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景景观 » 风景画文字

风景画文字

发布时间: 2020-12-24 02:56:07

Ⅰ 美文摘抄400字

成长,真好儿时,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就像一个五味瓶,但还是苦多甜少。儿时不懂,事情总办杂。记得一次,我和妈妈到乡下看老爷。到了乡下,我便和那里的伙伴们玩了起来。我们到回收废品的阿姨家旁边玩。我在一辆三轮车里发现了一台收音机。我们明知这是阿姨回收来的,但在伙伴的催促下,我举起收音机向一块石头砸去……结果可想而知,我被妈妈严厉地批评了。慢慢地长大了,懂得了一些事理,做的错事变少了。当然挨打、挨骂次数减少了。又一次,我和妈妈又到乡下看老爷。到了乡下,我又和那里的伙伴们玩了起来。老爷家的房子后有一片青草,非常绿。原来那里立着一块写着“禁止进入”的木牌,如今已经倒下了。如果是小时侯,会对那木头“招牌”视而不见,跨进去玩。事后是免不了一通骂。现在大了,就走过去,把木牌立起,用绳子绑在木桩上。再给一部分草浇上水。回到家后,我将事说了一遍,大家都夸我长大了。我自豪地走出门。成长,真是好啊!做的错事愈来愈少,受到的表扬愈来愈多。愿永远成长!成长,真好!
好文章摘抄400字(二)散步真好今天心情不太好,很郁闷,便和妈妈去小区刚修好的草坪散步。一来到下面,我就惊呆了:因为刚下完雨,许多雨珠都挂在青翠的草上迟迟不坠。“啪啦!”终于一颗透明的雨珠钻进入了泥土,其他雨珠也是如此。旁边几棵小树,在小草、蓝天的衬托下更是十分得美丽,用“青翠欲滴”形容是再好不过了。我又来到池塘边,一看:十几条金鱼在水里自由地嬉戏,有黄的,红的,黑白相间的,还有黑色的。另外还有三只小乌龟,和几条泥鳅打闹着。“快看!”我兴奋地嚷嚷着。一只乌龟游到水塘壁边上拼命往上爬,可壁十分光滑,又陡,乌龟一升一降,像个十足的落水者,真逗!而鱼们则像一支军队,由最大的一条金鱼带头,绕着假山游来游去,在做健身。“一二一、一二一,向前看,齐步走!”小泥鳅是这个地方的捣乱者,一会儿在“军队”中钻来钻去,一会儿在水底飞速游动,像一艘潜水艇,时不时地撞往向上爬的乌龟。呼吸新鲜空气,看着一处处景色,我的郁闷一扫而光,散步真好!
好文章摘抄400字(三)生命的春天一天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我们都在向往春天,因为春天不仅仅是我们播种的季节,在我心中他更是象征着希望的季节,也是孕育一个全新的生命季节。沉睡一冬的北国大地不知何时被悄悄唤醒,但见奔流不息的汤旺河水再一次欢快的流淌起来,沿河两岸许多还叫不出名的各色花朵都在都在竟相绽放争相斗妍,而不甘寂寞的小草也忘却了昔日的含羞,用他那固有的绿色点缀着故乡的每寸热土,真是进入了一个“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多情世界。每当沐浴于春日的暖阳,每当游走在青青的草坪上,每当放眼生我养我的故土,每一刻都不敢忘记男人的责任和担当。忆想人生几度坎坷,在多难的人世间如履薄冰,曾几何时为了生计远赴它乡,每每夜深人静,那浓浓的乡愁啊总是抑制不住思念的闸门一泄千里,不知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在困境中总有一种信念在支撑着我,那就是特别自信:我生命中的春天还会来临,就是凭着这种信念度过了生命中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季。今天,由于多种因素所选项目再次陷入了空前危机,又一次的站在了人生的分界点,放眼窗外早已冰封大地,轻盈的雪花又妆点出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在这温暖如春的室内,却挥之不去心中的寒冷,我懂得生活的艰辛每个人都在默默的忍受,与世俗抗争、与坎坷抗争、与生命抗争,不仅造就了我永不言败的的人生,更造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坚韧的性格,在这寒冷的冬季,我们每个人都在期盼着春天的来临,更期盼着我们生命中的春天。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谢谢

Ⅱ 我想在一副风景画上写一段美术字,作为壁纸,怎么弄啊

用画图软件打开你要的图片,在工具栏里找到文字工具(图标像个A的那个),再选你要的字体打上去就行了。如果没有你喜欢的字体可以用其他工具把字体扭曲或改成其他你喜欢的格式,在贴在你的图片上就可以了。谢谢

Ⅲ 用一小段话,描写自己家乡的一处风景

写作思路:描写景物,可以“定点”观察。观察不仅仅只依靠视觉来观看,还可以通过嗅觉、听觉、味觉、触觉来感受,也可以把这几种感官互相沟通、交错,运用通感的方法来把景物描画得更加瑰丽。

正文:

我的家乡在东莞,谁都知道。它有一处美丽的风景,能让所有生气的人心里怒火消失不见,所以,今天我来说一说我家乡的一处美丽的风景。

它不仅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它也看起来很不受欢迎。它有时看起来也特别冷淡,有时你们以为这个地方不会有人来的,但是你们大错特错,这个地方每天都有人来参观,我猜你们已经想出来了吧:那就是东城区唯一的一片农业科研稻田。

春天,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大树重新长出了嫩绿的枝条,小草从泥土里探出小脑袋东张西望,花像小姑娘一样在翩翩起舞。稻田是一片碧绿,禾苗在茁壮的生长,稻谷还是绿油油的。

夏天,烈日炎炎,蝉一直不停的歌唱,人们在柳树下面乘凉,稻田开始有一点金黄,稻谷有的金黄、有的碧绿。

秋天,天高云淡,秋高气爽,银杏叶和枫叶落下来铺成一条金色的道路,空气中有着淡淡的果香,告诉人们水果都熟了。这时的稻田是一片的金黄,稻谷弯下了腰,农民们开始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冬天,人们不去看稻田了,因为稻谷收完了,稻田里空荡荡,一切静谧!农民们只能等春天来了才开展新的劳动,让稻田重新焕发生机!

人们周而复始的辛苦劳作、岁月也随四季变更,但是这稻田风景依旧,人们流连忘返。这就是我家乡一处美丽的风景。

Ⅳ 用ps制作风景画册的步骤,还要添加文字排版用什么软件啊

ID inDesign 文字排版 ps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应该也能满足一些格式啊啥的!~

Ⅳ 祖国的风景,和谐东莞(东莞:我所在的地址),祖国新风貌,这三个主题可以这样画,请用文字描述。

要不要我帮你完成这幅画,但是收费的

Ⅵ 观察日落或日出写一段描写文字

第1篇

人们都说大海边观日出很美,却不知道在城市看日落也别有一番风趣。如果说日出是气势磅礴的,那么日落则是十分恬静的。

下午5点多,正好放学了,我走出校园,一抬头一阵风吹来,真是秋高气爽,天空中还漂浮着几朵白云。金色的太阳已开始西坠,但放射出的光芒却没有一丝减弱。

太阳像个不急于回家的老人,不慌不忙地向西走去。过了一会,太阳的脸庞变得有些红了,金色的阳光中也加进了红色,这时的阳光是最美的。看,太阳周围的天空被染成了橘红色,较远的天空被染成了金黄色;太阳又挥动它的画笔,把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也染成了美丽的橘红色,把片片房屋的瓦顶涂成了金灿灿的;给路边的一行行的树木披上了浅红的衣裳,在瞧那些行人和车辆也镀上了一层金光。......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风景画呀!

6点多,我回到家中,这时天色已慢慢暗下来了,夕阳下山了,我忙怕在窗台上,想再看看这美景。但天色已暗了。它留下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它要休息了,准备明天再送来一个生机勃勃的早晨。

第2篇

太阳落山时的景象是多么壮丽!我爱太阳落山时的景象。

太阳靠近西山,漂浮在天空的云彩,正在着颜色,给大地穿上了鲜艳的衣裙 。东边天上升起了月牙,它踮起脚跟,羡慕地望着太阳这时候,夕阳的余晖斜洒在地上,大地好像披上了金色的地毯。麦苗似乎向太阳频频点头,余晖透过树叶,斜射在流动的小河上,小河向太阳微笑,好像要高唱一支颂歌,歌颂太阳的功劳。

院子里,鸡、鸭、鹅全身好像披上了一件金色的衣裳。大公鸡跳上了墙头,好像“金皇帝”一样一样,面对夕阳唱起了欢送的歌:喔喔喔,太阳公公回家去。

这时,太阳把半边脸藏在山后,像一位怕羞的姑娘似的,含羞的望着无边的大地,不肯离去。可是好像有东西拉着它,使劲地拉着它往下溜。太阳终于无可奈何地移到山后,慢慢地沉入地平线。不多时,那多彩的晚霞,也在归林的鸟儿中收起了余晖。

啊,日落的景色真是无法称赞,使人好像了仙境般的世界。

第3篇

我最喜欢看那日落了,日落很美,红色的太阳,虽然不像夏天刺眼,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慢慢地向山下移动,太阳的边上染上了一片金色的光辉,一幢幢的楼房上像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一片片云霞就像一只只凤凰,在天空中展翅飞翔,那些高山好像披上了一层美丽的黄色外衣。
我观察着太阳的颜色,一会儿是白加红,一会儿是金黄色,一会儿半紫半黑,一会儿半红半黄,真是五彩缤纷,非常好看。
我看得入了神,心里想到:太阳多么伟大,白天从东方升起给我们辛勤地工作,照亮了大地,给予我们阳光。给植物带来生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时候太阳也慢慢地落下去了。
此时的太阳已经只有小半边脸了,留下了最后一丝光辉,把任务交给了月亮。太阳又要去另一边辛勤地工作了。
我爱太阳,喜爱它那可爱的红,喜欢它那无限的光辉,喜爱它那为世界奉献的精神……我沉醉了。 我最喜欢看那日落了,日落很美,红色的太阳,虽然不像夏天刺眼,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慢慢地向山下移动,太阳的边上染上了一片金色的光辉,一幢幢的楼房上像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一片片云霞就像一只只凤凰,在天空中展翅飞翔,那些高山好像披上了一层美丽的黄色外衣。
我观察着太阳的颜色,一会儿是白加红,一会儿是金黄色,一会儿半紫半黑,一会儿半红半黄,真是五彩缤纷,非常好看。
我看得入了神,心里想到:太阳多么伟大,白天从东方升起给我们辛勤地工作,照亮了大地,给予我们阳光。给植物带来生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时候太阳也慢慢地落下去了。
此时的太阳已经只有小半边脸了,留下了最后一丝光辉,把任务交给了月亮。太阳又要去另一边辛勤地工作了。
我爱太阳,喜爱它那可爱的红,喜欢它那无限的光辉,喜爱它那为世界奉献的精神……我沉醉了。

第4篇

喜欢日落,是因为夕阳滑落的景象很美,一点也不比日出逊色。
天空还是晴空万里,蓝的很透。转眼间太阳暗了一点,慢慢的在变暗。我知道太阳要向西边落下来了,变目不转睛地看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太阳越来越红彤彤的。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了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下滑,到了最后,终于沉到了树尖,颜色红得可爱。一刹那,这个亮红色的圆东西又停住了,忽然它借助大地的支撑,再一次在这张硕大无比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不肯落下。
有时太阳走进云里,天边就出现了似锦的红霞,它的光线在云里冲荡,那瑰丽的火烧云,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渲染着周围的一切。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到也不容易,因为我只看见一片因为饱饮玫瑰酒而益出光与彩的天地。
巴金写的《海上日出》给人奋发向上的精神,而我们看到的日落的景象,显示的是人生暮年的丰富与美丽。

第5篇

生机盎然的春色惹人喜爱,奇花斗艳的夏季固然迷人,果香飘溢的仲秋值得赞美,银装素裹的北国之冬着实壮观。然而,我却爱乡村的黄昏,不只因为它有醉人的风姿,还由于它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当夕阳把它的余辉撒向大地时,在鲜艳余辉笼罩下的乡村充满了诗情画意,这里人们的生活显得更加充实。
黄昏时的小河是那样的安逸,血红的夕阳把河水染得通红。在晚风的抚摸下,河水荡起了无数的涟漪,犹如条条红绸子似的轻轻地流动着。几片落叶在水中悠悠地飘向远方。几位老人正在河边垂钓。
乡间的小路上,别有一番情趣。孩子们正沐浴着夕阳的余辉,驱赶着一群群牛羊走在归家的路上。一只只可爱的小羊羔和一头头活泼的小牛犊跟在它们母亲的后面在尽情地撒着欢。几个淘气的孩子坐在牛背上哼着乡村的小调;也有的孩子用鞭子驱赶着那些调皮的牛羊。歌声、哞哞、咩咩的叫声组成了一首动听的“牧歌”,与夕阳、晚霞一起撒在这弥漫着乡土味的小路上。
田野里,升腾着柔和的晚霞,红红的霞光像彩缎一样,抹在云天,铺到地面,劳动一天的人们笑脸更加红润了。他们望着黄澄澄、金灿灿的田野,一天的疲劳顿消无余。
被白杨树环抱的农家小院更是使人如醉如痴。夕阳余晖透过浓浓的树木撒在这红砖青瓦的房舍上,给它抹上一层黄灿灿的颜色。烟囱冒出缕缕炊烟。天上的白云朵朵,空气清新使人心爽,几只燕子在空中捕捉着昆虫。地上鸡鸭鹅在门前散步觅食。当最后一缕晚霞隐去,放眼望去,整个村庄暮霭缭绕,万家灯火微微闪烁,忽明忽暗,烘托出美丽而又安静的夜。人们都沉浸在这恬静的气氛中。
多么美丽的乡村的黄昏啊!好似迷人的乐曲,又如壮丽的画卷。
请楼主选段落

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山水画中的地质学赵野木①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描绘自然山川之美的风景画,我


小题1:1、这是对前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进一步解释,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成分。2、山水画中的皴法画表现了一定的地质岁月,但又不等于地质原貌。
小题2:1、在结构内容上承上启下,是对上文《芥子园画传》皴法种类的进一步解说,同时又为下文中地质学中的不同区域的地层进行铺垫,顺理成章的引出地质规律的话题。2、运用举例子的方法,从侧面证明下文的岩石地层的复杂性。又使得语言不枯燥。3、说明认识事物要不断的创新,今天的山水画家要学习一些地质知识的必要性。
小题3:1、中国古代山水画一开始就有重视写生,以自然为师的传统。不同画家居于不同区域,必须要有所创新。2、大自然是千番模样万种风姿的,已有的山水画法还远远不能表现出大自然山石的多种风貌,必须不断丰富创新。3、要成为有成就的画家,必定要不落前人窠臼,探索新的技法,表现新的山水。4、今天的山水画家如果能够多学习一些地质知识,发现更多的山石结构,地质构造的不同,对绘画一家大有裨益。

Ⅷ 16-17世纪风景画,静物画的相关文字资料.

、肖像画家哈尔斯

在为当时的荷兰人留下他们生动的形象方面,荷兰绘画三大师中最年长的哈尔斯(Frans Hals,约1581/1585--1666)取得了重大成就。他在哈莱姆城度过了一生,专门从事深受荷兰人欢迎的肖像画创作。

《微笑的酒徒》
(1628--1630)

哈尔斯喜欢生动活泼的效果,力求在动态中自然地展示人物的特征,捕捉他们瞬间的神态,为此他运用了在当时极其大胆奔放的笔法,即迅速有力摆上画面的笔触塑造出一个个如生的形象。《吉卜赛女郎》(约1628)是他的画法和风格的鲜明例证。与文艺复兴盛行的庄重的肖像画不同,他选取富于表现力的刹那间嬉笑神情来描绘,速写式的轻快笔触,活灵活现地点染出一位性格爽朗、欢快俏皮的吉卜赛女人形象,观众仿佛能听到她的笑声。他自由的画法,可以与二多年后的印象主义者相比美。

群像画在荷兰特别流行,哈尔斯在确立这种肖像画样式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民团是荷兰的一种武装力量,各个城市的民团往往请画家描绘成员集体的形象。哈尔斯为哈莱姆城民团画过三幅群像画,《圣乔治民团的宴会》(1616)是其中的第一幅。在这件歌颂性作品中,人物组合得较为自然,随意而又不乏庄重,体现出他们集体的风貌。哈尔斯运用深重的黑色和明亮的白色来增加画面的力度,使作品显得相当明快。

2、伦勃朗

与专精肖像画的哈尔斯不同,也与众多局限在其一狭窄范围内的荷兰画家不同,伦勃朗(Van Rijn RembrandtHarmense,1609--69)在各类绘画体裁上都有惊人的贡献,从创作的广度和深度来看,他是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荷兰画家。

伦勃朗在故乡莱顿城度过最初的艺术生涯,通过老师拉斯特曼,他认识了意大利美术,而卡拉瓦乔的明暗对照法,则大大有助于他找到自己独特的造型语言。

《浪子回头》
1669
《耶稣治愈病人》
1648-1650

17世纪30年代,他移居荷兰最重要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后,绘制了群像画《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1632)。画面上,一群人正听着这位本名皮特松的著名解剖学家讲课,明亮的光线落在杜普教授的面孔和双手上,也落在每个人物的面孔和那具尸体上,而次要的一切则被投人在一片昏暗中。这种表现手法有力突出了塑造得十分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它源于卡拉瓦乔,但更自然,更具表现力。

这幅画使伦勃朗一举成名,定件源源而来。1634年他娶了富家女莎士基姬。这一时期,伦勃朗享受着一位深受欢迎的画家所能获得的快乐和舒适。

《夜巡》(1642)
十年后,不断探索的伦勃朗,创作了另一幅群像画《夜巡》(1642),把富于戏剧性的历史画因素引人其中,对荷兰群像画的程式进行了大胆改造。与看得清每个人物面孔的《圣乔治民团的宴会》和《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不同,这幅画丝毫没有"照相"的意味,其中所有人物部从属于集体的一次活动并受艺术效果的支配。伦勃朗特有的运用光线的手法,在这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成为渲染气氛、创造空间、强调重点、刻画人物、塑造形体的有力手段。

传说这幅画的新颖之处带给他不幸,虽不无夸张,但此后伦勃朗不再时髦,却是事实。从他后来的创作成果看,似乎证实着我国古代流行的一种观念--诗穷而后工。摆脱掉成功带来的束缚,伦勃朗转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专注于营造自己的艺术天地。

在孤独中,伦勃朗以自己和亲友为模特儿,创作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肖像画。伦勃朗克服掉早期有时难免的浮华气息,不再考虑外在效果,一心一意捕捉人物的精神气质,挖掘他们内在的美。正是这种追求更深刻更永恒事物的作法,使伦勃朗肖像画具有了不朽生命力。把萨金特笔法潇洒的名媛贵妇肖像摆在他的《自画像》(约1665)旁边比较一下,就更能让人们体味到这一点。17世纪的肖像画大家,各有其动人风采,但在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方面,却都不如伦勃朗。

←《自画像》(1660)

注重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特色,也能够在伦勃朗大量的宗教画上看到。我们知道,在新教徒心目中,《圣经》是真正的精神之源,作为新教徒的伦勃朗是个宗教感情深厚的画家,他反复研读过这本圣书,他的真诚体验和仁爱胸怀,使他笔下的宗教世界显得格外挚朴、深沉、耐人寻味。在意大利的众多宗教画中,是找不到《基督在以马件斯》(1648)、《浪子归家》(约1669)这样的作品的。

体现在他油画作品中的关怀普通人的爱心,也流露在铜版画《基督救治病人》(约1648--1650)上。伦勃朗是丢勒之后又一位版画大师,但同丢勒相比,他的铜版画显得更简括、更灵活。在某种程度上,它们与他那些极富表现力的素描有共同之处。这两者也是他艺术遗产中极为珍贵的一部分。

3、风俗画家和维米尔

在意大利那样的国家里,风俗画可以说是不存在的;但在荷兰,这种描绘日常生活场面的绘画非常受人喜爱,不少城市都有自己的风俗画家,其中以德尔夫特城的风俗画家成就最为突出。尽管风俗画再现了不同的生活场景,但它最偏爱的题材还是宁静的家庭生活。

霍赫(Pieter de Hooch或Hoogh,1629--1684)生于鹿特丹,可他最著名的作品却是在德尔夫特创作的。《庭院》(1658)这幅画,以精确细腻的刻画展示了荷兰妇女的家庭生活。在整洁的庭院一角,一位母亲拉着孩子走下台阶,与此相反,过道中站立着另一位背向观众的妇女,这一明一暗、一动一静的处理,在生动传达令荷兰人迷恋的和平舒适的生活理想方面发挥了不小作用。

←《衣橱》(1663)

特尔鲍赫(Gerard Terborch,1617--81)也是再现安逸室内生活的能手。特尔鲍赫的最佳作品,主要是在他定居代芬特尔后绘制的。他特别擅长描绘丝绸等织物,表现它们特殊的光泽和质感。他以精细的笔法,津津有味地描绘室内农饰华丽的妇女和陪伴着她们的男子,为后人留下富裕荷兰人生活一个侧面的写照。

另一些风俗画家,如在法兰德斯安特卫普工作的布鲁威尔(Adrian Brouwer,l605/1606--1638),以及哈莱姆的奥斯塔德(Adrian van Ostade,1610--1685),则把精力放在描绘那些洋溢着豪放、粗俗的欢乐气息的底层人生活图景上,他们的创作道路,继承了布吕盖尔在16世纪确立的传统。

伦勃朗的同乡、奥斯塔德的弟子扬·斯丁(Jam Steen,1626--1679)是位创造力极为旺盛的画家。为了维持生计,他经营了一个小酒店,这给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扬·斯丁精于叙事,这个特点不难在他大量表现热闹欢快的民俗场面的绘画中发现。

面对这批荷兰"小名家"的作品,尽管我们会钦佩他们生动再现生活场景、如实描绘物质世界的才能和功力,但总不免有种遗憾的感觉:他们的热情是浅薄的、他们的世界是平庸的。当我们转向维米尔(Jan Velmeer,1632--1675)描绘同样场面的风俗画时,就会清楚意识到,对一件艺术作品来说,题材并不怎么重要,关键在于如何表现,在于从中显示出的格调和境界。

维米尔生活和工作在德尔夫特,在荷兰绘画三大师中,他是仅次于伦勃朗的人物。维米尔留传下来的作品只有40幅左右,其中多数都是绘画精品。

维米尔描绘的室内生活场景极其单纯,一两个人物(往往是年轻妇女)静静呆在整洁的室内,光线从侧面的窗子透射进来,将人物笼罩在均匀弥漫的透明空气氛围中。平凡的现实,仿佛得到净化和升华,一切都显得不同凡响,静态的构图、简括的造型、明晰的空间、优美的色调、匀净的光线,组成一个和谐静谣的世界,从中散发出一种超然的、古希腊艺术般的清新气息。

《画室》
(约1665--1670)
与大多数风俗画家不同,维米尔并不着力描绘情节和讲述故事,他更关注形式,借助它来创造一种诗的境界。他的画笔仿佛具有神奇的魔力,画面一经点染,就焕发出独特的动人光彩,普通的生活变成了形与色的美妙组合。同伦勃朗一样,维米尔也是用光的大师,但他并不追求戏剧的效果,而是要用光创造出一个结构明确,条理清晰的天地。他把一些鲜艳娇嫩的亮色编织在这个天地中,从而给它添加了儿分妖媚的风致。《倒奶的厨娘》(约1663)、《称珍珠的妇人》(约1665)、《拿水罐的少妇》(约1665)、《画室》(约1665--1670)等作品,都反映了维米尔的特色。

维米尔和伦勃朗,都非专门化的风景画家,但他们都创作过美妙的风景画。维米尔的《德尔夫特景色》(约1660)放在任何一位荷兰风景画家的佳作旁边,决不会显得逊色,在这幅以水平和垂直线构成的作品中,他以平和的态度传达出这座荷兰城市宁静的美。

4、风景画家

争得自由和独立的荷兰人,热爱他们生活的国土,喜欢描绘祖国风貌的绘画作品。在这种形势下,一大批风景画家应运而生,通过他们的努力,荷兰风景画得到蓬勃发展。像其它体裁的画家一样,这些画家各有其擅长的领域,每个人往往守住他那受欢迎的题材,在这个范围内反复挖掘。我们知道,在17世纪从事理想风景画创作的法国画家和意大利画家,都是在画室中凭记忆或速写稿绘制风景画的。荷兰的风景画家,尽管更忠实地表现自然的本来面目,但也是在画室中从事创作的,真正面对实景写生创作,那是很久以后的事。

戈延(Jan van Goyen,l596--1656)是第一代风景画家中的佼佼者,他擅长表现江河景色。他的名作《乡村景色》(约1645),真实地再现了荷兰的自然风貌。云天占据着大部分画面,压得很低的视平线把观众与河边景象拉近了,这种构图方式,成为荷兰风景画中常见的手法。

与戈延同属一代的萨恩列达姆(Pieter Saenredam,l597--1665)是一位很特殊的画家。绝大多数风景画家描绘的都是露天的自然景色,当他们表现建筑物时,往往也是描绘它们的外观。萨恩列达姆却与此不同,他喜欢表现建筑物内部。一看他那四壁洁白的《圣巴沃教堂》(1660)等作品,就会对崇尚简朴的荷兰新教精神有所体味。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法产生意大利那样的美术。萨恩列达姆精于再现建筑空间的才能,在他一系列描绘教堂内景的作品上得到了充分发挥。

荷兰风景画全盛时期的代表人物,首推勒依斯达尔(Jacobvan Ruisdael,1628/1629--1682)和他的学生霍贝玛(Meyndert Hobbema,1638--1709)。

勒依斯达尔生在哈莱姆城,1657年移居阿姆斯特丹,在那里,他收了一批弟子,其中就包括霍贝玛。勒依斯达尔描绘的题材较为多样,在那些运用并不算怎么丰富的色彩描绘的风景画中,他生动地传达出变化中的自然形态、光线、氛围,并把主观感受融入客观景物。《哈莱姆风光》(约1670)以开阔的构图展现出这个城市郊外的景致,高远的天空上移动着层层云片,阳光从云隙间投射下来,使地上的景色具有了强烈对比,整个作品于生动中洋溢着一种戏剧性感觉。

←《韦克的风车》(1665)

跟著名的老师相比,霍贝玛的绘画显得更加平和。他的代表作《米德尔哈尼斯林荫道》(1689)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明晰,构图处理有力地表现出空间的推移,使人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成为运用透视法的典范。

←《米德尔哈尼斯林荫道》(1689)

5、静物画家

作为独立的绘画品种,静物画是在17世纪才确立和流行起来的。虽然早在古罗马出现过静物画,但继承古典传统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画家,从没把它当作一回事。在这种态度影响之下,17世纪的许多画家仍然很少从事静物创作,只有荷兰情况不同。由于热爱家庭生活的荷兰人对与此相关的物品感
兴趣,促使不少荷兰画家投人静物画创作,从而使这个绘画体裁在美术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在哈莱姆工作的克莱茨(Pieter Claesz,1597/1598--1661)和海达(Willem Claesz Heda,l599--1680/1682)是描绘餐桌物品的名家,他们以精细的笔法表现出玻璃酒杯、金属盘盏、餐刀及各种食物的形状和质感。前者的《早餐用品》(1637)和后者的《静物》(约1648),能让人看到他们的共同特色。

比他们略为年轻一些的黑姆(Jan Davidsz de Heem,l606--1683/1684),也是位著名静物画家。同前述两位画家相比,他描绘的题材比较广泛,构图处理上更为轻松。

生于鹿特丹的卡夫(Willem Kaif,l619--1693)或许是荷兰静物画家中最杰出的人物。他主要是在阿姆斯特丹从事创作活动的。卡夫的作品以善于用光布色著称,整体上更加概括单纯,从某种程度上,仿佛综合了伦勃朗和维米尔的一些特点。

顺便说一句,伦勃朗并非静物画家,但他笔法道劲的《剥皮的牛》(1655)却是静物画的杰作,从中流溢出来的戏剧性激情和纪念性气势,都是上述静物画专家无法企及的。

Ⅸ 有图! 如何 把 写实风景照片 调成 清新风景照像是文字AVG游戏背景画面一样 很美。

你是要把别的照片调成这张图的效果呢,还是把这张图调成清新风景照的效果?


我暂且理解成是把普通照片梦幻化,下面是我的方法,我不是大神哦,仅供参考,软件用的是PS:


另外你也可以加照片滤镜(图像-调整),加镜头光晕(滤镜-渲染)什么的来调整画面。


我是PS的业余爱好者,所以是半只菜鸟啦,对你的问题很感兴趣,其实之前我没有对照片这么干过,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另外,多多指教~

Ⅹ 一年级文字画改成风景画作文

我们的校园是一个五彩缤纷的调色盘。白色,是白云的世界;金色,是夕阳的色彩;米色,是薄薄的细雨……各种颜色齐聚校园,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校园风景画。

早晨的校园,是最美的。走进这可爱的校园,那么宁静,被白纱一样的浓雾包裹起来,变得朦胧而神秘。大树枝头,小鸟正在比赛,歌声嘹亮,清脆悦耳,悠扬的声音钻入人们耳朵里,使人神清气爽,精神大振,早上的疲惫感也消减许多。晶莹的露珠滴洒在花瓣上,显得格外清透。这时,第一缕阳光照在花瓣上,露珠折射出七彩的光芒,有红的、有绿的、有黄的……绚丽多姿。远处的雾气更像是拉开了幕布一样,阳光才刚照到操场上,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到操场上舒展身体,他们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跑步,还有的在踢毽子,现场顿时红成一片!

中午的校园,透明的玻璃窗上映出了湛蓝的天空,纯净的天空中浮现出一朵朵变化多端的白云,那云朵一会儿像叠层的白巧克力,一会儿像盛开的棉花,一会儿又像一群绵羊在奔跑……真是形态万千呀!

黄昏的校园,像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婆婆。你瞧,它把金色的夕阳洒在小苗上,使它快快长大;它把红色的晚霞披在孩子们身上,让孩子们享受温暖……太阳落山了,却留下晚霞给黄昏的校园悄悄地镀上了金红色。校园里一片宁静,听不见闲言碎语,听不见朗朗书声,更听不见同学们在操场上追逐的脚步声,一切都是那么的幽静。

校园是一幅多彩的图画,它汇聚了千千万万的色彩,凝聚了万万千千的快乐。这一幅幅校园风景画,也成为我心中难忘的记忆……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