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格局
A. 求一个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的开题报告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开题报告我帮你完成
写作思路建议:
首先,对所研究问题进行概念论述——界定该问题的内涵、外延、性质、特征,告诉读者写的是什么;
其次,对该问题的现有理论研究和立法现状进行介绍,大体包括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以及我国对该问题的理论与立法沿革过程及现状,对国内外的状况进行比较,从而发现我国理论和立法对该问题的认识有哪些不足;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把这些不足抽象成一个个的难点问题,展开充分讨论,并解决之。这部分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注意:要有解决的方案,如引入国外的先进理论或者提出解决的办法,前者重点要论述国外理论在我国是否合适,是否要进行变革,后者要提出理论基础即这样解决问题的理论支持,并要论述在我国的可行性;
最后,要梳理一遍文章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注意:不必太死板,要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建构文章,祝大家早日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撰写!
B. 基于gis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用到什么软件
最好用Arcgis,这个最强大
C. 结合湖北省宜昌市中心城区绿地景观为例,分析景观格局与景观生态安全过程的关系
城市绿地在改善城市环境及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当绿地覆盖率小于40%时,绿地整体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取决于绿地的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但迄今为止缺乏绿地景观分布格局与环境效应关系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了湖北省宜昌市中心城区斑优格局、斑匀格局、廊道格局和对照格局等四种景观结构及其绿地分布格局,选取了气温、相对湿度、环境噪声和大气SO2、NOx、TSP含量等环境监测指标,观测了不同绿地景观格局下的环境效应,并对比分析了绿地分布格局指标与综合环境效应间的关系,以便提出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合理性指标,为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结构优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斑优格局、斑匀格局、廊道格局和对照格局等四种不同景观在斑块总面积、建筑斑块面积和无绿化道路面积等景观总体格局上较均衡,但由于其绿化覆盖率及绿地景观分布格局差异较大。致使其环境效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对照格局景观的绿地斑块总面积最小,绿地破碎化指数最高,绿化覆盖率仅为1.00%,以建筑铺装斑块和无绿化道路廊道为主要景观构成。因此,对照格局景观的环境气温较高、空气相对湿度低、环境噪声较大、大气TSP含量高,景观环境恶劣。斑优格局景观主要表现为绿化覆盖率高(达43.59%),并以大面积绿地斑块占优势,绿地斑块平均面积达29118m^2,且绿地优势度指数最大、破碎度指数最小;绿化道路廊道总面积及平均面积均较高,斑块绿地与廊道绿地共存,其环境效应主要表现在降温增湿和滞尘减噪上。其中,与对照格局景观相比空气相对湿度显著提高5.93%、大气平均噪声显著减弱28.12%,TSP含量平均降低86.42%,而SO2和NOx的差异不明显。斑匀格局景观绿化覆盖率较低(11.34%),绿地优势度指数和绿地破碎度指数较低,但绿化廊道总面积和平均面积均比绿地斑块大,斑块绿地与廊道绿地共存,中小面积绿地斑块和绿化廊道呈均匀分布。与对照格局景观相比,斑匀格局景观空气相对温度提高4.64%,TSP含量降低46.62%,大气温度和环境噪声也显著降低。因而斑匀格局景观也具有降温增湿和滞尘减噪作用,但其滞尘效果仅为斑优格局景观的53.95%,减噪效果仅为斑优格局景观的12.45%。廊道格局景观中绿化覆盖率仅为6.13%,绿地斑块面积及绿地斑块平均面积小,绿地优势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均较高;绿化道路廊道总面积和平均面积均较大,分别达到87660m^2和17532m^2,且绿化道路廊道总面积分别占廊道景观总面积和景观总面积的97.60%和98.43%,因而绿化廊道在绿地景观中占绝对优势。尽管廊道格局景观与对照格局景观相比空气相对湿度显著提高了6.29%,但由于承载着繁忙的交通任务,该景观区域环境噪声也同样比对照格局景观显著增加了21.47%.且TSP平均含量比对照格局景观高5.08%,大气NOx平均含量也比对照格局景观高9.06%。因此,廊道格局景观中大气NOx、粉尘和噪声污染严重,是城市中心商业区大气NOx、粉尘和噪声的主要污染源。总之,在景观总体格局上较均衡的城市中心商业区中,绿化覆盖率的高低对城市环境改善起着主导作用,而以大面积绿地斑块占优势、绿地斑块分布均匀、且绿地斑块与绿化廊道共存的绿地景观格局也对城市环境改善起着重要作用;且绿地斑块平均面积越大、破碎度指数越低、绿化廊道比例高,则其对环境改善的作用越大。因此,从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的可操作性上看,采用绿地斑块平均面积、破碎度指数和绿化廊道面积比例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合理性指标则更为简便、适用。
D.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是指什么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是指景观中存在某种潜在的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它由景观回中的某些关键答的局部、其所处方位和空间联系共同构成。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对维护或控制地块的生态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009年,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在激烈的竞标中取得了《遂宁西片区城市设计》竞标第一名的成绩。而我们打动评审专家与当地领导的核心内容,就是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对城市生态安全的保护,以及我们所提出的在生态安全格局保护下进行城市的扩张与建设的规划手法。
E. 用GIS分析城市绿地格局该怎么做
1)遥感图象抄处理(需要专业遥感图象处理技术),根据的的遥感数据类型进行城市绿地信息提取;
2)进行绿地类型分类,生成绿地景观类型图(矢量、栅格数据都可以);
3)下载景观格局定量分析软件Fragstats进行景观指数分析,有40、50种景观指数,来分析绿地景观的多义性、聚集度、连接度、破碎度等等,这些计算很容易进行;
4)最关键的是有生态学、城市绿地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合理的分析解释。
要做好这方面的研究,首先至少要掌握三方面的基础知识合技能:一是遥感方面,至少要掌握ENVI或者ERDAS等大型遥感软件1个;二是GIS技能,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ARCgis,或者你至少要会ARCVIEW;三是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
如果缺乏这些基本条件,我看你还是先别急着做这方面的研究,先从头学比较好!
F. 景观结构是否就是景观格局
景观结构是景观的组分和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和组合形式。
景观格局,一般是指其空间格局,即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和组合,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及空间分布与配置,比如不同类型的斑块可在空间上呈随机型、均匀型或聚集型分布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G. 对城市景观格局指数分析需要什么基础材料
你需要青岛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在ARCGIS中对其进行矢量化,再根据你所搜集的资料对矢量化的图附上属性数据,建立数据库,或者用青岛市的遥感图,在ERDAS中进行解译,结合ARCGIS获得青岛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和景观格局现状图,统计斑块数量,面积,周长等信息,利用景观生态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研究。
H. 简述景观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景观格局:景观组成的类型、数目及其时空分布。一般指景观的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是大小、形状、属性不一的景观空间单元(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规律。
其形成机制主要受自然因素(地形、高程、气候)和人为因素(城市化过程、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I. 研究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技术流程是什么
将生态学原理运用抄到我国的城市与区袭域规划工作中,探索能适应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思想,促进我国城市化地区生态绿地空间的保护和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上海景观#学会景观#设计师$培训课程>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构思提出了城市化地区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框架,并以江南的苏西常地区为例,进一步论述了有关城市化地区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调查分析和数量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