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景观
A. 景观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一:环境艺术设计主要为建筑的内在环境,景观设计趋向于室外
区别二:环境艺术设计对手绘能力要求高,景观设计更注重综合能力
区别三:环境艺术设计偏向建筑,景观设计偏向园林
(1)园林艺术景观扩展阅读:
环境艺术设计与景观设计概论
环境艺术设计:
广义:是指人以外的空间存在,大地、天空、海洋等自然环境和城镇、乡村、建筑等人工环境的总和。狭义:只涉及到人工环境中的一部分,主要为建筑的内在环境。
景观设计:
美化环境景色 ,以塑造建筑外部的空间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 这是一个综合性和边缘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 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专业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 它的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专业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 它的设计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是时间与空间艺术的综合, 设计的对象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人工建筑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
B. 园林景观艺术设计该学什么
某211工程大学的专业介绍——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
艺术设计专业培养以视觉审美与造型设计为基础,以环境艺术设计为核心,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能掌握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方法从事室内装饰设计、家具设计、室外景观设计、庭院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宾馆设计、餐饮环境设计、商业展示与设施设计等高级艺术设计综合人才。学制四年,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素描、色彩、速写、风景写生、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设计、人体工程学、室内设计基础、住宅与办公室内设计、餐饮环境设计、影视及音乐厅设计、旅游度假区设计、宾馆与商用环境设计、家具设计、装饰构造与材料、建筑设计基础、园林艺术、建筑装饰概预算、装饰施工与监理等。 毕业生可在城建、科研、设计、教学等单位从事环境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房地产业、家居装饰设计企业、家具生产业、会展及广告业等范围就业。
园林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掌握系统的风景与园林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相应领域一定的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科技开发和行政管理能力,能适应园林、城建、旅游、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风景与园林科学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美术、园林设计基础、风景园林艺术、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城市园林绿地规划、风景与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概预算、室外场景设计、风景园林计算机图形处理、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植物栽培学等。毕业生适合从事城市园林绿化、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旅游规划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与经营、城市规划与建设、风景园林科学研究与教学、环境保护与管理等工作。
C. 园林景观效果图设计特点有哪些
首先给大家介绍了中国园林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中国园林本身又分成了两大园林体系,就是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和南方的小型私家。
然后,给大家介绍如何来欣赏中国的园林艺术。中国的园林艺术,不管是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都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境界。中国的唐诗宋词非常有名,中国古代的绘画也非常有名,而中国的园林也正是要追求这样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这样一种审美的境界,所以不管是北方的大型园林,还是南方的小型园林,都是把自然美、建筑美和人文美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意境,这个是中国园林最主要的精髓。
接下来,分别讲述中国园林艺术的自然美、建筑美和人文美。
从中国的园林建筑来看,自然美包括山水、树木、花草等等,几乎所有的园中都有水池,有假山,有花草,有树木,创造一种小桥流水,荷花漂香的这种自然的风光。
因为中国的园林艺术,深深的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因而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的风格和民族的特色,所以我们在欣赏园林艺术的时候,很重要的就是要欣赏它的人文美,也就是它的文化美,这点是中国园林艺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中国的园林艺术和中国的建筑一样,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同时又是我们民族的审美追求。
中国园林是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据文献记载,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有造园活动。历代许多文人墨客、诗词名家都寄情于山水、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而一些文人士大夫不满足于一时游山玩水,到南北朝时期,园林艺术便应运而生。造园者融自己的思想文化内涵于园林之中,并追求自然情趣,由简单模仿,升华为艺术之美。《洛阳伽蓝记》记载:“飞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室芳树,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这是艺术美的真实写照。造园的艺术家们寄情于园林之中,把园林建成无声的诗,立体的画,通过立体空间的整体构思,组成景象的序列,形成庭园空间的层次和节奏感。把景色置于动感之中。如行云流水、飘然欲飞,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象,抒发自己的情感。“柏叶青青栎叶红,高低相竞弄秋风。夜来风雨轻击敛,绣出骊山岭上宫。”即是诗情,又是画意。
中国园林有唐代著名的“辋川别业”,宋代的艮岳、上林苑,明清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及当代的公园,风景区等。皇家园林多采用规整式布局,以显示其宏伟浩大,气势磅礴,有帝王之气。而私家园林则以自然式布局,观赏植物讲究造型和姿态色彩,季相特征。如把植物做成动物造型,以实现其动感,在院角、廊侧、墙边的小空间内散植花木配以峰石、构成小景画面,使人们顾盼于不经意之间。经过历代造园者的继承和创新,中国现代园林已把园林艺术进一步升华,充分体现艺术的魅力。运用借景、对景、框景、对比、渗透、层次的构图手法,融情于景,融意于情,刀凿斧劈,不露痕迹。既展现大自然的美好景观,又透视作者的思想,体现艺术的朦胧美。如广州文化公园内的园中园,广州白云宾馆内的水景园,桂林芦笛岩风景区等等。正如明代计成所著《园治》中所说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以简单而显复杂,以浅近而显深远,透出各种意境,给人以无限的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有很多自己的特点,比如说我们有很多,是我们民族自己所特有的和我们民族的特点,比如说我们的亭,我们所有园林里面都有一种亭子,有台,有楼,有阁,有堂,有榭等等,所以这些亭、台、楼、阁、堂、榭共同组成了我们园林艺术里面的建筑美。中国古典园林还非常讲究中华民族建筑的艺术的形式美,并且十分注意把这些建筑物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D. 园林景观:常用的造景方法有哪些
在园林设计中,对各种造景方式的处理都有一定的手法,这些手法是历代园林艺术家的宝贵创造和经验总结,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造景手法,以便广大园林工作者参考和选择:1、分宾主:园林景物的组成有主副之分,造景时要处理好其间的宾主关系。主要景物在形状、大小、高低、色泽、位置等方面都比较显著,一般放在游人注意的集中点,或者作为风景线的终点景物。副景或配景所起的陪衬、烘托作用也不能轻视,如果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到主景的表现。客景的衬托安排在形状、色彩、组织、装饰繁简、分布聚散疏密等方面都可以进行。其中运用调和或对比以显出主景的重要性,尤为常用。无论运用何种手法,关键在于保持主次分明,不能喧宾夺主。2、布虚实:在园林风景中,虚与实的表现是多样的,景物的实体,占有一定的空间,如树丛、山石、厅堂,为实;风景中的留空处,或者即使有景物,但以空疏或轻巧的状态存在,如空旷的草地,宽广的水面,剔透的栏杆为空。在造景中处理好虚实的关系,对增加美观,产生情趣与魁力,效果是明显的。3、做呼应:呼应表示景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有景物之间的俯仰、顾赠。情态联系的意思。除园区之间的联系以外,一个园区内各景点、景物之间也要讲究联系,一个景物本身各组成部分之间也要注意呼应。为做好呼应,首先,在位置上各景物不能散乱,而须按布局格式存在一定的联系;其次,呼应之中有一种“势”的关系,在造景中,势是景物分布趋向的表现:如山脉的走向、山坡的倾向、流水的索绕分聚,都有一定趋向。只有符合或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状态,才能表现悦目动人的气势,呼应的联系才能亲切灵活。4、排层次:层次指景物前后远近出现的次序,这是园景呈现不同干图画平面表现的特点。在景物的层次安排上下功夫,可使立体感更加突出,表现悦目的进深和风景丰富的内容及变化,大大增加人们前去探寻游赏的吸引力。首先,可以在景物的远近作位置上的安排,调整好它们前后左右的距离;其次,在景物之间穿插布置其他物体,以进一步加强层次感。再次,运用掩映的手法,在设计布置时,使一些景物的一部分互相遮掩,可以有效地出现或加强层次。5、求曲折:在造景中,曲折的手法是对景物的形状作弯曲变化的布置,同时还及于景物表面的凹凸高低起伏。从景物由于曲折所出现的节奏、韵律,从而进入到园景的情趣、意境。曲折蕴藏着变化、幽深,运用得法,如顺着地形地物,配合景物的演变,能有效提高布局造景的质量。不过,曲折的运用需有节制,过多则易陷于烦琐。总之,园林设计中的造园方式与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悉心把握,融会贯通,才能设计出好的园林作品,为生活增添光彩。
E. 园林艺术和园林设计的区别,是什么
没有园林艺术专业、园林设计专业。
只有风景园林专业、园林专业:
一、风景园林专业
学科:理学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政治信念坚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名胜区和各类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画、艺术传媒、书法、艺术传媒、工程力学III、建筑工程、摄影、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学、 建筑工程 、中国园林史、 园林园艺、设计思维学 、 园林园艺 、管理学基础、经济与管理、外国园林史、园林园艺、地质地貌学、 资源与环境、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B 、园林园艺、室内设计 、艺术与传媒 、环境心理及行为学、园林园艺、环境艺术小品、园林园艺、园林树木栽植养护、 园林园艺 、风景区规划、园林园艺、插花艺术、 园林园艺、西方现代景观艺术、 园林园艺、园林模型制作、 园林园艺、草坪学、 园林园艺、专业英语(风景园林)、园林园艺、旅游学、园林园艺、园林快题设计、园林园艺、城市景观设计。
就业方向:可从事园林局、苗圃、园林设计公司、旅游规划设计公司、风景旅游区、房地产公司、大中专院校教师以及其他建筑与环境工程、市政园林、公用事业、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等相关的行业、部门机构。
二、园林专业
学科:农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 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园林植物、观赏园艺、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绘画及表现技法、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插花艺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 物的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林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的技术;
4.具有一定的绘画技法及风景园林表现技法,能应用艺术理论及设计理论对植物材料、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园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
5.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6.熟悉我国国土绿化、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建设、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及国土资源管理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主干学科:生物学、林学、建筑学
主要课程:生态学(包括景观生态、植物生态、城市生态)、观赏植物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插花艺术、园林史、绘画、设计初步、环境艺术学、植物造景设计原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综合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5-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F. 园林设计主要做什么
园林设计专业核心是景观与风景园林规划及设计,其专业知识包括城市规划、生态学、环境艺术、建筑学、园林工程学、植物学等等。
1、城市与区域规划:即区域的景观设计,就是在几百几千上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尺度上设计,梳理它的水系、山脉、绿地系统以及交通等;
2、城市设计:城市需要人们去设计,它的公共空间、开放空间、绿地、水系,这些界定了城市的形态;
3、风景旅游地规划:包括风景旅游地的规划和设计、自然地和历史文化遗产地的规划和设计;
4、城市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自然地,如湿地、森林,也需要人们去设计;
5、综合地产的开发项目的规划和设计;
6、校园、科技园和办公园区的规划和设计;
7、花园、公园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6)园林艺术景观扩展阅读
设计原则
1、强调设计与服务意识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所希盼的掌声来自使用者的信任与满意。
2、设计的职责是创造特性,正如每个人都以其相貌、笔迹或说话方式上表现其各自独特个性一样,园林景观也是如此。
3、注重研究地域人文及自然特征,并作为景观形式或语言及内容创新的源泉。
4、环境和人的舒适感依赖于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平衡,人性化的需求带来景观的多元化和空间个性化的差异,但它们也不是完全孤立的,设计时尽可能地融入景观的总体次序,整合为一体。
5、要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
G. 园林设计包含哪些艺术
在这些文人的住宅和园林里,住房要隐蔽,读书处求宁静,待客厅堂需方便,而游乐区又讲求自然山水之趣。怎样在不大范围里去安置这些建筑而能使之各得其所呢?
首先就是在布局上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法。表现在建筑布局不能用传统的宫室、寺庙四合院中轴对称的规整形式,而采用灵活的、不规则的布置,按功能的需要,穿插安置不同形式的厅堂、楼阁、亭榭、画舫。
其次在这些建筑物之间多用曲折多弯的小路而切忌用径直的大道相连,道路有露天的石径、小道,也有避雨遮日的廊子。
廊子形式多样,有的沿墙而建,有的呈折线形,有的随山势地形之高低而成爬山廊或跌落廊,有的驾凌水面而成水廊。
沿着这些曲折弯曲的道路或廊,造园者巧妙地创造出具有不同景观的景点,他们或者是一栋亭、榭,或者是古木一棵,翠竹一丛,堆石一处,只要布局适宜,安置得体,皆可成景,使人一路走来,步移景异,可观赏的不同景致在有限的范围里扩大了空间,延长了观赏的时间与内容。
然后是要善于仿造自然山水的形象。自然山水自有它们本身的生态形象,要把它们再现于私家园林的环境中,不能按比例缩小尺寸而是采取经过概括、提炼对自然形象进行再创造。
这就是要求造园者对自然山水的形态进行观察与研究、总结,提炼出它们在造型上的规律,按园林的需要将它们典型地再现,这样才能以小见大,得自然之神韵。
从堆山的手法上来看,无论用土用石,切忌二峰并列或列如笔架的呆板形式,应该像天然山脉一样,有主有从,有高有低。
如果以土为主的堆山,则可以在山上广植花木,使山体郁郁葱葱,并可在山的上下散置少量石块,如同石自土中露出。
如以堆山石为主,则在石间培以积土,种植少量花木,使其具有自然生气。若用石太多,虽属乖巧灵石,也会失去自然之意。
在私家园林中往往喜欢在堂前屋后,廊下墙角立置单一或成组的石头而成一景,这种石头犹如独立之雕刻,十分注意本身的造型,或挺拔峭立,或浑厚滋润,或玲珑剔透,有的还在石旁、石下配置花草,组成形色俱佳的观赏景物。
再如造水之法,私家园林当然不可能有北海、圆明园、清漪园等皇家园林那样宽大的水面,在这些小园中只能靠人工挖地造池。
这类水池形状切忌正方,以曲折自然为好,因为天然湖水绝无规整之形状。在比较大的水面上宜用石桥将水面分隔为大小不等的部分,以免单调。
为了使死水变活,往往将池中一角变为细弯水流,折入山石间或亭榭等建筑的基座之下,仿佛池水从这里流出,水有源而无头。
为了使水面增加情趣,往往在池中种植水生植物,但此类植物不可满布,即使是美丽的莲荷,也应有疏落有致的气氛。
最后还应致力于园林的细部处理。私家小园没有皇家园林那样广阔的环境,没有宏伟的建筑群组,只有曲折有致的空间,只有近在眼前的各种建筑和山水植物。
所以要做到经看、经游,除了在布局、在模仿自然山水上下工夫之外,还十分讲究园中建筑、山水、和植物的细部处理。
私家园林中建筑类型不少,有厅、堂、楼、轩、榭、舫、亭、廊等。以亭而言,有方亭、长方亭、圆亭、五角亭、六角亭、梅花亭、十字亭、扇面亭、套方亭和套圆亭等不同的形式,分别被安置在园中合宜的位置。
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说:
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惟榭祗隐花间,亭胡拘水际?通泉竹里,按景山颠,或翠筠茂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或假濠濮之上,入想观鱼;倘支沧浪之中,非歌濯足。亭安有式,基立无凭。
可见亭是一种灵活多变、适应性极强的建筑,其建造之法由“景”来决定。无论亭是建在山巅,还是筑于水畔或道旁,其经营意匠讲究的都是籍景成亭,得景随形。要合宜而立,得自然之势,成天然之趣。
在园林中,山石水池都是自然山川的模拟,所以山上建亭,不但丰富了山的轮廓,而且使山石有了生气,为人们观赏山景提供了合宜的尺度,同时在园林空间构图上还常常起到控制制高点的作用,从而形成山石景物的重心所在。
水是风景园林构成中的重要元素,因此,水边常常建有亭榭。临水建亭大都借助水的特性创造环境气氛。水中可见浮光倒影,可观鱼荡舟,可濯足品茗。
水亦潺潺湍流,或淙淙如说似诉,或丁冬如音似乐。水畔之亭即是充分结合这些特点,利用波光水影和水色水声去创造意境。
另外还有许多亭运用有限的空间,尽量扩展可观景致。运用借景,框景,移步换景等多种手法,把有限的亭的空间发挥的丰富多彩。
江南私家园林对引用各地名胜古迹方面也有所运用。各地名胜古迹产生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都带有各种不同的历史内容。
运用在园林环境中,既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又有抚今追昔的沧桑感。同时对一些自然景观的模仿也起到了弥补园林中天然环境不足的短处。
另一处引用自然风光的经典。我国的园林还经常应用诗情画意来表达意境。这种诗情画意除了用景观空间来表达以外,还常常依靠悬挂在建筑上的题额、楹联来点明,用附在建筑上的诗词、书画来渲染,从而使他们更加富有情趣和发人遐思。
江南的私家园林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和演变,在其身上沉淀了太多的文化与思想的精华。它们千姿百态的风韵中有着人们发掘不尽,感受不完的美。
它就像是一部绵长的诗歌,越读下去越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精彩内容。无论从景观、布局、建筑、艺术还是文学方面,都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同时也是后人可以不断继承发展的文化遗产。
另外,空间的延伸对于有限的园林空间获得更为丰富的层次感具有重要的作用,空间的延伸意味着在空间序列的设计上突破场地的物质边界,它有效地丰富了场地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空间关系,即“流动空间”。
江南园林主要通过对空间的分隔与联系的关系处理,古典私家园林的内部空间通常按照功能关系划分区域和院落,其中包含了若干个空间层次和主要景物。主要的构成元素则有山石、水、植物、声音、光线乃至气味。
空间的延伸与渗透使得空间分隔用的院墙、影壁、廊桥等与园林的其他部分融为一体。通常借用大量设置完全透空门洞、窗口而使被分隔的空间相互连通、渗透,这样就可以使得有限的园林空间渗透出无限神秘的感觉。
除此之外,空间的对比性也是十分重要的。清代文学家沈复曾论及到园林建造的艺术规律;
以小见大,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
它们在哲学上是对立与统一,互为因果关系,在园林艺术上则是相互对比的关系。江南园林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手法,在空间上产生变化,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
若想更加突出地运用以小见大的对比手法,对于园林的整体布局要求也是十分高的。空间序列组织是关系到园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全局性的问题。
有人把古典园林比喻为山水画的长卷,意思是指它具有多空间、多视点和连续性变化等特点。例如上海的豫园,其空间组成异常复杂,就整体来看似乎很难找到一条明确的观赏路线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序列。
江南园林实际上所采用的是一种综合式的空间序列形式,为了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空间序列也并非是平面展开的。而是从简略的园门街道等建筑进入,往往几经曲折才进入园林的主体空间。
这是空间上的抑扬顿挫,建筑在这里是一个从城市环境到自然环境的过渡空间,它为豁然开朗打下了基础。
H. 中国园林景观艺术原理表现在哪些
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专态适应上的统一属,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植物景观中艺术性的创造是极为细腻复杂的,需要巧妙地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和质地进行构图,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变化来创造瑰丽的景观,表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I. 中国园林艺术有哪些特点
每个朝代 园林特点不一样。
中国园林自从唐代出现了诗人画家自成一派的"诗画园林"以来,及至现代,园林景观的布局构景,仍与文学、绘画紧密结合,蕴含着誉谓"无声的诗"和"立体的画"的美学基础。 中国文学与文学、绘画自古以来互为表里,彼此借鉴,交互引发,相资为用。按诗画艺术组织园林类型,划分和组合园林的形式,犹如中国画咫尺千里的山水画立轴或横幅手卷,运用散点透视,及动向透视的表现方法。它的超时空概念,正是东、西方绘画和园林艺术的基本差异。 中国山水画追求"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
边走边赏边构思的民族传统的方法,表现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任其高低远近、角度和视点的自由观察,集大自然之精美于方寸之中。中国山水园林犹如画幅一样,集大自然之精美于一园。在组织时间和空间的游览路线中,任其高低远近、角度和视点的转变,都观赏到如诗似画的园林景观。 宋代画家郭熙在画论《林泉高致》中论述:"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还有绘画理论中的"移天缩地"、"小中见大"和"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等等,中国山水画的超时空概念,融注入园林的景观空间,极大地推动园林艺术的发展。中国园林的布局构景,首先是一个完整的审美系统。借鉴于文学艺术的立主题,分段落,讲究起、续、转、高、结的程序组合,因借在园林的规划设计布局构景中。首先立主景、配景,划分景区、景点,讲究游览路线在组织景区中的序幕、连续、转折、高潮和结尾的系列组织程式;犹如诗歌中的抑扬回转,富有韵律节奏感。如园林中的从一个景区引向另一个景区,由封闭到开敞,从峰回路转到柳暗花明;又好似运用章回小说中的一波三折、隐喻等手段,引向主景高潮,然意未尽,噶然而止,令人产生余音绕梁的意境情趣。
中国园林艺术形式因借于文学和绘画,景观富于诗情画意,便是中国园林东方民族形式独具的风格和特色。这些宝贵的艺术形式,和手法。我们要借鉴的继承,但不能机械的照搬。我们生活在一个文明、自由、开放的新社会,我们设计的东西是为广大老百姓服务的,老百姓才是真正的主人。旧社会是为封建帝王、达官贵人而设计,往往过分的满足他们的意志,追求豪华、诗情画意、文学哲理,对人的活动空间重视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