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大峰风景区
⑴ 大峰风景区的简介
风景区内有大峰禅师墓,墓前的“大峰祖师亭”,雄伟壮观、气势磅礴,与迎日亭、邀月亭、玉叶亭、丹桂亭以及108级台阶、观音喷水池、“南疆一峰”牌坊构成了大峰风景区的主轴建筑。风景区另一重要点便是“宋大峰祖师纪念馆”。该馆将古色古秀与现代派浑然融为一体,馆内的大峰祖师汉白玉雕像是从缅甸刻造运进,法相庄严,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汉白玉雕像。 另外,风景区还有许多古迹和景点:如明代天启四年熹宗皇帝御赐的“灵泉护国禅寺”,清代拓建的虎地“保灵庵”,泉水清澈甘醇的“大峰古泉”、“龙泉古井”和“虎津古井”,大峰祖师设坛祈祷的“狮尾石”,中国佛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匾的“报德楼”等。 大峰山麓又将添新景——潮阳灵泉古寺扩建 经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同意,灵泉古寺近日奠基扩建大雄宝殿、大峰纪念堂暨藏经阁。 灵泉古寺位于潮阳和平大峰风景区西部,始于宋宣和年间(1120年),名僧大峰从福建来和平,为建和平桥结庐于此,桥建未竣工又于斯圆寂。明天启四年(1629)知县王三重奏熹宗朱由校御赐该寺为“灵泉护国禅寺”。1992年被批准列入潮阳县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扩建工程特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有贡献专家、留美工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程建军教授设计。扩建的建筑既保持原寺同样的泥瓦木石结构,又突出线条明朗流畅、简朴典雅、古色古香风韵。竣工将为潮阳增添一处高品位的文物风景区。
⑵ 汕头和平研究性学习(宋大峰风景区)
大峰风景区位于324国道和平路段,风景区包括大峰墓和大峰纪念堂,还有医院等慈善机构,总面积2.62平方公里。
大峰是北宋末年潮阳著名高僧。他俗姓林,名灵噩,字通叟,生于公元1039年,卒于公元1125年。原籍浙江温州,出身豪门,自幼聪明好学,后列位进士,当过浙江绍兴县令。为官几年,因不满当时朝政腐败,不愿同流合污,遂弃官为僧,法号大峰。
公元1125年,大峰从福建云游到现今的和平。时逢干旱,瘟疫流行,不时可见陈尸在路上,大峰看到这种情形,于是设坛于“狮尾石”(今大峰石)一边念经为百姓祈福,一边清洁饮水,并采药为民众治病。当时,练江(古大川)连通大海,水流湍急,两岸阻隔,时有覆舟溺死乡民之事发生,大峰祖师急乡民所难,立愿建起和平桥,以通往来。他亲临江边量度江水深浅高下,四处奔走,募众出资。他到福建募捐三年,筹集了一笔捐款,返回潮阳建设和平桥。建炎元年(1127),当桥建至16孔,只差首尾2孔就完工时,大峰因年事高,操劳过度而圆寂。大峰死后,人们为他这种舍己利人的精神所感动,齐心协力继续他未竞的事业,终于建成了和平桥,方便了此地交通。
大峰乐施好善的行为,受到当地人的推崇,兴建善堂救助弱孤者,成为许多潮阳人的善举;形成善堂处处可见的独特景象。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在潮汕各类善堂有300多处,都以大峰祖师为号召。
(南疆一峰牌坊前)
现在矗立在我们面前的是雄伟壮观,气势非凡的“南疆一峰”牌坊。“南疆一峰”四个雄壮观、浑厚有力的闪闪大字,是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写。牌坊位于风景区主轴线前端,亭长18米,宽48米,高15.68米,由168块大花岗石砌成,为粤东地区最大的石结构大牌坊。踏上108级台阶,经过五彩缤纷的奇花异卉以及绿茵如毯的芳草地、玲珑别致的喷水池、养生池、翔龙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大峰祖师亭”。
(大峰祖师亭前)
大峰祖师亭,长22米,宽16米,由16根巨石柱支撑而成。亭阁建筑风格独特,楹檐雕刻精细,花虫走兽形象逼真,呼之欲出,亭顶琉瓦飞彩,龙凤朝阳,泻红荡绿,格外醒目。亭匾额“大峰祖师亭”,由泰国华侨报德善堂董事长郑午楼博士敬题。玻璃柜内是一尊大峰祖师汉白玉坐像,高28米,宽165米,重3.5吨,是从缅甸运来的。
(大峰祖师墓)
这里就是“宋大峰祖师墓”。墓坐落于祖师亭的后山坡,前方朝向飞天蝴蝶峰,后依雄狮山。于明太祖时代修,近几年,和平报德古堂陆续加以修整,使大峰祖师墓恢复了原貌。
(报德楼)
报德楼是马来西亚侨领马兴松先生倡导,由海内外许多善堂信徒集资兴建的,这里也是和平报德古堂的办事处。和平报德古堂是在大峰祖师慈善精神鼓舞下成立的慈善组织。这个组织以集资解困为宗旨,将平时收受的捐款用于扶贫济困。遇有灾祸便捐助衣食,救火救灾,收埋野尸等,深受广大民众的好评,也得到海外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大峰石)
这块“大峰石”高约3米,因酷似狮子卷起的尾巴,原称“狮子石”,后因宋大峰结庐龙泉,并在这里设坛念经,为民祈福,就更名“大峰石”。上面镌刻着“大慈大悲,救善救难”八个大字,是1991年8月26日,泰国侨领、和平报德古堂名誉董事长郑午楼博士前来拜谒大峰墓时,挥毫泼墨写下的。
(大峰祖师纪念馆)
我们绕过购物街,从侧门进入“宋大峰祖师纪念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雄伟壮观,气势非凡的大峰纪念馆,于1996年3月2日落成。大峰纪念馆用地17.5亩,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陈列有宋大峰祖师生平的简传,大峰祖师用过的香炉和珍贵的纪念品,慈善界知名人士的书法,党政各界人士给纪念馆留下的墨宝等等。
⑶ 大峰风景区的介绍
大峰风景区地处324线国道和平路段的旁侧的雄狮山,辟于1989年5月,总面积2.6平方公里,距潮阳市区12公里。是为纪念建和平古桥造福民众的宋代高僧大峰而得名。
⑷ 汕头市潮阳区有什么风景区
仙城八角亭,海门莲花峰 叠翠岩景区和平的大峰风景区,铜盂的灵山寺。。这些现在都成了旅游景点, 还有: 大小北岩 棉城文光塔 张鲁庵墓 双忠祠 西山森林公园等地方。。 很多呢
⑸ 我最向往的地方大峰风景区作文
风景区内有大峰禅师墓,墓前的“大峰祖师亭”,雄伟壮观、气势磅礴,与迎内日亭、邀月亭、容玉叶亭、丹桂亭以及108级台阶、观音喷水池、“南疆一峰”牌坊构成了大峰风景区的主轴建筑。风景区另一重要点便是“宋大峰祖师纪念馆”。该馆将古色古秀与现代派浑然融为一体,馆内的大峰祖师汉白玉雕像是从缅甸刻造运进,法相庄严,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汉白玉雕像。 另外,风景区还有许多古迹和景点:如明代天启四年熹宗皇帝御赐的“灵泉护国禅寺”,清代拓建的虎地“保灵庵”,泉水清澈甘醇的“大峰古泉”、“龙泉古井”和“虎津古井”,大峰祖师设坛祈祷的“狮尾石”,中国佛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匾的“报德楼”等。 大峰山麓又将添新景——潮阳灵泉古寺扩建 经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同意,灵泉古寺近日奠基扩建大雄宝殿、大峰纪念堂暨藏经阁。 灵泉古寺位于潮阳和平大峰风景区西部,始于宋宣和年间(1120年),名僧大峰从福建来和平,为建和平桥结庐于此,桥建未竣工又于斯圆寂。明天启四年(1629)知县王三重奏熹宗朱由校御赐该寺为“灵泉护国禅寺”。
⑹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和平大峰风景区有什么好玩的
主要是拜祖师,还有一些娱乐场所,比较平凡,没有什么特殊的!
⑺ 三年级下册作文家乡潮阳的大峰风景区
我的家乡在江西,是个风光秀丽、物产富饶的地方。
我家门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我常和小伙伴一起玩捉小鱼小虾的游戏,夜晚还有无数的小青蛙在唱歌。小河的两岸垂柳飘飘,好似仙女在对镜梳妆。小河上有一座坚固的石拱桥,它是我们小朋友四季玩耍的好去处。
我家的四周被连绵起伏的小山环绕着。春天的时候,山上长满了许多美丽的野花,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漂亮极了;到了夏天,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林换上了一身清爽绿军装;秋天来了,山上茂密的树林又换上了贵气的金色的套装;冬天到了,满山都变成了银色的世界,皑皑的白雪把树枝都压弯了腰。
我的家乡除了风光无限美好,还盛产多种水果的土特产,如:沙田柚、脐橙、草莓、月亮巴、酸枣糕……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风光,有山有水有河流,还有小桥人家,还有令人垂涎的土特产哦!我爱我美丽的家乡,有空大家要来做客哦!
⑻ 汕头潮阳区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汕头,广东省辖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邻揭阳,东南濒临内南海。境内韩容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大陆海岸线长217.7公里,海岛岸线长167.37公里,有大小岛屿82个。
⑼ 潮阳区的名胜古迹
文物名胜众多,是汕头市旅游景点最多的区,区内现有古迹和旅游景点100多处,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莲花峰风景区、大峰风景区、灵山寺、文光塔、曲水流、东岩、西岩、大北岩、古雪岩等名胜远近闻名,其中莲花峰风景区属国家AAA级风景区,汕头新八景之一。潮阳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有矿泉水、花岗岩、石矿场等资源矿种;海岸线长,滩涂池塘多,海淡水养殖面积218公顷,年产量达2.2万吨,可开发利用的浅海面积3.6万亩;农产品主要有香蕉、三棱橄榄、乌酥杨梅、玻璃油甘、珍珠鲍鱼、膏蟹等。
莲花峰风景区
位于广东省潮阳市南海边陲,练江入海口处,面积1.14平方公里。主峰莲花峰是南海岸边拔地而起的一座小山峰,由一大堆瓣状纵裂的花岗石组成。公元1278年,南宋文天祥举兵勤王,登峰寻望帝舟,遂命名并刻石为“莲花峰”。莲花峰是潮汕久负盛名的胜迹,具滨海特色。于2001年荣膺广东省第一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莲花峰不仅海色山光,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明清古建筑“忠贤祠”、“观海楼”、“崇文亭”;纪念性建筑“万人冢”、“文公石雕像”等。至于另一省级文物“万人冢”则是抗战时期日军残杀渔民的历史罪证,现为陵园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和平大峰风景区
地处324线国道和平路段的旁侧的雄狮山,辟于1989年5月,总面积2.6平方公里,距潮阳市区12公里。是为纪念建和平古桥造福民众的宋代高僧大峰而得名。大峰风景区另一重要景点便是“宋大峰祖师纪念馆”。该馆将古色古秀与现代派浑然融为一体,馆内的大峰祖师汉白玉雕像是从缅甸刻造运进,法相庄严。另外,大峰风景区还有许多古迹和景点:如明代天启四年熹宗皇帝御赐的“灵泉护国禅寺”,清代拓建的虎地“保灵庵”,泉水清澈甘醇的“大峰古泉”、“龙泉古井”和“虎津古井”,大峰祖师设坛祈祷的“狮尾石”,中国佛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匾的“报德楼”等。灵泉古寺位于潮阳和平大峰风景区西部,始于宋宣和年间(1120年),名僧大峰从福建到和平,为建和平桥结庐于此,桥建未竣工于此圆寂。明天启四年(1629)知县王三重奏熹宗朱由校御赐该寺为“灵泉护国禅寺”。1992年被批准列入潮阳县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山寺
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北约25公里的谷饶镇小北山麓(地名幽岭,又称塔口山)。灵山寺是慧能大师嫡传第三代弟子——大颠禅师开创于唐贞元七年(791),由当地巨富朝请大夫洪圭(名大丁)舍地捐资,助成善举。大颠比此寺为西天的灵鹫岭,故命名“灵山”。唐长庆四年(824),大颠圆寂,墓塔建在寺左。据明林大春《隆庆潮阳县志》载:“唐末有发其窣堵而葺之者,骨髀尽化,惟舌根尚存如生,复瘗之,号瘗舌冢。宋至道中(995-997年),乡人又发现之,惟古镜一圆而已。乃叠石藏之如故......”後人遂称大颠祖师塔为“舌镜塔”(广东省重点保护文物)。灵山寺以舌镜塔、留衣亭、拔木坞、写经台、祝圣碑、开善藏、白石槽和千业果合称为“灵山八景”,已分期全部修复。此外,1991年又于寺后建立千佛宝塔。
东岩
唐贞元六年,五十岁的名僧大颠云游四方后,来到这里立庵修行。传说当时山上水乏草萎,大颠以锡杖卓之,清冽甘甜的泉水遂从石缝汩汩涌出,自此千年不断。后人便把此泉称为“卓锡泉”。“东岩卓锡”为潮阳八景之一。从唐大颠和尚率玄应、智高等数十弟子在此立庵以来,东岩佛事香火很盛。现岩上有卓锡古寺、石岩古寺、金顶古寺三座梵宇。卓锡古寺清泉淙淙,松竹交荫,寺旁有白牛岩石洞,洞壁刻有一油瓶,传说为大颠用指凿刻而成。金顶古寺前有很多石刻诗句,至今为人传诵。东岩除了古寺古庙众多之外,另外还保存着广东省现存较集中、规模较大的摩岩石刻群——东岩摩崖石刻,被确定为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西岩
潮阳西岩依山构筑,风光旖旎,是潮汕地区最早的一座岩寺,始建于晋代,隆盛于唐朝。佛教南宋传人、名僧惠照曾居于此,住持西岩。在岩寺内,有一株树龄已达1200余年的稀世罕见的古树。潮阳西岩位于汕头市潮阳区棉城郊区塔山南麓。该寺相传建于晋朝年间(265~420年)。创建以来,多次修葺。从石刻联中,可知光绪己丑(1889年)有修建。而从保存至今的“果证西来”匾中可知,光绪丙申(1896年)住持静心及其徒广真是道士,体现潮汕寺观,自古以来,释、道互住的特点。经历代建筑,除天然大石室为大雄宝殿外,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共有小巧玲珑宇舍13座。在文革动乱中,多数遭毁。1981年6月西岩被潮阳县人民政府列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得宗教活动场所登记。1984年起由住持释宽慈(1918-1999)募资,修复宇舍13座,并修山门、印亭和筑路。1996年起,他又在古刹旁增建三层楼的禅宗阁,楼下涅盘堂、斋堂,第二楼僧舍,第3楼新建祖师纪念亭(六角亭)。这里有天然大石室、神奇问潮井、明朝肖端蒙读书处等景点。
⑽ 整天没事做,潮阳哪里有好玩的
文物名胜众多,是汕头市旅游景点最多的区,区内现有古迹和旅游景点100多处,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莲花峰风景区、大峰风景区、灵山寺、文光塔、曲水流、东岩、西岩、大北岩、古雪岩等名胜远近闻名,其中莲花峰风景区属国家AAA级风景区,汕头新八景之一。潮阳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有矿泉水、花岗岩、石矿场等资源矿种;海岸线长,滩涂池塘多,海淡水养殖面积218公顷,年产量达2.2万吨,可开发利用的浅海面积3.6万亩;农产品主要有香蕉、三棱橄榄、乌酥杨梅、玻璃油甘、珍珠鲍鱼、膏蟹等。
莲花峰风景区
位于广东省潮阳市南海边陲,练江入海口处,面积1.14平方公里。
莲花峰
主峰莲花峰是南海岸边拔地而起的一座小山峰,由一大堆瓣状纵裂的花岗石组成。公元1278年,南宋文天祥举兵勤王,登峰寻望帝舟,遂命名并刻石为“莲花峰”。莲花峰是潮汕久负盛名的胜迹,具滨海特色。于2001年荣膺广东省第一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莲花峰不仅海色山光,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明清古建筑“忠贤祠”、“观海楼”、“崇文亭”;纪念性建筑“万人冢”、“文公石雕像”等。至于另一省级文物“万人冢”则是抗战时期日军残杀渔民的历史罪证,现为陵园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和平路段的旁侧的雄狮山,辟于1989年5月,总面积2.6平方公里,距潮阳市区12公里。是为纪念建和平古桥造福民众的宋代高僧大峰而得名。大峰风景区另一重要景点便是“宋大峰祖师纪念馆”。该馆将古色古秀与现代派浑然融为一体,馆内的大峰祖师汉白玉雕像是从缅甸刻造运进,法相庄严。另外,大峰风景区还有许多古迹和景点:如明代天启四年熹宗皇帝御赐的“灵泉护国禅寺”,清代拓建的虎地“保灵庵”,泉水清澈甘醇的“大峰古泉”、“龙泉古井”和“虎津古井”,大峰祖师设坛祈祷的“狮尾石”,中国佛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匾的“报德楼”等。灵泉古寺位于潮阳和平大峰风景区西部,始于宋宣和年间(1120年),名僧大峰从福建到和平,为建和平桥结庐于此,桥建未竣工于此圆寂。明天启四年(1629)知县王三重奏熹宗朱由校御赐该寺为“灵泉护国禅寺”。1992年被批准列入潮阳县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山寺
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北约25公里的谷饶镇小北山麓(地名幽岭,又称塔口山)。灵山寺是慧能大师嫡传第三代弟子——大颠禅师开创于唐贞元七年(791),由当地巨富朝请大夫洪圭(名大丁)舍地捐资,助成善举。大颠比此寺为西天的灵鹫岭,故命名“灵山”。唐长庆四年(824),大颠圆寂,墓塔建在寺左。据明林大春《隆庆潮阳县志》载:“唐末有发其窣堵而葺之者,骨髀尽化,惟舌根尚存如生,复瘗之,号瘗舌冢。宋至道中(995-997年),乡人又发现之,惟古镜一圆而已。乃叠石藏之如故......”後人遂称大颠祖师塔为“"舌镜塔”(广东省重点保护文物)。灵山寺以舌镜塔、留衣亭、拔木坞、写经台、祝圣碑、开善藏、白石槽和千业果合称为“灵山八景”,已分期全部修复。此外,1991年又于寺后建立千佛宝塔。[18]
东岩
唐贞元六年,五十岁的名僧大颠云游四方后,来到这里立庵修行。传说当时山上水乏草萎,大颠以锡杖卓之,清冽甘甜的泉水遂从石缝汩汩涌出,自此千年不断。后人便把此泉称为“卓锡泉”。“东岩卓锡”为潮阳八景之一。从唐大颠和尚率玄应、智高等数十弟子在此立庵以来,东岩佛事香火很盛。现岩上有卓锡古寺、石岩古寺、金顶古寺三座梵宇。卓锡古寺清泉淙淙,松竹交荫,寺旁有白牛岩石洞,洞壁刻有一油瓶,传说为大颠用指凿刻而成。金顶古寺前有很多石刻诗句,至今为人传诵。东岩除了古寺古庙众多之外,另外还保存着广东省现存较集中、规模较大的摩岩石刻群——东岩摩崖石刻,被确定为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西岩
潮阳西岩依山构筑,风光旖旎,是潮汕地区最早的一座岩寺,始建于晋代,隆盛于唐朝。佛教南宋传人、名僧惠照曾居于此,住持西岩。在岩寺内,有一株树龄已达1200余年的稀世罕见的古树。潮阳西岩位于汕头市潮阳区棉城郊区塔山南麓。该寺相传建于晋朝年间(265~420年)。创建以来,多次修葺。从石刻联中,可知光绪己丑(1889年)有修建。而从保存至今的“果证西来”匾中可知,光绪丙申(1896年)住持静心及其徒广真是道士,体现潮汕寺观,自古以来,释、道互住的特点。经历代建筑,除天然大石室为大雄宝殿外,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共有小巧玲珑宇舍13座。在"文革"动乱中,多数遭毁。1981年6月西岩被潮阳县人民政府列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得宗教活动场所登记。1984年起由住持释宽慈(1918-1999)募资,修复宇舍13座,并修山门、印亭和筑路。1996年起,他又在古刹旁增建三层楼的禅宗阁,楼下涅盘堂、斋堂,第二楼僧舍,第3楼新建祖师纪念亭(六角亭)。这里有天然大石室、神奇问潮井、明朝肖端蒙读书处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