名角出场,更高级的舞台,更差的体验,这其中表现的是失望情绪的加深的,到此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这一夜,就是我对于中国戏告了别的一夜“。在这样的情况下,鲁迅笔锋一转,写”我确记得在野外看过很好的好戏“的时候,就使读者产生了一种好奇与期待,也即虽然还未写到社戏,读者已经在呼唤着社戏,只要后面的描写满足了读者的这种期待,文章必然产生很好的效果。

文章的第十一段以后写童年在外祖母家消夏以及看社戏的经历,文章虽名为”社戏“,但是读后会发现真正看社戏的过程,在这部分中仅占五分之一,更多的笔墨用在与小伙伴们平日的游戏,看社戏的路上以及回来的时候吃罗汉豆等场景上。

这就看出,这篇文章虽名为”社戏“,但关注点却不在戏上,其抑扬手法点运用,所抑与所扬的也并不是两种不同的戏,小时候的社戏并不必然比北京的名角们唱的戏更精彩。所对比的实际上是小时候伙伴们的天真、淳朴,以及他们之间天然亲密情感与长大了的他去看戏的时候的人的情态。

『叁』 描写乌镇的古诗都有哪些

1、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

出处:《夜宿乌镇有怀同专游诸君子(二首)》明 ·史属鉴

译文: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还喊起来看山。

2、江南水乡展旖旎 ,屋衍风铃声悦耳 。

出处:《乌镇》明·程垓

译文:江南水乡展却长得枝叶繁盛,房屋发展风铃声悦耳。

3、一双石塔立东西,舟子传言是乌镇。

出处:《乌镇酒舍歌》明·瞿佑

译文:一双石塔分开了东西,船夫传说是乌镇。、

4、望极模糊古树林,弯弯溪港似难寻。

出处:《夜过乌镇》宋·宋伯仁

译文:模糊的古树林,弯弯的河流小巷子很难寻找。

5、寂寞梁朝寺,深廓十数闲。

出处:《乌镇普静寺寺沈休文故居也》宋·高翥

译文:寂寞的梁朝寺,深院十几间屋子空闲着。

『肆』 泊秦淮中的哪一句描绘了一幅朦胧的水乡夜景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

泊秦淮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描绘了一幅朦胧的水乡夜景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
这句诗描写青的烟雾和惨淡的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水和细沙。
用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清幽淡雅的景象,使读诗的我们感觉到一种冷清愁寂的气氛,这也是此时诗人心情的写照

『伍』 推荐个水乡古镇,古典古韵,夜景很美的青石板路,晚上的灯笼,小桥流水的最好~

周庄、乌镇为上,再就是西塘、同里。另外,大一点的,有凤凰古镇和丽江的束河古镇、大研古镇,夜景都非常美

『陆』 西沙月.夜行黄沙道中 ,词中写了什么突出江南水乡的特点;又借惊鹊、鸣蝉、蛙声,使农村夜景洋溢着什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一】

这首词作于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期间。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上饶县西,风景优美,所谓“溪山一片画图开”(辛弃疾《鹧鸪天 黄沙道中即事》)。辛弃疾在其附近建有书堂,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辛弃疾在南宋曾做到封疆大吏,但他那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他终于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辛弃疾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和同情民间疾苦。在任湖南转运副使期间,他曾奏进《论盗贼札子》,为民请命,历数百姓“嗷嗷痛苦之状”,指出“官逼民反”的事实,大声疾呼朝廷要“以惠养元元为意”。他在罢官闲居以前就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遂以稼轩名,自号稼轩居士。而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民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以至农村的一事一物都引起他极大的兴趣。因而他对农民的疾苦很关切:“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浣溪沙》)风调雨顺,老百姓不致饿肚子了,他也感到很高兴。在这些农村词中,辛弃疾是把和平宁静的农村同污浊倾轧的“市朝”对立起来的。“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清平乐 题上卢桥》)他在官场里遭受排挤*,而在农村可以得到暂时的慰藉,寻求精神的寄托。正如他的朋友陆游说的那样:“农家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岳池农家》)。正是在这种复杂感情的促使下,辛弃疾才写出了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也只有联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抱负,我们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类词的妙处。

这首《西江月》写的是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所经历的一个片段。在一个晴朗的江南夏夜,月光皎洁,照耀如同白昼,栖息在绿树枝杈上的乌鹊,以为曙光照临了,“呀呀”地惊飞而起,从这一枝跳到那一枝,弄得树枝还籁籁作响呢!当它发现自己判断错误时,才在另一根树枝上停息下来。清风徐来,树枝轻摇,惊得沉睡的夏蝉也在深夜里鸣叫起来。就在这醉人的晴朗月夜,我们的词人踽踽独行于黄沙道中,耳听着蝉鸣鹊叫,鼻闻着稻花的馥郁芳香,水国的骄子们似乎很理解我们词人欢悦的心情,于是为他奏起了欢快的交响曲。就从这青蛙的一片合唱声中,我们的词人已听到了丰收的消息。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词人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触觉到的,都是令人心旷神怡的,他全部身心都沉浸在江南夏夜的舒适之中,于是情不自禁地翘首遥望天际,那里只有稀疏的几颗星星挂在蔚蓝的天幕上。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何况是江南的盛夏天气呢!不知什么时候,忽然飘来几片浮云,恶作剧似地洒下几点雨来。这突来的阵雨打破了词人的雅兴,使他不得不匆匆急步,躲避这夜来的飞雨。急于赶路,不暇四顾,路到溪桥一转弯,猛然抬头,嘿!一爿熟识的茅店就出现在土地庙的树林边。这简直是一幅优美动人、饶有情趣的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它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

这幅江南山村月夜图,作者是运用哪些艺术手段来表现的呢?

首先在词调的选择上,作者选用了易于表现活泼欢快情绪的小令《西江月》。《西江月》词,为双调,五十字,上下阕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厌韵。这首《西江月》的“蝉”“年”“前”“边”四字都在平声“先”韵内,而结句的“片”“见”两字虽属仄声,但在词韵中也属同部。这样平仄韵同部互协,可以增加词的声情之美,而这两个仄韵字都安排在上下阕的结句上,声调短促,戛然而止,使整首词更显得和谐有力。《西江月》每句字数大致整齐,为六、六、七、六句式。上下阕开头两个六字句,易于对偶。这首《西江月》上下阕开头两句对偶都很工稳。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关于“别枝”的解释问题。据我所看到的,大致有三种解释:一种是释“别”为“离开”,这里又有两种细微的不同说法,一是说月光“离别了树枝”,一是说乌鹊“离开枝头”;第二种是释“别枝”为“斜出的树枝”;第三种是释“别枝”为“另一枝”。我认为第三种解释是比较好的。因为“明月”两句对仗十分工稳。“明月”对“清风”,都是自然景象,真可谓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惊鹊”对“鸣蝉”,“惊”“鸣”都是动词,而且都有使动的意思,“鹊”“蝉”皆属能飞善鸣的动物;“别枝”对“半夜”,“枝”“夜”都是名词,“半”在这里作形容词用,“别”亦应是形容词,若作动词,则与“半夜”不对偶。再说,词的下阕开头两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数量词对数量词,名词对名词,方位词对方位词,对仗非常工整。怎么能够设想,精通词学的辛弃疾会在同一首词的对偶处出现不对偶的现象呢?其实,这里的“别枝”,与唐代方干《寓居郝氏林亭》诗之“蝉曳残声过别枝”中的“别枝”是一个意思。苏轼的“月明惊鹊未安枝”(见《次韵蒋颖叔》《杭州牡丹……》两诗),周邦彦的“月皎惊乌栖不定”(《蝶恋花 早行》),说的也是明月使鹊惊起,不能安栖,意境也是相同的。

其次,是作者采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映的表现手法。明月、清风、稻花、星雨、茅店、溪桥,原都是无情物,而惊鹊、鸣蝉、青蛙,自然也不会有人的感情。但对这些客观景物的描写,却可以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和心情。对于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来说,他所看到、听到、嗅到、触到、感觉到的一切,都是令人心情舒畅、欢欣鼓舞的。整首词的中心是“说丰年”,而着重表现的是作者因年丰而引起的欢快情绪。词的上阕着重于“面”的渲染,一、二两句静中有动,而偏重于静境的描绘,鹊惊、蝉鸣,则愈益显出环境的幽静;三、四两句动静交混,而着重于动静的点染,蛙声一片,稻香一片,都是为了突出“说丰年”三字。上阕对“面”的渲染,已形成欢快喜悦的氛围。词的下阕则着重于“点”的刻画。作者选取了夜行途中一个带有戏剧性的特写镜头,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这个妙趣横生的小插曲,使全词声情为之一扬。词的下阕一、三两句写静,二、四两句写动,而一、二句的“四二”句式,节奏轻快,跌宕起伏,末句的“转”字、“忽”字,更使作者的喜悦心情跃然纸上。夜来飞雨,并没有使作者懊恼、扫兴,相反,更增加了词人的兴致。有的同志认为“七八个星天外”是“写云层之密”,只是从云层里透漏出来七八个星星。但从整首词看,这样解释则缺乏情致。这一句是和词的首句相照应的,写的正是“月明星稀”的实景。黄遵宪《早行》诗:“东方欲明未明色,北斗三点两点星。”写的也是这种情景。如果云层很厚很密,那么酝酿时间必然较长,星星只能透漏出七八个,那么月亮定是黯淡无光了,这样作者思想上必然早有防雨的准备,这与上阕所描写的悠然恬适的心境是不相称的。再说,作者经常来往于黄沙道中,对沿途景物非常熟悉,如早有准备,那结句的“忽”字就无着落。盛夏时节,天气多变,刚才还是月明星稀,清风徐徐,想不到刹那间飞来几片乌云,接着撒下“两三点雨”,作者猝不及防,不暇思索而匆忙躲雨,及至“路转溪桥”,“旧时茅居”才蓦然出现在眼前。“忽”字在这里用得是很传神的。所以我说这是“夜来飞雨”,是盛夏的阵雨。如果是未雨绸缪,大雨将至,那就未免有点大煞风景了,而与整首词轻快活泼的情调也不和谐。五代卢延让《松寺》诗云:“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唐李山甫《寒食》诗亦云:“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辛弃疾在遣词用字上显然是受了他们的影响,但不能据此断定“七八个星”是由“云层之密”所致。

再次,全词用语明白如话,而又灵活多变,这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轻快活泼的情调。辛词好用典,好发议论,但这首小词,作者一不用典,二不发议论,而是采用白描的手法,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如实地描写出来,清新活泼,摇曳多姿,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使人读来感到异常亲切自然。应该说,像辛弃疾《西江月》这样描写农村风光的抒情小词,在整个古典词中是不可多得的。(张忠纲)

【赏析二】

《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读前半片,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明月别枝惊鹊”句的“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这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诗的妙处。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稻花”二句说明季节是在夏天。在全首中这两句产生的印象最为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这四句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下半片的局面有些变动了。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平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正在愁雨,走过溪桥,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两句诗所说的。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妙。这种技巧是值得学习的。

这首词,有一个生动具体的气氛(通常叫做景),表达出一种亲切感受到的情趣(通常简称情)。这种情景交融的整体就是一个艺术的形象。艺术的形象的有力无力,并不在采用的情节多寡,而在那些情节是否有典型性,是否能作为触类旁通的据点,四面伸张,伸入现实生活的最深微的地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会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我们说中国的诗词运用语言精炼,指的就是这种广博的代表性和丰富的暗示性。(朱光潜)

『柒』 推荐个水乡古镇,古典古韵,夜景很美的 青石板路,晚上的灯笼,小桥流水的最好~

【 浙江古镇 】 西塘 乌镇 南浔 前童 安昌 郭洞 俞源 新叶 诸葛村 龙门 三门源 廿八都 斯宅 皤滩 石塘 绍兴 碗窑 大济 泰顺 楠溪江 梁弄
【 安徽古镇 】 宏村 西递 塔川 呈坎 查济 卢村 南屏 关麓 唐模 棠樾 三河 赤滩 西河 岩寺 万安
【 四川古镇 】 洛带 罗泉 黄龙溪 仙市 上里 罗城 沿口 肖溪 三汇 清河 安仁 西徕 平乐
【 云南古镇 】 丽江 大理 束河 和顺 香格里拉 易武 梓里 白沙 晋城 官渡 黑井 金鸡
【 江苏古镇 】 同里 周庄 锦溪 角直 枫桥 木渎 盛泽 沙溪 千灯 山塘
【 广西古镇 】 阳朔 黄姚 兴安 戎圩 芦圩 扬美 黄姚 大圩 江平
【 贵州古镇 】 青岩 镇山 肇兴 岜沙 加去 丙安 广顺
【 福建古镇 】 永定 长汀 泰宁 和平 芷溪 江平
【 江西古镇 】 婺源 流坑 黎川 上清
【 上海古镇 】 朱家角 新场 七宝
【 山西古镇 】 平遥 张壁 碛口
【 重庆古镇 】 龚滩 磁器口
【 山东古镇 】 周村 南阳
【 湖南古镇 】 凤凰 德夯
【 青海古镇 】 玉树结
【 广东古镇 】 石湾
【 内蒙古镇 】 室韦
【 海南古镇 】 中和

『捌』 水乡夜景对联

上联:清风无价,桨声喝彩山悬月;
下联:美景有情,灯影划破水底天。
横幅:水乡夜景美

『玖』 描写江南水乡的诗句有哪些

1、《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代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译文:人人都说江南好,让游人只想在江南待到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更胜天空的碧蓝,还可以在彩绘船上听着外面的雨声入眠。

2、《南湖早春》——唐代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译文:乌云散去,风雨初停,天气刚刚放晴,阳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种温暖明快之感。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湖面上漂浮的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齐的草坪。

3、《江南》——汉代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4、《忆江南》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5、《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拾』 枫桥夜泊写作背景

同窗好友一个个榜上有名,张继却名落孙山。落榜后,张继非常失望,他一个人独自来到苏州。
苏州是个好地方,水乡的风光胜似天堂。张继想借苏州的美景,排解心中的烦闷,可看着眼前的美景,他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别人的风光和自己的落寞。游了一天园林水巷,不但没有解去心中的烦闷,反而新增了许多忧愁,正是借景消愁愁更愁啊!

夜晚,张继让老船工把小船停泊在枫桥旁边,哪里也不想去了。

枫桥下的小河,在夜幕里静静流淌。小船在水面上轻轻摇动,恰似随风轻摆的摇篮。我且在这“摇篮”中好好睡一觉吧,也许明天醒来,会有一个好心情。

张继钻进船舱,解衣躺下。水波荡漾,小船轻摇,确实很舒服,可往事偏要一幕幕在脑海里上演:十年苦读的艰辛,父母的期待,别人的鄙视,自己的失意……每一件都像钢针似的,扎得人心疼。最让张继心疼的是奶奶,赴考前,奶奶把张继叫到床前,颤抖着双手,从自己身上取下一尊拇指大的玉观音,戴到张继的脖子上。这尊玉观音奶奶随身戴了几十年,张继从未见她取下过。奶奶说,观音菩萨会保佑她的孙儿金榜高中的。

张继摸摸身上的玉观音,暗叹一声:“唉,奶奶,孙儿愧对您老人家啊!”

张继翻来覆去,无法入睡,他索性披衣起来,准备跟船工说说话。出了船舱他才发现,老船工已经躺在船头睡着了。小河上渔火点点,每一点渔火,就是一户人家。张继不想惊动老船工,就悄无声息地站在船头赏月。月亮好像瞧不起张继这个落第书生,渐渐西沉,一会儿就从枫树梢头落下去,再也看不见了。就在月亮落下的枝头上,传来一声鸦鸣,在静夜里显得格外凄凉。这只乌鸦为什么深夜还鸣叫?它也和我一样愁肠百结难以入眠吗?

江上起风了,张继临风打了一个寒颤。已经是深秋时节,难怪夜风侵肤。他正要回到船舱去添衣服,就听到一声钟声,仿佛从天外传来。钟声在静夜里格外纯净、悠扬,缭绕于耳,久久不散,勾起张继的无限乡愁!小时候,张继经常跟奶奶去寺里烧香许愿,听惯了这样的钟声。在这落榜时候,在这异乡的深夜,听到这熟悉的钟声,让人怎能不想起童年的美好时光,怎能不想起慈爱的老奶奶?家中的奶奶知道孙儿落榜了吗?不,在奶奶的眼里,孙儿是最优秀的,她老人家一定日夜盼望孙儿金榜题名的好消息呢!

夜风更大了,吹得小船摇来摆去,河上的渔火也跟着一明一灭。张继望着夜色中的枫树古桥,脱口吟唱: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000多年后,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人传诵这首《枫桥夜泊》,而张继落榜那年,考中状元的是谁,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如果不是落榜,张继恐怕想破脑袋,也写不出这么凄美的诗,正是落榜成全了张继。我们有幸读到《枫桥夜泊》,也是沾了张继落榜的光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