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世界地质公园
Ⅰ 苍山的世界级地质公园
组成苍山的岩石有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变质岩占全部岩石的60%。是变质岩博物馆 造山运动和后期地壳板块相碰撞时,岩石就象手风琴的折褶压缩在一起,直到形成山脉。蓄积在岩石上的压力和其间的热量足以使岩石晶体重构,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原来的岩石发生了变化,变成与原来完全不同的岩石,这种岩石叫变质岩, 这种再结晶的过程叫区域变质作用。如花岗岩在受压遇热之后变成片麻岩,页岩在低温低压下变成板岩,石灰岩、白云岩在低级至高级的接触性变质作用或区域性变质作用下变成大理岩等等,这种变化常常需要漫长的过程。
苍山变质岩中,以大理岩最为奇特 。是大理岩的命名地。 大理岩是由富含钙镁质的碳酸盐岩类如石灰岩、云灰岩及白云岩等受到强烈的地壳运动应力场和热力场的复杂变质作用形成的。大理石的魅力来自变幻的色彩与自然流变的纹饰,成为大自然杰出的艺术创造。这些色彩与纹饰就演自高温高压下矿物的重新组合与固态下的流变作用及变质分异作用在岩石中形成褶皱、流变褶皱的结果。“彩花”和“水花”主要是由于其中所含矿物成分不同所致。含铜、橄揽石或蛇纹石的大理岩为绿色,结构均匀、质地致密的白色细粒大理岩,又称“汉白玉”。 苍山东坡3200 m至3700 m地带出露了一套混合岩、混合花岗岩。苍山的混合岩是在距今7500万年的喜马拉雅中-晚期,因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间的强烈碰撞,巨大的应力场使苍山岩层发生局部熔融生成了适宜的新矿物和岩石组合,岩石的结构构造和物质成分与花岗岩类似,称混合花岗岩。混合花岗岩成岩后受构造应力作用,垂直节理和张性裂隙较发育。气温的变化使岩石膨胀、收缩,造成更多、更大的裂缝,水沿着裂缝不断的侵蚀,在物理风化作用和重力作用下,岩石裂解崩落,形成有棱有角形态各异、挺拔奇秀的石峰、绝壁、峰丛、峰林和岩墙。岩石形成于约0.7 亿年前。
苍山是“大理冰期”的命名地,大理冰期是距今一万多年前的第四纪末次冰期,那时气候寒冷,高山被冰雪覆盖。而大理苍山是中国乃至亚洲冰川所能达到的最南端山脉。如今冰川虽已退去,但苍山海拔3600米以上,遍布着冰川塑造的地貌如角峰、刃脊、冰斗、冰碛物等,这对于研究古气候、古地理变化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苍山花甸坝是受断裂控制洼地(断层洼地),后期经大理期冰川活动的改造,最终为大量冰碛物所充塞,随苍山一起上升发育形成现今的高山草甸,四周为中山丘陵和峰林环抱。 苍山岩石形成于距今约19亿年前,揭示了扬子地块古老结晶基底地质特征;在距今10~2亿年期间,受到古特提斯海洋盆分裂、古大陆的碰撞,完成了由大洋到大陆的演化过程;在距今4500万年以来伴随着青藏高原的形成,苍山隆升,相继洱海沿红河断裂活动发展演化形成高原断陷湖泊,表现了喜马拉雅南段“三江并流区”巨型复合造山带复杂而宏伟的造山隆升历程。是伴随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剧烈碰撞、挤压,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而形成的地球上最年轻的新造山带,是古特提斯造山带和新特提斯造山带逐渐增生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