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绘本
❶ 幼儿绘本向左走,向左走的教案
设计意来图:
在一次户自外体育游戏中,孩子们排成了四列横队。讲解完游戏规则后,我请每队的第二个幼儿到玩具筐里去拿一只沙包。没想到,第三队的曼曼和宏宏几乎同时跑了出来。孩子们见了,纷纷提醒宏宏:“老师说是第二个小朋友。不是你!”宏宏却一脸无辜,他指了指队伍右侧,说:“你们看,我是第二个嘛!”原来,其他人都是按惯例从左往右数的,而宏宏是从右往左数的。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教育契机,它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如果引导得好,可以有效帮助幼儿感知序数。于是,我设计并组织了这个“向左看向右看”的活动,引导幼儿通过反复观察、探索,发现起始点不同,同一位置的物体可以用不同的序数来表示,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帮助幼儿积累有关序数的经验,提高思维能力。
目标:
1.根据方向标记和序数找到对应的物品,或给指定物品标出方向,用正确的序数表示其位置。
2.建立初步的双向排序的概衾。
3.体验游戏的乐趣。
准备:
1.幼儿已对左、右方位比较熟悉。
2.1~1O的数字卡,PPT(演示文稿),方向标记,操作单,笔。
❷ 儿童绘本馆哪一家的比较好呢
绘本馆多以0—12岁儿童为主要阅读对象,我也经常带孩子去参加,去了几家比较后,发现孩子最喜欢知阅儿童绘本馆,其对应性强,绘本藏书很丰富。
❸ 一本绘本需要共读几次怎么才算好的亲子阅读方式
如今,儿童阅读有一个论调,认为“绘本万能”,凡是儿童阅读都必须读绘本,我对此不太以为然。这是哪里来的道理呢?
首先,我认为绘本也是书。我们可以说某一本书是经典,并推荐给儿童或成人,希望他去读,并从中汲取营养。但我们不能说某一类书都是经典。
现在每年出版的书籍多如牛毛,无论哪一个行业,都充满垃圾品,这些书读了不但无益,而且有害。
绘本也是一样,有好有坏。
其次,我们希望儿童去看绘本,其实也属于儿童阅读的一种方式。
现在几乎每个育儿大V,都会推荐各种各样的绘本,但他们推荐的书目各不相同,当然有些人还在卖。这些书是否都合适呢?我不这么认为。最起码,也需要选择一向靠谱的人。
在买绘本的过程中,我是有教训的。我们在小朋友小的时候买了很多,但后来发现,不少绘本只读过一两次,就再也没翻过。我反思之后 ,觉得当时有几个问题没有考虑清楚:包括:
1、绘本是必读的吗?
2、儿童在三岁或四岁前到底能读多少绘本?
3、儿童在三岁半尤其是四岁以后是否还适合以绘本作为启蒙读物?
4、绘本应该怎样选择?
1、首先看“绘本是必读的吗?”
除了《圣经》,我不觉得哪一本书是必读的,更何况是哪一类。但我们为什么现在愿意选择绘本呢?
我想大多数人的理由都很简单,是因为大陆的儿童启蒙读物极度缺乏,像绘本这种特别适合儿童成长期,专门开发出来的读物,在大陆几乎没有。
在小朋友成长的这几年中,我特别有感受。经常觉得为什么我们是这样一个缺乏想象力和童趣的民族?我们的童话、神话和童谣一点意思都没有,而且非常不适合三岁半以下的孩子。
而绘本不一样,很多绘本小孩子很喜欢,读了特别开心。从这个角度上,我认为父母们给孩子读绘本是对的。
我反思我们这个民族之所以不产生这种读物,很大的原因是,我们不太重视三岁以下儿童的教养。在历史中,也不太把他们当成一个有尊严会成长的人来看。即使是“三百千”这种启蒙读物,其目的也是为了灌输。所以我觉得,阅读绘本的重心是改变了我们看待儿童的心理和方式,我们正在学会以平等的视角看待儿童。
但同时,它也不是必读的,如果能找到可以代替的读物,不读也没什么。只要父母有能力,如果不想读绘本,可以自己编绘本,编童话,编经典故事,我觉得都没问题。如果觉得绘本更简便,那么选择读它也很好。
反过来,如果读绘本的目的,最终在为了控制儿童的教育,我觉得读什么都一样,反正是为了残害儿童,用什么道具不一样呢。
2、读多少绘本呢?或者说“儿童在三岁或四岁前到底能读多少绘本?”
先说一个我个人的偏见,我对幼儿的观念是,首先是健康,其次养成乐观开放的性格,在智识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与成人沟通。因此我对幼儿阶段的读书不太以为然。
我们小朋友很喜欢读书,但我特别希望她尽量不读,能玩就玩,多多出去运动。我曾带过她一年多的时间,只要环境允许,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户外。
当然这是我的想法,仅作参考。
回过头来说,儿童在三岁或四岁前到底能读多少绘本?
我们以一周三本计算(考虑到幼儿的智识,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阅读量了),一年是144本左右,三年就是440本上下。这是我认为的幼儿能读的最大当量,如果我们放到一周一本的话,其实就在100本左右,但想想看,各位给幼儿买了多少,读了多少?
如果一个绘本只读了一遍两遍,其实意义不大,在她的记忆里,这本书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另外,即使读了这么多绘本,我不知道有没有家长做过调查,它对儿童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当然,这个计算基于一个前提,就是:
3、儿童在三岁半尤其是四岁以后是否还适合以绘本作为启蒙读物?
我个人认为不适合。主要也出于我们小朋友的经验。
她在三岁半左右的时候,就对绘本的兴趣骤减,开始对之有挑选。每每希望给她讲或者读有情节的故事。而绘本的故事大多特别简单。很多写绘本的人,可能都认为儿童是适合灌输的,或者只能读懂简单的一个小事件,也或者就像是快餐店一样,最好的方式是做出适合最多大众口味的食品,所以写的故事是普及性的。
但因而也就忽略了儿童是不同的,教育是多样化的,有些孩子可能特别适合读这些,但有些孩子很可能远远超出了绘本作者的想象。所以我不认为应该把绘本作为一个普遍适用的长期启蒙的读物。这是原因之一。
在绍兴的时候,我与阿啃老师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举了一个反例,说他家虫虫在小学仍在读绘本。我想除了儿童的独特性之外,大概也与性别、年龄、成长背景等很多因素相关。最主要的,我认为三岁半以后最好不以读绘本为主的动机是:知识能否衔接?
我们现在经常说幼小衔接、小初衔接等等,就是认为知识是有体系的,随着人的成长,应该接受不同阶段的知识和能力。很多人都知道,美国的绘本是分级的,它按不同的年龄阶段推荐不同的绘本,然后这个绘本与美国的教育体系契合,它可以逐渐引入到美国教育的英文阅读体系里面,因为阿啃是一个教育专业人士,所以我猜菜虫虫很可能是这个体系的受益者。
❹ 入门级手绘书籍推荐
教材 首先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我们推荐《POP字体速成》。 虽然这本书非常简单专,甚至有人说属“这书没有水平”,但它确是最好的入门级读物,能有效解决初学者特别是自学者“眼高手低”、“好看但难学”的毛病。
笔材 如果经济一般,我们建议购买(红、蓝、黑色)6mm的记号笔进行练习,一般文具店有售,且价格便宜,3-5元/只不等。经济条件好一点的自学者,我们推荐上海波波手绘“初学者工具套装”
纸材 一定要选择表现光滑的铜版纸(《知音》杂志封面的那种纸)。这种纸有几在好处:A.不会出现浸墨 B.有利于减少摩擦,保护笔头 C.不吸水,省墨。
当然学习手绘不是一两本书可以搞定的。要想提高得多看、多练、多比较。http://www.wl.cn/6207370
❺ 当当书香节马上就到了,最近被种草一本科普书《大峡谷》,凯迪克奖绘本,想给孩子买,这本书咋样
2018年,世界童书界的重磅大奖凯迪克奖名单中,有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童书,它就是美国华人童书作家陈振盼创作的《大峡谷》。如今这本书终于要与中国小读者见面了。
在美国就有相当庞大的一个群体,他们在孩子还非常幼小的时候,就带他们到户外去游历。2015年的时候,就有一位时年25岁的辣妈因为从孩子几个月起就带她去大峡谷徒步、穿越而在社交网络走红。而中国也时不时有带孩子周游世界或者户外历练的新闻得到广泛传播。
我们的父母如果希望孩子能在未来人才全球流动的格局下赢得一席之地,那么就不应单纯关心眼前的一个数学公式或者一句英语表述。
未来的孩子,就应该是具备全球视野的世界公民,关心地球,关切人类的命运。读一本书,或不读一本书,于眼前的日常,看不出什么区别。但孩子与孩子之间,就此一点点拉开了距离。
孩子的功课固然重要,但是除了语文、数学和英语,我们的孩子应该去更多的去感受这个世界,即使现实中很多的事情让我们无法像作者一样带着孩子去四处游历,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去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很大,有很多你无法想象的景色。当我们给孩子买书的时候,除了语数英,也要选择这些能够拓展孩子视野,了解这个世界书籍。
❻ 绘本《蝴蝶,飞哪儿去了呢》教案
作品分析:
绘本《去哪儿了》画面简单、逼真,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比较浅显易懂,这个绘本中没有很多文字的描述,但小蝴蝶飞来飞去的画面,带给了幼儿无限的遐想。根据幼儿的阅读特点,他们喜欢大图片、色彩鲜艳,教师通过引导孩子观察、寻找小蝴蝶落在什么地方,认识了家中的物品,同时掌握了不同方位的空间关系(窗帘上,地毯上,沙发上,桌子上)。让孩子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反复阅读图画故事,孩子不仅丰富自己的口语经验、形成与书对话的经验,同时让孩子根据作品的结构进行模仿或进行创编活动,发展幼儿语言的创造性。在活动中还融入了音乐的说说唱唱和探索颜色的环节,旨在通过这些让孩子们更亲近阅读、更快乐地阅读。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画面内容,掌握不同方位的空间关系(窗帘上,地毯上,沙发上,桌子上),并学说“飞呀、飞呀,落到XX上”的句式。
2.通过玩游戏,初步了解对比色,相似色的关系。
3.会轻轻翻阅图书,初步形成阅读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课件“去哪了”、自制纸蝴蝶人手一只。彩色手工纸若干,印花工具,黄颜料,擦手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师:春天来了,树绿了,花开了,真漂亮。谁会喜欢呢?(幼儿大胆猜测)教师播放《蝴蝶找花》的音乐。
指导策略:通过音乐将幼儿带入春天的氛围。
小蝴蝶飞到花朵上,它还会飞到哪里去呢?这个秘密就藏在这本书里。
2.教师播放PPT封面图片。提问:画面上有谁,小猫和蝴蝶分别是什么颜色的?你看到这幅画里什么颜色最多?
3. (出示PPT第一页和第二页画面)
师:小蝴蝶,飞呀飞,飞进我的窗户里来了。窗户上有什么?(窗帘)引导幼儿说说怎样的窗帘?
学习句式:小蝴蝶,飞呀飞呀,落到窗帘上。
指导策略:意在引导幼儿仔细地观察画面,提醒幼儿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
二。 幼儿自主阅读。
1、教师提出翻看图书要求:食指和拇指轻轻捏,一页一页翻看。
2、幼儿阅读,教师轻轻朗诵句式:飞呀、飞呀,落到XX上,引导幼儿观看画面。
指导策略:指导幼儿学习翻书,能一页一页地翻,有序地安静地看书。
三、学习故事中的句式。
出示PPT4-7画面)师:小蝴蝶,飞呀飞呀,落到什么上。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并根据故事中的句式回答:落到地毯上,落到沙发上,桌子上,墙壁上。
指导策略:请幼儿带上纸蝴蝶一边飞一边说:落到地毯上,落到沙发上,桌子上,墙壁上,巩固空间方位词。可以配上音乐比较温馨。第一遍建议老师带领幼儿做游戏,第二遍请能干的幼儿带领做游戏。
四.拓展经验。
1、教师出示纸蝴蝶:小蝴蝶还飞到我们的教师里来了,它会落到哪里呢?
2、教师示范讲述。
3、幼儿人手一只蝴蝶,根据自己的意愿将蝴蝶停在教室的任意处,鼓励幼儿用“飞呀、飞呀,落到XX上”句式说一说。
指导策略:指导幼儿用“飞呀、飞呀,落到XX上”的句式创编。
五.请你观察四幅图的背景颜色(绿色,黄色,红色,蓝色)
教师出示:彩色手工纸若干,印花工具,黄颜料,擦手毛巾
请幼儿用印花蘸黄颜料分别在四种彩纸上印花,比较黄花在那种颜色里藏得最好。
指导策略:通过玩颜色的游戏让孩子自己发现黄色的花躲进黄色的布里很难找到的秘密。
六、结束活动:幼儿带着蝴蝶到教室外玩耍。
活动延伸:
在户外活动、区角活动中投放蝴蝶材料,练习“飞呀、飞呀,落到XX上”句式
指导策略:在创造性的模仿、实践练习活动中充分发掘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❼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马蜂和蜜蜂
设计意图:
春天来了,草儿绿了,花儿开了,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忙着采蜜。小朋友们对蜜蜂充满了好奇,你一句我一句的在说:蜜蜂是从哪里来?它怎么会飞?它的衣服怎么这么漂亮?等等.为帮助幼儿能更好的了解蜜蜂,结合《美丽的春天》这一主题,我设计了这个户外活动,《可爱的小蜜蜂》。想通过本次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了解蜜蜂,通过游戏得到锻炼和发展,让每个孩子学习到新的玩法,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手脚协调地动作和学习听指令游戏
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小蜜蜂》,黄、红、白各色的花朵。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引出小蜜蜂。
教师:小朋友,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花快开了。勤劳的小蜜蜂开始采蜜了。
师:小蜜蜂可爱不可爱呀?你们喜不喜欢小蜜蜂呀?(可爱,喜欢)那有没有能干的小朋友知道小蜜蜂有什么本领?(会飞,会采蜜等等)师:小蜜蜂是怎么飞的呢?
幼儿自由想像各种小蜜蜂飞的样子,教师总结:
①飞的时候高高的,小脚尖点地,后跟离地,手臂平举形成飞的样子。飞起来的时候轻轻的,小脚轻轻点地踏步。
(2)请能干的小朋友上来示范表演,全班小朋友配上音乐跟随老师一起来表演小蜜蜂飞。
(3)学习儿歌《小蜜蜂》。
小蜜蜂,嗡嗡嗡。
飞到西,飞到东。
不怕苦,不怕累。
采花蜜,勤劳动。
(二)游戏
1、学小蜜蜂飞,学蜜蜂采蜜。
小朋友排好队,两臂侧平举,学习蜜蜂飞,学蜜蜂 做蜜动作,屈膝微蹲,弯腰,头向下低,手臂向后伸直,轻轻摇晃小脑,边飞边唱儿歌。
小蜜蜂,嗡嗡嗡。
飞到西,飞到东。
不怕苦,不怕累。
采花蜜,勤劳动。
2、小蜜蜂一起去采蜜。
小朋友排着队两臂侧平举,学习蜜蜂飞,飞到黄色的花朵边,做蜜动作,屈膝微蹲,弯腰,头向下低,手臂向后伸直,轻轻摇晃小脑。然后在飞回来。
(1) 到黄色的花朵上采蜜。
(2)到红色的花朵上采蜜。
(3)到白色的花朵采蜜。
三、结束。
师:小蜜蜂们!我们采了那么长时间的蜜,都累了吧,让我们停下来休息一下吧!
活动反思:
教师针对幼儿今天的表现,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评价,表扬和鼓励那些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的幼儿。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让他们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老师的肯定,以培养其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
❽ 在小区里开一个绘本TAXI儿童图书馆怎么样好经营吗
这是个不错的选择,周末的时候可以在小区周围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户外绘本宣传;
我们内平时就在绘本馆的周边社容区或适合的环境位置进行现场的故事活动。并且要注意参与孩子的年龄层和家长问题的解答,灵活讲读,吸引更多的孩子和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