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景景观 » 校园人文景观

校园人文景观

发布时间: 2021-01-07 20:43:39

A. 谁有校园雕塑的设计理念范文

雕塑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常见的艺术品之一,其艺术性和文化内涵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甚至一个时代的标志,它可以集中反映出某个地区或时代的精神面貌或历史背景。我们校园中的许多雕塑,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但是如何认识和理解雕塑的艺术内涵及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呢?
“雕塑是纯艺术的。雕塑是一种可触的空间造型艺术,通过雕、琢、刻、磨、塑等手段制作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种艺术形体,可以反映社会生活、传达作者情感、表达审美理想。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联,同时又受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它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的形象化记录。”
谈到校园雕塑,校园雕塑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装饰、丰富和美化校园环境空间,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同时校园雕塑也是一个时代文化状态的集中体现。因此,要理解雕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首先要对校园文化内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即校园文化的硬件方面)、精神文化(即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制度文化(即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三方面。这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现象。雕塑作为校园物质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也是精神文化的集中反映。,理解校园雕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有三点值得注意:
首先,一件雕塑作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件雕塑作品与它所属环境的融合程度。一件雕塑放在某个环境里,是否提升了该环境的文化氛围,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艺术氛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果一件雕塑作品与所属环境格格不入,那它必然是失败的。就我们学校来说,校园雕塑多是一些同学们熟悉的科学家、学者等等,这正与我们大学的学习氛围是一致的。
其次,雕塑要有艺术语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一件好的雕塑作品与其所在的环境背景融合之后,本身蕴含着一个故事。”比如清华大学校园内著名的景点“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着田田的叶子,荷塘边立矗着许多嶙峋的怪石和高高低低的树木,而朱自清先生的塑像就掩映在树影之下,让每一个到这里来的人都能身历其境般地感受到《荷塘月色》中所描写的一切,更深切地体验到朱自清先生当时的心境。

第三,每一件雕塑作品与其所选位置是相互切合的,不同的角落应有不同的故事。
就一所大学而言,校园的每一处物质文化景观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并体现着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及价值取向,雕塑是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一种表现类型,积淀着历史、文化和传统,集中地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念。因此,校园内所有雕塑的布局应该是浑然一体的,这样,身处校园中才能通过富含艺术语言的各种雕塑体会到校园文化的整体合一。此外,每一所学校总是运用自己的雕塑语言形成着自己校园独特的人文景观,因此校园雕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精”、“唯一”,而不要“滥”。
雕塑的价值首先在于审美,一件雕塑作品的价值首先取决于是否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对雕塑这一文化载体的理解和审美过程,可以让身处校园中的每一个人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及对真善美的感悟,增强校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可以使师生们从紧张的工作学习中得到放松和休息,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校园雕塑这一校园文化的缩影,以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需要我们身处校园中的每一个人用心去解读和体会。

然后加上自己学校情况自圆其说就可以了。

B. 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的类型有哪些校园文化景观设计有哪些类型

1.由人来类有意设计和建源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 2.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其一为残遗物(或化石)景观,代表一种过去某段时间已经完结的进化过程,不管是突发的或是渐进的。其二为持续性景观,它在当今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其演变发展的物证。 3.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推荐阅读:1.《情境再现:文化体验模式创新的六幕》2.《打造文化休闲名街模式探索》3.《非主流景观设计宣言》。文化景观的内涵十分丰富,以上只是对您问题的简要回答和相关推荐,对于如何打造文化景观,我院有着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经验和理论成果,欢迎登录旅游运营网与绿维专家交流。

C. 青石浮雕每平方米多少钱校园文化景观墙用的

校园浮雕壁画的价格主要看选材,雕刻深度,壁画内容,以及面积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石材浮雕价格:相对于来说青石浮雕比汉白玉浮雕,砂岩浮雕,花岗岩浮雕,晚霞红浮雕的价格便宜一点,这是建立在面积达到一定数量的基础上

校园文化墙浮雕图片根据装饰主题不同,有的是以叙事,名言警句类型的,也有是孔子教学场景的,各种主题的,根据图纸来确定,因为石雕毕竟是工艺品,越复杂对于工艺的要求也越难,对于厂家来说设计制作的成本就会越高,价格也就会水涨船高

校园浮雕的雕刻深度,根据材质,面积,为了视觉效果,雕刻深度不一样,相对于来说线雕比浮雕便宜,浮雕比镂雕,高浮雕又便宜些

D. 浅析大学校园人文景观之美

http://jiangjinhua.meike.xtpo.cn/space/blog-170880-70501.html

E.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的人文景观

百步梯,位于华工北校区半山西路中段西侧,倚山向东,是通往12号楼的一段百余级的水泥阶梯。该梯由岭南近现代著名建筑师杨锡宗设计,始建于1936年1月,造价约8210元毫洋(含附属费用)。初以三合土(即1份水泥、2份沙、4份半寸碎石加水混合的建筑材料)为材,后改为砖砌敷水泥砂浆步级。
百步梯苍劲古朴。从地形上来看,颇有中国古代入山修炼的格局。一条狭小的石梯在两旁绿荫的簇拥之下笔直而上,其意在曲径通幽,还是比照人生如山登绝顶?有人说,当年兴建百步梯的初衷,是为了引导莘莘学子努力学习,脚踏实地,勇于攀登。不管何论,百步梯蕴藏着华工人历经的沧桑岁月,是华工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当年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最好见证。今日的百步梯已成为华工学子奋进拼搏精神的象征。
2002年7月,百步梯被列入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1月,百步梯以“石梯砺步”之名入选华工“校园十景”。 日晷也称作“日规”或“日圭”,是旧时利用日影测时的一种简朴装置,通常由晷针和圆盘组成。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圆盘叫做“晷面”,安放于石台上。在晷针两旁呈对称状刻划出相应时刻线,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如现代钟表的指针,而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位于华工北校区12号楼广场上的日晷是校园颇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属另外一种投影日晷。它不设指时针,只在晷盘上置一南北径向直角三角形形状铜件,其斜边向上朝南,短边垂直于晷盘。铜件西、东两侧晷盘分别有若干时刻线,铜件阴影达到的时刻线,表示相应的地方真太阳时该日晷最初由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师生员工捐款3350元毫洋而建,岭南近现代著名建筑师、时任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教授胡德元设计,广州吴翘记建筑公司承建,1936年11月动工,成于次年。当年建成的日晷原物现已不存在,可能在战火中丢失,留存下来的仅有日晷台座。该圆形台座侧面饰有彩画和花纹,整个台座给人以雄浑之感。现置于台座上的日晷,是华工根据当年的施工图纸以青铜浇铸而成,并于2001年11月17日正式与师生见面。重置日晷旨在以物明志,提醒学子珍惜时光,把握人生。
如今,参观日晷已成为校外客人游历华工校园的一个传统项目。 华工北校区北区西南部,有一座以国内名山“贺兰山”号之的小山丘,丘顶突兀处有一块高约7米、长约10米、厚约6米的花岗岩质巨石,因其上镌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邹鲁手书之校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故称校训石。该校训石刻成于1934年,耗资462元毫洋。
此校训为该校创办人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11月11日所立,原正文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共5句10字,出自《礼记》之《中庸》篇。1934年11月11日该校举行10周年校庆,邹鲁手书校训,依《中庸》篇原文在每句末尾都加回一个“之”字,刻石时就变成了5句15字
历经70余年的风雨冲刷,校训石上的字迹依然醒目可现,发人深思。它不仅见证了校园的历史变迁和发展,也为莘莘学子在喧嚣的尘世中辟出一块沉思的园地。2002年7月,老校训石被列入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1月,该石以“古石生辉”之名入选华工“校园十景”。 石牌坊是指华工北校区1952年校界上的南门、西门两座石牌坊。
南门石牌坊,位于五山路与广园路交界处附近,原为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正门,因其坐北朝南,故又称南门。该牌坊由岭南近现代著名建筑师杨锡宗设计,广州源记成建筑公司公司承建,1934年10月动工,次年10月竣工,造价约4.9万元大洋*。该牌坊是典型的双层古牌楼建筑,最高处约10.9米,宽约25.2米,均深6米多。钢筋混凝土作柱心、6寸厚香港白石(一种花岗岩石)作柱面的12根方形柱分列两行,各柱的冲天柱顶呈花蕾形,各柱脚旁有石狮和抱鼓,均为香港白石打制而成。
牌坊共分5门:中门宽约8米,东西侧各两个边门分别宽约5米和4米。中门两柱正面上方镶嵌了铜质衔环狮头,中门外、内门额分别镌刻时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邹鲁所书“国立中山大学”和“格致 诚正 修齐 治平”等字,这些文字于“文革”初期的1966年9月上旬被水泥沙浆覆盖,现外门额上“为人民服务”5字为同期所加。
南门石牌坊造型雄伟,结构匀称,具有豪放、流畅之感。它曾是进出学校的必经之处,现已成为人们心目中华工的重要标志。
西门石牌坊,坐东朝西,位于东莞庄路与粤垦路交界处。由华侨林仕椿、区国良两人捐资建造,始建于1934年11月,次年11月竣工。其用料同南门石牌坊,但牌楼体量约及后者一半,有4柱3门,柱头最高处9.3米,全坊宽15.2米。中门外、内门额上分别刻邹鲁书“国立中山大学”及“忠孝 仁爱 信义 和平”等字。这些文字也于“文革”初期的1966年9月上旬被水泥沙浆覆盖,但其中一些文字至今仍依稀可辨。
2002年7月,两座石牌坊被列入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华工北校区正门中山路北端校园中轴线上的中山广场,耸立着一尊孙中山先生塑像。这是中国著名雕塑家尹积昌先生等在1958年创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尊室外孙中山先生混凝土塑像,曾获1987年全国首届城市雕塑优秀奖。塑像高5.3米,重约8.7吨,原立于广州中山纪念堂,1999年9月迁至华工。
北校区系原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主体部分,孙中山先生是该校创始人。1933年,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先生向该校赠送孙中山先生铜像一尊,被安放于校园礼堂前(即现中山像所在处)。1952年10月,中山大学主体迁往广州市原岭南大学校园。同年,由该校工科院系等10余所国内高校相关系及专业组建的华南工学院则留在原址继续办学。不久,孙中山先生铜像辗转迁往中山大学新校园。1998年冬,广州中山纪念堂新置孙中山先生铜像一座,经广州博物馆襄助,由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原中山纪念堂孙中山先生塑像迁至华工,次年9月立于孙中山先生铜像原址。2003年11月,孙中山先生塑像以“伟人风采”之名入选华工“校园十景”。
如今,掩映在苍翠的芒果树林中的孙中山先生塑像已成为华工重要的历史人文景观。孙中山先生的伟大精神感召和鼓舞着华工人“博学慎思,明辨笃行”,不断追求卓越;激励和鞭策着华工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向更高更远发展。

F. 如何利用校园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培养人的性情

西北地复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制昆仑山一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

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及其中的呼伦贝尔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鄂尔多斯高原。河西走廊。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阿尔金山。吐鲁番盆地。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沙漠。
西北地区地面植被由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呼伦贝尔草原。石质戈壁、沙丘。内流河、内陆湖。绿洲。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植被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大草原与全国畜牧业基地。游牧与定居轮牧。人工草场。圈棚饲养。蒙古包。打草、挤奶、剪羊毛逐步实现机械化;马和骆驼为牧区重要交通工具,使用摩托车、汽车的逐渐增多。
灌溉农业。“塞外江南”—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块块绿洲。吐鲁番葡萄。哈密瓜。新疆长绒棉。点状、带状分布的村镇、城市、农田。
综上所述,人文景观:牧场,坎儿井,敦煌莫高窟,吐鲁番葡萄哈密瓜水果园。新疆长绒棉基地
自然景观:沙漠,草原,山脉,戈壁,绿洲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