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景景观 » 清彻美景

清彻美景

发布时间: 2021-01-01 09:46:42

『壹』 清爽清澈景色清馨,风雅风淡人物风流作者是谁

清澈景色风雅风淡,人物风流。风

『贰』 形容湖水十分透彻清亮还可形容风景很美

荷塘月色复 荷花映日制 碧叶红花 碧波荡漾
湖光水色 湖色蔚蓝 烟水空蒙 湖水浩淼 湖水荡漾
湖水涟漪 湖水清澈 湖闪金波 银龙游曳 明净澈底
湖光峰影 湖色蒙蒙 湖天一色 水波不兴 湖平如镜
月映水中 湖水柔和 湖波涟涟 湖翻银浪 浮光跃金
夜湖美景 涟漪潋滟 倒影碎裂 波光摇曳 微波起伏
霞光掩映 浪静波平 鸟穿绿柳 群帆渔歌 荡舟小憩
湖光山色 湖清水净 湖水荡漾 湖光塔影 绿波荡漾
湖浪汹涌 湖水拍岸 银浪翻滚 月映湖面 千层碧浪
碧水茫茫 云水茫茫 金波闪烁 湖柳绕堤 烟笼寒水
绿水盈盈 轻舟若飞 白鸥掠水 流水潺潺 流水淙淙
以上都是描写湖面水的样子的词语,

1、夏天,湖水风平浪静宛若一面巨大的镜子。
2、在蔚蓝的天空掩映下湖水是那样湛蓝,那样晶莹透澈。
3、这是一湾清澈的湖水,湖面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一切美不胜收,让人仿佛走进画卷之中。
4、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象神话故事中的宝镜一样。
5、湖面上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的心,在追逐,再嬉戏。

『叁』 清代重建的沧浪亭景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到了1696年的清代,巡抚宋荦重建了沧浪亭。这次重建,宋荦把园中傍水的沧浪亭移建于假山之巅,并以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征明的隶书“沧浪亭”为匾额。

另外,宋荦在沧浪亭的入口处和园内都增添了许多建筑,为沧浪亭的山水景色更加增添了一抹韵味。

沧浪亭最初的正门在南面,朝北的园门刚开始只是一扇小山门。宋荦重修沧浪亭,将原南正门以一道漏窗粉墙围封了,从此北门便成了唯一进入园林的门。

沧浪亭石坊坐落在沧浪亭的入口处不远的地方,坐东面西。它是于清代的宋荦重建沧浪亭时所建,造型古朴雄伟,是进入沧浪亭园林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石坊横楣上镌刻有隶书“沧浪胜迹”4个字,虽然历经沧桑,但风采依旧。

过了石坊,沿河向东的不远处,便是通达沧浪亭园门的三曲石平桥,同为清代的巡抚宋荦所建,建造最初的时候为木构赤栏桥,故三曲石平桥又称红桥。

在宋荦的《重修沧浪亭记》中记载:

跨溪横,‘略杓’以通游屣。

在清代长洲诸生张罻题的《沧浪八咏》中,还有描写“红桥”的诗句:

柳堤水漫接春潮

山色林光看未遥。

载酒频移青雀舫

寻花常过赤栏桥。

后来红桥因战争和年久失修存等原因被毁了,存留下来的石构三曲平桥是后来重修的。

1719年,康熙南巡时为表彰地方上的重要官吏,御赐巡抚吴存礼诗一首。吴存礼为了宣扬皇上恩德,重修了沧浪亭,并在门厅与步碕廊间,饬工庀材建御碑亭一座。

御碑亭为廊亭,面积将近10平方米,壁间嵌有刻碑,就是康熙皇帝御赐的诗。吴存礼将御诗刻于其中,也是为了警戒后世官吏。

后来乾隆皇帝南巡时,路过苏州,也曾驻跸在沧浪亭,并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南巡,路过苏州,住在沧浪亭。有一天,皇帝吃完晚饭,觉得寂寞无聊,便想寻个消遣。他听说苏州的说书很有名气,唱得动听,说得入情,有声有色,非常有趣。于是,传下旨意,要听说书。

苏州城内有个说书的名角叫王周士,名气响彻江浙。苏州知府亲自去请王周士,还特别关照他,在皇上面前,多为他美言几句。

王周士到了沧浪亭,乾隆皇帝正等得不耐烦,要他马上开书。

王周士不动声色,慢吞吞地说:“万岁坐在明烛边上,难道不知道四周一片漆黑?小人在黑暗里弹唱动作,万岁如何看见?”

乾隆听了,虽觉得话里带刺,但也有几分道理。只好面带尴尬,命左右赐王周士明烛一根,好令他快快开书。

王周士手捧三弦,站立在那里,仍旧不动。皇上不禁生起气来,问:“何故还不开书?”

王周士不卑不亢:“启禀万岁,小人说书虽是小道,但只能坐下,立着不能说书!”

乾隆没听过苏州说书,不知道有这样的规矩。绷起了面孔,粗声粗气地说道:“赐座!”

内侍马上去搬座位,心里却犯嘀咕:皇帝面前一等大官,也不敢坐着说话。眼前这个说书的,居然讨到了金凳,心里着实不服气。

王周士可不顾这些,大模大样地坐下来。把三弦一拔,“叮叮当当”的声音,既像百鸟朝凤,又像金鼓齐鸣。乾隆听得是眉开眼笑。

王周士最拿手的是《白蛇传》。于是就挑了最精彩的一个片断说起来。说到端午节白娘娘怎样误吃雄黄酒,怎样现出了原形吓死许仙,真是讲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乾隆听得津津有味,点头晃脑,脱口喊出“好”字。

王周士字正腔圆,越说精神越足,一直说到白娘娘盗仙草,回到苏州,救活了许仙,方才落回。王周士把三弦一放,说道:“明日请早!”

乾隆听得兴起,哪肯罢休,连连摆手,道:“寡人兴致正浓,岂能扫兴?”

内侍上前禀报:“皇上,已是五更天了。”

乾隆不得已,吩咐内侍,将王周士留宿在沧浪亭。乾隆皇帝听书听得如醉如痴,神魂颠倒,一天也不能断,成了一个道地的书迷。

后来,他要回京,这样的好书又舍不下,就命王周士随驾进京,外加赐七品冠戴。

王周士到了紫禁城,住在皇宫里,真所谓平步青云。吃得顺口,穿得舒坦,住得宽敞,连走路的地面都是软乎乎、滑溜溜的。

可是,这么惬意的日子,王周士反而过不惯。他觉得关在皇宫里弹唱,就像一只身陷金丝笼的百灵鸟,唱不出新歌,伸不开翅膀。

所以,他找机会借口生病,禀明皇上,又回到了苏州。这正应了王周士说过的话:“我们唱书,总想把书唱好,该怎样总是怎样呀!”

因为王周士为了来苏州说书,而宁愿舍弃皇宫的富贵生活,因此后来就有了“沧浪亭胜过皇宫的传说”。

1827年,布政使梁章钜和巡抚陶澍再次重修沧浪亭。梁章钜重修沧浪亭不仅翻新了已有建筑,还新增了门楼和五百名贤祠等建筑。

穿过石构三曲平桥,即到了沧浪亭入园的门楼。门楼刻工精细素雅、简洁大方,以“五百名贤祠”为额。在《重修沧浪亭记》有记录:

道光丁亥布政使梁公章钜重修,巡抚陶澍复得吴郡名贤画像五百余人,钩摹刻石,建名贤祠于亭之隙地,每岁时以致祭,盖祠与亭不相袭,人云指目者,犹曰沧浪亭。

面桥临流,闬闳北向,颜曰五百名贤祠者,则名属诸祠,实亭所从入也。

后来门楼毁于兵火,存留下来的是1873年由巡抚张树声重建的。

布政使梁章钜和和巡抚陶澍重修沧浪亭时,得到吴郡名贤祠画像500余人,于是,他们命人钩摹刻石,建名贤祠于园中,每岁致祭。

五百名贤祠位于园林的西侧,面积将近200平方米,是清代江南最大的儒家祠堂。此祠坐北朝南,为三开间样式,东西两侧各有一小耳房。

五百名贤祠祠门全部为落地长门窗,计24扇。长窗心仔为海棠菱角,裙板上刻有大如意头花纹。祠东耳房,东西两墙上有两扇六角菱形翻启小窗,都为冰纹式。

五百名贤祠内壁间嵌有碑刻25方,列有594位名贤刻像。堂内还悬有一个匾额,为“作之师”。这是取自史学经典《尚羽·泰誓》中的:

天佐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作之师”也就是为人师表的意思,这里是指五百名贤可作儒家子弟的老师,是仕人的师表。

五百名贤祠后来毁于兵火,存留下来的为1873年重建的。与五百名贤祠呼应而建的还有月洞。月洞位于“明道堂”与“五百名贤祠”之间的院墙中。

月洞面西门上有额“折矩”,月洞面东门上有额“周规”。周规和折矩均取自《礼记》中“周旋中规,折旋矩”之意,是指“五百名贤祠”中名贤的选择,是以儒家的仁与礼的为标准的,他们都是仕途中的楷模。

在园林的最南边还增建了印心石屋,此屋全部用黄石堆砌,面积达50多平方米,也由陶澍所建。当时清宣宗亲笔御书“印心石屋”4个字,赐予江苏巡抚陶澍,陶澍为了感谢皇恩在园中建造了此屋,并将皇上御书的“印心石屋”4个大字作门额,以示皇恩浩荡。

“印心”是取自佛家《传灯录》中:“衣以表信,法乃印心。”相传,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说法,大梵天王献上金色波罗花。释迦牟尼拈花示众,但众僧不解佛意,唯独摩诃迦叶破颜微笑。

释迦牟尼知道只有迦叶悟其心意,遂赐予了迦叶佛法。从那以后,印心就用来比喻释迦牟尼与迦叶不藉言语,心领神会。清宣宗以“印心”赐予陶澍,后人猜测是为了称赞陶澍懂得自己的心思。

“看山楼”就筑于石屋之上,夏时,此地是全园最佳的避暑纳凉之处。

沧浪亭山石古树

『肆』 描写风景的优美句子,每句20多字

关于雪景:

1、雪还未停,孩子们就忍不住出来玩了,打雪仗、滚雪球,虽然雪花还在飘零,他们却不顾家长的反对,玩得不亦乐乎,充斥着童年的欢乐。雪任凭我们把它们捏成毛茸茸的雪球,然后互相砸来砸去。他的身体虽被砸得七零八落,四处飞溅,但他们从不抱怨,给我们快乐,就是它的快乐。它以其特有的语言给我们心灵的温暖,这种声音,我听得到。

2、我走出了家门,嗬,外面好一个粉装玉砌的世界。大雪纷飞,如片片鹅毛闻风飞舞,纷纷扬扬,又似梨花缤纷落地,香闻十里,更像我的思绪,飞扬飞扬,快乐纷飞。路边电杆上的电线怎么变成了银白色的琴弦?是雪仙子开了个玩笑吧,她用那无暇的雪,造就了无声的音乐世界!北风驾驭一片片冬的精灵--雪花,来到了北国大地,让我们感受到了快乐。

3、傍晚时分,雪停了,学校那宽大的操场,像盖了一床巨大的羽绒棉被。踩上去,脚底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好悦耳啊!落光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四季常青的松柏上,则背负着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4、雪花从银灰的天空悠悠地飘下,像满天白色的蝴蝶在迎风飘舞。你瞧!雪花姑娘的足迹已经遍布整个世界--嫩绿的草坪上铺满了雪花,远远望去,宛如一片银白色的海洋:在那些小巧玲珑的野花身上,有的雪花即将化为小水珠,仿佛是在花蕊中镶嵌上的一颗颗洁白晶莹的钻石,装扮着花儿;披上了银装的树木,在徐徐吹来的微风中舞动着高大魁梧的身姿,正在跳一支冬日的舞。

5、雪,仍然不停得下着,像珍珠,晶莹剔透,像鹅毛,纷纷扬扬,像天空中的小精灵,调皮可爱,像柳絮扬花,从天而降……

6、黯黯的天色,满地积雪,映着黄昏时候的淡云,一层一层春蚕剥茧似的退去,慢慢退出明亮严肃的寒光来,嘁嘁喳喳私语的短树林里,穿过尖利残酷的寒风。一片空旷的冬原、衰草都掩没在白雪里,处处偶然露出些头角,随着风摇动,刷着雪丝作响。上下相照,淡云和积雪,像是密诉衷肠。

7、我倒觉得桔如说的雪能纯洁世界,很有见地:大雪过后,我们走到村外,一片洁白,晶光闪耀,眼花目眩,茫茫无际:那黄褐色的屋顶,那破败倾颓的墙垣,那零乱不堪高低不平的田野,那干枯赤裸的树枝,那乱蓬蓬的草垛……在一尺厚的大雪覆盖之下,干净极了,纯洁极了,漂亮极了,幽静极了,太阳照耀,银光闪烁,奇美异常!

8、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上了冰凉凉、毛茸茸、白花花、亮晶晶的银条儿。就连松树和柏树上,也堆上了沉甸甸的雪球。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踩上去就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好象正在演奏一首欢乐的歌曲。

9、雪花是美丽的。每一朵小雪花都是一个小图案,他们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风姿,有的像明亮的星星,有的像细细的缝衣针,有的像六边形的花瓣,又像展开的六把扇子……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可是世界上没有一个相同的雪花。

10、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山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驱干,撞开了人家的门窗,把破屋子上的茅草,大把大把的撕下来向空中扬去,把冷森森的雪花,撒进人家的屋子里,并且在光秃秃的树梢上,怪声地怒吼着、咆哮着,仿佛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它的驯顺的奴隶,它可以任意的蹂躏他们,毁灭他们。

拓展资料

雪景是一个既清纯,又浪漫的一种自然景象,不同的雪。依据雪的形态,雪景可分为飘雪、积雪和风雪景观

依据雪的形态,雪景可分为飘雪、积雪和风雪景观。拍摄飘雪时,应该选择雪团直径大且密度又较稀的雪天,并用深色的背景(建筑物、街道、树林等),把雪团飘落的轨迹衬托出来。

『伍』 清彻见底和清澈见底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没有清彻见底这种词语

『陆』 形容黄昏美景的诗词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秋夜牵情
【宋】朱淑真
纤纤新月挂黄昏,人在幽闺欲断魂.
笺素拆封还又改,酒杯慵举却重温.
灯花占断烧心事,罗袖长供挹泪痕.
益悔风流多不足,须知恩爱是愁根.
浣溪沙
【宋】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阮郎归
【宋】苏轼
暗香浮动月黄昏.堂前一树春.东风何事入西邻.儿家常闭门.
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
虞美人
【宋】苏轼
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日长帘暮望黄昏.及至黄昏时候、转销魂.
君还知道相思苦.怎忍抛奴去.不辞迢递过关山.只恐别郎容易、见郎难.
如梦令
【清】纳兰性德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柒』 观看洛清江美景作文400字以上

例文

清平乐 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检校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太常引 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穑罕话住⑵廴四魏危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西江月 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鹧鸪天 戏题村舍 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金家即聘周。 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鹧鸪天 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鹧鸪天 代人赋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玉楼春 戏赋云山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渡,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鹊桥仙 山行书所见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孤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踏莎行 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踏莎行 和赵国兴知录韵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最无聊处秋光到。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 长忆商山,当年四老,尘埃也走咸阳道。为谁书到便幡然?至今此意无人晓。 定风波 暮春漫兴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定风波 送卢提刑,约上元重来 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极目南云无过雁。君看,梅花也解寄相思。 无限江山行未了。父老,不须和泪看旌旗。后会丁宁何日是?须记,

『捌』 唐诗中描绘自然美景的佳句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唐·温庭范《题望苑驿》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渌:清澈。
五代前蜀·韦庄《菩萨蛮》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五代后蜀·魏承班《玉楼春》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宋·钱惟演《木兰花》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冰笋:冰棱。意谓从冰棱的融化看到冬天已悄悄过去;从柳枝梢头看到春天已偷偷归来。
宋·张来《春日》

老树着花无丑枝
宋·梅尧臣《东溪》:“野岛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翠色:嫩绿的草色。和烟老:随着暮霭变成深绿。
宋·梅尧臣《苏幕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王安石《春夜》

恼人天气又春阴
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
宋·苏轼《定风波》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信:消息。露:显示。
宋·苏轼《一丛花》

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
竟日:整日。
宋·苏轼《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意谓春雨为春天的路旁增添了更多的鲜花,花儿在春风中摇动,满山弥漫着春色。
宋·秦观《好事近》

芳菲消息到,杏梢红
芳菲:指春花季节。
宋·贺铸《小重山》

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
韶华:美好的年华。东君:春神,这里指春天。
宋·周邦彦《蝶恋花》

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
青:绿叶。红:红花。
宋·葛胜仲《临江仙》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将息:养护,调养。
宋·李清照《声声慢》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柳眼:柳叶。梅腮:指梅花。
宋·李清照懈恋花》

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宋·陈与义《虞美人》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杨柳句谓杨柳遮不断春大的景色。
宋·陆游《马上作》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宋·陆游《豆叶黄》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枝枝不教花瘦
宋·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东风吹雨细于尘
宋·辛弃疾《浣溪沙》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杜宇:杜鹃。
宋·辛弃疾《浣溪沙》

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
宋·辛弃疾《满江红》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春事:春景。十分花柳:花柳最盛之时。
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春阴:春天的阴云。幽花:清幽的花。明:绚丽。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
宋·陈亮《南歌子》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荠麦:芥菜,麦子,泛指田间作物。
宋·姜夔《扬州慢》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姜夔《淡黄柳》

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著物:春风润泽万物。
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张栻《立春偶成》:“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
酝造:酿造。可人:喜人。
宋·石孝友《好事近》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
瘦雪:残雪。这里用以形容春花的飘零。青子:青青的小果于。
金·王庭筠《谒金门》

东风轻扇春寒
轻扇:轻轻地吹动。
金·段克己《望月婆罗门引》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飞红:花瓣飞舞。
元·白朴《天净沙·春》

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觉来:醒来。
元·胡只遹《阳春曲·春景》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袅:飘浮不定。晴丝:虫类所吐的丝,春日常在空中飘游。
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春到人间万物鲜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写百年长恨》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清·卢道悦《迎春》

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
清·洪异《长生殿·禊游》

描写夏天的古诗和描写夏天的名句

夏颂——纳清风台榭开怀,傍流水亭轩赏心。
夏初——槐柳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
夏热——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夏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夏水——涧影见藤竹,潭香闻芰荷。
夏夜——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夏雨——风声撼山翻怒涛,雨点飞空射强弩。
夏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夏蝉——垂缍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夏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夏节——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桂绿云鬟。

夏思——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夏游——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
夏趣——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冬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冬梅——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赴鼻香。
冬景——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冬夜——岁华皆采获,冬晚共严枯。
冬风——飘飘送下遥天雪,飒飒吹干旅命烟。
冬天——琥珀珠海黏行处雪,棕榈帚扫卧来云。

冬思——岁寒,然后知柏之后凋。
冬狩——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末狼。
冬愁——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冬行——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冬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玖』 形容湖水十分透彻清亮,还可形容风景很美的成语有哪些

湖光山色、山清水秀、水木清华、山光水色、水天一色、青山绿水
一、湖光山色 [ hú guāng shān sè ]
【解释】: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出自】:宋·吴自牧《梦梁录·五代人物》:“杭城湖光山色之秀,锺为人物,所以清奇特,为天下寇。”
【译文】:杭州有水有山,风景秀丽,钟是人物,所以清奇特,为天下之首。
二、水木清华 [ shuǐ mù qīng huá ]

【解释】: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出自】: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晨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译文】:景清晨鸟鸣集,水、特别的清幽有光彩。
三、山光水色 [ shān guāng shuǐ sè ]

【解释】: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出自】: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译文】:楼阁有高低树木有浅深,山水景色秀丽
四、水天一色 [ shuǐ tiān yī sè ]

【解释】: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出自】: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译文】:阳光映射下的彩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碧绿,同长天相连,天空映在水中,水天一色
五、青山绿水 [ qīng shān lǜ shuǐ ]

【解释】:泛称美好山河。
【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译文】:问:‘牛头不见四时如何?’老师说:‘青山绿色水。’说:‘出现后如何?’老师说:‘绿色水青山。’

『拾』 渡波清彻映妍华,越台层巅云雾压.归来分得闲中趣,把洒谢公蝶恋花.谁的诗

苏轼

西江月-咏梅
[作者] 苏轼
[全文]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内挂。
挂凤寒容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蝶恋花-述怀
[作者] 苏轼
[全文] 云水萦回溪上路。叠叠青山,环绕溪东注。月白沙汀翘宿鹭。更无一点尘来处。
溪叟相看私自语。底事区区,苦要为官去。尊酒不空田百亩。归来分得闲中趣。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