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风景图
1. 中国四大石雕之乡
中国四大雕刻之乡:河北曲阳、福建惠安、浙江温岭、浙江青田
最最历史悠久内的雕刻之乡,容实属河北曲阳,曲阳县被命名为中国雕刻之乡,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曲阳县做石雕的工厂数不胜数,在我们曲阳县几乎大大小小的街道,都能看到雕刻厂的身影。
2. 石雕大象背上雕刻有哪些元素分别有什么意义
石雕大象的配饰花纹用到的一般有花鸟鱼虫、珍禽异兽、神兽,也有山水风景画、中国民族元素等等,当然汉字也不少。最常见的花草类是四季花,即梅、兰、竹、菊,在古诗词中也被称之为花中四君子。梅花,一般在寒冬开放,在冰冷的季节绽放最美丽的花朵,坚韧不拔,一身傲骨。兰花则常被用于比喻谦谦君子;竹则被比喻为不卑不亢,清新高雅的人士;菊则被用来比作那些恬静自处,威武不屈的品格,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花草雕刻图案。
文化元素为主如中国结、吉祥纹、如意件等等。这种是以镇宅吉象为主,常见于家居住宅一类的场所。山水画,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这是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山水画向人们阐述的是一种境界、一种胸怀、一种格局,是许许多多我们看不到却有实际存在的修养。旭日东升、丹凤朝阳、松鹤延年、江山如画等等都看得到。
石雕大象上雕刻汉字也是非常常见的,摆在不同的地方刻写不同的文字。在一些公众场所则通常会雕刻类似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字眼。在一些私人住宅门前摆放的石雕大象则会刻写吉祥如意,而在公司、工厂或者其他盈利性场所门口则会刻写招财进宝、财源广进字样,在宗教寺院门口的石雕大象则会刻写正法久住字样等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总有一个词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3. 石雕的产地分布
湖南浏阳
浏阳隶属长沙市,位于湖南东部偏北,东邻江西省铜鼓、万载、宜春;南接江西省萍乡及湖南省醴陵、株洲;西倚省会长沙;北界岳阳市平江。古代浏阳地属荆州,因县城位于浏水之阳而得名。东汉建安14年(公元209年),即为东吴将领周瑜“俸邑”之一。由此可知浏阳建县至今已1790年。而且浏阳是著名的“将军之乡”与闻名的“花炮之乡”。流行的方言有浏阳话、长沙话、客家话。
2.7亿年前的浅海因地质剧烈运动,部分海底淤泥、海洋生物深入地壳深处,经数亿年高温和高压凝聚演变成生物化石,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然彩色菊花石矿。上世纪末,这一宝贵资源在湖南浏阳河畔被发现和开发应用,它石材颜色丰富,石质坚韧细腻,且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锶、硒等微量元素,更突出了菊花石的珍奇。
福建惠安
惠安,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中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福建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隶属泉州市,人口93万,面积668平方公里,名列全国经济百强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雕刻)之乡”、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石雕之都”。惠安雕艺源远流长,源于黄河流域的雕刻艺术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汲晋唐遗风、宋元神韵、明清风范之精华,形成精雕细刻、纤巧灵动的南派艺术风格,与建筑艺术交相辉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惠安石雕分为圆雕、浮雕、沉雕、影雕等几大类。沉雕主要用于建筑墙面的装饰及碑塔、牌坊、摩崖石刻、匾额、宅居楹联等,以线的造型为主要特色,要求线条劲挺有力,柔顺畅达。代表作有南京雨花台纪念馆《日月同辉》的大型石雕。浮雕指图像浮突于石料表面,用于大型纪念性建筑物、高档府第、民宅的石质装饰,代表作有民国初年南京中山陵的华表、光华亭的金鱼池等。雕艺企业。 浙江温岭
温岭是中国四大石雕之乡之一,石雕的文化和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起步于宋代,至明代嘉靖年间,石雕工艺已盛极一时。台州民间曾流传“黄岩蜜橘雁荡松,太平石工天台钟”的民谣。温岭市有40余家石雕企业,从业的石雕艺人近2000人,其中高龙石雕艺人占80%。石雕行业的兴起,已成为温岭市经济发展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为了共同创建石雕市场,保持行业的长盛不衰,温岭市高龙乡政府在浦三村专门划出30亩土地,集中全乡30余家石雕企业建立高龙石雕园区。政府负责通水、电、路等园区配套设施,制订出优惠政策,实行税收、用电等方面的倾斜,从而使石雕产业成为该乡的支柱产业,占工业产值的一半多。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温岭人不断提高石雕工艺的科技含量,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的石雕工艺,开始采用电脑刻字设计和人工雕刻相结合的新方法,生产一些品位高、深受人们喜爱的石雕工艺品。
浙江青田
青田是著名的石雕之乡,浙江重点侨乡,也是名人之乡,文化之都。青田生态环境优越,名胜古迹众多,自然景色美不胜收。我们热忱欢迎大家前来旅游观光,共赏青田石雕文化。
山东嘉祥
嘉祥石刻技艺精湛,风格奇异,是历代官府向朝廷进贡之精品。这些石刻以当地盛产的天青石为主原料,辅以大理石、汉白玉等名石珍玉,选料考究,做工精细,规格不一,品种繁多,主要以雕刻龙亭龙柱、琼楼玉阁、飞禽走兽、人物花草及仿古器皿为擅长,有圆雕、线雕、浮雕、平雕四类,既有古老艺术魅力,又有典雅明快的现代艺术风格,在海内外享有“巧夺天工”、“石破惊天”之盛誉。1996年,嘉祥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石雕之乡”。
河北曲阳
河北省曲阳县4公里长的雕刻路上,两边或蹲或卧的石狮、鬃毛飘逸的石马、神态安逸的长颈鹿等数百万件动物石雕作品,件件栩栩如生,仿佛走进了“野生动物园”;漫步在雕刻展销广场上,近10万件石雕、玉雕、风景石、石材等雕刻产品琳琅满目,又仿佛置身于“玉林石海”中。曲阳县雕刻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姚民哲介绍说,在西汉时期曲阳石雕已初具规模;唐代,曲阳成为北方汉白玉雕像发源地和雕造中心;到元代曲阳石雕达到鼎盛。从云冈石窟、乐山大佛、敦煌石窟、五台山佛像、阿房宫、故宫、圆明园、颐和园,到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建筑,处处都留下了曲阳人的雕刻艺术。
台湾埔里
台湾南投埔里镇位于台湾岛中部,石雕、水质、醇酒,美女是埔里镇著名的四最,台湾十大雅石之首的铁丸石石雕就产在风景秀丽的埔里,而埔里德绍兴酒闻名全球,也是拜优良水质之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小镇物产丰饶,人人富足。受埔里纯美恬静生活的吸引,愈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这里落地生根,造就了当地浓厚的人文气质,各种手工艺百花齐放,尤以石雕最盛,铁丸石石雕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支。
上好的铁丸石形成于4000米或更深的海底,其密度、光泽度、含铁量均属最佳。因其形成条件的特殊性,此类优质铁丸石石材尤其珍贵,占台湾铁丸石石材总产量的比例不足2%。铁丸石石雕,就是精选上好的铁丸石石材精雕而成,其石质可谓根正苗红。
铁丸石其形成的年代大约在二百万年到二千多万年之前,非常稀贵。又因其石心为黑灰色,石皮色沉若铁,故名“铁丸石”。铁丸石较一般石材之密度高且质地,石质超细,温润有加,有如古代美女西施般的天生丽质,贵气盈盈,又称为“西施石”。
埔里铁丸石石雕坚持禅静、素雅和灵动的艺术特质,在保持天籁之美的同时,因材施艺,为家居装饰、个人收藏、礼品馈赠等提供卓尔不群的石雕艺术品。石雕产品共有两大系列,分别是“一角禅”和“真情石意”两大系列,产品集观赏性与馈赠于一身,以令人耳目一新的主题与风格,为中国传统工艺礼品行业注入一缕清新。
大石窝石雕
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储有极为丰富的石材资源,品质优良,品种甚多。石材的开发最早可追溯至战国燕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色泽洁润易于雕琢的汉白玉为建筑石材中的国宝,北京故宫等宫廷建筑及圆明园、颐和园等皇家园林所用的石料多采自大石窝。改革开放后,大石窝镇的汉白玉雕刻和石材加工有了长足发展,石雕工艺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不仅远销全国各地,而且还走出国门销往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因石刻文化滋养,大石窝即博得“石雕艺术之乡”、“书画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称,其中石窝雕刻世家刘氏家族石雕纂刻深受好评。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将此地列为国家石雕产业特色小城镇。
惠安石雕
在明代的时候,惠安很多人考上进士,有很多的牌坊还有很多的墓区石雕产品。崇武古城就是在明初的时候建成的,遗物分别有张岳墓的将军、马、虎、羊,崇武城隍庙的石狮等等,这些都象征着当时较高的石雕的工艺水平。不过那时明代的崇武古城被毁了,石城就是在清代的时候重修的。
清代是惠安石雕大发展的时期,艺术风格趋向精雕细琢,注重线条结构和形态神韵之美,形成了惠安石雕的南派风格。这一时期,是惠安石雕发展史上的承上启下的时期,也是石雕工人开始走出惠安向外发展的时期。除本省各地外,还通过华侨和商人向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发展。从甲午战争后,台湾岛内大兴建筑之风。吸收了不少惠安工匠到台湾参加石雕加工生产,并有不少人在台安居。张悃部下,带来的石雕技艺,成为闽台关系的重要媒介。解放以后,惠安石雕工艺获得了新的发展。上世纪60年代的集美鳌园建设,北京人民大会堂建设,80年代毛主席纪念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京雨花台纪念馆、湄洲岛妈祖雕像、厦门郑成功雕像都大量地倾注了惠安石雕艺人的心血。
自从79年经济开放以来,尤其第一届雕刻艺术节后,惠安石雕注入明显得现代艺术元素,和雕刻艺术相融,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新的标准、新的创意、新的视点。惠安石雕艺术成为了全县经济的增长点,就2003年而言,县雕刻直接加间接价值就是100亿元,出口汇创60亿,最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雕刻之乡”。
4. 被誉为石雕艺术之乡的是那里
石雕艺术之乡是青田。
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东接温州,永嘉,南内连瑞安、文成,西临丽水容、景宁畲族自治县,北靠缙云,全县总面积2493平方公里,有“中国石都世界青田”之称。
(4)石雕风景图扩展阅读:
山口和方山是青田石雕的摇篮。青田石分布很广,而以山口为中心;青田石种类上百,而以山口灯光冻、封门青、封门三彩、黄金耀最名贵。
青田石雕受世人青睐,不仅因为雕艺精湛,更因为它的载体青田石的名贵。一位诗人题诗赞青田封门冻石道:阅尽封门亿万春,修成正果赛黄金。女娲遗石今犹在,玉洁冰清似佳人
青田石雕发展迅速,截止2009年从事石雕创作、生产、经营的已有2万多人,产值达数亿元。作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誉海内外。
5. 为什么被称为“石雕之乡”
因为此地区盛产石雕,故称为“石雕之乡”。
中国四大石雕之乡分别为:浙江省温岭、福建省惠安、浙江省青田、河北省曲阳 。
1、福建省惠安
惠安石雕分为圆雕、浮雕、沉雕、影雕等几大类。沉雕主要用于建筑墙面的装饰及碑塔、牌坊、摩崖石刻、匾额、宅居楹联等,以线的造型为主要特色,要求线条劲挺有力,柔顺畅达。代表作有南京雨花台纪念馆《日月同辉》的大型石雕。
2、山东省嘉祥
中国最早的石雕狮子在嘉祥——“武氏墓群石刻”。这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联合国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楼兰石狮--推陈出新,威风凛凛,威猛霸气,镇魔驱煞,祁佑生财。
3、浙江省青田
青田石雕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这已被1989年冬江西新干县出土的商代文物"玉羽人"得以考证。青田石雕多次在国际博览会上得金奖、银奖,赢得极高的声誉,新中国成立后,又多次被党和国家入选作国礼赠送外国元首。
4、河北省曲阳
河北省曲阳县4公里长的雕刻路上,两边或蹲或卧的石狮、鬃毛飘逸的石马、神态安逸的长颈鹿等数百万件和类动物石雕作品,件件栩栩如生,仿佛走进了“野生动物园”;漫步在雕刻展销广场上,近10万件石雕、玉雕、风景石、石材等雕刻产品琳琅满目,又仿佛置身于“玉林石海”中。
(5)石雕风景图扩展阅读
石雕雕刻设计手法多种多样,可以分为浮雕,圆雕,沉雕,影雕,镂雕,透雕。
1、浮雕。即在石料表面雕刻有立体感的图像,是半立体型的雕刻品。因图像浮凸于石面而称浮雕。根据石面脱石深浅程度的不同,又分为浅浮雕及高浮雕。
浅浮雕是单层次雕像,内容比较单一,没有镂空透该。高浮雕是多层次造像,内容都较繁复,多采取透雕手法镂空,更能引人入胜。浮雕多用于建筑物的墙壁装饰,还有寺庙的龙柱、抱鼓等。北京故宫的御道就是浮雕。
2、圆雕。是单体存在的立体拟造型艺术品,石料每个面都要求进行加工,工艺以镂空技法和精细剁斧见长。此类雕件种类很多,多数以单一石块雕塑,也有由多块石料组合而成的,此类雕体发展了多促微型产品,有的小似果核,有的薄如蝉翼,更是巧夺天工,被称为“微雕”。
此类产品已完全脱离建筑实用而成为纯工艺品,由于小巧而更便于携带,为纪念性珍品,发展前景甚佳。
3、沉雕。又称“线雕”,即采用“水磨沉花”雕法的艺术品。此类雕法吸收中国画与意、重叠、线条造型散点透视等传统笔法,石料经平面加工抛光后,描摹图案文字,然后依图刻上线条,以线条粗细深浅程度,利用阴影体现立体感。此类产品多数用于建筑物的外壁表面装饰,有较强的艺术性。
6. 在哪可以找到大量油画风景图
你可以先买外国美术史 把大的脉络理顺一遍油画风景的话 应该最先开始有记载的是鲁本斯 之前的风景都是作为衬托人物形象的画面附属物品没记错的话 应该是鲁本斯最先开始画纯粹的油画风景 然后17世纪除了法国然后就是荷兰的风俗画了,我记得有一个是叫雅各布(Jacob应该是这么拼)他画过一些再来就是巴洛克时期,法国的克劳德啊,画面的主题就是风景了,人物随之成为画面的附属物然后18世纪我记得威尼斯画派里卡纳列托也是,他画的维都塔也挺有名的19世纪就开始多了。英国的康斯太布尔,透纳;德国的弗里德里希;美国的哈德逊画派;都挺有名 风景作品也开始数量增多然后顺下来 就是大家都知道的 印象派 新印象派 后印象派 基本上从这个时间段开始 画家就开始不是那么刻意去强调风景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了(- - 不知道这么讲贴补贴切)然后就是两次大战前后诸多的流派 你随便网络一下就能查到的 这期间有个美国情景画派 有的书可能不会写的那么细 也偏风景按时间脉络往下顺 然后就是 大家都知道的 巡回展览画派 什么克拉姆斯柯依,苏里科夫,列宾,列维坦等等。然后当代的油画风景 你可以没事多转转 雅昌,艺术国际,367art....很多很多这种艺术网 信息量大 更新也快 你拿我说的这些词条 直接网络搜图片就有了 快的很
7. 嘉祥石雕
2008年6月,嘉祥石雕登上了国家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踏上中国石雕之乡———嘉祥的土地,犹如走进了艺术的殿堂:路旁的石狮子颔首喑呜;桥头的石麒麟扬蹄飞奔;莲座上的南海观音飘然欲行;佛光四射的释迦牟尼庄重说法;“维纳斯”姿态优雅;弥勒佛笑容可掬。龙亭凤柱,琼楼玉阁,飞禽走兽,鱼虫花树,处处都是石雕艺术品。它们大的几十米、上百吨,小的才几厘米、重仅数克。但你并不觉得它们是冰凉的石头,而是一个个闪现着艺术之光的鲜活生命,你甚至有一种停下来与它们交谈的冲动。
自古嘉祥“家家闻锤响,户户操钎忙”。千年以来,中国嘉祥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嘉祥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得以一直屹立在中国石雕文化的巅峰。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各类石雕艺术品从这里,输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中国,每年产出的青石雕艺术品中,有80%以上来自于嘉祥。1996年嘉祥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石雕之乡”。
说起嘉祥石雕的历史,可谓渊源流长。早在东汉时期,雕画大师卫改的“选择名石,南山之阳,抉取妙好,色无斑黄,前设坛坦,后建祠堂,雕刻文画,罗列成行”,使“武氏墓群石刻”流芳千古,被称为古代民族文化的艺术瑰宝。武氏祠内的一对大型石狮,是我国现存石狮中唯一有确切年代记载的石狮造型艺术珍品,堪称石狮雕刻的鼻祖:两狮昂首扭颈,张口怒目。一狮左足还抚摸着一只惹人喜爱的毛发卷曲的小狮。这些由古代嘉祥石雕艺人创作的石雕艺术,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古代石雕的辉煌成就,展示了中华民族1800年前的高超艺术水平,生动再现了汉代及汉代之前的社会生活,透现出先秦时期的历史文化。祠内十大帝王图、水陆攻战图等画像石栩栩如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评价:这些汉代石刻画像超过了同期埃及的石刻和希腊的瓶画。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学者前来观赏、研讨。嘉祥石雕雕艺精湛,风格奇异,是历代官府向朝廷进献之贡品。
新时代的嘉祥石雕艺人对传统的石雕工艺进行了继承、发展与创新,吸收了木雕、玉雕等技术之长,运用高科技手段,以当地盛产的天青石为主原料,辅以大理石、汉白玉等名石珍品,雕刻成千姿百态的现代工艺品。主要以雕刻龙亭龙柱、琼楼玉阁、飞禽走兽、人物花草及仿古器皿为擅长,在保持与发扬传统雕塑艺术之精华的基础上,又赋予了现代雕塑的时代气息,在海内外享有“巧夺天工”、“石破天惊”之盛誉。如今,石雕作品已形成十大系列,近千个品种,灿若繁星,遍及海内外。大型孔子雕像已出口日本足利市和泗水町,此像谓之“世界石雕人物之最”。陈列在湖南桃花源风景区桃川宫前的十大龙柱、安徽合肥瑶海公园的七仙女群雕、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风雨同舟纪念碑、国家财政部门前的巨雕,以及山东曲阜孔庙60平方米的大型壁画“孔子事迹图”等,均系嘉祥石雕的现代典型之作,无不受到国内外的高度赞誉。
嘉祥石雕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发展,尽管在新的时期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但从整体上讲,这一优秀传统民间艺术及其地域渊源的艺术特点,已经与现代文明的节奏呈现出了一些极不协调的现象,一些造诣精深的石雕艺人年龄偏大,不再从事石雕艺术,致使一些传统雕刻技艺失传;现代雕刻工具的大量使用,使传统工具和工艺正在逐渐退出,面临消亡;受现代文明的影响,城市园林建设中使用的现代雕塑作品越来越多,年轻一代的石雕艺人更多的倾向于创作现代艺术风格的石雕作品,传统的石雕艺术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渐趋萎缩。
近年来,嘉祥县高度重视石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了大量挖掘保护开发工作,在县城东关建设占地280多亩的嘉祥石雕艺术城,目前已入住石雕业户88家;目前全县拥有石雕专业村16个,大小石雕企业136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从 2004年开始,每年一度的“中国·嘉祥石雕艺术节”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邀请国家、省、市领导、国内著名雕塑家、海内外曾氏宗亲、中外客商、国内其他石雕之乡和各新闻媒体的代表参加,邀请国内外雕刻界著名专家学者对嘉祥的石雕创作进行指导点评;采取各种手段复兴嘉祥的石雕艺术,请来中央工艺美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专家进行指导,请来海外艺术品专家和商人进行咨询;建设了国际石雕艺术大道和石雕艺术公园,打响了石雕品牌,促进了石雕艺术的发展,使这一古老的艺术焕发出勃勃生机。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去嘉祥石雕靠的是遍布全县的天青石。石材随着石雕产业的发展而迅速被大量开采,但由于石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也许在一个区域的储藏量可以达到几十年或者上百年的开采时限,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达,这些资源的开采速度将越来越快,这些资源也将逐步枯竭。嘉祥从自身资源优势特点出发,充分利用艺术的力量,使嘉祥的石材资源通过石雕艺术手段得到增值,为此,嘉祥县联合国内其他“石雕艺术之乡”的政府机构及相关企业机构就石材的限量开采、合理开采及石材的有效利用等科学保护开发石材资源的问题提出“嘉祥石雕宣言”,从而率先在全国倡导石材资源的合理开采与利用,也为其他拥有丰富资源的区域针对未来的产业发展及其经济发展起到样板性示范作用。同时还寻找可替代自然资源的东西。自然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提升产业。
将文化融入产业,形成有特色的“石雕城市”,于是嘉祥这座小城将会因为这些有文化有生命的艺术而兴盛发展起来。“石头既是卑微和原始的,又是珍贵和不可再生的,”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秘书长邹文说:“嘉祥和艺术结合起来,是大自然的幸运,嘉祥用艺术拯救了大自然,也用艺术拯救了自己。”
8. 怀化市大型石雕文化墙(沅水风光)照片和简介,谢谢
在哪里呢?我想去看个究竟,不是的就算了~
9. 中国四大石雕之乡在哪里
1、嘉祥位于山东省济宁市西部的嘉祥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相传春秋时期鲁哀公西取狩猎,获一麒麟,此地取嘉美祥瑞之意,而得名“嘉祥”之名。嘉祥是中国古代“四大圣贤”之一曾子故里,嘉祥所拥有的国家级一级文物保护单位武氏墓群石刻。
2、温岭是我国四大石雕之乡之一,石雕的文化和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起步于宋代,至明代嘉靖年间,石雕工艺已盛极一时。台州民间曾流传“黄岩蜜橘雁荡松,太平石工天台钟”的民谣。从业的石雕艺人近2000人,其中高龙石雕艺人占80%。石雕行业的兴起,已成为温岭市经济发展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3、青田石雕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这已被1989年冬江西新干县出土的商代文物"玉羽人"得以考证。自十九世纪以来,青田石雕多次在国际博览会上得金奖、银奖,赢得极高的声誉,新中国成立后,又多次被党和国家入选作国礼赠送外国元首。
4、河北省曲阳县4公里长的雕刻路上,两边或蹲或卧的石狮、鬃毛飘逸的石马、神态安逸的长颈鹿等数百万件和类动物石雕作品,件件栩栩如生,仿佛走进了“野生动物园”;漫步在雕刻展销广场上,近10万件石雕、玉雕、风景石、石材等雕刻产品琳琅满目,又仿佛置身于“玉林石海”中。
(9)石雕风景图扩展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审美观点的不断改变,石雕制品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其数量庞大,类别繁多,是天然石材制品中种类最多的一种,也是异型石材制品中的一个大类。其加工的技艺要求和难度远高于其它类型的石材制品,它是艺术思维创作的完美结合和体现。
目前,成批量加工的石雕就有百余种,既有须用起重设备安装的整体或组合式巨型雕刻件,也有可置于掌心、浮于水面、挂于脖子或戴在手腕的不巧欣赏品和装饰品。
10. 拴马桩石雕的简介
拴马桩石雕所具有的研究价值与艺术欣赏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雕刻技法融圆雕、浮雕与线刻为一体,从现存的拴马桩实物看,其动物造型以狮子为主,而人物造像则有人骑狮子、仙女献桃、道教八仙等,涉及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传统剧目等内容。在块块普普通通的青石上,民间艺术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使拴马桩石刻既成为民间石雕艺术的典型代表,又成为乡土文化 中亮丽的风景线。
澄城拴马桩造型多样,风格独特。其通体可分为桩顶、桩颈、桩身及桩根四大部分。桩顶为圆雕造像,其造型样式甚为丰富多彩,大体有猴、狮人、人骑兽和多人组合五种类型。有寿星、和尚、仙童等神话传说中的角色,也有群雕形式的戏曲、文学形象,还有多角度反映乡村人民生活情态的作品,其中表现人物的类型尤为突出。在人物造型中,以各式各样的骑兽者为数最多。其人物神态生动逼真,有的喜笑颜开,有的和祥慈善,有的冷峻凶恶,有的沉静安逸。其人物姿势或俯身前冲,或扭头仰视,或驼背卷耳,或自然端坐,或身驱斜倚,或踩球挂铃,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骑兽者以青壮年为主,也有老人与孩童,跨下之兽以狮居多,也有马、麒麟、大象等,骑兽者多架鹰、背负大山、肩爬猴子、蟾蜍等动物,还常表现出人与兽亲昵的关系。骑士头上有戴盔或戴螺式尖小帽、护身尖顶帽、圆顶帽、圆斗式“喇嘛帽”,以及缠帕、留长辫等不同样式;身上装束则有披甲、穿皮袍、单衫或阔袖长衫等;手中有执鞭、托瓶、拿烟斗或徒手捉狮耳、单手扶帽沿等。不骑兽的人物造像见到较多的是坐在石鼓上或莲花上的儿童,次为戴毡帽抱乐器的乐师。多人组合的桩顶造像也出现有妇女、老人和幼童,均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桩颈为顶、耳之间的联结部,常处理为双层。上层作圆鼓形,带四桩的阁形或花瓣形等,以承托主体造像;下层常在方柱体坯上刻画出浮雕,有鹿、羊、马、花鸟、云水、彩带等图样。桩身多为四棱柱形,素面净身,有的在前、左、右三面布有竖条状浮雕图案,最常见的有缠枝花、卷草、云水纹等。桩根为尾根部,呈楔形,常埋入地下70至100厘米。
整个拴马桩以上下等粗的方坯条石錾琢而成,桩头至桩根浑为一体,桩顶造型也很注意体积上的紧凑,往往在狮、猴前肢或人臂腕间镂凿为穿系缰绳的通孔。从而使整个拴马桩气势非凡,直挺挺、硬戳戳,岿然生根,格外坚实有力。
澄城县地处陕西渭北高原东部,拴马桩石雕数量之多,品位之高,造型之奇特,闻名全国。 据统计,全县仅各式各样的拴马桩达2000多个,分布于各自然村的农户中,居全国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