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景景观 » 冬天黄龙景色

冬天黄龙景色

发布时间: 2021-01-14 05:40:40

❶ 黄龙小学一年四季的风景作文260个字

西湖拥有抄着千百年的历史,袭那里空气新鲜,环境优美,景色怡人。与那辽阔无边的大海相比较,虽然它小许多,却比大海安静许多。

我5岁那年,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这水平如镜的西湖。我们来到西湖的北门,仰头一看,瞧见石门上刻着几个龙飞凤舞的“杭州西湖”四个大字。刚刚走进门,一股清爽的气息扑面而来。湖水清澈见底,湖里有许多金鱼在游来游去。岸边的垂柳摇曳着枝条,轻拂水面。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断桥,这里就是传说白蛇传中许仙与白素贞相见的地方。断桥之下,一大片荷花争奇斗艳的盛开着,荷花开满了大半个西湖,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

我们又来到了雷峰塔,过去的雷峰塔是土建成的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淋,旧雷峰塔倒了,人们建了一座砖砌成的新雷峰塔。塔里有旧塔的塔基,上面几层都是佛像和彩灯。现在它的面积很大,有半个天安门广场那么大,高达14层,是西湖中最大的塔。

过了很多年,我多次来到杭州,每次都会去西湖转转,再欣赏欣赏西湖的美景,我慢慢的爱上了它……


❷ 黄龙的景观有什么特色

黄龙沟具有世界罕见的钙华景观,规模宏大、类型繁多、结构奇巧、色彩丰艳,在我国风景名胜区中独树一帜。以其奇、绝、秀、幽的自然风光蜚声中外,被誉为“人间瑶池”和“人间天堂”。

黄龙本部除黄龙沟、雪宝顶、丹云峡等构成外,还有雪山梁、雪峰朝圣、观音洒水瀑、黄龙冰川等奇特景观。

黄龙沟下临涪江源流涪源桥,是一条长7.5千米,宽1.5千米的缓坡沟谷。沟谷内布满了乳黄色岩石,远望好似蜿蜒于密林幽谷中的黄龙,故黄龙沟的名称来源于此。

黄龙沟连绵分布钙华段长达3.6千米,钙华滩最长l.3千米,最宽170米,彩池多达3400个。钙华石坝、钙华彩池、钙华滩、钙华扇、钙华湖、钙华塌陷湖、钙华塌陷坑以及钙华瀑布、钙华洞穴、钙华泉、钙华台、钙华盆景等景象一应俱全,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天然钙华博物馆。

黄龙沟在当地为各族乡民所尊崇,藏民称之为“东日”和“瑟尔峻”,意思是东方的海螺山和金色的海子。这里沿袭的庙会,一年一度盛况空前,西北各省区各族民众均有参加。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共同组成了黄龙沟的人间奇迹。

岷山主峰雪宝顶是藏民心中的圣山,藏语叫作夏尔冬日,意思是东方海螺山。在古冰川和现代冰川的剥蚀和高寒的融冻风化下,雪宝顶四壁陡峭,银光闪烁,俯视着整个黄龙自然保护区。

雪宝顶终年积雪,山腰岩石嶙峋,沟壑纵横,高山湖泊星罗棋布,较大的海子有108个,山麓花草遍布,灌木丛生,松柏参天。这里生长着大量的贝母、大黄、雪莲等名贵中药材,同时也是青羊、山鹿、獐子等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场所。

雪山梁位于雪宝鼎腹地,是涪江的源头,海拔4千米,是进入黄龙沟的必经之路。积雪的山梁上遍插藏族人民信仰的五色经幡。

蓝、黄、绿、红、白五色分别象征天、地、水、火、云。印有经文或图案的五色经幡,随风飘动,这是虔诚的藏族人民对大自然崇拜的一种形式。

雪山梁是高寒岩溶和冰川堆积而形成的,其主要景观有淘金沟。沟内千仞绝壁层层叠叠,大小溶洞形态奇特;张家沟,沟内冰川湖泊蓝如宝石;关刀石,登临峰顶极目远眺,高山远景一览无余。

观音洒水瀑又名喊泉,位于岷山玉翠峰上。平常很难见到瀑水,游人想观其奇景,必须站在悬崖下放声大吼,顷刻间水珠就从崖上滚落了下来,吼声越大,水流量越多。片刻之后,一道瀑布随着吼声便形成了,吼声停止,瀑布随即消失。

据传说,当年,转山者们在此虔诚地念经,感动了观音菩萨,于是观音菩萨便洒圣水为他们消灾弥难,当地人将这一奇特的景观叫作观音洒水瀑。

黄龙沟冰川俗称冰河,是指由积雪形成并能移动的冰体。从冰蚀到冰碛形态,黄龙冰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冰川形成过程。一条条气势磅礴的冰川从主峰直泻而下,与苍莽的原始森林和缤纷的百花草旬交相辉映,绿海银川,气象万千,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在黄龙沟内,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上,雪多量重,由于下部积雪融化后支撑力大大减小,加上底部水流的润滑,于是成千上万吨冰雪便沿着陡峭的山坡,以每秒数十米的速度,朝山下崩塌。

发生雪崩时,只见一道道飞驰的雪流,好似一条狂暴的银龙,喷云吐雾,吼叫着越过山谷,冲过山崖,落进深渊。气浪的啸叫和松涛滚动之声绵延交错,数十千米山谷轰然作响,地动山摇,惊心动魄。

丹云峡起于玉笋群峰,止于扇子洞,绵延18.5千米,落差1.3千米,峰谷高差为1千米至2千米。这里冬天一片雪白,夏天山林翠绿,尤其是春天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和秋天一路枫叶红遍峡谷,这情景仿佛夕阳之下的火烧云从天而降,丹云峡因此而得名。

整个丹云峡,垂直高差约1.4千米,涪江贯穿其中,激流险滩。

当地人形容丹云峡的狭窄和深险峻,有“抬头一线天,低头一匹

练”“滩声吼似百万鸣蝉,搅得人心摇目眩”的说法。

❸ 杭州黄龙洞里面有什么景色

杭州西湖介绍

杭州西湖,是一处以秀丽清雅的湖光山色与璀璨丰蕴的文物古迹和文化艺术交融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她以秀丽的西湖为中心,三面云山,中涵碧水,面积6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为5.68平方公里。沿湖地带绿荫环抱,山色葱茏,画桥烟柳,云树笼纱,逶迤群山之间,林泉秀美,溪涧幽深。90多处各具特色的公园、风景点中,有三秋桂子、六桥烟柳、九里云松、十里荷花,更有著名的“西湖十景”以及近年来相继建成开放的十多处各具特色的新景点,将西湖连缀成了色彩斑斓的大花环,使其春夏秋冬各有景色,晴雨风雪各有情致。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它们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其它景点还有保俶挺秀、长桥旧月、古塔多情、湖滨绿廊、花圃烂漫、金沙风情、九里云松、梅坞茶景、西山荟萃、太子野趣、植物王国、中山遗址、灵隐佛国、岳王墓庙。
西湖不但独擅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而且还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西湖古迹遍布,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5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还有39处文物保护点和各类专题博物馆点缀其中,为之增色,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心醉神驰。西湖的美景不是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
行知提示:
1、交通:到西湖旅游可以乘坐1--5路旅游专线车,为自动投币,车票票价2元,还可以乘坐公交车到自己想到的目的地,公交车多为自动投币,车票票价为1元,另外,还能在西湖租一辆自行车做环西湖的自助旅行。
2、门票:部分景点门票价格(参考)

灵隐飞来峰 20.00 岳庙 20.00 六和塔 15.00
虎跑 15.00 茶博馆 10.00 南宋官窑 10.00
花港观鱼 10.00 曲院风荷 10.00 郭庄 10.00
三潭印月 20.00 动物园 15.00 六和塔登塔10.00
玉皇山 10.00 植物园 10.00 云松书舍 5.00
章太炎馆 3.00 苏东坡馆 2.00 柳浪闻莺 5.00
杭州碑林 2.00

杭州西湖风景简介(一)

云 栖 竹 径
位于五云山南麓的云栖坞里,为林木茂盛的山坞景观,翠竹成荫,溪流叮咚,清凉无比。长一公里的云栖竹径,两旁翠竹成荫,小径蜿蜒深入,潺潺清溪依径而下,娇婉动听的鸟声自林中传出,整个环境幽静清凉,与闹市相比,格外使人感到恰适轻松,爽心悦目。

满 陇 桂 雨
西湖秋游,日赏桂,夜赏月。赏桂以南山满觉陇最盛。桂花是杭州的市花。西湖栽培桂花,盛自唐朝。西湖早期诗篇中每每以桂入诗,都是西湖北山灵隐、天竺一带寺庙所植。而满觉陇秋赏桂花,是明以后才形成规模气候的。满觉陇亦称满家弄,是南高峰南麓的一条山谷。吴越时,这里多有小型佛寺,其中有一座圆兴院,后改满觉院,地以寺为名,花大约也是寺僧所植并渐成大观。
桂花学名“木樨”,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性喜湿润,满觉陇两山夹峙,林木葱茏,地下水源丰富,环境宜于桂花生长。这里的山民以植桂售花为主要经济来源,一代传一代,终于造就了这一片“金粟世界”。如今更是家家户户皆植桂,屋前后,村内外,满山坡,路两旁,一丛丛,一片片,一层层,举目皆是。每年中秋前后,几番金风凉雨,秋阳复出之时,满树的桂花竞相开放,流芳十里,沁透肺腑,诚如清人张云敖七言绝句《品桂》所云:“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桂花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花朵细小而量大盛开时,如逢露水重,往往随风洒落,密如雨珠,人行桂树丛中,沐“雨”披香,别有一番意趣。满陇桂雨入围新西湖十景后,满觉陇村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年年九、十月间举办西湖金秋桂花节,南山一带,车水人流,道为之阻,西湖秋游又添一大韵事。

虎 跑 梦 泉
西湖胜景,湖山相依相连,这相依相连的“使者”,便是三南云山间的泓泓清泉,道道溪涧。位于大慈山下的虎跑泉,则是西湖从多名泉中的翘楚。虎跑泉的得名,始于佛教神话传说,实际上这是历史上西湖名泉的开发、保护、利用乃至留存与佛、道信徒及寺观兴衰休戚相关的一种世俗的折射。

虎跑泉是地下水流经岩石的节理和间隙汇成的裂隙泉。它从连一般酸类都不能溶解的石英砂岩中渗透、出露,水质纯净,总矿化度低,放射性稀有元素氡的含量高,是一种适于饮用,具有相当医疗保健功用的优质天然饮用矿泉水,故与龙井茶叶并称“西湖双绝”。

龙 井 问 茶
龙井,一句龙泓,龙湫,位于西湖西南的风篁岭山。五代此地建有龙井寺,北宋时龙井已成为旅游胜地。诗人苏东坡常品茗吟诗于此,曾有“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苦蛟龙潭”的诗句赞美。相传龙井与海相通,因海中有龙,故名。且龙井之水,亦十分奇特,搅动时,水面会出现一条分水线,仿佛游丝摆动,然后慢慢消失。龙井泉水清澈甘洌,与虎跑、玉泉合称西湖三大名泉。龙井茶更负盛名。清乾隆皇帝曾到此采茶种茶,老龙井还留有“十八棵御茶”遗迹。乾隆还题“湖山第一佳“五个大字,并将过溪亭、涤心池、一片云、风篁岭、方圆庵、龙泓涧、神运石、翠峰阁定为”龙井八景”。新西湖十景将这里评为“龙井问茶”新景点。

九 溪 烟 树
九溪,俗称“九溪十八涧”。位于西湖西边群山中的鸡冠垅下。北接龙井,南贯钱塘江。源发翁家山杨梅岭下,途汇清湾、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云栖、清头和方家九溪,曲折隐忽,流入钱江。

十八涧系指细流之多,流泉淙淙。九溪与十八涧在八觉山下的溪中溪餐馆前汇合。一路重峦叠嶂,茶园散处,峰回路转,流水淳淳,山鸟嘤嘤。晴天秀色可餐,阴天烟云飘渺。明诗人张立赞道:“春山飘渺白云低,万壑争流下九溪”。清代学者俞樾游后赋诗说:“重重叠叠山、曲曲弯弯路,丁丁东东泉,高高下下树。”均道出了“九溪烟树”的无限风光。有林海亭、望江亭、溪中溪、人工瀑布等新景点。

吴 山 天 风
山是西湖南山延伸进入杭州城区的尾部,春秋时期,这里是吴国的南界由紫阳、云居、金地、清平、宝莲、七宝、石佛、宝月、骆驼、峨眉等十几个山头形成西南—东北走向的弧形丘冈,总称吴山。吴山不高,但由于插入市区其东、北、西北多俯临街市巷陌,南面可远眺钱塘江及两岸平畴,上吴山仍有凌空超越之感,且可尽揽杭州江、山、湖、城之胜。
吴山为山不高,主位独好,林茂泉丰,山上山四通八达,南宋以不,祠庙寺观越建越多,至明清,商业店肆纷纷挤入,步步楼台,处处寺庙,香客游人摩肩接踵,一片热闹景象。 城隍庙是吴山上最大的神庙,仿宫殿式建筑,基址可寻。 庙内空庭中古木参天,气象森严,大时樟树至今郁郁葱葱。在人们心目中,当年的城隍庙不可等闲视之,以至连山名也因此庙而顺口叫做城隍山了。

阮 墩 环 碧
西湖有三座人工岛屿:小瀛洲(三潭印月),湖心亭(北塔基),阮公墩。阮公墩是清嘉庆五年(一八00)浙江巡抚阮元主持疏浚西湖后,以浚湖葑泥堆壅成岛的,故后人称之为阮公墩。又因其泥软地低,常为湖水浸漫,俗呼其为阮滩。阮公墩成岛后,杂木葱茏,蔓草萋萋,天真未凿。
一九八一年,岛上建环碧山庄。这是一座仿江南私家另墅格局建造的庄园式园林,芳名《环碧》,告诉人们她借景湖光山色的独特优势。庄内揭出大 于林杪之上,随风招摇,颇存古风。 岛上矮篱围出庄园,园内茅屋竹阁,有环碧小筑、云水居等,轻盈灵巧。庭前屋后,植有香樟、枫杨、丹桂、紫薇、秀竹、芭蕉、常春藤等,既求其幽宁,又讲究朴质。岛边近水处,别设忆芸亭,取追想阮芸台(阮元号芸台)治湖堆岛、留绩西湖之意。

环碧庄建筑内部陈设古朴淡雅。日间, 乘船来访者可在此品茗、小酌;晚上,有庄主《员外》率一帮《家仆》、《侍女》着古典戏装与来客共行仿古 游乐文娱活动。

黄 龙 吐 翠
西湖北山栖霞岭北麓,茂林修竹深处,隐藏着颇具道教洞天福地气象的黄龙洞古迹南宋以来这里作为湖上五大祀龙点之一而享有盛名清杭州二十四景中有《黄山积翠》一景即指此一九八五年,集宗教文化内涵与寺观园林景象于一体面的黄龙洞辟建为仿古游乐园,入选新西湖十景。

黄龙洞山门到二门之间,有一段长而曲折的游步道,若从空中俯看,犹如一条游龙沿路古木修篁, 花草清池, 矮墙漏窗,颇多可赏景物。它在寺观园林构成上称为《导引》,就像一支前奏曲,对游人起着由俗入清、调整心、渐入佳景的作用。

黄龙洞的假山,以浑重的黄砂石块依照山势、地形的起伏抑扬而砌筑,或孤峰独立或聚石造型,或堆叠成峰。远望,石峰如林,重峦叠翠;入内,迷离曲折,剔透空灵,雄浑格与秀逸兼而有之。这与苏州园林假山以精致典型见长的风格迥然有别,显示了山林寺观造园艺术贴近自然、融合自然,深具匠心而又不着痕迹的长处与魅力。

黄龙洞竹景历史悠久,竹径通幽又是一绝。刚劲挺秀的大毛竹高达十多米,汇林成海;小巧的菲白竹却又矮至二三十厘米,茸茸可爱;竿细色深的紫竹,据说早先引种自普陀山;罗汉竹、笔杆竹、黄金嵌碧玉竹等点缀在假山、庭园等处,风韵萧爽。最值得一看的是方竹的竹,《体方有如削成,而劲挺堪为柱杖,亦异品也》。竹多,笋也多。每年清明前后,小雨初霁,暖风拂面,这里的墙边、路旁、山脚、庭后,随处有春笋破土而出,有的掀翻石块, 势不可挡; 有的两三丛生,竞争激烈。宁静的黄龙洞园里园处,洋溢着勃勃生机。

玉 皇 飞 云
玉皇山介于西湖与钱塘江之间,海拔二百三十九米,凌空突兀,衬以蓝天白云,更显得山姿雄峻巍峨。每当风起云涌之时,伫立山巅登云阁上,耳畔但闻习习之声,时有云雾扑面而来,飞渡而去。湖山空阔,江天 浩潮,此景此境被命名为[玉皇飞云]:以其壮阔、崇高而入选新西湖十景。玉皇山介于西湖与钱塘江之间,海拔二百三十九米,凌空突兀,衬以蓝天白云,更显得山姿雄峻巍峨。

宝 石 流 霞
西湖三面云中,葛岭、宝石山自成一体,景色奇特。它们的山体均由侏罗系凝灰岩构成,其中最多见的是熔结凝灰岩。这里的山岩呈赭红色,岩体中有许多闪闪发亮的红色小石子,每当阳光映照,满山流韦纷披,尤其是朝阳或落日红 光洒沐之时,分外耀目, 仿佛数不清的宝石在断断生辉。宝石山正因此而得名。
宝石山东巅,保淑塔巍然挺秀。好那窈窕、高耸的外形,与好的[美人]别称十分相合。这位[美人]诞生于北宋初年,原为九级砖木结构,直到明代重建时,依然保持这种与六和塔斯、雷峰塔并无太大差异的结构。现在的砖砌实心式样,是一九三三年重建时仿自清代原样,虽不能登临了,却以其漂亮的[容颜]和所处的显要位置而成为引人瞩目的西湖胜景标志物。

杭州西湖风景简介
苏 堤 春 晓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她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她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

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相邻,垂杨带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最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曲 苑 风 荷
曲院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南宋诗人王洧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后曲院逐渐衰芜,湮废。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院风荷景碑亭。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曲院风荷 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 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 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

平 湖 秋 月
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其实,作为西湖十景之一, 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这从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归舟夜湖,舟中赏月的角度抒写不难看出,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处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

位于景区偏西处的湖天一碧楼,原是清末民初犹太富商,“冒险家”哈同的私人别墅“罗苑”中的遗物,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新兴木刻运动的摇篮枣——八艺社所在地。如今,这里辟为西泠书画院,为湖山胜景更添一份书卷气。

断 桥 残 雪
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最大。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今日断桥,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八点八米,宽八点六米,单孔净跨六点一米,年前曾经大修,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桥东堍有康熙御题景碑亭,亭侧建水榭,题额“云水光中”,青瓦朱栏,飞檐翘角,与桥,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图。

明画家李流芳《西湖卧游图题跋 ——断桥春望》称 :“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还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盖山水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观之,断桥观瞻,可得湖山之神髓,岂独残雪!

柳 浪 闻 莺
今日柳浪闻莺,经过近四十多年不断的开发和建设,由当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园,演变为普通老百姓的大乐园。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载种垂柳及狮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树。在园中部主景区辟闻莺馆,又在距闻莺馆不远处置巨型网笼“百鸟天堂”,营造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闻莺馆东面,以草坪和密林带为主形成友谊园景区,引种了一批日本樱花,草坪北侧铺石砌台,矗立着”日中不再战纪念碑。闻莺馆西侧,是柳浪闻莺重建时填平水荡沼泽而营造的大草坪,草色遥连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侧,是迁建来此的康熙御题柳浪闻莺景亭碑;南侧种植了一片高大的乔木树林,与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构成富于层面,角度变化的生动图景。
公园北部早先的钱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园林风格,布局的庭院景区,沿用“聚景园”旧称命名。 园内亭台楼榭,假山泉池,小桥流水,矮墙漏窗,奇花异草,各据其位,合为胜景,全园曲径通幽,别有天地。

公园东南辟为群众游园文娱活动场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为杭州市民和八方游客晨间锻炼,假日休闲和节日庆典的好去处。 每到夏秋季节,这里又是消暑纳凉“夜花园”,歌舞,戏曲,电影和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不定期举办的各种各样的花展,灯会民俗风情表演等,吸引着人们。

花 港 观 鱼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南宋时,内侍官允升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花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时称卢园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目,用石建碑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今日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

雷 峰 夕 照
雷峰,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葱郁。其册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可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这座三面临水呈半岛状的名山,当年曾为南宋御花园占据。一九四九年以后,山上种埴了大量香樟、枫香、榆树等观赏树木,夕照林涛,景色依然富丽。

双 峰 插 云
巍巍天目山东走,其余脉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与北高峰古时均为僧人所占,山巅建佛塔,遥相对峙,迥然高于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入云,时隐时显,远望气势非同一般。南宋时,两峰插云列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帝改题为双峰插云,建景碑亭于洪春桥畔。其时双峰古塔毁圮已久,以至连此景原有的内涵也一度难为人知‘插云’者虚言也。设景碑亭于此,实为权宜之计。浮图对立晓崔巍,积翠浮空霁蔼迷。试向凤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烟低。这是南宋诗人王洧的《两峰插云》诗,它告诉人 们:双峰插云的景观.
双峰插云虽然自古至今其观党的地点和方式迭经变化,但南、北两面三刀高峰都是西湖妖山中极富登临之胜的著名山峰却至今未变。南高峰临折西湖,峰高二百五十七米,登山途中,峻岩显露,绝壁峥嵘。登上山巅向东俯瞰,西湖全景历历在目不是画图,胜似画图。北高峰海拔三百十四,是灵隐寺的坐山,从寺西侧上山,石磴多至数千级, 盘折回绕三十六弯,沿途山溪清流回转,林木重叠,古人有诗赞道:[一路松声长带雨, 半空岚气总成云]。山东侧,建有西湖叭一的载人索道,全长六成余米,上下山往返只需六七分钟。

南 屏 晚 钟
南屏晚钟,也许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画家张择端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尽管此图远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图》那么蜚声画坛,但却被记载于明人《天水冰山录》中。南屏山,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山高不过百米,山体延伸却长达千余米。山上怪石耸秀,绿树惬眼。晴好日 ,满山岚翠在蓝天白云得衬托下 秀色可餐,遇雨雾天,云烟遮遮掩掩,山峦好象翩然起舞,飘渺空灵,若即若离。后周显得元年(九五四),吴越国主钱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后来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的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净慈寺。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刹兴教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九七二),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营。净慈寺、兴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庙,形成继灵隐、天竺之后湖上又一佛寺群落,晨钟幕鼓,焚贝佛号,香烟烛光,南屏山从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南屏晚钟的情韵,悠然成型。南屏山一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岩石、洞穴等为其所迫,加速了声波的振动,振幅急遽增大后形成共振。岩石、洞穴便随之产生音箱效应,增强了共鸣。同时,钟声还以相同的频率飞向西湖上空,直达西湖彼岸,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

三 潭 映 月
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南北有曲桥相通,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水面外围是环形堤埂。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景称胜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 明万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成湖中湖,作为放生之所。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称为“三潭”,清初岛上又加营建筑曲桥,堂轩,沿内湖环植木芙蓉,复经清光绪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具风貌。
三潭印月景观富层次,空间多变化,建筑布局匠心独运。从岛北码头上岸,经过先贤祠等两座建筑,即步入九曲平桥,桥上有开网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让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谈笑,或留影,流连观照,饱览美景。

九曲桥东,隔水与一堵白粉短墙相望。墙两端了无衔接,形若屏风。但粉墙上开启四只花饰精美的漏窗,墙内墙外空间隔而不断,相互渗透。墙外游人熙熙攘攘,墙内却幽雅宁静,咫尺之间兀自大异其趣。

❹ 黄龙风景名胜区里都有什么

黄龙名胜风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西距松潘县城56公里,东离平武县122公里,总面积4万公顷。主景区黄龙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下。获得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绿色环球21,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梅利娜.迈尔库里世界文化景观保护与管理国际荣誉奖。黄龙沟景区具有世界罕见的钙华景观,规模宏大、类型繁多、结构奇巧、色彩丰艳的地表钙华景观构成了她的主景,在中国风景名胜区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一绝。综合景观出类拔萃 黄龙是以绚丽的高原风光和特异的民族风情为综合景观的基调。高山摩天、峡谷纵横、莽林苍苍、碧水荡漾,其间镶嵌着精巧的池、湖、滩、瀑、泉、洞等各类钙华景观,点缀着神秘的寨、寺、耕、牧、歌、舞等各族乡土风情。它们景类齐全、景形特异,但又组合有机,整体和谐,在高原特有的蓝天白云、艳阳骤雨和晨昏季相的烘染下,呈现出一派时时处处皆景,动态神奇无穷的天然画境。黄龙钙华景观,类型齐全,钙华边石坝彩池、钙华滩、钙华扇、钙华湖、钙华塌陷湖、坑,以及钙华瀑布、钙华洞穴、钙华泉、钙华台、钙华盆景等一应俱全,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天然钙华博物馆。 黄龙沟:</B> 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下临涪江源流——涪源桥,是一条长7.5公里、宽1.5公里的缓坡沟谷。沟内布满乳黄色岩石,远望好似婉蜒于密林幽谷中的黄龙,黄龙沟名即来源于此。明代(公元1368~1644年)在此修建了黄龙寺,用以奉祀黄龙。黄龙沟以它“奇、绝、秀、幽”的自然景观而蜚声中外,它酷似中国人心目中“龙”的形象,因而历来被喻为“人间瑶池”、“中华象征”。在当地更为各族乡民所尊祟,藏民称之为“东日·瑟尔峻”,意为东方的海螺山(指雪宝山)、金色的海子(指黄龙沟),并沿袭着一年一度盛况煊赫、波及西北各省区各族民众参加的转山庙会。 黄龙沟连绵分布钙华段长达3600米,最长钙华滩长l300米,最宽170米;彩池数多达3400余个;边石坝最高达7.2米;牟尼沟景区位于松潘县城西南,是黄龙风景名胜区的新景区。它集九寨沟和黄龙之美,却更为原始清净,且无冬季结冰封山之碍。景区内山、林、洞、海等相映成辉,林木遍野,大小海子可与九寨沟的彩池媲美,钙化池瀑布可与黄龙“瑶池”争辉。 扎嘎大瀑布: 在牟尼沟风景区原始大森林中,有一睽巨大的水流自104米高的台阶式钙华岩体上,汹涌咆哮着似自九天直倾而下,气势极为壮观,它是我国最大的钙华瀑布——扎嘎大瀑布。 扎嘎瀑布地处海拔3270米,瀑高93.2米,宽35米。上游是湖泊,下游为一串阶梯式河床。上百个层层叠叠的钙华环型瀑布玉串珠连,经三级钙华台阶跌宕而下,冲击成巨大钙华面而形成朵朵巨大白花,瀑声如雷,声形兼备。在大瀑布第二阶的钙华壁上,有一“水帘洞”,洞口水流飞挂,洞内气象万端。 溅玉台: 溅玉台是一座圆形的平石台,当瀑布从高山绝顶往下倾泻,跌落在此平台,浪花溅,如同白玉。经过一段陡峻的栈道,可以到瀑布中段的观景台参观。从这里往下俯视就是飞珠溅玉的“溅玉台”。离开观景台,栈道开始变陡。经过一段狂瀑,就到达札嘎瀑布的源头。 二道海: 二道海为牟尼沟风景区北部景段,和扎嘎瀑布仅一山之隔。二道海的名称由来已久,据说来自在于小海子、大海子这两个主要湖泊。《松潘县志》中也有记载:“二道海,松潘城西,马鞍山后,二海相连如人目。” 珍珠湖:又名煮珠湖,相传是九天仙女在这里煮珠炼泉所营造出的祛病沐浴池。这里水温较高,即便是大雪冰封的严冬时节,水温也在25℃左右。池边硫磺气味浓烈,常有人在此沐浴,据说能医治皮肤百病。 红星岩景区 红星岩景区红星岩景区以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的大量奇峰异石地貌景观和冰川堰塞湖为其显著特色,人迹罕见,颇具神秘色彩。 红星岩景区位于漳腊盆地东侧、岷山山脉西坡,该景点海拔较高,以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的大量奇峰异石地貌景观和冰川堰塞湖为其显著特色,人迹罕至,颇具神秘色彩。位于海拔4300米的“红星海”,湖面呈不对称的五角星型,宁静秀丽,周围繁花似锦。在其悬崖中部绝壁上有一眼红色岩洞,像鲜血染红一般,其成因至今未知。风起云涌之时岩洞隐没在云雾里,阳光照射时,却有曲红色的光芒冲破云雾时隐时现,诡谲奇幻。 雪宝顶景区 雪宝顶景区--雪宝顶雪宝顶,系岷山山脉主峰。海拔5 588米,位于松潘县城东50公里,《松潘县志》上有诗云:“岩悬势天穹,精莹凝太空,高凌世界外,寒冱群山中。”一幅高悬冷峭、突兀雄拔的雪山图画横芈发前。另外一首却写得更精彩:“晴空森玉笋,瘦动插天根,倘毓中原秀,应居五岳尊。”五岳,人皆称为万山之父,而此雪宝顶横空出世,玉笋攀天,高峭,伟岩、晶莹、挺拔,纵使五岳,也只好拜服其下。 雪宝顶山终年积雪,山腰岩石嶙峋,沟壑纵横,湖泊星罗棋布。较大的海子有108个,尤为著称的是四海:即像明镜般的东南圆海,势如城郭的西南方海,形似弯月的西北半圆海,宛如金字塔倒映的东北三角海。雪宝顶山麓花草遍布,灌木丛生,松柏参天。这时生长着大量的贝母、大黄、雪莲等名贵药材,同时也是青羊、山鹿、獐子等珍贵动物栖息、繁衍的场所。 雪宝顶山峰的西、北、南三面是高崖峭壁,令攀登者一筹莫展;东西面虽然坡度较缓,但也使人望而兴叹。中日登山队10年前登上了崖顶。考察后认为,这是一座在科学研究和发展体育事业等方面都有无限价值的“名山宝岭”。 四沟景区 四沟景区基本概述</B> 四沟景区距黄龙沟约12公里,为一条开阔的古冰川沟谷。沟口一带为平坦开阔的洪积阶地,古色古香的深山小镇黄龙乡即在此。 景区海拔2700—4200米,地形复杂多变,既有高耸入云的奇峰,又有开阔的河滩地带。原始森林和冰川,地震遗迹历经亿万年的沧桑变迁,至今仍然保持着当时的原貌,与美丽的田园风光相映成趣。它是距黄龙沟最近,但风格完全不同的一个景区。 地质遗迹 景区内的主要自然景观,是第四纪冰川遗迹不口原始森林。沟源头由奇异多姿的冰蚀地貌及近代地震灾害景观组成。那一个个突然塌陷的巨大山地台阶,猛烈崛起的岩石断层,每每令人触目惊心。 除此之外,沟内还有高山荒漠景观,形同高原上的“戈壁滩”。它们都是远古叫代强烈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留下的遗迹。这是爱好科学、喜欢探险的游客的乐园。 森林牧场 分水岭上为广阔的高山草甸牧场。站在分水岭上,可俯视九寨沟源头多姿的冰川堰塞湖及无垠的原始森林。古时候川西北著名的“龙安马道”就经过这里,因此沟内至今仍留有宽阔的马道。近年来游客至此,多下车骑马,或徒步进沟,饱览原始森林和高山草甸牧场的自然风光。 丹云峡景区 丹云峡景区-笔架山丹云峡以俊秀印峡谷风光,成为黄龙的“五绝”之一。它拥有丰富的树种、灌木和花草,是植物爱好者的天堂。丹云峡景区起子玉笋群峰,止于扇子洞,绵延18.5公里,落差1300米,峰谷高差为1000至2000米。这里冬天一片雪白,夏天山林翠绿,尤其是春天漫山遍野的红杜鹃、秋天一路枫叶红遍峡谷,那情景仿佛夕阳之下的火烧云从天而降,丹云峡因此而得名。山生云,树生风,丹云峡几乎每天都有云雾从林中升起,缭绕山间,时隐时现,游入至此,宛若走进了神话匹界。

❺ 黄龙景观的特点是什么 是在什么样的地理

满意请采纳哦,谢谢!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是由众多雪峰和中国最东部的冰川组成的山谷.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高山景观和各种不同的森林生态系,以及壮观的石灰岩构造、瀑布和温泉.这一地区还生存着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包括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
●自然遗产价值:
巨型的地表钙华景观
黄龙以规模宏大、类型繁多、结构奇巧、色彩丰艳的地表钙华景观为主景(表1),在中国风景名胜区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一绝.综合景观出类拔萃 黄龙是以绚丽的高原风光和特异的民族风情为综合景观的基调.高山摩天、峡谷纵横、莽林苍苍、碧水荡荡,其间镶嵌着精巧的池、湖、滩、瀑、泉、洞等各类钙华景观,点缀着神秘的寨、寺、耕、牧、歌、舞等各族乡土风情.它们景类齐全、景形特异,但又组合有机,整体和谐,在高原特有的蓝天白云、艳阳骤雨和晨昏季相的烘染下,呈现出一派时时处处皆景,动态神奇无穷的天然画境.黄龙主景沟为一条长3.6公里,宽30米—170米的浅黄色地表钙华堆积体,形似一条金色的“巨龙”.钙华体上,彩池层叠,飞瀑轰鸣,流泉轻唱,奇花异草,古木老藤点缀其间,大熊猫等珍希动物乐得其所.3400余个钙华彩池在阳光下洁净无尘,流光溢彩.各有各的娇媚,各有各的灵性.古人评黄龙:“玉璋参天,一经苍松迎白血;金沙铺地,千层碧水走黄龙”.
过渡状态的地理结构
黄龙在空间位置上处于单元间的交接部位.构造上它处在扬子准台地、松潘一甘孜褶皱系与秦岭地槽招皱系三个大地构造单元的结合部;地貌上属中国第二地貌阶梯坎前位,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四川盆地西部山区交接带;水文上为涪江、眠江、嘉陵江三江源头分水岭;气候上处于北亚热带湿润区与青藏高原一川西湿润区界边缘;植被上处于中国东部湿润森林区向青藏高寒高原亚高山针叶林草甸草原灌丛区过渡带;动物亦处南北区系混杂区.风景区内,又为东西向雪山断裂,虎牙断裂和南北向岷山断裂,扎尕山断裂,交叉切错,而且黄龙本部与牟尼沟景区在岩性、层序、沉积等古地理条件和地层构造、构造形迹上均有较大差异.这种空间位置的过渡状态,造成自然环境上的复杂性,蕴涵着不少未解之谜,为各学科提供了探索自然奥秘的广阔天地.
世界罕见的钙华景观
黄龙钙华景观,类型齐全,钙华边石坝彩池、钙华滩、钙华扇、钙华湖、钙华塌陷湖、坑,以及钙华瀑布、钙华洞穴、钙华泉、钙华台、钙华盆景等一应俱全,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天然钙华博物馆.它规模巨大:黄龙沟连绵分布钙华段长达3600米,最长钙华滩长l 300米,最宽170米;彩池数多达3400余个;边石坝最高达7.2米;扎尕钙华瀑布高达93.2米.这些都属中国之最,世界无双.它分布集中:在全区广阔的碳酸盐地层上,钙华奇观仅集中分布在黄龙沟、扎尕沟、二道海等四条沟谷中,海拔3000~3600米高程段.它过程完整:区内黄龙沟、二道海、扎尕沟分别处于钙华的现代形成期、衰退期和蜕化后期,给钙华演替过程的研究提供了完整现场.它组合精巧:在黄龙沟3600米区段内,同时组接着几乎所有钙华类型,并巧妙地构成一条金色“巨龙”,腾翻于雪山林海之中,实为自然奇观.
中国最东的冰川遗存
黄龙地区海拔3000米以上,广泛发育着清晰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其中以岷山主峰雪宝鼎地区最为典型.其特点是类型全面,分布密集,最靠东部.此区山高范围广,峰丛林立,单5000米以上高峰就达7座,其中发育着雪宝鼎(5588米)、雪栏山(5440米)和门洞峰(5058米)三条现代冰川,使此区域成为中国最东部的现代冰川保存区.主要冰蚀遗迹有角峰(分布于海拔4000米以上)、刃脊(3800米以上)、冰蚀堰塞湖(3900米以上)等;主要冰碛地貌有终质、中碛、侧碛、底碛等;分布于各冰川谷中,其中终债主要分布高程为3000~3100米、3550~3650米、3750~3850米.现代冰川和古冰川遗迹及其与钙华之间的关系等,均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❻ 黄龙山在哪,有哪些好看值得去的景色

黄龙山位于通城县麦市镇境内。
黄龙山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的幕阜山北麓,素有一脚踏三省(湘、鄂、赣)、一山发三水(修水、陆水、汩罗江)、一山藏两教(佛教、道教)、一山观两湖(鄱阳湖、洞庭湖)之称,主峰天岳峰海拔1528.3米,景区内有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处,佛教黄龙宗发祥于此,成为在国内佛教五禅七宗之一(与杨岐宗并列),至今在国内和日本有着广泛的影响力。黄龙山不仅是佛教黄龙宗的发源地, 也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的第二十五洞天。黄龙山洞天,周边一百八十里,名曰玄真太元天,是道教的地上的仙山,地位尊崇。
黄龙山旅游资源丰富,高山、峡谷、温泉、瀑布、高山湿地、历史名关与寺庙等资源要素齐备;登临黄龙山,流泉飞瀑宛如白练,云海瑶池恍若仙境,雄关耸峙,梵音袅袅,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黄龙山胜景素有“江南一绝”之称,这里生态原始、地貌奇特;这里空气清新、流水清澈、树木繁茂……活脱脱一个江南水乡的世外桃源,黄龙山山势陡峭、垂直落差大,海拨800米以上的群山中看不到人烟,原始风貌天然秀丽;加之三省交界、远离都市200公里以上的特殊区位,使黄龙山长久以来为世人遗忘,远离“粉黛”浸染,脱离“铅华”污浊,保持了它的天然面目。

❼ 黄龙洞春夏秋冬的景色怎么写

黄龙洞的景点还是特别漂亮的,而且春夏秋冬各有千秋,十分好看,特别好玩,是一个不错的景点。

❽ 九寨沟与黄龙的风景有何区别

1、九寨回来不看水,这说明九寨那水真是太漂亮了,各种的海子,清澈绚烂的内水,真是让你看过容之后永生难忘,再有就是九寨开发已很成熟,如果有时间,步行观景,那水,那山,很是仙境,走在栈道上,呼吸着新鲜微湿的空气,美啊!

2、黄龙呢,主要看钙化景观。没有九寨那么多景点,但最出名的就是那五彩池了,成梯田状分布,颜色区别很大。

黄龙是一条由一条由南向北,逐渐隆起的钙华山脊,地势极像一条昂扬腾越的巨龙,歇息在雪峰冰川晶莹的怀抱中。以宏大的地表钙华景观为主,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结构造型多姿多彩的喀斯特地貌之经典。黄龙景区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脚下,是一条由南向北,逐渐隆起的钙华体山脊,地势极像一条昂首腾跃的巨龙,歇息在雪峰冰川晶莹的怀抱中。
黄龙纵约7.5公里,横约1.5公里。从沟口拾级而上,巨龙的脊背蜿蜒起伏,无数滩流、瀑布湍湍而下,仿佛龙掌戏水;满山艳丽的杜鹃花、火红的枫叶、金光闪烁的毛苠,与色彩斑斓的大小彩池交相辉映,点缀出巨龙的奕奕神采。

❾ 几月份去九寨、黄龙旅游风景最好

黄龙的季节性稍微弱点
九寨的季节性很明显 9月底10月初 那时候树叶都黄了 景色绝佳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