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美景介绍
㈠ 湖北有哪些美景值得去看的
湖北有值得去看的美景有很多,比如武当山、神农架旅游区、三峡大坝旅游区、三峡人家风景区、清江画廊风景区、柴埠溪峡谷风景区、武汉东湖风景区、武汉黄陂木兰山风景区、恩施大峡谷、黄鹤楼公园等等。
一、武当山
道教圣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属大巴山东段。武当山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它也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拳的发源地,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二、神农架旅游区
神农架风景区位于湖北省西部,山峰均在海拔3000米以上,堪称“华中屋脊”。主要景点有神农顶、风景垭、瞭望塔、金猴岭等。
神农架兼具泰山之雄伟,黄山之奇丽,峨嵋之钟灵,华山之峻峭,庐山之壮观,武当之幽秀,亦有类似九寨沟、武陵源、黄龙风景区等世界著名风景名胜区的风光,而风貌独成一格,故可冠“神农天园”之称谓。
这里群山万壑,峰峦叠翠;峡谷天雕,奇洞天成;险崖瀑飞,锦石溪流……构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一个个的诗画长廊。
三、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旅游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于1997年正式对外开放,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现拥有坛子岭园区、185园区及截流纪念园等园区,总占地面积共15.28平方公里。
旅游区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为依托,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为游客提供游览、科教、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将现代工程、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
四、清江画廊风景区
长阳清江画廊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2008年荣膺全国民族文化旅游十大新兴品牌,2013年1月成功跻身国家AAAAA级景区。长阳,巴人发祥地、土家族的摇篮、“长阳人”的故乡。
这里,历史源远流长,19万年前的“长阳人”在这里点燃了长江流域人类文明的第一堆篝火,四千年前,向王天子在这里吹响了巴国拓土开疆的第一声号角。
五、柴埠溪峡谷风景区
柴埠溪峡谷风景区位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境东部,南连“武陵源”,北接“清江水”。同张家界共属武陵山脉。与许多国内外奇景名胜同处于“北纬30°线”上。柴埠溪大峡谷风景区是一条带状的大峡谷,同张家界共属武陵山脉,系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典型的峡谷峰林景观。
㈡ 关于武汉美景的作文有哪些
我的家乡非常美丽,这里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有丰富的物产;这里四季分明,山清水秀;这里一到春季,鸟类花香,绿荫丛丛,枝繁叶茂;汉水在这里和长江会合,龙王庙外,江水泾渭分明,雄伟的长江大桥横跨于龟山和蛇山之间,我的家乡就是美丽的江城——武汉。 毛爷爷曾写下龟蛇锁大江的雄伟诗章,站在高高的龟山上,俯瞰武汉长江大桥,无不觉得它气势巍峨,下山走到桥上就更能让人叹服它的壮观。它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全长1670米,正桥部分1156米,两岸引桥共长514米,桥面公路路面宽达18米,两侧有不窄的人行道。每天早上,江城武汉刚从睡梦中醒来时,长江大桥上就已经是车水马龙了,行人也在桥上匆匆的走着,火车在下层桥面上呜呜的鸣叫着,整个大桥就是家乡人民生活的缩影:勤劳,奋斗。现在,已在我家乡横跨起四座长江大桥,三座汉水桥,从此,这座历史悠久的大桥不在感觉到孤单,它已有众多兄弟姐妹。 杭州有美丽的西子湖畔,而我的家乡有眉清目秀的东胡,朱德爷爷曾写下东胡更比西湖好的诗,那是怎样的一幅山水画呀。清晨的东胡,湖面露雾渺渺,周围的磨山,珞珈山等知名或不知名的山上绿色苍翠,美得让人心碎;雨后的东胡,空气里都似乎流淌着蜜,小草尖上的雨珠也在恣意地到处流淌,湖中的鱼儿也时常来凑热闹,偶而从湖里跃起,惊起无数涟漪;湖边长着长长辫子的垂柳姑娘,将一缕缕青丝尽可能的靠近湖面,树枝上的各种鸟儿,唧唧喳喳的哼唱着,喷薄而出的朝阳,一瞬间,就来到半山间。 黄鹤楼,一个被许多文人骚客咏唱的著名古建筑,站在蛇山上,眺望着美丽的武汉,接送着航道上来往的船舶和长江大桥上铁路公路南来北往的客人,永远对他们是那样深情款款,傍晚的余辉,总是让它显得无比恢弘。 还有武昌起义的红楼,芳草凄凄的鹦鹉洲,高山流水的古琴台,八百罗汉的归元寺… 美景无处不在,举不盛举。 这就是我的家乡,美丽的武汉,它永远以好客之心欢迎四面八方的人们,我为我的家乡而自豪!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住着一群勤劳、勇敢、善良的人们。这个美丽的城市,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武汉。啊!美丽的武汉!这片黄土地——武汉,被长江和汉水分割成三块,形成汉口、武昌、汉阳。在武汉,“吃、喝、玩、乐”都能让你开心。在武汉,最令我们骄傲的是那座横跨长江的“武汉长江大桥”。这座雄伟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是1955年到1957年为了疏通全国南北交通而建成的。全长1670米,其中正桥1156米。毛泽东主席曾赞美它“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大桥边,有一座山,因长像似蛇,所以叫蛇山。在蛇山上,坐落着一栋历史悠久的黄鹤楼,历代都有许多诗人用诗句来赞美它。而唐朝崔颢的“昔人以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荒草萋萋莺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歌咏黄鹤楼的绝世之唱,连诗仙李白都赞叹不已。古黄鹤楼凡三层,高九丈二尺,加铜顶七尺,共成九九之数,寓九九归一,国家一统。站在黄鹤楼顶远眺,可以看到碧波荡漾的东湖和苍翠美丽的磨山。冬天,梅园里梅花含苞绽放,散发出扑鼻的芳香。春天,樱花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香香的,嫩嫩的,白白的,粉粉的。夏天,菏花池里的菏花千姿百态。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马上就要破裂似的。东湖不仅花儿美,人也美,山也美,水也美。远远望去,磨山就像一座碧绿的宝塔。楚天台上,一个个人在游玩、嬉闹,观赏风景。水里,小鱼在追逐嬉戏,有的钻进石缝里。有的躲进水草里,春天的到来让它们的心里充满了欢喜。武汉,真美!
㈢ 武汉的著名景点有哪些
1、黄鹤楼
武汉地标建筑之一,来武汉的应该都知道了,可以在外面找个好点的视角拍拍照,里面除了黄鹤楼还是个大园林,有戏曲演出,顶层视野也很好哦,门票80大洋,学生半价
2、湖北省博物馆
馆藏文物丰富。四大镇馆之宝:1978年出土于“曾侯乙墓”的曾侯乙编钟,中国冷兵器时代的精品之作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地质年代距今约100万年,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元代青花瓷中极其罕见的精品。
3、户部巷
武汉著名小吃街,外地人想吃本地小吃比较全大概只能到这里或者找一家大点的蔡林记了,味道可以的,比较地道的都比较分散难找很费时间,首选还是户部巷了
4、东湖风景区
东湖只有落雁景区的景好一点,就是有点偏,人比较少,其他两个东湖的景区景比较普通,不过环湖绿道还可以,锻炼的好地方。东湖还有磨山景区和听涛景区,各有特色。
5、武汉长江大桥
万里长江上第一座桥梁,还是公路铁路双层的。毛爷爷题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6、武汉江滩
十里江滩,“两江四堤八林带,火树银花不夜天”,十月份芦苇开花后,芦苇绵延4公里,拍照的好地方。
㈣ 武汉有哪些风景比较美的
设计几条市内一日游线路:方案1:汉街-徐东-汉口江滩-步行街-武汉关轮渡版-中华路-户部巷-光谷权
方案2:解放公园-武广-中山公园 -转乘轻轨-东西湖农家乐
方案3:华师,化工,武大,地质大等高校一日游
方案4:汉街水果湖省博一日游
㈤ 武汉有什么美景
1、东湖风景区:来武汉旅游,东湖是必到之处。东湖湖面辽阔,加上沿湖陆地风景区,面积达80余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面积的六倍。东湖湖面烟波浩淼,碧水粼粼,水鸟翻飞,游船如织,湖岸曲折,港叉交错,历来也是国家领导来汉喜欢的去处。2、黄鹤楼公园:黄鹤楼位于武昌蛇山之巅,自古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该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不登此楼可以说不算真正到过武汉。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3、湖北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地处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之滨,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是湖北省文物及标本的主要收藏、宣传和研究机构。湖北省博物馆中,收藏了20多万件历史文物,其中一级文物400余件,主要有:战国时期的越王勾剑,被誉为越王青铜剑之首;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编钟共65件,总重2500多公斤;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磬,上面刻有乐律文字。且全是真品。4、古琴台: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东畔,是为纪念俞伯牙弹琴遇知音钟子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相传,古时有位名叫俞伯牙的琴师曾在此弹琴,抒发情怀,樵夫钟子期听懂其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二人遂结为知己。后来,钟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不已,在友人墓前将琴摔碎,从此不再弹琴。“知音”典故由此而来。古琴台是后人为纪念这一对挚友而建。5、归元禅寺:归元寺绝对是闹市中的一方净土,是近年来武汉市香火最为鼎盛的佛教胜地。寺院坐落在武汉市汉阳区翠微路西端,占地46900平方米,殿舍200余间,建筑面积200000平方米。寺庙建筑、佛经、佛像等历经“文革”浩劫而幸存完整,其中尤以罗汉堂供奉的500尊金身罗汉最具特色。6、汉正街:说起在武汉购物,外地人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汉正街了。作为全国闻名的小商品聚散地,汉正街经营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商品,而且以价格实惠著称。7、江汉路步行街:1210米的江汉路,最耐看的,是一字排开各种建筑:欧陆风格、罗马风格、拜占庭风格、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现代派……人们说,江汉路是武汉二十世纪建筑的博物馆。 江汉路上共有13栋列为历史优秀建筑,其中省级1座、市一级6座、市二级6座。现在,步行街上还增添了许多铜制雕塑,这些雕塑大都是反映武汉的市井文化和大汉口的沧桑变化。街上各类商店林立,是你购物、游览的好地方。8、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校园绿树成荫,花香流溢,是全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每年4月份樱花盛开时节,武汉大学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樱花节,吸引来自省内外的众多游客前往参观游览。9、户部巷小吃一条街:“户部巷”地处繁华的武昌司门口闹市,清朝时,这里曾因毗邻藩台衙门而得名。这条百余米长的小巷上,集中了武汉各类老字号和全国各地知名的小吃品牌七十多个,现已成为汉味小吃的代名词。还有,我叫崔恺宁。
㈥ 武汉的美景介绍
黄鹤楼是蜚声中外的历史名胜,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山东蓬莱阁合称中国四大名楼,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它雄踞长江之滨,蛇山之首,背倚万户林立的武昌城,面临汹涌浩荡的扬子江,相对古雅清俊晴川阁,刚好位于长江和京广线的交叉处,即东西水路与南北陆路的交汇点上。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黄鹤楼相传始建于三国时期,历代屡毁屡建,现楼为1981年重建,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楼址仍在蛇山头。主楼高49米,共五层,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底层外檐柱对径为30米,中部大厅正面墙上设大片浮雕,表现历代有关黄鹤楼的神话传说;三层设夹层回廊,陈列有关诗词书画;二、三、四层外有四面回廊,可供游人远眺;五层为瞭望厅,可在此观赏大江景色。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上黄鹤楼武汉三镇的旖旎风光历历在目,辽阔神州的锦绣山河也遥遥在望。由于这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前人流传至今的诗词、文赋、楹联、匾额、摩岩石刻和民间故事,使黄鹤楼成为山川与人文景观相互倚重的文化名楼。
㈦ 武汉有什么景色
景点有黄鹤楼,长江大桥,武汉轮渡,户部巷,武汉东湖
㈧ 武汉黄鹤楼景区介绍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8)武汉美景介绍扩展阅读
黄鹤楼名称来历:黄鹤楼为何以“黄鹤”为名,一说是原楼建在黄鹄矶上,后人念“鹄”为“鹤”,以讹传讹,口口相证遂成事实。一说便是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神仙之说,有关黄鹤楼的仙话也在专谈“怪力乱神”志怪小说发展的背景下形成。
跨鹤之仙的传说,最早出现在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笔下。他的《述异记》中的“驾鹤之宾”,后被鲁迅辑录在《古小说钩沉》里:还有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
据传说,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㈨ 介绍一下武汉大学,除了景色。。 最有特点的。值得去的理由
“你是谁?”
“我是武大人。”
“你在哪里?”
“珞珈山上。”
“你在做什么?”
“看风景。”
“你喜欢看风景?”
“我喜欢樱飘若雪,喜欢夏桂飘香,喜欢红枫满山,喜欢腊雪寒梅,我喜欢在东湖读卢梭,喜欢在老图听巴赫,喜欢教四那一墙碧绿的爬山虎,喜欢情人坡读书的漂亮女生,我喜欢躺在奥场的草坪上看星空,喜欢在春日里的教五广场放风筝。我喜欢手中的线越拉越长、越拉越紧的感觉。”
“你放飞了什么?“
“孤独,压力,理想和失望。“
“和你一样的人多吗?“
“很多,能坐满整个珞珈山。“
“你是哪里人?“
“我是武大人?“
“为什么说自己是武大人?“
“因为我把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和故事留在了这里。”
“离开后我们都失恋了”
“因为我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和热情都留在了这里”
门总有一开一合的时候,关掉,你就被挡在了门外。而武大从不这样。她永远宽容的接纳,却也给你出走的自由,这,应该就是大学之“大”吧。
有人说大学校园有座山是这个大学最大的福气。那武大不知道有了多大的福,虽然国内也有好多所大学临山,但极少有将一座山归并入校园之内的,而武汉大学却完完整整包括珞珈山、狮子山、侧船山等好几座山。
珞珈山常年葱郁,又在学校之内,东湖之旁,绝对没人打扰,静静的生长的很好,我依然希望它和学校一起矗立千年万年,互相交吐各自的气息。
校内修有一湖,不如xx的未名天成,因为山内不好引水。但居于学校正中心,又有风景,也渐渐有了名气,是个不错的去处,平日两边石栏上也总有人斜倚休憩,或观赏。湖水并不清澈,是那种沉淀着的混青色,却是让人一看就能感觉到其中凝结的历史。湖面有一些红点闪动,那是金鱼在游动。湖边有树木环绕点缀,更有一颗横着生长,和湖面平行,又是颗大树,顺着枝干甚至能让你走到湖心,垂下枝叶轻摆,算是武大的一处趣景了。
这个湖的名字还颇有争议,似乎本来也叫未名,但有人觉得步了人家后尘,给它改了泓波湖,鉴湖等名,只是大家都不满意,但xx在前,因此虽不敢叫的理直气壮,但大多数人心里还是叫它未名的。当然,大家对它的热爱却如一。
在武大里,你会迷路,在武大里,你又不会迷路。路很多,又不知直直方方,清清楚楚,错落曲折而又四通八达,很多路不过百米,两条不知其向的路又赫然出现,而四周被树掩着,看不到参照,一路下去,不知方向,等到弄混了自己的头脑,要找的地方却柳暗花明,豁然眼前。但就是这些路,像一条大树的枝枝躯干,层层展开却又紧紧地相凝,把武大连成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
你在树林相掩中找到一座教学楼,墙面上已经爬满了常春藤或爬山虎,你第一眼觉得楼小,门小。进去转了一圈,出来就定会感慨,如当年的我一样:我被骗了,里面大的找不着北。然后就会感叹这所大学的精神,真不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武大是有这种气质的。
武大的早期建筑,名震中外。武大的早期建筑大都是中西合璧的精品。也是中国早期建学得典范。早期建筑一种主要的特色是:建筑的正体上是灰色的墙体,修的非常工整和雄伟,和那些年代修建在中国的外国银行的风格很像。而在房顶上,又采用的是中国古典宫殿的飞檐结构,铺着蓝色的琉璃瓦,钩角的屋檐上还有些动物的石刻。这是武大早期建筑采用的最普遍的风格,包括新,老图书馆,樱园食堂,文法学院,老斋舍,宋卿体育馆,教四等最重要的一批建筑。
如果你在一所现代大学就读,那么当你走进武大,走进这些建筑,你肯定会有非常大的兴趣以及感到非常的羡慕。因为就现在的建筑眼光来看,武大的那个时代的建筑在现代绝对是“不走寻常路”。但它们虽老但不过时,那种魅力不是现在任何一栋建筑能拥有的。在里面走,你会有一种强烈的发现感,观赏感,很多处细节让你不由不感叹这里设计者的匠心,相比之下现在大多数没有特色的钢筋楼实在是太索然无味了。
武大建筑的内部设计实在是高人一等,现在的建筑里面直直方方,不会迷路但也没有惊喜。在武大不同,通道,楼梯连向哪里,走了才知道,推开虚掩的侧角小门,实在想不到后面是如此大的课室。武大的很多建筑还喜欢采用庭院式的建筑,里面有庭有院,有门有廊,走进去是圆的方的天井。比如矗守在老图两旁的原文、法学院,在庭院里种些树草,设些石桌凳,头上一方天蓝,立刻让人感到自然和亲切,学习的劲头由此也足了。行政楼进去中间也是镂空,虽封了顶,但那种高房顶压泻下来的气势很容易便让人感到威严和肃穆,给人一种厚重的气息,是很符合它的地位的。
这是一座能让人心动的图书馆,它远离校园,处在山颠,朴实庄重,有容纳的气势,你站在它的门牌前,会有心动的感觉。而故宫式的房顶上那块小小的牌匾的上的三个篆书图书馆则静静的见证着它一样长久的历史。
我一直是认为那是一个唯美的景色,在夕阳西下时,我踏进老图,宽大的老式的落地窗户漏进来短短的红光,洒在校园里最好的红木桌椅上,洒在一个个俯头苦读的学生身上,那是一种精神的升华。
它还是武大每个学生的最后一站,它的顶上是武大整个学校的制高点,因为保护,平日不便让上,但对离校的毕业生,每人允许登高一次。站在顶上,看着葱郁环绕的校园,一阵阵的情绪往上涌,我看见好多同学偷偷的低头抽泣。更不用说作为图书馆,它蕴含着整个武大的知识气息。它是武大的象征,武大精神的象征。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我居然是到了武大的樱顶宿舍(也即老斋舍)才知道的千字文。空旷幽深的门口挂着一块小小精致的木牌,上面赫然刻着:天字斋,一下把历史塞到你怀里,于是住在这里面的人我们戏称为住在文物里,但事实其实的确如此。樱顶宿舍也是四面围着中间的天井,所以采光很好。
九一二广场南北相对的两座楼理学院和行政楼像是默契的谈好了一般,一起采用了圆形的屋顶。理学院主楼采用八角面墙体和拜占庭式的穹隆屋顶,而内部结构即精美又适用,利用地势修筑一个大阶梯教室,讲课不用扩音设备,声音依然清晰充满。而行政楼主楼正方形墙体上带有明显的“恻角”,“攒尖式”四角重檐玻璃屋顶有点清真的风格,外围的四座中国传统配楼和正前方的两座罗马式碉楼相组配,是典型的“中西融合式”建筑,而它也是武大运用玻璃为主建筑的一个成功典型。
教四楼是教学楼学生最喜爱的,从外看似乎极小,但你完全不知里面的精彩,进门后它在内部却又向后摆开成三栋,从前至后形成一个标准的扇形。但这些你在里面又完全感受不到的,需自己绕道到后面再来感慨设计者连接融会的智慧。而我有时都不得不认为这是设计者故意设的妙笔,除了门小,这里的走廊宽大,楼梯宽大,教室宽大,一切充满了大气,呆在里面学习最能让人振奋。这栋老楼的墙上爬满了爬山虎,密密的爬山虎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但这些爬山虎送走的人杰有多少我们又何尝知道了。
宋卿体育馆,我们挥洒汗水的地方
樱顶一瞥,那里有多少男儿的梦?嘿嘿。樱顶樱顶,重点就在樱和顶,樱花就在它楼下,这里又被称作樱花城堡,而顶,即是房顶,却也是武大之顶的意思,除了老图外,它是武大最高的地方,所以这个屋顶不像别的房顶一样因为是顶所以就随便对付,它经过了精心设计,武大的樱顶宿舍是三座一模一样宿舍的联合,因为本来楼就高而漂亮,三座并列相连,更显得有气势,也形成了我前面说的台阶,拱顶等景色。而三顶相连,面积较大,平日看上去就像一个广场,站满了人游走。而楼相连或镂空的地方,周围设成栏杆,所以又像是个大阳台,倚靠在这里交谈或观赏武大的景色恐怕是每个武大人都做过的事情。而因为要显示是顶,所以三座宿舍加盖了三座可以称作是顶的东西,修成小屋,也是飞檐琉璃,功用倒是很多。所以光是这个顶就表达了武大的很多的东西。而这些通过樱顶宿舍得到的赞誉就可得,它被称作:武汉的布达拉宫。
樱顶的历史也许通过那里至今残留的一片血迹——武大热血青年王志德死在国民党六一惨案时的鲜血,以及高墙上已经若隐若现的文革时期写上的毛主席语录可得。原文,法学院立于老图两旁,据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左武右”的体现。意为文武相谐、文华武英。两院相对矗立,是一对姊妹楼,文学院的屋顶采用翘角,意为文采飞扬;法学院的屋顶则是平角,意为法力严肃。
武大还是会这样,自由的走下去,武大的气息也会被我们带到自己将来去的任何地方,让它鼓励着我们前行。在我们垂暮时,我还要回到武大,爬一爬珞珈山,看一看樱花,哼着我们的歌曲,回味我的武大岁月……
武大也注定还要续写它的无数个辉煌百年,我爱你,武大。
最后,以一首武大人自己写的歌结束。据说听过它的人,会爱上武大:
追飞扬花瓣
追飞走的梦
登上城堡远望
遥岑入明眸
湖光与山色
山烟与阁楼
天边掠过流星
身边人无踪
许个愿就当是梦一场
遥想当年勇气灌肠登顶望空
日日笙歌入夜人生尽欢
笑谈世俗年少不知愁滋味啊
天高任我飞
痛也敢追也不悔
时过境已迁
岁月啸耳边
蓝色女孩已成
春日樱花梦
光阴虽无刃
抽走留伤痕
风拂城脚无声
夜深催人冷
再登顶望皓月哭一场
还曾记否黑白相片那日楼头
一颗心如何不向磨难低头
再次看到风吹过樱花儿飘落
不认识的身影在追逐不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