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质公园概念
『壹』 我国截至目前,有多少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 国家级和各级的。
我国目前国家公园概念上的建设类型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森林公园。由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1982年,我国第一处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批准建立。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建立森林公园2067处,总经营面积1569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660处,经营面积1125万公顷,省级森林公园955处。 2.自然保护区。 1956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保法规体系的日益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才步入依法 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 发展的“快车道”。 2003年初, 国家环保总局宣布,我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 197处,各类自然保护区1757处,总面积近1.3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3.2 %,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3.风景名胜区。 截至 2004年,中国已经建立风景名胜区677个,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7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52个、市县级风景名胜区48个,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以上 4.生态示范区。至2000年,全国已有首批33个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地、县和单位被国家环保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5.国家地质公园。至2004年,中国地质公园建设工作已推进了3年多,国家地质公园的数量已达到了85座。 另外,还有国家级的湿地保护区、国家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等。
北京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 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 蟒山国家森林公园 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 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兴古桑国家森林公园 大杨山国家森林公园 霞云岭国家森林公园 黄松峪国家森林公园 北宫国家森林公园 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 崎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喇叭沟门国家森林公园
天津
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河北
海滨国家森林公园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 磬棰峰国家森林公园 金银滩国家森林公园 石佛国家森林公园 清东陵国家森林公园 海滨国家森林公园
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 山海关国家森林公园 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 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 天生桥国家森林公园 黄羊山国家森林公园 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 响堂山国家森林公园 野三坡国家森林公园 六里坪国家森林公园 大茂山国家森林公园 白石山国家森林公园 武安国家森林公园 狼牙山国家森林公园 前南峪国家森林公园 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
驼梁山国家森林公园 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 蝎子沟国家森林公园 仙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丰宁国家森林公园
山西
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 恒山国家森林公园 云岗国家森林公园 龙泉国家森林公园 禹王洞国家森林公园 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 方山国家森林公园 交城山国家森林公园 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 五老峰国家森林公园 黄河口国家森林公园
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 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 黄崖洞国家森林公园 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
内蒙古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 察尔森国家森林公园 黑大门国家森林公园 海拉尔国家森林公园 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 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 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 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 兴隆国家森林公园 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 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 好森沟国家森林公园 额济纳胡杨国家森林公园 旺业甸国家森林公园 桦木沟国家森林公园 五当召国家森林公园 红花尔基樟子松国家森林公园 喇嘛山国家森林公园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 * 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 *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 伊克萨玛国家森林公园 * 旅顺口国家森林公园
乌尔旗汉国家森林公园 * 兴安国家森林公园 * 绰源国家森林公园 * 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 *
辽宁
旅顺口国家森林公园 海棠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孤山国家森林公园 首山国家森林公园 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
桓仁国家森林公园 本溪国家森林公园 陨石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桥沟国家森林公园 盖州国家森林公园 元帅林国家森林公园 仙人洞国家森林公园 大连大赫山国家森林公园 长山群岛国家海岛森林公园 普兰店国家森林公园 大黑山国家森林公园 沈阳国家森林公园 金龙寺国家森林公园 本溪环城国家森林公园 冰砬山国家森林公园 千佛山国家森林公园
猴石国家森林公园 千山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 清原红河谷国家森林公园 大连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 章古台沙地国家森林公园 大连银石滩国家森林公园 大连西郊国家森林公园 医巫闾山国家森林公园 和睦国家森林公园
吉林
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 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
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 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 白鸡峰国家森林公园 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 半拉山国家森林公园 三仙夹国家森林公园 大安国家森林公园 长白国家森林公园 临江国家森林公园 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 图们江国家森林公园 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 图们江源国家森林公园 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
延边仙峰国家森林公园 官马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肇大鸡山国家森林公园 寒葱顶国家森林公园 满天星国家森林公园 吊水壶国家森林公园 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 通化石湖国家森林公园 红石国家森林公园 江源国家森林公园 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
鸡冠山国家森林公园 泉阳泉国家森林公园 白石山国家森林公园 松江河国家森林公园
黑龙江
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 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 乌龙国家森林公园 哈尔滨国家森林公园 街津山国家森林公园 齐齐哈尔国家森林公园 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 长寿国家森林公园 大庆国家森林公园 一面坡国家森林公园 黄山国家森林公园
龙凤国家森林公园 金泉国家森林公园 乌苏里江国家森林公园 驿马山国家森林公园 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 绥芬河国家森林公园 五顶山国家森林公园 龙江三峡国家森林公园 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 鹤岗国家森林公园 丹清河国家森林公园 石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勃利国家森林公园 望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胜山要塞国家森林公园 五大连池国家森林公园 完达山国家森林公园 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 仙翁山国家森林公园 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 ** 五营国家森林公园 ** 亚布力国家森林公园 ** 桃山国家森林公园 ** 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 ** 兴隆国家森林公园 ** 梅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 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 ** 雪乡国家森林公园 ** 八里湾国家森林公园 ** 青山国家森林公园 ** 大沾河国家森林公园 ** 回龙湾国家森林公园 ** 溪水国家森林公园 ** 方正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 镜泊湖国家森林公园 ** 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 佛手山国家森林公园 ** 小兴安岭石林国家森林公园 ** 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 珍宝岛国家森林公园 ** 伊春兴安国家森林公园 ** 红松林国家森林公园 ** 七星峰国家森林公园 ** 呼中国家森林公园 *** 加格达奇国家森林公园 ***
上海
佘山国家森林公园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 上海共青国家森林公园
江苏
虞山国家森林公园 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 徐州环城国家森林公园 宜兴国家森林公园 宜兴龙背山国家森林公园 惠山-青山国家森林公园 东吴国家森林公园 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盱贻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 镇江南山国家森林公园 镇江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 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 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
浙江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 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 兰亭国家森林公园 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 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 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童国家森林公园 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 溪口国家森林公园 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双龙洞国家森林公园 华顶国家森林公园 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 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 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 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 竹乡国家森林公园 花岩国家森林公园 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 遂昌国家森林公园 五泄国家森林公园 双峰国家森林公园 石门洞国家森林公园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 仙霞国家森林公园 大溪国家森林公园 松阳卯山国家森林公园 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 三衢国家森林公园 径山 (山沟沟) 国家森林公园 南山湖国家森林公园 大竹海国家森林公园 仙居国家森林公园 桐庐瑶琳国家森林公园
安徽
黄山国家森林公园 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 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 徽州国家森林公园 大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 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 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 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 神山国家森林公园 妙道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 舜耕山国家森林公园 浮山国家森林公园 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 齐云山国家森林公园 韭山国家森林公园 横山国家森林公园 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 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 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 青龙湾国家森林公园 水西国家森林公园 上窑国家森林公园 马仁山国家森林公园
福建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 华安国家森林公园 猫儿山国家森林公园 龙岩国家森林公园 旗山国家森林公园 三元国家森林公园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 平坛海岛国家森林公园 东山国家森林公园 将乐天阶山国家森林公园 德化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 厦门莲花国家森林公园 三明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 上杭国家森林公园 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 乌山国家森林公园 漳平天台国家森林公园 王寿山国家森林公园 九龙谷国家森林公园 支提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星山国家森林公园 闽江源国家森林公园 九龙竹海国家森林公园 董奉山国家森林公园
江西
三瓜仑国家森林公园 庐山山南国家森林公园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 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 马祖山国家森林公园 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 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 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 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 泰和国家森林公园 鹅湖山国家森林公园 龟峰国家森林公园 上清国家森林公园 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 铜钹山国家森林公园 鄱阳湖口国家森林公园 三叠泉国家森林公园 阁皂山国家森林公园 永丰国家森林公园 梅关国家森林公园 阳岭国家森林公园 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 五指峰国家森林公园 柘林湖国家森林公园 陡水湖国家森林公园 万安国家森林公园 三湾国家森林公园 安源国家森林公园 九连山国家森林公园 岩泉国家森林公园 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 景德镇国家森林公园 瑶里国家森林公园 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 九岭山国家森林公园 岑山国家森林公园 五府山国家森林公园 军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碧湖潭国家森林公园 怀玉山国家森林公园
山东
崂山国家森林公园 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 黄河口国家森林公园 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 罗山国家森林公园 长岛国家森林公园 沂山国家森林公园 尼山国家森林公园 泰山国家森林公园 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 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 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 柳埠国家森林公园 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 槎山国家森林公园 药乡国家森林公园 原山国家森林公园 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 双岛国家森林公园 蒙山国家森林公园 仰天山国家森林公园 伟德山国家森林公园 珠山国家森林公园 腊山国家森林公园 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 岠嵎山国家森林公园 牛山国家森林公园 鲁山国家森林公园 五莲山国家森林公园 莱芜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艾山国家森林公园 龙口南山国家森林公园 新泰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 牙山国家森林公园 寿阳山国家森林公园
河南
嵩山国家森林公园 寺山国家森林公园 风穴寺国家森林公园 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 薄山国家森林公园 开封国家森林公园 亚武山国家森林公园 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 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 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 南湾国家森林公园 甘山国家森林公园 淮河源国家森林公园 神灵寨国家森林公园 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 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 郁山国家森林公园 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 玉皇山国家森林公园 嵖岈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池山国家森林公园 始祖山国家森林公园 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 燕子山国家森林公园 棠溪源国家森林公园 大鸿寨国家森林公园
湖北
九峰国家森林公园 鹿门寺国家森林公园 玉泉寺国家森林公园 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 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 龙门河国家森林公园 大口国家森林公园 薤山国家森林公园 清江国家森林公园 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 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 八岭山国家森林公园 洈水国家森林公园 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 三角山国家森林公园 中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安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坪坝营国家森林公园 吴家山国家森林公园 双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千佛洞国家森林公园 大洪山国家森林公园 虎爪山国家森林公园 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 沧浪山国家森林公园
湖南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 莽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 云山国家森林公园 九疑山国家森林公园 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 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 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 天鹅山国家森林公园 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 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夹山寺国家森林公园 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 河洑国家森林公园 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 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 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 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 中坡国家森林公园 云阳国家森林公园 金洞国家森林公园 幕阜山国家森林公园 百里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千家峒国家森林公园 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 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五尖山国家森林公园 桃花江国家森林公园 蓝山国家森林公园 月岩国家森林公园 峰峦溪国家森林公园
广东
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 万有国家森林公园 小坑国家森林公园 南澳海岛国家森林公园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 新丰江国家森林公园 韶关国家森林公园 东海岛国家森林公园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 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 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英德国家森林公园 广宁竹海国家森林公园 北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王山国家森林公园 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 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御景峰国家森林公园 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 雁鸣湖国家森林公园 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北山国家森林公园
广西
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 桂林国家森林公园 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 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 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 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 龙胜温泉国家森林公园 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瑶山国家森林公园 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 飞龙湖国家森林公园 太平狮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 阳朔国家森林公园 九龙瀑布群国家森林公园 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茶沟国家森林公园 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
海南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 蓝洋温泉国家森林公园 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 海口火山国家森林公园 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 黎母山国家森林公园 海上国家森林公园 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
重庆
黄水国家森林公园 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 茂云山国家森林公园 双桂山国家森林公园 小三峡国家森林公园 金佛山国家森林公园 黔江国家森林公园 青龙湖国家森林公园 梁平东山国家森林公园 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 桥口坝国家森林公园 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 雪宝山国家森林公园 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黑山国家森林公园 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 茶山竹海国家森林公园 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园洞国家森林公园 重庆南山国家森林公园 观音峡国家森林公园 天池山国家森林公园 金银山国家森林公园
四川
都江堰国家森林公园 剑门关国家森林公园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 高山国家森林公园 西岭国家森林公园 二滩国家森林公园 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 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九寨国家森林公园 黑竹沟国家森林公园 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 福宝国家森林公园 白水河国家森林公园 美女峰国家森林公园 华蓥山国家森林公园 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千佛山国家森林公园 措普国家森林公园 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 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 广元天台国家森林公园 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雅克夏国家森林公园 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 空山国家森林公园 云湖国家森林公园 铁山国家森林公园 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 凌云山国家森林公园
贵州
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 竹海国家森林公园 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 长坡岭国家森林公园 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 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 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 习水国家森林公园 黎平国家森林公园 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林山国家森林公园 潕阳湖国家森林公园 赫章夜郎国家森林公园 仙鹤坪国家森林公园 青云湖国家森林公园 毕节国家森林公园 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 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 九道水国家森林公园
云南
巍宝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星国家森林公园 清华洞国家森林公园 东山国家森林公园 来凤山国家森林公园 花鱼洞国家森林公园 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 龙泉国家森林公园 菜阳河国家森林公园 金殿国家森林公园 章凤国家森林公园 十八连山国家森林公园 鲁布格国家森林公园 珠江源国家森林公园 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钟灵山国家森林公园 棋盘山国家森林公园 灵宝山国家森林公园 小白龙国家森林公园 圭山国家森林公园 五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 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飞来寺国家森林公园 新生桥国家森林公园 西双版纳国家森林公园 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西藏
巴松湖国家森林公园 色季拉国家森林公园 玛旁雍错国家森林公园 班公湖国家森林公园 然乌湖国家森林公园 热振国家森林公园 姐德秀国家森林公园
陕西
南宫山国家森林公园 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 朱雀国家森林公园 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 骊山国家森林公园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汉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 金丝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 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 黎坪国家森林公园 天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 延安国家森林公园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 木王国家森林公园 榆林沙漠国家森林公园 劳山国家森林公园 太平国家森林公园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 玉华宫国家森林公园 千家坪国家森林公园 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 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 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 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 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甘肃
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 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 松鸣岩国家森林公园 云崖寺国家森林公园 徐家山国家森林公园 贵清山国家森林公园 麦积国家森林公园 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渭河源国家森林公园 天祝三峡国家森林公园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 沙滩国家森林公园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 大峪国家森林公园 腊子口国家森林公园 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 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 周祖陵国家森林公园 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峡沟国家森林公园
青海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北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通国家森林公园 群加国家森林公园 仙米国家森林公园 麦秀国家森林公园 哈里哈图国家森林公园
宁夏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 花马寺国家森林公园 火石寨国家森林公园
新疆
照壁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池国家森林公园 那拉提国家森林公园 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 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 白哈巴国家森林公园 唐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奇台南山国家森林公园 科桑溶洞国家森林公园 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 巩留恰西国家森林公园 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 哈日图热格国家森林公园 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 注:标“*”者,属中国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辖区;标“**”者,属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总公司辖区;标“***”者,属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辖区。
『贰』 地质公园的基本概念
地质公园是指以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自然属性、优雅美学、观赏价值、一定规模和分专布属范围的地质遗址景观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具有考古、生态、历史和文化价值,以地质遗迹景观保护、支持当地经济、文化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是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是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
国家地质公园是我们阅读46亿年地球历史的巨著。认识地球的过去,其重要性并不亚于认识人类自身的历史。
『叁』 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有什么区别
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
国家级森林公园,顾名思义,主要是森林景观特别优美,人文景物比较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有较高的知名度;国家森林公园主要的意义和作用是景观资源的保存与保护,资源环境的考察与研究,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者区别:
1.构成的生态环境不同:
国家地质公园生态环境广泛,有河流山川草原等,包括森林在内,而国家森林公园主要以森林资源为主。
2.开发概念不同:
国家地质公园的选区标准;国家公园应包含有代表性的较大的自然区域、特征或自然风光,这里的动植种类、生长环境以及地貌景点在精神、科学、教学、娱乐和旅游方面均具有特殊意义;
而国家森林公园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森林旅游,并按法定程序申报批准的森林地域。
『肆』 地质旅游的含义
一、地质旅游、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
1.地质旅游(geotourism)
地质旅游活动从18世纪就开始萌芽,直到最近30年才得到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旅游。对于地质旅游的认知,人们还是比较模糊。截至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地质旅游的概念,各国学者对地质旅游有着不同的诠释。地质旅游这个术语被普遍接受的定义主要是来自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Hose(1995)提出的地质旅游定义。他认为地质旅游是为学生、旅游者和临时休闲娱乐者提供超越一般艺术欣赏的美感,并能在专业的解说和优质的服务中获得遗产地的地质学和地理学的知识的经历。1997年美国国家地理和旅游产业联合会提出了不同含义的“地质旅游”术语,认为地质旅游是一种旅游,是为维护和提高一个地方的环境、文化、艺术、遗产和当地居民的良好生活的地理特征的旅游活动。这一含义受到一些学者的认同,同时也受到很多学者的质疑,认为其没有完全体现自然、生态、可持续的理念,仅是一种地理旅游,其正在对地质旅游这项活动产生混淆,而且完全不与世界其他地方同步。Stueve等(2002)认为地质旅游是关注保护目的地的地理特性——某地整个人类和自然与其他地方区别开来的特性,并认为地质旅游既包括关于旅游地的文化和环境的问题,也牵涉对地方社区旅游、个体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影响。Newsome和Dowling(2006)的地质旅游定义与Stueve等的不同。他们认为地质旅游是地质学、地貌学和有关景观、地形、化石、岩石和矿物等自然资源与旅游学的混合,强调领会正在创造或已经创造这些特性的过程。Stokes等(2003)认为地质旅游是可持续旅游中正崭露头角的新市场,并集中于维护和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地质特性。因此,地质旅游一旦建立,它将在提供给旅游者一次优美的旅游经历的同时又维护了目的地的独立个性。Tongkul(2006)定义地质旅游为基于旅游教育的地质遗产资源利用。James和Hose(2008)认为地质旅游是一种特别有益的旅游形式,主要集中于地质学和景观形态。Dowling(2009)认为对于地质旅游来说,有五个关键原则是十分重要的,即地质旅游是基于地质学基础(即以地质遗产为基础)、可持续性(经济可行、提升社区和增加地质多样性)、教育性(通过地质解说来达到)、地方利益和提升旅游满意度。2008年8月在澳大利亚Fremantle市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地质旅游大会宣言认为:地质旅游有很强的传递给公众地球科学知识的教育要素,地质旅游增强了人类与地球的联系,使人们开始去感知地球的无生命景观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人们也正是被这种无生命的元素所吸引而进行地质旅游,因此地质旅游是保护重要的地质特征及在保护方面做出极佳的开发和展示。
国内学者夏树芳(1987)认为地质旅游不同于观光赏景、接触民俗、选购土产、写作游记之类的一般旅游,而是以旅行手段进行地质考察,是具有学习专业知识性质的科学旅游。地质旅行的目的是了解沿途地貌特征、了解沿途地层年代、了解山川的来龙去脉、了解沿途矿产资源情况、注意生物和人类的活动与矿床的关系、了解沿途经济地理与地质的关系、了解风景名胜与地质的关系、从文物考古资料了解地质事件。陈安泽(2006)提出地质旅游与旅游地球科学紧密相关,是旅游地理学、旅游地质学和相关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估、开发和保护的联合。庄寿强(2006)认为地质旅游是从地质,而且仅仅是从地质的角度对人们的旅行、游览活动进行重新的认识、定位和组合。因此,地质旅游虽然与地质密切相关,但它的本质却属于旅游,并认为地质旅游是从地质出发而且仅仅是从地质出发而进行的一种与地质密切相关的旅游活动,它以其具有的趣味性、知识性、参与性和环保性并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等特点而超越于其他种类的旅游。陈辉(2009)认为地质旅游是指以地质遗迹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作为主要旅游资源的一种主题旅游,地质旅游是以游览考察具有观赏及科研价值的地质景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总的来说,地质旅游是通过参观、考察一系列地质遗产和地质特征(地理风貌和景观);使人们了解地质学与地理学等相关科学知识的一项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
2.地质遗迹(geosite)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地质自然遗产。地质遗迹是地质旅游的基础。
地质遗迹是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巨大的科学研究和文化学术价值,自然遗迹与人文景观相融合,存在着巨大的旅游价值,开发以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为核心内容的地质旅游活动,对宣传地球科学知识、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遗迹的主要类型包括:有重大观赏和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有重要价值的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有重要价值的古人类遗址、古生物化石遗迹;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岩石及其典型产地;有特殊意义的水体资源;典型的地质灾害遗迹等。地质遗迹可能是一处景观、一组地形、单个地形、一处岩石露头、化石群或单个化石。地质遗迹不仅是地质作用给人类创造、遗留下来的自然遗产之一,它还具有科学、旅游、科普及环境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等多方面价值,因此,这是一种独特的自然资源。
保护好地质遗迹,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客观要求。为保护地质遗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针对有关地质遗迹保护建立了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体系,并计划在未来,全世界有500个世界地质公园成员加入这个体系。另外,对于那些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或具有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考评将这些地域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像中国九寨沟的圆锥状喀斯特地貌和壮观的瀑布,黄龙的石灰岩构造、瀑布和温泉,武陵源3000余座尖细的砂岩柱和砂岩峰,三江并流地区的峡谷风貌;德国的保存完好的麦塞尔化石遗址(Messel Pit FossilSite)体现了距今5700万至3600万年间始新世生活环境的哺乳动物化石;意大利伊索莱约里(伊奥利亚群岛)[Isole Eolie(Aeolian Islands)]的火山地貌;美国的大峡谷公园(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的峡谷及其水平层次结构的岩层,黄石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的火山湖和间歇泉,夏威夷火山公园(Hawaii Volcanoes National Park)的冒纳罗亚火山(Mauna Loa)和基拉韦厄火山(Kilauea)奇幻的烟雾和喷涌的岩浆;加拿大的艾伯塔省恐龙公园(Dinosaur Provincial Park)的石柱、山峰和重重叠叠的彩色岩层形成奇特的荒原形态及大量恐龙化石;澳大利亚哺乳动物化石遗址(里弗斯利/纳拉库特)[Australian Fossil Mammal Sites(Riversleigh/Naracote)]埋藏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等,这些世界遗产地中的地质遗迹都是地球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地质现象,显示了一定地质历史时期重要的地质活动特征。
部分地质遗迹也是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巨大的科学研究和文化学术价值,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就是这种地质遗迹与人类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如中国的黄山、泰山、武夷山、峨眉山与乐山大佛,英国的圣基尔达岛(StKilda),南非的夸特兰巴山脉/德拉肯斯堡山公园(Khahlamba/Drakensberg Park),土耳其的希拉波利斯和帕姆卡莱(Hierapolis-Pamukkale),马里的邦贾加拉悬崖(多贡斯土地)[Cliff of Bandiagara(Land of the Dogons)]等都拥有丰富的以地质遗迹为主的自然遗迹和当地人类悠久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这种相互融合是吸引游客重要的资源要素,因此存在着巨大的旅游价值。
地质遗迹是地质旅游的基础,地质遗迹不仅给大地带来壮丽非凡的景观,也给地球未来的变化指明了前景,它们更多的是带给旅游者一种直接的美的观感。
3.地质公园(geopark)
“地质公园”是自然公园的一种,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开展“地质公园计划”进行可行性研究中创立的新名词。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它既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旅游、度假休闲、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的场所,又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它是具有特殊地质意义且具有珍奇秀丽景观特征的自然保护区,这些特征是该地区地质历史、地质事件和形成过程的典型代表。
地质公园中包含有重要的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是开展地质旅游的主要场所。地质公园中的“地质”内涵是指它含有的地质遗迹,而且此遗迹必须是以自然状态赋存的。而正是其“地质遗迹”内容,使得地质公园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公园,并表明它具有科学研究的价值。地质公园的“公园”特征,说明了地质公园所担当的社会角色及其所具有的经济作用和美学价值。作为广义性公园的一种,地质公园具有满足人们的观赏、休闲和户外娱乐等方面的功能,此外其又有着自身的特性,这主要是由其地质遗迹的内容所决定。因此,地质公园不仅是人们进行一般旅游活动的场所,而且是以传承地质文化、探寻地球秘密、宣传地球科学知识的地质旅游的重要基地。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建立和发展地质公园,目前有100多个国家先后建立起1500多个国家地质公园或国家公园,其中,中国从2001年开始设立国家地质公园,至今已有182个国家地质公园。欧洲地质公园网络(European Geoparks Network,EGN)建立于2000年,成立时仅有4名成员,至2010年4月,已发展成拥有37个成员,遍布欧洲15个国家的网络体系。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地学部(现为生态与地学部)提出建立地质公园网络,即世界地质公园网络(GlobalGeoparksNetwork,GGN)。从2004年开始,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正式吸收了来自中国和欧洲的25个成员,至2010年10月,该网络共有77个成员,分布在全球24个国家。目前世界上已基本形成世界地质公园、洲际地质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三级网络体系。
二、地质旅游与旅游地质的关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许多人的一种高层次需求,旅游的内容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从传统游山玩水的风景旅游,到后来发展的民族、民风、古建筑等文化旅游,再到近来大量出现的工业旅游、农业生态旅游等,旅游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很明显,含有多种多样内容的地质旅游是属于旅游大家族中的一个分支,在这个大家族中,它与山水风景旅游、民族民风旅游、工业农业旅游处于同级地位。
旅游地质则不同,虽由旅游和地质两部分组成,但却属于地质学范畴。目前国内已有的有关旅游地质学教材,如陈安泽和卢云亭(1991)主编的《旅游地学概论》、陆景冈(2003)主编的《旅游地质学》、杨世瑜和吴志亮(2006)主编的《旅游地质学》、辛建荣(2006)主编的《旅游地学原理》、李同林和孙中义(2008)主编的《旅游地质学基础》等,基本围绕旅游地质资源的分类和各自特点进行描述,主要侧重于介绍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地质遗迹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最终表现特征等地质问题。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旅游地质是从旅游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地质,因此它是与水文地质、构造地质、矿产地质等相并列的,它的本质是地质。旅游地质的最基本组成单位应该是各种类型的地质点,如安徽淮南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中的“三叶虫化石”点、“寒武系—震旦系地质界线”点,山东枣庄市熊耳山—抱犊崮国家地质公园中的“非整合面”点、“天青石矿”点等。
总的来说,地质旅游属于旅游范畴,是一种与地质密切相关的旅游活动,它是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参与性和环保性的一种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而旅游地质则属于地质学范畴,是一门研究服务于旅游活动的普及地质学知识的边缘学科。
『伍』 国家地质公园的标准
国家地质公园验收以评分方式进行。审查验收专家组按照地质公园建设实际情况和评分标准进行打分。总分100分,合格分数为60分。具体标准如下:
一、地质公园规划与地质遗迹保护(30分)
1.地质公园规划(10分)
地质公园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好地质公园的依据,已按照国土资源
部发布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编制完成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并经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初审通过上报国土资源部审查批准,由当地人民政府发布实施。
2.地质遗迹保护(10分)
地质遗迹是是地质公园建立的依据和主要的保护对象。地质公园应在调查清楚园区内地质遗迹的类型、分布、数量、等级的基础上,建立地质遗迹名录及资料档案,制定并实施了具体、有效的保护措施并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
3.地质公园勘界(10分)
地质公园边界清楚,测定拐点坐标,设有界碑,无土地及林权纠纷,没有采矿权和商业性探矿权等。
二、地质公园解说与标识系统(40分)
地质公园解说标识系统建设是实现地质公园任务的主要举措,
是地质公园特殊性的体现,其主要内容包括:
1.地质公园主、副碑(5分)
在代表性园区设立公园主碑(包括公园总体分布图及简介说明栏),各独立的园区原则上要设立地质公园副碑(包括分园区分布图及简介说明栏)。
2.地质公园博物馆(10分)
是融知识性、观赏性、娱乐性于一体,能集中向游人展示地质遗迹,宣传普及地质科学知识,并可进行休息娱乐。公园主馆展出面积(原则上不少于800m2)、展出内容和形式要与地质公园主题相匹配,并符合游客要求。要经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达到开馆要求。博物馆解说员的讲解要针对普通游客,既有科学内涵又通俗易懂。
3.地质公园科普影视馆(厅)(5分)
应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向游客充分展现公园地质特点,可以融进博物馆内,也可以单独建设,要保证一定座位(原则不少于80个),达到接待游客要求。
4.景点(景物)解说牌(10分)
应在有代表性和典型的地质遗迹景点(景物)旁设立科学解说牌,位置设置合理,帮助游人实地了解地学科普知识;内容上要科学准确,通俗易懂,数量上应达到一定规模,原则上数量不少于50块,有多个独立园区的每个独立园区不少于30块;解说牌图片和字迹应保持清晰完整。
5.导引标志(5分)
是引导游人进入公园的重要设置,在通向公园的主要道路上应设置一定数量(多于3块)的,能清楚准确引导游人进入公园的引导牌。引导牌应标明地质公园位置和内容,风格和式样应统一。
6.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和科考、科普旅行路线。(5分)
要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编制出简明清晰、直观且符合出版要求的科学导游图,列入出版计划;选择园区内具有典型意义的地质遗迹景观和人文景观设置科考、科普旅行路线。
三、地质公园科学研究与科普活动(15分)
1.科学研究工作(7分)
地质公园要制订公园内地学研究计划和近期(3—5年)行动计划,落实研究经费,并已开展了1项以上的研究项目。
2.科学普及活动(8分)地质公园已制订有地学科学普及活动规划及近期(3-5年)活动方案,并已经开展了相关科普活动;已结核本公园地质遗迹特色编制了“地质公园丛书”等地学科普读物(图、书、电子光盘),并出版发行;制作了用于科普的地质标本和地质公园纪念品。
四、地质公园管理与信息化建设(15分)
1.组织机构(5分)
应当建立完善的国家地质公园管理机构,管理机构应由公园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具有明确的管理职责和管理制度,部门设置分工科学合理。
2.人员配置(5分)
地质公园要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管理经费,并配备或长期聘用地学专业人员(3—5人),应配备地学专职导游员。
3.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5分)
初步建立地质公园数据库和监控系统;已建立了独立的地质公园网站,并有专人管理、定期更新。
『陆』 地质公园概述
本节主要概述了地质公园的产生、发展现状,明确了地质公园的基本定义,并探讨了建立地质公园的意义。让人们对地质公园的产生、现状以及地质公园的未来发展,产生一个清晰的轮廓,从而系统地了解地质公园。
我国关于地质旅游的研究最早开始于南京大学的夏树芳(1988),在其著作《地质旅行》中对地质旅游的目的概括出8个方面:了解沿途地貌特征;了解沿途地层年代;了解山川的来龙去脉;了解沿途矿产资源情况;注意生物和人类的活动与矿床的关系;了解沿途经济地理与地质的关系;了解风景名胜与地质的关系以及文物考古资料;了解地质事件。
地质遗迹是地质旅游的根本,没有地质遗迹,地质旅游也无从谈起,国际上对地质遗迹保护十分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地质遗产工作组,专门负责全球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也十分重视,其中以美国、加拿大、英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地质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领先,他们制定了严格的法规体系,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国际上对地质遗迹保护的通行作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本文主要就地质公园展开讨论。
地质公园(Geoparks)是自然公园的一种,它是指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珍奇或秀丽景观特征的自然保护区(王永生,2005)。
一、地质公园产生、发展及现状
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迹的载体,人类对地质遗迹保护和利用的历史由来已久,但是真正将保护落到实处,形成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则是从近些年才开始的。1871年,时任美国地质调查局局长的海登率领一个34人的考察队到黄石高原考察火山、地热和温泉,并将考察报告和照片、绘画等提交国会,提出保护本区自然资源和地质景观的建议(赵汀和赵逊,2005)。于是,1872年,美国国会通过黄石法案(Yellowstone Act),在怀俄明州和蒙大拿州的黄石河源头地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美国国家公园的概念是由乔治·凯瑟琳(George Catherine)提出。当时在阿肯色州开辟了热泉保留地(Hot Spring National Reservation),其历史背景是美国大开发中对自然环境、野生动物和印第安文化产生的破坏和不良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是国家公园的建立对地质遗迹的保护只能产生局部影响和效果,它是把人类保护地球遗产由自发行动上升为自觉的行动,由分散的社会努力上升为国家行为,虽然未能形成全面科学系统的规划,但是建立国家公园保护了部分地球遗产(赵逊和赵汀,2003)。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地质遗迹的保护已由各国分散行动变为国际组织发起和推动的全球性行动。但发展十分不平衡,保护工作与合理开发利用彼此脱节,难以成为各地政府参与且居民支持的、影响广泛的行动。从20世纪中叶到90年代前半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开始发挥重要作用。194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巴黎创立了世界保护联盟(IUCN),设立了“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专业委员会”(CNPPA/IUCN),在这里制订的国家公园标准中,正式将优美的地学景观保护和促进纳入科学发展的内容(赵逊和赵汀,2009)。
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地学部又提出建立世界地质公园计划,以弥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在地质景观保护方面的不足,以及地质遗迹工作难以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和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之不足,建议推动地质公园项目,把地质遗迹保护与支撑地方经济发展和扩大当地居民就业紧密结合起来。1996年在北京召开的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设置了地质遗迹保护专题并组织了讨论(赵逊等,2002)。
中国地质学家早在1985年就提出在地质意义重要、地质景观优美的地区建立地质公园的想法,以加强保护和开展科学研究、科学考察。
在我国地学界的努力推动下,地质公园作为一种保护地质遗迹的有效途径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99年12月,国土资源部在“全国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工作会议”上,审议了“全国2000~2010年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最终确定要在我国建设国家和地方两种不同层次地质公园形式。
国外“Geopark”的概念是20世纪末,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为了创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而提出的。由该部原部长伊德博士(Wolfgang Eder)在1999年正式发表在地质学文献里(陈安泽,2007)。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启动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项目。同年11月,在欧洲,第一届欧洲地质公园大会(1stEuropean Geoparks Conference)也成功在西班牙召开,会议在建立欧洲地质公园网络保护欧洲地质遗迹的议题上达成了共识,并批准了法国豪梯省地质保护区(Reserve Geologiqedr Hayte-prance)等10处为欧洲首批地质公园网络成员。2001年3月,中国国土资源部作为主管地质公园建设的国家机关,批准建立包括云南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在内的首批11处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因此我们可以说,世界上首批地质公园是在中国和欧洲几乎同时建起来的。
2004年,鉴于中国在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方面所取得的良好成绩及在世界地质遗迹保护中做出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设立在中国北京。该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开通世界地质公园网站(www.globalgeopark.org),搜集全球地质公园信息并对全球开放,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管理数据库,为各个国家或地区提供服务。
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了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5处,其中欧洲17处,中国8处。截至2009年8月,全球已经建立了70个世界地质公园,其中中国22处。
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工业活动的影响,导致自然环境不断恶化,接二连三的破坏环境事件不断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地球已经刻不容缓。与此同时,世界上的地质遗迹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威胁,保护地质遗迹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建立地质公园作为保护地质遗迹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和采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地质公园将会以星火燎原之势,带动全人类保护地质遗迹,进而保护我们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
二、地质公园的定义
2001年,地质公园作为一个新兴概念被提出,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组织和民众的热烈欢迎,随后即掀起了一股各国各地建立地质公园的热潮。
地质公园(Geopark)是以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组合而成的一个特定地区。以保护地质遗迹、开展旅游、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而建立的一种自然公园(陈安泽,2002)。
地质公园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以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地质公园既是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旅游、度假休闲、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的场所,又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
在中国,以具有国家级地质科学意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由国家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审定,由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质公园,称中国国家地质公园(National Geopark of China)(姜建军,2006)。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指南和标准》规定了世界地质公园的内涵、申报程序、遴选标准和准则,其中规定世界地质公园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地质公园必须要有明确的范围界定,并具有足够大的面积以便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主要是通过旅游)。地质公园应当包含若干各种规模、具有国际意义的地质遗迹,或者其中包含了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或美丽的地质体的一部分。这些特征以及形成这些特征的事件和过程在区域地质历史中具有代表性。
“地质公园”是一个地理区域,在这里地质遗迹是保护、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整体概念的一部分。地质公园应当考虑这个地区的整体地理概况,不应当仅仅包含具有地质意义的遗址点。非地质主题是其完整的一部分,尤其是当它们与景观有关时,非地质内容可以展示给游客。由于这个原因,其中包括一些生态的、考古的、历史的或者文化价值的遗址也是必要的。在许多地方,自然、文化以及社会历史都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不能被分开。
(2)地质公园申报的前提条件是要建立一个管理机构,并有规划。仅有给人印象深刻和具有国际意义的地质遗迹是不够的。地质公园区域内的地质特征必须让游客易于到达,且互相连接,并具有正规公园式管理的安全性。地质公园应该由指定的地方机构或者一些拥有足够的管理设施、有资质的管理人员和足够财政支持的机构来管理。特别要注意旅游活动必须与当地状况以及自然和文化特征相匹配,必须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传统习惯。尊重、加强并保护当地文化价值是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许多地区和国家,当建立地质公园时,还要考虑土著居民的习惯。
(3)地质公园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经济活动和可持续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地区环境,这对地质公园所在地区具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将增强当地居民的认同,促进文化繁荣,从而使地质遗迹得到直接保护。
在保护地质公园中的地质资源时,会创造新的税收来源(如地质公园旅游、地质产品等)。这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附加收入,将吸引私人资本的加入。“地质公园旅游”是一种与经济有关的、力求成功的、快速发展的学科,是一个旅游业中的新领域,其中涉及密切的多学科合作。
(4)地质公园必须提供和组织各种工具和活动来向公众传播地学知识和环境保护的理念(如通过博物馆、解说、教育中心、地质路线、旅游指南、通俗文学和图件、现代传播媒体等)。应当允许开展科学研究,与大学开展合作,促进地质学家与当地居民之间开展交流,所有教育活动应该围绕整体的环境保护反映出伦理导向。
(5)地质公园并非一定就是一块全新的保护区域或景观地(它可能存在于已有的国家公园或自然公园中),但与总体上实行全面保护和管理的国家公园或自然公园有很大差异。按照国家立法规定,地质公园应该保护的重要地质特征包括:有代表意义的岩石、矿产资源、矿物、化石、地形和景观。地质公园管理机构要确保其地质遗迹的保护应与地方传统和立法机关的义务协调一致,由地质公园所在地国家政府决定特定地质遗迹或地质公园的保护力度和措施。
三、建立地质公园的意义
从2004年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诞生以来,地质公园就担负着保护地质遗迹及其自然环境,传播自然科学知识,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重大使命。同时建设地质公园对于保护地质遗迹,开展生态旅游具有重大的意义,对此卢云亭(2006)及姜建军等(2006)有过详细的研究阐述。
(一)建立地质公园能更有效地保护地质遗迹和自然环境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正因为地质遗迹的这种不可再生性和珍贵性,才使得我们需要采取各种方法来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建立地质公园无疑是其中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手段。在《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对具有国际、国内和区域性典型意义的地质遗迹,可建立国家级、省级、县级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段、地质遗迹保护点或地质公园”。由此可见,建立地质公园保护地质遗迹和自然环境已经作为一项基本规定列入我国的政策法规体系。该规定中还明确列出了需要给予保护的地质遗迹类型:
(1)对追溯地质历史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典型层型剖面(含副层型剖面)、生物化石组合带地层剖面、岩性岩相建造剖面及典型地质构造剖面和构造形迹;
(2)对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科学文化价值的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微体古生物、古植物等化石与产地以及重要古生物活动遗迹;
(3)具有重大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岩溶、丹霞、黄土、雅丹、花岗岩奇峰、石英砂岩峰林、火山、冰川、陨石、鸣沙、海岸等奇特地质景观;
(4)具有特殊学科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岩石、矿物、宝玉石及其典型产地;
(5)有独特医疗、保健作用或科学研究价值的温泉、矿泉、矿泥、地下水活动痕迹以及有特殊地质意义的瀑布、湖泊、奇泉;
(6)具有科学研究意义的典型地震、地裂、塌陷、沉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遗迹;
(7)需要保护的其他地质遗迹。
(二)建立地质公园可以更广泛地传播地球科学和环境保护知识
地质遗迹实际上更像是一部无字的历史教科书,它把地球46亿年的历史静静地雕刻在地球的每一寸土地上,展示在人们的眼中。他们或激情澎湃(如火山、瀑布)或沉默静谧(如典型地层剖面、构造行迹)或绚烂夺目(如丹霞、雅丹、矿物宝石产地)或悲凉沧桑(如地质灾害遗迹)……而所有的这些地质遗迹都静静地等在原地,待我们人类去认识和了解,地质公园的建立无疑为普通公众打开了一扇认识地质学、了解地球科学的窗口,人们可以在参观游览山水胜景的同时学习地球科学知识,增强自己环境保护意识。
地质公园不仅有雄奇秀丽的山水,有些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人们身在其中,不仅精神愉悦,心灵也能得到陶冶和沉淀。
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地质公园是面向公众的科普基地,是培养未来地球科学家的摇篮,也是人们丰富知识层面开拓视野的户外课堂,是高校教师和学生进行地质科学探索、研究的基地。
(三)建立地质公园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即:“既能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需要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地质遗迹对于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人们更多地把发展经济的目光放在对传统资源(如煤、石油、金属)的发掘上,这极大地限制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地质公园的建立,使宝贵的地质遗迹资源不需要改变原有面貌和性质而得到永续利用,这是对地质遗迹资源利用的最好方式。
旅游业是一种绿色产业,通过建立地质公园,在地质遗迹和自然生态环境都得到合理的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业,进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地质公园的建立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去参观游览,改变了当地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同时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增加居民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地质公园所在地区的旅游知名度也会显著提升,这就会大大激发当地群众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地方文化的复兴,更加注重保护当地地质遗迹和自然环境,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地质遗迹资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柒』 地质公园的发展前景展望
自20世纪末,地质公园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以来,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已在全球欧亚、大洋洲和南美洲建立了56家世界地质公园,在20多个国家建立了200余家国家地质公园,在不少国家还发展了一批地区级(如省市级)地质公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UNESCO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已初具规模,同时还设立了世界地质公园局(Global Geopark Bureau),每年都适时召开会议对新的申请进行评议审查;对已满4年的公园进行再评估并下发决议文件;对原定的世界地质公园条件、标准作适当修改,并颁发评估表和再评估表,对世界地质公园评委和顾问专家发布新的工作指南,这就使世界地质公园的评审和再评估,建设和管理有章可循,并日渐正规化,而且对各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也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和欧洲在地质公园发展方面起到了开拓、引导和示范的作用,在国际地质公园研讨会上,中国代表的发言、中国地质公园的展示和中国地质公园积极推动的合作和双边或多边的交流,都是引人注目的,很多国家的地质学家专程到中国考查地质公园的发展、建设情况,从中国取经以推动本国和本区地质公园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地质遗产保护呼声的日益高涨,各地政府和民众对地质公园的三大理念的深入理解,地质公园必将成为保护地质遗产、开展科学普及,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全球保护自然环境,建立和谐社会,形成人和自然的协调的活动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捌』 论旅游地学、地质公园是中国地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陈安泽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一、旅游地学的含义
概要地讲、旅游地学是地球科学为旅游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它的含义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而日趋完整,1985年旅游地学研究会成立时,将其含义列入会章第2条:“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规划、开发与保护工作服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在1991年陈安泽、卢云亭等著的《旅游地学概论》中,又提出了一个层次更深定义:“旅游地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它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疗康乐与地球表层物质组成、结构及能量迁移、变化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包括了地质和地理两种旅游环境。因此,旅游地学又是旅游地质学和旅游地理学两门边缘学科的总称”。在即将出版的《旅游地学大辞典》中,又将旅游地学的定义进行了扩展及细化,即“旅游地学是地球科学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主要包括旅游地质学和旅游地理学两个分支。旅游地学以地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并吸收其他学科(美学、环境科学、景观科学和旅游学等)的知识与方法,以研究旅游业中的各类问题:①主要研究构成旅游业的客体要素——旅游资源。重点研究自然旅游资源,探讨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原因、分布规律、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科学普及教育价值、旅游开发价值、保护方法、区域及景区旅游规划利用等;研究人文景观资源中涉及的地学问题,如古建筑、古文化遗址、石窟、园林的地质条件、环境因素等。②还研究旅游业的主体要素——旅游客源市场,如游客的地理分布规律及因地理、气候因素产生的变化等。③研究旅游业的媒体要素——旅游接待设施中涉及的地学问题,如旅游道路,建筑物的选址、选线,地基稳定性评价,休疗地的各种地学背景场(放射性、磁、电、微量元素、负氧离子……)。④还重点研究地质公园建设、科学旅游产品打造、旅游科学解说体系建立等。旅游地学是全方位地为中国走向科学旅游时代服务的学科”。
二、旅游地学产生的背景
从研究学科发展史获得的经验看,一门学科的诞生主要取决两大因素:①社会的需求是产生新学科的原动力,是促使新学科建立的发动机,是客观因素,或称之为外在因素;②学科自身向外扩展的需要,是产生新学科的依据,是促使新学科发展的内在因素。这两种因素是在社会发展到一个特定历史阶段才能出现,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的,旅游地学即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和人们的创造性,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的大发展和旅游业的空前繁荣。而旅游业是一个需要各个学科的支持才能健康发展的行业,旅游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资源支撑,尤其需要山水景观自然美学资源的支撑,而地学在提供自然景观资源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社会的需求推动着地学为旅游服务,推动着旅游地学的诞生。是改革开放促使大批地学家走向了为旅游服务的大潮中,在为旅游服务中,使地学工作者认识到古老的地球科学蕴涵着向外扩展的无限活力,旅游业使其大有用武之地。她长期积累下来的丰富理论和工作方法,一经和旅游的需求相结合,便碰撞出新的火花,一门地学与旅游相交叉的学科“旅游地学”便应运而生。值得提出是地学理论和方法为创立旅游地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没有地学理论的支撑,凭空创造一门新学科是绝不可能的。还要特别提出的是,古老的地球科学要想焕发青春,必须大力向边际扩张,必须与其他科学相杂交,而相对成熟和完善的地学的理论与方法,才是创立旅游地学新学科的依据和内因。众所周知,在1978年前我国尚不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环境,不存在产生旅游地学的社会条件。归根结底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才使这两种因素有机的会合在一起,旅游地学是历史发展到新阶段的产儿。
三、旅游地学为促进中国地质公园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建立地学公园的概念是在地学家为旅游服务中产生的,并在1985年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研究会成立时,在向国务院“关于开发旅游事业中要加强地学调查研究工作的若干建议”中正式提出。之后,旅游地学工作者还多次向地矿部领导提出建立地质公园的建议,但都因时机不成熟而被搁置。直到1999年国土资源部在山东威海召开“全国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工作会议”上,陈安泽作为特邀专家在会上作报告时再次提出建立地质公园问题,并传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欧洲都已提出建立地质公园的计划。由于国内外建立地质公园的形势已经成熟,大会接受了这个提议,这次会议在建立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体系上起到了关键作用。2000年春国土资源部正式决定在全国开展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并于当年评审通过了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等11处中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地学研究会组织专家为地质公园的申报、评审、开园条件、规划管理等提供了一系列文件草案,并组织领导了全国第一个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工作,为地质公园科学规划科学建设、科学管理树立了范例。之后,旅游地学工作者,又对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类型划分、评价准则、保护办法、对地质公园的科学解说(包括公园主副碑、地质博物馆、地质科普电影馆、地质景区景点景物解说牌、地质公园科学研究、地质公园科学普及活动、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地质公园丛书等)、信息网络建设、管理体制、旅游设施、经费筹措等提出了一整套的规章、办法、技术要求等。总之,旅游地学倡导了中国地质公园体系的建立、为其准备了理论基础,准备了一整套完备的工作方法,特别是培养和准备了一大批地质公园人才,从而保证了地质公园事业的发展。2009年研究会还提出了改革国家地质公园申报、批准办法的建议,并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实行。今后,国家地质公园申报时间由一年一次改为二年一次,将申报批准一次完成改为:①申报评审通过取得建设资格;②按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进行建设(为期三年);③经实地考核达到验收标准后方可批准成为国家地质公园,三步走的办法。从此中国地质公园建设和管理工作走向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新阶段。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世界地质公园22处,国家地质公园139处(含中国香港国家地质公园),另有44处已取得建设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建立省级地质公园100余处。我国台湾还建立了村级地质公园,一个地质门类齐全、管理等级有序、分布宽广的中国地质公园体系已初步建立。旅游地学已经为中国地质公园的创立作出巨大贡献,并将继续为中国地质公园强化管理、提高质量、稳步向“四化”(规模化、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进军中作出新贡献。
四、旅游地学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旅游地学和中国旅游产业几乎是同时成长起来的,在众多为促进中国旅游业成长壮大而服务的学科中,旅游地学是走在最前列,旅游地学理论、旅游地学组织、旅游地学家为中国旅游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举世公认的巨大贡献。
1.旅游地学组织的贡献
旅游地学组织是团结旅游地学家的纽带和沟通政府旅游管理机构和其他旅游团体的桥梁,是旅游地学家交流研究工作成果、服务于旅游业的坚实平台。中国旅游地学组织的最大贡献是把整个旅游地学界团结在一起,甚至团结了中国为旅游服务其他界别的中坚力量,用学术交流的方式,探讨中国旅游业各个发展阶段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际工作方法问题,为指导中国旅游业发展开拓总结了一整套理论和方法,为各级政府发展、管理、规划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咨询。中国旅游业的创立、发展、壮大与旅游地学组织的辛勤工作密不可分。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研究会贯彻理论结合实际的方针,成立25年来共召开了24届学术年会和若干专题研讨会,每次会议都坚持召开一个促进会议东道主省、市、县的旅游业发展战略研讨会,组织与会专家对当地旅游业的产业类型定位,市场定位、旅游产品定位、旅游资源评价、市场营销策略以及旅游人才培养,旅游科普等提出系统意见和建议。每个承办县市的旅游业都得到国家级旅游地学专家的会诊,每次年会之后其旅游业都能获得日新月异的发展,如河南云台山、福建漳浦、福建泰宁大金湖、安徽天柱山……旅游业的大转变、大发展就是最好的实例。
2.旅游地学理论和旅游地学家的贡献
正如伟大的革命家所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旅游地学理论在指导旅游业发展上功不可没。《旅游地学》学科是中国人创立的,是中国旅游地学界和旅游界同仁共同创立的,不是个别人的个人行为。在中国旅游地学学科创建中,地理界的同仁是走在前列的,其开拓者有吴传钧、陈传康、郭来喜、卢云亭、杨冠雄、谢凝高、苏文才、宋立夫、尹泽生、郭康、王清廉、周进步、吴胜明、辛建荣等;地质界同时起步,其开拓者有殷维汉、陈安泽、李维信、张尔匡、陈茂勋、马恒玮、付中平、陶奎元、殷继成、王功恰、陈诗才、吴承基等;而支持旅游地学发展的领导与科学家有孙大光、夏国治、孙文盛、寿嘉华、杜一力、赵逊、姜建军、黄汲清、侯仁之、高振西、李春昱、李廷栋、陈梦雄、沈其韩、翟裕生、张宗祜、卢耀如、赵鹏大、肖序常、戎嘉余、刘嘉麒等;值得说明的是在旅游地学发展中成长起来一大批中青年旅游地学家、他们是保继刚、彭德成、吴必虎、田明中、彭华、俞孔坚、杨颖瑜、刘峰、严国泰、许学工、鄢志武、杨振之、郭福生、范晓、何银武、王衍用、王雷亭、张忠慧等。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创立了较为完整的旅游地学理论和指导旅游业发展、地质公园建设及风景区建设等一系列法规、标准、指南、办法等,对中国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旅游地学家除在理论、政策、方略上对中国旅游业作出重大贡献外,更重要的是在旅游实践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据笔者所知,第一个全国旅游规划、绝大部分省级旅游规划、大部分区域旅游规划、众多的旅游专项规划、景区规划、全国的地质公园的申报书、综合研究报告、公园规划都是旅游地学家主持编制的。直到现在旅游地学家仍是旅游规划、景观设计、各种旅游产品规划的中坚力量,中国旅游业的半边天空是靠旅游地学家支撑的。
五、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是中国地学史上的里程碑
“里程碑”在辞海中的定义如下:设在路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常比喻在历史进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重大事件。据此,笔者提出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的创立,在中国地学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判断,以供商榷。
1.从理论上提出了新的地质资源观
地质资源在过去系指矿产资源,它包括金属、非金属和油气等燃料矿产,主要用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矿产有经济开发价值,在利用它们时必须从地下挖掘出来,或加以提炼,或进行特殊加工处理。因开采和提炼矿产往往会遗留下许多废渣、废气和废水,造成环境污染,治理废旧矿山环境消除矿业污染要化去巨大代价。旅游地学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证了一种新的地质资源观,即地质景观资源。认为在地质过程中形成的奇峰、异洞、秀水、特殊石景、构造形迹、古生物遗存、甚至地质灾害遗迹大多具有资源的性质和经济开发价值。地质景观是极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是建立地质公园的基础。对地质景观资源进行系统分类、建立评价体系,制订规划、利用科学解说的方案和保护措施,成为旅游地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致使许多过去认为没有成矿价值的所谓“穷山恶水”成了可供人们观赏游憇、休闲康乐、求知求美的珍贵资源。在利用地质景观资源时,既不必移动他们位置,又不必改变他们原来的物理化学性质,只需设立必要的游赏设施,即可成为旅游胜地,而且可以永续利用,被形容为“永远开不完的金矿”。新的地景资源观,是旅游地学的一大贡献。
2.从实践上大大扩展了地质工作服务领域
地质工作历史上第一次把普查地质景观资源(地质遗迹)列入地质调查项目,第一次把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管理列入国土资源部工作任务。地质工作除了寻找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矿产资源外,扩展到可以寻找评价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地质景观旅游资源,使国土地质工作更加全面地为满足国家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的创立是地学工作史上的大事。
3.地球科学知识得到空前的普及
旅游地学把传播地球科学知识作为研究重点,地质公园的建立更是把普及地质科学知识列为必须完成的任务,明确规定地质公园必须建设完善的科学解说设施。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并把研究成果转换为科普读物,一座地质公园就是一处普及地球科学的基地。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已建成地质公园博物馆127处,建成地质科普基地187处,设立地质景点景物解说牌2.1万个,出版各种地学科普读物500种500多万册,举办科普活动、学术会议585次,向进入地质公园的11亿人次游人普及了地学知识。这是中国地质工作史上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规模最大,普及面最广的地球科学知识普及活动,而且这个活动将持续开展下去,这在地质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4.找到了一条地球科学可持续发展之路
有人认为一门科学能否发展,主要取决于科学工作者,而事实证明任何一门学科只有深深扎根于公众之中,才能持续发展。旅游地学的建立特别是地质公园的出现,把深奥的地学知识,空前地介绍到公众之中,已逐步成为公众游山玩水的重要话题,探寻山水景观之由来,寻索地球形成演化的奥秘,已成21世纪知识青年的需求,许多年青人因受地质景观知识的影响而立志报告地质院校,旅游地学、地质公园开拓了一条地球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金光大道。
5.旅游地学、地质公园已成发展中国旅游业的支柱
旅游地学理论已成为指导中国旅游业发展和成为引导中国旅游业迈入科学旅游时代的主要因素,地质公园的出现已成为中国进入科学旅游时代的重要标志。旅游地学工作者是支撑中国旅游规划、旅游产品设计、提供旅游政策咨询的中坚力量,地学在为旅游业服务中走在了所有学科的前列,已成发展中国旅游的支柱。
综上所述,旅游地学和国家地质公园体系的建立是地学界的大事,是地学史上的里程碑,是中国进入科学旅游时代的标志和里程碑,是中国园林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旅游地学是在中国旅游业蓬勃兴起的大潮中兴起的,是在旅游业持续发展中成长的,是全体地学界为旅游服务的产物,是历史机遇的产儿。虽然走过25年的路程,但仍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亟待发展和完善。回顾25年成绩可喜,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前途光明。
参考文献
[1]陈安泽,卢云亭,等.旅游地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陈安泽.旅游地学的诞生及其面临的任务.见:旅游学刊增刊.旅游学刊增刊杂志社,1988
[3]陈安泽.旅游地学在旅游业发展中前进.见:中国区域地质增刊.中国区域地质编辑部,1994
[4]陈安泽.开拓创新旅游地学20年——为纪念旅游地学研究会成立20周年而作.旅游学刊,2006,4(21):71~77
[5]陈安泽.中国地质景观论.见:旅游地学论文集(第五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110~144
[6]陈安泽.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见:旅游地学论文集(第九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7]陈安泽,姜建军,李明路.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现状与展望.见:旅游绿皮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玖』 我国的国家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区别
以下分别是国家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的定义:
国家公园是指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国家公园是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为基本策略,通过较小范围的适度开发实现大范围的有效保护,既排除与保护目标相抵触的开发利用方式,达到了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目的,又为公众提供了旅游、科研、教育、娱乐的机会和场所,是一种能够合理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关系的行之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模式。例如: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公园”为1872年美国建立“黄石国家公园”。
国家森林公园主要的意义和作用是景观资源的保存与保护,资源环境的考察与研究,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
定义很相近。
其实广义:国家公园概念包括国家森林公园在内,国家公园有: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等等。
详细区分是:
1.构成的生态环境:
国家公园生态环境广泛,有河流山川草原等,包括森林在内,而国家森林公园主要以森林资源为主。
2.开发概念不同:
国家公园的选区标准;国家公园应包含有代表性的较大的自然区域、特征或自然风光,这里的动植种类、生长环境以及地貌景点在精神、科学、教学、娱乐和旅游方面均具有特殊意义;国家公园的范围应以包含一个以上完整性生态系统,且未被现代人类占用或开发而有本质性的改变。
国家森林公园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森林旅游,并按法定程序申报批准的森林地域。
都是我个人的观点,其实国家公园概念应该是包括国家森林公园的。
普达措国家公园也可以叫国家森林公园的,只是命名的区别吧(个人观点)。而汤旺河国家公园,不可能叫汤旺河国家河流公园吧,所以直接就叫汤旺河国际公园了。至于张家界和八达岭,都已森林地貌为主,所以归类为国家森林公园是可以的。
『拾』 国家公园等同于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吗
就我国来说只有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的划分,在其他一些国家也有类似的划分,也就是说国家公园基本上范围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