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景观设计
① 园林庙宇与风景
(一)园林用的假山石
园林建筑是我国特有的建筑群,它往往是山野秀丽的风景与休闲建筑的联合体。园林中一般有山有水有树,加上亭阁廊榭巧妙的搭配。山水是大自然风景的浓缩,竹木树、花草藤则是山水石的点缀。
古代园林是由官员、商贾、绅士等人所建,为了营造仿自然意境,让自己及家属住得安逸、舒适、有情趣,他们不惜花巨资购奇石、名贵花树,请高级匠人设计,在方寸之地造出风景无限,里面不乏千回百折、曲径通幽之处;阁隐群峰间,榭建荷塘边;窗含奇花,门对怪石,桥架溪涧,偶有瀑布接流水,亦见山洞透光亮;更有回廊绕连精舍,亭台建立山尖。
园林建筑中可以没有水,但必定有山,而这山绝非泥土堆砌,必须是奇石巧置。北宋年间,宋徽宗对假山石有特殊爱好而发动全国官员收集民间奇石,不论大小,或船运或车载,千里迢迢运向京城,从而引发民怒如潮,遂有梁山好汉官逼民反。
庭园石分两种,一种是建造假山所需,一种是独立成景。假山石常见的是七窍八孔被溶蚀了的石灰岩。它们作为基本石料,不要求每块石头本身造型如何,靠匠人搭配叠置合成秀峰、石堤。它所需此类石料多,石质统一,大小外形不限,只要石形凹凸有致,石中多多少少有几个孔洞就行。搭建假山除石灰岩外,其他岩石也可堆砌,有方形黄色石英砂岩、黑色千枚岩、板岩、条带状混合岩均可入选。
假山
作为单独架设的奇石,仍以溶蚀石灰岩、白云岩为主,外形要奇,有瘦、漏、透、皱的要求。细长即瘦,凹凸有洞可通光即漏,孔洞密集,互相沟通即透(通体有洞),外形多深凹奇凸为皱。这类石灰岩,产于苏州—常州—无锡西侧的太湖边部为佳,称太湖石;产于皖北的灵璧石、广东的英德石、苏南的昆山石成为我国的名石。山西石灰岩分布广,更有大量被埋于黄土、红土之下,经历河湖侵蚀、地下水溶蚀,足以形成大量太湖石,但开发迟缓,至今尚未有大规模开采的园林石生产基地,而邻省河北的井陉已在黄土丘陵下有批量开采。
石笋石,它是通体带瘤细长的石柱,其实是瘤状石灰岩,灰绿色泥质胶结,白色橄榄状灰岩密集排布(至少占岩石体积1/3以上)。它们主产于江南奥陶系地层中,虽呈层状、透镜状产出,但必须成长柱状采出。开采中以钉进成排铁楔使其分离而得。山西省五台山区滹沱系天蓬垴组地层中亦有少量绿色瘤状大理岩,只是绿色的少见,多数呈紫红色,开发利用方面至今无人问津。
(二)宗教建筑的地貌取位
佛教、道教是我国民间信徒最多的宗教,它们的建筑具宫廷特色,均有高高的地基、“人”字形屋顶、高大的排门及通红的木柱。佛教、道教建筑若在平原、城市中,它们差异不大。一旦处于大山中,其地貌取位特点就显露出来。
佛教建筑取位于山下、山凹中,建筑风格单座建筑规模宏大,一般3~5开间,大的可达7~9开间,而且往往连续向纵深排列,由三大进院落或更多殿堂组成。门墙上第一进,中央迎面的是大肚弥勒佛,身后是三眼韦陀,两旁不是哼哈二将就是四大金刚;第二进是大鹏展翅,供奉释迦牟尼,两侧有弟子并列,左右两排亦有弟子相护;第三进往往是观音殿。这三进院落中,主体建筑左右(随山势)常有罗汉殿、地藏殿、藏经阁设置。第二、三进主体建筑左右为僧人居住的阁寮,间或有小的经堂佛殿相间。而道教建筑必依山脊建亭阁,断续排列到山顶,自下而上为灵宫庙、万神庙、南天门、玄天殿;有的为下清宫、上清宫。北方道观大都尊奉真武大帝,设有龟蛇神物。
佛祖成道于灵鹫峰下,所以寺庙皆在山下或山凹中;道教讲究天神合一,所以主殿必定在距天最近的山顶。由于山凹、山下地势开阔,所以佛教殿堂多宽大而宏伟。而道教建筑建在山脊、山顶,所以殿堂必然狭小,常呈单间。正由于道教建筑建于山顶,所以常有舍身崖,供人舍身飞升。佛教建筑位于山下、山凹,有汇水处常设放生池。此外,佛教建筑有的塔林耸立。建塔一为风水需要作镇妖、降魔、破死穴;又可供奉佛身舍利,作祈福之用。道教建高峰,常有奇石怪崖共生,亦有山洞供坐关清修。
(三)度假村与风景区
度假村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村民自发组织,利用风景区里面的自然村,将当地民居稍加改造,开设成家庭旅馆,家庭旅馆集合就成度假村。这种度假村,保持了当地民居的特色,饮食也是将当地伙食稍加改善,增加一些当地的特色菜。当然厕所是必须改造的,还应建造浴室。它充分体现了回归自然、绿色生活的理念。当然价格要远远低于正式旅馆。饮食方面相对灵活一些,还可以自己上街买菜,甚至自己做菜,生活随便、随意,与主人成家庭式关系。收费低廉,工薪阶层可以承受得起,居住时间也较为灵便,可以半月、三月,甚至长期居住,能做到夏天避暑,冬天避寒。
另一种度假村,亦建在风景区,但全盘皆属西式,可享受宾馆式待遇。一般一个度假村自成一大建筑群,由围墙隔开,里面有停车场、大厅、餐厅、酒吧,还有配套的舞厅、迪吧、台球、网球、保龄球、健身房、阅览室。高档的甚至还有游泳池、各种浴室、棋牌室、小剧场,也可以做按摩、美发。总之,城市里较高级生活的享受一应俱全。正因为消费档次高,所以收费贵,适宜工薪阶层短期消费,节假日住一两天,或招待亲朋好友偶尔来住几天。
我国西部风景区,大都属天然风景,无人工雕琢痕迹,山高水急,大漠草原,雪山冰川,偶有村落,牛栏羊群。东部风景区细巧秀丽,多人工加盖的亭、塔、桥、阁;更有深山存古寺,磬钟和鸣,钟声回荡。所谓“名山僧占多”。
城市建筑群中,还有别墅这一类型民居,那是高级白领、富商、高官们享受的住宅。别墅不同于民居有两点,一是别墅四周绿化特别好,绿地面积大,各家各户还有一小块私家花园(几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二是别墅多是独门独幢的低房,过去不超过3层楼,面积几百到上千平方米,一家独住一幢。如今有点变样,不少别墅一家一个楼层,即几家合有一幢别墅。过去的别墅大都建于市郊。因为城市地价高,而且很少有大片空地,要拆掉周围旧房,才可建别墅,为了不扰民,所以都建在城外、郊区。
城市民居中与别墅相反的是高层住宅的大量兴建。20世纪80年代,山西只有县城以上城市才有5层以上的楼房。此前,除了省级、副省级城市,即使地级城市,最多也不过有个别2~3层的房子(一般属于百货大楼、政府办公大楼才有)。到了20世纪90年代,民宅普遍实行6层楼房,超过6层的要装电梯。所以那时县城包括地级市里,很少有超过6层的楼房,偶有几栋8~9层的,那也是有钱的单位,如银行、电力局、百货大楼、政府宾馆等。到了21世纪初,地价越炒越高,盖6层楼房已不合算,于是十几层,甚至二十、三十层以上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在城中竖起,而且城市愈大,楼层愈高,三十几层的高楼已在省会城市普及,地级城市二十几层楼房已不稀奇。
想当年,全国最高建筑是上海国际饭店,最高也不过24层。这一记录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还未被打破。而今六七十层、百余层高楼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中矗立。
唐朝诗人杜甫长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见那时房子只有“广”,也就是大,皇室显贵居住最高也仅仅两层楼。我国四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鹳雀楼、岳阳楼,最高也不过三层。过去的梦想广厦千万间,而今一栋摩天大楼就可提供上千间。
城市高楼林立,农民大批入城,每年几百万大学毕业生留滞城市,但奇高的房价、高昂的房租,使工薪阶层可望而不可即,于是出现蜗居,一套三居室民房被隔成七八间卧室,几人合租拼租。千年前诗人梦想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至今仍难实现。虽然政府有廉租房、低保房,但难以满足人们需要。所以住房问题仍是一大民生难题。
生活与地质
② 做寺庙禅风景观设计应从什么地方着手
寺庙禅风景观设计应从三点着手:一、佛教文化。景观中要有塔、佛菩萨相及文字。二、中国古代建筑。佛教建筑讲究古朴,不能像苏州园林那么美观,而是一种庄严的美。三、植物绿地的设计,树木需占大比例,古木参天。其他的要多参考其他寺院的原型。
③ 如何做寺庙园林规划设计哪些设计院有古寺庙规划设计的案例
为了促进现代园林的不断发展,人们正在尝试着一些新的方法,这些方法必专须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属展的需要。因此,对园林规划设计需要满足合理性、经济性等的特点,这就要有一些基本的设计理念,并且能达到设计和施工相结合的要求。
园林是指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庙的园林,为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寺庙园林狭者仅方丈之地,广者则泛指整个宗教圣地,其实际范围包括寺观周围的自然环境,是寺庙建筑、宗教景物、人工山水和天然山水的综合体。佛·教园林、道·教园林以及祠庙等寺庙园林有着各自特点的基础上,规划设计时相互融合,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格局。天成园林景观公司有做过这类型的项目,以上是小编给你的参考答案!
④ 同觉寺的建筑景观
“山门”故称山门殿。山门名字的由来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三解脱门”,有无相门(东)、空门(中)和无作门(西),另一个是过去寺院又称为“丛林”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丛林”一般都是处于名山大川之中,“山门”又作入山之门,表示进此门来就与世隔绝了!
“山门殿”供奉的是胖墩墩,笑嘻嘻,袒露大肚皮,无忧无虑,笑迎八方来客的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也是释迦牟尼佛的接班人,但要等释迦佛寂灭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才降临人间,正式成为弥勒佛,在龙华树下说法三会,度尽一切众生。与弥勒菩萨背靠背,面朝天王殿的是韦驮菩萨,他是佛寺的守护神,也保护着佛法不受危害。塑韦驮菩萨的姿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双腿直立,双手合十,两腕横一降魔杵。据说,将韦驮塑成这一姿势的寺庙允许云游僧人挂单;另一种为左手握杵拄地,右手叉腰,看上去气势不凡,威风凛凛。据说,将韦驮塑成这一姿势的寺庙是谢绝游方僧人挂单的。 “鼓楼”是悬挂鼓之建筑物。与钟楼相对望,故自古有‘左钟右鼓'之称。鼓乃置于鼓楼最顶之处,法会之时,为僧俗集会之报时器具。有高僧大德莅临寺院时,钟鼓齐鸣,以表示尊重、恭敬。寺院早晚敲鼓,与钟声相互应和,早上先敲钟,后接鼓,晚上先敲鼓,后接钟,所以称晨钟暮鼓。
鼓有时用来比喻佛陀所说的法,佛法能令众生折伏如魔军般的烦恼,恰如两军作战,击鼓以令军士进击敌阵,故将法喻为鼓。如《无量寿经》卷上说:“扣法鼓,吹法螺”。从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佛门中一切法器,都有其内在的含义,寓意佛法某一方面的特质,我辈学人应该用心体会。 降龙罗汉:庆友尊者,传说曾降伏恶龙。十八罗汉的第十七位,即是(迦叶尊者),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
坐鹿罗汉:宾度罗跋罗堕阁尊者,曾乘鹿入皇宫劝喻国王学佛修行。端坐神鹿、若有所思泰然自若、清高自赏。
举钵罗汉:迦诺迦跋厘隋阁,是一位托化缘的行者。十八罗汉之一诺迦跋哩陀尊者原是一位化缘和尚。他化缘的方法与众不同,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
过江罗汉:跋陀罗尊者,过江似蜻蜓点水。身负经卷、东渡传经 跋山涉水、普渡众生。跋陀罗三字,意译是贤,但这位罗汉取名跋陀罗,是另有原因。原来印度有一种稀有的树木,名叫跋陀罗。他的母亲怀孕临盆,是在跋陀罗树下产下他的,因此就为他取名跋陀罗,并将他送去寺门出家。
伏虎罗汉:宾头卢尊者,曾降伏过猛虎。传说伏虎尊者所住的寺庙外,经常有猛虎因肚子饿长哮,伏虎尊者把自己的饭食分给这只老虎,时间一长了猛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又称他为「伏虎罗汉」。
静坐罗汉:诺距罗尊者,又为大力罗汉,因过去乃武士出身,故力大无穷。清净修心、神态自若 安详瑞庆、进彼极乐。诺距罗可译作大力士,这位罗汉是一位大力罗汉,原为一位战士,力大无比,後来出家为和尚,修成正果。
长眉罗汉:阿氏多尊者,传说出生时就有两条长眉。慈祥老者、得道高僧 通察大千,心领神会。阿氏多是梵文无比端正的音译。这位罗汉的特微,是生下来就有两条长长的白眉毛。原来他前世也是一位和尚,因为修行到老,眉毛都脱落了,脱剃两条长眉毛,仍然修不成正果,死後再转世为人。他出世後,有人对他的父亲说道:“佛祖释迦牟尼也有两条长眉,你的儿子有长眉,是佛相。”因此他的父亲就送他入寺门出家,终於修成罗汉果。
布袋罗汉:因揭陀尊者,常背一布袋笑口常开无量寿佛、乾坤宝袋 欢喜如意、其乐陶陶。因揭陀相传是印度一位捉蛇人,他捉蛇是为了方便行人免被蛇咬。他捉蛇后带拔去其毒牙而放生于深山,因发善心而修成正果。
看门罗汉:注茶半托迦尊者,为人尽忠职守。威武标杆、警觉凝视 禅杖在握、勇炽邪魔。注茶半托迦尊者,是佛祖释迦牟尼亲信弟子之一,他到各地去化缘,常常用拳头叫屋内的人出来布施。有一次因人家的房子腐朽,他不慎把它打烂,结果要道歉认错。後来他回去问佛祖,佛祖说:“我赐给你一根锡杖,你以後去化缘,不用打门,用这锡杖在人家门上摇动,有缘的人,自会开门,如不开门,就是没缘的人,改到别家去好了!”原来这[锡杖]上有几个环,摇动时发出“锡锡”的声音。人家听到这声音,果然开门布舍。
探手罗汉:半托迦尊者,因打坐完常只手举起伸懒腰,而得此名。
安悠自在、呵欠伸腰 神志灵通、自得其所。半托迦尊者相传是药叉神半遮罗之子。
沉思罗汉:罗怙罗尊者,佛陀十大弟子中,以密行居首。罗怙罗多尊者——沉思罗汉沉思瞑想、悟通一切趋凡脱俗、感激九天 罗怙罗多是印度一种星宿的名字。古印度认为日食月宜是由一颗能蔽日月的星所造成。这位罗汉是在月食之时出世,故取名罗怙罗多,即以该蔽日月之星命名。他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以【密行】修为著名。 所谓【密行】,就是在沉思中能知人所不知,在行功时能行人所不能行。 他的沉思,就是在思智慧与行动
骑象罗汉:迦理迦尊者,本是一名驯象师。
骑象轩昂、颂经朗朗 心怀众生、目及四方。象的梵文名迦理,迦理迦即骑象人之意。象是佛法的象征,比喻象的威力大,能耐劳又能致远。迦理迦本是一位驯象师,出家修行而成正果,故名骑象罗汉。
欢喜罗汉:迦诺伐蹉尊者,原是古印度一位雄辩家。
妖魔除尽、玉宇澄清 扬手欢庆、心花怒放。迦诺迦代蹉尊者,是古印度论师之一。论师即善于谈论佛学的演说家及雄辩家。有人问他甚么叫做喜,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快乐之喜。又有人问他:“何谓之高庆?”他说:“不由耳眼口鼻手所感觉的快乐,就是高庆。例如诚如向佛,心觉佛在,即感快乐。”他在演说及辩论时,常带笑容,又因论喜庆而名闻遐迩,故名喜庆罗汉,或欢喜罗汉。
笑狮罗汉:罗弗多尊者,原为猎人,因学佛不再杀生,狮子来谢 。故有此名。据说,由于他往生从不杀生,广绩善缘,故此一生无病无痛,而且有五种不死的福力。故又称他为「金刚子」,深受人们的赞美,尊敬。
尊者经常将小狮子带在身边,所以世人称他为「笑狮罗汉」。
开心罗汉:戍博迦尊者,曾袒露其心,使人觉知佛于心中。开心见佛、各显神通 相互比莫、佛力无穷。戌博迦尊者,盛言即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七一六年)来长安的善无畏尊者;他是中天兰国王之太子,国王立他为储君,他的弟因而作乱,他立即对弟弟说:“你来做皇帝,我去出家。”他的弟弟不信,他说:“我的心中只有佛,你不信,看看吧!”说也奇怪,他打开衣服,弟弟看见他的心中果然有一佛,因此才相信他,不再作乱。
托塔罗汉:苏频陀尊者,是佛陀所收最后一名弟子,他因怀念佛陀而 常手托佛塔。七层宝塔、佛法通灵 威而不怒、道行超群塔,是取梵文“塔婆”一词的第一音而制成的中国字。
芭蕉罗汉:伐那婆斯尊者,出家后常在芭蕉树下修行用功。悠闲隐逸、傲视太虚 仙风道骨、超脱凡尘。伐那婆期梵文为雨的意思。
挖耳罗汉:那迦犀那尊者,以论“耳根清净”闻名,故称挖耳罗汉。 闲逸自得、怡神通窍 横生妙趣、意味盎然。那迦译作中文名龙,犀那译为军,那迦犀那即龙的军队的意思,比喻法力强大,有如龙的军队。 “海岛观音”,俗称望海观音。观音是大乘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她以传说海里的鳖为坐骑。海岛观音这组彩塑像有大小群像中心人物是赤着双脚,立在鳌头上的观音,好手持杨枝净水瓶,内装神厅的甘露水,用以救人百病,表现出普渡众生的风范。其左边侍立着双手捧有宝珠的龙女,右边有向观音合十参拜的善财童子。本庙海岛观音群雕,主要讲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善财童子最初,从文殊菩萨处发菩提心,次第南行,先后向菩萨、佛母、比丘、比丘尼、优婆塞、长者等,五十三位善知识参访请教,最终获证善果。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善财童子成了虚心求法,广学多闻的典范。俗语“五十三参”, 比喻虚心求教,不辞辛苦,就是典出于此。
⑤ 哪些设计院有古寺庙规划设计的案例
一般建筑设计院排名较前、公司业务范畴较广的建筑设计院,其主营业务范围一般版都涵盖前期咨权询、规划、设计、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专业承包、环评和节能评价等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全过程。
建筑设计院的具体业务还包括建筑工程设计与咨询、城市与小城镇规划、市政工程综合设计、城市燃气与工业煤气、污水与垃圾处理、道路桥梁设计、建筑智能化及系统工程设计、建筑标准设计、景观艺术设计、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居住工程、建筑标准、科技信息技术、建筑历史、建筑经济等业务及其相应科研工作。在建筑设计院的工作圈子中,基本形成了建筑设计、城市建设规划、城市市政、建筑标准、建设信息、工程咨询、室内装饰、园林绿化、住宅研发等一体化的集团化产业构架。
目前中国建筑设计院排名前10位的企业:
1、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 中国建筑设计院
3、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4、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5、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6、 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7、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
8、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9、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0、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⑥ 中国四大类园林(皇家、私家、寺庙、自然)有什么异同点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肇始于商周时代的囿。囿是商周君王用于种植、放养禽兽以供狩猎游乐的场所,兼有生产、渔猎、农作、游赏和休养等多种功能,可以算作一种天然山水园林。发展至春秋时期,这种天然山水园逐渐开始向人工造园转变,此时不但园事兴盛,而且园林本身也从“原始”状态中脱胎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工园林,使园林从生产生活走向艺术。秦汉时期,园林已开始调动一切人工因素来再造第二自然,规模大、数量多、景象华美,并且在园林整体及内部景观的思想寓意和主题上也颇有展拓。此时富商大贾也开始投资园林,标志着私家园林的产生。供狩猎游乐的场所,兼有生产、渔猎、农作、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无望,促发了人们对超然物外的自然山林与田园村野的热爱与追求,从而导致了自然风景园林的新发展。园林景观也不再仅仅是客观的欣赏对象,而成为园主的精神体现和情感的物化形式。东晋时期,园林中的写意趋向更加显露。园林对意境的追求也已与对自然美的追求同样重要,景致的优劣已不在其本身的繁简浓淡或神似形似,而贵在意足。与此同时,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大量的寺观园林。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由文人开创的写意园林经过南北朝的发展,到这一时期也达于大成。此时不但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写意园林,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园林艺术家,并产生了相应的园林理论和著述。明清时期,中国园林艺术已臻于化境,造园思想越来越丰富,造园手法也越来越巧妙,并且达到了十分成熟的境界。
中
随着朝代的更替,中国园林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产生了不同的类型。我们按其从属关系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陵寝园林。其中影响最大数量最多且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他们就好象中国园林建筑里两颗璀璨的明珠,其高超的建筑技艺和出众的美学追求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国园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肇始于商周时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私有,古籍里称之苑、宫苑、苑圃、御苑等。游赏和休养等多种功能,可以算作一种天然山
皇家园林是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它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皇权意识,体现了皇权至尊的观念,但它对自然的态度则是倾向于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皇家气派。皇家园林的人工气息较浓,更多以人工美取胜,自然美仅居次要的位置。
国园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肇始于商周时
皇家园林占地面积较大,规模宏大,常将有代表性的第宅、寺庙、名胜集中并在园林中再现出来。一般以主体建筑作为构图中心统帅全园,建筑常居于支配地位,尺度较大、较为庄重、色彩富丽堂皇。园林建筑在园中占的面积比例较低,多采取“大分散,小集中”成群成组的布局方式,南北向轴对称较多,随意布置的较少。另外,各景区的景观往往离不开建筑,用建筑的形式美来点染、补充、裁剪、修饰天然山水。
游赏和休养等多种功能,可以算作一种天然山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属于除皇帝以外的王公、贵族、地主、富商以及士大夫等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墅、别业等。游赏和休养等多种功能,可以算作一种天然山
私家园林大多由文人、画家设计营造,因而其对自然的态度主要表现出士大夫阶层的哲学思想和艺术情趣。由于受隐逸思想的影响,它所表现的风格为朴素、淡雅、精致而又亲切。
代的囿。囿是商周君王用于种植、放养禽兽以
私家园林多处市井之地,布局常取内向式,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围合,精心营造,它们一般以厅堂为园中主体建筑,景物紧凑多变,用墙、垣、漏窗、走廊等划分空间,大小空间主次分明、疏密相间、相互对比,构成有节奏的变化,它们常用多条观赏路线联系起来,道路迂回蜿蜒,主要道路上往往建有曲折的走廊,池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大多采用不规则状,用桥、岛等使水面相互渗透,构成深邃的趣味。
私家园林一般来说空间有限,规模要比皇家园林小的多,又不能将自然山水圈入园内,因而形成了小中见大、掘地为池、叠石为山,创造优美的自然山水意境,造园手法丰富多彩的特性。
游赏和休养等多种功能,可以算作一种天然山
由此可见,中国园林,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均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虽然说皇家园林里较私家园林有更多的人工之笔,但是其主题还是围绕着自然山水而展开的),以花木、水石、建筑等为物质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艺术的追求上体现了中国人对待美的思想和看法。作为一种有一定程度人工化,由各种自然因素和非自然因素构成相对封闭、相对独立的尤其环境的园林艺术的美跟自然美不同。它是一种艺术美,起自然性与社会性同意近私于自然美。这并不以为着园林美就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机械加和,也就是自然美里嵌入或点缀些艺术美,也要不以为园林美是某种介于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美,某种边缘的或杂交的美。园林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它的独立性并不亚于其他艺术,园林美就是一种不能分割的整体艺术美,是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内的,艺术化了的整体生态环境美。国园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肇始于商周时
对整体性而言,从园林建筑(不仅是这里所说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许多的中国建筑中都有)中所体现的中和、平易、朴素、含蓄和深沉,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这也是中国人的一种民族传统。所以有人说园林艺术就是一本很好的中国传统建筑的教材,这确实不错,园林建筑里大量的传统建筑和传统的建筑美学思想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但是只看到园林建筑的传统而忽视其现代意义多少有点一偏概全。
游赏和休养等多种功能,可以算作一种天然山
园林建筑里也反映着中国人对生态和环境的现代化的思想。“天人和一”、“顺应自然”、“珍惜生态”等哲学理念的手法和形式处处体现在其中。老子《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道自然。”中国的园林建筑,最主要体现的是天、地、人的自然融合,其主要要素是山、水、花草和建筑。因为山、水是自然的基本元素,而建筑就是置于山、水之中,构成“天人和一”的关系。这样一种对待自然的观点现在我们看来确实是十分的现代的了。他们不是单纯的为着建筑而建筑,更多的时候他们给出了他们看待自然的眼光,他们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建造者,他们是一个平易的对话者,他们聆听自然的声音,把山水等自然情调与建筑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所以在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里我们到处可以看到依山而建的楼宇和依水而造的水榭。人在其中的感觉很是亲近和自然,不会有压迫和不适。它是一种对理想的生态环境的追求,对创造理想的生存空间和审美的空间的一种努力。这个创造和一般艺术创造不同,不允许根本改变自然,而更多的体现社会人对:“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明知态度和自我意识。更重要的还在与它不能不体现社会人对自然美的艺术理解、把握,体现社会人对“人政府自然”又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辨证同意关系的认识和态度。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发展是相互影响一脉相承的。他们之间有很的不多之处,但是更多是相同点,他们都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高峰和杰出代表,他们其中深深地蕴涵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美学思想,同时他们也都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个人发展的和谐现代的观点。现在环境与人的关系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们更多地学习他们那种关注环境和自然的作法是十分有意义的。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和岭南园林,皇家园林规模宏大,造型饱满用料精良真山真水而且依山依水而建,建筑物体量高大雄伟,威严壮观体态雍容华贵,色彩金碧辉煌,布局上宫苑合一,政治色彩浓厚。
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建筑艺术上,皇家园林既模仿江南园林,也吸收了满族、蒙古族的建筑风格,又有皇家的气势,皇家园林不但增加了私家园林设计风格和亭、台、水、榭、楼、阁,还增添了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景物,比如以山峦地带代表西北和西南地区以草地和试马场,象征着北方大草原,沿山蜿蜒起伏的宫墙象征万里长城,皇家园林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南北朝时有的统治者还有后来的女皇武则天等统治者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就曾大量修建寺院庙宇。
再比如西黄寺,是清政府为迎五世达赖喇嘛入京供其驻锡所建,为稳定边疆,清朝建立之初就开始以藏传佛教为纽带,联系蒙藏地区,在五世达赖受邀来京后,西黄寺成为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之间政治联系的纽带,乾隆皇帝曾修建寺庙园林欢迎和宴请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节,比如专门为西藏六世班禅在承德兴建了须弥福寿之庙。
私家园林是古代官吏、士大夫、商人、逸士等富人的宅园,由于自魏晋以来经济重心南移的缘故,私家园林绝大部分集中在江南,主要分布在苏州、扬州、杭州、南京、上海、无锡、湖州以及常熟等地,其中以苏州、扬州最具代表性,而以苏州为最多,自古就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说法,苏州园林大多建于宋、元、明、清时代,目前声名远扬的包括建于宋代的沧浪亭、建于元代的狮子林、建于明代的拙政园和留园,建于清代的网师园和怡园,私家园林面积小,色彩朴素淡雅,以白、青、栗等中间色为主,淡雅朴素主题突出以独特的明净风格见长,达到了灿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建筑厅堂、楼阁亭台、门廊都是白色的墙,灰黑色的瓦,赭石色的门窗和立柱,建筑周围的植物,讲究四季常绿,最爱用青竹。
或连绵成片,或于庭前屋后散置数株,水边植柳树,水中种莲荷,色彩鲜艳的花树营造出一片青绿的整体环境效果,追求一种清静无为,淡泊雅致的意境,创造一种暗香盈袖、月色空庭的闲淡宁静。
古人常常以诗情画意的意境来抒情言志,园私家园林的审美趣味后来为皇家所吸纳,一些宗教寺庙,尤其汉传佛教寺庙的营建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的纪念性祠庙园林,在中国园林家族中是一个庞大的分支,其数量非常庞大,具有一系列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难以具备的特长。
其选址也突破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分布上的局限,可以广布在名山胜地,自然景色的优美,环境景观的独特,天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高度融合,内部园林气氛与外部园林环境的有机结合,特殊的地理景观是多数寺庙园林所具有的突出优势。
寺庙园林的营造十分注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善于根据寺庙所处的地貌环境,利用山岩、洞穴、溪涧、深潭、清泉、奇石、丛林、古树等自然景貌要素,通过亭、廊、桥、坊、堂、阁、佛塔、经幢、山门、院墙、摩崖造象、碑石题刻等的组合、点缀,创造出富有天然情趣、带有或浓或淡宗教意味的园林景观,寺庙园林的范围可小可大,伸缩的弹性极大,寺庙园林小者往往处于深山老林一隅的咫尺小园。
大者可以结合周围山水风景形成大面积的园林环境,寺庙园林空间容量大,视野广阔具备了深远、丰富的景观和空间层次,形成了远近、大小、高低、动静、明暗等强烈对比的主体化的环境空间,中国古代多信奉佛教和道教,寺庙园林众多而且发展极快,广布于中国的名山胜地,寺庙园林是一种开放性园林。
无论权贵或是平民,富有或是低贱,雅逸或是粗俗,都可以随意游览。
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广东全省、广西东部及南部,其审美意境既不同于富丽堂皇的皇室建筑,也不同于文人气息浓郁的江南园林,而是对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风格特色兼收并蓄,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而且热带风光、海洋气质十分明显,岭南园林有庭院式、自然山水式、综合式等,庭院式是岭南园林的特色,岭南园林是一种主要植根于民间的建筑,重在选址不以华丽夺人。
而以素构取法,抒发出简朴清新的岭南气息,各类建筑的组合布局,不像北方园林、江南园林那样采取散放布局,而是均为有韵地接踵而成,建筑物结合水型处理,常采用船厅的做法,岭南园林的儒家意味则很淡,世俗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主流,特别晚清以后,北方的政客官僚。
江南的文人骚客,岭南的商家富豪成为三大地域园林的创作主体,岭南园林中的空间实用性及园宅一体的设计就是它的表现,岭南园林有比较鲜明的特色,其体型轻盈、通透、朴实,体量较小装修华美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布局形式和局部构建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
⑦ 青莲寺的建筑景观
古寺东侧有明代建造的砖砌藏式佛塔,西侧建有唐代建造的惠峰石塔。
寺内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藏经楼、释迦殿、罗汉楼、地藏楼及经堂、僧舍,高低错落,左右分布对称。 释迦殿古朴大方,雄伟壮观,悬檐歇山顶,头栱肥硕,飞檐腾空,具有明显的宋代建筑风格,殿内塑释迦佛本尊坐像及文殊、普贤二弟子,东西配殿楼上各塑广法天尊、十六罗汉和地藏菩萨、十殿阎罗,个个栩栩如生,威严肃穆。寺院东部一堵山崖壁立,崖上平坦如台,长宽各约丈余,相传是高僧慧远禅师注《涅盘经》的掷笔台,明朝王国光有诗云:“高僧云卧到莲宫,台上传经写色空。落笔山头乘鹤去,老松犹响雨苍风。”台南端建有款月亭,中秋之夜,登亭东望,皓月从珏山峰间冉冉升起,故而名为“珏山吐月”,亭内壁上还嵌刻有许多历代文人墨客赏月的题诗,亭的梁架结构及石柱上题有崇宁、熙宁等年号,由此可知是宋代的建筑。寺内有还有许多唐、宋、明、清各代的碑刻,字体齐备。有真、草、隶、篆等。寺南大殿的唐碑上刻有唐宝历元年(825年)“硖石寺大随元法师遗迹记”佛殿图,比西安大雁塔阴刻佛殿图稍晚,在建筑史上具有很高价值。
新寺内,中大殿是全寺主体建筑,寺东一崖陡立,长宽各3米有余,面平如台,相传为高僧慧远禅师掷笔台。 古寺初建于北齐天宝年间,是在慧远草创后,经北齐、北周、隋、唐修建而成的,为佛教弥勒净土宗寺院。主要建筑有正殿、南殿。正殿内佛坛宽大,建筑除留有少量宋代遗构外,已被后人修补得面目全非、但殿内所存唐代彩塑6尊,是全国现存唐代寺观塑像三处70余尊中的一处6尊,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这些塑像面容丰满,肌肉健美,身式微曲,姿态自然,皆与唐塑风格一致。尤其是释迦牟尼彩塑一尊,高约4米,雕塑精细,金光映人。其右手的处理自然妥贴,颇具重量感,与西方名画《蒙娜莉莎》具有相通之处,艺术价值极高。
南殿彩塑12尊,风格上沿袭唐风,注重写实,生动传情。唐碑《硖石寺大隋远法师遗迹记》碑首佛殿图一幅,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罕见的实物资料。南殿面阔三间,内置彩塑十二尊,其中佛坛前部五尊为宋塑。居中为结跏跌座于莲台的释迦佛,两侧为侍胁文殊、普贤二菩萨及迦叶、阿难两弟子,雕刻手法仍沿袭唐风。碑首线刻弥勒佛殿图(亦称弥勒讲经图);它所显示的佛殿,布局完整,山门、围廊、讲坛、佛殿莫不具备,是研究唐代寺院格局和形制的最好资料。北大殿有文殊、普贤、释迦等唐代塑像,为寺中珍品。 院内的子抱母古柏令游人感叹不已。母相周粗3米,高27米;子柏周粗1米,高24米。相传百余年前母柏枯槁,寺院主僧决定次日将其砍伐。当天夜里,一株幼柏攀着母相的躯干缠绕而上,紧紧将母相抱住,寺僧见之,以为神意。古柏前的两棵银杏树,东为雄树,周粗5米,高约25米;西为雌树,周粗4米,高与雄树同。每年夏秋两季,枝叶繁茂,遮天蔽日,以自己无可辩驳的神威,叙述着青莲寺的沉浮兴衰。
古寺东侧有明代建造砖砌藏式佛塔一座,高约25米;西侧有建于唐乾宁二年的惠峰石塔和宋代百法座主舍利塔。寺院东一崖陡立,长宽约3米余,面平如台,相传为高僧慧远禅师掷笔处,称“掷笔台”。台南端有款月亭,中秋之夜,登亭东望,皓月从珏山峰间冉冉升起,名为珏山吐月。可照出柱上题有崇宁、熙宁等年号,可证是宋代建筑。其他如唐经幢、窦乳泉等都为游人讲述一段清幽、神奇的故事。漫山遍野的松柏灌木,红墙绿树,与隔河相望的珏山一起,为游人提供了一个山水寺观浑然一体,俯拾古今,颐养性情的林泉胜地。
在“子抱母”古柏之前,有根杏树(俗称白果树)两株。东为雄树,树径5米,高约2.5米;西为雌树,树径4米,高与雄树相当。银杏树雌异株,成活率极低,果实青白色,为珍贵药材。这里的两株大树,每年夏秋两季枝叶繁茂,遮天蔽日,雌树还可收获白果百余斤,既点缀了风景,又生产了药材,真可谓一举两得。
在青莲寺外左侧石崖下有一天然水池,名曰“乳窦泉”。池水清澈晶莹,水位常年如一,涝不增,早不减,不取不增,多取不减。其上石壁,陡峭如削,直插云端,上有约20多米宽的岩石,有经水多年冲刷、侵独留下的痕迹。再看峭壁上的石刻,上有“瀑布飞泉”及“山吐天边月,溪流石上云”的字样,据考证这些是北魏时期遗留下的。由此可见,当时瀑布之壮观,用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在青莲寺东侧有—天然石壁,岿然屹立,高约20余米。下部怪石峥嵘,顶上却平若砥砺。顶上面积呈条状,宽不足3米,长l0米有余,西南壁部刻“掷笔台”三个大字,相传为当年慧远法师掷笔之地。据说慧远法师至邺学法回高都,就于丹河之滨的硖石山腰创建寺庙,故取名“硖石寺”,也就是最初的青莲寺。在这里,慧远—边讲经说法,一边为《涅槃经》精心注疏。历经数年,《涅槃经》终于完成。为了证明自己注疏准确可靠,他决定求上天验证。吉日,慧远捧书持笔沿山径而上,当他来到这块兀立山腰的石壁前时,决定在此告天,于是攀上石顶,将门笔对天奉上,跪拜焚香,仰天高呼:“吾注涅槃经现已功毕,若疏义契理,笔当驻于空矣。”然后掷笔苍天,此笔果真在空中停留。于是后人就称此天然石壁为“掷笔台”。
⑧ 寺庙设计,寺院设计,寺庙效果图设计,寺庙规划设计,古建寺庙设计
阿弥陀佛!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懂佛法没关系,请不要谤佛、谤法,谤僧。不能一叶障目,不能以一盖全。谤佛的因果是无比可怕的。阿弥陀佛!
⑨ 佛寺(寺庙)景观设计
现在的寺庙都偏向旅游了。传统寺庙的话,局部地方强调庄严肃穆,轴线上可内以列指侧柏等。
不过现在比容较多的做法是以清新为主,强调文雅的现代风格,适当有些热闹的地方,但不适宜太过花哨。植物配置一些有宗教含义的,包括罗汉松、菩提树、含香等,但也无需要过于强求。可以参考的例子是深圳东部华侨城里面那个寺庙以及香港志莲净苑,这两个做得比较好,特别市后者。
⑩ 寺庙绿化配置设计方案
湖北中柱古建园林有限公司 专业设计合理的寺庙平面布局图和寺庙整体效果图。布局合理,不妨碍 周围单位和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