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质公园公约
『壹』 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四川九寨沟面积约是720什么单位,是平方米还是公顷还是平方千米
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四川九寨沟面积约是720平方千米,九寨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岷山山脉南段的内阿坝藏族羌族容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地处岷山南段弓杆岭的东北侧。
距离成都市400多千米,系长江水系嘉陵江上游白水江源头的一条大支沟。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地势南高北低,山谷深切,高差悬殊。北缘九寨沟口海拔仅2000米,中部峰岭均在4000米以上,南缘达4500米以上,主沟长30多公里。
(1)世界地质公园公约扩展阅读:
九寨沟的得名来自于景区内九个藏族寨子(树正寨、则查洼寨、黑角寨、荷叶寨、盘亚寨、亚拉寨、尖盘寨、热西寨、郭都寨),这九个寨子又称为“和药九寨”。由于有九个寨子的藏民世代居住于此,故名为“九寨沟”。九寨沟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和美学旅游价值。景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物种珍稀性突出。九寨沟又是以高山湖泊群、瀑布、彩林、雪峰、蓝冰和藏族风情并称“九寨沟六绝”,被世人誉为“童话世界”,号称“水景之王”。
『贰』 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是哪四处景观
截至2018年10月,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共有以下13个:
1、四川黄龙风景名胜区(.12.7 )
2、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1992.12.7)
3、湖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1992.12.7 )
4、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2003.7.2 )
5、四川大熊猫栖息地(2006.7.12 )
6、中国南方喀斯特(主要地区:云南、贵州、重庆、广西,2007.6.27一期;2014.6.23二期 )
7、江西三清山世界地质公园(2008.7.8 )
8、丹霞地貌(主要地区:贵州、福建、湖南、广东、江西、浙江,2010.8.1 )
9、云南澄江化石遗址(2012.7.1 )
10、新疆天山(2013.6.21 )
11、湖北神农架(2016.7.17 )
12、青海可可西里(2017.7.7 )
13、贵州梵净山(2018.7.2 )
(2)世界地质公园公约扩展阅读
中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可可西里
波兰当地时间2017年7月7日15时,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对外宣布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可可西里也成为中国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湖泊数量最多,并延续了大型哺乳动物大迁徙景观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同时也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遗产地。
青海可可西里申遗成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对青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肯定。我们要严格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有关要求,保护好人类共有遗产。
『叁』 中国双遗景区和5A一共有几家
截至2019年7月日,中国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
1、黄山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又名复合遗产,民间俗称“两遗”或“双遗”,是同时具备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种条件者。依据世界遗产公约之主旨,复合遗产是指兼具自然与文化之美的代表。
早期复合遗产的登录名单当中,有先被登录为自然遗产或文化遗产,之后也被评价为另一种遗产,因而成为复合遗产。例如东格里罗国家公园(新西兰)及阿比赛欧河国家公园(秘鲁)最开始是被登录为自然遗产,之后也被登录为文化遗产,结果就成了复合遗产。
(3)世界地质公园公约扩展阅读: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华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
泰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泰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峨眉山位于北纬30°附近,四川省西南部,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峨眉山为主体的峨眉山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夷山崖墓群)、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
『肆』 世界四大遗产是什么
世界四大遗产
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专即双重遗属产)、文化景观4类。
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支持、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
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文化景观4类 。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等非政府组织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协力组织,参与世界遗产的甄选、管理与保护工作。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世界文化遗产总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其宗旨在于促进各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为合理保护和恢复全人类共同的遗产作出积极的贡献。中国世界遗产总数世界第二。
『伍』 国家地质公园的公园由来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形成、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受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自然产物,它不仅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珍贵地、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中国于1985年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地质自然保护区--“中上元古界地质剖面”(天津蓟县)。此后,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建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985年11月,原地矿部在长沙召开了“首届地质自然保护区区划和科学考察工作会议”,与会代表考察了武陵源风景区,鉴于武陵源砂岩峰林地质地貌景观独特优美,提出建立“武陵源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议,在国内形成一定影响。1987年7月,原地矿部以“地发[1987]311号”文下发的《关于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规定的通知(试行)》中,把地质公园作为保护区的一种方式提了出来。1995年5月,原地矿部颁布了《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进一步以条文形式把地质公园作为地质遗迹保护区的一种方式列入其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1999年以前建立的86处地质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12处),都不是以地质公园命名的。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会后发布了“人类环境宣言”,由此拉开了世界环境保护的序幕。同年在巴黎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17届大会,通过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其旨在各成员国将本领域内具有世界保护意义的地点纳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国际合作,对其进行保护,并成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由此宣告全球性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启动。
截至2010年8月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闭幕,“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缔约国已发展到187个,并批准新增世界遗产21处,这使《世界遗产名录》收录的全球世界遗产总数增至911处,根据最新统计,全球共有704处世界自然遗产,180处世界文化遗产,27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陆』 什么事世界遗产公约
自然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给自然遗产的定义是符合下列规定之一者:
①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②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
③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并获得批准:
①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
②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 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③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
④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
文化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
①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②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③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文化景观及其它
文化景观这一概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景观代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的选择应基于它们自身的突出、普遍的价值,其明确划定的地理——文化区域的代表性及其体现此类区域的基本而具有独特文化因素的能力。它通常体现持久的土地使用的现代化技术及保持或提高景观的自然价值,保护文化景现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一路来说,文化景观有以下类型:
①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
②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又包括两种次类别:一是残遗物(或化石)景观,代表一种过去某段时间已经完结的进化过程,不管是突发的或是渐进的。它们之所以具有突出、普遍价值,还在于显著特点依然体现在实物上。二是持续性景观,它在当今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其演变发展的物证。
③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目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景观还不多,庐山风景名胜区是我国“世界遗产”中的唯一文化景观。 此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迹遗址、自然景观一旦受到某种严重威胁,经过世界遗产委员会调查和审议,可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以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柒』 我国旅游景区都那些是双遗两遗指什么
截至2019年7月6日,中国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
1、黄山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又名复合遗产,民间俗称“两遗”或“双遗”,是同时具备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种条件者。依据世界遗产公约之主旨,复合遗产是指兼具自然与文化之美的代表。
早期复合遗产的登录名单当中,有先被登录为自然遗产或文化遗产,之后也被评价为另一种遗产,因而成为复合遗产。例如东格里罗国家公园(新西兰)及阿比赛欧河国家公园(秘鲁)最开始是被登录为自然遗产,之后也被登录为文化遗产,结果就成了复合遗产。
(7)世界地质公园公约扩展阅读: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华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
泰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泰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峨眉山位于北纬30°附近,四川省西南部,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峨眉山为主体的峨眉山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夷山崖墓群)、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
『捌』 香港的气候特点
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温度为22.8℃。夏天炎热且潮湿,温度约在27~33℃之间;冬天凉爽而干燥,但很少会降至5℃以下。5-9月间多雨,有时雨势颇大。夏秋之间,时有台风吹袭,7-9月是香港的台风较多的季节,但由5-11月期间都有可能受不同强度的热带气旋吹袭。
在北太平洋西部、东海及南海上,每年平均有30个热带气旋形成,其中半数达到台风强度,最高风速为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香港平均全年雨量2214.3毫米,雨量最多月份是8月,雨量最少月份是1月。
此外,香港市区高楼集中而密布、人口稠密,所形成的微气候容易产生热岛效应,导致市区和郊区有明显的气温差别,高层大厦林立的市区让空气中的“悬浮粒子”较难吹散。
(8)世界地质公园公约扩展阅读
1、香港面向南中国海,邻近大陆架,洋面广阔,岛屿众多。有渔业生产的地理环境。香港有超过150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海鱼,主要是红衫、九棍、大眼鱼、黄花鱼、黄肚和鱿鱼。
2、香港地区处于潮湿的亚热带环境,泾流丰富,地表水系发达。但水系作用范围有限,无大河流。除作为香港与深圳界河的深圳河外,主要有城门河、梧桐河、林村河、元朗河和锦田河等,绝大多数河流长度均不超过5英里,流速及流量与季节性降雨量密切相关,年中极不稳定。
旱季难以维持水流或断流,河床毕露或部分露出,湿季则极易达到满岸水位,泛滥成灾。深圳河发源于梧桐山牛尾岭,自东北向西南流入深圳湾,出伶仃洋。
3、在香港经济发展的历史中,经历了两次经济转型。1950年以前香港经济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从50年代起香港开始工业化,到1970年,工业出口占总出口的81%,标志着香港已从单纯的转口港转变为工业化城市,实现了香港经济的第一次转型。
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推行经济多元化方针,香港金融、房地产、贸易、旅游业迅速发展,特别是从80年代始,内地因素成为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香港的制造业大部分转移到内地,各类服务业得到全面高速发展,实现了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第二次经济转型。
『玖』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由来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形成、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受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自然产物,它不仅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会后发布了“人类环境宣言”,由此拉开了世界环境保护的序幕。同年在巴黎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17届大会,通过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其旨在各成员国将本领域内具有世界保护意义的地点纳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国际合作,对其进行保护,并成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由此宣告全球性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启动。截至2003年7月,“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缔约国已由144个发展至176个,128个国家的754个世界遗产分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582个,自然遗产149个,而涵盖文化与自然遗产者23个。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地科联(IUGS)、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及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华盛顿成立了“全球地质及古生物遗址名录”计划,目的是选择适当的地质遗址作为纳入世界遗产的候选名录。1996年改名为“地质景点计划”。199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促使各地具有特殊地质现象的景点形成全球性网络”计划,即从各国(地区)推荐的地质遗产地中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特殊性的地区纳入地质公园,其目的是使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永续发展。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56次常务委员会议中提出了建立地质公园计划(UNESCO Geoparks),目标是在全球建立500个世界地质公园,其中每年拟建20个;并确定中国为建立世界地质公园计划试点国之一。
地质遗迹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每个国家公民均有保护的权利及义务,而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则负责对其实施监督管理。1984年前该项工作只是作为其它类型自然保护区的部分保护内容;1984年后,原地质矿产部着手有计划地开展调研工作,组织制定规划及规章的编制,将该项工作纳入了正轨,并先后于1987年、1995年颁布了《关于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的规定》及《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自1985年建立第一个国家级地质自然保护区——“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天津蓟县)后,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建立得到较快的发展。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又组织起草了有关地质遗迹管理办法,并召开相关会议,促进该项工作的进展。
在中国,为配合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国土资源部于2000年8月成立了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领导小组,及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制定了有关申报、评选办法。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具有国家级特殊地质科学意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由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审定,由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质公园。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批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8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