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注意
⑴ 园林景观注意什么细节
应该具体下你的问题 根据你题目分析 景观有绿化和土建两大部分
绿化主要的回目的是实现答好的景观效果 景观效果的呈现就需要绿色植物是成活的
所以绿植的种植移植中的具体细节步骤你要懂得,种完后的养护和修剪。
土建主要是注意基础 尺寸 标高和图纸相辅相成,遇到现场情况有变的要及时签证变更,剩下的是如何调配工人的施工进度。
如果你是一位初学者,那么你先从做好每一件关于施工的事情,经验才是你最宝贵的,我们说的再多,那不是你的亲身体会,施工大致相同,却有千百种现实中不同的状况发生,如何处理和避免这些状况的发生才是你独特的人生经验,这才是最重要的。
⑵ 园林景观设计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注重绿化来风格上的“中西结合”:自西方绿化风格以“直”为美,在布局上多为规划式、对称式,讲究几何造型,表现出大手笔、大面积的绿化特点;我国传统的园林绿化风格讲究含蓄、追求意境,绿化布局为虚实、大孝远近、显露等方面的结合。若想在绿化上...
⑶ 园林景观工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原有树木经确定需要抄保存,在土建施工以前,应采取措施暂时围起来,以避免由于踏实、焚烧造成损伤。为防止机械损伤树干、树皮,应用草袋保护。特别是行道树,有时由于更换便道板或树穴板,需要做垫层,石灰和水泥都会造成土壤碱化,危害树木正常生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先将树穴用土护起,做成一定高度的土丘,避免石灰侵入。如果垫层需要浇水养护,应及时将树穴围起,或将水导向别处,禁止向树穴内浇含有石灰、水泥的水。土壤是花草树木生长的基础,土壤中的土粒最好是构成团粒结构。适宜植物生长的团粒大小为1毫米至5毫米,小于0.01毫米的孔隙,根毛不能侵入。一般情况下,表土具有大量养料和有用的土壤团粒结构,而在改造地形时,往往剥去表土,这样不能确保植物有良好的生长条件,因此应保存原有表土,在栽植时予以有效利用。
⑷ 园林景观照明设计几个注意点
1、对比抄
对比度的把控是灯袭光设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环境光重点方向的不同会使得照明呈现不同的效果。相对于其他照明方式,空间照明是至关重要的。光线、位置和角度等因素的不同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甚至阴影比例的不同都会对照明环境造成很大的差异。
2、专业
灯光设计师必须了解所接触的项目类型,其项目下的空间组成也是后期设计工作所需了解的重点方向。只有专业程度足够高,业主才能百分百地把项目交付到手上。
3、色温
载体和空间的不同,意味着色温也存在差异。每一个照明环境对照明环境的氛围烘托都是有特定要求的,设计要了解环境特点,保证环境特色得以正确地表达。
4、搭配
同一种类的灯具,即使只是罩面存在差异,其呈现的灯光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如果一个灯具的配光做得很好,其光线也一定会清澈透亮。
⑸ 园林景观树木布置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园林树木选择与配置的原则:
一、满足园林树种的生态要求
各种园林树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照、水分、温度、土壤等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的要求。在进行园林树木配置时,只有满足园林树木的这些生态要求,才能使其正常生长、健壮和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才能充分地表现出设计意图。
要满足园林树木的这些生态要求,一是要适地适树:即根据园林绿地的生态环境条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园林树木种类,使园林树木所要求的生态习性与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一致或基本一致,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只有做到适地适树,才能创造出相对稳定的人工植被群落。二是要搞好合理的种植结构:包括水平方向上合理的种植密度(即平面上种植点的确定)和垂直方向上适宜的混交类型(即竖向上的层次性)。平面上种植点的确定,一般应根据成年树木的冠幅来确定;但也要注意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相结合,如想在短期内就取得绿化效果或中途适当间伐,就应适当加大密度。竖向上应考虑园林树木的生物学特性,注意将喜光与耐阴、速生与慢生、深根系与浅根系、乔木与灌木等不同类型的植物树种相互搭配,以在满足植物树种的生态条件下创造稳定的复层绿化效果。
二、符合园林绿地的功能要求 在进行园林树木配置时,还应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来考虑。如为了体现烈士陵园的纪念性质,就要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在选择园林树木种类时,应选用冠形整齐、寓意万古流芳的青松翠柏;在配置方式上亦应多采用规则式配置中的对植和行列式栽植。我们知道,园林绿地的功能很多,但就某一绿地而言,则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例如在街道绿化中行道树的主要功能是庇荫减尘、组织交通和美化市容。为满足这一具体功能要求,在选择树种时,应选用冠形优美、枝叶浓密的树种;在配置方式上亦应采用规则式配置中的列植。再如,城市综合性公园,从其多种功能出发,应选择浓荫蔽日、姿态优美的孤植树和花香果佳、色彩艳丽的花冠丛,还要有供集体活动的大草坪,以及为满足安静休息需要的疏林草地和密林等。总之,园林中的树木花草都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园林绿地的实用功能和防护功能上的要求。
(一)选择树种时要注意满足其主要功能。树木具有改善、防护、美化环境以及经济生产等多方面的功能,但在园林树木配置中应特别突出该树木所应发挥的主要功能。如行道树,当然也要考虑树形美观,但树冠高大整齐、叶密荫浓、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抗性强、耐土壤板结、抗污染、病虫害少、耐修剪、发枝力强、不生根蘖、寿命又长则是其主要的功能要求。首先具有这些特性的树种是行道树配置的首选树种。
(二)进行园林树木配置,需要注意掌握其与发挥主要功能直接有关的生物学特性,并切实了解其影响因素与变化幅度。以庭荫树为例,不同树木遮荫效果的好坏与其荫质优劣和荫幅的大小成正比,荫质的优劣又与树冠的疏密、叶片的大小、质地和叶片不透明度的强弱成正比。其中树冠的疏密度和叶片的大小起主要作用。像银杏、悬铃木等树种荫质好,而垂柳、国槐等树种荫质差,前二者的遮荫效果约为后二者的两倍以上。因此在选择庭荫树时,一般不选择垂柳和国槐。
(三)树木的卫生防护功能除树种之间有差异外,还和其树种的搭配方式与林带的结构有关。例如防风林带以半透风结构效果为最好,而滞尘则以紧密结构最为有效。
当然,要做好园林树木的配置就必须首先掌握好各种园林树木,首先是当地常见、常用的园林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以及园林栽植地的生态环境特点,才能进一步做到适地适树,合理搭配处理好各树种之间的关系,树种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三、考虑园林绿地的艺术要求 园林融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文学美等于一体,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一种空间环境艺术。因此,在园林植物配置时,不仅仅要满足园林绿地实用功能上的要求,取得“绿”的效果,而且应按照艺术规律的要求,给人以美的享受,以此来选择植物种类和确定配置方式。
(一)园林树木一般以充分发挥其自然面貌为其美的主要方式,即要充分体现自然美,植物配置要顺乎自然。人工整形造型的树木应该在园林中只起点缀作用。社会上的园林绿地通常面积较大且要求接纳大量的游人,因此在管理上除重点分区及主景附近外,不可能精雕细刻、花费过多的人工。因此,这就要求做到正确选用树种,妥善加以安排,使其在生物学特性上和艺术效果上都能做到因地制宜,各得其所,充分发挥其特长与典型之美。
(二)进行园林树木配置时要在大处着眼的基础上再安排细节问题。通常进行园林树木配置中的通病是,过多注意局部、细节,而忽略了主体安排;过分追求少数树木之间的搭配关系,而较少注意整体的群体效果;过多考虑各株树木之间的外形配合,而忽视了适地适树和种间关系等问题。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零乱无章、繁琐支离。为此,在进行园林树木配置时要优先考虑整体之美,多从大处着眼,从园林绿地自然环境与客观要求等方面作出恰当的树种规划,最后再从细节上按排树种的搭配关系。
(三)为满足园林绿地的艺术要求,在植物树种的种类选择时,应注重考虑:
1、确定全园基调植物和各分区的主调植物、配调植物,以获得多样统一的艺术效果。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为形成丰富多彩而又不失统一的效果,园林布局多采用分区的办法进行设计。在植物配置选择树种时,应首先确定全园有一、二种树种作为基调树种,使之广泛分布于整个园林绿地;同时,还应视不同分区,选择各分区的主调树种,以形成不同分区的不同风景主体。如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按景色分为五个景区,在树种选择时,牡丹园景区以牡丹为主调树种,杜鹃等为配调树种;鱼池景区以海棠、樱花为主调树种;大草坪景区以合欢、雪松为主调树种;花港景区以紫薇、红枫为主调树种等;而全园又广泛分布着广玉兰为基调树种。这样,全园因各景区主调树种不同而丰富多彩,又因基调树种一致而协调统一。
2、注意选择不同季节的观赏植物构成具有季相变化的时序景观。植物是园林绿地中具有生命活力的构成要素,随着植物物候的变化,其形态、色彩、景象等表现各异,从而引起园林风景的季相变化。因此,在植物配置时,要充分利用植物物候的变化,通过合理的布局,组成富有四季特色的园林艺术景观。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可采用分区或分段配置园林树木,以突出某一季节的植物景观,形成不同的季相特色,如春花、夏荫、秋色、冬姿等。在主要景区或重点地段,应做到四季有景可赏;在某一季节景观为主的区域,也应考虑配置其他季节植物,以避免一季过后景色单调或无景可赏。如扬州个园利用不同季节的观赏植物,配以假山,构成具有季相变化的时序景观。在扬州个园中春梅翠竹,配以笋石寓意春景;夏种国槐、广玉兰,配以太湖石构成夏景;秋栽枫树、梧桐,配以黄石构成秋景;冬植腊梅、南天竹,配以雪石和冰纹铺地构成冬景。这样不仅春、夏、秋、冬四季景观分明,并把四季景观分别布置在游览路线的四个角落,从而在尺咫庭院中创造了四季变化的景观序列。
3、注意选择在观形、闻香、赏色、听声等方面的有特殊观赏效果的树种植物,以满足游人不同感官的审美要求。人们对植物景观的欣赏,往往要求五官都获得不同的感受,而能同时满足五官愉悦要求的植物树种是极少的。因此,应注意将在姿态、体形、色彩、芳香、声响等方面各具特色的植物树种,合理的予以配置,以达到满足不同感官欣赏要求的需要。如雪松、龙柏、龙爪槐、垂柳等主要是观其形;樱花、紫荆、紫叶李、红枫等主要是赏其色;丁香、腊梅、桂花、郁香忍冬等主要是闻其香;“万壑松风”、“雨打芭蕉”以及响叶杨等主要是听其声;而“疏影”、“暗香”的梅花则兼有观形、赏色、闻香等多种观赏效果,巧妙地将这些植物树种配置于一园,可同时满足人们五官的愉悦要求。
4、注意选择我国传统园林植物树种,使人们产生比拟联想,形成意境深远的景观效果。自古以来,诗人画家常把松、竹、梅喻为“岁寒三友”,把梅、兰、竹、菊比为“四君子”,这些都是利用园林植物的姿态、气质、特性给人们的不同感受而产生的比拟联想,即将植物人格化了,从而在有限的园林空间中创造出无限的意境。如扬州个园,是因竹子的叶形似“个”而得名。在园中遍植竹,以示主人清逸高雅、虚心有节、刚直不阿的品格。我国有些传统植物树种还寓意吉祥、如意。如个园中将白玉兰、海棠、牡丹、桂花分别栽植于园中,以显示主人的财力,寓意“金玉满堂春富贵”;在夏山鹤亭旁配置古柏,寓意“松鹤延年”等。在进行园林植物树木配置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古诗景语中的诗情画意来造景,以形成具有深远意义且大众化的景观效果。如苏州北寺塔公园的梅圃的设计则取自宋代诗人林和靖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在园中挖池筑山,临池植梅,并且借白塔寺的倒影入池,将古诗意境再现,让人们进入诗情画意之中。
(四)在确定园林树木的配置方式时,应注意:
1、园林树木的配置方式要与园林绿地的总体布局形式相一致,与环境相协调。园林绿地总体布局形式通常可分为规则式、自然式以及二者的混合形式。一般说来,在规则式园林绿地中,应多采用中心植、对植、列植、环植、篱植、花坛、花台等规则式配置方式;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则应多采用孤植、丛植、群植、林植、花丛、自然式花篱、草地等自然式配置方式;在混合型园林绿地中,可根据园林绿地局部的规则和自然程度分别采用规则式或自然式配置方式。园林树木的配置还要与环境相协调;通常在大门的两侧、主干道两旁、整形式广场周围、大型建筑物附近等,多采用规则式配置方式;在自然山水园的草坪、水池边缘、山丘上部、自然风景林缘等环境中,应多采用自然式配置方式。在实际工作中,配置方式如何确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强调整体协调一致,还要注意做好从这一配置方式到那一配置方式的过渡。
2、运用不同的配置方式,可组成有韵律节奏的空间,使园林空间在平面上有收有放、疏密有致,在立面上高低参差、断续起伏。植物造景在空间的变化是通过人们的视点、视线、视景而产生“步移景迁”的空间景观的变化。植物配置犹如做诗有韵律,音乐有节奏一样,必使其曲折有法,前呼后应。植物配置体现在空间的变化,一般应在平面上注意配置的疏密和树木丛林曲折的林缘线,在立面上注意林冠线的高低变化。在进行园林树木配置时,要注意开辟风景的透视线等,尤其要处理好远近观赏的质量和高低层次的变化,形成“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艺术效果。例如,杭州花港观鱼公园的雪松大草坪,在草坪的自然重心处丛植五株合欢树,接以非洲凌霄花丛,背景为林缘树林和灌丛,空间层次亦十分明显,具有韵律节奏。
⑹ 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五行园林为你解答,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如下 :
1.注意场地情况
很多人青睐户外设计,但是一个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并非一件易事。需要进行各方面细致的考究。首先是户外花园装修场地情况的了解。户外花园装修设计的空间大小,排水孔的流畅性以及水源的位置。另外还需要注意是否有光源和日照。
3.设定自己喜欢的风格
在家中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无疑是将花园引进了住宅,实现了人们在家就能欣赏花园美景,拥有私人花园的梦想。户外花园装修样板房很多绿色的植物、鲜艳的花朵吸引人的眼球,喜爱之心油然而生,如果要设计属于自己的户外花园,在模仿之余还要了解自己的喜好风格,在户外设计花园装修样板房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⑺ 园林景观施工应注意控制哪些要点
1、有树木的保存
原有树木经确定需要保存,在土建施工以前,应采取措施暂时围起来,以避免由于踏实、焚烧造成损伤。为了防止机械损伤树干、树皮,应用草袋保护。特别是行道树,有时由于更换便道板或树穴板,需要做垫层,石灰和水泥都会造成土壤碱化,危害树木正常生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先将树穴用土护起,做成高30厘米以下的土丘,避免石灰侵入。如果垫层需要浇水养护,应及时将树穴围起,或将水导向别处,禁止向树穴内浇含有石灰、水泥的水。
2、表土的采取和复原
土壤是花草树木生长的基础,土壤中的土粒最好是构成团粒结构。适宜植物生长的团粒大小为1至5毫米,小于0.01毫米的孔隙,根毛不能侵入。一般情况下,表土具有大量养料和有用的土壤团粒结构,而在改造地形时,往往剥去表土,这样不能确保植物有良好的生长条件,因此应保存原有表土,在栽植时予以有效利用。在表土的采取及其复原过程中,为了防止重型机械进入现场压实土壤,避免团粒结构遭到破坏,最好使用倒退铲车掘取表土,并按照一个方向进行,表土最好直接平铺在预定栽植的场地,不要临时堆放,防止地表固结。掘取、平铺表土作业不能在雨后进行,施工时的地面状况应该十分干燥,机械不得反复碾压。为了避免在复原的地面形成滞水层,平铺时要很好地耕耘。
3、绿化地的整理
绿化地的整理不只是简单的清掉垃圾,拔掉杂草,该作业的重要性在于为树木等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保证根部能够充分伸长,维持活力,吸收养料和水分。因此在施工中不得使用重型机械碾压地面。首先要确保根域层应有利于根系的伸长平衡。一般来说,草坪、地被根域层生存的最低厚度为15厘米,小灌木为30厘米,大灌木为45厘米,浅根性乔木为60厘米,深根性乔木为90厘米;而植物培育的最低厚度在生存最低厚度基础上草坪地被、灌木各增加15厘米,浅根性乔木增加30厘米,深根性乔木增加60厘米。第二确保适当的土壤硬度。土壤硬度适当可以保证根系充分伸长和维持良好的通气性和透水性,避免土壤板结。第三确保排水性和透水性。所以填方整地时要确保团粒结构良好,必要时可设置暗渠等排水设施。第四确保适当的PH值。为了保证花草树木的良好生长,土壤PH值最好控制在5.5至7.0范围内或根据所栽植物对酸碱度的喜好而做调整。第五确保养分。适宜植物生长的最佳土壤是矿物质45%,有机质5%,空气20%,水30%.。
⑻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有哪些要注意的
1、园林景观设计雷同化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各类园林景观设计精品选接踵出版,园林景观设计师不出家门即可获取国内外相关信息和发展动态。对成功作品的学习以及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难免使各地的景观趋于雷同,产生“特色危机”,这同时也是建筑界所面临的问题。
2、园林景观设计围墙化
传统的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讲究围合的概念,一般先有围墙创造一个“容器”,之后设计师开始赋予这一“容器”内的范围以生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居住需求已不能满足于狭小的空间范围,人们需要更广阔的生活和活动的空间,因此,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必须要结合小区周围环境的特点,突破传统围墙式设计,涉足更大范围的设计领域,使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真正的融入这个社会。
3、园林景观设计西方化
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具有地方本土性特征,而不能过于崇洋媚外。例如不同的气候、地形特征,会有不同的生态系统。就植物而言,北方城市的园林景观多遍植松柏,耐寒耐旱;南方地区多以热带植物为主,四季鸟语花香。各地园林都有自己的个性特色。
以上就是大业园林的技术人员为大家介绍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该避免的问题有哪些,主要就是以上介绍的三点了,现代园林园林景观设计不仅仅是要规划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而是要规划一个区域、城市乃至整个国土的大地景观,即大地景观规划,将整个区域、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大园林,实现城市、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园林化!
⑼ 园林景观设计应该注意什么
一、注重绿化风格上的“中西结合”:西方绿化风格以“直”为美,在布局上多为规划式、对称式,讲究几何造型,表现出大手笔、大面积的绿化特点;我国传统的园林绿化风格讲究含蓄、追求意境,绿化布局为虚实、大小、远近、显露等方面的结合。若想在绿化上做到“中西结合”就必须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既吸收西方“大手笔”的绿化风格,又继承传统的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模式,以达到东、西方绿化风格的完美结合。
二、注重植树造林为主要的绿化手段:树木特别是片林调节环境的功能比草坪、花卉强得多,从生态效益上讲,植树造林是搞好城市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的主要手段。为此,在抓好城乡接合部植树造林的同时,应在城区大量植树造林,并注重落叶树种与常青树种的比例。此外,对“大树进城”应有合理规划、谨慎行事。
三、注重突出绿化文化特色:文化是绿化建设的灵魂,要注重将本地文化融入绿化建设,以提高城市绿化档次。既可以将园林建设与历史遗迹、古树名木、人文建筑等人文景观的保护开发结合起来,突出园林的历史背景;也可以注重发挥地方物种的优势,突出城市绿地的地域特色;还可以大量运用雕塑、园林小品等艺术形式来突出绿化主题。此外,将现代声、光技术运用于绿化建设,表现出城市绿化的时代特色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四、注重绿化格局的多样化:城市园林绿化要走出园林部门单一建设与管理的局面,必须放开绿化市场,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绿化建设。可以公开拍卖绿地建设与管理权,明确凡投资绿化建设与管理的,可拥有一定年限的冠名权和广告使用权,从而吸收大量的绿化资金,以更好地建设与管理绿地。同时,还要注意发挥群众力量,大力组织开展绿地认养活动和爱绿护绿志愿者活动,形成城市绿化的“大合唱”,从而促进城市绿化水平和绿化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