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竹沟风景区
⑴ 请问一下,黑竹沟未开发区是原始森林吗是从黑竹沟景区直接可以进入原始森林吗
黑竹沟是四川峨边县所辖的一个著名景区,位于北纬30度这条神秘纬度线上,多起人畜内入沟神秘失踪,以及传说有“野容人”、“瘴气”、“魔窟”等,为其笼罩了一片神秘色彩,被国内外媒体称之为“魔沟”、“陆上百慕大”。全景区由七大景区组成,目前开放的是沟口左行上山的高山大草甸景区和右行的石门关原始森林景区,其余还在建设中,尚未对外开放。这两个景区全部玩下来可能需要5、6个小时,两个景区风格完全不一样,让你领略到黑竹沟的神秘多变和丰富多彩,最主要的是神秘古朴和原始生态的特点。
开车从成都出发,路线沿成乐高速经眉山到乐山,再西行经峨眉山往南拐去峨边县和黑竹沟镇,全程将近230公里,大约5个多小时。
⑵ 听说四川的黑竹沟神秘莫测,虽然被开发成了景区,但听说里面的石门关有人进去了却有去无回!我真的好想带
有凶猛的动物早被国人吃完了,还能有啥?别怕,只要不掉下山就死不了
⑶ 四川的黑竹沟风景区在那里
在四川省西南边上的小凉山区,360里林海深处蕴藏着一个神秘的黑竹沟。
黑竹沟位于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境内,面积约180平方公里,生态原始、物种珍稀、景观独特神奇。深藏着一块古朴、原始,并充满神秘色彩、曾被国内外舆论广泛称为“中国百慕大”的瑰宝。经中国森林风景评价委员会审议,黑竹沟二000年二月二十二日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黑竹沟地势雄险、景观绝妙、生态原始、物种珍稀、环境神奇,其森林景观丰富,自然景观独特,民族风情浓郁,加之种种神奇的传说,使黑竹沟闻名于世,具备得天独厚的森林公园开发条件,旅游开发价值巨大。
在沟内海拔2400米以上的山坡上部地带,分布有以“天眼”、“船湖”、“杜鹃池”为代表的10余处高山海子,水面面积最大的约200亩,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构成了优美的风光。沟内大大小小的奇瀑深潭不胜枚举,在崇山峻岭和密林深谷中奔腾咆哮,其形如雪涛奔涌、滚滚而下,其声如万马奔腾、千军呐喊,形成黑竹沟森林公园极为壮观的动态水景景观。
沟内因高山众多,高度均在著名的峨眉山之上,能见到云海、佛光、日出日落等奇异景象。季节差异的山地气候景观,冬季在公园海拔2200米以上,积雪履盖,千姿百态的雪凇、雾凇、冰挂、冰凌等,构成了冬季景观一绝。
黑竹沟位于小凉山中段,峨边——美姑线山18公里处的密林深处。当地乡名:斯豁,即死亡之谷。“黑竹沟”为汉人定的名。由于黑竹沟藏有不少未解开的“谜”,当地彝汉人民把黑竹沟称之为南林区的“魔鬼三角洲”。
当地人谈起黑竹沟,就会向你道出一些神秘的历史事件来:说解放初期胡宗南残部半个连30多人进入而不见踪影;说解放军三个侦察兵从甘洛县方向进入黑竹沟仅排长一人生还;说1995年解放军某部测绘队在黑竹沟高缘派出二名战士购粮,途经黑竹沟失踪,后来只发现二人的武器;1976年四川森堪一大队三名队员失踪于黑竹沟,发动全县人民寻找,三个月后只发现三具无肉骨架。
1991年6月24日黄昏,神秘的黑竹沟突然浓云密布,林雾滚滚,大有蔽日遮天之势,川南林业局设计工程小队的7名队员,17名民工集体失踪于黑竹沟,幸喜的是,由于发现的早,寻找及时,这24名测绘员只在黑竹沟深谷充当了20个小时的“山老虎”,历尽艰难而无一伤亡。
黑竹沟 被称为中国的百慕大 ,1996年5月被四川省定为第四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其实其景色主要是以原始森林为主。
黑竹沟,至今能亲临其境的旅游者甚少,由于媒体的披露,人们时有所闻,它以其新、奇、险的特点,吸引着为数众多的摄影家、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深入其中探险揭秘。有人说她是“恐怖魔沟”,有人说她是“中国的百慕大”,又有人说她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小山沟,不管怎么说,黑竹沟是一块有争议的处女地。 黑竹沟位于峨眉山西南约100多公里的峨边彝族自制县,地跨斯合镇、勒乌乡和金岩乡,面积约180多平方公里,它是四川盆地与川西高原,山地的过渡地带,境内重峦叠蟑,溪涧幽深,迷雾缭绕,给人一种阴沉沉的感觉,这里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条件复杂,生态原始,加之彝族古老的传说和彝族同胞对这块神奇土地的崇拜。并曾出现过数次人、畜迸沟神秘失踪现象,于是给入一种神秘莫测之感,也产生了众多的令人费解之谜,让人口瞪日呆。
彝汉携手开发黑竹沟
1986年7月,川南林业局筑路工程队这支300多人的林区筑路专业队伍首先拉响了劈山开路的跑声,经过六年的艰苦奋斗,现已修筑黑竹沟林公路主线31公里,地方支线全长71公里,公路的修筑为开发黑竹沟奠定了基础。
黑竹沟境内方圆百里,海拔最高点为4288米,最低点仅1233米,地貌高差巨大,深谷里且沟壑纵横交错,森林密布,灌木丛生,野花飘香。向着纵深发展瘴气袭人。珍禽野兽出没林间,奇异的山峰,岩洞比比皆是,沟里时烟云腾起,雾气缭绕,寂静的山林给人一种莫名的压迫感。
国家二级企业川南林业局与地方政府制订了“合理开发、长期经营、以水养人、合理利用”的方针,把万千栋梁奉献给国家,又把满目青山还给人民,目前黑竹沟已向国家提供了四万多立方米的优质材,春笋上万吨走销各类名贵药材得以合理采集,境内包括大熊猫在内的各类珍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目前神秘的黑竹沟圣水被引流发电,建成总装机5000千瓦,年发电达4000万度的马家坪电站,使当地的各类加工业开展起来,彝家山寨,职工工棚家家户户电灯亮。
神秘的黑竹沟开发以来引来了众多的探秘者和投资者,1988年,日本文化代表团为寻根访祖,曾到黑竹沟探秘留影,1989年9月,四川省政府批准峨边为对外开放的县市,开发之中的黑竹沟将引来更多的探秘者和猎奇旅游人,随着黑竹沟不断的开发,它那神秘的面纱一定会被揭开,那蕴藏众重的宝藏一定会被人民发掘。
黑竹沟地区流传着许多古老神奇的传说。其中,以“三箭泉”的传说最为美丽动人。传说远古时有一位名叫牛批的彝族大力士率众人在沟中打猎,他们在山中不知不觉喝完了所带的饮水,三天过后因又饥又渴,一个个都昏倒在地,隐约中,一位仙女来到牛批的身边对他说:“英雄啊,请不要着急,鼓起勇气来,水是能找到的。”说完舞起彩带指着一处地方。牛批惊醒过来,顺着仙女指的方向望去,看到的是一堵陡岩,他迷惑了,但想起仙女的话,他毅然拉开神弓,连续射出三支神箭,刹时三股泉水从陡岩上喷涌而出,使众乡亲死里逃生。这三股泉从此就被称为“三箭泉”。
在黑竹沟,传说本世纪五十年代曾有彝族同胞发现过野人的踪迹;八十年代也曾发现过翼展达一米多的巨鸟,有专家指出可能为幸存的翼龙。还有人看见过“两头兽”。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先后有解放军测绘部队的一个班的战士和四川省川南林业局的森林勘测人员在黑竹沟中失踪。黑竹沟,至今仍有许多难解之谜。
黑竹沟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孕育着丰富的珍禽异兽。沟内约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二十九种,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羚牛、云豹、四川山鹧鸪;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小熊猫等二十四种。这些动物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又具有很高的文化观赏价值。极其宝贵。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种类,它们体态优美、色彩艳丽,鸣声婉悦。兽走禽飞,鸟语花香,蝶飞蝉鸣,一派诗情画意。
黑竹沟地区植被呈垂直带谱分布。其中,海拔1600米—2700米的珙桐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树形优美,花序下有两片白色大苞片,花开时整个花序象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鸽,故有“世界鸽子树”的美称。生长于海拔1500米—2400米的光叶珙桐,仅存于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活化石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沟内还拥有19种我国稀有或特有的珍贵植物。
黑竹沟地区的杜鹃花,花色艳丽多彩,种类达四十多种,面积上万亩,为世界之冠。其中有两种为我国新发现的品种。
⑷ 请问一下四川黑竹沟国家森林公园的风景如何
国庆节刚去过了,风景不错,只是配套设施还待完善。
⑸ 峨边县的黑竹沟好玩吗风景怎么样
看你去是什么目的!泡泡温泉确实不错!风景就是一般般!
⑹ 为什么有人去了黑竹沟出不来
黑竹沟被称为中国的百慕大 ,1996年5月被四川省定为第四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其实其景色主要是以原始森林为主
黑竹沟,至今能亲临其境的旅游者甚少,由于媒体的披露,人们时有所闻,它以其新、奇、险的特点,吸引着为数众多的摄影家、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深入其中探险揭秘。有人说她是“恐怖魔沟”,有人说她是“中国的百慕大”,又有人说她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小山沟,不管怎么说,黑竹沟是一块有争议的处女地。 黑竹沟位于峨眉山西南约100多公里的峨边彝族自制县,地跨斯合镇、勒乌乡和金岩乡,面积约180多平方公里,它是四川盆地与川西高原,山地的过渡地带,境内重峦叠蟑,溪涧幽深,迷雾缭绕,给人一种阴沉沉的感觉,这里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条件复杂,生态原始,加之彝族古老的传说和彝族同胞对这块神奇土地的崇拜。并曾出现过数次人、畜迸沟神秘失踪现象,于是给入一种神秘莫测之感,也产生了众多的令人费解之谜,让人口瞪日呆。
传说人畜进入黑竹沟屡屡出现失踪和死亡事件,很多媒体都披露过,人进去后是怎样失踪的,很多原因至今还是个谜。据不完全统计,自1951年至今,川南林业局、四川省林业厅勘探队,部队测绘队和彝族同胞曾多次在黑竹沟遇险,其中三死三伤,二人失踪。据当地的彝族长者介绍,1950年,国民党胡宗南残部30余人,仗着武器精良,穿越黑竹沟,人沟后无一人生还,因此,这里留下了“恐怖死亡谷”之说。
黑竹沟由于山谷地形独特,植被茂盛,再加之雨量充沛,湿度大,山雾是这里的特色,经常是迷雾缭绕,浓雾紧锁,使沟内阴气沉沉,神秘莫测,此处的山雾千姿百态,清晨紫雾滚滚,傍晚烟雾满天,时近时远,时静时动,忽明忽暗,变幻无穷,据当地彝胞讲,进沟不得高声喧哗,否则将惊动山神,山神发怒会吐出青雾,将人畜卷走,考察者分析,人畜入沟死亡失踪原因,迷雾造成的可能性很大,人若进入这深山野谷的奇雾之中,地形又不熟,很难逃脱这死亡谷的陷井。当地人和考察者总结出这样一个顺口溜“石门关,石门关,迷雾暗沟伴保潭;猿猴至此愁攀援,英雄难过这一关。”彝族同胞自豪地告诉我们:黑竹沟是一个金山银地,连雾也舍不得离,这里“盛产”的雾,扑朔离奇得象软绵绵的飘布,一旦深入其中,会把你包围,把你吞没,这里的雾为什么这样变幻莫测?为什么会导致伤亡?雾气会不会含有其它成分、这有待人们去研究。
彝族祖籍之迷--这是一个值得考证的谜。现在斯和镇原名叫斯豁,彝语为"打摆子而死"之意。当地彝族同胞广为流传:在死亡谷最险地段--石门关其上部开阔的谷地便是他们祖先住过的地方,"祖训"不能入内,否则会遭灾。石门关是黑竹沟的腹地,曾有不少探险队历尽艰辛,最终也未能深入石门关这块险恶地带。当地有"猎户入内无踪影,壮士一去不回头"的传说。
纬度之迷--黑竹沟所处的纬度和耸人听闻的百慕大三角,神奇无比的埃及金字塔相似,这是探险家称为的“死亡纬度线”,黑竹沟的最高峰一马鞍山主峰东侧,有一座海拔3998米的山峰,其上部成三棱形,酷似埃及金字塔,在红光照耀下,金光四射,形成一个神奇无比的梦幻世界,成为一座以假乱真的耀眼金山,“金字塔”是黑竹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发源于北面的三岔河与南面的罗索依达河,就象“金字塔”伸出的两条玉臂,把整个黑竹沟区域的腹心地带紧紧环抱。黑竹沟“金字塔”不仅具有极高的科考价值,而且是极为难得的观景台,旅游者站在金字塔之上,近可将古冰川遗迹。冰斗、角峰、V型谷等景观一览无遗;远可望日出、云海、佛光奇景,黑竹沟全貌尽收眼底,“金字塔”脚下的万顷杜鹃花白色的,淡红色的花团锦簇,成为黑竹沟又一奇观,仕鹃花的种类极为丰富,花期长,色彩艳丽,把黑竹沟装扮得五彩缤纷。
野人之迷--黑竹沟有野人之说,也是个谜。据说1974年10月勒乌乡村民冉千布干曾亲眼见到高约2米,脸部与人无二,浑身长满黄褐色绒毛的雄性巨物---野人,后来,当地群众曾发现野人的踪迹,当地人对“野人”的敬畏超过对山神的敬畏,称之为“诺神罗阿普”,意为“山神的爷爷”,许多人至今说到野人,仍然心怀余悸,黑竹沟有一个地名就叫“野人谷”。
幽谷奇雾之迷--黑竹沟由于山谷地形独特,植被茂盛,再加之雨量充沛,湿度大,山雾是这里的特色,经常是迷雾缭绕,浓雾紧锁,使沟内阴气沉沉,神秘莫测,此处的山雾千姿百态,清晨紫雾滚滚,傍晚烟雾满天,时近时远,时静时动,忽明忽暗,变幻无穷,据当地彝胞讲,进沟不得高声喧哗,否则将惊动山神,山神发怒会吐出青雾,将人畜卷走,考察者分析,人畜入沟死亡失踪原因,迷雾造成的可能性很大,人问进入这深山野谷的奇雾之中,地形又不熟,很难逃脱这死亡谷的陷井。当地人和考察者总结出这样一个顺口溜“石门关,石门关,迷雾暗沟伴保潭;猿猴至此愁攀援,英雄难过这一关。”彝族同胞自豪地告诉我们:黑竹沟是一个金山银地,连雾也舍不得离,这里“盛产”的雾,扑朔离奇得象软绵绵的飘布,一旦深入其中,会把你包围,把你吞没,这里的雾为什么这样变幻莫测?为什么会导致伤亡?雾气会不会含有其它成分、这有待人们去研究。
动植物之迷-- 这块土地上有很多野生动物和物。很多为世界稀有。有一种黑白相间,花纹成条状的大熊描和另一种黑白相间呈圆状花纹的“花熊描”更是稀有中之稀有。在考察路上,队员们经常见到各种野生动物奔跑,晚上露宿时,都得做好严密的防范措施,以免被野生动物伤害,人们都知道大熊猫食竹子,但这里的大熊描食性不一样,经常跑到彝家山寨吃牛、羊和猪,吃完后还敢在寨子里呼呼大睡,大熊猫的食性变异有待专家去研究,这里曾有黑豹被彝族猎手捕捉过,据说这是在亚洲第一次发现黑豹,沟内还有许多活动和未被人们发现的稀有野生动物,都有侍动物专家去揭示,这里的植物也十分丰富,百年古杉上寄生着野藤,有的直径可达3米,高达80多米,如同擎天巨扇,甚是壮观,花季来临,这里成了花的海洋,完全没有人为修饰的触痕,大自然赐给这里的是原始,古朴和宁静,众多的稀有植物,如烘桐、水青树,青檀,自辛树,银叶挂,峨眉黄莲等都属回家高等级保护种类,很有科学研究价值,有侍植物专家去研究,大面积的高山草甸是人们很难看得到的,黑竹沟的植物起源古老,由于这里地形独特,受人类干扰极少,没有遭受第四纪冰川的袭击,故使许多古老植物得以保存下来,也给这里的植物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总之,黑竹沟的风景名胜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一块“风水宝地”,是一个天然博物馆,是动、植物王国,特别是中、高山地区基本没受人为的干扰和破坏,是一个保存较好的自然基因库,要深入研究它,揭开它的秘密,就得涉及地质,地貌、气象。水文、生物、文化和历史等各类学科。
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黑竹沟曾被赋予太多的神秘色彩。
千百年来,世代居住在黑竹沟口的彝族同胞口耳相传,在沟内有一个叫石门关的峡口,一声人语或犬吠,都会惊动山神摩朗吐出阵阵毒雾,把闯进峡谷的人畜卷走。据说,那里是彝族始祖居住之地,祖训不得入内。解放初期,胡宗南残部30余人仗着武器精良闯入沟内逃窜,结果无一生还;一架美国飞机取道黑竹沟飞往国外,发生了机毁人亡的惨剧。那里有碗口粗的巨蛇,吃羊的熊猫,凶猛的野人,甚至还有人目睹飞碟……
黑竹沟地处小凉山北坡,细心者发现,这里位于北纬30°线,与大西洋“百慕大三角”同处“死亡纬度线”上,人们一下子醒悟过来:原来中国也有一个百慕大!这块静悄悄躺了数亿年的土地突然间变得滚烫起来,中外各种科考队蜂拥而至,黑竹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原始生态区,一跃而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有人说她是“死亡之谷”,有人说她是“中国的百慕大”,也有人说她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小山沟,有关黑竹沟的前期报道是一场新闻骗局。撩开黑竹沟的重重面纱,我们发现,它至今仍是一块有争议的处女地。
在所有关于黑竹沟的报道中,石门关被认为是最神秘和最恐怖的地方。许多人带着好奇而神秘的眼光冲击石门关,但大多数均因其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折戟沉沙。
1994年1月,北京体育大学奥秘探险队行至蜂巢岩,因准备不足无法继续前进。
1994年8月,中日大学生联合考察队仅到沟口便因一队员摔断腿骨不得不撤出。
1995年3月,安徽双轮池考察队在石门关口由于大雾和粮食告罄而含恨退出,功亏一篑。
“黑竹沟的穿越难度相当大”,四川省地震局副局长朱荃说,“即使对于准备充分的探险者它往往也是个陷阱。”
作为原峨边县黑竹沟科考领导小组组长,朱荃(1994年至2000年下派到峨边县担任副县长)曾十几次深入沟内,他所说的话我相信是有分量的。据朱荃介绍,石门关是由玄武岩组成一段长约3公里的峡谷。那里山势陡峻,高峰夹峙,相对深度达1000—1200米,谷底最窄处仅4—5米,沟内水流湍急,深潭密布,云雾缭绕,气候多变。当地民谣说:石门关,石门关,迷雾暗河伴深潭,猎犬入内无踪影,壮士一去不复还。
冷曲尔林是黑竹沟远近闻名的猎人,今年41岁。20多年前,冷曲尔林和他的父亲在追赶一只麂子时,第一次进入石门关峡谷。回想起当时的恐怖气氛,这位曾射杀过无数大型野生动物的老练猎手至今仍不能忘怀。
“麂子一直在前面走,” 冷曲尔林挥舞着细长的手指,“但是一跑进石门关麂子就不见了,猎犬也不见了。”
我能够体会冷曲尔林当时的感受。1995年的5月,我曾独自一人深入石门关外围地区。虽然我最终并未到达,但那身处蛮荒之地的巨大心理压力几乎让我崩溃——尽管水声震耳,但你却感到四周沉寂得令人窒息,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和沉重的喘息声。
说到石门关,冷曲尔林的话匣子打开了,他说那是一条数百年前的古道,但不是常人或商贾行走之路,而是强人打家劫舍的凶径,被称为“乌抛路”(乌抛为解放前峨边彝族十三大家支之一)。这种蚕丛鸟道,常以弯刀开路,在莽莽林海中劈出来,只有大致方向,没有明确路标,当中石门关为险要之处。旧时从黑竹沟口经“乌抛路”前往临近的甘洛县,直线距离不过30公里,但却要走四天,可见道路之艰险。
就是在这样的道路上,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系列人员失踪的神秘事件:
1955年6月,解放军测绘兵某部的两名战士,取道黑竹沟运粮,结果神秘地失踪了。部队出动两个排搜索寻找,结果一无所获。
1977年7月,四川省林业厅森林勘探设计一大队来到黑竹沟勘测,技术员老陈和助手小李在石门关附近失踪。川南林业局与峨边县联合组织百余人寻找失踪者,人们踏遍青山,找遍幽谷,除两张包馒头用过的纸外,再也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1995年7月,独立制片人温普林在四川华诚实业的资助下,由探险家杨勇带队组织科考专家和探险队员进入黑竹沟地域,由于诸多原因,科考专家在黑竹沟石门关外围的二号营地活动几天之后,就撤离了黑竹沟。10月,由温普林和杨勇组织的5人探险摄制组在县矿产办主任李勇的带领下,沿石门关中上部山梁到达石门关,并顺流而下成功穿越黑竹沟腹心地带。
⑺ 从乐山峨边坐客车到黑竹沟景区要多久
从峨边只能坐车到黑竹沟镇(西河镇),时间大概2个小时。再从黑竹沟镇包车进黑竹沟景区,大概40分钟。景区还可以,开发不是很完备。
⑻ 四川黑竹沟风景如画,被称为中国“百慕大”,这里发生过什么恐怖的事
中国四川西南部有座山叫小凉山,在它的北坡有一道植被茂盛原始山沟——黑竹沟,那里不但风景幽静秀美如画,还相当恐怖和诡异,一直被称为中国的“百慕大”。
2007年的七月,央视的十套节目叫做《走近科学》,由栏目的摄制组,成都理工大学教授,还有地磁专家李才铭等一行等人,在黑竹沟进行探索调查和拍摄。当时拍摄组精心挑选了几只曾经飞越上千公里后都能迅速飞回的信鸽,带到沟口景区放飞,最后照样也没有了音讯,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2014年8月五名有着丰富穿越原始林区经验和过人胆识的旅友进入黑竹沟进行探险穿越。然而最终其中有两人放弃穿越黑竹沟,另外三人于4日后失联。
神秘莫测的黑竹沟在原始森林的峡谷地带,原始自然景观和动植物保存十分完整,瀑布成群倾泻而下,景色秀丽宜人。但是在当地有句遗留下来的老话“猎犬入内无踪影”,壮士一去不复返”,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被野兽吃了?还是被其他什么夺去了生命?所以大家一定要再三考虑好再前行哦!
⑼ 乐山的黑竹沟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百慕大
乐山黑竹沟风景区以其至今仍未揭开的诸多迷题和不少神秘事件,而被人们普遍称为“中国百慕大”。关于黑竹沟之迷,流传着很多版本,但几乎都与恐怖、魔鬼、死亡相关联,因此引得了更多探险家、好奇者的关注。与此同时,黑竹沟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生态群落之一,集世间所有罕见的动植物景观、峰林景观、地质景观、天象景观、水系景观与人文景观之大成的风景绝佳之地。
蜂巢岩沟内大大小小的奇瀑深潭不胜枚举,在崇山峻岭和密林深谷中奔腾咆哮,其形如雪涛奔涌、滚滚而下,其声如万马奔腾、千军呐喊,形成黑竹沟森林公园极为壮观的动态水景景观。
黑竹沟盛产箭竹,多奇花异石,流泉飞瀑,灵秀而神秘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众多的野生动物,终年云遮雾绕,神秘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