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头山风景
Ⅰ 平昌旅游菜家大院
刘伯坚故居:位于平昌县龙岗乡街道,共两栋,分别建于1895年和1937年,建筑面积共519平方米,原始风貌和格局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既是纪念烈士的重要载体,又是精神文明建设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符合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条件。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特公布“刘伯坚故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
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碑):坐落在平昌县城北AA级风景区佛头山森林公园内,距县城2公里,背靠华严庵,左控通河,右扼佛头寨,与金宝观、南台山、老鹰寨隔河相望。
佛头山森林公园:位于平昌县城所在地江口镇北侧,通河、巴河、龙潭三面盘绕,景区经营面积293公顷,
平昌县
海拔400-723米,森林覆盖率达90%。2002年四川省旅游局批准为AA级风景区,2003年作为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得胜北山寺:亦名北峰院,位于平昌县得胜镇。东北接壤通江,西北依抵巴州,距平昌县城40余公里,距县城60余公里,占地二十余亩,海拔810余米,寺东、西、北面为悬崖绝壁,南面地势平缓。寺周岩下树木繁茂,有古树松柏、楠木、菩提、摇钱等灌、乔木数种。
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隶属平昌县,包括县内的镇龙五峰林海景区、江口镇佛头山景区、白衣水乡古镇景区。森林公园总面积2553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133顷,活立木总面积6.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3.5%。
五峰林场秋景:位于镇龙镇境内的五峰林场有茂密的人工林和美丽的天然林,裸岩极少,几无荒山,漫山遍野堆绿耸翠,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峰54座,其中有5座山峰呈五角形分布,形成“五龙捧圣”之势。
南天门森林公园:位于平昌县五木镇,集红军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距平昌县城30余公里,总面积达3000多亩,俨然一个天然氧吧。境内北高南低,最高点南天门、海拔765.4米,最低点三岔河,海拔433米,平均海拔600米,境内属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适宜、春早秋凉、无霜期长、四季分明。
Ⅱ 潼关旅游景点大全
1、黄河风景区
位于黄河潼关辖区东段,秦、晋、豫三省交界。东至黄河护岸23号坝,西至黄河公路大桥,南至207省道,北至黄河中心线,东西全长5公里。黄河公路大桥,同蒲铁路大桥飞架南北,连霍高速公路与游览区平行相距不足百米。
2、佛头山风景区
位于潼关县安乐乡境内,是以秦岭支脉佛头山为主体的山岳型风光及宗教文化风景区。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主峰海拔1806米,因酷似佛首,故称佛头山。自古即有“关南名胜”、“西岳第二奇山”之称,为古今著名避暑游览胜地。
3、潼关湿地公园
位于关中平原东端,东至河南、西至华阴、南至港口、北至大荔。东西长21.8公里,宽6.5公里,总面积3750公顷。湿地范围内的珍惜鸟类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完整,共有野生鸟类119种,珍贵的鸟类和水禽有天鹅、鸳鸯等。
4、岳渎景区
陕西省潼关县的生态景观公园,位于县城关镇管南村北的塬畔上,距县城仅3公里。岳乃名山,渎为圣水。“五岳四渎”,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和长江、黄河、淮水、济水。黄河出晋陕峡谷,跃鲤鱼龙门,直奔西岳华山和潼关。
5、杨震廉博物馆
位于潼关县秦东镇四知村,占地83亩,距潼关古城6公里,潼关县城16公里,总投资约3500万元。分为祠前区、祠院区、墓园区和绿化区。于2011年9月26日正式开园迎客。主展区四知堂、正气厅、浩然厅、清风廊和放映厅。
Ⅲ 小学四年级作文美丽的佛头山
可以写佛头山的风景,在写它美不美。
Ⅳ 佛头山的导游词怎么写
四川省平昌县来佛头山森林公源园位于县城所在地江口镇北侧,通河、巴河、龙潭三面盘绕,众山簇拥环护,状如众星拱月。佛头山因传说“观音大士派佛头童子下凡镇守龙潭溪”而得名。景区经营面积293公顷,海拔400-723米,森林覆盖率达90%。2002年四川省旅游局批准为AA级风景区,2003年作为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13年12月,四川省旅游部门专家组检查验收佛头山景区国家4A级风景区建设工作。
Ⅳ 用英文介绍平昌的佛头山
四川省平昌县佛头山森林公园位于县城所在地江口镇北侧,通河、巴河、龙潭三面盘绕,众山簇拥环护,状如众星拱月。佛头山因传说“观音大士派佛头童子下凡镇守龙潭溪”而得名。景区经营面积293公顷,海拔400-723米,森林覆盖率达90%。2002年四川省旅游局批准为AA级风景区,2003年作为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13年12月,四川省旅游部门专家组检查验收佛头山景区国家4A级风景区建设工作。
Sichuan Province Pingchang County Buddha Head Mountain Forest Park is located in the county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river town, around the Tonghe, Ba River, three Longtan veliger, hills, surrounded by a moat, Zhuangru zhongxinggongyue. Buddha Head Mountain legend "Guanyin Paifo head boy to guarding the Longtan River" and its name. Area operating area of 293 hectares, 400-723 meters above sea level, the forest coverage rate of 90%. 2002 Sichuan Provincial Tourism Bureau approved the AA class scenic area, in 2003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own of long mountain national Forest Park was approved as a national Forest Park. In December 2013, the Sichuan Provincial Tourism Department expert group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of the Buddha Mountain scenic spot national 4A level scenic area construction work.
Ⅵ 说说平昌佛头山森林公园六百字
四川省平昌县佛头山森林公园位于县城所在地江口镇北侧,通河、巴河、龙潭三面盘绕,众山簇拥环护,状如众星拱月。佛头山因传说“观音大士派佛头童子下凡镇守龙潭溪”而得名。景区经营面积293公顷,海拔400-723米,森林覆盖率达90%。2002年四川省旅游局批准为AA级风景区,2003年作为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13年12月,四川省旅游部门专家组检查验收佛头山景区国家4A级风景区建设工作。
平昌佛头山森林公园位于平昌县城3公里处,包括佛头山森林公园、书法碑林、江阳公园、刘伯坚烈士经念馆。该景区属城市休闲型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园功能和设施齐全,年均接待游客5万人次。
佛头山
佛头山景区气候温和,风景旖丽,峰峦磅礴,云山雾海,佛光若现,两江汇流,洪波素练,无不壮丽绝伦,莹洁清新。大高差、陡山坡、窄岭道、峭绝壁,支梁上踏出通幽小道,悬崖中露出聚仙山洞,V形谷鬼斧神工,奇石峰半悬空中,尖石笋扎于林中,平石盘微露碾迹,斜石包深嵌足印。石缝中溢出雨丝,山裙边淌着小溪,龙潭瀑布珠飞玉溅,砥石雷鸣,大小天池巧夺天工,清澈甘冽,菊桂飘香,鹃白叶红,让人流连忘返。登岭脊环顾,视彩霞卧云,立远山回望,见龙爪外伸,游目骋怀,豁然开朗。登临之余,惊叹之间,听松涛天籁之声,沐森林空灵之气,观佛光绝世之姿,览江阳十景之盛,鸟语嘤嘤,梵声渺渺,亭台楼榭,壁画石刻,历史古迹,革命遗址,无不美轮美奂,宗教文化,红军文化,民俗文化丰富奇特,璀璨夺目……是人们休憩、观光、避暑、疗养、登山、朝圣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最佳去处。
佛头山佛光乃天下奇观,由于“佛光”的形成条件非常特殊,故又名“宝光”。据说“影入佛光,可获吉祥”。中国较著名的“佛光”是四川的峨眉山和安徽的黄山;
主要景点
佛头山森林公园、书法碑林、江阳公园、刘伯坚烈士经念馆
烈士纪念馆
刘伯坚烈士纪念馆位坐落在平昌县城北国家AAAA级景区佛头山森
刘伯坚烈士纪念碑
林公园上,森林覆盖率93.5%。1991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批准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景区由伯坚广场、诗屏、碑廊、纪念碑、生平事迹陈列馆和川陕苏区红军事迹陈列馆组成,景区左邻江口水乡国家水利风景区,右接江阳十景,气候温和,地势高峻,山峦起伏,云山雾海,视野开阔,环境优美,是人们游憩、观光、登山、科考、休闲、养生等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最佳去处。
佛头山佛光
佛头山佛光乃天下奇观,由于“佛光”的形成条件非常特殊,故又名“宝光”。据说“影入佛光,可获吉祥”。我国较著名的“佛光”是四川的峨眉山和安徽的黄山;世界上能经常见到佛光还有德国的布劳甘山和瑞士的北鲁根山。而低海拔山(仅700米)现佛光世界上仅平昌佛头山。当云雾弥漫山腰、阳光斜照崖上,出现一道彩环,花木身形映入环内,人动影随,两人相佑,只见自身,十分奇妙,令人惊心动容。佛头山佛光光环清晰、持续时间较长、出现频率高,一月之内连续出现十余次,更显其绝妙与神秘。
Ⅶ 佛头山的风景100字作文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可我却觉得佛头美景甲天下。到这时你心想:这篇回文章怎么乱改古人说的话答呢?那我们就来观赏一下吧!朋友们。
佛头山是我们平昌人家喻户晓的名山,这里春天绿树红花,花木开放的香气或浓或淡,使人陶醉在中间。
夏天,这里树木茂盛飘有淡淡的清香,到了这里夏天的炎热在挥指一瞬间全失。使爬山疲倦的人们青松起来。
秋天,叶子黄了,从树上飘落下来,浮平在地上,风一吹就跳起了舞蹈,许多花儿好象在说:“这时只有菊花妹妹在盛开,明年见小朋友们”。
冬天,下起了鹅毛大雪,似乎为佛头山铺上了那雪白的地毯,小朋友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打雪仗、堆雪人。好象为这时的冬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光。
你说佛头山美吗?要是美就来吧!
Ⅷ 平昌县佛头山600字作文
我那美丽的家乡——平昌
我有一个风景优美的家乡,那就是平昌。
平昌的风景有很内多很多,但最令人容怀念的就是佛头山和巴河了。佛头山上有一位我们平昌人的英雄,他就是刘伯坚。我们平昌人为了纪念他,建筑了刘伯坚烈士纪念馆,因此,佛头山里面值得欣赏的就是刘伯坚烈士纪念馆。佛头山上的空气非常新鲜,有很多人早上起来就在辛苦的爬山,大概是想从山中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吧!
我们平昌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巴河,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就是季节就是夏季了。它终年潺潺地环绕着平昌,我们小孩有时候还在那里游泳呢!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老人们在那里乘凉,谈天说地,真是别有风趣!那长长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锤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我的家乡真美啊,我爱我的家乡!
Ⅸ 平昌县的旅游景点
刘伯坚故居:位于平昌县龙岗乡街道,共两栋,分别建于1895年和1937年,建筑面积共519平方米,原始风貌和格局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既是纪念烈士的重要载体,又是精神文明建设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符合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条件。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特公布“刘伯坚故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碑):坐落在平昌县城北AA级风景区佛头山森林公园内,距县城2公里,背靠华严庵,左控通河,右扼佛头寨,与金宝观、南台山、老鹰寨隔河相望。
佛头山森林公园:位于平昌县城所在地江口镇北侧,通河、巴河、龙潭三面盘绕,景区经营面积293公顷,海拔400-723米,森林覆盖率达90%。2002年四川省旅游局批准为AA级风景区,2003年作为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得胜北山寺:亦名北峰院,位于平昌县得胜镇。东北接壤通江,西北依抵巴州,距平昌县城40余公里,距县城60余公里,占地二十余亩,海拔810余米,寺东、西、北面为悬崖绝壁,南面地势平缓。寺周岩下树木繁茂,有古树松柏、楠木、菩提、摇钱等灌、乔木数种。
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隶属平昌县,包括县内的镇龙五峰林海景区、江口镇佛头山景区、白衣水乡古镇景区。森林公园总面积2553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133顷,活立木总面积6.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3.5%。
五峰林场秋景:位于镇龙镇境内的五峰林场有茂密的人工林和美丽的天然林,裸岩极少,几无荒山,漫山遍野堆绿耸翠,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峰54座,其中有5座山峰呈五角形分布,形成“五龙捧圣”之势。
南天门森林公园:位于平昌县五木镇,集红军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距平昌县城30余公里,总面积达3000多亩,俨然一个天然氧吧。境内北高南低,最高点南天门、海拔765.4米,最低点三岔河,海拔433米,平均海拔600米,境内属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适宜、春早秋凉、无霜期长、四季分明。
Ⅹ 潼关的旅游
旅游市场发展势头良好。杨震廉政教育基地的成功开园,影响空前。黄河风景区、佛头山、马趵泉等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4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亿元。 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马趵泉、佛头崖、铁沟筐泉及黄河铁路大桥、港口高扬程抽水站、禁沟铁桥、太峪水库等
登上潼关,不禁令人凭吊这座古战场。211年曹操与马超激战潼关,曹操以沙筑墙用水浇灌,一夜冰冻成垒,马超兵败西逃。756年唐将哥舒翰统兵20万镇守潼关,玄宗听信杨国忠谗言,迫使哥舒翰出关作战,结果被反军安禄山打败。安禄山占据潼关西进,唐玄宗仓皇西逃。880年黄巢起义军由洛阳进发潼关,唐将田令孜率兵10万镇守潼关,未料起义军由禁沟潜入,夺取潼关,直捣长安。元朝末年,朱元璋攻破潼关,从而安定陕甘。解放战争时期,陈庚、谢富治兵团在潼关一带打败国民党军,开辟了豫、陕、鄂根据地。迄今,潼关许多村庄以“军”、“营”为名。
相临景点
华山 第一关 明潼关城遗址唐玄宗泰陵毓秀桥京师仓遗址
普照寺风陵渡慧照寺塔南寺唐塔 黄土高原民俗村三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良周遗址 富平县寇准墓大禹庙蒙汉合文碑十二连城 桥上桥少华山潼关渭南鼓楼 元君庙-泉护村遗址 甜水沟遗址合阳处女泉桥陵 蕴空禅院与悬棺 潼关八景,是潼关地区能够欣赏的八处胜景。八景是雄关虎踞、禁沟龙湫、秦岭云屏、中条雪案、风陵晓渡、黄河春张、谯楼晚照、道观神钟。兹分别介绍于下:
雄关虎踞
雄关,是指潼关故城东门的关楼。踞是蹲或坐的意思。虎踞,是指东门外麒麟山角形似一只猛虎蹲在关口。东门城楼北临黄河,面依麒麟山角,东有远望沟天堑,是从东面进关的唯一大门,峻险异常,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进关时,沿着东门外陡坡道拾给而上,举目仰望关楼和巍峨的麒麟山,恰如一只眈眈雄视的猛虎,守卫着陕西的东大门,它以威严雄险著称。
清。
淡文远胜赞《雄关虎踞》诗:
秦山洪水一关横,
雄视中天障帝京。
但得一夫当关隘,
丸泥莫漫觑严城。
注释:
(一)一二两句是说,秦岭和黄河之间横踞着一个潼关,它虎视中原保护长安。中天指中原。帝京指长安。
(二)三、四两句是说,只要派一员将守住东门,关隘指东门,什么丸泥“东封函谷”,只不过是狂妄者的谰言。这里指东汉王元曾夸口用少数兵力即可东封函谷关,讥笑了他对潼关的轻慢态度。
禁沟龙湫
龙湫(qiu秋),上有悬瀑,下有深潭叫做“龙湫”。禁沟龙湫景致在禁沟口石门关北面禁沟水与潼河相汇处。北距潼关故城约2公里。
禁沟既长且深,下有流水,水源出自秦岭蒿岔峪,汇合沿途泉水流至沟口石门关。沟床突变,湍流直下,飞沫四溅,好似白练高挂。沟水下落与潼河相溶,汇为深潭。碧波荡漾,鱼跃兴波,绿树成荫,花香鸟语,颇有江南水乡风韵。
明。
林云翰咏《禁沟龙湫》诗云:
禁沟山下有灵源,
一脉渊深透海门。
龙仰镜天嘘雾气,
鱼穿石甃动苔痕。
四时霖雨资农望,
千里风云斡化云。
乘兴登临怀胜迹,
载将春酒醉芳尊。
注释:
(一)一、二句是说,禁沟口有瀑布深潭,一直通到海门。形容潭深水碧看不见 底。灵源,在这里喻指龙湫水景。古云“水不在深,有龙遇灵”。
(二)三、四句是说,神龙仰望天空吐着雾气。鱼儿穿梭,触动苔藓。嘘,吐气。甃(zhou 宙),潭边的石壁。
(三)五、六句是说,一年四季霖雨满足了农人的愿望,千里风云调和着大自然的变化。斡,调知。化云,即云化,指大自然的变化。
(四)七、八句是说,乘着兴致来此饱览胜景,带着春酒在芳草地上喝醉。尊,同樽,酒器。
秦岭云屏
屏,屏风。秦岭云屏,把秦岭云雾缭绕的自然的风光比作潼关的屏风。
潼关南面的秦岭峰峦起伏,苍翠清新,令人赏心悦目。每当雨雪前后,景象更为佳妙,峰峦中游云片片,若飘若定,似嵌似浮,来之突然,去之无踪。一会儿若龙腾跃,一会儿若马奔驰。有时如丝如缕,有时铺天盖地,或如高山戴帽,或如素带缠腰,或如绵团乱丝。千姿百态,变化无穷。迨旭日初露,锦幛乍开,五光十色,山为画,画为山,画山融为一体。《秦蜀驿程记》的作者曾欣喜地写道:“河南(黄河以南,指潼关一带)连山,绵绵不绝。……时见白云逢逢,自半山出,惝恍无定姿,心目为之清旷。”
每当秦岭云屏出现的时候,人们仍可尽情欣赏这一胜景,分享自然美的乐趣。
清。
淡文远写《秦岭云屏》的诗云:
屏峙青山翠色新,
晴岚一带横斜曛。
寻幽远出潼川上,
几处烟村锁白云。
注释:
(一)一、二句是说,彩云象屏内一样直竖着,秦岭更加苍翠清新,天气放 晴,云气如带,横抹着夕阳的彩霞。岚(lan 栏),山里的雾气。曛,日落时余光。
(二)三、四句是说,寻求美景,不辞远路奔波,来到潼洛川上,但见村落烟雾飘渺,处在白云之中。潼川,潼洛川,是潼河流经的川道。
中条雪案
中条指中条山,在今山西省。其西面端与潼关隔黄河相望,明代时为蒲州所辖。中条雪案,指中条山清幽的雪景。 在时代,潼关正是军事重镇,设防范围北跨黄河,在蒲州境内筑守御城,设千总,管辖蒲州一些关津渡口。潼关故城处 正是欣赏中条雪案的最好 位置。
大雪纷飞,苍翠的中条山换上了银装素裳。站在潼关城头北眺,但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满目皑皑,“大河上千,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银为树,玉作峰 ,粉塑栏杆,素裹山川。倘好雪后新晴,则银光四射,琼瑶失色,云游雾荡,观者恍惚置身于仙境之中。
凡是冬季到潼关来的游客,在大雪天和雪后放晴之日,都能欣赏到中条雪案的美景。
清
淡文远《中条雪案》诗云:
迢遥北望俯群山,
满眼平铺霜雪环。
疑是蓬莱山上石,
移来一片拱岩关。
注释:
(一)一、二句是说,站立潼关城头向北了望中条山,到处都被冰雪覆盖。迢遥,遥远。
(二)三、四句比喻:是谁把蓬莱仙岛上的琼瑶白玉般来了呢?蓬莱,相传神仙居住的仙山。岩关,指潼关。
风陵晓渡
风陵,神话传说中女娲氏之墓。位于潼关故城东门外黄河岸河滩。风陵处的渡口叫“风陵渡”。
潼关城地处黄、渭二河交汇处,早在春秋时期,就是交通枢纽,水路要冲。清雍正六年(1728),风陵流就有“官船十一只,水夫八十四人”(《续潼关县志》)。还有私人和上下游经常过往客商船只。
每日拂晓,沉睡的黄河刚刚苏醒,岸上树影依稀可辨时,南来北往的客商就熙熙囔囔地朝风陵渡集结了。推车的,骑马的,赶牲口的,荷担的,负囊的……接踵而来。有的赶路,有的候渡,有有则已经坐在船头泛舟中流。遥望黄河上下,烟雾茫茫,桅灯闪烁。船只南北横驰,彩帆东西争扬,侧耳倾听,哗哗 的水声,吱吱的橹声,高亢的号子声,顾客的呼喊声,鸟声,钟声,……汇成一片,古渡两岸回荡着优美的清晨争渡的交响曲。
清
淡文远咏《风陵晓晓》诗:
洪波一片接天时,
几叶扁舟渡晓晴。
秦晋漫云南北限,
此陵自古达潼城。
注释:
(一)一、二句是说,黄河的巨浪,闪浮着黎明的曙光,几只小船在晴天的拂晓时竞渡。
(二)三、四句是说,秦晋两地虽被黄河横隔便从古到今内陵渡口却畅通潼关,连接秦晋(是春秋时两个国名),当时以黄河为界,后来成为陕西(秦)山西(晋)的简称。
黄河春涨
万物复苏,春暖花开,黄河上游的万山丛中,积雪消融,封冰解冻,黄河流量剧增。站在潼关城头北眺 东望,只风银光四闪的冰凌伴随着河水,汹涌而下,水于一色,眼前一叶叶冰船傲居浪头,忽高忽低,时隐时显,有的排着长队,中流争渡;有的单枪匹马,岸边徘徊。风声、水声、隆隆的冰块相撞声,威武雄壮,激荡情怀。
明
林云翰《黄河春涨》诗云:
冰泮黄河柳作烟,
忽看新涨浩无边。
飞涛汹涌警千里,
卷浪弥漫沸百川。
两岸晓迷红杏雨,
一篙春棹白鸥天。
临流会忆登仙事,
好借星槎拟泛骞。
注释:
(一)一、二句是说,黄河冰解,两岸绿柳如烟,忽然看见河水猛涨浩渺无边。泮(pan 判),冰块分解。
(二)三、四句是说,洪流奔腾,一泻千里,巨浪澎湃,百川汇流。
(三)五、六句是说,伫立岸边醉迷着杏花时节的清晨春雨,挥篙驱舟游荡在白鸥群中。棹(zhao赵),划船用的一种工具。
(四)七、八句是说,撑船在黄河中随波逐流,遐想着登仙之事,最好还是凭依着小船去效法张骞寻找黄河的源头。槎(cha茶),筏子。骞,张骞,西汉人。《荆楚岁时记》说张骞乘坐筏子寻找黄河源头,结果泛流到了天河,见到了织女和牛郎。
谯楼晚照
谯楼,古代建筑在城门上的楼,楼上驻兵,用以暸望,报警报时。谯楼晚照,指日落时候潼关谯楼(指西城门楼)的景致。
夕阳西下,晚霞似火,高大巍峨的谯楼----西城门楼披上锦乡,置身于彩云之中。雕柱斗角,飞檐钩心,光辉四射,谯楼暗亮分明,边沿折光,五颜十色。栏杆空处,红霞道道如束。谯楼四周“归鸿默默争先集,落雁翩翩入望中”。楼上游客,指点山川,似在画中赏景。
清
潘耀祖《谯楼晚照》诗云:
画楼突兀映麒麟,
斗角钩心满眼春。
待得夕阳横雁背,
鼓声初动少行人。
注释:
(一)一、二句是说,谯楼高耸同麒麟山交辉映,飞檐雕柱错综精密,光彩四放,满眼争春。突兀(wu 悟),含有高耸特出和突然两种意思。麒麟,山名,在潼关故城内。斗角钩心,同钩心斗角,形容楼台建筑的结构错综精密。
(二)三、四句是说,等到夕阳横照雁背之时,谯楼上响起戍鼓声,街上的行人渐渐少了。
道观神钟
道观指道教的庙宇。道观神钟,因道观里的异于一般的“神钟”而驰名。
相传在明万历年间(1590年左右)洪水泛滥,黄河汹涌澎湃,流有雌雄二 钟,摩荡有声,雌钟(铁钟)止于潼关 ,“出,扣拓阴晴”。而雄钟(铜钟)则流于陕州。万历二十四年(1596)这口奇异的雌钟,被悬挂在麒麟山顶的钟亭上。钟亭周围绿树参天,白云缭绕,晨昏扣之,钟声抑扬顿挫。“宫商递变,律吕相生,声扬远闻”,清脆悦耳,山川生色。
清
潘耀祖《道观神钟》诗云:
大河水泛出鲸鱼,
仙院移来岗上居。
撞破尘缘声几点,
寒山遗响震穹庐。
注释:
(一)一、二句是说,浩荡的黄河冲来了巨大的神钟,道家把它移到山上的庙院。鲸鱼,比喻神钟。
(二)三、四句是说,几点钟声划破了红尘俗缘,山颠余音回荡在万仞高空。尘缘,出家人指尘世事务的烦扰。穹庐,指天空。寒山,指唐高僧寒山拾得二僧人曾住于寒山寺(在姑苏城外)。唐诗人张继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名句。
现代
陈运和《泛黄的世纪逗点仍在》诗云:
老潼关的历史破烂欲倒,
只剩下一段城墙还不及我高。
旁边标明是“陕西省级文保”,
真令人为之淡淡一笑。
好一把进出关中之锁钥,
生锈许久却扭不开十分遥远的思考。
风陵渡至今已没船,
老潼关代替有铁桥。
几移城址的尽疤痕,
今日阳光下,恢复以往并不值得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