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风景
⑴ 大嶝岛的风景名胜
它正以直航为契机,发展对台、对金商贸旅游优势,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旅游带商贸,以商贸促旅游,旅游商贸协调发展,形成特色商贸旅游区。一方面加快大嶝战地旅游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开辟了“游三岛、登白哈、看金门”的旅游航线,组建了一支豪华舒适的旅游船队。同时着力提高全国唯一“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的档次,形成以经营“金门三宝”等台湾商品为主,经营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上千种名、优、特产品为辅的特色市场,吸引着来自海内外观光客进行旅游购物。
全岛道路四通八达。宽阔平坦的环岛路沿着绵延16公里的海岸线盘旋,并以此为主干串起了各村落间的水泥道路,形成了镇、村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同时,全镇各村主要干道都安装了的路灯,使居民们过上了灯火通明的多彩的夜生活。水电供应完备。岛上拥有一座35KV的变电站,最大供电容量可达8000伏安,而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为9000吨。通讯日益发达。程控电话、小灵通基站、移动通讯网络、IC卡电话覆盖全镇,在全市率先获得“电话明星镇”称号。
绿化、美化上档次。全镇绿化覆盖率达98%,拥有公益林木295亩,基于林带15公里,公路绿化25.6公里,镇村公共绿地15万平方米。卫生管理日趋规范。成立了卫生管理所以及10支专业保洁队伍,建设了标准化公厕8座,配置120个保洁箱和25对分类垃圾箱,形成城镇化卫生管理网络。 硝烟散去,时光飞逝,大嶝三岛这片曾经饱受创伤的土地,现已绿荫葱葱,景色怡人。
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坐落在风光旖丽的大嶝岛东南端,占地87000多平方米,这里曾经历过1958年“八·二三”炮战的洗礼,一度成为战争废墟,平均每平方米的土地就落下1.5颗炮弹。昔日的前沿阵地,如今旧貌换新颜,成为全国唯一一座面向金门,以统一祖国大业为主题,以战地观光为内容,融爱国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军事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基地和旅游胜地。
观光园内建有“世界之最——大喇叭”、“八·二三炮阵地遗址”、“英雄雕塑广场”、“战地坑道”、“英雄三岛军民史迹馆”、“军事武器陈列场”、“国防教育馆”、“世界兵器模型展馆”、“祖国和平统一展览馆”、“空飘、海漂史迹展览馆”等景点。
走进战地观光园,你可以看到一大批在炮战中立下显赫战功的飞机、大炮、坦克、巡逻艇、战舰及各式轻重武器;站在昔日对金广播、直径达2.95米的世界之最大喇叭前,金门岛的青山绿水和碉堡、哨所、防护网等军事设施历历在目,近在咫尺;置身在200多米长的战地坑道,四面扫射的激光,轰轰的炮声,震动的摇晃板,滚滚的硝烟,让你亲身体验枪林弹雨的洗礼。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三岛非英雄”。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将以旖旎的海滨风光,独特的战地氛围,深厚的文化内涵,无微不至的热情服务,诚迎海内外宾客前来观光旅游 。 大嶝岛与金门岛仅一水之隔。
白哈礁位于金门水道西侧,西北距大嶝岛3.7公里,东南距金门岛1.8公里,为花岗岩明礁。礁盘长80米,宽60米,高11米,面积约4800平方米。自古为海上航标,原名“陛下礁”,相传景炎元年(1276年)宋端宗赵昱南航,落水于此获救而得名,厦门话谐“陛下”为“白哈”、“白虾”,又因其形似兔而色灰白,故俗称“白兔仔礁”。礁石嶙峋突兀多洞窍,风吹浪拍,钟鼓琴瑟之声阵阵,妙若蓬莱仙乐。登白哈,看金门,不但可以激化促进祖国统一的热情,而且将形成“北上支持北京办2008年奥运会”,“南下英雄三岛盼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的强烈氛围,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邱葵(1244~1333年),字吉甫,号钓矶,宋末元初同安县金门小嶝乡人,理学家。少时聪颖好学,进秀才后又拜吕大奎等许多儒学名家为师。吕大奎师事王昭复,而王昭复曾拜朱熹的门生陈淳为师,故邱葵为朱熹的四传弟子,其气节与学术造诣,在泉郡颇有名气。
宋景炎元年(1276年),邱葵的恩师吕大奎不肯降元被害,激起邱葵的民族义愤,他送长子必书随张世杰人粤勤王。元延佑四年(1317),元朝廷知道邱葵在地方上有很高声望,派遣御史马伯庸来劝他出仕,邱葵避而不见。同安县达鲁花赤也带着重金至家礼聘,邱葵仍然坚决推辞,并写了一首却聘诗,诗中写道:“天子来请老秀才,秀才懒下读书台……”广为后人传诵。此后,邱葵长期隐居海岛,耕钓自给,刻志励学,一意著述。
离邱葵故居不远,有一座顺英桥连着“顺济庙”和“英灵殿”。两座庙之间有一个湖,两旁植满柳树,在此漫步,真是心旷神怡。湖边还有一处宋代遗迹-美人井。村民说,姑娘们在井口照一照,就会变美的。 全国唯一的厦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大嶝小镇是1998年5月由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批准设立,1999年5月局部建成开业2010年5月,乘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之东风,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改扩建工程开工,定名为大嶝小镇。大嶝小镇规划面积约83万㎡,实际用地面积约80万㎡,建筑面积112万㎡,总投资约35亿元,分三期建设。其中一二期用地52万㎡,建筑面积60万㎡。三期用地28万㎡,建筑面积52万㎡。台湾李祖原建筑师事务所规划设计。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发文批准设立的,目的在于增强对台经贸合作的吸引力,从而加快台湾和厦门乃至两岸经贸合作的步伐。
大嶝小镇以促进两岸合作交流为宗旨,重点建设台湾商品展示交易商城、街店等商业设施,仓库、货场、简单包装及贴标、信息化服务平台等物流设施,传统产业博物馆、民俗风情博物馆等文化交流设施,特色酒店、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重点引进台湾生产厂商、经销商和大陆从事对台经贸及文化交流的商家入驻。将发展成为集商贸、旅游、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独具对台特色的商贸旅游综合体、台湾民生消费品集散中心,发展成为跨越海峡的经贸金桥。 大嶝养殖的鲍鱼有三种:①北方的皱纹盘鲍(颗粒大);②北方的日本黑鲍;③南方的杂色鲍,俗称台湾九孔鲍(颗粒小)。其养殖模式为工厂化全人工养殖,生产程序如下:亲鲍促熟--催产(体外受精)--育苗--养成,共需8个月左右。
鲍鱼的食用与药用价值:鲍鱼自古以来被列为八珍之首,肉味鲜美,具有明目清肝之功效,乃高蛋白低脂肪之名贵海产品。其销售除闽南一带之外,还销往金门、台湾、新加坡等地。 大嶝紫菜品种为坛紫菜,其养殖分为室内全人工育苗(果孢子采苗--丝状休培育)及室外半人工养殖两阶段,放养收割之后,经过晒干或烤熟制成干品,其过程共需10个月。现大嶝放养紫菜面积约6500亩,正常年总产量近1000吨,产值2000万元。
紫菜的食用与药用价值:紫菜是常见的食用红藻,滋味鲜,营养好,又有特殊的香草味,有防治动脉硬化及降低高血压之功效。由于三岛没有工业污染源,因此大嶝紫菜的品质极佳,其产品占闽南一带90%的市场,并销往全国地及东南亚各国,北京城内大嶝的紫菜小有名气。
⑵ 我想去金门大桥,因为那里的风景很美.用英语翻译
I want to visit the Jinmen because it has fascinating scene
⑶ 去厦门必玩的十大景点
1、笔山公园:这是个藏在在鼓浪屿上面一个荒废不久的小公园,幽静偏僻并且当地还流传回着各种有趣的传说答,非常适合那些喜欢探险的游客去探索。如果阴天去,看到那些荒废的游乐设施,加上这些长得略奇异的树
2、金光湖:坐落在莲花镇里面,景区内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游客尽情享受“森林氧吧”的无穷乐趣,光湖旅游生态风景区融合恐龙大门、金光寨、原始部落、森林氧吧、叠水奇观、十二生肖潭等的景观,
3、钟鼓索道:钟鼓索道是一个怎么都不会呆到厌烦的地方。82个吊厢,站在高处即可以俯瞰整个植物园美景,又可以饱览鼓浪屿全景,远眺台湾三担、四担、五担,不外乎是“智观厦门”的好地方。
4、白鹭洲公园:历史上的白鹭洲,只是一块无人问津的小岛,没有人在乎它的存在。上世纪80年代让这座湖心岛因改革才一点点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之中。
⑷ 有那些常用的词牌名
常见的词牌还有:抄渔家傲、苏袭幕遮、御街行、菩萨蛮、阮郎归、生查子、浣溪沙、清平乐、木兰花、木兰花慢、减字木兰花、踏莎行、凤凰台上忆吹箫、采桑子、临江仙、浪淘沙、浪淘沙慢、青玉案、曲玉管、雨霖铃、定风波、少年游、戚氏、玉蝴蝶、八声甘州、桂枝香、鹧鸪天、虞美人、满庭芳、水调歌头、水龙吟、永遇乐、洞仙歌、卜算子、忆秦娥、西江月、贺新郎、沁园春、江城子、望海潮、蝶恋花、惜分飞、瑞龙吟、六丑、兰陵王、琐窗寒、过秦楼、解语花、解连环、烛影摇红、薄幸、满江红、好事近、醉落魄、摸鱼儿、祝英台近、点绛唇、齐天乐、扬州慢、暗香、疏影、杏花天、一萼红、小重山、唐多令、风入松、绮罗香、南乡子、醉花阴、声声慢等等,还有一些不常用的,就不一一列举了。阮郎归也是词牌之一。
⑸ 厦门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厦门属于福建省,东南海重要的港口旅游城市,旅游的话有这些地方可以去玩一下。
1、首当其冲的是厦门大学,是由陈嘉庚先生1921年成立开学,也被列入了211工程,很多游客慕名前来参观。需要携带本人身份证,刷身份证才可以进入学校,环境很好。
⑹ 台湾被称为什么岛
台湾由于物产丰富,又称“宝岛”。
春秋战国时期称台湾为“岛夷”;秦朝称“瀛州”;三国时期称“夷洲”;隋朝至元朝称“流求”。
明朝中期以后民间对台湾的称呼很多,如“鸡笼”(指台湾北部)、“北港”(台湾西部沿海的通称)、“大员”、“台员”、“台窝湾”(指今台南安平地区附近),官方称为“东番”。
郑成功改称“东都”,后郑经改为“东宁”。清朝更名为“台湾”,并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
是中国第一大岛,人口约2350万,逾7成集中于西部5大都会区,其中以省会台北为中心的台北都会区最大。
(6)金门风景扩展阅读:
台湾宝岛特点:
旅游胜地:台湾宝岛,美丽迷人,名胜古迹,比比皆是,从清代开始就有“八景十二胜”之说。植物王国:台湾植物种类繁多,高达4000余种,相当于欧洲木本植物种类的2/3,森林覆盖率57.8%。
水果王国:台湾是世界著名的“水果之乡”。水果品种繁多,驰名中外,质量优良,大量出口。温泉之岛:全岛处处有温泉,总数达100多个,岛上到处泉水淙淙。
台湾闽南文化:
台湾汉族则大多数是福建、广东两省的移民,其中,福建以漳、泉两地移民约占 80% ,因此闽南语(又称为 " 福佬话 " )为台湾民间的主要方言,被称为 " 台语 " 。
闽南文化又称为“河洛文化”、“福佬文化”。清代汉人到台湾后,往往是同乡群居在同一村庄,常沿用原乡名为地名,并建庙供奉共同信仰的神明,作为守护神庙,移民透过庙宇的祭祀活动。
彼此结合成祭祀组织,庙宇就成为移民社会的信仰及活动中心。不同祖籍的移民,供奉不同的神明,如漳州移民供奉开漳圣王;泉州移民供奉保生大帝及观音、妈祖。
客家文化:
一般而言,客家人原居中国北方(山西、河南、湖北),后因五胡乱华、宋朝南徙等历代因素造成北人南迁,南方居民称他们为客,于是就有了客家一词出现。
台湾客家人主要来自中国广东潮州和梅县,目前分布于桃、竹、苗地区,或者高雄、屏东、美浓等地。 客家人适应力特别强,为了生活,可以四处为家,漂泊异地。
客家人较为保守,有强烈的“我群”意识,珍惜文字、尊重有知识的读书人,比较重视教育成就。
客家山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鲜明的地方色彩。台湾的客家山歌歌词,一般为七字一句、四字一句。从歌的种类来看,大致分为过山调(历史悠久)、山歌仔(即兴创作)、平板调三种。
客家人的祖先崇拜,是奉祀在公厅或宗祠。客家族群祭拜的神只以义民爷、三山国王为代表,台湾各地只要有客家人开垦的地方,就会有三山国王庙。
原住民文化:
台湾可能是南岛语族发源地之一,从考古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的研究,可以推测台湾原住民至少在 6000 年前就活跃于台湾,并向外扩散迁徙。
南岛语族目前遍布整个印度洋及太平洋,西起马达加斯加岛东至复活岛,总人口约 2 亿 5 千万,台湾仅 40 余万。
⑺ 台湾金门县有着纯天然的自然景观,却严格要求游客每次只能待一周,这是怎么回事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很多人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就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这也极大程度的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因为在很多人看来,旅行是放松身心,净化灵魂的最好选择之一,无论是在我国游玩也好,或者是到外国游玩也罢,都有非常多的旅游景点可供选择,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是离厦门很近的一个小岛,也是一个小县城,它就是金门县,金门县虽说风景秀丽,可每次却只能待一周,这让很多游客感觉意犹未尽,今天我就为大家简单的解答一下。
希望大家在条件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出去走走,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美丽的地方等待着你去探索与追寻,希望通过旅游能让大家的身心得到放松,可以更好的面对未来的工作与学习。
⑻ 适合老年人去,到哪里旅游好不累,不赶。
适合老年人旅游的地方有:广西桂林、湖北恩施、福建厦门、辽宁大连、山东日照。
1、广西桂林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9.3℃,有“三冬少雪,四季常花”之说。景点推荐:漓江、遇龙河、西街、龙脊梯田。
5、山东日照
日照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2.7℃,年均湿度72%。空气质量为国家二级标准。夏季平均气温23.9℃,十分适合来此避暑游泳。景点推荐:万平口海滨风景区、日照灯塔风景区、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吴家台村。
⑼ 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
1. 春天的雨是柔和的,只见春雨在竹枝、竹叶上跳动着。那雨时而直线滑落,时而随风飘洒,留下如烟、如雾、如纱、如丝的倩影,飞溅的雨花仿佛是琴铉上跳动的音符,奏出优美的旋律。
2. 春季的歌洋溢在每一个角落里,从幽静的乡村到沸腾的城市,看看那厂房与街道,春季煞是惹人喜爱。你看,街心花园中,百花争艳,姹红焉子,竞相开放,可真是美不胜收呀!淡雅的色彩和芳香诉说着春季的情怀。
3. 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季节,也是一个美丽、神奇,充满希望的季节。
4. 春天来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向前奔流。
5. 随着春姑娘轻快的步伐,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在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见这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
6. 春季,一个静与动完美结合的时节。春季像一个天使,踏着愉快的脚步,翩翩来到人间。春季像一位花样年华的少女,鼓动着飘逸的风情。春季像一位画家,涂满了蓬勃的色彩。春季像一首瑰丽的诗,如梦般甜蜜,如酒般香醇。
⑽ 金门县的风景名胜
金门的地理行政区域,分为金城、金湖、金宁、金沙以及烈屿等。金城是金门最早开发的地带。唐朝时牧马侯陈渊率十二姓来金门开垦,南宋大儒朱熹、明代名将俞大猷以及延平郡王郑成功、鲁王朱以海等均曾在此驻足。金城的古迹非常的多,其中较有名的古迹略述如下:
旧金城
明洪武二十年(西元1387年),朝廷设守御干户所于旧金城,直到清康熙年间,地方官署才移驻后浦。尚留下一些遗迹如古道、石坊、石碑可追寻。
牧马侯祠
金门在唐德宗(公元800年左右)时期曾被福建设为牧马区,陈渊被派来担任牧马监的工作,他带领随从及十二姓来金门开垦,奠定了金门的发展基础。
浯江书院
浯江书院建于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08年),书院内有朱子祠,乃是为了纪念宋代名儒朱熹。朱熹曾讲学于金门,立燕南书院,金门受朱熹的教化颇深。
延平郡王祠
夏墅岗由于形势险峻,以前是郑成功练兵的重镇。有座延平郡王祠,奉祀郑成功。其他有关的遗迹,还有莒光楼、点将石、国姓井与万人井等。
御赐里琼林坊:琼林旧称平林,因贤才尽出故明熹宗天启五年被御赐为琼林。琼林村的蔡氏家族,是明朝中叶从河南开封迁徙而来,明熹宗天启五年,因为平林籍的进士蔡献臣赶走蛮夷有功,于是赐里名“琼林”。琼林家庙经文建会评其为“十四世宗祠”,为台湾地区“国家”二级古迹。
鲁王墓
据史料记载:“鲁王为明太祖九世孙,名朱以海.京师既陷,转徒台州,张国雄等迎居绍兴,称鲁监国,督师江上,画钱塘而守。后为清兵所克,遁入海,依郑成功,辗转到金门,去监国号。成功初以礼待之,后渐懈,以海不能平,将往南澳,成功使人沉之海”;另据《辞海大事记》记载:康熙元年(1662),鲁王薨于台湾,两处记载互相矛盾,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明末清军入关后,明思宗自缢,天下大乱,南明各王四处流亡。鲁王朱以海辗转到金门,寓居七年之久,因时局太乱,死后秘密葬在金门,不敢立碑。1959年夏季,金门“国军”在旧金城东古岗湖西发现鲁王真冢。
由于发掘了鲁王真圹,在出土志里,说明旧时的谬误之处。据载王世系事迹綦详,卒年为王寅康熙元年(1662年),并云王素患哮疾,中痰而死。文武百官遂将其葬于金门东门外的青山上,前有湖水,右有石峰。王屡游其地,曾题“汉影云根”四字于石上。
邱良功墓
邱良功是清仁宗时剿海盗勇将。墓位于小径村,是金门保留最完整的古墓园,为“国家”二级古迹。
西村父子
文魁西村吕氏宗祠建于清雍正七年,至今有二百五十年历史。宗祠内随处可见“理学明贤”、“文魁”、“明经”等牌匾,可感受到西村的文风兴盛。
金宁地方的古迹:金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闻名中外的古宁头大战就发生在这里。
威振第
威振第位于古宁头北山村,是清水师提督李光显的故宅。李光显是清嘉庆年间缉讨海贼蔡牵的勇将之一,官累至广东水师提督,两广总督阮元亲题“海邦着绩”匾额相赠,他的故居又称为“提督衙”。为国家三级古迹。
水尾塔
水尾塔为镇水用的压胜物,通常立于河湖畔以镇水氾滥、保农作平安。风格独特仅存一座于古宁头北山村。金沙地方的古迹:僻处太武山外,金沙的开发晚于金门的其他地区,因传说盛产金沙而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西园盐场
金门早在元朝时官方就设立盐场,最盛时达十处之多,而今天金门的盐场仅存西园村一处。陈桢恩荣坊、陈桢墓:陈桢一门五代家世显赫,位居高官。陈桢墓为国家二级古迹。山后民俗文化村:起源于清末旅日华侨王敬祥,在外经商有成,遂在故乡建大楼房。1975年政府将其重修整建开辟成民俗文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