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门风景
『壹』 剑门关有哪些景点
剑门关关楼:在古代官府多次在剑门关关隘修建关楼,均毁于战火,明时又重新建造,清时修复多次,使关楼更加雄壮美观,可惜这样一座历时数百年的巍峨建筑却于1935年修川陕公路时被全部拆毁。后在2008年的“5.12”特大地震使关楼严重受损,2009年剑阁县决定在清代关楼的原址上重建关楼,现在大家看到的关楼就是仿照明代关楼重新修建的。关楼宽18.3米、高19.61米、深17.7米,全木结构,气势恢宏。
『贰』 岳阳风景区为什么用明代魏允贞的"洞庭于天下,岳阳天下楼"作为景区大门上的楹
深入领略全诗壮美的意境,当然要了解魏允贞其人及其时代,以及“天下”一词的丰富内涵。魏允贞,南乐(今河南南乐县)人,万历五年(1577)进
士,其弟允中、允孚均为进士,与乃兄世称“南乐三魏”。魏允贞怀统邦济世之才,忧国忧民之志,他并非以诗名世,而是以犯颜直谏名世。在御史任上,他就奏陈
时弊四事,抨击当权的污吏贪官,被贬谪后仍不改初衷,屡次上疏力陈时政得失。他主要生活在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一朝,明朝本来就暴君与昏君辈出,神宗更是荒淫
无耻的好色之徒,昏庸腐朽达于极点,在位长达48年却有20多年不上朝理政。纪纲败坏,党争不已,吏治糜烂,万历朝就成了明代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抱负有
操守的魏允贞生当如此时世,他发而为诗的心声意下如何,当可想而知。
“天下”一词,古时多指华夏神州的全部土地,即全中国之意。庄子有《天下》篇,北宋沈括编制有《天下州县图》,明末清初顾炎武撰有《天
下郡国利病书》。“天下士”从“天下”衍化而来,即忧国忧民的以天下为己任之士,远者可以追溯到《礼记·礼运》篇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吕氏春秋·贵公》篇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近者可以上溯至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魏允贞心目
中,洞庭水非一般之水,乃名扬天下之水,
岳阳楼也非一般之楼,乃名满天下之楼,由此及彼,由物及人,只有高怀佛抱心怀天下之士,才能与名楼胜水相映生耀,相得益彰,才有资格痛
饮楼头,凭轩涕泗,把栏杆拍遍。然而,环顾左右,放眼八方,天下之士在哪里呢?“谁为天下士”这一声喝问,既是作者当仁不让的自许,也是对同道与同志如有
所待的他许,留下的是至今也仍然发人省的袅袅余音。
谁为天下士?在红尘滚滚的今天,我们登岳阳楼之巍巍,眺洞庭湖之浩浩,把酒临风,请不要忘记魏允贞警钟般敲响的诗句。
『叁』 大门门楼适合贴什么风景画
本人想信古老、而不是现代风水书中的如下二种说法:“圣贤之书,神清鬼伏,可避百煞,可压百邪”。“圣贤之书,可旺龙气、改宅运、旺财运。”这是风水书中的原句,本人没有加一个字,没有减一个字,原原本本摘抄在此,供参考。亲身体会也是实实在在的受益,确有改龙运、旺家宅、旺财运、去百邪的功用。
想要避煞解邪,建议买一些书存放家中,必有好处,胜于任何风水布局,胜于任何驱邪、捉鬼、画符、镇宅。如下书最好:1、工具书。2、教科书。3、科技、科普书。4、名人名著。
对风的化解,其它化解物件容易引起歧义、质疑,又不方便。红旗,就是被质疑理由充分正当。化煞具有更好的作用。红解百煞,五星团聚。不要以为红旗就没有另一层含义,只是红星闪亮的一面,选择红,更深的含义还是化煞作用,只是意在言外,精神诠释,不落世俗而已。全世界所有的军队都在一定部位用有红色。
红旗的作用:如果对风水不放心,认为不妥,可以在家门口和家中适当位置,展开、贴挂一面大小适中的五星红旗,用以展示主人的心思意境,有“意此示彼”之功。家中挂红旗,一样具有化解作用,不会被质疑,就是被质疑,理由正当。1、红旗,成功胜利的标志。2、中国人的向往和希望,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希望。挂一面红旗,树起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信仰。3、红解百煞,邪气不入,鬼秽惊惧,凶邪不怕。红旗飘飘,幸福随到。4、五心团聚,心无牵挂。正气在胸,心无邪念,不怕恶煞;娇而不艳,庄严而又神圣。5、最好丈量好长度、宽度,大小适中,定制五星红旗,展开贴挂,象一幅美丽画卷。红旗与国家同命运,与日月同辉煌,任何时候都可挂,有皇封诰命在前,胜于任何开光。
『肆』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副对联出自哪个风景名胜区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出自唐朝宋之问的诗《灵隐寺》,当然是:杭州(灵隐寺)风景名胜区。后来,有人选用这两句诗,作为杭州西湖韬光庵观海亭楹联
『伍』 "宏泰坊"长沙靖港古镇的一处旅游景点 是原清代的一处青楼 门前有对联 我认不出来 朋友们可以去搜一下图片
巫山洛赋 愿得君王相顾
闻琴解佩 挽公长醉花间
横批:一枕黄粱
不问世俗百态,纵情花草丛中正风流。
岂知人情冷暖,恣意温柔蜜乡枉少年。
横批:盎然春意
上联:进门都是客
下联:入室皆为宾
横批:服务到底
牡丹花下死,死梦生醉,醉三山五岳多情儿郎爱牡丹;
做鬼也风流,流芳万代,代五湖四海寡意女子来做鬼。
横批:一梦闻芳
清风多情犹止步
世间冷暖谁人怜
一江春梦
娇媚佳人立堂前
风流才子举步难
横批:公子贵姓
得天独厚春闺女
有情无心青楼人
横批:醉十年
只爱金黄银白,不问尔等来历
且看官贪商奸,倒比他们干净
横批:红尘游戏
千金买笑不知佳人泪
万般柔情哪堪公子怜
冷暖世间
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请继续追问。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助益,请采纳为最佳答案!
『陆』 (海霞红,山烟翠。故都风景繁华地。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是谁写的
是柳永的《早来梅芳》海霞红,山烟翠源。
故都风景繁华地。
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
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
汉元侯,自从破虏征蛮,峻陟枢庭贵。
筹帷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
铃斋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便恐皇家,图任勋贤,又作登庸计。
『柒』 大门门楼被面贴什么样的风景画好
最好是整体看起来比较舒适的
『捌』 岳阳楼风景区为什么用明代魏允贞的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坐风景区大门上的楹联
从吟咏岳阳楼的诗文来看,登上岳阳楼把酒临风,至迟从唐宋以来,便是迁客骚人仁人志士的风雅之举.
饮酒岳阳楼
“洞庭
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明代诗人魏允贞题为《岳阳楼》的著名诗句,如今雕刻成一副楹联,悬挂在岳阳楼的大门前.这是岳阳楼最绝妙的广告辞.其实,这首诗后
面还有两句:“谁为天下士?饮酒楼上头.”从吟咏岳阳楼的诗文来看,登上岳阳楼把酒临风,至迟从唐宋以来,便是迁客骚人仁人志士的风雅之举.
据史载,岳阳楼的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名将鲁肃为检阅水军操练而修建的阅军楼,据今已有1700多年.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巴丘一带始建巴陵
县城,阅军楼随之改为巴陵城楼.到南朝宋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巴陵废县改郡,对巴陵城楼进行重修,使这一十分简陋的军事设施,成为供人游览的场
所.既是游览观景,想来从那时起,酒客们只怕也应该能够饮酒楼上头了.只是那时还不叫岳阳楼,因楼建在西门城上,有叫西楼的;又因位于郡署之南,有叫南楼
的;还因为濒临洞庭湖,有叫洞庭楼或洞庭连天楼的.
岳阳楼“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泪下.”除了这副名联中所列的诗圣、名儒、贤吏、酒仙这四大名人,使岳阳楼名扬天下的功臣,还当首推李白.
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途中突遇大赦获释,千里江陵一日还,正所谓喜从天降,欣喜万分.下江陵,过岳阳,李白与友人泛舟洞庭湖赏月,登临
岳阳楼饮酒,留下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等上十首不朽之作.其中《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被后人公认为岳阳
楼的“定名之作”.诗曰:“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天上舞袖回.”那位曾与李白一同泛舟
游洞庭湖的中书舍人贾至,也留下了一首题为《岳阳楼重宴别王八员外贬长沙》的好诗.李白、贾至赋诗之后,岳阳楼之冠名便约定俗成,一直沿用至今.换言之,
是李白的诗,使岳阳楼真正从岳阳之楼变为天下之楼.
从唐宋以来有关岳阳楼的诗赋与图画推定,把酒临风的高楼敞轩一直是岳阳楼沿用的建制.李白
的行杯舞袖,贾至的重宴别友,都证明岳阳楼上原是可以歌舞宴饮的.宋人张光彦在《己酉中秋会饮岳阳楼》诗中说得更为分明:“岳阳楼高几千尺,俯仰洞庭方酒
酣.”现存最早的岳阳楼图,是元代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夏永所绘的一副扇面.从画面可见,当时的岳阳楼为二层三檐,二楼内设门窗,周有回廊.一楼四
周建有突轩,突轩内设回廊.另据明朝万历时王昕《三才图会》中记载:“岳阳楼其制三层,四面突轩,状如十字,面各二溜水.今制架楼三檐,高四丈五尺.”到
了明末,宫廷画师安正文绘制的《岳阳楼图》,画中可见游人在楼上弈棋、望、谈天、吟诗.此后岳阳楼几废几兴,一直到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重修,
恢复唐宋风韵,乃成今日岳阳楼“四柱三层飞檐盔顶”之形制.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清光绪六年十二月岳阳楼大修告成之时,当时的岳州府正堂与巴陵
县正堂联合立下一块告示碑,碑云:“照得岳阳楼为郡城名胜之处,士民登览,本所不禁.惟从仙迹遗存,理宜肃静.乃有不安本分之徒,登楼游览,竟然任意喧
哗,且有互相争斗者,殊属不成事体.合行出示严禁.为此,示仰士民人等知悉:嗣后登楼游览,务各恪遵礼法,不得肆行喧闹;三醉亭及亭旁抱厦翼屋,原为游人
憩息之所,不得酗酒滋闹;遇有官绅因公聚集,游人各宜回避,不得擅进滋扰.自示之后,倘再违玩不遵,定拿案惩治不贷.特示.”从那时起,岳阳楼便立下了
“理宜肃静”的规矩,自然再不能饮酒楼上头了.
如今登斯楼也,凭栏临窗,观水天一色,览风月无边,虽不能把酒临风,但眼前忧乐谁无意,天下江山此最雄,你尽可壮志凌云,且把栏干拍遍.
『玖』 门前种什么树风水最好 家门前种树风水禁忌
大家无论是住在农村的房子,还是一些高级的别墅,都会喜欢在院子里种上一些花草,但是千万不要乱种。在这里就带大家看看种哪些比较吉利,哪些不好。
以下这些树不合适种:
1、杨树
杨树本身就十分通达,叶子也十分的多,在风来时还会有沙啦啦的响声。事实上民间有种说法是鬼拍手,也就是说鬼在拍手,这样对于家庭来说不吉利。再一个就是杨树本身很高大,种在院子里的话,会挡住很多的阳气,从而导致屋子内阴气特别的重。
看了上边的这些介绍,想必大家已经知道哪些能种,哪些不能种了,所以说大家还是需要注意一下的,毕竟是为了自己还有家里人好。大家还是种一些可以种的植物吧!
免责声明:本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东方IC”,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东方IC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其它图片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作者处理并删除。
『拾』 博白的风景
旅游资源
(一)鬼门关
桂门关又名鬼门关,位于玉林市博白县浪平乡浪平村桂门关队,距离博白县城9公里。此关始建于汉代,设关卡于界上,以稽查行旅。。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皇帝诏令将“鬼门关”敕改为“桂门关”。该关形势险要,虎踞三千峰,山横百二重,烟护羊肠道,云开鸟道通。集古代军事遗迹,自然生态风光与山寨风情于一体,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关隘,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点,也是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接点,其知名度之高素与天涯海角齐名。这是一条美丽神奇的古代驿路,至今还保存着古代修建的关隘石路,拱形石桥,铺石栈道,横架小溪两岸的英台木树桥等。明代嘉靖年间广西佥事、任博白知县的金辂在《兴业过白州道中》一诗云:“官道穿崎峡,篮舆衬晚晴。水鸣如有谓,山曲更多情。野鸟迎人语,林花映日明。”至今,浪平乡浪平村桂门关队不仅保留了关名、地名和村名,而且仍然保存着古代修建的关隘石路、拱形石桥、铺石栈道、横架小溪两岸的举世无双的英台树桥—奈何桥等,是研究“鬼门关”文化和绿珠文化的重要景点之一。据权威科研机构测定,山里负离子含量最高达每立方米21万个,可以称得上为天然森林氧吧。桂门关给人的印象是古、幽、秀、奇,极具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博白县旅游局局长认为,桂门关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必将加快浪平乡旅游建设的步伐,推动浪平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促进浪平乡社会和谐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他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到浪平乡桂门关旅游,进一步了解和研究桂门关的历史文化。
(二)温罗温泉旅游度假区
温罗温泉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亚山镇温罗村,县城有公共汽车直达。泉池宽约10 温罗温泉旅游度假区
米,深约2米,呈圆形。股股温泉在池底涌出,啵啵有声。池水清澈明亮,池底之物一清二楚,整个温泉池恰象大锅十分烫手的热温,清代《博白志》中说“水泉涌出,热如沸汤,可宰牲”温泉池上空蒸气腾腾,如烟似雾。 建设中的博白温泉旅游度假区融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健身娱乐、水上运动、野营登山、科学考察于一体,整个温泉流量大、水温高、水质好,景区山光水色、积翠浮绿、环境优雅,泉边湖水清澈碧蓝、曲桥水榭、林藏殿阁、一泉一湖、广西独一无二,实为休闲度假、享受大自然恩赐的世外桃源。温泉旅游度假区主要景点有:(1)温泉、(2)温罗湖、(3)森林及生物景观。
(三)宴石寺风景区
宴石寺风景区位于博白县境西南部顿谷镇石坪村,距县城30公里,海拔300多米,景区面积为24平方公里,碧绿的南流江从景区穿梳而过。景区以宴石山为中心,宴石寺为首 ,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山体顶平开阔,四壁直立,传说曾有众神会宴于山顶,故名宴石山。山体为紫色砂岩及紫色土,山上有池,一年四季有水,景区内层峦叠翠,形象 宴石寺风景区
带真,马岐石形似牧童骑马;龟头山上千年神龟翘头望春天;象鼻伸鼻饮江水;美女献花趣味横生;还有栩栩如生的虎头山;活灵活现的金鸡报晓山颇具有神奇色彩。山峰透岩洞奇,石山美,江水清,景色迷人,气候温和,神话传说神奇入胜,历来不知吸引了多少游人墨客到此游览吟诗作对,素有文明历史和名人开发功绩记载,游客如云,长盛不衰。1995年4月经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把宴石山风景区的隋朝建造摩崖三座雕象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同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宴石寺风景区主要景点有:(1)宴石寺、(2)宴石天仙桥、(3)紫阳观、 (4)三烈祠、 (5)仙人池、(6)“神树”、(7)出米洞(8)母猪带仔、 (9)仙梯、(10)顶天腊烛、(11)伏波祠。
(四)大平坡水楼
大平坡水楼是博白县主要名胜古迹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水楼位于县城东南四公里的城厢大良村,始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水楼四周有五米宽的护河,分四 大平坡水楼
层。底层大半浸于水中,由外到内依次为拱门、环廊、内室;圆拱门半露水面,倒影水中,环环相扣,水楼便如虚浮水中,微波荡漾,隐隐浮动。二、三层格局与一楼相似,各设五室,是水楼主体部分;四周有长廊相环通,廊外南北各设11个拱门,东西各有五个。第四层乃装饰性门楼,立于楼顶中端,有台帽徽,设三室。南北还各有吊桥(现改水泥铺设)与第二层相通。水楼南北长27.62米,东西宽15.77米,通高17.58米;底层水池南北长36.5米,东西宽29.64米,水深2.5米。 为什么要建大平坡水楼?大良村一八旬老妪黄树英说:“老人讲,有一年下了一场黑雨。黑雨过后,连年瘟疫不断。为了消灾除魔,大育村一李姓大地主集资并请人设计建了水楼以镇妖邪,并兼作收租仓库。”据《博白县志·大事记》载:“道光十二年(1832)二月六日夜,下黑雨,水如淡墨。是年,早稻丰收。”而水楼始建于民国元年,即1912年。看来,建水楼的真正原因还有待考证。 水楼建筑式样为古代英国别墅阁楼,雄伟古朴。这幢伟岸而别致的欧美风格的建筑矗立于遍地二进院式的中国乡村传统建筑群中,如鹤立鸡群。光阴荏苒,八十多个春秋的风风雨雨,四周田野的水稻黄花几度飘香,水楼已经斑驳苍老。1985年经文物管理所修葺后,水楼如今又恢复风采,焕发出他那英国绅士般潇洒迷人的风度。
(五)云飞嶂
云飞嶂位于广西博白县城西南四十余公里之那林、江宁、顿谷、沙河四镇交界处。是广西十万大山南端的一座主要山脉,该山是一座具有神奇色彩,传说颇多,山险径曲,奇峰怪石 云飞嶂
,悬崖陡壁,阴谷阳坡,松间烟云,古树参天,石溪流泉,风景秀丽之名山,素有“压倒岭南第一峰”之美称。明代诗人曾才鲁,游云飞嶂后赋诗,曰:“律卒峰峦气势雄,云飞霞卷影玲珑。巨人迹在千层石,扶绿祠连一径松。鹤唳风声秋峤外,鸦飞虹影夕阳中。眼看宛石芙蓉帐,压倒罗浮第一峰。”(罗浮山古时为岭南第一峰)云飞嶂深山坡麓茂生着野参芍药,天冬百合,灵芝沉香,枫柯丹桂,山柚蕃柏,萝芒竹结,板栗荔枝,云茶油柑,红菌青菇,香樟楠杉,翠竹白藤,奇花异草等。林中深处还有飞禽走兽,龟蛇玉兔,蚕娥蜂蝶,真乃一座天然之博物园。云飞云飞,之奇特所在于烟云变幻无穷,千姿态百态:时而轻如绒球,时而族如芒花,时而如飘彩绸,时而如涌波涛。四季常见峰顶云锁雾绕,故名“云飞嶂”。 云飞嶂有三绝:一是山顶千层石上的巨人足迹,被称为仙人脚印;二是唐代南州太守领将军庞孝泰古墓;三是松涛啼鸟。因山势崇峻,秋高气爽时节,登上山巅,可看到北部湾深蓝色的海水。周围的主要景点有:鸡冠嶂、上流峰、六塘颈、铁帽头、玄乳峰等。云飞嶂盛产的云飞红碎茶,是博白名茶之一。
(六)博白人民公园
公园
博白县人民公园,位于县城区的北侧,始建于1926年,其前身是“中山公园”,1956年改名为“博白县人民公园”,公园占地面积18432平方米。园区所在山岭均已全部绿化,园区树木葱茏山径迁回,满目飞花点缀着楼亭画略,一派生机勃勃、花香鸟语的景象。内有登高岭,山顶上青松翠柏簇拥着气势雄伟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在山顶可瞰腑博白全城,碑前广场中中立有中共广西特委书记朱锡昂烈士雕像、右侧有朱光亭、左侧有纪念馆、动物园、游乐园、水上乐园、露天舞厅等等。是我县设施功能齐全的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东靠城东水库(可划船、垂钩)。北有万亩龙眼基地,游人可品偿丰收果实,西侧接壤南流东(可划船、垂钩)、双角峰、将军岭、鸡冠水库,是休闲、假日活动的中心,每年接待旅游、休闲人员约30万左右人,景点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和良好的经济价值。
(七)王力故居
王力故居位于博白县城西郊的新仲村岐山坡队,距离县城1千米,博白至水鸣公路旁。是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王力故居
游区,被誉为“中国近百年来最伟大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出生地和童年生活的地方。故居始建于清朝嘉庆元年(1796),是王力的祖父王紫庭所建,共3进27室,为泥砖桁桷单层体悬山顶结构,典型的南方客家民居建筑风格。总占地面积1100多平方米,座北向南,原为三进27室,具有客家民居建筑风格。由于年久失修,已有相当部分房屋于20世纪90年代初崩毁。2003年重新修复并向游人开放。 王力先生神奇的学术生涯和杰出的成就,是后人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了弘扬王力勤奋好学、龙虫并雕、中西贯函,忠诚教育事业,热爱祖国的精神,缅怀先辈,激励后人,博白县县委、县政府决定修复王力故居和建设王力纪念馆,把王力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学术研究交流基地,文化与旅游结合的人文旅游景点,群众休闲学习的好去处。并从2002年3月份开始筹备修复王力故居。把王力故居、纪念馆的规划纳入整个县城的规划,总投资1000多万元。规划第一期工程:王力故居主体工程和故居前面小广场的硬化。占地约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918平方米,房屋20间,确保在原貌的基础上建成砖混结构房屋;第二期把道路拓宽,建好停车场;第三期工程把王力故居前面的五户人家房屋搬迁,建设王力广场,摆放王力先生铜像,恢复门前7个池塘,把故居前的鱼塘建成荷塘,池塘种荷花,周边种竹、柳树、桂花树,建造弯拱桥、凉亭等,辟为休闲游乐场所。将岐山坡小学改名王力小学,故居后面建设王力初中,在岐山坡小学左边建造王力纪念馆。 筹建工作得到上级有关部门、海内外各界人士、王力先生亲属及全县广大群众的关心支持,献计献策,出力捐钱,捐献文物。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完成,于2003年12月5日举行修复落成典礼。 修复后的故居占地1400平方米,仍然保持了原故居的风貌,融文化、学术、艺术、史料、观赏为一体。展示的内容丰富翔实,有王力先生家世童年,十年失学,奋发进取,出国深造的叙述;有师承国学大师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和著名文学家朱自清、闻一多砌磋学问的珍贵史料以及王力先生酸甜苦辣的人生经历。淋漓尽致地重现了这位大师“生前一代雕龙手,身后三千倚马才”治学育人的风操,详细介绍王力先生一千多万字著作的辉煌学术成就。故居内设有“龙虫并雕斋”、“王学书屋”、“翰墨碑林”、“王力出生地”、“王力著作阅览室”、“王力会客室”、“花厅院落”等展厅,再现了“一代宗师”王力先生学术生涯和个性、风采、魅力,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