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景景观 » 铜陵凤凰山风景区

铜陵凤凰山风景区

发布时间: 2021-01-05 23:10:05

① 安徽铜陵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好玩儿的景区有这些:

铜陵凤凰山

② 新白娘子传奇中的安徽凤凰山指的是安徽铜陵凤凰山还是安徽黄山凤凰山

西湖西面有座凤凰山

③ 安徽省铜陵市凤凰山铜矿

凤凰山铜矿位于安徽省铜陵市,铜陵素有“铜都”之称,是中国最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矿床赋存于新屋里岩体与三叠系灰岩间的接触带上,是铜陵矿集区内最典型的矽卡岩型铜矿床之一。

铜陵矿集区位于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之间的下扬子印支期隆褶带东南部的贵池-马鞍山(印支期)隆起带中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菱形地块。成矿区带归属安庆-铜陵-繁昌Cu-Fe-Pb-Zn-Au-Ag硫铁矿-明矾石成矿亚带。

1.矿区地质简述

(1)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为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以及第四系。三叠系出露于矿区中心部位,由下三叠统殷坑组、和龙山组、南陵湖组以及中三叠统东马鞍山组、月山组组成。其中和龙山组和南陵湖组是主要的含矿层位。和龙山组以灰岩、泥质岩和钙质页岩为主,南陵湖组由灰岩、角砾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夹白云质灰岩和钙质页岩组成。

(2)构造

矿区构造复杂,印支—燕山期经历了多期次构造变形,由北东向、北西向、北北东向3组主要断裂组成,其中北西向断裂构造对矿床的局部富集起重要的控制作用。新屋里复式向斜与近东西向基底断裂的交汇部位控制着新屋里岩体的侵位和矿田的形成。

(3)岩浆岩

区内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侵入岩多为岩株、岩墙状浅成侵入体。新屋里岩体是花岗质岩浆多次涌动侵入形成的复式岩体,受北东向褶皱构造及与其相伴的北东向、北北东向、北西向、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出露面积近10km2,是铜陵矿集区出露面积最大的岩体。其主要岩性为石英二长闪长岩(岩体边部)和花岗闪长岩(岩体中部)。

2.矿床特征简述

(1)矿体特征

矿区内有主矿体4个,Ⅱ号矿体规模最大,均赋存于侵入岩与围岩接触带及其附近,其中Ⅰ、Ⅱ、Ⅲ号矿体赋存于凤凰山岩体与南陵湖组灰岩接触带上,Ⅳ号矿体赋存于岩体与和龙山组灰岩接触带上并受接触带控制。主矿体长一般为300~1000m,厚为10~80m,倾斜延深200~600m。矿体与矽卡岩关系密切,并受断裂和接触带的复合控制,矿体主要呈似板状和不规则透镜状等形态产出。近南北向的扩容性构造具有多期次活动特征,形成角砾状矿石。次要矿体和小矿体多分布于主矿体近旁的大理岩、矽卡岩及侵入岩中。

(2)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

按工业类型将凤凰山铜矿床矿石划分为7 种类型 :块状含铜磁铁矿、赤铁矿型,块状含铜菱铁矿型,角砾状矿石型,浸染状含铜石榴子石矽卡岩型,块状含铜黄铁矿型,浸染状含铜花岗闪长岩型,浸染状含铜大理岩型。含铜磁铁矿、赤铁矿型和含铜菱铁矿型是主要的矿石类型。不同矿化类型在空间上分界明显,并且与矿体展布方向一致。含铜磁铁矿、赤铁矿型矿石主要分布在矿体核部,在Ⅱ号矿体中出现分支复合现象。含铜菱铁矿型矿石围绕含铜磁铁矿、赤铁矿型矿石分布。黄铁矿型矿石在Ⅰ号矿体中分布于矿体边缘,在Ⅱ号矿体中出现在核部。其他类型矿石多产于矿体两侧。

标本名称 含铜磁铁矿矿石 编号 DB070 形成时代 燕山期

中国典型矿山大型矿石标本图册

标本表面为褐红色,具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斑铜矿、辉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和石榴子石等。Cu品位为0.56%

成因类型 矽卡岩型 产地 安徽省铜陵市凤凰山铜矿

④ 到铜陵凤凰山

凤凰山,海拔200~280m,位于安徽铜陵的东南方向,离市区34公里。它不仅是山明水秀,篁幽林深、富饶美丽,驰名中外的“凤丹之乡”,而且也是产铜历史悠久、传说神奇动人,胜迹颇多之地。景区内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级旅游景点--金牛洞古采矿遗址,同滴水崖、凤凰落脚石、相思树、牡丹园及周氏古民居等景观,构成了一幅既清新淡雅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属于市三大自然风景保护区之一,1998年该景区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铜陵凤凰山是驰名中外的“凤丹之乡”,也是观赏牡丹花胜地。每当阳春三月,漫山遍野的牡丹花争芳斗艳,游人纷至沓来,驻足流连。
凤凰山牡丹禀性特异,别具风姿。花为单瓣,大多色呈玉白,或间有粉红,与洛阳、荷泽牡丹齐名,为国内三大名贵牡丹之一,素有“三分天下春色”之誉。当你步入牡丹园,仿佛人在画中走,情融芬芳中。
铜陵牡丹栽培历史悠久,早在西晋时,著名道家葛洪,就曾载植过牡丹。据清代乾隆《铜陵县志》记载:“长山石窦中有牡丹一株,高丈余,花开二,三枝素艳绝丽,相传乃晋人葛洪所植。”被称为“仙牡丹”。又载:“宋代铜陵人盛度,曾以尚书员外郎身份‘奉使西夏,得牡丹数本入贡,上嘉其德,……御赠还所贡牡丹一本以奉亲’。今其花蔚然成树,一开数百朵,世世培植不替”。1987年,牡丹被铜陵市民评选为市花。凤凰山牡丹既可供观赏,又可入药。其所产根皮简称“凤丹”。“凤丹”以其圆直粗壮,质嫩孔细,表皮细薄,肉厚粉足,气味香浓等特点,在国内外市场上亨有“品质绝佳”的盛名。《中药大甜辞典》评述:“牡丹皮……安徽省铜陵县凤凰山所产的质量最佳。”凤丹味苦辛,微寒,具有清血热、散淤血的功能,神医华佗的著名弟子吴普说:“人食之,轻身益寿。”今日,“凤丹”不仅销往港澳地区,还远销东南亚、日本、欧美各国。更值得一提的是,全国各地享有盛誉的中医凡在方药用到牡丹皮的均在其处方写上“凤丹”。可见“凤丹”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⑤ 铜陵有哪些旅游景点

铜陵的旅游景点有:天井湖公园、浮山景区、大通古镇景区、凤凰山景区、永泉农庄、铜陵博物馆等。

1、天井湖公园

铜陵天井湖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铜陵市区主干道长江西路北侧,以堤山自然分割为东湖、南湖和北湖,三湖水面通连,距铜官山约5千米。湖中有一口“上通天,下通海”的井,名曰天井。湖因井、园以湖而得名。天井是坐落于天井湖公园的一大奇观,因地下涌泉,终年高出湖水面2米左右。

2、浮山景区

浮山是一座文山,有“中国第一文山”的美誉。现存483块摩崖石刻,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浮山孕育了明清时期以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为代表的中国最大的家族学派“方氏学派”;孕育了清代独领风骚的文学流派桐城派。

孕育了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孕育了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黄镇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浮山风景区包括浮山、白荡湖、白云岩三大景区,总面积76.7平方千米,主景区浮山面积19.1平方千米。

3、大通古镇景区

大通位于安徽省铜陵市西南,古名澜溪,扼九华、望黄山、临皖江、依铜都,建镇已有千年。它曾与安庆、芜湖、蚌埠齐名的安徽“四大商埠”之一,清末民初,是大通古镇的鼎盛时期,小小的古镇上居住着10余万人,莺歌燕舞,有着“小上海”的美誉。

随着岁月流逝,大通镇繁华不再。澜溪、和悦老街已被正式列入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16年大通获批中国首批特色小镇,2017年大通古镇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4、凤凰山景区

凤凰山位于铜陵市义安区顺安镇南部,属国家AAAA级风景区,凤凰山形胜凤凰,由横山、面山、灵风山、潭山、金山等构成。早在明朝“景泰”年间,诗人周铎就书写“庐外山高插半天,石边孤井聚甘泉,凤凰一饮千年后,尚有遗迹万古传”等十六首“凤凰八景”诗赞美过凤凰山。

2016年2月,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经有关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推荐,安徽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铜陵市凤凰山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5、永泉农庄

永泉农庄位于铜陵叶山脚下,地处沿江高速、铜宣杭高速、合铜黄高速公路的交汇处,距铜陵东高速出口1千米处。离铜陵市区20千米,至芜湖、马鞍山、合肥、南京、黄山和九华山的车程在30—90分钟。

农庄依山傍水,毗邻叶山林场;500亩山林自然天成;70亩水面垂钓乐园;200亩原森林天然氧吧;在建设中不仅没有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同时还营造了大面积观赏性果木、园林。自然环境幽静,常年负氧离子含量达到8000立方以上,是休闲、养生、度假的理想场所。

6、铜陵博物馆

铜陵市博物馆于2006年9月30日开馆,是地方性青铜文化专题博物馆,全面展示铜陵地方特色的青铜文化,分蜚廉折金、铜地初曦、矿冶遗韵、青铜遗珍、吴楚争雄、当代铜工艺等6个部分。铜陵矿冶历史始于商周,盛于唐宋,延至当代,数千年绵延不断。

陈列展览以青铜文化为创意主轴,通过展示精选的260余件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馆藏青铜器和80余件当代铜工艺品,采用现代高科技展示方式模拟采冶铸场景,再现古铜都铜陵三千多年的悠久的采冶铸历史和遗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铜陵

⑥ 安徽铜陵凤凰山到底收不收门票,多少一个人

铜陵市发改委抄2019年6月袭20日发布关于核定凤凰山景区门票价格的公告。
公告称,自2020年元月1日起,铜陵凤凰山景区开始收取门票。
2020年1月起,凤凰山景区旺季(每年3月份至10月份)票价为70元/人次,淡季(每年1月份、2月份、11月份、12月份)票价为35元/人次。
免票:
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65周岁(含65周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军队离休退休人员等群体凭有效证件可实行免票。
特惠:
6周岁(不含6周岁)至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60周岁(含60周岁)至65周岁(不含65周岁)的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减半收取门票价格。
景点:
相思树、滴水崖、凤凰落脚石、牡丹园。

⑦ 铜陵市凤凰山铜矿()

凤凰山铜矿是指以药园山铜(铁)矿为主,包括万迎山、虎形山、铁山头、清水塘、杉木岭、宝山陶、仙人冲等一批小型矿床(点)。其中药园山铜(铁)矿位于安徽省铜陵县新桥乡铁石宕村,铜陵市东偏南,直距约22公里,有公路直达,矿山建有专用铁路11公里至顺安火车站,与铜(陵)—沪铁路相接;西北距长江航运铜陵港约23公里,上至武汉、重庆,下至南京、上海,交通极为方便。

矿区所处构造部位为新屋里复向斜。向斜轴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为北东50°。轴部为中、下三叠统,两翼依次出露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志留系岩系。轴部有凤凰山花岗闪长岩岩体,侵入于中、下三叠统石灰岩中,接触带非常发育,形成广泛的大理岩化、硅化、夕卡岩化和一系列矿化点、矿点乃至矿床。向斜西北翼接触带为万迎山、虎形山、铁山头矿段;南翼接触带为清水塘、陶家、仙人冲矿(床)点。药园山矿床于1965年详勘完毕,为中型铜(铁)矿床;铁山头、仙人冲矿床于1970年勘探完毕,为小型铜矿床,均提交了一定的铜金属储量。

药园山铜(铁)矿床由83个矿体组成,其中主矿体4个,次要矿体3个。除Ⅱ、Ⅲ号矿体沿走向和深部尚未完全控制外,其余各矿体已基本圈定。4个主矿体均赋存于凤凰山花岗闪长岩与青龙灰岩接触带内或其附近。接触带走向近南北,长约1700米,倾角陡,一般70°—80°;矿体形状呈不规则透镜状和似板状。Ⅰ号矿体长约500米,沿倾斜250—350米,厚度10—15米;Ⅱ号矿体长约350米,沿倾斜400米以下尚未控制,厚度25—30米;Ⅲ号矿体长约320米,沿倾斜250—300米,厚度5—10米,Ⅳ号矿体长约985米,沿倾斜150—250米,厚度5—15米。

矿石类型分硫化矿石和氧化矿石两类。硫化矿石又可按工业类型分为铁铜矿石和铜矿石两类。矿石铜平均品位:Ⅰ号矿体为1.38%,Ⅱ号矿体为1.74%,Ⅲ号矿体为0.76%,Ⅳ号矿体为0.58%。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致密状和角砾状,次为条带状。矿石中伴生有益元素有硫、钼、钴、金、银等,均有综合开采和综合利用价值。

矿体分布在花岗闪长岩体与大理岩的接触带上,其形成与接触带有着密切的空间关系。岩体中含铜较高,矿液来源与侵入岩体有着成因上的联系,属接触式交代夕卡岩型矿床。

矿石经技术加工试验,铜的回收率大于80%,铁、硫、钼、金、银等均可综合回收。

本区接触带周围古掘迹、炼渣分布广泛,但古人采炼时间无确切文字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后,据说1952年南京大学地质系师生组成的地质测量队曾经到过本区并发现本矿,但没有资料记载。

1953年,三二一队铜官山矿区外围普查分队的段承敬、朱安庆在填制顺安幅1∶5万地质图时发现了本矿区,提出了进一步工作意见;同年9月组成三二一队新屋里(即凤凰山)分队,由段承敬、冯钟燕开展普查工作,测制约9平方公里的1∶10万地质图以及万迎山—虎形山—药园山矿段1∶2000地质简图,同时布置了槽探工程揭露和地表露头取样、化验等。万迎山—虎形山—药园山矿段由赵文津率领物探人员进行了1∶2000的物探详查,至1953年底结束,认为本区有一定找矿远景,但因个别外国专家建议影响而中止工作。

1956年10月,地质部华东地质局扬子江普查大队(三七四队)的驻队苏联专家耶果罗夫根据1953年普查资料及野外踏勘,建议恢复本区普查工作,首先选定万迎山矿段为重点检查对象。1957年秋,三七四队并到三二一队,在耶果洛夫回国后,常印佛在清理资料过程中,发现早期在药园山露头用方格去取样的结果中有原生晕异常浓集,即重点开展药园山工作,不久该区工作移交三二一队。同年10月三二一队增加技术人员和施工力量,在进行万迎山矿段钻探的同时,开始对药园山、虎形山矿段检查,清理旧槽,进行地表矿体详细研究和钻孔验证等;至1957年底,证实万迎山矿体沿走向向南西可延至16线,沿倾斜可延深100米以上。药园山地表的铁帽实际上是由三条平行的铁帽带组成,其宽度和长度与前人估计颇有出入,确定为今后重点检查对象。

1958年,三二一队技术负责人常印佛对本区物探详查的工作成果进行综合研究后,认为药园山的物探异常与地表地质、矿体情况都比较好,即通知分队技术人员布置钻孔,施工结果,于1959年找到了药园山半隐伏的Ⅱ号主矿体,随后组织力量加速勘查,由普查转入详查,1961年开始勘探。勘探工作是在大队总工程师常印佛的领导和分队技术负责人陈克兴、地质组长吕开之的组织下进行的。1964年,常印佛援外后,地质科工程师周作祯代理主持队的技术业务工作,至1965年9月勘探完毕。同年10月在陈克兴、周作祯的组织和省地质局总工程师严坤元的指导下,由黎有训、董庆山、万文强、孙雄等20多人编写提交了《安徽省铜陵县凤凰山铜矿区药园山矿床储量报告》。投入钻探工作量5.34万米,机掘坑道1635米、采准坑道345米、浅井329米、探槽3829立方米。1965年12月27日,经安徽省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查批准了该报告。批准探明铜金属储量32.99万吨、铁铜矿石储量1155万吨、铁矿石储量29万吨、硫储量(纯硫量)120万吨、钼金属储量1165吨、钴金属储量4419吨、金储量14.35吨,银储量261.9吨。

报告提交后,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凤凰山铜矿即设计开采,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矿石6000吨,是铜陵地区继铜官山、狮子山矿区之后又一个新的铜(铁)矿资源基地,也是安徽省内铜(铁)矿资源的重要产地之一。

凤凰山矿区工业矿床(体)集中分布在岩体与围岩接触带部位,是典型接触交代夕卡岩型铜(铁)矿床,找矿标志明显。发现矿床(体)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①蚀变、矿化、铁帽、古采坑、古炼渣等直接找矿标志;②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上有蚀变、矿化、铁帽存在部位;③岩体与围岩中出现物、化探异常部位;④围岩地层层间裂隙,纵、横断裂交叉部位及不同类型的矿化、蚀变线索等。

进一步找矿要在充分考虑接触带成矿的同时,逐步建立矿床成因类型系列化概念,注意岩体边缘内部俘虏体成矿,更不能忽视宝山陶矿点深部有岩体侵位形成接触交代甚至斑岩铜矿的可能。

三二一队在铜陵地区找矿勘探的40年中,数以千计的地质工作者为发展我国铜矿事业,建立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基地,跋山涉水、呕心沥血,辛勤劳动,做出了突出成绩,为铜陵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不断地总结找矿经验,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运用新的成矿理论指导找矿,终于在铜陵地区的铜官山、狮子山、凤凰山,取得累计探明铜储量达220多万吨的丰硕成果。为此,三二一队于1980年和1991年分别荣获地质矿产部授予的“地质找矿重大贡献单位”、“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和1990年,省地矿局授予的省地矿局系统“最佳奉献单位”的光荣称号,为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崛起和发展立下了丰功伟绩。目前,他们以更加成熟的找矿经验,更为丰富的实际资料,在建立本区成矿模式,确定找矿方向的同时,正加快步伐,以多找矿、找富矿的实干精神,为铜陵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新的贡献。

⑧ 铜陵凤凰山牡丹花开了么

一般是阳春三月开吧!就是正春的时候去看最佳,那时牡丹花全开了,那叫一个美啊!现在嘛,好像还没完全开啊!再过一会去玩最好了!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