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景色
㈠ 中国大理的六大风景是哪些
大理地处低纬高原,境内有中外闻名的点苍山和高原明珠洱海, 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地方性气候,冬暖如夏,空气清新,风花雪月,四季如春。这里年平均气温15.1℃,最冷月(1月)8.7℃,最热月(7月)20.1℃,素有“东方瑞士”之称,国际最佳疗养温度18.7-20.6℃, 而大理就有126天的温度如此,大理霜期极短,全年无霜期长达229天,为各类花草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四季鲜花常开,芳香迷人。下关素有“风城”之称,年平均风速4.1米/秒,良好的通风条件,净化了环境,挣化了空气,因此人们把大理的风视为一宝。大理古城素有“花都”之称,温和的气候使各种花卉四季常开,在这里各地引种的奇花异草汇集成花的海洋,花的世界。 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玉洱银沧之间,自然风光绮丽多姿,苍山如屏,洱海如镜,蝴蝶泉深幽,兼有“风、花、雪、月”四大奇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保存着古朴而浓郁的白族风情。到大理你可以了解白族的生活习俗,可以品尝别具一格的白族风味食品,可以选购到称心如意的白族民间工艺品,还可以参加传统的大理白族三月街节日庆典活动。 古城大理吸引了来自国外的自助旅游者,在城内护国路内形成了一条有名的“洋人街”。陶醉于白族古朴的民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他们甚至会在大理长期居留。 ——云南大理苍山洱海旅游风景区 苍山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古今旅游者所向往的地方。明代著名文人杨升庵描绘它“山则苍茏垒翠,海则半月掩蓝”,“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 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还有一处遐迩闻名的游览胜地--蝴蝶泉。蝴蝶泉的出名与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的描述有关。他写道:“泉上大树,当4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还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颠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确也有这样的时候,来此聚会的彩蝶多得难以数计,色泽绚丽,如霞如锦。前些年,蝴蝶数目减少,据有关方面考察,主要原因一是当地气候转向干燥,导致蝴蝶迁徙,二是农村大量使用杀虫药物,误伤不少蝴蝶幼虫。不过,最近两三年来,随着生态平衡的逐渐恢复,加之人们有意识地对蝴蝶采取保护措施,每年聚会的蝴蝶已与日俱增。 ——云南大理洋人街旅游风景区 在古城,大理洋人街原名“护国路”,意为民国初云南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起兵护国而得名。护国路东西走向,长1000米,宽7米,青石板铺面,西起滇藏公路,交博爱,复兴等主要街道。 之后,为了适应开放旅游的需要,把大理古城定为开放旅游的主要景点,红山茶宾馆定为涉外宾馆,红山茶宾馆在古城护国路西段,由此,护国路便成为外国游客在大理的集散地。中西风味店,珠宝店,古董店,扎染店,画廊各行各业随之兴起,铺面林立两侧,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成为中外有名的“大理洋人街”。 如今大理古城护国路的名字在外国有些图纸上,早已真称为“洋人街”了。可见大理洋人街已驰名世界,成为外国友人向往的地方和他们旅居大理的温馨家园。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旅游风景区 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象征,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南方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入之一。 ——云南大理古城旅游风景区 古城大理(现大理城)简称榆城,是1982年2月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国44个重点风景区之一,位于南诏和大理国都城遗址的东部,始建于明朝洪武15年(公元1382年),历代屡经修建。 如果说,州府大理市给人以繁盛喧闹的感觉,那么大理城则是古朴而幽静,城内流淌着清澈的叮咚溪水,家家户户养花植树,花果并茂。那隐没在街巷深处的花园茶社是游人憩息佳所,改革开放后私人开设的法国等风味小吃餐馆也是外宾喜爱光临之处。传统的大理石工艺品,摆满街道两侧,任其观赏选购。 ——云南大理蝴蝶泉旅游风景区 蝴蝶泉,在大理城北40公里的苍山云弄峰下。由于长期的山水冲刷,砂石成片,山坡上树木稀少。但当你缓步上坡,行约半里,却见一片绿荫耀眼。走过古朴的石坊,迎面有一块高约3米的大理石碑挺立,碑呈棱形,正面右侧有郭沫若手书“蝴蝶泉”三个大字.左例刻郭老咏蝴蝶泉诗的手迹;碑的背面,书徐霞客游大理蝴蝶泉的一段日记。沿林荫小道曲折前行约三四十米,只见古树林立,浓荫蔽天,一方清泉嵌于其间,底铺青石,泉水明澈,常有人掷金属钱币于池中,观其缓缓旋落,阳光从树顶筛下,池底银光闪烁,倍感泉水清例。 泉池周围有大理石栏板,泉边一株高大古树横跨泉上,此树因花形似蝶,因此人们称为“蝴蝶树”。每当夏季来临,“蝴蝶树”开花,苍洱之间的蝴蝶成群来此聚汇,翻飞起舞,热闹非常。最奇的是万千彩蝶交尾相衔,倒挂横于泉止的蝴蝶树上,形成无数蝶串,垂至水面,五彩缤纷,蔚为壮观。最盛之期在农历四月十五日前后,所以农历四月十五日被定为“蝴蝶会”。 ——云南大理喜洲白族民居旅游风景区 喜洲位于大理古城北16公里,是滇西、大理一带的著名乡镇,喜洲民居代表了大理市白族民居的风格。 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为典型格局,有独成一院,有一进数院,平面呈方形,造型为表瓦人字大层顶,二层、重檐;主房东向或向南向,三间或五间,土木砖石结构,木屋架用榫卯组合,一院或数院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墙面多为上白(石灰),下灰(细泥)粉刷。
㈡ 云南大理有哪些特色风景
一、 大理州风景大致分为苍山十九峰一线和洱海沿岸一线发布,合称苍山洱海风景区。
1.苍山风景区:从大理州西边的漾濞县的脉地镇苍山后花园、石门关起,连上大理市下关镇将军洞,大理古城片区国家级大理苍山地质公园:感通寺、清碧溪、苍山大峡谷一线,天龙八部影视城、七龙女池、洗马潭一线,三月街、中和寺、中和溪一线,各风景区以苍山玉带云连接,天龙洞、花甸坝、洱源县清源洞一线。
2. 洱海一线:大理市下关镇洱海公园(当地叫团山公园,是大理动物园、植物园、娱乐场所为一体)、洱海森林公园、天宝街的天宝公园(南诏和唐朝发生战争的历史)、海东镇的天镜阁、挖色镇普陀岛、双廊镇风情岛和金梭岛、上关镇的罗时江湿地公园。大理古城、周城的蝴蝶泉公园。
二大理州县份风景:
1.祥云县:佛教圣地——舍利塔林立的水目山,休闲娱乐一体的青海湖,卡斯特地貌的清华洞,最早叫云南的地方——AAAA级云南驿风景区。祥云县城的祥云古城。还有到祥云一定要看云,那里的云变幻莫测。
2.漾濞县:万夫莫挡的石门关、杜鹃花海洋的苍山后花园。
3.巍山县:国家级历史古城——巍山古城,观音山和观音寺、莲花寺,清真建筑群,道教名山——巍宝山,还有鸟类迁徙的分水岭——鸟道雄关。
4.永平县:以木莲花闻名的云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5.云龙县:千年白族村——诺邓古镇(又名太极村,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属于蜀国地,建筑大致形成于唐朝,美食有诺邓火腿,已经上《舌尖》了。)、天池自然风景区。
6.南涧县:南涧土林,土林还没有完全开发,属于很原生态,去玩的要赶紧,开发后可能就不好玩了。
7.宾川县:佛教名山的释迦摩尼大弟子迦叶的道场——鸡足山,茶马古道上的周城古镇。
8.洱源县:邓川镇德源山邓赕诏遗址、白洁圣妃庙,右所镇的西湖、万亩荷田的东湖,洱源县的茈碧湖和城隍庙及附近的大理名人王淞墓,凤羽镇的帝释山、元代的火葬墓群、镇蝗塔、清源洞,牛街的火焰山温泉和海西海。
9.剑川县:剑湖、沙溪古镇、“天南瑰宝”的石宝山风景区。
㈢ 云南大理一带有哪些优美风景
云南大理一带,风景极佳,有碧蓝的洱海、终年白雪皑皑的点苍山。“洱海四景”为:“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即“风花雪月”是也。
㈣ 介绍大理景色的作文
大理崇圣寺三塔,距离下关14公里,位于大理以北1.5公里苍山应乐峰下,背靠苍山,面临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远远望去,雄浑壮丽,是苍洱胜景之一。
“胜地标三塔,浮图秘鬼工。”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高69.13
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
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二层,下层边长为33.5米,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21米,其东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题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庄重雄奇,颇有气魄。照壁后有省人民政府立的《重修三塔记》。塔身的第一层,高13.45米,是整个塔身中最高的一级。东塔门距基座平面2米,西塔门倒在近6米处。塔墙厚达3.3米。第2至15层结构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16层为塔顶。以第二层为例,高约2米,宽约10米,上部砌出叠涩檐,凡17层砖,每层挑出0.05—0.07米不等,檐的四角上翘。塔身东西两面正中各有佛龛,内放佛像一尊,龛两侧另有亭阁式小龛各一,莲花座,庑殿式顶,中嵌梵文刻经一片。南北两面,中间有一券形窗洞,直通塔心。第三层则南北为佛龛,东西为窗洞。以上各层依次交替。塔身愈往上愈收缩。塔顶高8米,约为塔身的七分之一。挺拔高耸的塔刹,使人有超出尘寰、划破云天的感受。顶端是铜铸的葫芦形宝瓶,瓶下为八角形宝盖,四角展翅,安有击风择;其下为钢骨铜皮的相轮;最下为覆钵,外加莲花座托。塔顶四角,原有金鹏鸟,相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以此镇之”。现金鹏已无存,复修前仅残存金鹏鸟足。千寻塔中空,置有简易木梯,可达塔顶。
千寻塔西,等距约70米远的地方,有南北两座小塔,是八角形10级密檐砖塔,各高42.19米,塔身有佛像、莲花、花瓶等浮雕层层各异。一至八层为空心直壁,内撑十字架。基座亦为八角形。两小塔间相距97米,
三座塔形成鼎足
之势,布局统一,造型和谐,浑然一体。
崇圣寺三塔布局齐整,保存完善,外观造型相互协调。大塔协领两座小塔,突出其主要地位,同时又衬托出小塔的玲珑雅致;小塔紧随大塔,衬托出大塔的高大、雄伟。三塔与远处的苍山、洱海相互辉映,点缀出古城大理的历史风韵。
三塔相传建于南诏保和时期,三塔之旁原有规模宏大的崇圣寺。据《南诏野史》、《自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寺基方7里,建于南诏第十主丰佑,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公元834至840年)。经历了千年沧桑和风雨剥蚀,崇圣寺终毁于清咸丰年间,如今惟留三塔。近年来曾在塔顶发现南诏、大理中时期的重要文物600余件。
在一千多年前要建这么雄伟壮观的古塔,决非易事。相传是采用建一层塔理一层土的办法,建塔的土坡远及十里之外。1979年在对三塔维修加固时,曾在千寻塔内发现了写经、经卷、铜镜和金、银、木、水晶等佛像,各种药材共600余件,对研究古代大理具有重要价值。三塔及其出土文物,为研究南诏、大理国历史、宗教、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白族文化的象征,有较高的知名度,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大理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寺内三塔博物馆、唐建极铜钟可供参观。还有各种大理石、扎染等民间工艺作坊、摊点,形成了一条颇具民族特色的“大理石街”,为三塔旅游景点增添了情趣。其南有著名的“三塔倒影公园”,可供人们留影纪念。夜晚三塔增设灯光照明设备,三塔更加光怪离奇,可供人们夜游。
在一千多年前要建这么雄伟壮观的古塔,决非易事。相传是采用建一层塔理一层土的办法,建塔的土坡远及十里之外。1979年在对三塔维修加固时,曾在千寻塔内发现了写经、经卷、铜镜和金、银、木、
水晶等佛像,各种药材共600余件,对研究古代大理具有重要价值。三塔及其出土文物,为研究南诏、大理国历史、宗教、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白族文化的象征,有较高的知名度,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大理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寺内三塔博物馆、唐建极铜钟可供参观。还有各种大理石、扎染等民间工艺作坊、摊点,形成了一条颇具民族特色的“大理石街”,为三塔旅游景点增添了情趣。其南有著名的“三塔倒影公园”,可供人们留影纪念。夜晚三塔增设灯光照明设备,三塔更加光怪离奇,可供人们夜游。
三塔旁,原有规模宏大的崇圣寺。据《南诏野史》〈胡本、王本)、《白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寺基方7里,圣僧李成眉贤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铜40590斤,建于南诏第十主丰祜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公元834至840年),费工708000余,耗金银布帛绫罗锦缎值金 43514斤。
崇圣寺及三塔建成后,寺院保存较好。元武宗时曾“降圣旨”封释觉性为住持僧,保护寺产,免征粮税。元代亦曾加以维修,使得“殿庑焕然复兴,三塔峙立,金碧交辉,巨丽与山埒(相等)”。明代,李元阳重修,亦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当时寺中有五宝:三塔、巨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至徐霞客到大理时,仍见崇圣寺前“三塔鼎立,……诺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相对,势极雄壮”,楼后为正殿,正殿后为“雨珠观音殿,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据说,寺中的鸿钟,为“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万古云霄三塔影,诸天风雨一楼钟”,历来为人所乐道。雨铜观音,庄严静美,细腰跣足,造型精美,为南诏遗物。然世事沧桑,巨钟已毁于清,雨铜观音毁于十年动乱,证道歌碑与佛都匾连同寺院一起,今已无存。
三塔建成千余年来,饱经风霜,经受了历史上多次强烈的地震。史载: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大地震,千寻塔“裂二尺许,形如破竹”,后“旬日复合”。1925年地震,塔顶震落,残破益重。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l961年将三塔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三塔进行了精心维修。值得重视的是,在维修过程中,于千寻塔塔顶和塔基内清理出南诏、大理时期的佛像、写本佛经等文物600余件。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南诏、大理国时期文物中最丰富、最重要的一批。其中一尊金质造像,重1135克,高0.24米。此外还有刻字铜片,佛经,各式铜镜,各种药物,如朱砂、沉砂、檀香、鹿茸、珊瑚、云母等。三塔它似三支巨笔,把古城点缀得更加壮丽,使苍洱风光增添了不少光彩。三塔历来都是大理的象征,是一群风格不同的砖塔。主塔千寻塔是平面四方形的唐代典型空心密檐式十六层塔,高69.13米,大致建于晚唐时期;南北双塔均为平面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两座的式样完全相同,均为十级,高均匀42.4米,建于五代到南宋的大理国时期。两塔与千寻塔鼎足而立,雄伟壮观,浑然一体。近年来,在对三塔的加固维修过程中,清理出680余件,文物,这是迄今发现的最丰富、最重要的一批南诏和大理国时期的文物这些实物,为研究南诏、大理时期的历史、宗教、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大理古城 古城大理(现大理城)简称榆城,是1982年2月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国44个重点风景区之一,位于南诏和大理国都城遗址的东部,始建于明朝洪武15年(公元1382年),历代屡经修建。
大理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许多重要文物古迹。大理风景区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个,归纳起来可称为“三古”即古城、古塔、古碑。大理市的古城有太和城、羊苴咩城,大厘城(今喜洲镇)、龙尾城(今下关)、大理城;古塔有崇圣寺三塔、弘圣寺一塔、蛇骨塔、鱼骨塔;古碑有南诏德化碑,元世祖平云南碑,五华楼碑群,山花碑等。悠久的历史还孕育出许多杰出的人物。突出的有南诏国第四、五、六代王皮逻阁、阁罗凤、异牟寻;清平官(宰相)郑回,大理国开国之主段思平、著名画工张胜温;明代诗人、文学家杨黼、杨士云、李元阳;近代民主革命志士李燮羲、张耀曾,杰出的军事理论家杨杰,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周保中等。
大理城方圆12里,城墙高2丈5尺,厚2丈;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上有城楼,分别称做:通海、苍山、承恩、安远;城的四角还有角楼,也各有名称:颖川、西平、孔明、长卿。城墙的外墙为砖,上列矩堞,下环城沟。城内市井俨然,布局呈棋盘状,从南到北有5条街,从东到西8条巷。如今保存下来的还有南北城的部分城墙、南城楼(1982年重建)。
如果说,州府大理市给人以繁盛喧闹的感觉,那么大理城则是古朴而幽静,城内流淌着清澈的叮咚溪水,家家户户养花植树,花果并茂。那隐没在街巷深处的花园茶社是游人憩息佳所,改革开放后私人开设的法国等风味小吃餐馆也是外宾喜爱光临之处。传统的大理石工艺品,摆满街道两侧,任其观赏选购。
大理三塔 大理三塔,位于大理城北约一公里处。雪峦万仞、镂银洒翠的点苍山峙其后,波涛万顷、横练蓄黛的洱海嵌于前。三塔鼎峙,撑天拄地;玉柱标空,雄浑壮丽,为苍洱间的胜景之一。
“胜地标三塔,浮图秘鬼工。”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高69.13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二层,下层边长为33.5米,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21米,其东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题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庄重雄奇,颇有气魄。照壁后有省人民政府立的《重修三塔记》。
塔身的第一层,高13.45米,是整个塔身中最高的一级。东塔门距基座平面2米,西塔门则在近6米处。塔墙厚达3.3米。第2至15层结构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16层为塔顶。以第二层为例,高约2米,宽约10米,上部砌出叠涩檐,凡17层砖,每层挑出0.05~0.07米不等,檐的四角上翘。塔身东西两面正中各有佛龛,内放佛像一尊,龛两侧另有亭阁式小龛各一,莲花座,庑殿式顶,中嵌梵文刻经一片。南北两面,中间有一券形窗洞,直通塔心。第三层则南北为佛龛,东西为窗洞。以上各层依次交替。塔身愈往上愈收缩。
塔顶高8米,约为塔身的七分之一。挺拔高耸的塔刹,使人有超出尘寰、划破云天的感受。顶端是铜铸的葫芦形宝瓶,瓶下为八角形宝盖,四角展翅,安有击风锋;其下为钢骨铜皮的相轮;最下为覆钵,外加莲花座托。塔顶四角,原有金鹏鸟,相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以此镇之”。现金鹏已无存,复修前仅残存金鹏鸟足。千寻塔中空,置有简易木梯,可达塔顶。千寻塔西,等距约70米远的地方,有南北两座小塔,是八角形10级密檐砖塔,各高42.19米,塔身有佛像、莲花、花瓶等浮雕层层各异。一至八层为空心直壁,内撑十字架。基座亦为八角形。两小塔间相距97米,三座塔形成鼎足之势,布局统一,造型和谐,浑然一体。
三塔旁,原有规模宏大的崇圣寺。据《南诏野史》(胡本、王本)、《自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寺基方7里,圣僧李成眉贤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铜40590斤,建于南诏第十主丰佑,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公元834至840年),费工70800余,耗金银布帛绫罗锦缎值金43514斤。
崇圣寺及三塔建成后,寺院保存较好。元武宗时曾“降圣旨”封释觉性为住持僧,保护寺产,免征粮税。元代亦曾加以维修,使得“殿庑焕然复兴,三塔峙立,金碧交辉,巨丽与山坪(相等)”。明代,李元阳重修,亦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当时寺中有五宝:三塔、巨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至徐霞客到大理时,仍见崇圣寺前“三塔鼎立,……塔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相对,势极雄壮”,楼后为正殿,正殿后为“雨珠观音殿,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据说,寺中的鸿钟,为“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万古云霄三塔影,诸天风雨一楼钟”,历来为人所乐道。雨铜观音,庄严静美,细腰跣足,造型精美,为南诏遗物。然世事沧桑,巨钟已毁于清,雨铜观音毁于十年动乱,证道歌碑与佛都匾连同寺院一起,今已无存。 大理蝴蝶泉 蝴蝶泉位于点苍山最北峰云弄峰麓神摩山下。这里,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电影《五朵金花》里阿鹏、金花对歌谈情的地方。
有人说,蝴蝶泉是因为《五朵金花》而闻名,其实,早在300多年前,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曾写道:“蛱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
徐霞客闻之已久的蝴蝶泉,概括起来有“三绝”:泉、蝶、树。
首先说“泉”。蝴蝶泉的水是从岩缝沙层中浸透出来的,水质特别清冽,一出地表便汇聚成潭,没有任何污染。蝴蝶泉奔泻而出的泉水,近年来又被公园管理者十分珍惜地蓄积于三个一潭比一潭大的水潭之中,供人观赏,最大的一潭约10亩。蝴蝶泉由过去的一潭,变为现在的四潭,这是蝴蝶泉公园内最显眼的景观。
其次说“蝶”。蝴蝶泉内,蝴蝶种类繁多,每年阳春三月到五月间,蝴蝶大的大如巴掌,小的小如蜜蜂,成串悬挂于泉边的合欢树上,五彩缤纷。盛况最空前,是4月15日,这一天被白族人民定为蝴蝶会。徐霞客在他的游记里曾作过这样的描述:“还有真蝶万千,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著名诗人郭沫若于1961胩秋到大理游蝴蝶泉时,曾写下“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来万千数,首尾联接数公尺,自树下垂疑花序”的诗句。一个说蝴蝶“连须钩足”,一个说蝴蝶“首尾联接”,两位文人都因时序不合而未亲睹蝴蝶成串悬挂于泉边树下的奇观,倒底哪一种说法更接近细节的真实,这就要靠游客去认真观察了。如果来得不巧错过了蝴蝶会,也不必遗憾,蝴蝶泉以南新建的蝴蝶馆,真实地再现了蝴蝶泉边蝴蝶的生态、品种以及与蝴蝶有关的蝴蝶文化,为不能亲临蝴蝶会的游客提供了了解蝴蝶泉奇观的珍贵资料。
最后说“树”。蝴蝶泉公园内,有“蝶泉之美在于绿,请君爱护划和木”的环境标语牌,这句话一点不虚假地说出蝴蝶泉之美,不仅得益于沿途我们所见到的凤尾竹、圣诞树等夹道迎客的新栽林木,以及泉后满山遍野的松林、柏林、棕榈林、茶林、杜鹃林、毛竹林,还更得益于蝴蝶泉边合欢树、酸香树、黄连木等本地特有的芳香树种。蝴蝶泉边这株夜合欢树,每当4月初开花时节,白天花瓣张开如一只只蝴蝶,夜晚又花瓣合拢吐出阵阵扑鼻清香。诗人形象地赞美蝴蝶是“会飞的花朵”,这合欢树的花朵则是“静止的蝴蝶”。蝴蝶会期间,花与蝴蝶共舞,真假难辩,是蝴蝶泉的一大奇观。
在白族人民心中,蝴蝶泉是一个象征爱情叫忠贞的泉。每年蝴蝶会,四方白族青年男女都要到这里,“丢个石头试水深”,用歌声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㈤ 大理洱海有哪些景点
大理洱海沿岸名胜:
一、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1公里的苍山应乐峰下,原为崇圣寺建筑的一部分,寺庙早已毁,仅存三塔。三座砖塔鼎足矗立于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气势雄伟。大塔方形,中空,始建于唐代,名千寻塔,形状与西安小雁塔相似,高69.13米,共16层,为密檐式建筑。
南北两小塔各距大塔70米,建于宋代,为密檐式的八角形的空心砖塔,均高42.19米,各10层。1978-1980年经大规模维修,在清理大塔基与塔顶时,发现南诏大理国的重要文物680余件。
二、蝴蝶泉
蝴蝶泉位于大理古城北24公里的苍山云弄峰下,泉水从沙石中夺罅而出,聚在一个20多平方米的水塘内,泉水碧绿清澈,有大理石栏杆围护,四周绿树环抱。
有一棵古老的双馨树横卧泉面而过,倒映水中,摇曳多姿,景观变化无穷。每年农历四月,泉周围蝴蝶群集,翩跹飞舞,有的首尾相衔挂于树上,形成蝶泉奇观。这里还建有蝴蝶博物馆、观海亭、咏蝶碑、徐霞客石雕像等。
三、南诏德化碑
南诏德化碑立于大理市太和城遗址内一唐代建筑风格的石亭内,碑高4.02米,厚0.60米,两面刻字,正文3800多字,碑阴1300多字,共计5100多字。叙述南诏初期历史及其与唐王朝的关系,并详及天宝战争的起因和经过,文章婉转动人,词藻华丽,书法遒劲秀拔,有李北海(李邕)笔意。
四、杜文秀帅府
杜文秀帅府,在大理市中和镇南门内正街,咸丰六年(1856年)8月杜文秀起义军攻占古城大理,推举杜文秀为"总统兵马大帅",建立大理政权,改原来的大理提督府衙为帅府,在周围新筑土城,称为紫禁城。
现尚存帅府大门、紫禁城部分城墙、帅府内堂大门、白虎堂及两侧厢房等建筑。起义失败后,云贵总督岑毓英对帅府进行过改建。
五、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
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 ,在大理市下关镇洱滨路,建于1984年,占地60亩。馆内建筑按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的格局设计,陈列文物中突出反映了南诏、大理国的历史,以及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该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经常举行白族"三道茶"晚会,深受国内外来宾的欢迎。
六、天镜阁
天镜阁,在大理市海东乡玉案山上,明代,在这里建阁,而名"天镜阁",成了洱海四大名阁之一。后毁,现建筑在天镜阁旧址上重建。阁附近,原有名刹罗荃寺与罗荃塔,可惜如今塔已毁,现重建的罗荃寺规模较小。
七、茈碧湖
茈碧湖,又名宁湖,位于洱源县东北4公里的罢谷山下,因湖中生长一种珍贵的水生植物――茈碧花而得名,为地震陷落型的湖泊。湖呈陕长型,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1公里-2公里,总面积8平方公里,海拔2055.7米,平均水深20米,最深处达32米,主要水源为凤羽河与梅茨河。
这一带温泉众多:"三步温泉四步汤,气蒸雾迷似仙乡"。温泉为硫磺泉类型,泉水可饮用、沐浴,有较好的健康功能。湖底温泉气泡形成水花树的自然奇观,水产物丰富,人们赞说:"谁道洱河千胜境,源头此处更澄清"。
八、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历史文化名城,是云南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它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城楼雄伟,屋舍俨然。如今保留的大理城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南诏、大理国的都城羊苴咩城东部的旧址上修建,提督偏图,将南城门移至双鹤桥前,周长扩大为12里。
城为棋盘式的建筑,部分城墙保存完整,外墙为砖砌,上列雉堞,下环城沟,南、北城楼上修建巍峨的城楼。城内从南至北有5条街,从东到西有8条巷,弹石与引马石镶砌的路面,青瓦坡顶的屋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市容古朴。在古城内还有不少的寺庙、书院、教堂等古建筑点缀其间,显得古意盎然。
(5)云南大理景色扩展阅读:
一、洱海介绍
洱海,古称昆明池、洱河、叶榆泽等。因其状似人耳,故名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一般湖水面积约246平方千米(一说251平方公里),蓄水量约29.5亿立方米,呈狭长形,北起洱源县南端,南止大理市下关,南北长40公里,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中国淡水湖中居第7位。洱海形成于冰河时代末期,其成因主要是沉降侵蚀,属高原构造断陷湖泊,海拔1972米。
洱海具有供水、农灌、发电、调节气候、渔业、航运、旅游七大主要功能,洱海西面有点苍山横列如屏,东面有玉案山环绕衬托,空间环境优美。
二、气候特征
大理地区属中亚热带西南季风气候带。全年有干湿季之别而无四季之分,年平均气温为15.5℃,全年平均最高气温22.2℃,最低气温10.2℃;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为1000—1100米米,但分布不均,95%的降雨集中在5—10月的雨季,苍山东西坡降雨有显著差异。
一般年,花甸坝(高山)降雨2034.7米米,海西(包括山麓)降雨1348米米,海东降雨959.5米米。苍山东坡气候属亚热带类型,苍山西坡属中亚热带类型。西坡漾濞年均温、相对湿度和地温均高于东坡的下关、大理、洱源,这是因为苍山南北绵亘象一条巨大的屏风阻挡西南季风而造成的。
西坡气温年较差大于东坡,旱季最低降水月雨量低于东坡,原因在于洱海对东坡气候的调节作用。苍山山体高大气候垂直分异明显,主峰终年积雪,从山麓至山顶具有亚热带暖温带及寒温带3个垂直气候带,形成典型的立体气候特点。
冬春季节盛行大风是洱海湖区的一大特点,平均风速为4.1米/秒,大风一般12—14米/秒,最高风速达20米/秒。洱海湖区春秋季达290天,冬季仅75天,形成冬夏短,春秋较长,四季如春的特点。
㈥ 大理有哪些美景
冬季的大理是独一无二的,樱花谷、红嘴鸥、苍山雪景,都是秋冬季节的才能看见的专美景。
最佳游览地属点:
(1)无量山
在全国各地一片冰天雪地的时候,无量山却充满着春天的气息,漫山遍野的樱花,难怪“神仙姐姐”会在这里登场,难怪段誉在这里学会凌波微步!大约在每年12月冬樱花开放,看樱花还是在国内最好,何必去日本!
(2)小普陀岛
数十年来,每年秋冬季西伯利亚的红嘴鸥都会如约飞往云南的滇池和洱海小普陀。在与人们和谐相处的几十年中,红嘴鸥已经变得与人非常亲近了,你可以去喂喂它们,来一次亲密的接触。
(3)苍山雪
大理的“苍山雪、洱海月、上关花、下关风”,合称“风花雪月。从前苍山终年积雪,经夏不消。苍山雪景的宏博壮丽,堪与阿尔卑斯山媲美。而如今全球气候变暖,苍山每年农历十月中旬到来年二月上旬才会有雪。而每年的元宵节到大理,可以一览风花雪月四景。
㈦ 大理有哪些名胜风景
大理风景名胜
大理崇圣寺三塔,距离下关14公里,位于大理以北1.5公里苍山应乐峰下,背靠苍山,面临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远远望去,雄浑壮丽,是苍洱胜景之一。
“胜地标三塔,浮图秘鬼工。”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高69.13
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
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二层,下层边长为33.5米,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21米,其东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题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庄重雄奇,颇有气魄。照壁后有省人民政府立的《重修三塔记》。塔身的第一层,高13.45米,是整个塔身中最高的一级。东塔门距基座平面2米,西塔门倒在近6米处。塔墙厚达3.3米。第2至15层结构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16层为塔顶。以第二层为例,高约2米,宽约10米,上部砌出叠涩檐,凡17层砖,每层挑出0.05—0.07米不等,檐的四角上翘。塔身东西两面正中各有佛龛,内放佛像一尊,龛两侧另有亭阁式小龛各一,莲花座,庑殿式顶,中嵌梵文刻经一片。南北两面,中间有一券形窗洞,直通塔心。第三层则南北为佛龛,东西为窗洞。以上各层依次交替。塔身愈往上愈收缩。塔顶高8米,约为塔身的七分之一。挺拔高耸的塔刹,使人有超出尘寰、划破云天的感受。顶端是铜铸的葫芦形宝瓶,瓶下为八角形宝盖,四角展翅,安有击风择;其下为钢骨铜皮的相轮;最下为覆钵,外加莲花座托。塔顶四角,原有金鹏鸟,相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以此镇之”。现金鹏已无存,复修前仅残存金鹏鸟足。千寻塔中空,置有简易木梯,可达塔顶。
千寻塔西,等距约70米远的地方,有南北两座小塔,是八角形10级密檐砖塔,各高42.19米,塔身有佛像、莲花、花瓶等浮雕层层各异。一至八层为空心直壁,内撑十字架。基座亦为八角形。两小塔间相距97米,
三座塔形成鼎足
之势,布局统一,造型和谐,浑然一体。
崇圣寺三塔布局齐整,保存完善,外观造型相互协调。大塔协领两座小塔,突出其主要地位,同时又衬托出小塔的玲珑雅致;小塔紧随大塔,衬托出大塔的高大、雄伟。三塔与远处的苍山、洱海相互辉映,点缀出古城大理的历史风韵。
三塔相传建于南诏保和时期,三塔之旁原有规模宏大的崇圣寺。据《南诏野史》、《自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寺基方7里,建于南诏第十主丰佑,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公元834至840年)。经历了千年沧桑和风雨剥蚀,崇圣寺终毁于清咸丰年间,如今惟留三塔。近年来曾在塔顶发现南诏、大理中时期的重要文物600余件。
在一千多年前要建这么雄伟壮观的古塔,决非易事。相传是采用建一层塔理一层土的办法,建塔的土坡远及十里之外。1979年在对三塔维修加固时,曾在千寻塔内发现了写经、经卷、铜镜和金、银、木、水晶等佛像,各种药材共600余件,对研究古代大理具有重要价值。三塔及其出土文物,为研究南诏、大理国历史、宗教、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白族文化的象征,有较高的知名度,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大理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寺内三塔博物馆、唐建极铜钟可供参观。还有各种大理石、扎染等民间工艺作坊、摊点,形成了一条颇具民族特色的“大理石街”,为三塔旅游景点增添了情趣。其南有著名的“三塔倒影公园”,可供人们留影纪念。夜晚三塔增设灯光照明设备,三塔更加光怪离奇,可供人们夜游。
在一千多年前要建这么雄伟壮观的古塔,决非易事。相传是采用建一层塔理一层土的办法,建塔的土坡远及十里之外。1979年在对三塔维修加固时,曾在千寻塔内发现了写经、经卷、铜镜和金、银、木、
水晶等佛像,各种药材共600余件,对研究古代大理具有重要价值。三塔及其出土文物,为研究南诏、大理国历史、宗教、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白族文化的象征,有较高的知名度,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大理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寺内三塔博物馆、唐建极铜钟可供参观。还有各种大理石、扎染等民间工艺作坊、摊点,形成了一条颇具民族特色的“大理石街”,为三塔旅游景点增添了情趣。其南有著名的“三塔倒影公园”,可供人们留影纪念。夜晚三塔增设灯光照明设备,三塔更加光怪离奇,可供人们夜游。
三塔旁,原有规模宏大的崇圣寺。据《南诏野史》〈胡本、王本)、《白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寺基方7里,圣僧李成眉贤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铜40590斤,建于南诏第十主丰祜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公元834至840年),费工708000余,耗金银布帛绫罗锦缎值金 43514斤。
崇圣寺及三塔建成后,寺院保存较好。元武宗时曾“降圣旨”封释觉性为住持僧,保护寺产,免征粮税。元代亦曾加以维修,使得“殿庑焕然复兴,三塔峙立,金碧交辉,巨丽与山埒(相等)”。明代,李元阳重修,亦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当时寺中有五宝:三塔、巨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至徐霞客到大理时,仍见崇圣寺前“三塔鼎立,……诺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相对,势极雄壮”,楼后为正殿,正殿后为“雨珠观音殿,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据说,寺中的鸿钟,为“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万古云霄三塔影,诸天风雨一楼钟”,历来为人所乐道。雨铜观音,庄严静美,细腰跣足,造型精美,为南诏遗物。然世事沧桑,巨钟已毁于清,雨铜观音毁于十年动乱,证道歌碑与佛都匾连同寺院一起,今已无存。
三塔建成千余年来,饱经风霜,经受了历史上多次强烈的地震。史载: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大地震,千寻塔“裂二尺许,形如破竹”,后“旬日复合”。1925年地震,塔顶震落,残破益重。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l961年将三塔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三塔进行了精心维修。值得重视的是,在维修过程中,于千寻塔塔顶和塔基内清理出南诏、大理时期的佛像、写本佛经等文物600余件。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南诏、大理国时期文物中最丰富、最重要的一批。其中一尊金质造像,重1135克,高0.24米。此外还有刻字铜片,佛经,各式铜镜,各种药物,如朱砂、沉砂、檀香、鹿茸、珊瑚、云母等。三塔它似三支巨笔,把古城点缀得更加壮丽,使苍洱风光增添了不少光彩。三塔历来都是大理的象征,是一群风格不同的砖塔。主塔千寻塔是平面四方形的唐代典型空心密檐式十六层塔,高69.13米,大致建于晚唐时期;南北双塔均为平面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两座的式样完全相同,均为十级,高均匀42.4米,建于五代到南宋的大理国时期。两塔与千寻塔鼎足而立,雄伟壮观,浑然一体。近年来,在对三塔的加固维修过程中,清理出680余件,文物,这是迄今发现的最丰富、最重要的一批南诏和大理国时期的文物这些实物,为研究南诏、大理时期的历史、宗教、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㈧ 大理最值得去的地方,要风景秀丽的。贵在精,不必说那么多的景点。
1、常规线路安排:早上8点坐游船观苍洱,可登小普陀、南昭风情岛,看专杨丽萍的玻璃屋;下属午一点左右登岸,参观蝴蝶泉;三点左右到崇圣三塔寺礼佛;晚上逛古城泡酒吧。
2、如果是自驾游,可以考虑逛逛喜洲,参观严家大院,这是目前发现的最原始最集中的白族聚集地;
3、如果常规线路都玩过了,可以考虑坐感通索道,看天下棋局和清碧溪;或者直接到茨碧湖地热国去泡温泉;
4、去江尾洱海源头,大理西湖划小船,看渔鹰起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5、如果你们能在4月5日至11日期间来大理,就正好赶上白族三月街,非常热闹,又不要门票;
6、全民健身中心边上有个新建的洱海之月湿地公园,很漂亮,值得一看,也不需要门票;
7、想爬山礼佛的话,可以去感通寺(无门票)和将军洞(门票二元);
8、步行走苍山玉带路(全程约六小时),可以看到很多苍山上的景点,还可以俯看大理,也是个不错的省钱行程安排,就是对体力要求比较高。
㈨ 大理有几个风景点
楼上很详尽地介绍了
我只推荐点必去,而且美丽的地方
古城、苍山、洱海、南国风情圆、下关
㈩ 大理风光简介50字左右
《大理风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为了展现中华山川的壮美风采,于2000年4月19日发行的,志号为2000-8的特种邮票。《大理风光》邮票全套4枚,分别描绘了大理苍山洱海、崇圣寺三塔、鸡足山、石宝山的景观。
1、《苍山洱海》,图案描绘了大理苍山洱海的美丽景色。
2、《崇圣寺三塔》,图案展现了大理崇圣寺三塔的雄伟气势。
3、《鸡足山》,图案描绘了大理鸡足山的自然风貌。
4、《石宝山》,图案描绘了大理石宝山的壮美姿态。
(10)云南大理景色扩展阅读:
一、邮票赏析
这套邮票的4枚图案,虽然表现的是大理风光,但设计者在每一枚邮票中都选择了一种典型的建筑物作为视觉中心,或塔或寺,让人文建筑成为自然景观的点睛之笔,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大理风光之魂。
1、《苍山洱海》
画面上,明镜般的洱海和终年积雪的苍山相辉映,“玉洱银苍”名副其实,油然与古人的赞美产生强烈共鸣:“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
2、《崇圣寺三塔》
画面上,苍山之麓,洱海之滨,三座塔鼎足而峙,水中倒影清晰可见,浑然一体,像三支雪白的巨笔直插南天,故又有“三文笔”之称。崇圣寺三塔虽然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几次强烈的地震,依旧巍然屹立,充分反映了白族人民高超的审美能力和建筑才能。
3、《鸡足山》
设计者借用鸟瞰式角度,以苍山洱海为背景,将鸡足山主峰上的楞严塔置于画面中心,左下角绘以郁郁葱葱的林木,生动地展现出了鸡足山这座山、泉、岩、壁、寺庙、森林兼备以佛教文化和森林公园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的自然风貌。
4、《石宝山》
邮票主图为石宝山支峰石钟山石窟的石钟寺区,画面采用鸟瞰角度,以苍山洱海为背景,生动地展现出了石宝山以石窟寺、寺观、紫红色球状风化龟背岩为特色的景观。
二、发行背景
大理县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洱海沿岸。名胜古迹有三塔寺(即崇圣寺)、蝴蝶泉等。大理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大理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以苍山洱海为中心的大理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4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全国2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它坐落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含苍山、洱海以及周边的佛教圣地鸡足山、剑川石宝山石窟群、道教圣地巍宝山、洱源茈碧湘景区等。
大理它巍峨雄伟的苍山、碧波荡漾的洱海和星罗棋布的风景名胜,以及浓郁淳朴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众多的中国国内外游客。2000年4月19日,为了展现中华山川的壮美风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大理风光》特种邮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大理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