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景景观 » 石庙风景区

石庙风景区

发布时间: 2020-12-23 12:48:16

① 广西梧州哪个风景区离赤道近

北回归线以南的广大地区,梧州市境内有:天龙顶山地公园风景区(包括石版庙景区)、石权根山风景区、石表山风景区、岑溪东山公园、李济深故居景区、蝴蝶谷景区、允升塔景区、梧州植物园景区、苍海湖公园、梧州园博园等等

②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都有哪些风景区

一 卧鹿山效圣寺(鞍山寺庙古刹)
二 龙潭湾自然保护区(鞍山自然保护区)
三 黄显声将军故居(鞍山名人故居)
四 清凉山风景区(鞍山风景区)
五 石 湖(鞍山湖泊)
六 老古庙(鞍山寺庙古刹)
七 药 山(鞍山历史遗迹)
卧鹿山效圣寺 详细地址:位于岫岩县南24公里的杨家堡乡松树秧村
景点介绍:卧鹿山效圣寺又称石庙、老古庙。位于岫岩县南24公里的杨家堡乡松树秧村。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效圣寺坐落在卧鹿山石崖下山坡台地下,周围群山环抱,一条山涧小溪水由西向东流过。
传说效圣寺始建于唐代,现已无从考证。现存的建筑是清代嘉庆年间所建。寺高约5

③ 梧州有什么景区

梧州复市景点主要有制

历史人文景观:骑楼城-龙母庙景区、梧州中山纪念堂、李济深故居、梧州市博物馆、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袁崇焕故里、梁羽生公园、永安王城、太平天国永安活动旧址、中和窑址、邓公庙、珠山建道圣经学院旧址、梧州市旧英领事馆、梧州白鹤观、允升塔、炳蔚塔、粤东会馆、梧州园博园、四恩寺、广西大学旧址、梧州古城墙、广西银行旧址、梧州近代军事设施遗址、苍梧王城旧址、三总府旧址、梧州府衙旧址、传经里旧址、梧州近代建筑群(包含梧州海关旧址、美孚石油公司旧址、英领事署旧址、思达医院旧址、梧州邮局旧址、新西酒店、天主教堂)等。

自然景观:梧州八景、白云山风景区、苍海湖旅游区、石表山旅游风景区 、珠山景区、蝴蝶谷景区、天龙顶国家山地公园、石庙山、玉梦冲天书峡谷、太平狮山、六堡茶生态旅游区等。

梧州,广西下辖地级市。

参考资料:梧州_网络

④ 岑溪市石庙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岑溪市石庙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是2007-07-06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岑溪市注册成立的专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属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岑溪市岑城镇城东路98号。

岑溪市石庙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50481662148207B,企业法人陈喜伟,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岑溪市石庙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岑溪石庙旅游景区的开发;旅游商品、旅游工艺品、农副土特产、日用百货的购销。(以上项目涉及国家专项审批的须取得批准后方可开展生产经营,经营期限以专项审批为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8193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和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54家。

通过爱企查查看岑溪市石庙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⑤ 求南阳旅游景点排名前十,哪些比较值得去

南阳旅游景点排名前十的有:丹江大观苑、西峡龙潭沟、七峰山生态旅游区、南阳武侯祠、花洲书院、中原第一漂、淅川八仙洞、寺山、香严寺、云华蝙蝠洞。比较值得去的是:丹江大观苑、西峡龙潭沟、淅川八仙洞。

1、南阳武侯祠

南阳武侯祠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城西卧龙岗上,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有1800多年历史,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十年躬耕隐居地和历代祭祀诸葛亮的地方,也是汉昭烈皇帝刘备“三顾茅庐”处,历史上著名的“三分天下”策源地和“草庐对策”发源地。

4、八仙洞

八仙洞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马蹬镇境内,地处淅川丹江口水库东岸。八仙洞是一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寒武纪,距今大概有两亿多年的历史。相传有八位仙人曾在此修炼而得名。八仙洞的地质地貌兼中国北方溶洞和南方溶洞的特点于一身,既有北方溶洞的神秀的特点,又有南方溶洞高达之特点。

洞内石笋如林。石钟倒挂,石盾丛生。石鳍薄如蝉翼,石花晶莹剔透,五光十色,琳琅满目,亦真亦幻,宛如人间仙境;每年春夏,蔷薇花、紫藤花等开满聚仙山,香飘十里,另人陶醉;登临拜仙亭,俯视小三峡,八仙嬉水,山水相依,美不胜收,让游客流连忘返。

5、香严寺

香严寺,又名长寿寺、香严长寿寺、显通禅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

香严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仓房镇白崖山,东临龙山,西接虎山,北依后岭,南拱面山,整个地形若莲花状,该寺居正中。始建于唐朝,本是慧忠的道场,后建寺于此。唐宣宗曾在寺内避难,剃度为弥。自唐代宗颁旨敕护起,香严寺便与少林寺、白马寺、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有万顷香严寺之称。

⑥ 岑溪有那些旅游景点

岑溪旅游景点:
一、白霜涧瀑布
白霜飞瀑是集山、水、林、潭瀑、溪谷、奇石、神滩于一体的自然生态风景区。位于吉太河与君洞河交汇处附近,落差约80米,宽约20米,丰水季节,瀑布之水分三级奔流而下,水声轰鸣,水雾蒸腾,气势浩大,潭瀑交错,百练银珠落碧潭;水声回荡,悠扬空谷成华章。与四周的高山丛林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溪谷:两岸森林密布,野花烂漫,藤萝垂悬;溪流潺潺,落差较大处形成瀑布、深滩;溪是满布紫色山石,高低错落,大小各异,不时把溪流撞成朵朵水花,极富野趣。神仙滩:位于瀑布上游,河水清澈见底,河床是一块块巨大的石块有规则地拼成,这些石块非常平整,象人工打磨切割过一样。其中有多个深不可测的穴眼,传说是神仙的脚印。滩后有一潭,深不见底。森林景观:两岸为原始次生植被,覆盖率高,四季植物景观丰富,绿树葱茸,树影婆娑,紧靠溪涧边藤萝悬挂,野花点缀,更富野趣。且野生动物较多,时有珍鸟啼鸣。
二、石庙
石庙——又称盘古庙,是岑溪市的一大自然景点,也是岑溪市最近正在大力开发的景点之一。石庙位于岑溪市水汶镇西南部,相对高度950米,占地面积170多亩,石庙四周群山怀抱,连绵起伏,直通云间。一条小溪由左向右环绕着山脚,与黄华河相接,连成一体,就象一条玉带盘绕着石庙。石庙山上怪石嶙峋,奇峰突起,千姿百态,花草树木在石缝间生长,枝繁叶茂,每逢早晚,云雾笼罩,恰似人间仙景故有诗云:“石中溪水万年青,庙前风景千万秀”、“石庙生成峰对蜂,奇景相对各不同”。石庙山上不仅有着神秘美丽的传说,而且到处都是怪石奇松:有百鸟归巢、乌龟孵蛋、三眼仙、望天仙、笑面仙、鸳鸯石、生命之源等怪石。
三、天龙顶(土柱顶)
天龙顶(土柱顶),国家山地公园,位于岑溪市南渡镇吉太村附近,距离岑溪市区55公里,距离南宁至梧州的高速公路昙容路口仅15公里,有新修的高等级柏油路直达景区。天龙顶国家山地公园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景区主峰天龙顶海拔1221米,相对高度221米,属云开大山山脉的主峰。景区内海拔高于1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石豹顶、公婆顶、湖广顶等四座山峰。 天龙顶景区的自然资源具有多样性,景区内有高山湖泊、原始森林、沟壑峡谷、溪谷瀑布群、海拔1000米之上的高山草甸、海拔1200多米的丹霞山峰、延绵近数十里的断层崖壁等等,形成了一个具有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多功能的复合型景区。
四、南渡邓公庙
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西岑溪市南渡镇南渡街。距梧州市区100千米、距岑溪市区20千米。是展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及当地民俗文化的游览胜地。该庙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原建在卧龙岗,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迁于今址,现存邓公庙是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修的。该庙是岑溪人为纪念邓清而修建的。该庙为硬顶砖木结构,由前殿、后殿和中廊组成,以青砖为墙,梁架为穿斗构架,梁、柱、枋、檀均为格木制作。前后殿雕板封檐、红柱挺立、画栋彩梁、如意斗拱、街接前后殿的廊为券栅卷顶、左右两侧饰镂刻花卉。庙内有4根盘龙柱,高4米多、直径40厘米、每根木柱精雕一条神态威猛的蟠龙,是广西唯一仅存的古代木雕艺术珍品,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力及中国古代建筑的博大精深。
五、南渡关帝庙
岑溪市南渡镇关帝庙始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为琉璃瓦顶青砖格木结构,由前殿,天井,左右厢房和后殿组成。是梧州最大的关帝庙,这种三殿连接的关帝庙在广西也属少见。 关帝庙建庙100多年来,香火鼎盛,朝拜香客甚众。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关帝诞期,朝拜者多时达万人,形成当地庙会。
六、水汶五世衍祥牌坊
岑溪五世衍祥牌坊座落于水汶镇北约2公里的石村。该牌坊是清朝同治皇帝为表彰岑溪水汶镇南禄村百岁寿星刘运昌五代同堂而建,始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砖结构,牌坊高11米,宽10米,厚1.1米,牌坊顶翘角飞檐,坊身有各种人物、花卉、鸟兽等灰塑,造型雄伟独特。牌坊上还镶嵌梧州知府、岑溪知县等官宦的题词。
七、樟木大井
樟木大井是岑溪四大名井之一(岑溪四大名井为:樟木大井、龙井葛仙井、筋竹石井、归义双贵井)。乾隆初县志有记载:“长宁圩(即现樟木古街)东南有泉,从葛仙岩地脉涌出,亦清冽可饮。”大井就是该泉建成的,距今已有2百多年历史。该井水源充沛,明净清冽,水质甚佳。清末举人李树楷曾写下“大井润千家”的名句。有些在樟木街居住过几代的老居民,就算搬到别的地方住了,也会每天来大井运水回家做饭。大井深约3米,直径约3米。别看才3米深,一年四季进水都是满的。
八、糯垌大竹龙母庙
位于广西岑溪市糯垌镇大竹村。距梧州市区60千米、距岑溪市区20千米。龙母是梧州藤县人,因藤县县志也有龙母出生在藤县二十一都筋竹村的记载,因历代行政区域几经变动,二十一都的筋竹村后来与大化村合并为一村改称大竹村。因此,另有一说认为龙母出生在岑溪市糯垌镇大竹村。大竹龙母庙是以龙母文化为基础,以弘扬龙母文化为主旨,以“龙母源”为主题,突出“母仪龙德”的文化精髓,结合岑溪市的民俗文化,开展以宗教朝拜、文化溯源为主的宗教及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龙母始祖庙,创建于秦朝,同治六年重修,文革期间被毁,现已在遗址上重建;二是龙母早期生活的重要遗迹豢龙潭、撕麻石、父老河等景点。该文化苑着重反映龙母文化发源地的历史和背景,与广东德庆悦城龙母着重反映龙母后期生活之地和墓葬之地有一定的差异性和较好的互补性,是龙母寻源的旅游胜地。
九、黄华河
黄华河的名称来源于古时,沿河两岸长满野菊,每当菊花盛开后,满河都漂浮着黄黄的菊花,从而取名“黄花江”,因为“花”与“华”同韵且“华”字有“水”的意义,故曰:“黄华河”。黄华河发源于广东省信宜市,流经岑溪市水汶、大隆、马路、南渡、波塘等镇。市内干流长度111.5公里,落差102米。河的上中游有 5个险滩,自头滩至五滩自然落差17.5米,水深流急。全流域集雨面积2214平方公里,其中市内97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35.14%,平均流量77.5立方米每秒,正常流量29.6立方米每秒。 黄华河沿岸长着成片的竹子,宛若一条绿色长廊。 竹子非常茂密,遮天蔽日,苍翠欲滴。 河水带来的河沙,沙质均匀细腻,呈金黄色,形成一个个开阔的沙滩,成为人们难得的休闲娱乐场所。
十、汉丁孝子祠
“汉丁孝子祠”位于岑溪市市区沙梨山东侧村庄内,是岑溪市文物管理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复查中新发现的。据旧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在岑溪县城东门外通济桥头的大道当中,兴建一座石牌坊,纪念汉代孝子丁密。牌坊高10米,宽8米,门头横额刻有“汉丁孝子故里”。可惜的是,牌坊于1953年被拆毁。该祠是为纪念汉代丁姓孝子丁密而建,据现存建筑及梁架推断,“汉丁孝子祠”始建于明代,清到民国时维修加建,至今已破败,部分精美的壁画、石刻、灰塑、格木梁架因雨水洗刷腐蚀,已造成一定的损坏。 为了维修保护好“汉丁孝子祠”,再现明、清两代祠堂的历史风貌,今年3月,岑溪市政府下拨专款进行抢救维修。抢救维修包括揭顶落瓦、更换桁条桷子、檩木修复,以及修补梁、柱、木刻雕花窗、檐板、壁画等。

⑦ 岫岩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岫岩满族自治县位于辽东半岛的北部,是辽宁省鞍山市下辖的一个自治县。岫岩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国家AA级、省级风景名胜区药山在清代就是辽宁四大名山;国家AA级、省级生态自然保护区清凉山有“东北黄山”之称,融奇松、怪石、瀑布、溶洞、温泉、绝壁、兰花、古庙、塔林、枫叶等于一体,是东北地区旅游资源品位很高的一座山;国家AA级风景区、省级森林公园龙潭湾森林茂密植被良好空气清晰是旅客休闲度假的圣地;国家AA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鹿山效圣寺是辽宁省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石制古庙。 药山 药山系千山余脉,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内,辽宁四大名山之一。药山山势高峻,绵延10余公里,有大小奇峰40多座,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由观沟、大寺沟、石花顶、南天门四个景区组成。主峰石花顶海拔888.8米。 药山人文景观历史悠久,始建于隋唐,兴盛于明清,是集佛、道两教于一山的宗教圣地。历代兴建的寺、观、殿、宇有清华观、遥望洞、三清殿、灵官殿、佛爷殿、宝林寺、朝阳寺、观音阁、碧霞宫、龙王庙、关帝祠、唐塔等诸多古刹,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楼阁参差,碑碣林立,雄伟壮观。药山以盛产药材而得名,据不完全统计,有各种中草药材480多种。 龙潭湾自然保护区 龙潭湾自然保护区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龙潭镇境内,距岫岩县城30公里。传说乾隆年间,一村民夕阳雨后,坐山观潭,忽见雾气升腾,彩云缭绕,似苍龙潭中戏水,遂取名为“龙潭湾”。 龙潭湾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626公顷。中心区龙潭湾山林面积1591.8公顷,是辽宁南部森林种类、森林植被、森林环境保持最完好的地区之一。有16种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74种省级野生保护动物等,有许多自然景观、文物古迹。龙潭湾将发挥集旅游观光和科研一体的作用,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清凉山风景区 清凉山风景区位于岫岩东北部的汤沟镇,因其山深林密、气候温润凉爽而得名。景区以石怪、水清、峰秀、松奇、崖险而闻名于世,历来为佛道两家的清修之地。景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最高峰帽盔山海拔1141.5米。主要旅游景点有传说中唐代名将薛礼东征时留下的葬马石、藏马谷、箭眼和点将台,还有天然的石湖十八罗汉洞、老君堂的洞中洞、龙象石、石花、石笋、石林、孪生风动石、漂亮的小天使等奇石。辽代古塔、千年古松、长年不解冻的冰洞。共有植物600多种,其中园林木38科78属150多种,400多种中药材;50多种山野菜;有猫头鹰、秃头鹫、棒棰鸟、狐狸、野猪等丰富的珍奇野生动物;山泉中还有珍稀动物娃娃鱼和林虫类龙虾等。 清凉山风景区内有一奇特的天然水洞,洞中有一暗河,可乘船游至洞中深处。洞壁上有千姿百态的岩石和钟乳石。清凉山风景区内的石湖瀑布,位于朝阳乡荒地村石谷沟内,源于清凉山岱王庙文山下,汇集东西两股涧水而成。因水流不止,因而石湖天然形成“七瀑七潭”。此外,位于清凉山下的朝阳暖泉村还有丰富的温泉水,水温高达70℃,富含17种有机元素,对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和皮肤病有独特疗效。文物古迹老古庙 老古庙又名卧鹿山效圣寺,位于岫岩镇南24公里的杨家堡松树秧村境内。传说古时有一常骑黑鹿的道人居于山中而得名。实际该山有一长约百米的青石山脊,形似卧鹿之背而得名。卧鹿山东临骆驼峰,西至朝阳岭,南临山溪,北依玉皇顶,山势险峻,耸峰巍峨,碧峰翠屏,风光宜人。山的顶峰有一巨石,好像一只卧羊,石的尾部有一青松摇曳,形似羊尾,所以被人称作“松树羊”,后取它的谐音“松树秧”而演化成村名。该山以云雾山中的白云渡,高耸入云的羊角峰、险峻陡峭的骆驼峰、突兀高挺的玉皇顶为秀;石以顶天立地的翠屏石、百米青石的卧鹿背、清流直下的瀑布屏、遍布水窝的石窝石为奇。 羊角峰下的山坳处,有一大型石制古庙,始建于唐,原为3间草堂,清代嘉庆年间改建为纯石结构,称“效圣寺”,当地人以其建造历史久远,俗称“老古庙”。庙高5.40米,长9.15米,宽5米,除门窗为木料外,其梁、柱、瓦、檐、脊、墙等都是用青白色花岗石料精工凿刻,用360块石条砌成,以36块巨型石瓦覆盖殿顶,数以万斤的石檀石柱皆以卯榫吻合而成,整个建筑浑然一体,雄伟壮观,结构奇特。殿内坐有观音、如来、地藏、释迦牟尼、二郎神共5尊石雕佛象,石像造型生动古朴,衣纹流畅。清咸丰七年(1857)所修《岫岩志略》中载,石庙的东脊檀能预报天气雨晴,该檀雨前异兆为“小雨微润,大雨重润,不雨不润”。经实际观察,确有此象。庙前有500余年的参天古松护寺,庙后有青山绿树掩映,左有瓦舍和石钟楼,右有碑林一处,坐落着古石碑70余座。 卧鹿山效圣寺是辽宁省内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的石制石庙,1982年丹东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2月2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显声将军故居 黄显声将军故居的修复现投入资金260万元,经过大量翔实资料的收集,目前黄家大院内的5座灰砖瓦房及4座炮台基本按原貌修复,并于2005年9月27日举行了竣工剪彩仪式,黄显声将军的大儿媳赵玉云及孙子黄文祥参加了故居修复竣工剪彩仪式。 黄显声将军出生于岫岩石庙子镇蓝家村。为了修复黄显声将军故居,省委于2005年4月将其列为省级红色旅游基地并拨专项资金。岫岩方面还特到重庆歌乐山等地,收集大量珍贵翔实的黄显声将军历史资料。在黄显声将军故居,记者见到了灰瓦红门的大门楼,门楼上方挂着“黄显声将军故居”的烫金匾。走进院内,黄显声将军身披大衣、英姿勃发的雕像坐落在院中央,雕像取材岫岩偏岭镇的白云石,高2.98米,花岗石台座高1.1米,雕像四周的花坛9.18米,象征不忘国耻“九·一八”。黄显声将军故居屋内有黄显声儿时用过的摇篮及桌椅,院内东西两侧原黄家仓库和雇工平房,现被建为岫岩人民抗日斗争纪念馆和黄显声将军生平陈列馆。 据介绍,修复工程体现“修旧如旧”原则,目前,故居已建成院墙400余米,院四角建有4座炮台,将军桥20米,故居外还有一座修复完好的将军井,泉水甘甜清洌。为更好接待对外旅游,修复工程还在故居外铺设柏油路1.2公里。据了解,故居内还将塑蜡像、进行室内布置以及铺设草坪等附属设施建设。作为鞍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显声将军故居将与岫岩的药山、清凉山、石湖瀑布等一起,加入辽南风景旅游圈。

⑧ 南召县云阳镇南石庙的历史和来历

南石庙,今称兴阳观,位于今河南省豫西南南召县云阳镇(古南召县城)南一华里处,与焦枝铁路、宛洛、方青公路附近,是中国最大的土地庙。

相传在北宋时,云阳虽未设县,但此地居民甚多,自然地出现了一个小集市,买买卖卖倒也来往人也不少,道教也传来了。每逢初一、十五,道教徒要烧香祭告,寄托美好的祝愿。有一年的正月十五夜里,一轮明月高照,星斗闪闪,晴空给人们带来了春意。人们在香火之余,尽情赏月谈天,不知不觉到了午夜,有个人忽然听到河西山坡外笙乐齐鸣,细听犹如迎神诵经。大家寻声觅去,果然隐约地看到河西灯火辉煌。很久,这样的情景才消失,乐声也听不到了。第二天这件事便以奇谈神话传播开去,引得人们半信半疑。待到二月十五,春意更暧,晚上又是明月高悬,疏星点点。大约到了半夜间,鸡河西崖丛林山坡处又是笙乐齐鸣,悦耳动听。寻音望去,那里又是灯火辉煌。过了一个多时辰一切消失,平静如初。这次目睹者有三处共二十多人,次日目睹者奔走相告,相约到山坡看个究竟。于是六七个人赶到丛林处,可是什么怪异都没有看到,只是发现山坡跟处一块小平地上立着一大石头,高四尺余宽二尺余长四尺多东西向横在那里,很像一座缩小的三间房子。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一节,不知是认冒出一句:这不是神仙启示我们在这里应修盖一座像这块石头一样的庙宇吧,大家齐声响应,开山凿石,烧砖运瓦,终于修成了这座石庙。

宋朝建立石庙之后,不知经过多少年代,石庙周围添了许多房子,有道人主持庙事.到了明朝万历二十四年,这座庙初具规模,已是远近皆知了.当时庙内总面积800余亩.东到鸡鸭河底,西到后山十字岭,南至二道桥,北至天爷庙,有耕地60余亩.庙内有五座殿堂:天爷殿,老君殿,蚕姑殿,财神殿,包公殿,包括道人住房在内,庙房共有110多间,清朝初期,南石庙有较大的发展:康熙乾隆年间曾有五次重修此庙.增祖师殿关公殿,文公土地殿,城隍殿等共九个殿堂.增设方丈监院,有八大执事等职共四十余名道人,房舍140多间,香火兴盛.清末渐渐衰败.民初军阀混战,石庙遭到破坏,道人被赶走30多人,羽化7人.仅有6名道人主持庙务,香火逐渐冷落。

云阳镇是明朝成化年间设立的南召县县城.南石庙距县城不到一里.这里庙产很多,又是山青水秀,风景宜人的地方。人们便想到利用它兴办学堂的大用项.清朝宣统年间,在南石庙办过一班30多人的南召县蚕丝学校,课程设置都是比较现代化的.到了1936年春天,又在这里办了一个师资班,教育内容也是比较现代化的,当时任教的老师有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有进步人士,是南召县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之一.如今健在的老地下党员孟献英,虎振三,朱金增等都说:太约在1936年前后,我们经常在南石庙开小会,在部分时间在晚上.当时领导我们开会的有郑宗传,袁宝华,吉德华等人.日寇投降后,南召县人士在这里举办过一个风景会。每星期六下午,各界人士,名团体文艺爱好者,都到风景会参加文艺活动,谈说拉唱,热闹异常.据已故的地下党员刘牧民说,为开展解放全中国的斗争.河南省委、地委、县委经常带着党中央的指示文件夹,凑风景会活动日来这里传达上级指示精神。解放后有5名道人仍坚持管理殿堂。在十年动乱中,受到极左干扰,红卫兵砸毁了大部分古代艺术建筑,烧毁了一些珍贵典籍。庙宇曾做食品厂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名项政策次第落实,南石庙成为了南召县第一批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县宗教主管部门领导,选派孟应仙道长到南石庙主持庙务。现有道人17人。道观面貌有了新的变化,破烂的房屋得以修缮,又修了各殿圣像16尊。彩绘壁画有祖师修炼八幅圣境、八仙过海全景、二龙戏珠、丹凤朝阳风景绘图、24孝全景、十殿阎罗七十二司十八层地狱刑法图展,新建的有八卦亭、焚香炉、仙人桥、花坛、山门等。现已筹建的两层复古式玉皇大殿高大雄伟,圣像庄严慈善,庙内焕然一新,可供香客朝拜游览。南石庙可算是南阳地区道观中心。此地交通方便,旅游车辆可直抵庙前停车场。古老的南石庙在89年由中国道协会长闵智亭道长改各题词为兴阳观。

参考自《南召文史资料 第8辑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召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1993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