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门景观
1. 浙江大学校园内有哪些地标性建筑
求是大讲堂:大家都知道,浙江大学的前身是“求是书院”,现在在我们的大西区依然可以看到气势恢宏的求是书院和求是大讲堂。不得不说,进入这块区域仿佛进入一片世外桃源。
月牙楼:顾名思义,因其建筑外观像月牙而得名,内部包含建工学院和校史馆。它坐落于整个紫金港校区的中部,启真湖畔,与日月交相辉映。
毛主席雕像:这座雕像应该是玉泉校区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价值的,很多游客来参观游览玉泉校区的时候,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去参观毛主席的雕像。
浙江大学正大门:浙江大学不同于其他大学的是…它的大门很稀少,想看最具有大学特征的大门,还真得到玉泉校区来(因为答主曾经一度在紫金港校区没有找到写着“浙江大学”四个字的大门在哪)
(1)校门景观扩展阅读
一、浙江大学有6个校区:
1、紫金港校区,地址: 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
2、玉泉校区,地址: 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
3、西溪校区,地址: 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
4、之江校区,地址: 杭州市西湖区之江路51号;
5、华家池校区,地址: 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路268号
6、湖滨校区,地址:杭州市延安路353号。2005年拆除,改为商业用地。
二、浙江大学之江校区最漂亮,值得参观。
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坐落在美丽的钱塘江畔、六和塔边的月轮山峦,原为之江大学所在地,前身为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于宁波创立的崇信义塾,1867年(清同治六年)崇信义塾从宁波迁到杭州,
1887年改名为育英义塾,1897年正式称为“育英书院”,1907年在月轮山峦修建新校舍,1911年2月正式迁入新校舍,因地处钱塘江弯曲处,成“之”字形,故改名称之江学堂。
三、浙江大学,直属于教育部,是首批7所“211工程”、首批9所“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九校联盟、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成员,
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哪些不错的地标建筑
当初是被地大的隧道吸引过来的!不过呆了快一年,也发现了越来越多超美的地方~
逸夫博物馆
我国首个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的大学
地大学子持学生卡免费参观哟,里面很多化石、矿物、标本,超级美的石头!我们在新生刚入学的时候,一起来参观过这里,之后也有带小伙伴们来这里参观,真的算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啦
地大的好看的建筑还远不止这些呢~只有来了这里慢慢发现啦!
3. 四川农业大学怎么样
一个小来学弟在这里上学,他源认为这是一个不差但也是211大学中发展比较靠后的一所大学,还是个网红学校,经常因为一些事情上热搜,不过这样也好,提高了不少知名度。
四川农业大学给予转专业学生很大的支持,学院不会因为学生成绩好而使出各种手段留人,只要不挂科,就大都有机会去准专业,并且转专业的难度不大。因此,那些因为调剂而到不喜欢的专业的学生,在来了学校以后还有补救的机会。
学校学风挺好的,学生也很朴实。周末或者其他时间,都能看到图书馆和教师有大批学生,学霸也不少,科研项目做得也是中规中矩。
4. 清华大学有哪些景点
1、近春园
近春园原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近春园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园”的中心地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
到1979年,荒岛才被修复。近春园景点的核心景观是被一诺大荷塘包围的一座岛,岛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树林掩映,岛西南侧有一古式长廊,此岛通过一座汉白玉拱桥与岸边相连。
5、荷塘夜色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胜的景色在近春园一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
1927年仲夏,朱自清教授感于世变,夜不成寐,夤夜走出家门到这一带散步,以其精妙的构思和生花之笔写下名文《荷塘月色》。
(4)校门景观扩展阅读:
1914年11月,梁启超到清华演讲,以《周易》的两个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激励学子,指出:君子自励犹如天体之运行刚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应见利而进,知难而退。
而应重自胜摈私欲尚果毅,不屈不挠,见义勇为,不避艰险,自强不息;同时,君子应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容载万物,责己严,责人轻,以博大之襟怀,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以宽厚的道德,担负起历史重任。
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概括成清华大学的校训。清华大学创建之初,曾由外籍教师创作了一首英文歌词的校歌,但词和曲都不令人满意。贺麟先生1925年在《清华周刊》上撰文指出:“我根本认为清华的英文校歌不能代表清华的精神,更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
我仔细一想,原来此歌是一位美国女士做的,才恍然觉悟此歌原来是代表很幼稚的美国化。……而此种美国化,又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923年前后,学校公开征集校歌,汪鸾翔先生应征的歌词,经校内外名人评审入选。
汪先生当时是清华大学教授国文和哲学的教师,为使校歌词旨隽永,他用文言文写成。三段歌词,气势宏伟,涵义深刻。贺麟先生认为,这首校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可以表示中国文化之精神。而同时又能符合校训,达出清华教育的宗旨。
且校歌措词亦颇得体,而大家均觉欣赏此歌。”他正式提议取消当时的英文校歌,用汪先生的中文校歌取而代之。
5. 学校的大门口处需要设计一个标志性的景观船,大伙觉得什么样的想法或者主意更加合适呢
计类的东西多少都需要有一些想象力,才能把抽象的设计变成新奇的现实模样专。学校如属果需要设计标志性的景观船宜从学校的精神以及文化历史中知道灵魂类的东西加以体现,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设计就可以了,冠奥通的景观船设计师认为可以让熟悉学校文化以及精神的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景观船作品通过评选通过后再交给相应的厂家帮助生产安装实现就可以了,希望对你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