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物园的手抄报
『壹』 “动植物共存,保护绿色地球”手抄报
绿色运动在全世界的开展已经经历了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即使在中国部分也已经是跨越了好几个时代的事情了。但是让人难堪的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上个世纪,全球环境始终在持续恶化。我们认为,造成这种不免会让人产生一些灰心的现状的根源,很大部分也是由于绿色地球概念的不成熟和由此导致的绿色运动理论的派系纷繁和宣传上的简单化倾向。这造成了许多缺乏共识而各自为战的绿色运动小团体难以对人类总体生活态度上的偏颇和传统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有力的冲击。而这传统主流意识形态正是不合理的资本主义体系所构筑起的以破坏环境为手段获取利润的这样一种文化环境。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总体生活态度,那么我们就难以从根本上遏制环境状况的持续恶化。
二
在这一新世纪开端的年代里,我在此向各位热心绿色运动或关心绿色运动以及广大即将投入到这一伟大事业中来的朋友和同志们推出《绿色地球宣言(上海版)》;借以期待大家的观感和建议。希望这一文章能够在绿色地球理念上,为弥合分歧,建立共识而尽一点力,同时也代表了中国上海那些始终在关心自然,关心人类历史与发展的知识分子为世界绿色运动作出一点实绩,更期盼着这一系列短文能真正成为绿色地球-----上海版宣言,带动起上海乃至全中国,全华文世界的绿色运动理论建设的新高潮,能为更多后来者提供一个尽可能务实的理论基础,希望在今后大家能更加进一步的相互理解与合作,恢复起我们地球上已经消褪的绿色。
三
此系列主要分成四大章,从三个方面来和大家一起思考绿色运动的理念与未来。
一.绿色地球的上海宣言:这是对绿色思想的一次归纳和总结,既是期待寻找新理论的突破点,也是对半个多世纪以来绿色运动的回顾,更重要的则是普及。只有当绿色意识真正的深入人心,成为了人类共识,绿色运动才会真正的出现成效。
二.绿色经济学宣言:这是对旧经济学理念与价值观的一次否定和批判,是基于绿色思潮的基础对人类文明的一次反思。或许由于我们的历史局限性,相当多的问题及某些方面还依旧无法涉及和澄清,但我们期许它或许有一天能真正成为我们剖析人类文明的一把手术刀。或许现在我们还无法触及更深入的问题根本,但我们相信它应该会产生足够的积极意义,从而进一步推动新经济学的成长。
三.绿色地球的行动宣言:这是针对绿色运动发展历史和社会现实所进行的一次理论探讨。由于行动宣言的历史局限性特别显著,所以没有归入上海宣言中,而是单独讨论,更方便大家的理解和探讨。
四.绿色思想的争鸣:这里不是提倡绿色问题的百家争鸣,而仅仅是针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叙述,借以讨论其中的正误,供大家参考与辩驳。希望能尽可能的正确把握住绿色思潮应去的方向。
最后,我们在此期待能获得更多读者的回响,能够为恢复起我们地球的绿色作出自己的贡献。(end)
AD2003.1
========绿色地球========
-----上海宣言------
上海宣言
序
本章主要是对绿色思潮的简单回顾与总结,是对绿色意识的一次归纳,但最重要的是将绿色意识作为一种生活理念,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全世界进行推广。换而言之,绿色意识形态是一种文化,是可以被全人类所理解和接受的,而不是一种单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更不是宗教的清规戒律。它应该是人类科学认识自身并自我约束的产物,由此而产生的所有行为准则都是基于历史的发展阶段而以科学为依据的,都是会也应该会随着历史和科技力量的发展而持续进步的。
本章要探讨的是作为绿色意识形态的基础,即绿色文化的基础原理。本章共分五个小节:〈一〉总论绿色运动(三大层次)〈二〉绿色活动的简介〈三〉绿色文化的认识〈四〉绿色运动的目标〈五〉小结。其中,《绿色文化的认识》是最为根本的论述,这是绿色文化的核心。而《绿色运动的目标》则是对其进行现实层面上的分解和理解。当然,具体的行为目标和准则将在第三第四章再作展开论述。
第一节 绿色运动总论
上个世纪绿色运动已在全球程度不同的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对于绿色运动的宗旨和思想理论基础,则有着各式各样的分歧,从素食主义到防尘治沙各举绿色大旗,让世人直看得纷扰炫目,却依然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绿色思想。通过对各式绿色运动的综合思考,我们可以认为,绿色运动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行为准则,而是一种有科学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已经可以成为一种全方位的生活理念,即绿色文化。
而根据其被人们认识和接受的先后程度,又可以将绿色运动分成三大接受层次。
一.大众接受层次,即从个人健康角度来认识的绿色意识。 这是绿色运动最易为大众接受的一方面,也是最个人的层次,是个人从自身利益出发要求绿色运动的需求。 在经济欠发达且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则人们对这一层次绿色运动的需求比较迫切。
二.整体接受层次,即能够从生态安全角度来认识的绿色意识。这是绿色运动有一定基础后被集体接受的一方面,属于局部环境的层次,是人们意识到了生态环境是个同意的整体而产生的对绿色运动的需求。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经历了第一阶段并取得实效后,有较高绿色意识的人们开始对这一层次绿色运动开始产生需求。
三.个体自觉层次,即指个人已经摆脱了自身利益的束缚,从价值观的高度出发,以原生态保护为模式的最高层次认识的绿色意识。这是绿色运动的需求已经融入其人格与自我价值之中,即人的最高自我实现的需求与绿色运动需求同步的层次,绿色运动被个人完全接受情况。这一般都是对绿色文化有比较深刻认识和理解的人,是一个真正为绿色文化所孕育的人,将可能成为绿色运动最坚定的行动者。
在绿色运动的三个接受层次中,前两个层次可合称为绿色活动,而第三层次才是真正的绿色文化。但实际上,绿色文化和绿色活动紧密结合,是无法简单划分的。没有绿色活动的基础,绿色文化也将无法实现。因此,在后面的章节中,虽然我们将之分别论述,但千万不能割裂的看待这两者。绿色文化,广义的可以包含整个绿色运动,但我们这里只用它特指绿色运动的最高层次。
另外,还有必要指出并强调的一点是,绿色运动同样是强调人权的,是属于人文主义中的一脉,而任何假借绿色运动旗号,却忽视与践踏人权,以宗教或其它方式危害人身健康的极端行为或受某些错误思想所误导而表现极端的人,都不属于绿色运动的范畴。例如出于宗教原因的极端素食主义者,怀抱不满情绪的绿色恐怖主义分子,他们都是对绿色文化的歪曲和误解。都不属于我们所谈论的对象。
第二节绿色活动简论
由于绿色活动是绿色运动中前两层次的合称,所以在下面的篇幅内将依据其各自所面对的现实问题,社会目标和可能的改进方式来简单论述。
1.个人层次:因为它是从个人健康需求出发的绿色意识,所以其针对的一般都是些细小而现实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各类环境污染与有害物质排放的控制。其目标是创造无害化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是现阶段最受大众关注的话题,其阻力来自两个社会层面:A资本利益集团的阻挠;B技术改进中的科研不足。因此针对这一现实,所以,我们所能采取的方式主要是:A推进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B提高检测,预测能力的水平和建立健全规划体系,避免新污染项目的产生;C经济层面的全面改革,破除资本势力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然而由于此一层面往往具有区域性,常会导致以邻为壑的现象出现,即污染源不是真正的获得治理和改造,而是仅仅被资本集团转移,将污染转嫁到不发达地区,因此必须对这一可能加以密切注意,并积极关心不发达地区的环境问题。
2.局部环境层次:由于它已经能够从生态安全的高度来看待环境问题,所以主要针对的是以防止水土流失,流域治理和风沙防治等较大规模的区域环境中的现实问题。其社会目标是创造与恢复适宜人类生存的气候条件。这也是当今国际合作中最为主要的一些环境项目。但由于在某些方面,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远不能对其作出正确的解释,得出统一的意见,因此这类事实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国际合作之间的分歧和误解,影响了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协调。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组织合作,推进科学研究的进步,从而为各区域之间消除分歧,建立共识打下基础。
做到了这一步,可以说,这已经是绿色活动的极至表现了。是以人为本的最好程度的所做所为了。再以后,则不得不期待绿色文化的境界了。
第三节绿色文化的认识
虽然绿色文化被称为绿色运动的自觉层次,但绿色文化终究不可能是自然而然的产生的,因为这不是人的本能,而是必须通过教育与熏陶靠后天培养的。因此认真了解绿色文化的内涵,理解并加深对绿色文化的感悟,才能够更好的,更有效的推进绿色运动的发展。
对绿色文化的认识可以分三个方面来讲。
1什么是绿色文化(理念)
绿色文化的实质是平等生态的价值观。也就是说,我们承认生态体系中其它物种同人类一样拥有平等的生存权,并且不存在人类位置的生态体系与有人类参与构成的前人类生态体系以及由人类主导的后人类生态体系拥有同样平等存在的权力。
需要解释的主要是前人类生态体系。这主要指的是在人类获得改造大自然的巨大能量以前的那个历史时期,也可指当前历史条件下,人口密度小于5人/平方公里的热带丛林地区的那种原始部落生态。在温带,寒带,人口密度小于3人/平方公里,甚至更少的以简单采集农业为生活模式的原始部落。在这一模式下,人类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物种存在于这一生态体系。过量人口就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
后人类生态体系,又称人类理想生态体系,是摆脱了对人类不利因素而人为建造构筑的新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可以长期发展的目标。
而当中缺失的那一环,就是未能建立起生态体系的当今生态失衡的人类社会。
对于不存在人类位置的生态平衡体系,即没有受人类影响而可以单独存在的现代原生态,我们简称为:原生态。今后论及的原生态均指此一概念。需要特别申明的是:这一原生态是与现代气候地理条件相联系的。在恐龙时代,则有它们的原生态,而且这古原生态是与当时地理条件相关的。所以历史的讲,原生态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地理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是它是在不受人类活动影响下自发的缓慢的稳定发展的。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正确理解原生态。
我们所强调的生态的定义,即生态体统和生态群落的简称。生态体统,特指能保证生态平衡状态的稳定循环的一种生态系统模式。即可以将其看成不需要外界能量支持,也不对外释放物质和能量的可以保持自给自足的封闭的生态模型。而一个较为稳定的生态模型,但是需要接受该系统以外的产物,并向系统外排放自己的副产品,则称为生态群落。
特别需要澄清的是,绿色文化与目的进化论和天人合一的传统论的差异。目的进化论,宣言人类是进化极至或人类是万物之灵,把人类本身看成是进化目标的一种人本主义的庸俗宗教思想。它们将万物看成是人类可以奴役可以任意处置的财产,而不是将之看成和人类平等的,同属生态体系一部分的主体。当人类把这种思想引入到人类社会本身,就出现了人奴役人的私有制。而天人合一的传统论只是适应于前人类生态体系的简单化幻想。它面对问题只是简单的消极回避,只是对人类命运的自我放弃,而无力解决现实矛盾。
绿色文化于此不同,我们将万物看成于自己平等的,同处生态体系中的一环,相互之间,是互利互助的关系。因此才能在不破坏生态的基础上建立起自身的幸福生活,才能在保护自身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与生态。面对现实的诸多问题,我们用积极的科学探索的方式应对,才能真正避免人与自然的完全对立。
所以绿色文化强调:正确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我们只是宇宙中的一小部分。
2绿色文化的宗旨
绿色文化的宗旨就是:保护自然原生态,恢复和重建原生态。
当然,其中是以保护原生态最为重要,恢复和重建为辅。
前面已经讲过了生态体统和生态群落的定义,应用到我们地球上来讲,事实上的封闭的理想生态体系是不存在的。最接近生态体系的地球也必须依靠阳光提供能量支持。而且地球在历史时期还制造了大量的生成物---石油和煤,从而储存了太阳能。由于太阳能是始终存在的,所以,我们在忽略了太阳能和它的生成物的条件下,地球可以被看成一个理想的生态体系。而地球上的各个部分,由于相互之间的影响,所以可以被看成生态群落。
但某些地区由于地理隔绝的因素,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小的生态体统。例如人类登陆前的澳大利亚。
在人类活动之前,影响生态系统最大的因素是动物迁徙,河流改道,火山喷发等造成的生态变化。由于动植物的进化过程相对较为缓慢,所以不是影响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例如南极洲,受迁徙动物影响较大,所以不是独立的生态体系。而仅仅是一个生态群落的生态系统。
评价一个生态系统或一个生态群落的最普通标准,就是看该生态系统的流入物质是否等于流出物质。即它有没有对总体生态体系构成破坏。如果流入物质=流出物质,则它可以被看成一个独立的生态体系,虽然实际上它还是会受到其它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的。而流出物质=无害物质,则表达了该生态群落的净化能力。
保护原生态,就是不向原生态的生态群落排放有害物质,从而保证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体系可以自然存在。恢复和重建原生态,可能就必须先建设具有净化能力的生态群落,处理完污染物后再重建生态。这时候的原生态可能就已经受到了影响。
不过在现实情况下,由于环境污染的严重,所以,净化环境也已经是非常迫切的需求了。因此,绿色文化的行动目标也就重点于:
建设无害化的后人类生态体系。
不过这一行动目标只是现实的阶段性任务,从根本上来讲,最重要的价值还是实现绿色文化的宗旨:保护自然原生态,恢复重建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