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山风景
① 衢州江郎山主要观赏的是什么特色风景呢
江郎山其实是一座面积不大的山,只有不到12平方公里,说句“大不敬”的话,整个景区直观地游下来,这座山其实也就只有一个景观(最壮观),就是这三块石头。也叫“三爿石”。
不仅如此,名家还在这座山上留下了很多的题刻和痕迹。在江郎山的石壁、禅寺以及书院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的故事,还有笔墨、留迹。值得一提的是,在游览江郎山的过程中,有一幅巨大的“江山如此多娇”的摩崖石刻,更是让很多游客纷纷驻足的留影之地。
在浙江地区,其实有很多称得上“神奇”的山山水水,但是江郎山可以说是奇中之奇,还得了一个“秀丽甲东南”的美誉。而江山这个多山的小城,为了方便游客,也开辟了非常便利的直达交通。这一次在江郎山的旅行,发现虽然这里的山奇水清,但是景区设施却非常全面。那造型特别、面积庞大的游客服务中心尤其让我印象深刻。有的吃,有的玩,还有这方神奇山水养出的不一样的人文。
② 来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我不禁想起王观对江南山水的描述诗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 ·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③ 忆江南对江南美景和美好河山什么的赞美
《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词。第一首是总写对江南的回忆;第二首和第三首则是分别写对杭州和苏州的忆念、向往。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忆江南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第一首词中,作者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白居易用的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一幅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
这首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
第二首词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领起,前三字“江南忆”和第一首词的最后三字“忆江南”勾连,形成词意的连续性。后五字“最忆是杭州”又突出了作者最喜爱的一个江南城市。如果说第一首词像画家从鸟瞰的角度大笔挥洒而成的江南春意图,那么,第二首词便像一幅杭州之秋的画作了。
作者很爱西湖的春天,他在词里偏偏不写杭州之春,这可能是为了避免和第一首词所写的春景重复。他写杭州之秋,一写灵隐寺赏月赏桂,一写高亭之上观钱塘江潮。两句词就写出两种境界。“山寺月中寻桂子”的“山寺”,指的是西湖西边的灵隐寺。这座古刹有许多传说,有的还蒙上一层神话色彩:传说灵隐寺的桂花树是从月宫中掉下来的。作者曾在寺中赏月,中秋节桂花飘香,那境界使他终身难忘。山、寺、月影下,寻桂子,写出了幽美的环境,也写了置身其间的词人的活动。然而,词人回忆杭州还有另一种境界使人难忘。那就是“郡亭枕上看潮头”,钱塘江潮是大自然的奇观,潮头可高达数丈,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显得趣意盎然。“郡亭枕上看潮头”,以幽闲的笔墨带出惊涛骇浪的景色,与上句“山寺月中寻桂子”的静谧而朦胧的美的境界形成鲜明的对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白居易是热爱杭州的,所以他在回到北方以后,又产生了“何日更重游”的愿望。
第三首词在思想艺术上都不及第一、二首,加上他又写到歌舞生活,因而许多选本都不介绍它。其实它在写法上也并不是全无可取之处的。前两首词虽然也写到人,但主要还是写景。第三首点到吴宫,但主要却是写人,写苏州的歌舞伎和词人自己。从整体上看,意境的变化使连章体词显得变化多姿,丰富多彩。
吴酒一杯春竹叶一句,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唐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作者不是纵情声色的人,他欣赏的是吴娃的歌舞,希望能重睹演出,因而回到洛阳后说:“早晚复相逢”。
三首词,从今时,忆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作者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
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每首都以“江南好”开篇,而以直接深情之句作结,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④ 江郎山景区好玩么怎么去
江郎山风景区风景很漂亮的,值得一游。
江郎山风景区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位于衢州江山城南,距江山市区25公里,拥有中国丹霞第一奇峰、全国一线天之最、天然造化的伟人峰、惊险陡峻的郎峰天游和千年古刹开明禅寺、千年学府江郎书院、历史名镇廿八都、神秘莫测的戴笠故居、碧波浩渺的月亮湖等自然景观与人文古迹相辉映的景点景观150余处。
票 价:60元/人
行车路线:
京台高速黄衢南段江郎山出口下,经石门镇可直接到江郎山景区。
或江山市区出发,走江贺公路、205国道,至茅坂路口(离市区20公里处)左转,也可到江郎山景区。
景点简介:
十八曲
登山之始,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石阶道,全程461级,长500米。因必须转十八个弯,故名十八曲。在十八曲上,昂首上望,可见三峰如削;俯视谷底,云烟飘荡,犹如置身半空之中。
开明禅寺
开明禅寺,又名江郎寺、灵石寺。始建于北宋元禧二年(1018),已历经千年。大观四年(1110),宋徽宗赵佶赐有匾额。此后,宋高宗、宗孝宗和宋宁宗均有封赐。
会仙岩
过开明禅寺前行,绿竹掩映间有一巨岩凌空突起,岩中有一洞穴,相传八洞神仙常在此聚会,故称会仙岩。会仙岩洞深10米,长40米。洞前一石如盘,说是神仙下棋之处,称棋盘石。因洞内时有凉风吹拂,又称风洞岩。置身洞中,举目远望,层峦低谷,村树农舍,阡陌纵横,一览无余。若遇雨天,岩顶流水千丝万缕,犹如珠帘当户。透过水帘,可见崖岩峡谷,尽在水色之中,恍若仙境。
霞客游踪
徐霞客曾于1620年、1628年和1630年三次过江山,留有关于江郎山、浮盖山等地的游记2600余字。1992年秋,在灵峰之西,峭壁之上,辟地800平方米,设“霞客游踪”景点,建霞客亭。亭内楹联称:
遍访名山独尊江郎奇幻
长思伟著共仰霞客风流
上联是徐弘祖对江郎山的高度评价,下联是后人对徐弘祖的敬仰。
一线天
一线天,俗称小弄峡,位于亚峰与灵峰之间,高312米,长298米,最宽处4米,最窄处3.5米。1989年,被华东56位地质学家勘定为“中国一线天之最。”
一线天两边的石壁,叫阴阳壁。阴壁是亚峰的西崖,石壁坦露,寸草不生。阳壁是灵峰的东崖,草长茂盛,生机盎然,被称为“天下第一壁挂。”
登天坪
走完300米长的小弄峡,相对高度已上升100余米,上方的草坪即登天坪。
唐·祝东山诗《登江郎山咏》:“待我养成翎翮健,奋身直上翠薇巅。”白居易诗《江郎山》:“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均表达了古人欲攀登郎峰之巅的愿望。
灵石回风
登天坪西缘、亚峰的崖岩上,有一块石碑,上书“灵石回风”四字。平时,当人们走出小弄峡,登上登天坪,就能感到清风阵阵,精神为之一振。每当大风起时,可见漫天的落叶,如万千只彩色的小鸟绕着亚峰飞翔,起起落落,盘旋翻飞,恍惚如梦境。有人说,是峡谷间的“弄堂风”所致;也有人说,是三峰被群山环绕所致,尚无定论。
郎峰天游
自登天坪至顶峰,垂直高度225米,必须攀登3500余级石阶。石阶宽处1尺余,狭处刚够立脚,迂回盘旋在千寻绝壁之上,身下为万丈深渊。
顶峰有数条山壑岩隙,宽数米,深不见底。一条壑隙之上,架有天桥,桥下云游雾动。过桥右行,有一溶洞,可容百人。
郎峰之巅,古木成林。有参天大树,更有侏儒状矮树,曲折遒劲,饱经千年日月风霜,是树木中的“精灵”。林中树下,幽兰遍地,花开时节,馨香袭人。
钟鼓洞
郎峰下,危石凌空处有一岩洞,高大宽敞,可容数百人,名叫钟鼓洞。康熙《江山县志》称:“以梃叩之,上应如鼓,下应如钟,故名。”相传,明鸿胪寺卿周文兴曾在洞中修炼,以石击壁,暮鼓晨钟。
相邻一洞,称小洞天。洞顶有摩崖题刻:“壁立万仞”和“小洞天”。为明嘉靖年间,曾任礼部、吏部、兵部尚书的理学家谌若水所题。
百步峡
百步峡原是一条荆棘丛生的天然石缝,高20余米,宽不足1米,最狭处须侧身而过。现砌有石阶100步整,故名。百步尽处,有石壁当道,侧身转向,可登上一方平台,平台处于千寻峭壁之上,三面临空。置身平台之上,远山近水,田陌纵横,一览而尽。
伟人峰
站在江郎山庄前仰望,郎峰酷似一位伟人。其发、额、眉、眼、颧骨,线条清晰,惟妙惟肖,在月朗星稀的夜晚,则更为传神。伟人悠然而坐,面向南方,其高瞻远瞩的神态,可亲可敬。
江郎书院
祝其岱,字东山,唐初宿儒。通经史,擅诗文,为两浙诸生所钦重。时学界称其:“诗无邪思,文有卓识,气浩词严,一扫当世芜秽之习。”朝庭曾授其银青光禄大夫,因不满武则天专权,坚辞不就,隐居江郎山设馆讲学。
须女湖
江郎山下的须女湖,是蓄青龙沟之水而成的人工湖,湖水面积46669平方米,景区面积1.52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空气清新、湿润。沿湖的五彩滩、同心泉、垂钓屋、船埠头、百果园、铁索桥、百叠瀑、九姑崖、吐月小居等众多景点及娱乐、休憩处,以3000余米的石砌游步道相连接。湖前,高达7米的“江郎与须女”石雕,演绎着一个古老的爱情故事。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满意。
⑤ 描写江南美景的成语
草长莺飞、山清水秀、莺歌燕舞、万紫千红、层峦叠嶂。
1、草长莺飞是一个成语,读音是cǎo zhǎng yīng fēi,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译文:三月的春天,江南草长起来了,树上花开了, 鸟儿到处飞。
2、山清水秀是一个成语,读音是shān qīng shuǐ xiù,意思是山山水水十分清幽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尽湖南,山明水秀。”译文:放眼望湖南,山山水水十分清幽秀丽。
3、莺歌燕舞,读音是yīnggē-yànwǔ,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黄莺在歌唱,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
出处: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4、万紫千红是一个成语,拼音是wàn zǐ qiān hóng,意思是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多指繁盛的春色,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出处:徐迟《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开国之初,生机蓬勃。虽然百废待兴,已经是万紫千红的局面。”
5、层峦叠嶂是一个成语。披散céng luán dié zhàng,意思是形容山峰多而险峻。
出处:明·袁宏道《西洞庭》:层峦叠嶂,出没翠涛。 译文:山峰多而险峻,像波浪一样层出不穷。
⑥ 描写江南山水风光的古诗
两个黄来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自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⑦ 描写江南美景的诗句
描写江南美景的诗句如下:
1、【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2、【江南逢李龟年】唐代-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3、【江南】两汉-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4、【春梦】唐代-岑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译文:昨夜春风吹进了深邃的寝室,让人惊觉已经是春天了,于是想起远在湘江之滨的伊人。不知不觉地沉沉入梦,在梦中只用了片刻工夫,就已经走完数千里的路程到达江南了。
5、【梦江南·兰烬落】唐代-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译文:更深烛尽,烛光暗淡,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我昏昏欲睡,终于进入了梦乡,梦中是我久别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时,江南雨季,我独自在一艘船上,手握竹笛,和着船外那萧萧的夜雨尽情的吹奏,时而听见桥上驿亭边人语,操着那久违的乡音,诉说着难忘的故事。
(7)江南山风景扩展阅读:
诗句赏析
1、【泊船瓜洲】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
“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静结合,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它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江南逢李龟年】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3、【春梦】此诗写法独特。洞房忽起春风,极反常。然梦中春风,则合理。梦中千里寻人,可见思念之深切。所谓夜有所梦常因日有所思。因为是梦,所以能片时行尽千里。此所谓“反常合道”之巧思。
诗的前两句写梦前之思。在深邃的洞房中,昨夜吹进了春风,可见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春回大地,风入洞房,该是春色已满人间了吧,可是深居内室的人,感到有些意外,仿佛春天是一下子出现了似的。季节的更换容易引起感情的波动,尤其当寒冷萧索的冬天转到晴和美丽的春天的时候。面对这美好的季节,想到在湘江之滨的美人,相距既远,相会自难,所以更加思念了。
诗的后两句写思后之梦。由于白天的怀想,所以夜眠洞房,因忆成梦。在枕上虽只片刻功夫,而在梦中却已走完去到江南的数千里路程了。用“片时”,正是为了和“数千里”互相对衬。这两句既写出了梦中的迷离惝恍,也暗示出平日的密意深情。换句话说,是用时间的速度和空间的广度,来显示感情的强度和深度。
宋晏几道《蝶恋花》云:“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即从此诗化出。在醒时多年无法做到的事,在梦中片时就实现了,虽嫌迷离,终觉美好。很多人都有这种生活经验,诗人在这里对这种经验给予了动人的再现。
⑧ 赞美江南风光无限好的诗
三下江南
一下江南到苏杭,
人间变天堂。
二下江南到桂林,
好山好水还有梦中人。
三下江南到昆明,
花开万山红。
一切尽在不言中,
自古以来无官一身轻。
⑨ 江郎山风景区
江郎山风景区方圆数十里,共有景点30余处,依自然地势大致可分为前山、中心、塔山、西山、后山和临近的仙居寺6个景区。目前,塔山、西山和后山景区尚待开发。
2.4.1.1 前山景区
在双涧口附近有姐妹石、蛤蟆石、乌鹰石等奇石景点。姐妹石是两块酷似人头的巨石,因为它们紧挨在一起,形状十分相似而得名。蛤蟆石和乌鹰石是两块形状像蛤蟆和乌鹰的巨石。它们都是由红色砾岩风化而成。
从这里登石阶上山,经十八曲径,一路可欣赏到“一蹬盘空”的山道景观。十八曲径高差120M,有500多级石阶。两旁松竹交翠,雀跃鸟鸣,左右山涧流水潺潺,悦耳动听,一步一阶引人入胜。人行其间,抬头可见丹峰高耸入云,低头可见谷底烟岚覆盖。
2.4.1.2 中心景区
中心景区就是三爿石的所在地。下面介绍丹峰、崖洞、幽谷、流云景观及其成因。
(1)景观
◎丹峰:这三片巨石高约300M,壁立插天,色丹夺目,矗立于海拔500M的众山之上。它们按“川”字形相峙相对而立,形成了“三峰列汉”的奇景。郎峰是三峰中最大的一座石峰,它海拔819.1M,昂首天外,外形庞大,呈椭圆状,长约420M,宽约240M,四周都是丹崖赤壁,丹崖高度为300~369M,宛若一座雄伟挺拔的红色堡垒。中山大学著名丹霞地貌专家黄进教授1996年考察后认为,国内至今还没有发现如此高耸矗立的丹峰,可称郎峰为“神州丹霞第一峰”。亚峰,海拔737.4M,上巨下敛,似欲倾倒,像插地宝剑兀立在峰间,这种陡直峭峻的丹霞险峰在国内较为罕见。灵峰,海拔765.0M,峰顶尖突而峥嵘险峻,峰腰挺拔而婉约多姿。在峰顶和峰腰的陡坎上,都盛生草木,苍翠葱郁。是一座奇险壮观、秀丽多姿的丹霞奇峰。
巍巍江郎,高山仰止,引无数英杰竟相折腰。“安得奋身登其上,憾羽翼其未生”。今天,勇敢的开拓者已经钎凿出了一条3500多级台阶的盘山石道。这条不足1M宽的石道,循着石壁,连着岩洞,陡峭向上,通达郎峰之巅。扶着铁栏杆,迂回盘旋,缓慢地向上攀登,作一次“郎峰天游”,令你终生难忘。抬头仰望千寻绝壁,低头腑瞰万丈深壑,胆小者心惊胆战,胆壮者豪气顿生。山巅集险峻奇秀于一体,悬崖峭壁上,古木葱郁,蟠根虬枝;山花朵朵,争妍斗艳;幽兰丛生,馨香扑鼻。登上郎峰绝顶,来到“绿荫坪”景点,这里方圆数千平方米,古树名木,飞碧滴翠,一年四季色彩缤纷,景色迷人。万里碧空之时,居高临下,极目远眺:四周峰峦起伏,竹海林涛,含碧纳翠,如诗如画。
◎崖洞:在这伟岸的石峰中还隐藏着许多天然岩洞,给这雄伟粗犷的山峰增添了几分神秘和诡谲。会仙岩在烟霞亭西南旁,它长约40M,深10M,洞口高约1M,相传八洞神仙云游江郎,常常聚首于此而得名。置身洞中,举目前瞻,犹如临窗眺望,层层低谷,一一入目。钟鼓洞位于郎峰半山腰的断壁处,宽约30M,高约5M,可容纳数百人。大风吹进洞内,撞击洞壁,产生声响,并在洞内共鸣放大,宛如钟鼓之声。该岩洞下临悬崖峭壁,背负巍峨郎峰,洞口上方可见明代摩崖石刻“壁立万仞”四个大字,每个字约80cm见方。天宫洞接近郎峰峰顶,也可容纳近百人。由于落在高高的郎峰顶端,使人觉得进入天宫。
◎幽谷:在三座山峰之间有两个峡谷,一个叫大弄峡,一个叫小弄峡。大弄峡是郎峰陡崖与亚峰削壁所夹峙的陡峻峡谷。该峡谷郎峰一侧的丹崖高达225~369M,亚峰一侧的陡壁高达140~280M。亚峰一侧,特别险峻,陡直如削,向上仰望,其势欲倾,令人胆战心惊!小弄峡是亚峰与灵峰之间的深窄陡峭峡谷,亚峰侧壁陡如斧劈,灵峰侧壁峭如刀削。它长约300M,高约280M,宽却只不过4~5M,呈弧形。人在其中,抬头仰望,陡壁凌空,崖高数百米,天光一线。黄进先生称它为中国丹霞“一线天”之最。
在烟霞亭后面,会仙岩旁边有一个新开辟的景点“百步峡”,它是一条20余米高的天然石缝,长年累月难见天日,峡道幽幽,最窄处仅容游人侧身而过。现在已砌了石阶,上下正好百步。
◎流云飞雾:江郎山峰高孤峙,常有云雾缭绕,变幻百出,气象万千。
“雾海彩虹”:春夏之季,当江郎山浓雾弥漫,云压山岳时,站在一线天仰望天庭,一条近300M长的白色弧形光带,闪闪发光,缥缈腾动。过一会,阳光从一线天泻射下来,白色光带变成或三色、或五色、或七色的光带,宛如一条彩虹,横贯中天,奇妙称绝。此景持续几分钟随即消逝。
“三峰神光”:冬日,昨雨初霁,上午八九点时,站在江郎山下达店公路上,向东眺望,江郎三爿石上空,有浅红色三峰倒映在蔚蓝的天庭上,绚烂夺目,惟妙惟肖。随后,三峰由倒映变为侧映,再变成横映、正映等。同时,山峰由三座变成六座、九座;颜色也由浅红变为橙黄、蛋白、粉蓝,最后成蔚蓝,与天一色。此景最长可持续三分钟。
“雾瀑布”:久雨初晴,如果你运气好的话,站在“一线天”的后段,能看到气势雄伟的雾瀑布。浓浓的云雾,夹着呼呼的响声,从天上、从峰巅崩落而下,一帘帘地掉进“一线天”,如银河倒悬,极似瀑布飞流。
(2)成因分析
江郎山位于华夏古陆西北缘江绍断裂带南坞-和睦断层与新屋-张村断层之间的峡口盆地中。该盆地呈北东向展布,长约30km,宽约10km,由白垩纪紫红色砂岩和砾岩组成,区内出露的地层为南雄组(K2n)。盆地周围主要为侏罗纪火山岩,见有鹅湖岭组(J3e)、磨石山组(J3M)和石溪组(J3s);其次为新元古代变质岩。区内岩浆活动强烈,火山喷发岩和浅成超浅成次火山岩分布广泛,并有火山口存在。盆地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北东向、北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北东向和北北东向断裂分别集中分布于盆地北西和南东两侧,断裂规模大,切割深,属多期次活动的基底断裂。其中前者的力学性质以压性为主,倾向北西,倾角60°,属逆-断层;后者为压扭性,倾向南东,倾角60°,属逆-平移断层。两者对盆地的形成及其边界都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北西向断裂亦比较发育,分布较广,但规模较小,多被岩脉充填,属盖层断裂,其力学性质多为张性、张扭性。从实地考察资料看,江郎山呈“川”字形排列的三座山峰与这组断裂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此外,在江郎山西缘一带还发育一条弧形断裂。该断裂对火山-岩浆活动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如青塘坑火山口就位于该断裂带上。
从江郎山区域地质背景可以看出,早在135Ma以前的晚侏罗世,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区内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并伴随有大量的火山喷发,在新元古代变质岩基底之上覆盖了巨厚的火山岩,构成一火山盆地。在盆地内留下了侏罗纪火山岩地层的历史记录。在这期间,火山喷发是断断续续的,火山盆地也时升时降,使盆内火山岩与正常沉积岩交替沉积,并出现了明显的沉积间断。之后,在北西-南东向压应力作用下,盆地两侧断裂上盘对冲,使原来较为开阔的火山盆地转化为对冲盆地,并接受沉积,形成了巨厚的南雄组(K2n)紫红色砾岩和砂岩沉积。此后,受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区内地壳再度上升,使南雄组(K2n)被近水平地抬升为高山,同时,北西-南东向压应力的持续作用和在抬升过程中张应力的存在,使地层中产生了一组大致平行、呈等间距分布的北西向张性、张扭性直立断裂或节理,为江郎山的形态划定了基本轮廓。从此以后,盆地经过古近-新近纪、第四纪漫长岁月的风化剥蚀,高山上的南雄组(K2n)被剥蚀得所剩无几,而江郎山峰却幸运地被保留了下来。由近水平产状的厚层状红色砾岩、砂岩组成的江郎山,经过了大自然漫长的雕琢,表现出浑憨纯厚、孤高伟岸、色丹如霞的特征。
江郎山的形成与构造、岩性和风化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垂直断裂切割江郎山峰。随后,流水沿着这些断裂下切侵蚀,并把碎屑带走,形成深沟。随着沟壁外侧破碎岩石被流水带走,沟壁的外侧还会产生平行破裂面的减压节理、裂隙,并促使原有的节理变成裂隙,再沿着这些节理、裂缝发生崩塌及鳞片剥落。现在大弄峡谷底,有许多从崖壁崩塌下来的巨大岩块,栖凤石的崩积洞穴就是由这些大岩块堆叠而成的。随着地壳的不断上升,流水不断向下切蚀,深沟越切越深,越变越大,长年累月如此不断地反复进行,深沟变成了峡谷,现在的大弄峡和小弄峡就是这样形成的。当堆积在崖麓的崩积物,来不及被流水带走时,会在峡谷两侧的陡崖麓部形成崩积缓坡。这样,这些崩积物就掩埋了一小部分基岩。以后,便以崖麓崩积物顶部为基准进行崩塌。每崩塌一次都掩埋了崖麓的一部分基岩。因此,在陡崖沿垂直断裂崩塌的过程中,在崖麓造成崩积缓坡的同时,也在崩积物的下面形成了一个基岩缓坡。随着上述作用的不断进行,陡崖坡不断崩塌后退,崩积坡则不断加宽加厚,其下伏的基岩缓坡面也不断向上延伸。随着陡崖不断崩塌后退,山顶面积逐渐缩小,山麓缓坡不断扩大,最后在山麓形成面积较大的缓坡丘状地貌;而原来的陡崖和山顶则退缩成“堡状残峰”或“片石”。形成了“崖陡”“麓缓”的基本丹霞地面坡面。
江郎山峰主要由南雄组(K2n)厚层红色砾岩、砂岩组成,所以山体表现为浑憨纯厚,色丹如霞。而且岩石中的钙质胶结物易溶于水,会加速岩石破碎、崩塌,形成孤高的丹峰。此外,岩层的倾角10°~20°,近水平,使江郎山峰表现出“顶平”的丹霞坡面。郎峰上的岩洞也与岩性有关,是岩石差异风化和崩塌作用形成的风化洞穴。处于洞穴部位的砂岩或粉砂岩的抗风化能力比周围的砾岩弱。
2.4.1.3 仙居寺景区
仙居寺在江郎山东面,与江郎山仅一山之隔。寺的四周环山叠翠,泉声松籁,宛若仙境。这里主要的旅游地学资源为岩洞、泉水和瀑布。
◎水帘泉:又称水帘洞,位于仙居寺对面山腰上,岩洞宽敞明亮,高30M,宽33.8M,深10M。洞顶呈拱形,远远望去,酷似一堵巨大的石门。石门两侧均为丹崖赤壁,使之更显得雄伟壮观。洞顶常年流泉不断,犹如珠玉飞泻,微风吹拂,如丝如帘。雨季水盛时,水帘遂成瀑布,自仙居禅院眺望,轻绡高挂,意趣盎然。
◎剑瀑:在水帘洞南侧山峡里,瀑水自山崖垂直而下,落差60余米,如出鞘长剑。春夏多雨时节,一条狭长的瀑布飞流千尺,酷似一幅白练悬挂在断崖处,随风飘动,轻轻悠悠,优美的身姿袅娜媚人。瀑水落处,溅起一片白色的烟雾,四处飘舞,瀑布声和着满山松涛的哗哗声,回响轰鸣,颇为壮观。
◎月岩:月岩是一天然石洞,宽30M,深15M,高5M。洞内留有明万历年间的石碑数座,记载着“殿宇修葺变迁”、“乡人募捐建寺”云云。岩洞深处有泉水从石缝间溢出,一泓细流终年不断流向一方“天池”,水色清澈见底,清凉甘冽,沁人心脾。
⑩ 风景山这句话后面是什么
风景抄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