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户外夜景 » 户外建构游戏观察记录

户外建构游戏观察记录

发布时间: 2020-12-12 16:58:24

1. 小班建构区磁力片观察记录

活动目标:来

1、培养幼儿良好的源倾听习惯,初步萌发幼儿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2、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巩固目的字,快速识记目的字:羊、狼、扑、喝、吃、狠、山、流。

3、引导幼儿通过对故事的理解萌发真、善、美的美好情感。

2. 幼儿园小班区角游戏观察记录表(沙池、建构区)

目标:

1、通过铲沙,拍沙等动作,促进幼儿上肢动作的发展。

2、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专保意识。

3、在玩沙属中让幼儿自由结伴,培养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

准备:l、幼儿每人一顶帽子,一双拖鞋。

2、玩沙工具(铲子、小桶)

3、每人自制插塑小树若干。

过程:

(一)引题

1、师讲故事:小鸟住在树木林里很快活……,后来树林被人砍光

了。

2、提问:树被砍完了,小鸟能生活在树林里吗?

3、激发幼儿再造树林的愿望。

(二)交待玩沙要求

1、使用铲子要小心,顾前又顾后,铲子别举太高,以免沙子扬起,

落到小朋友身上。

2、沙子若丢入眼睛中,不要用手揉,要请老师帮忙。

3、玩好以后要清理身上沾上的沙子,才能出沙池。

(三)幼儿玩沙,教师 指导

1、鼓励幼儿自由结伴,用不同的工具玩。

2、想出各种堆沙山的办法,如铲沙,用手捧沙,用手兜沙,再把

沙拍得紧紧的,不会塌下来。

3、在造好的山上种树木,变成树林。

(四)结柬部分

1、表扬幼儿的造树林行为,体验为小鸟做好事的自豪情感。

2、整理衣着回教室。

3. 幼儿园小班区角游戏观察记录表(沙池、建构区)

目标:

1、通过铲沙复,拍沙等动作制,促进幼儿上肢动作的发展。

2、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3、在玩沙中让幼儿自由结伴,培养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

准备:l、幼儿每人一顶帽子,一双拖鞋。

2、玩沙工具(铲子、小桶)

3、每人自制插塑小树若干。

过程:

(一)引题

1、师讲故事:小鸟住在树木林里很快活……,后来树林被人砍光

了。

2、提问:树被砍完了,小鸟能生活在树林里吗?

3、激发幼儿再造树林的愿望。

(二)交待玩沙要求

1、使用铲子要小心,顾前又顾后,铲子别举太高,以免沙子扬起,

落到小朋友身上。

2、沙子若丢入眼睛中,不要用手揉,要请老师帮忙。

3、玩好以后要清理身上沾上的沙子,才能出沙池。

(三)幼儿玩沙,教师 指导

1、鼓励幼儿自由结伴,用不同的工具玩。

2、想出各种堆沙山的办法,如铲沙,用手捧沙,用手兜沙,再把

沙拍得紧紧的,不会塌下来。

3、在造好的山上种树木,变成树林。

(四)结柬部分

1、表扬幼儿的造树林行为,体验为小鸟做好事的自豪情感。

2、整理衣着回教室。

4.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建构区观察记录

区域活动作为目前阶段幼儿园最重要的活动形式,活动的内容可以包含幼儿园的各领域,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开展记录,是培养幼儿形成记录意识和养成记录习惯的重要途径,我园在幼儿园公共区域活动及班级区域活动中,积极探索引导幼儿记录的途径和方法等,为幼儿的自我表达提供更加广泛的空间。
一、区域活动是培养幼儿记录意识和习惯的重要途径。
区域活动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育人环境,即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运用集体、分组和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在这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体验操作和交往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和表现,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较理想的教育手段之一。较之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的自主性更强,区域活动的结构状态,在合理提供材料的前提下,更有利于幼儿记录的自主性发挥:
随时记录:记录的好习惯之一是随时记录,正如民间俚语所说“好记性不如癞笔头”。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随时记录并不可行,在区域活动中,由于在组织结构、时间、空间上的低结构状态,允许幼儿在某些区域活动中可以随时进行记录。如在美工区中,幼儿正在进行美工活动“盘扣”,绒条、细铁丝、布条等材料经过幼儿的创造和加工,变成了一只只美丽的盘扣,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将自己设计的盘扣花样进行记录,做成一本小小的盘扣画谱,这本画谱长期提供在美工区中,供幼儿随时进行记录。
随点记录:是指随着活动地点的改变,在活动的点上进行记录。幼儿园的公共活动区域不固定活动的人群,幼儿每周的活动地点都进行相应的轮换,因此,我们在活动的点上为幼儿提供记录牌,让幼儿自己记录今天活动的区域,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幼儿的活动状态进行追踪,帮助幼儿积累活动运行的经验。
前置记录:这类的记录是指在活动前就开展的记录,科学探索记录中的猜想性的记录就是这类记录,如引导幼儿猜测磁铁可以将什么材料吸起来,什么纸张最会吸水等。在区域活动中,这类的记录为材料收集记录、建筑设计记录等为主,有的班级为幼儿提供材料收集卡,引导幼儿记录自己收集的材料件数、质地、可以用于什么区域活动。
延后记录:延后记录是一种情感表达类的记录,主要引导幼儿开展对自己的评价,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大图表,幼儿可以运用标记等方法记录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的状态,自我心情的表示。一般在区域活动结束后进行记录。
连续记录:区域活动在操作的过程中,有的活动内容并非在一次的活动中能够完成,而需要在区域活动中进行反复的操作和游戏,这就需要有连续的记录,引导幼儿将每次的活动情况记录下来,如健康活动区中提供连续的大表格,幼儿将自己在区域活动中跳绳的个数和拍球的个数等进行统计,让幼儿看到自己在运动中的进步,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区域活动中幼儿记录意识和习惯的培养是教育客观评价的需求。
“记录——解读——反思——重温”,这四个环节如同自然界中的一条食物链,在循环中不断追求一种平衡发展的规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最大的幸运就是能倾听到幼儿的100种语言,感受幼儿不同的认识、思考、发现、幻想和表达,体验幼儿心灵深处的驿动。
记录能让教师解读幼儿活动的意图和心理。目前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越来越重视对幼儿活动时的观察记录。而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童稚可爱的记录是教师解读幼儿这本书的最佳方法,通过解读和评价幼儿的记录,会获得幼儿发展现状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调整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促进幼儿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情感表达记录: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特别是在幼儿园公共区域活动中,他会遇见不是本班的教师,不是本班的同伴,他与他们之间的交往开心吗?快乐吗?碰到困难了吗?活动获得成功了吗?本班教师在公共区域活动反思中提到了这样的问题,通过活动回到自己本班级进行谈话是一种方法,及时引导幼儿记录也是一种好方法。于是,我们设计了两种记录情境,其一是在公共活动区域中的记录,幼儿在外出参加公共区域活动时随身携带卡片,即向公共区域管理教师亮明自己的班级和姓名(每个班级的颜色和标记不同),同时也是一张幼儿的记录纸。幼儿可以用绘画、标记、打钩、打叉对自己今天在某个公共活动区中的情况进行记录,公共区域管理教师也为幼儿提供五角星、爱心、皇冠等可以粘到幼儿卡片上的材料促进幼儿积极的记录,对自己形成积极评价。本班教师通过整理幼儿带回的记录卡,了解幼儿今天外出活动的情况。其二是幼儿在本班区域活动中的记录:主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因为本班幼儿相互之间的熟悉程度高,更容易完成小组合作的记录过程。如:表演区中对合作表演的对象、合作情况的讨论记录,从记录的情况可以对幼儿的合作性、合群性进行评价。
探索发现记录:科学区、自然区、数学区、玩沙区、玩水区等区域中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发现记录有利于发展的幼儿合作、表达与交流。幼儿在探究之后,有一种表达的潜力和倾向,通过探究操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在头脑中有许多刺激、触觉的经验,通过交流梳理头脑中的信息,能明晰发现事物特征和关系,以及自己的探索过程。这样的记录往往是幼儿们经过经验分离与交流讨论后初步达成共识,通过这样的探究,孩子们会逐渐学会了有意义的观察,学会了通过探究来解决问题,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互相交流,他们真正的学着认识周围世界。教师通过分析幼儿的记录,对幼儿认识世界的能力、操作能力、探索能力等形成客观的评价。如在大班的自然区中为幼儿提供记录本,引导幼儿为某一种植物作观察记录等。
三、培养幼儿的记录意识和习惯是实施区域活动的重要策略之一。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活动的重要形式,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关注区域活动环境的建构,但是在实施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和达成目标,分析原因之一是在区域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并未采取有效的组织策略。在区域活动中有目的的进行记录意识和习惯的培养是实施区域活动的重要策略之一。
图画记录:图画记录是区域活动中幼儿经常采用的记录形式,这和幼儿的年龄特征是相符合的,这种描述性很强、形象直观的记录形式在语言区、表演区、种植区、建构区等广泛运用。如:中班幼儿对于演出的节目单的记录会采取绘画的方法,告诉其他的小朋友演出的节目、时间、和地点等,这样的记录隐含表演区的目标,显得有意义。
图表记录:这是一种统计性的记录,在科学区、数学区、主题性区域等广泛运用,一般由教师根据活动区域目标预设图表,幼儿在图表上进行统计和记录。
标记记录:标记记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记录方法,从标记记录上可以体现教师教育的巧思,如引导幼儿为区域活动的材料摆放设计一一对应的标记,用标记引导幼儿进出区域,更多的是体现在建筑区、垒高区、玩色区等的幼儿记录上,如在墙上设计记录标记的长纸条,幼儿将自己垒搭高的情况直接在墙上作标记。
四、区域活动中幼儿记录意识和习惯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记录意识和习惯实践的时间不长,因此出现偏差在所难免,在培养的过程中需注意如下问题:
有效记录:记录为幼儿调整认识、整理经验、形成概念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在活动中应该明确记录内容,在确定记录方法时要尊重幼儿,选择适宜的记录方法,并有意识地培养幼儿记录的习惯和能力,使幼儿乐于探究,形成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使记录真正有效,真正服务于区域活动目标
有需记录:并非所有的区域活动都一把抓采取记录的策略,而应寻求区域活动和记录之间的交叉点和平衡点,即达成区域活动的目标,也培养幼儿的记录意识和习惯,两全齐美,相得益彰。
有时记录:在区域活动前、区域活动中、区域活动后都有许多的记录时机,这个时机的把握很讲究:一方面要让记录不成为幼儿的负担,一方面要及时记录以免错失良机。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