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兰迪风景
⑴ 乔治·莫兰迪的社会评价
莫兰迪的艺术 能给人以极温柔的精神慰藉。西方评论界认为,莫兰迪的画关注的是一些细小的题材,反映的却是整个宇宙的状态。 宋人的求“理”、元人的求“逸”、明清人的“复古”,在绘画的作品上呈现得很明显。“画如其人”说得一点也没有错。在中国是这样,在西方亦是。艺理相谐,殊途同归。这位意大利静物画家乔治·莫兰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自己人生最好的注解。莫兰迪一生孤寂、平凡,厮守着生活中的坛坛罐罐,用静物演绎艺术的真谛。诚如他自己所说:“我本质上只是那种画静物的画家,只不过传出一点宁静和隐秘的气息而已。”
世界很复杂,但是艺术家不是要还原世界而是通过事物来创作自己心灵的世界。从莫兰迪作品中那些反复排列、形状单纯的瓶子就可以完全理解。通过画面,使人明白,作品创作的题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是否给人有想法。
看莫兰迪的画时,人会不由得全身心地安静下来,直透人的心灵。这种安静,在莫兰迪看是随意摆置的各种方向的笔触。在整个画面中,力量相互制约、相互抵消所达到视觉的完美平衡,是莫兰迪随意组合坛坛罐罐后所追求的艺术方向。莫兰迪的绘画几乎从来不用鲜亮的颜色,只是用些看似灰暗的中间色调来表现物象,一切不张不扬,静静地释放着最朴实的震撼力和直达内心的快乐与优雅。
莫兰迪这种力求探寻最平凡状态中深层意识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境界,在有意无意间也和中国文人士大夫画家的意志达成了一致。被毕加索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的巴尔蒂斯曾这样评价:“莫兰迪无疑是最接近中国绘画的欧洲画家了,他把笔墨俭省到极点!他的绘画别有境界,在观念上同中国艺术一致。他不满足表现看到的世界,而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情。”莫兰迪通过画静物、风景,在现实的物象和心中的自然中找差距,表现出一个纯化的精神世界。莫兰迪的瓶瓶罐罐和中国画的山水花鸟异曲同工。可见,东西方艺术家,追求的艺术境界都是一样的。
莫兰迪的画是以智慧和感觉创造自己的艺术形象。他摒弃了玄学化的球体、多面体,只要有几件日常用品就已心满意足了。他只要把生活中的杯子、盘子和瓶子置入极其单纯的素描之中,以造成最奇特、最简洁、最和谐美的气氛。在莫兰迪创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几幅画上,隐约可以看到事物本身的形象,尽管遮挡着事物的是一些变幻的弧影、模糊的污迹、水融性的形象,但背后存在着一定的事物,譬如高楼、或者家具、或者器皿,正是事物表面的位移带来了认识之于存在的偏离,这种位移是谁造成的呢?从莫兰迪的画上,人们似乎难以发现灾难的影子,感觉得到的似乎是时间造成了变化。
⑵ 莫兰迪蓝色是什么颜色
莫兰迪色”得名于意大利画家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他善画静物、景物,偏爱使用不饱和色,取得专画属面柔和的效果。
他钟情于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花瓶、杯碗,不起眼的物件在他的笔下都得到了别样演绎。他的画作以用色细腻出名,在画作中,他喜欢使用哑色(muted color),灰、白及其它暗淡的颜色都是他经常使用的;描绘的主体十分简单,多以花瓶、瓶子、碗、花和风景为主题。
在画静物时,莫兰迪使用哑色,通常是各种白、灰色作画,偶尔也会加入其它同样暗淡的颜色。他刻意使用饱和度低的色系,形成一种内向型的绘画风格,让画作主体更加细腻。
莫兰迪配色带给人舒适、恬静又不失性格的感觉,所以一直以来备受设计师的青睐。
莫兰迪色的穿搭,有着与生俱来的舒缓、沉静,满满的温柔中,透着一丝倔强。
不过,这种风格的衣服还是挺挑人气质的,大家平时选择时一定要先试后买,不要盲入。
⑶ 莫兰迪色系有哪些颜色 莫兰迪色系适合什
莫兰迪色”得名于意大利画家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他善画静物、景物,偏爱使内用不饱和色,取得画面容柔和的效果。
他钟情于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花瓶、杯碗,不起眼的物件在他的笔下都得到了别样演绎。他的画作以用色细腻出名,在画作中,他喜欢使用哑色(muted color),灰、白及其它暗淡的颜色都是他经常使用的;描绘的主体十分简单,多以花瓶、瓶子、碗、花和风景为主题。
在画静物时,莫兰迪使用哑色,通常是各种白、灰色作画,偶尔也会加入其它同样暗淡的颜色。他刻意使用饱和度低的色系,形成一种内向型的绘画风格,让画作主体更加细腻。
莫兰迪配色带给人舒适、恬静又不失性格的感觉,所以一直以来备受设计师的青睐。
莫兰迪色的穿搭,有着与生俱来的舒缓、沉静,满满的温柔中,透着一丝倔强。
不过,这种风格的衣服还是挺挑人气质的,平时选择时一定要先试后买,不要盲入。
⑷ 乔治·莫兰迪的主要成就
风格
他最初沉迷于印象主义,对塞尚的静物和风景画颇感兴趣,也模仿过立体主义。在经过兴奋、茫然、探寻后,莫兰迪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他开始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探索,以静物画著称,成为20世纪最受赞誉的画家之一。
哥特弗莱德-勃姆在他的《乔治-莫兰迪的艺术观念》一文中写道:
莫兰迪在他的“形而上”时期借用了这一异质,他着迷于塞尚对想象、构成和创造的拒绝。
以上哥特弗莱德-勃姆的这段文字,对理解莫兰迪的绘画十分重要。
创作题材和理论
莫兰迪一生的创作题材都是在画着几只瓶子和波罗纳郊外的风景。他花了一辈子的时间研究这些瓶子和周围生活的景色,单就创作的油画就有1264张,而这还不包括素描、水彩和版画等其他形式。当人们问及他的创作情况时,莫兰迪说:“那种由看得见的世界,也就是形体的世界所唤起的感觉和图像,是很难,甚至根本无法用定义和词汇来描述。事实上,它与日常生活中所感受的完全不一样,因为那个视觉所及的世界是由形体、颜色、空间和光线所决定的……我相信,没有任何东西比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更抽象,更不真实的了。”从这句话中,很明显可以理解到莫兰迪的创作理念,艺术家只要真实地表现眼前所见的事物,就已经足够花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它、表现它。
⑸ 莫兰迪色是什么意思
莫兰迪色来是在颜色中加入一定比源例的灰色,这一色系的颜色看上去不张扬、不鲜亮,仿佛蒙上一层薄雾,却自带一种高级感,给人平和自持、舒缓雅致,有时又略显冷静的感觉。
莫兰迪色系,来源于意大利著名画家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他终其一生用柔雅的笔触让色彩恍若蒙上了一层时间的尘埃,以纯粹的形式营造出柔和静谧的意境,从而触及人类精神世界所需的温度。
莫兰迪色有一个共同点:饱和度低!
降低色彩饱和度,同时也降低和削减了色彩对人情绪的影响。让我们观看时达到了一种情绪上的舒缓和平衡,产生一种冷静感。
(5)莫兰迪风景扩展阅读:
莫兰迪色系有着与生俱来的魅力,它高级且温柔,柔和又舒缓,宁静而内敛,点缀家居空间,美得恰到好处。柔雅温馨的家居风格,高级时尚的艺术品格,享受莫兰迪色带来的精致生活。
高级灰高级灰是最具代表性的莫兰迪色,它低饱和度的特性,使其成为装修小白的安全色,任意搭配室内家居都可以让整体空间变得轻柔雅致,低调不张扬,更具高级感。
⑹ 莫兰迪家庭背景,生平简介
乔治·莫兰迪
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 ,1890-1964)生于意大利波洛尼亚,是意大利著名的版画家、油版画家。青年时考权入波伦亚艺术学院,曾经长期在这所学院担任美术教师,教授版画课程。莫兰迪既推崇早期文艺复兴大师的作品,也对此后各种流派的大胆探索有着强烈共鸣。他最初沉迷于印象主义,对塞尚的静物和风景画颇感兴趣,也模仿过立体主义。在经过兴奋、茫然、探寻后,莫兰迪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他开始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探索,以微妙的“冥想”式静物画著称,成为20世纪最受赞誉的画家之一。[
⑺ 乔治·莫兰迪的主要作品
乔治·莫兰迪的主要作品有:《乔治·莫兰迪》、《莫兰迪》。
乔治·莫兰迪1890生于意大利波洛尼亚,是意大利著名的版画家、油画家。青年时考入波伦尼亚艺术学院,曾经长期在这所学院担任美术教师,教授版画课程。
莫兰迪既推崇早期文艺复兴大师的作品,也对此后各种流派的大胆探索有着强烈共鸣。哥特弗莱德-勃姆在他的《乔治-莫兰迪的艺术观念》一文中写道。
莫兰迪在他的形而上时期借用了这一异质,他着迷于塞尚对想象、构成和创造的拒绝。 以上哥特弗莱德-勃姆的这段文字,对理解莫兰迪的绘画十分重要。
(7)莫兰迪风景扩展阅读:
莫兰迪非常崇拜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大师,比如乔托、马萨乔和弗朗切斯卡,也就是从这些大师们的作品里,莫兰迪提炼出了自己的莫兰迪色系:灰色、米白、粉橘、灰蓝、橄榄绿。
每个颜色就像画在石灰打底的墙上,渗入了灰色和白色调,失去了各自原本高饱和度的颜色。而且这些被掺杂了灰色和白色调的色彩,相互之间无论怎么搭配都会显得很和谐。
文艺复兴早期时候的画,颜色都是这种灰突突的…莫兰迪对色彩的这种处理,隔离了颜料原本的光泽,让每种颜色都蒙上一层中性的灰调,同时又不会让整个画面显得过暗。
这种灰色的调子再加上被莫兰迪扁平化的物体,都削弱了物体原本的锋芒和尖锐,在观者这里达到了一种情绪上的舒缓和平衡,继而又生发出冷静感。
⑻ 莫兰迪的相关书籍
《乔治·莫兰迪》
译者: 黄继谦 / 李笑男
作者: (意大利)莫兰迪
ISBN: 9787538622195
页数: 168
出版社: 吉林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07-6-1 在20世纪的具象艺术领域中,意大利画家乔治·莫兰迪以其高度个人化的特点脱颖而出。他以娴熟的笔触和精妙的色彩捕捉“光”的简单美。
该书带有109幅莫兰迪最为著名的作品,这些作品显示出莫兰迪艺术的多种技巧。
莫兰迪远离20世纪艺术实验的喧嚣。当其他的艺术家纷纷前往巴黎的时候,莫兰迪却几乎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家乡博洛尼亚(Bologna)。对于莫兰迪的艺术来说,涉及到的只有极其有限而简单的日常用具。莫兰迪最初沉迷于印象主义,沉迷于塞尚的静物和风景,沉迷于立体主义。后来,他便融入到他自己的诗一般的世界当中。这个曾经被称为“瓶子画家”的艺术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被整个世界认识了。莫兰迪不喜欢文学性和象征性的内容,他喜欢以一种新的组成方式来描绘那些瓶瓶罐罐,他也喜欢从各个角度描绘他在博洛尼亚的工作室窗外的风景。
莫兰迪集中精力描绘那些相同的东西,不断地修改结构,柔化色彩,创造出一种近乎抽象的、取消具体形象的精致绘画。通过捕捉那些简单事物的精髓,捕捉那些熟悉的风景,莫兰迪的作品流溢出一种温暖的、令人感到亲近的真诚。在书中,读者可欣赏到莫兰迪作品中近乎完美的色彩,以及相关的三篇文章和莫兰迪的生平。 作者: 莫兰迪
ISBN: 9787805805542
定价: 38.0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00-10-01
内容简介
欣赏莫兰迪的绘画世界,首先就会被他的色彩—更确切地说,是色调—吸引。他几乎从来不用鲜亮的颜色:在他的画面上,每一个色块都是灰暗的中间色。然而,这些孤立看来都毫无神气的颜色,经他的巧妙摆弄,不但不脏,不闷,反而熠熠生辉,显得高雅精致,浑然天成。 相关作品:
⑼ 莫兰迪的社会评价
莫兰迪的艺术能给人以极温柔的精神慰藉。西方评论界认为,莫兰迪的画关注的是一些细小的题材,反映的却是整个宇宙的状态。 宋人的求“理”、元人的求“逸”、明清人的“复古”,在绘画的作品上呈现得很明显。“画如其人”说得一点也没有错。在中国是这样,在西方亦是。艺理相谐,殊途同归。这位意大利静物画家乔治·莫兰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自己人生最好的注解。莫兰迪一生孤寂、平凡,厮守着生活中的坛坛罐罐,用静物演绎艺术的真谛。诚如他自己所说:“我本质上只是那种画静物的画家,只不过传出一点宁静和隐秘的气息而已。”
世界很复杂,但是艺术家不是要还原世界而是通过事物来创作自己心灵的世界。从莫兰迪作品中那些反复排列、形状单纯的瓶子就可以完全理解。通过画面,使人明白,作品创作的题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是否给人有想法。
看莫兰迪的画时,人会不由得全身心地安静下来,直透人的心灵。这种安静,在莫兰迪看是随意摆置的各种方向的笔触。在整个画面中,力量相互制约、相互抵消所达到视觉的完美平衡,是莫兰迪随意组合坛坛罐罐后所追求的艺术方向。莫兰迪的绘画几乎从来不用鲜亮的颜色,只是用些看似灰暗的中间色调来表现物象,一切不张不扬,静静地释放着最朴实的震撼力和直达内心的快乐与优雅。
莫兰迪这种力求探寻最平凡状态中深层意识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境界,在有意无意间也和中国文人士大夫画家的意志达成了一致。被毕加索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的巴尔蒂斯曾这样评价:“莫兰迪无疑是最接近中国绘画的欧洲画家了,他把笔墨俭省到极点!他的绘画别有境界,在观念上同中国艺术一致。他不满足表现看到的世界,而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情。”莫兰迪通过画静物、风景,在现实的物象和心中的自然中找差距,表现出一个纯化的精神世界。莫兰迪的瓶瓶罐罐和中国画的山水花鸟异曲同工。可见,东西方艺术家,追求的艺术境界都是一样的。
莫兰迪的画是以智慧和感觉创造自己的艺术形象。他摒弃了玄学化的球体、多面体,只要有几件日常用品就已心满意足了。他只要把生活中的杯子、盘子和瓶子置入极其单纯的素描之中,以造成最奇特、最简洁、最和谐美的气氛。在莫兰迪创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几幅画上,隐约可以看到事物本身的形象,尽管遮挡着事物的是一些变幻的弧影、模糊的污迹、水融性的形象,但背后存在着一定的事物,譬如高楼、或者家具、或者器皿,正是事物表面的位移带来了认识之于存在的偏离。从莫兰迪的画上,人们似乎难以发现灾难的影子,感觉得到的似乎是时间造成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