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户外夜景 » 夜景山水

夜景山水

发布时间: 2021-01-01 23:11:45

1. 怎样单纯的用ps制作毛玻璃效果 很多教程都是有一幅背景图(山水图或者夜景图)为依据,然后用矩

保持玻璃原本透明和反射的属性,将玻璃适当加上高斯模糊,效果就差不多了,自己把握下模糊程度

2. 关于桂林夜景的文章(超高分数)

早上七、八点钟,我和家人来到位于市中心的杉湖,租条小木船在清而静的水面穿行。空气中飘荡着树木的清香和湖水独特的味道,“扑腾,扑腾”几只鸟儿扇动翅膀,从垂落到水里的榕树枝上起飞,或许是我们划船的“哗啦哗啦”声惊动了它们,又或许是知道我们来了,是出来迎接的。一只、二只、三只……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排成一排“吱吱”叫着,时而钭着身子从湖面掠过,时而翅膀沾了一下水面,湖面就荡开一圈一圈的波纹。
我激动得一拨船桨,船活像一条鱼,穿过桃树林,划过荷花池,跟着初升的太阳狂奔,追逐着鸟儿。船桨所到之处,留下的是像顽皮的小猴子上下跳跃般的金色浪花,可鸟群还是在水天相接处渐渐消失了。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杉湖最美的日月双塔前,哇!日塔身高42米,穿的是纯铜衣服,离她不远的地方住着一位身高35米穿着银色衣服的月塔,顺着日塔台阶,进到湖底公园,我们就像孙悟空闯海龙官一样,所经过的水面往两边分开,露出一条路,踏上去仿佛置身仙境,爽!
突然,“啪”我和哥哥撞在玻璃上,“你看!”我顺着哥哥的手势抬起头,哇塞!好多鱼哦,五颜六色,大小不一样,形态也千奇百怪,一群一群,荡来荡去,嬉戏、玩耍,它们的头时不时撞在一起,有趣极了。
走完18米连接日月双塔的拱形玻璃水族通道,搭乘水中电梯到达塔顶,杉湖全景尽收眼底,湖水清澈透明,泛着细细的涟漪,湖边的杉树亭亭玉立,微风吹过,一簇簇绿得可爱的水杉“沙沙”地唱起了歌,远处一座座的山和日月双塔倒影在湖中,绿树碧水,亭园楼阁,互相影映,怎么看都是一幅让人久看不厌的山水画。
夜幕降临了,我依依不舍地和杉湖说再见。

3. 贵州旅游十大景点有哪些可以说说吗

贵州旅游十大景点有:兴义万峰林、双乳峰、小黄侗寨、漩塘、加榜梯田、高原千岛湖,千户苗寨,梵净山,镇远古镇以及黄果树瀑布。

1、双乳峰

两座兀立的石峰形同女性丰满的双乳,且逼真得让女人看了脸红,男人看了心跳,被当地布依族称为“圣母峰”,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奇峰”双乳峰。一位学者曾经说过:“黄果树虽然壮美,但它不是世界唯一,而双乳峰不仅是世界第一,而且是世界唯一。双乳峰一定会像黄果树一样,成为世界闻名的景点。”。

3、加榜梯田

加之梯田紧靠加车河,而且常年雨水充沛,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清晨,一层层云雾从河边缓缓升起,慢慢的、慢慢的,这些美丽的梯连同梯田边上的苗乡吊脚楼全都被笼罩在云雾中,远远望去,那些依稀可见的吊脚楼,若隐若现,飘渺悠然,让你在陶醉中生起一种身在幻境的错觉。

4. 2019春节有哪些推荐的自驾游线路

传统的春节,很多人都是会选择回家跟父母团圆。但随着交通越来越发达,国家政策越来越利民(春节期间高速免费),越来越多的小年轻选择在春节的时候不回家过年,而是自驾游。带上父母或者是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过一个别样的春节。

朋友在去年的春节就已经是选择了这样的方式过年。春节八天自驾游。因为他们是在广州出发,因此自驾游的路线也是以周边的省份为准,基本是围绕着广东,把与广东相邻的省份都走了一遍,兜了一圈。

自从他们出发,朋友会把她每天走的路线,经历过的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一切都跟我分享。把我羡慕得好像打个飞的去跟他们汇合。

他们的旅程是这样安排的:

在除夕的前一天出发,(因为参与人员大部分都是上班族,基本都只能是在临近过年的时候才放假。)第一站是到广西阳朔。全程大约560KM。从小我们就有听到一句话“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阳朔不但山水景色优美,那边还有一条很出名的酒吧街----西街。到了晚上也是极具特色。到了阳朔,基本是白天跟晚上的节目都不用担心了,尽情的玩就是了。

第五站,返程回广州。全程200km。

整个旅途是八天的时间,回到广州还有一天的时间调整,然后再去上班,实在是太完美的一次安排了。

看着他们一路上欢声笑语,不仅能够把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又能尝尽各地美食。实在是让我羡慕不已。好想今年的春节,也能够跟上他们的步伐,过一个难忘的春节。

5. 桂林夜景世界排名多少

桂林作为一个有名的旅游城市,好玩的景点有很多。
桂林市区景点
⑴桂林漓江,来桂林必须游的,漓江是桂林的地标了,来了桂林没去游漓江等于白来,秀丽的桂林山水之美就在这里了。桂林漓江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山水游览,可以乘船或竹筏在水上漂哦。
⑵象鼻山 因山形酷似一头伸着鼻子汲饮漓水的巨象而得名,是桂林城的象征,桂林的城徽。以象鼻山为背景拍张照很不错的
⑶两江四湖景区 主要就是夜游啦,欣赏桂林的夜景,灯火阑珊很美
⑷桂林七星公园,是桂林市面积最大、景致最集中的综合性公园。到公园里逛逛很休闲自在
⑸靖江王城 坐落于桂林市中心,它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造的王城。比北京故宫建成的时间还早呢。
⑹桂林大圩古镇,古镇始建于北宋初年,远在600年前,大圩以其“大”,成为广西四大圩镇之最,很古典的气息。
周边景点
1.印象刘三姐,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
2.阳朔西街,外地人习惯地称她为“洋人街”,那里外国人很多,好多店都是老外开的。很值得去逛逛哦
3.阳朔世外桃源,一派天然,富于真趣,去感受陶渊明笔下的境界吧
4.阳朔兴坪古镇,兴坪素以山水秀丽、景甲天下而著称,是“中国旅游名县”阳朔县的旅游重镇。
5.刘三姐水上公园,是闻名中外的电影《刘三姐》外景拍摄地,那里的景色很秀丽
6.龙脊梯田,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壮观的梯田,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圣地哦
7.龙胜温泉,度假区内拥有得天独厚的温泉源头游泳池,适于休闲,度假,等。11月份天气转凉后去那很安逸
8.资源资江漂流,素有“资江漂流,华夏第一”美誉,夏天推荐喔
9.乐满地主题乐园,乐满地主题乐园是一个类似于美国迪士尼乐园的大型娱乐场所。

6. 求几张山水风景照片,大小要大于5m每张,可以是雪景,热带雨林景观,森林景观,城市景观,城市夜景等生

这个你直接网络选择更多

7. 赏析《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

http://ke..com/view/29752.htm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1)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2),月照花林皆似霰(3)。 空里流霜(4)不觉飞,汀(5)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6), 皎皎空中孤月轮(7)。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8),江月年年望(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9)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10),青枫浦(11)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12)子?何处相思明月楼(13)? 可怜楼上月徘徊(14),应照离人(15)妆镜台(16)。 玉户(17)帘中卷不去,捣衣砧(18)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19),愿(20)逐月华(21)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22)。 昨夜闲潭(23)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古音xiá)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 (24)无限路(25)。 不知乘月(26)几人归,落月摇情(27)满江树。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1)滟(yàn)滟:波光闪动的光彩。 (2)芳甸(diàn):遍生花草的原野。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水边平地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月圆时象车轮,故称月轮。 (8)穷已:穷尽。 (9)但见:只见、仅见。 (10)悠悠:渺茫、深远。 (11)青枫浦上: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边 (12)扁舟:孤舟,小船。 (13)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 (14)月徘徊:指月光移动。 (15)离人:此处指思妇。 (16)妆镜台:梳妆台。 (17)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8)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19)相闻:互通音信。 (20)逐:跟从、跟随。 (21)月华:月光。 (22)文:同“纹”。 (23)闲潭:安静的水潭. (24)潇湘:湘江与潇水 (25)无限路:言离人相去很远。 (26)乘月:趁着月光。 (27)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典故】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在中国古代,“鱼雁”和“书信”有着密切的渊源,古称信使为“鱼雁”,也叫“鸿鳞”。古诗文中留有许多记载,如“关山梦魂长,鱼雁音尘少”、“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等,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诗中也有“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的句子。因为传说古代剖鲤鱼时,看见鱼肚里有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人们便把书信叫做“鱼书”了。而鸿雁是候鸟,往返有期,故人们想象鸿雁能传递音讯,因而书信又被称作“飞鸿”、“鸿书”等。《汉书·苏武传》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说的是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囚胡地19年,矢志不变。他后来得以归汉,主要是因为匈奴单于相信汉使所说鸿雁传书上林苑,被汉昭帝射获,确知苏武在北海牧羊。匈奴单于无奈,只得放回苏武,“鸿雁传书”一时传为美谈。由于这种渊源,“鱼雁”成为了中国早期邮政的象征,如同欧洲一些国家早期邮政以牛号角、牛角头为标志一般。 本诗中这两句其实就是借取“鱼雁”这两个典故而化用到春天江滨景物中的。“鸿雁长飞光不度”,是说传递书信的鸿雁已经早就远远地飞走了,而月光又不能渡过,因而也就不能替我传递音信。“鱼龙潜跃水成文”,指传递书信的鱼龙(这里偏指鱼)也跃入到幽暗的水底藏了起来,看不见了,只剩下水面的波纹而已,意思还是指找不到传递音信的办法。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幽静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其一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 美丽的春江花月夜
,也因这一首诗,被喻为“孤篇横绝全唐”。 作者抓住扬州南郊曲江或更南扬子江一带月下夜景中最动人的五种事物:春、江、花、月、夜。作者更是透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把扬州的景色以文字表达出来。 整篇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其二
江月照千古 孤篇盖全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作者:都市隐侠) 《全唐诗》中存诗仅两首的张若虚,在唐代灿如繁星的诗人群里实在毫不起眼,然而真正爱国学、爱唐诗宋词的人,想必都知道张若虚及其著名诗篇《春江花月夜》 据说《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始创于那个“全无心肝”的陈后主陈叔宝。然而陈叔宝究竟在这个美丽的题目下写了些什么,却因诗已失传,无从知晓。荒淫无道的隋炀帝杨广倒留下了现存最早的两首《春江花月夜》,不过只五言四句,短浅空洞。陈叔宝还写过一首《玉树后庭花》,常被后人在文论中与《春江花月夜》并提,诗也还留存于世,虽是七言,却仅六句,况且肉麻得紧,与隋炀帝如出一辙,都是臭名昭著的宫体诗。 宫体诗以宫廷为中心,以艳情为内容,描红点翠,堆香砌玉,浮华荒谬,空虚无聊;从梁陈到隋唐,百余年间,主宰文坛,造成诗国的黑暗,遗下无数罪孽。南朝士族生活优裕,偷安成习,以能作五言诗作为表示自己是士流的手段,如果不会作诗就会被人鄙视、不能参加社会活动,诗歌完全成了荒淫腐朽生活的点缀,建安气质、魏晋风骨早已荡然无存。唐前期的诗歌创作沿袭了南朝文风,诗人们“竞一韵之奇,争一家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就是大唐开国创业英主李世民也不能免俗,表现不出象宋太祖赵匡胤《日出》诗那种“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的气魄。李世民对诗人张昌龄的文藻很赏识,但张昌龄等应进士科不第,李世民问原因,考官说他们文风浮靡,不是好材料,李世民也就默认了。 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同时入霸诗坛,称为初唐四杰。四杰在古诗向律诗的过渡中起到了开拓作用。文武双全的裴行俭对四人却十分轻视,说士人要有远大前程,首先靠器识,其次才是文艺。王勃虽有文才,但浮躁浅露,不象享受爵禄的材料。杨炯大概可以做个知县,其余人能得好死就算不错了。这些评说足见新诗的发展道路艰难。对打破宫体诗的束缚、铺平新诗发展之路,初唐四杰是有贡献的,杜甫评四杰诗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个评价既是对当时诗坛基本态度的客观反映,也是对四杰诗的确评。 在六朝浮华文风笼罩下,宋之问、阎朝隐等宫廷幸臣成了诗坛上一伙把头式人物。卢照邻和骆宾王始终在齐梁余风里打转,王勃和杨炯又一个早死、一个远宦,因此初唐四杰的成就并不大。成就最高的王勃也不过给我们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类的好诗句,而几乎没有令人振奋的好的诗篇,更不要说为盛唐诗人提供典范。把大唐引进诗歌朝代的,也许正是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 闻一多先生曾给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渎亵。”又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这边回头一望,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不用说卢照邻和他的配角骆宾王,更是过程的过程。”说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可估计的。” 的确如此!《春江花月夜》既富于南方民歌的色彩与风调,又较成功地运用了经过齐梁到唐初百年酝酿接近完成的新诗格律,还首次探索了七言诗中以小组转韵结合长篇的技巧,三者的糅合是那样完美,给后来的诗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这理所当然是个顶峰。 《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结构,以整齐为基调,以错杂显变化。三十六行诗,共分为九组,每四句一小组,一组三韵,另一组必定转用另一韵,象九首绝句。这是它整齐的一面。它的错综复杂,则体现在九个韵脚的平仄变化。开头一、三组用平韵,二、四组用仄韵,随后五六七八组皆用平韵,最后用仄韵结束,错落穿插,声调整齐而不呆板。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起承转合皆妙,文章气韵无穷。诗中春、江、花、月、夜、人几个主题词错落重叠,伸缩变化,把读者引进了一个目眩五彩、浑然忘我的境界。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起首四句,就两现春江、两现明月、两现潮、两现海,交错叠现的景观立即把人带进了一个神奇美妙的境界。而最后一句,又为整篇描写的江月埋下了伏笔。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我们看到,诗人在第二组是写初月的朦胧,第三组是写高月的皎洁,并发思古之悠情。“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面对这一轮江月深深地思考着,满怀感慨和迷惘。也许后来大诗人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以及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句,只是此句的翻版。而第四组的起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与刘希夷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则如出一辙。张若虚感叹江月长明而人生短促,刘希夷感慨风物依旧而人生易老,两者之间何其相似!这里月的叠用、人的叠用以及江的叠用,有一种音节美、韵律美,断而复续,飞丝相接,给人一种清峻雄奇之感。诗人创造的这种诗歌语言形式,后来发展成为散曲和民歌中的“顶针续麻体”,至今中国诗坛还留有它动人的影子。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最神奇的就是这白云一片,悠悠来去,使万丈沟壑一线飞渡,从江月清景、人生感慨一下子滑向野浦扁舟和明月楼头,一笔带出离人怨妇的主题。有人对此诗的主题多有非议,殊不知几千年中国历史上男人不是服徭役兵役、就是为生计而奔波,离人怨妇,正是社会底层的生活现实。而且爱情和相思,是人类文学永恒的主题,没有哪一代人能避开,古今中外,真正避开了的只有六七十年代中国“八大样板戏”。样板戏中除《智取威虎山》里李勇奇有个妻子一出场就遭土匪枪杀外,八部戏剧再没有一对夫妻,也没有一对情人。而如此一首诗、如此一轮明月,还有什么题材比写离人怨妇更好呢?只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相思情怀才配凄清如许的一轮江月,也惟有纯真的情,才能使高天皓月更显皎洁。这样大开大合的过渡,手法巧妙如神来之笔,令人拍案叫绝。在这样一个明月之夜,是谁家游子飘荡在一叶扁舟之中,他家在何处?又是谁伫立在那月明如水的楼头思念她的远方飘零者呢?仅用两句,合写离人怨妇,总领下文。然后派出八句描写怨妇: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楼头明月总在怨妇心头眼底徘徊,照着早已懒用的妆台明镜。月明之夜,离愁别绪更加萦怀,使人无法排遣。而那一轮明月偏又浸透帘珑、照亮砧石,况且帘卷不去、手拂不开。此时远行的人儿只在思念之中,只能彼此瞩望而无法相依相诉,就是有再多的相思情怀,说来他也无法听到。我多想随这笼天罩地的月光飞流到他身边去照耀他啊!可是即使象鸿雁那样高飞远举,也不能把这寂寞楼头的相思明月带给他,何况这春江里只有跃浪的鱼儿激起几个漩涡儿呢!寥寥数语,怨妇的离愁别恨已写到极致。接着笔锋一转,又派出八句来写远方的游子: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映月忽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昨夜忽梦落花飘零,春已半残,可是寄身异地他乡,回家的日子还遥遥无期。江水奔流不息,一浪又一浪地赶往大海,好像要将春天带走一样。而江潭倒映明月,不知不觉已经西斜。斜月渐渐隐入海雾,这时北方南方、碣石潇湘有多少游子还在赶着回家,有多少离人怨妇还在远隔千山万水彼此思念呢?夜色凄迷,月光如水,不知有几人在这轮明月下赶回家去了,而我只能守着这野浦孤舟,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看江流依然,落月留照,把江边花树点染得凄清如许,人间离情万种都在那花树上摇曳着、弥漫着。在这样勾魂夺魄的意境里结束全篇,情笔生花,余音绕梁。 我们在诗篇中看到江与月这两个主题中的主题被反复拓展,不断深化。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纷繁的形与景,和着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复杂的光与色,并通过与春、夜、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诗人没有局限于一轮江月,而是把一种复杂的人类情感贯穿始终。无论是初月的明媚、高月的皎洁还是斜月与落月的迷离缠绵,抑或楼头月的徘徊、镜中月的清影、帘内月的倾注、砧上月的流照,无一不打上情感的烙印。把一轮明月写到如此清雅且夺人心魄的地步,就不仅仅是传世之作、而应该是旷世之作了。自《诗经》至张若虚,其间一千几百年,没人把一轮江月写得如此凄美多情。在诗歌的表现形式上,南朝民歌和齐梁声律学,经过多年的酝酿发展,到了张若虚手里,恍如金丹炼成突现奇光,语言声律与形式技巧以及描篇布局,被那样的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在诗歌发展还找不到前进方向的唐前期,《春江花月夜》本身就如同光耀千古的一轮高天朗月,照亮了盛唐的路,催生了诗国的灿烂。而张若虚之后,又是一千多年过去了,仍然无人能把一夕江月渲染得这般淋漓尽致,历尽沧桑变幻,诗篇不朽而江月依旧。

8. 赞美重庆的诗句有哪些

1、《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释义: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注:白帝城,位于长江北岸,距重庆奉节县城东8公里。

释义: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9. 桂林山水甲天下,为何说桂林的夜景也要体验一下呢

作为旅游城市永远都不会缺少知名度,也不会缺少热度。桂林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她的美世界闻名,山水一体的桂林简直就是自然界的仙境。是我们国内外游客最想去的地方之一,也是我们中国美景代表之一。


由于篇幅有限,桂林的美景、夜景不能一一道来。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到桂林驻足几日,多领略一下桂林的夜景。祝大家旅游愉快!

10. 邵东的夜景作文五百字

山水魂生乏黄金枉图画,留青冢使人嗟。——李白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去磨盘山焚香。一路走来,感觉到了四月的天空给人带来的春的清新。万物复苏、天清地明,蔚蓝的天空净美如洗,只有几片如花似朵的白云飘在上面,优哉游哉。一路风景,我看到了山的坚定,水的柔情,让我于山水之间享受着这独特的“山水魂”!磨盘山顶峰形状如磨盘,因此而得名。在山侧面的岩石丛中,还有狐仙洞等自然山洞。更有滴水洞、烟囱砬子等有着神奇传说的自然景观,长久以来一直被人们视为风水宝地。自然山洞边有一条无名的小溪,无名的小溪水不知疲倦地日夜流淌,只见她顺势而下,像亮晶晶的小银蛇快乐地蜿蜒而去。小溪水的静谧单纯、淡雅悠远,形成了难得的野趣天成如水墨的天然山水长卷,正如庄子所云“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望着日夜不停流淌的小溪水,我在心里自问:她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哪里是她的源头,哪里又是她的归宿呢?看到在市区少见的清澈的小溪水,让我联想到我的生命中的时间不也与这溪水一样静静的流淌吗?几年没来这里了,今天又来,感觉不同。山河依旧,人事已非,多少知音故旧、儿时玩伴,已作古登仙。路过一片山林里,看到山坡上比我上次来多了许多青冢。这山中的青冢不比陵园中的公墓,没有大理石的修饰,没有风景般的环境,没有悠扬的音乐相伴。许多坟墓上长出了青草,那芳草萋萋随风浮动,让我想起了李白的“生乏黄金枉图画,留青冢使人嗟”这句诗。看着那些青冢,我在心里想:远去的你,我看到这些青冢,我的心在无声地呐喊。然而,纵然我的呼唤能够穿透黄土,我又怎敢惊动你的安眠?黄土中安眠的你,现在可感受到这春的明媚?想到黄土中的你,便想到了生命的话题。生命就是意念,性格亦即命运,生命由那些不显眼的坟冢评判。就像米兰·昆德拉所说的“我们注定是扎根于前半生的一代人,即使后半生可能仍然充满了强烈的和令人感动的经历”一样。人生的岁月、生活和命运所沉积在人的生命与精神里的苦痛、沉重、孤独和欢乐,许多时候会成为记忆中的过往或者说是人生的一种特别的财富。或美好或痛苦的回忆,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这些一座座青冢和荒冢又何曾又不是山的灵气、水的魂魄呢?有首叫《荒冢》的歌唱道:我不知道你生在何处,你的时候有没有人哭?我不知道你要去何处,你的墓碑指向苍凉的天空……放眼望,天水蓝,你就在天水之间。初见的你,风流倜傥,如今你与青山一起静静地躺在那里。静态的山,雄壮而苍凉里仿佛见到你的影子;动态的水,豪放而激荡里,又似乎能听到你曾经爽朗的笑声。溪水依然在流,青山依然苍翠如烟,然而一个诗意的神话破灭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成了永久的遗憾中的痛。这个真实竟然成了沈从文《边城》中的缩影,潜藏着中国式的地久天长的悲凉。读过沈从文的《边城》,《边城》大概是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它能让浮躁的人心慢慢沉静下来,干净起来,敞亮开来。小说的结尾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然而,小说中的“永远”和“明天”,对未来的希望又怎能抵挡已酿成的悲剧在每一个人心上留下的凄凉影子?山藏钟灵,水蕴毓秀,水乃山之魂。磨盘山,巍峨入云,顶天立地;小溪水,渊源流水,气势磅礴。山的一隅,山与水相得益彰,山不是枯山,水是活活而淌的清润,水滋养了山的模样,山清凌凌的雾蔼升腾。山因水而秀美,水因山而灵动,山是水的身躯,是水的曲线;水是山的血液,是山的器乐。因山水相依,磨盘山显得活泼、灵动、妩媚。山水之间,自然与人和谐一体,淡然忘机。正如古人所说:山水有清音,欲辩已忘言。日月光华何其恒久,草木生命何其坚韧。山有灵,山风吹奏出了一曲又一曲的山魂;水有魂,水魄弹奏出了一曲又一曲的水韵。山水的流淌,在心头荡映,洗涤着忧伤的记忆。是谁?轻敲开山水的心扉?在乎山水之间。沉默的是山,是水,沉重的是心。沉默着,沉默着,流淌的是无声的岁月……心泊山水,魂游天际。望着镜一样的水面,又望了望远山,山山水水之中,我体会到了北方山水的真实,也于诸多华章佳作中感觉到了江南人造的山水景色更多些。前者,气势磅礴;后者,碧玉玲珑,各具特色。也许,这就是一山一世界,一水一菩提吧!山水造境,笔墨融春。笔墨寄情山水间,笔墨点醒山水魂。身游于山水之间,心荡于万物之外,让人有了一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超然心境。这山水给我带来的是一种享受,一种向往,一种情缘,一种心境。一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返回的路上,我透过车窗看到,夕阳西下,霞光万道。坐在车里,一声不响地看着窗外的风景。大地如琴,江河如线。山水之间,道法自然。山,广大与孤独;水,柔韧和持久。游历一路,感叹一路。天空何其苍茫渺远,大地何其博大深沉。山的昂首挺胸,水的清澈洁净告诉我:山魂水韵情自达。人生,生,游离于山水之间,生是山水人;,寄居于山水之中,是山水魂!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