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户外夜景 » 幼儿户外运动的价值

幼儿户外运动的价值

发布时间: 2021-01-12 10:58:00

『壹』 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目的

1、有效开发和利用各类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动作的全面发展。 2、通过民间体育活动,将之与幼儿游戏、生活、语言、情感、审美等方面的教育结合起来,使民间体育活动成为培养儿童兴趣、发展动作、表达情感、开拓创新的过程。 3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切实转变教学观念,达到传承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转变的目的。 4、整合研究经验,构建适合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体育活动课程,进行全面推广。

『贰』 从幼儿发展的角度简述幼儿体格锻炼的价值有哪些

首先,幼儿体格锻炼使儿童的各种生理器官和系统都能得到活动,促进骨版骼肌肉的成熟,加速机体权的新陈代谢,有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第二,可以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和技能,锻炼体格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爱好,养成经常地、自觉地到户外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有利于扩大儿童对体育活动技能的范围,丰富和活跃他们的生活,帮助幼儿巩固和提高体育课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动作技能。
第三,可以增强儿童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可以使儿童接触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等自然因素,促进了儿童的身体健康。
第四,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户外活动具有很多特点: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时间充足,儿童自主性强等,能够带给儿童愉快和满足,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宝宝健康成长。

『叁』 户外活动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好处

一、对身体的好处
运动有益身体健康这一点谁都知道,但仔细想想,如今孩子的日常生活比从前静态了很多。
打游戏、看电视,屏幕时间支配了孩子的课余生活。那些一天12个小时在户外奔跑、攀爬、游泳的无忧无虑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了。对一些孩子来说,即使是校园健身房和体育课都成了他们不感兴趣的事。

所以,有组织的团队运动才能让孩子们好好运动一场。他们能花上一整天来奔跑、运动,这会让他们变得更健康、更有食欲、心情更好,同时也能学得更好。
二、促进脑力发展
有证据表明,重复的动作不仅能提升大脑的整体功能,对于大脑的执行功能的影响尤其大。
执行功能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它包括制定计划的能力、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控制冲动、保持注意力的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规划,最终完成任务的能力。
这听起来是不是正是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儿童正在应对的问题?没错,在美国,有11%的儿童正受到注意力缺陷的影响,而在过去十年里,这个数字几乎翻了一倍。

这些在注意力方面有缺陷的孩子需要通过一些常规的训练来改善问题,而这些训练提供的好处,团队运动几乎都能提供。
三、挖掘竞争意识
运动,可以使人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更好的维护,也是使人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过程,既保证人的身体健康,也保证人的生活更为自律,还能为生活增添更多乐趣。
爱孩子的父母都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真正的起跑线是健康、是运动。没有健康,生活会很痛苦,人生之路走起来会过于艰难。而运动,恰好是健康的通行证。

而且当孩子年纪还小的时候,没有形成成熟的价值观,选择体育运动去挖掘孩子的竞争意识,总是比选择学业更简单一些。况且,体育运动更多的是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让孩子们进行较量的同时还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孩子的身体素质。
四、更积极乐观的心态
都说爱运动的人乐观,天塌下来都不叫事~其实,这来源于长期训练比赛后形成的良好心态,而这种心态,往往是很多人最后成就一番事业的强大动力源!

古希腊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热爱运动的人,一定会有一颗坚强乐观的心!

『肆』 孩子多运动的好处有哪些

一、提高运动精神和团队精神

在运动场上,孩子们能学会如何轮流上阵、如何等待轮候、如何在输掉比赛的时候不低头、如何对胜利的对手说声恭喜,学会传球,不把所有的荣耀都归给自己。

简单地说,孩子需要学会输,他们必须知道自己不总是最好的,这样他们才会更加努力,并成长为一个更顽强的人。

『伍』 开展幼儿园体育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体育活动又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生命的健康存在是保证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基本的身体健康之上,健全的大脑是心理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人要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并得到发展,首先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幼儿时期,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尚未发展成熟,组织比较娇嫩,其物质基础还相当薄弱。同时,幼儿时期又是生长发育十分迅速和旺盛的时期,此时正是建立物质基础的关键有效时期。科学、适宜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正常生长发育,因为体育活动能增加骨细胞营养物质的供给,使骨密质增厚,骨骼变得更加牢固和粗壮,能使肌纤维增粗,增强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力量、弹力和弹性,有利于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从而增强运动系统机能;由于活动时心跳加快,循环加快,呼吸加快、加深,从而增强心脏功能和血管弹性,并能增强呼吸肌力量,增大肺的通气量,提高呼吸系统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从而提高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功能;动作的发展与中枢神经控制能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中枢神经控制能力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所以运动不仅能使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更加集中,而且能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的综合调节能力,使身体运动更协调、更准确、更灵活,从而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发展。由此看来,体育活动对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科学、适宜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神经系统反应灵敏,为接受智育提供良好条件。通过体育活动,幼儿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运动经验,并能使幼儿感知更加敏锐,观察更加细致、准确,还能使幼儿的理解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得到发展。 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能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和优良品德。参加体育活动既能为幼儿带来欢乐,又能培养幼儿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群体意识,使之形成良好的个性,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体育活动中的动作美、姿态美能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塑造健美体格,陶冶美的情操。综上所述,体育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对培养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陆』 幼儿户外活动的意义

户外活动的一个意义,因为我觉得吧,幼儿就是户外活动,可以增加孩子的一个增长的见识

『柒』 儿童体育锻炼的好处

1.能使身高增加

体育锻炼能增强幼儿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使幼儿体格健壮。幼儿能够长高,是由于全身骨骼的生长。由于体育运动,改善了血液循环,骨组织得到了更多的营养,同时,运动对骨骼起着一种机械刺激作用。所以,能促使骨骼生长加速,使幼儿身高随之有所增长。

2.能锻炼幼儿四肢,增加肌肉力量,使肌肉逐渐变得丰满起来

如果在幼儿各项动作发展之前加强腹肌、腰肌、背肌、四肢支撑力,及加强下肢肌肉力量的锻炼和进行一些条件反射的训练,通过这些触觉刺激和肌肉训练,在脑中枢建立联系,就可使幼儿的动作变得灵敏,肌肉变得发达。

3.运动能促进心肺功能,使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加强,心肌发达,收缩力加强

幼儿在锻炼过程中,肌肉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和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于是呼吸器官需要加倍工作,久而久之,胸廓活动范围扩大,肺活量提高,肺内每分通气量加大,增强了呼吸器官的功能,对防止呼吸道常见病有良好的作用。

4.运动可使幼儿胃肠蠕动增加,胃肠消化能力增强,食欲增加,营养吸收完全,使幼儿发育更好,而厌食、拒食的幼儿更需要运动。

5.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锻炼时,机体各部的协调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统一控制和调节下进行的,因此,在进行体格锻炼的同时,神经系统本身也经受锻炼和提高。

6.能预防疾病

幼儿多进行户外运动,接受日光、空气和水的沐浴,能逐步经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刺激,皮肤和呼吸道的粘膜不断受到锻炼,增强了其耐受力,大脑皮层也对冷和热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当自然因素发生变化时,幼儿就能迅速而准确地进行反应,使身体跟外界环境保持平衡,这样就不容易感冒,也不容易中暑。

7.克服过渡自卑感,增强自信心

自卑是因为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有一点自卑心理并不完全有害处,它可以使人奋发向上,超越自卑。而过渡的自卑感则是一种心理上的失调。幼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会重新认识自己。

体育锻炼的时候,在这个项目上不行,但是在另一个项目上可以得心应手,看到自己的长处,正视不足,达到心理上的健康和平衡,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

8.缓解压力,填补心理缺憾

幼儿对陌生环境不适应,与人交往产生矛盾等,使人产生焦虑感,心理感到苦闷,压抑等不良情绪,长期积累使人处于低潮状态。

幼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暂时忘记心中的不快,使不良情绪在锻炼过程中得到放松、发泄,丰富的校园体育锻炼活动能够填补他的心理缺憾,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生活充实,促使他们情绪健康化。

9.可塑造儿童性格

体育锻炼不仅是身体的锻炼、大脑的锻炼,也是意志和性格的锻炼。体育运动能克服某些不良行为,使儿童的性格开朗、活泼、乐观。当幼儿在跑着、笑着去追逐滚着的皮球,在阳光下接触大自然的时候,幼儿的情绪会十分快乐。

这种良好的情绪有助于身体健康。运动还能培养幼儿的毅力。幼小的幼儿做一些动作要付出较大的努力,有时要克服各种困难,这就是很好的意志锻炼。运动后,幼儿更有自信心和成功感。幼儿会变得更加优秀、懂礼貌,与人相处较为主动平和。

适当的运动对儿童人际关系发展有很大作用,使儿童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和遵守规则的行为,适于日后的社会需要。对于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幼儿,要多让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和各种游戏,与众多儿童接触,可改变其孤僻、忧郁的性格,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10.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还要锻炼自己的能力,但是幼儿生活在校园内,很少有机会和时间到社会上与人交往,所以幼儿的交往能力普遍较差。

但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他们的交往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的锻炼。因为体育锻炼中,他们进行不同的身体练习,必然带来大量的身体接触,而不同的体育锻炼内容与生活中的经历往往不谋而合,生活中的琐事经常出现在其中,培养了幼儿正确与人交往的能力。

11.增强适应能力

幼儿一直处在学生阶段,与外界沟通较少,生活适应能力较差。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幼儿的生活适应能力,个人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群体和场所是不尽相同的,需要适应新环境新对象,以及由这群体和环境构成的体育氛围,

另外,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场上的局势是千变万化的,需要在短时间内适应,这些都有利于幼儿适应能力的提高。

『捌』 如何理解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的价值及其组织实施策略

让我们把目光投放在当前幼儿园,不难发现开展户外幼儿自主性游戏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活动形式单一、材料投放过于随意、教师控制过于频繁、没有有效利用户外场地、划分不够科学,等等,使得幼儿对户外游戏活动兴趣不浓厚,效果可想而知。下面我们从科学规划场地、投放适龄材料、教师有效指导三方面阐述有效开展户外自主游戏的策略。

一、科学规划场地是开展户外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前提条件

科学规划场地不仅影响户外游戏活动的有效性,而且直接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和持久性。有研究指出,空间的分隔会影响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效果,还会影响幼儿的社会性交往。因此,科学规划场地确实是开展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前提条件,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无论户外场地的空间有多大、无论把场地分割成几个区,都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具体规划。

多样性的户外场地是开展游戏的重要资源,幼儿园的小山坡、沙池、小树林、草地等,都能在统一规划下物尽其用。我园户外场地狭小,只有三个户外可利用的空间:大操场、小晒台、楼顶大晒台,怎么利用有限的资源更好地开展活动?我们专门组织老师分组讨论:可以开设哪些活动区?在什么地方设置?需要多大的空间?各区域之间如何更好互动?等等。对本园游戏区域的设置进行统一布局,充分挖掘现有空间与材料,合理规划,巧妙利用,做到既让环境充满童趣,又在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幼儿各种游戏活动。如:大操场草地上设置成集平衡区、钻爬区、攀爬区为一体的综合游戏区,摆上长木凳、长梯凳、楼梯,供幼儿走平衡或在下面钻爬;三棵大树分别系上麻绳编成的爬网、软梯、竹竿,供幼儿攀爬;小晒台屋顶装上钢塑雨棚,设置成角游区,布置成“客家小剧院”、“客家小吃一条街”等;四楼大晒台设置成建构区,投放纸箱、可乐罐、木制、竹制等建构材料,引导幼儿开展主题建构。

户外游戏区域的划分和建置,极大地开发了幼儿园的环境资源,根据各区的特点,我们每天分时段、分年段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由于科学地划分场地,让幼儿能打破班级界限,互相交往,互相合作。以班级为单位,轮流交换活动场地,为幼儿到游戏区域进行自主游戏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投放适龄游戏材料是引发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游戏的心理基础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需要的游戏材料有所不同,教师应熟练把握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为其投放适宜的适龄游戏材料,才能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所谓适龄的材料,是指材料要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兴趣爱好、发展水平相适宜,能引发幼儿高效的活动、积极的发展。我们在材料的投放上要考虑适龄、有趣、有挑战性、成功感的材料,它们能激发幼儿参加的热情,调动积极性,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如:我们为小班幼儿投放游戏性、情境性、趣味性较强的材料,把户外活动场地和游戏设置得犹如游乐场,投放“打怪兽”、“给小动物喂食”、“荷叶下躲雨”等游戏材料,幼儿玩得愉快;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合作能力,且喜欢探索、喜欢挑战,于是我们为他们提供一些低结构的运动材料,如:玩玩板凳,投放一人一条板凳,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一个人玩的玩法:钻、爬、抬、拖等,他们很快发现几个人玩会更好玩,可以合作、竞赛,如:叠叠高、挑担子、过弯路、下斜坡等;中班幼儿合作、协调等方面不如大班幼儿,但他们也喜欢挑战,于是我们投放“赛马”、“闯关”等游戏材料,让他们尽情其中,玩有所获。

因此,我们一定要针对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选择和投放游戏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教育功能,引发幼儿的自主游戏兴趣,强化幼儿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师有效指导是提升幼儿自主游戏水平的关键因素

如今的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已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同样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所以,尽管我们强调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中的自主性,但并不意味着户外游戏活动就等于自由活动,教师只要以旁观者的身份站在一旁维持秩序,或为幼儿添加一些游戏材料就可以了,教师仍然有责任对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进行有效指导,只是指导过程中应该更多的是隐性指导,更要注意指导的有效性、艺术性。

户外游戏活动指导的核心是帮助幼儿提高游戏的计划性、目的性、有效性,引导幼儿学会选择,学会共处与分享,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材料,而不是仅仅管理纪律,控制纷争与噪音。教师是环境的提供者,也是户外游戏活动的观察者、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如何让教师的有效指导提升幼儿自主游戏水平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1. 探索挖掘教材,引发幼儿游戏发展。

  2. 教师以积极的态度挖掘和利用各种适宜幼儿的游戏内容和资源,综合其他教育元素,多方位地引发幼儿游戏发展。

  3. (1)“举一反三”的创意空间。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举一反三地运用游戏材料,使活动持续有效、创意无限。如:在认识竹子后,让孩子自由探索其玩法,跨越、投掷、平衡,等等,孩子们是天生的发明家,他们在探索出各种玩法的过程中,提高了运动能力;认识纸后,了解了民间造纸,角游中开辟了一个民间“造纸”作坊,还引出另一个“纸浆造型工艺厂”的诞生。这样既激发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又体验了成功的快乐,使活动生动、持久。

  4. (2)“有机整合”的组合运用。单一的玩法会让人倦怠,而富有变化的组合则会创造精彩。幼儿园有宽阔的户外场地,有多样化的游戏区域,将它们进行有机整合,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游戏“炸碉堡”,先创设情境,然后提出要求,过小河(平衡区)―翻高山(攀爬区)―炸碉堡(投掷区),最后完成炸碉堡的任务。该游戏开展巧妙结合各游戏场,使活动体现综合性、创造性、挑战性。

  5. 2.善于有效观察,提高幼儿游戏水平。

  6. 在户外宽敞、自由的空间里,要求教师具备善于观察、适时指导的能力。因为只有认真、完整观察幼儿,关注幼儿的一言一行,对于其能力的发展,游戏中的表现我们才有较为客观的认识,指导时做出适宜的调整策略。如:建构游戏“杨成武纪念碑”,用积木叠纪念碑快垒好又倒塌,急得幼儿满头大汗,求助老师,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纪念碑,下面的底座和上部的碑身有什么不同?怎么拼搭才不会倒塌?幼儿认真观后说出答案,可找不到搭底座较大的木块,看到周围的鞋盒,想到办法了:鞋盒里面多放几块小木块,盖上鞋盖就可当底座,几个鞋盒叠成纪念碑底座,上半部分再用较小积木往上搭,就牢固了。由此可见,教师要善于观察、敢于放手,引导幼儿挖掘材料更多的价值,在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的基础上,对幼儿的行为做出回应,巧妙介入,有效指导,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7. 3.解读幼儿行为,满足幼儿不同需要。

  8. 先贤有言“教无定法,因材施教”,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必定存在差异。我们不能单纯从字面上保持尊重幼儿差异性的认识,真正在活动中做到“尊重个性,区别对等差异性”。如何解决教育个体的不均衡性问题,就必须因人施教。首先,提供的材料具有层次性,可满足不同个体、不同能力幼儿的选择。如:跳跃区中为幼儿提供用自然物制作的跨栏架,如若干大小不一的纸盒、砖块、沙袋,幼儿可以直接使用跨栏架,也可以根据自己跨栏的水平,叠放、组合进行跨栏、跨宽、跳高等。其次,创设户外游戏具有递进性,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如:过小桥,从较宽的到窄的小桥练习再到负重过小桥、花样过小桥,难度逐渐递增,能力弱的可就练习单纯的过小桥,而能力强的幼儿则挑物过小桥、两人对面过小桥,等等,既实现锻炼目标,又充分满足幼儿的需要,获得成功的快乐。

  9. 教师要扩大自由的活动空间,使孩子从狭小的空间走出来,发挥户外游戏活动相对自由、自主、轻松愉快等优势,根据环境特点、幼儿年龄和水平,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辅助材料,追随孩子的脚步提供适宜的支撑力量,让孩子大胆地、自由地去感受、去体悟、去探寻、去挖掘,让他们在自己能够支配掌握的世界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