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户膝
A. 户外运动时,护膝到底是鸡肋还是有用
户外徒步登山,很多人对护膝的作用抱有困惑和质疑,甚至持“护膝无用论”。这并不是护膝本身无用,而很可能是没有找到适合自身需求的护膝。
护膝有用吗?
护膝有用,这点是毋庸置疑的,特别对于高负重长时间的徒步登山活动而言,戴不戴护膝差别很大。据北美人体工程学杂志发布的研究显示,徒步上下坡时,护膝能有效对关节进行制动,减少其移位与压力。
对裸腿、套筒护膝、支撑性护膝三种情况在跑步机上进行了上下坡各30分钟的测试……非常明显地,套筒护膝和支撑性护膝减弱了膝关节位移。(引用来源:《上下坡护膝对膝关节位移的影响——采用仿真徒步法》,奥地利滑雪与高山技术中心)
尽管有很多真实案例与研究证明护膝的功效,但部分山友们也仍然困惑和质疑护膝的用处,这一方面是因为不清楚护膝的工作原理,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找到合适的护膝,没有对症下“药”。
找到适合自己的“药”,需要先明白护膝起了什么作用。事实上,各种护膝功能差异虽然很大,但其原理总结起来无非是两点:保暖和紧固。而对大多数山友来说,即便单纯为了膝盖保暖,护膝也是非常有用的。
护膝作用之一:保暖
很多时候膝关节的疼痛,是由于膝盖受凉。膝关节“肉薄”,最易着凉,特别是长久在昼暖夜冷的山间行进,很容易忽视膝关节保暖,引发关节疼痛,这时就需要为膝盖多加一层保暖,许多护膝的用处即在此。
为什么要保暖——当膝盖受凉时,膝关节各处的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慢,内部软组织因缺氧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逐渐就会影响正常的行动。
此外,需注意,虽然腿部肌肉群丰富,但膝盖处却几乎没有肌肉。行进山野中,当腿部出汗,感觉很热的时候,膝盖可能刚好处于正常的温度,而当腿部感觉凉快舒服的时候,膝盖早已开始受凉。
膝关节处血管收缩。
老寒腿——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一到阴雨天,膝盖疼痛难忍,很难治愈。发病原因正是由于膝盖长期受凉,所引发的膝关节免疫异常:免疫细胞将自身细胞误判为外来侵入者,对其进行攻击,膝关节软骨等部位因此受损。
免疫异常型关节炎。
如果你只需要在寒冷的地区和季节对膝盖进行保暖,那么就只需要足够厚实的保暖护膝即可。
保暖的护膝可以是很简单的,无需做过多设计,但是市面上却有五花八门的护膝设计。这些设计,旨在对膝关节不同部位提供紧固,这便是护膝的另一大用。
护膝作用之二:紧固膝关节
膝关节疼痛,除了受寒,还有一大原因就是部件受损,而护膝的作用就是通过紧固这些部件,减轻部件疼痛,阻止进一步的伤害。这样的紧固,一方面是分担部件的支撑力,另一方面则阻止膝关节作出大动作进一步损伤自身。
膝盖结构示意图。
为什么需要支撑——半月板、胫骨、大腿骨(胫骨),承受了腿部的绝大部分压力,一旦受损,将极大影响腿部功能。
支撑性护膝在它们的侧面为其承担一部分压力,通过硬质部分把已伤部位的载荷转移到腿部其它强健部位,如大腿和小腿处肌肉。
为什么需要制动——腿部一旦做出过大幅度的强力动作,会导致髌骨移位或是韧带拉伤,这些部位受伤后需要静养,护膝紧紧包裹住膝关节,对这些部位进行制动,防止其再次做出“出格”的动作,进一步损伤到自己。
不同的膝关节损伤,对支撑和制动性能的要求是不同的,相应的,护膝设计也是不同的,明白自己的损伤在哪里,对症下药,才能发挥护膝的大用。
预防伤害:筒状软护膝
筒状软护膝并不能提供多少支撑性,但由于其收紧包裹了膝关节,也能起一定的保暖与制动作用。如果你的疼痛很轻,或只是想要预防伤害,那么最简单的筒状护膝就很适合。
半月板损伤:用支撑型护膝
如果你非常喜欢重装行走,每月都去,也没有什么跌打损伤,但膝关节内侧或外侧却开始出现疼痛、发紧、弹响,上坡时突然腿打软,那么非常可能是你的半月板出现了问题。
半月板负责关节承重,它的损伤是户外运动膝关节最常见的伤害,没有之一。用支撑型护膝代替半月板承一部分重,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与损伤。
内侧半月板伤害——负重时,有约70%的负重区域在半月板上,长时间行走,作为软骨的半月板就易磨损。
而当膝关节弯曲时,若大腿突然外旋导致膝关节扭转,比如突然的转向,而身体试图纠正这种扭曲,就可能会导致半月板撕裂。这种情况相对磨损很少见。
外侧半月板伤害——损伤原理与内侧半月板类似,但较于内侧半月板不容易损伤,因为内侧半月板与关节囊紧密连接,而外侧半月板则有一游离区。其能够达到的移位和形变程度均高于内侧。
半月板俯视图。
支撑性护膝——半月板磨损是由于长时间的高负重行走,使用在侧方位有支撑性能的护膝,可以分担一部分压在半月板上的负重,从而保护半月板。
韧带伤害:用紧固支撑型护膝
韧带连接骨与骨,维护骨头系统(即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限制其超越生理范围的活动。腿部的突然受力,如强力冲击、拉伸,拧动,将导致韧带的拉伤或撕裂,这时就需要护膝暂时帮韧带去做做维护关节稳定的工作。
外侧韧带伤害——在爬山过程中一个突然的受力拉伸或拧动,比如向侧边倒地,爬起来如果感到膝盖外侧疼痛,那么很能就是外侧韧带拉伤或撕裂了。
内侧韧带伤害——当膝关节外侧突然受到暴力外翻,便会扯断内侧韧带;当膝关节处于弯曲状态时,小腿突然的外旋也会造成内侧韧带的断裂。这种伤害在滑雪运动中较常见。
支撑紧固型护膝——韧带受伤,影响膝关节的正常运动,使用护膝的紧固性来限制膝关节运动幅度,再配以侧边的支撑条,可以有效缓解韧带压力,防止再次损伤。
当膝关节的骨骼受到强大的外力作用(例如从高处垂直落地、重物击打等),被严重磨损,甚至骨折、错位时,就需要硬板护膝,它们由金属或硬塑料制成,配以铰链,形成一个人造的膝关节。硬板护膝具体类型请咨询专业医生。
写在最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多的伤病都是多次的细微损伤积累形成的。一次、两次可能感觉不出护膝的效果,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自己比不带护膝的人拥有更加健康的膝关节。
如果你是重装徒步爱好者,膝关节尚未受伤,戴上一对筒状护膝绝对受益匪浅。而如果膝盖已有伤病,那么找到正确的护膝,对症下药,也能极大延长你的户外生涯。
'
膝盖下面肌腱痛:用髌骨带
如果你喜欢跳跃性运动,当你触摸髌骨下缘有疼痛感且肿胀,运动中或运动后感觉膝盖下面僵硬或者酸痛,那么你的髌骨肌腱可能出了问题。
髌骨肌腱负责把髌骨和大腿肌肉连接起来,它出了问题,就得用髌骨带来保护它免遭髌骨的进一步压迫。
B. 户外运动护膝哪个牌子的好
护膝指的是用于保护人们膝盖的一块布料,在现代体育运动中,护膝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膝盖既是一个在运动中极其重要的部位,同时又是一个比较脆弱容易受伤的部位,还是一个受伤时极其疼痛且恢复较慢、甚至个别人会出现下雨阴天就隐隐作痛的情况。几乎所有的体育用品商店都可以买得到的厚毡材料的“护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避免受伤,冬天使用还能够起到防寒作用,且价钱不贵。这里不是把“护膝”作为必备品来推荐,但所有体育活动中被广泛使用也是事实。
C. 驴友户外登山护膝哪种好
国外的,推荐LP的,不过贵。200元/只 国内的,推荐埃斯曼的,最好的是58元/只。还有记住,好的护膝,都是一个个而不是一对对卖的。
D. 户外登山徒步有什么好技巧,能够更好地保护膝盖
山上注意节奏,避免膝盖受损,下山更要控制节奏,不要太快,施加太大压力。
E. 户外跑步和跑步机上跑步,那种对膝盖伤害小
跑步对膝盖的劳损主来要取决于两点自:1、跑步的姿势;2、路线的坡度。
大部分的跑步机是可以调整坡度的,所以,调整到适合的坡度,可以减少对膝盖的损伤,这一点来讲,跑步机是要好一些的。
另一方面跑步的姿势,则是需要有专业人士来指导的,因此如果年纪已经比较大,且担心膝盖受损(或已经有受损情况)的话,通常的建议是不要跑步,去游泳。一定要跑的话,是确实需要找一名专业的跑步人士指导一下。
当然了,如果有合适的路线可以户外跑的话,无疑在空气方面,心情方面可以得到更好的锻炼。如果是沿马路跑,鉴于现在的空气质素,还是选择跑步机更合适。
F. 户外跑步如何才能不损伤膝关节
1.不要总在硬地上跑
场地坚硬,弹性较差,在这样的地面上跑步会增加下肢关节的负荷,所以跑步时尽量选择场地较松软、有弹性的地面,如果条件不允许,最好用跑步机代替,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下肢关节的负荷,保护膝关节。
2.户外跑步避免下坡跑
经常跑下坡对膝盖冲击很大,伤害也会很大,所以尽量避免下坡跑,即使下坡跑,也要注意速度要减慢,步幅要变小。
3.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锻炼
经常锻炼下肢部位,比如加强股四头肌、大腿内侧和外侧肌肉的力量训练,并经常拉伸腿部肌肉,能有效的保护膝盖,增强膝盖稳定性。而且长时间锻炼小腿和膝盖,力量增强后,还能提升耐力。
4.跑前热身很重要
跑前准备很重要,高强度的训练前热身,可以使关节有一定的适应过程,能让肌肉“预热”起来,这不仅能够跑出更好的状态,还能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运动损伤。
5.跑步姿势要正确
但是,姿势正确的重要性一定要记得,这是健康跑步的重要。
6.不要勉强自己
跑步中出现关节疼痛,或头晕眼花等身体不适的情况,一定不要勉强自己坚持,虽然,坚持很可敬,但是,在以牺牲身体健康为前提的情况下无疑是不理智的。
7.跑后膝盖不舒服--冰敷
跑后有青肿,是因皮下血管破裂而导致的皮肤颜色改变,有时还会有小的肿块。多数青肿不需要治疗,只用冰块敷在患处10分钟左右就会防止青肿的恶化;建议采用冰豌豆,因为冰豌豆不会连结,而且可以与患处全方位的接触。
8.跑后不要立即做下
跑步后不要立即坐下或躺下,可以选择慢走10分钟,或者做一些拉伸动作,使血液流动更通畅,避免关节堵塞而造成的损伤。
9.体重过大或减肥初期不建议跑步
体重过大进行跳跑等项目,容易增大关节负担,跑步时容易使膝盖震动,从而引起受伤!所以,建议先从快走开始,感到轻松无压力后再慢跑,进而到快跑,循序渐进。
10.做好预防措施
备一些常用的药膏,以便受伤或磕碰后及时涂抹,以防问题更严重,比如:壮骨膏、布诺芬凝胶等。
虽说,不会跑还不如不跑,但是,也不能就此而因噎废食,掌握一些简单的技巧,会跑的更远,跑得更健康!
G. 户外登山活动如何保护膝盖
人的膝关节是所有关节中面积最大的关节,承受体重的主力,它由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组成,其前有髌骨,其中间有“软垫”即半月板,周围有强壮关节囊、肌肉及韧带保障了关节的稳定。体重是膝关节承受的垂直应力,复杂的人体动作如打球的转体,上厕所的蹲起动作等是侧方的应力。如受力过大,膝部关节的两块半月板容易受到损伤,尤其在旋转力过大时更易发生半月板撕裂伤。半月板损伤伴有关节囊的损伤,因血液循环丰富,容易出血并形成膝关节腔的积血、疼痛及肿胀。旅途中膝部扭伤疼痛是常有的事,只要不肿就可不必担心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是软骨组织,几乎没有血液供应,一旦损伤难以愈合,是形成伤后关节疼的原因。手术摘除半月板、通过关节内窥镜技术去除小片撕裂及条形撕裂是易被接受而有效的方法。半月板损伤,并非都要立即手术,走路小心保持膝部稳定,关节仍可活动。但有时小的裂片可因走不平坦的路或不协调的姿式等因素而移动,卡在关节间隙的某处立即剧痛不能行路,医学上称为“关节交锁” ,经活动或处理又可“解锁”,症状随着一声弹响立即消失。应该对关节交锁这一特殊现象有所认识。有经验的患者经过多次体验往往会自己解锁,即放松下肢肌肉,轻轻晃动及屈伸膝关节(屈曲旋转手法),以达到缓解。
H. 长时间户外徒步如何保护膝盖
你好,最重要的是预防:[首先记得平时要补钙]
1.训练前热身活动一定要充版分,不要直接上大权运动量,损伤的发生最常见于疲劳或精力不足的时候。
2.跑步时注意跑步姿势,不要只用某只脚的一侧着地;
3.注意运用大腿的肌肉群,避免膝盖受到来自脚下的直接冲击;
4.出现膝盖不适症状时,适当减小运动量和运动频率,避免进行剧烈的跑、跳和负重运动;
5.平时注意膝部保暖,特别在夏天,不要贪凉;
6.运动后对腿部肌肉热敷;
7.负重拉练时,特别是下坡时,避免膝盖受到冲击;
8.肌肉的发达可在一定情况下缓解膝盖所承受的压力,可以让膝盖的损伤降低到最小。平时多做腿部肌肉锻炼,尽量减少对膝盖的承受力。有意识地加强对股四头肌(大腿前部)和十字韧带的锻炼,增强股四头肌内侧及大腿肌肉力量(比方说负重深蹲),结合采用肌肉伸展拉长,步行,马步或贴墙练习等方法,为髌骨在股骨端糟内平稳运动铺好道路。这次去玉珠我就觉得比较轻松了。
9.登山前要用双手手指揉搓膝盖下边缘,促进润滑夜对膝盖的保护;
10. 伸展拉长的腿筋及髌股关节,有利减少膝损伤的机会。
I. 户外登山,如何保护膝盖,户外用什么药物来保护膝盖呢
登山最费膝盖,有人说下山要保护好,其实不光下山,上山同样要保护,首先尽量使用户回外拐杖答或者手足并用,减轻膝盖负重,其次,不要做无谓的功,跳跃、踮脚走等,还有就是护膝,护具,减震好一点的鞋。药物?。。。无法保护。
J. 户外裤子膝盖处为什么有补丁
要么就是这样的,显得有个性,或者就是裤子坏了,打了个补丁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