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景区规划
1. 谁能说下,巴山大峡谷景区目前规划了哪些片区
景区由桃溪谷休闲体验区、罗盘顶养生养心区、巴人谷民俗休闲区、溪口湖生态观光区四大板块组成,景区规划面积达到575.13平方公里。
2. 八大山人梅湖景区规划如何
八大山人梅湖景区规划如下:
线路——水陆均可游览且有不同风味
景区规划范围北靠昌南大道,西临金沙大道,东接南莲路朱姑桥梅村,南至城市规划道路“阳光路”,用地总面积2 02.26公顷(3030亩),其中水面45.62公顷(675亩),可以从水陆两条途径游览,且各具特色。
定位——围绕八大山人打造绿色生态田园
景区文化定位上,八大山人作为特色轴心,将把与青云谱有关联的历史人物、道教文化、民间传说、乡间民俗纳入到 景区、景点的建设之中。功能定位上,强调多样性和综合性,将旅游、休闲、观光及文化产业、特色购物、养身、娱乐等功能 导入景区,在都市之中营造一处独特的“绿色生态田园”。
绿化——春夏秋冬景观各不相同
植物种植选用南昌乡土树种,乔灌木搭配,落叶与常绿树种混合种植,运用孤植、对植、丛植、列植、林植、花带、 草坪等布置手法,形成季季有景、四季常青花开,“春天鲜花烂漫、夏天林阴浓郁、秋天红叶绚丽、冬天傲雪苍翠”的效果。
布局一馆一街八景区一水一道三十六景点
一馆指八大山人纪念馆,为景区核心。
八大山人纪念馆北面另辟用地建设八大山人真迹馆,以现代手段展示八大山人真迹,使之成为八大山人书法、绘画作 品在国内的主展馆。恢复青云谱原始的道教文化,恢复有关志记的“谱内十景”,恢复八大山人在此居住时的境和景,让游人体验“山人 ”的生活情景和创作环境。
一街指传统风貌街,沿定山路分为南北两大组团。
定山路以北规划布置具有民俗氛围的商业街,内容丰富多彩。有地方特色餐饮、小吃、茶坊,有各种旅游精品店,还 有休闲娱乐场所。临湖水道边设置灯红酒绿的吧街,南昌传统市井文化将展示得淋漓尽致。定山路以南规划为八大山人艺术传播和道教文化为主题的街区,设置以“八大山人”命名的艺术馆,用于培养一代艺 术精英。如能争取国家道教协会的认可挂牌,将为整个景区增加一个重要的宗教、旅游活动品牌。考虑到其可行性,街区将设 置“三清净境”、“太极院”等道教服务场所。风貌街的布局追求尺度宜人的空间氛围,建筑高度一般为2~3层,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个性。
八景区
综合艺苑区、文化博览区、水乡风情区、岁寒三友区、雅园赏花区、农耕休闲区、湿地游憩区梅村思贤区
一水
水路游的重点,着重打造梅湖幽深的黄金水系,通过对水系有序的组织和梳理,使其每一处每一点都透出神秘意境。 揭开其面纱,呈现在游客眼前的是一段段传奇的故事,使梅湖的水上游成为景区的一大亮点和重要品牌。
一道
一条古驿道。有诗云:“五里三桥好风光,驿道沿湖同向塘,古时梅姑桥上过,青云道院慰心伤。”规划将结合碑志 记载,恢复“五里三桥”的驿道风光,道宽不超过3米,均用条石铺砌,沿道两侧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供游客驻足休闲的场所。 行驶的交通工具也复古,以骡马车、花轿、独轮车为主,按古貌进行原始打造。这样能激发游客的兴趣,对景区也会有不同的 认识和感受。
三十六景
青云谱是一处景色优美的区域,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景点为20处,分为“谱内十景”和“谱外十景”。现在,有条件 的景点将在景区逐步恢复。增加部分新景点,使整个景区景点既有思古的追忆,又有现代的情趣。恢复“谱内十景”,同时在 “谱外十景”的基础上新建16个景点,形成“谱外二十六景”。谱内十景为:黍居炼丹、白莲园地、闲锄芝园、卧听松琴、 五桂合株、岭云来阁、香月凭楼、白牡千树、素梅一岛、鹤巢飞身;谱外二十六景为:七景山枕、涧溪交濡、一涧九曲、五里 三桥、梅湖钩台、老龙窝居、竹林筛月、柳岸闻萧、曲岸风荷、梅林傲雪、樟林蝉鸣、绿缛芳草、桃坡吐艳、松林禽唱、芦深 雁鸣、烟雨小居、驿道寻迹、喧嚣古市、梅里访贤、农家小聚、篝火欢囔、清水通廊、春园赏花、夏院品茗、秋苑等高、冬园 踏雪。
3. 倘甸产业园区及轿子山旅游开发区的园区规划目标
未来20年以内抄,将“两袭区” 打造成滇中经济增长极和昆明北部崛起的引领区。倘甸片区也已被获准纳入《云南省滇中城市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规划》,作为滇中北部的重要增长极进行打造,将成为云南北部面向西南地区开放的桥头堡城市和物流中心,云南北部面向川渝的交通枢纽城市。城市规划总面积为701.43平方公里,规划城镇人口其中倘甸片区20万人口以上,转龙片区3万以上(国际旅游度假城市)。中心城区100平方公里,人均建筑用地110平方米(不含工矿用地),将成为滇中北部的重要城市。
4. 瓦屋山风景区的规划背景:
瓦屋山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部分资源独具特色,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整,山体、水体、动植物、气候旅游资源相互烘衬,具有良好的生态旅游开发条件,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基础,可满足国内外游客日益增长的“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渴求,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随着瓦屋山水库的建设,旅游开发公司对景区的接管,道路交通改善,为新一轮的开发提供了资金与能源的保障,在整体开发、技术与资金支持上将突破了原来的制约因素,对瓦屋山旅游的开发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对瓦屋山的开发提出新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让瓦屋山这个绿色瑰宝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为合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进而提高周边区块的生活质量创造良好条件,实现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和良性循环,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珙桐山庄位于瓦屋山山腰,自然环境优美,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是上山的索道起点站,经过多年的开发已初具规模,但年久失修,加之经营不善。现有设施已不能满足景区发展。
瓦屋山旅游开发公司于2006年2月正式委托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编制《四川瓦屋山旅游区总体规划》。同年顺利通过评审。现将依据旅游总体规划进一步编制《四川瓦屋山旅游区珙桐山庄修建性详细规划》。
5. 武夷山景区规划与开发
福建省南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
成果组成: 福建省南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说明书
福建省南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文本·图集
福建省南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专题报告
完成时间:2002年5月
项目组成员: 项目负责人: 周建明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博士
牛亚菲 教授
项目组成员: 尹泽生 教授
罗 希 高级城市规划师
王守春 教授
王立军 教授
岳凤珍 高级园林工程师
汤铭潭 高级工程师
王玮华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成 青 助理规划师
王 伟 助理规划师
规划重点与思路:结合南平市建设具有闽北特色旅游生态经济区和重点发展“绿、旅、新”产业的战略,南平旅游业将形成以武夷山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为龙头的大武夷旅游经济体系,开发以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为主体,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等专项旅游为辅助的旅游产品,规划形成两个中心(武夷山市区、南平市区)、一条核心线路(南平-武夷山南武路)、东西两条旅游环线、四大优先旅游开发区、九个重点旅游项目、四条重点旅游进出通道的空间结构框架。
评审意见:
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南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成果于2002年4月24日在福州市武夷大酒店评审。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旅游协会、北京旅游学院、厦门大学、福建师大、华侨大学、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社会科学院的专家、领导参加了此次评审。评审专家们经过认真阅读规划材料、听取规划组的汇报,形成以下评审意见:
1. 本规划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和多次听取各方面意见,形成的成果具有资源调查翔实、指导思想明确、规划原则得当、发展思路清晰、空间结构合理等优点,内容全面、体例规范、文字简洁、图件丰富,符合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
2. 本规划从南平市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特点着手,以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前提,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间的关系。策划的旅游项目突出南平特色,确定的旅游产品分析透彻。为南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明晰的思想、具体的内容和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操作性。
3. 规划针对南平实际提出的“双向驱动极核型链式扩张模式”和通过形成“两个发展极核,一条核心线路两条旅游环线”带动南平整体发展的新思想,在旅游发展模式和发展机制的选择方面具有前瞻性。
专家组认为,《南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处于国内同类规划的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本规划,并经进一步修改,报南平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南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专家评审组
二00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6. 浙江省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条例的第二章规划
第八条风景区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由省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编制。 总体规划由省人民政府审查后,报国务院审批。 详细规划由省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报国务院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审批。 第九条编制风景区规划应当征求政府有关部门、宗教团体和社会公众的意见;涉及军事设施的,应当征求军事机关的意见;必要时,应当举行听证。 风景区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应当采用招标等公平竞争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 第十条总体规划应当突出风景区佛教名山、海岛自然风光的文化内涵和自然特性,并应当将风景区内人文、自然景观最集中、最具观赏价值、最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划为核心景区。 详细规划应当根据总体规划编制,按照核心景区和其他景区的性质、特点、范围,确定景点保护方案和基础设施、游览设施、文化设施等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与规模,并明确建设用地范围和规划设计条件等。 第十一条风景区规划经批准后,应当向社会公布,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查阅。 经批准的风景区规划是风景区保护、利用、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修改。 确需对风景区规划有关内容进行修改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权限和程序报经批准或者备案。 因修改和实施风景区规划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7. 孝感市双峰山风景区最新辖区规划
双峰山管委会
8. 武当 武当山风景区总体规划 要图文并茂!!!!!
我有全套 但是这种东西不是能随便给人的啊~
9. 梧桐山的景区规划
根据深府【1993】66号文、市政府第38号令,划定风景区管理范围为31.82平方公专里。风景区自1987年开属始筹建,1993年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区,1999年9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了风景区的总体规划,此规划将风景区分为主入口景区、凤谷鸣琴景区、梧桐烟云景区、碧梧栖凤景区、生态保护区、封山育林区、东湖公园景区、仙湖植物园景区八大景区。目前中心景区(凤谷鸣琴和梧桐烟云景区)、东湖公园景区、仙湖植物园景区已完成详细规划并在实施中。2009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为广东省第8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0. 辽宁赤山风景区规划
月1日,盖州市赤山风景区迎来自重修以来首次小型开放期。开放当日,赤山景区吸引来自省内外游客3万余人,这也拉开了盖州春季旅游系列活动的序幕。
赤山位于盖州市万福镇,距盖州市区40公里,距营口市区75公里,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众多,多年来一直是盖州市旅游的核心景区。
盖州市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整体化、品牌化,打造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此为契机,辽宁万福赤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上海电建有限责任公司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作出的赤山蓝图规划为蓝本,致力于保护生态,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升级改造,芳容显露。赤山的未来更加令人期待,根据规划,一座国家5A级特色旅游风景区将呈现在游人眼前。
有美景有古迹有故事
峰奇、洞异、泉清、石怪、寺古,这是赤山。
山有五峰,为三清峰、五洞峰、旋门峰、天桥峰、天池峰。其中三清峰最高,海拔891.1米。每当旭日东升霜露未消之际,五峰为红日辉映,赤光耀眼,宛如染红的五拱,赤山因之得名。
山上奇石景观很多,有一处名为“观音送子”,而“观音”面对的山下村庄,名叫“贵子沟”。
66岁的李正国是土生土长的贵子沟人,曾是贵子沟的“老村长”。他目前的身份是辽宁万福赤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是领着来访者进山。这个在人群中最显眼的高黑瘦老头儿走一路讲一路,讲景观、讲传说,也讲自己与赤山有关的过往。
赤山有美景,有古迹,有世代相传的故事,景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有一副著名的山门楹联为证:“一塔二寺三面城”、“五峰六洞七潭清”,联语是“四惊八奇,九十景点”。李正国说,这是他在上世纪80年代时编写的。
“一塔”,指赤山龙潭寺东侧600米处一片规模宏大的塔林,是历代道长长眠之处。现存道士灵塔近40座,规模之大,可谓关外之最。
赤山之寺庙,始于唐代初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入山避暑月余,期间战事捷报频传。东征凯旋后,李世民带领兵马回师长安,念赤山之威,勒令修建赤山凯捷寺,后经几度兴衰。到清朝初年,重新修建,大殿三间,供奉三清,东西配房各五间,作为道士住所和碾、磨坊之用,并在西侧300米处悬崖上建西阁庙一处,环境幽静,山势雄伟,气象万千。
赤山东侧山之顶端,有高句丽修建的三面山城,绵延数十里,据传当年气势宏伟,东西南各有城门,设重兵把守,至今东城遗址仍高有丈余。
赤山有洞穴几十个,较有名气的有6个,即传说吕洞宾炼丹的仙人洞、横贯山梁的穿心洞、整日光照的朝阳洞、终日不见阳光的背阴洞、百米高悬崖上的月亮洞、五穴相连的水连洞,当地人会对每个山洞讲出满满的故事。
赤山之潭,星罗棋布,水深两米以上的达30多处,像颗颗晶莹的明珠点缀于赤山之间;巨大的天然送子观音像、惟妙惟肖的金猴、神奇的挡风石、生动的石虎等生动逼真的大自然奇景合称“八奇”;仙人脚、狮头岩、红石谷、姐妹峰、迎客松、老龙背、千人摸、薛礼石以及众多瀑布,赤山有名的景点就达90多处;赤山民间传说亦很多,如龙潭锁恶龙、南极北斗对弈等。
赤山还有万亩林海,绿茵草地,蕴藏着600余种植物十几种动物。树木有松、榆、桦、椴、柞、椿、楸、黄柏、女儿木等百余种。药材有人参、天麻、细辛、黄芪等百余种。每到春夏时节,映山红、丁香、天女木兰、山牡丹各种草木花卉竞相开放,真正是游山归来鞋底香。大叶芹、刺木芽、蕨菜、猴腿等几十种野菜比比皆是,随处可采。山葡萄、猕猴桃、樱桃、山梨、山杏、榛子、核桃等野果的香气沁人心脾,尝上一口顿时会有山野的清新和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