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湖水景色
① 早晨湖面景色的描写
描写湖面景色的句子
1、湖是静的,蓝天白云静静的织在这幅画卷上,静静地……;湖是动的,白日阳光,夜晚月光,被一针一针的缝在湖面上;湖是软的,微风习习,波光万道,像一块迎风舞蹈的绸;湖是硬的,似一璧绿生生翡翠,闪烁的光泽。
2、夏天,雨水多了,湖面也宽了,碧蓝碧蓝的真像一块蓝宝石,小草像绿色的地毯。最美丽的就算火烧云了,从东边到西边都是红彤彤的,真像天上着了火一样。
3、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4、湖是活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的心,在追逐,在嬉戏。
5、这是一湾清澈的湖水,湖面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一切美不胜收,让人仿佛走进画卷之中。
6、湖面平静得像一面明镜,阳光一照,跳动起无数耀眼的光斑。
7、湖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湖是活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的心,在追逐,在嬉戏;湖是软的,微风习习,波纹道道,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8、阳光照在波光细细的湖面上,像给水面铺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碎银,又像被揉皱了的绿缎。
9、像宝镜一样的湖水映出了蓝天白云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绿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
10、湖面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11、阳光洒在湖面上,就像湖水姑娘穿上了银光闪闪的公主裙一样漂亮。
12、远处,有几只渔船飘在湖面上,一叶叶扁舟在湖面上荡漾。突然,湖面上传来了“轰隆隆”的声音,原来是一艘快艇在湖面上闪过在它的身后开出了一条白色的“陆”,随即碧波一层赶着一层欢快地向岸边涌来,有节奏地拍打着岸边的台阶,发出的响声像优美的旋律,仿佛在为龙泉湖弹琴!
13、湖面上水波不兴,船像在一面玻璃上滑行。粼粼水波,像丝绸上的细纹,光滑嫩绿。往远处望,颜色一点深似一点,渐渐变成了深碧。仰望天空,云片悠然地在移动,低视湖心,另有一个天,云影在徘徊。两岸的峰峦倒立在湖里,一色青青,情意缱绻的伴送着游人。
14、湖面终年碧波荡漾,幽静雅洁,()湖岸多湾,港湾曲折,有“一龙赶九龟”的地貌造型,现在被列为省自然风景保护区和国际龙舟赛场。
15、湖面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使其美丽的身影并不那么真切,一切又如同是一个美丽的幻境。
16、向前远望,满眼银光的水痕。淼淼碧波,层层水浪,风在自由的滑翔。清爽的水气,从浪尖,从石缝升起来。
17、湖畔的棵棵垂柳被狂风吹折了腰,脱尽绿叶的枝条来回晃荡,不停地抽打着起着波澜的湖面。
18、晶亮的湖面连着天,开始还浓淡分明,越远处,水和天便朦胧在一起,只透出一道水天相交的白色痕迹。
19、湖面上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的心,在追逐,再嬉戏。
20、阳光照耀着湖水,好像无数钻石散落湖面,发出耀眼的光芒。
② 描写湖水景色的成语
水平如镜
碧波荡漾
波光粼粼
碧波万顷
烟波浩渺
一望无垠
③ 温州天柱是湖水和柳树描写景色的作文
江河湖海是自然界中的大地风貌,是以水为主体的自然景物。人类离不开它,动植物也离不开它。怎样观察和描写它们呢?
描写江河就要注意江河的水势。如大江波涛滚滚,小河细水长流,溪水叮咚漫步……观察和描写的时候,就要注意水的动态、水流的缓急、波浪的大小。
请看下列例段:
黄河,那汹涌的波涛,铺天盖天席卷而来,呼啸之声十里可闻;它跳跃着,震动着,如飞龙跃入浩瀚的东海。
小河真美啊,清澈、碧绿、恬静,令人神往。远看它是那样的绿,绿得像一条翡翠色的绸带;近看它是那样清,清得可以看见河底那游动的鱼虾。夜晚,那弯弯的月牙倒映在清澈透明的小河上,是那样的美丽,又是那样的温柔。此时的小河更显得迷人。
有一天,夏汛突然到来,乌云翻腾,风雨呼啸,大江怒吼,惊涛骇浪震动群山,水头汹涌,连十二孔导流底孔都来不及宣泄,洪水以奔马之势泻过混凝土大坝,像遮天的瀑布倾入下游的河床,波涛澎湃,激浪飞腾,十里外都可以望见白蒙蒙的水雾,几十里外都可以听见哗然的水声。
例一,写黄河的汹涌水势,"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无可阻挡;例段二写的是一条小河的美丽与温柔。远看,"是那样的绿";近看,"是那样的清";夜晚看,"更显得迷人"。把小河描写得令人神往;例段三是写凶猛的洪水,"像遮天的瀑布倾入下游河床","几十里外都可以听见哗然的水声"。 上述三例虽然都是写江河景观,但写出了各自不同的特征。
观察和描写湖泊,除了注意岸边的景色外,还要看湖面的动态和变化。
④ 九寨沟自然景观是怎么形成的
九寨沟各种自然景观形成原因:
1、水色成因:九寨沟的湖水五彩缤纷,主要是由湖水对太阳光的散射、反射和吸收所致。
原因:在红橙黄绿青蓝紫单色光谱中,由红光至紫光,波长逐渐变短。由于九寨沟湖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浮游生物极少,湖水的透明度和洁净度极高,瑞利散射效应较为突出。根据瑞利散射效应,湖水中短波光的散射远大于长波光。
因此,九寨沟的湖水呈艳丽的蓝绿色。湖水中常见的Ca2+、Mg2+、HCO3-等离子也有增强短波光散射的作用。同时,由于湖水透明度高,湖底的灰白色钙华、黄绿色藻类对透射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反射,也增加了湖水色彩的层次和变化。
另外,九寨沟的湖泊处于地形起伏很大的深切峡谷中,不同地段同一时间或同一地段不同时间,太阳光的入射角及入射量、湖水表面对光的反射状况和湖水的透明度都有很大的变化,因而也造成了湖水色彩的更加变幻多姿。
2、瀑布成因:断层和生物岩溶作用;差异侵蚀和生物岩溶作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作用堆积和生物岩溶作用。
原因:九寨沟主要的瀑布有珍珠滩瀑布、诺日朗瀑布、树正瀑布、熊猫海瀑布、火花海瀑布和箭竹海瀑布,具有声、色、形之美。其成因主要有三种:
一是:断层和生物岩溶作用。九寨沟内的河床因受新构造断裂的影响,在纵向上呈阶梯状,这一道道地形阶坎形成了瀑布的地貌基础。因钙华沉积的“气泡效应”和“薄水效应”,在地形阶坎处易于钙华沉积,助推瀑布跌水陡坎的形成,如诺日朗瀑布。
二是:差异侵蚀和生物岩溶作用。由于一些岩层有软硬之差,抗蚀性强的岩层往往突起于河床中,因此硬岩层突起处首先形成小跌水,喜水的藻类在这些地方首先着生,于是在这些流速相对较高,水流相对较浅的地方首先沉积钙华。
由于第四系堆积物堰塞河谷形成凸堤,流水在其表面漫流时流速突然加快,有利于CO2逸出,加速钙华沉积。随着时间推移,钙华层层堆高。由于其前缘上部钙华生长速度大于下部,上部形成钙华的莲花状块体逐渐向前增长,当顶部钙华块体下延至坡脚时,就形成了直立的瀑布面,如珍珠滩瀑布。
三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作用堆积和生物岩溶作用。瀑布是在崩塌、滑坡、泥石流松散堆积物的基础上叠加生物钙华作用形成,如树正瀑布。
3、海子的形成:海子是九寨沟湖泊的别名。九寨沟湖泊众多,成因比较复杂,其发育的首要条件是形成汇水储水的盆地,即湖盆,第二是要有充填湖盆的水源。
原因:九寨沟湖泊多属于堰塞湖,也有少数是冰蚀湖,如长海上游的园海子和绿海子、藏马龙里海等海子。这些堰塞湖的堰塞物主要来源于冰川堆积作用、生物钙华作用和重力作用。这些堰塞物堰塞河谷,形成九寨沟湖泊的湖盆。他们大体可以分为4种类型。
一是在第四纪古冰川侵蚀和侧碛、终碛的基础上叠加崩塌、滑坡等重力作用堆积物堰塞形成,如长海、五彩池、上季节海。二是由生物钙华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作用堆积物共同堰塞形成,如天鹅海、箭竹海、熊猫海等;
三是由生物钙华堰塞形成,如树正群海等;四是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作用堆积物堰塞形成,如下季节海。填充九寨沟湖盆的水来源于大气降水,但不同的湖泊水源补给形式不完全相同,主要有降雨、地表径流、冰雪融水及地下水等补给形式。
湖水排泄方式主要有蒸发、向下游径流、地下入渗漏失。地下水补给和排泄主要通过地下岩溶裂隙、岩溶通道和由断层和向斜构成的汇水构造进行。断层、褶皱走向以及地势高低控制着湖水的补给和排泄,也控制着湖泊的发育方向;
4、地质演化史:地壳运动。
原因:距今约2.3亿年前,九寨沟尚是一片汪洋。经印支和燕山运动,九寨沟形成大量褶皱和断裂,整个景区上升为陆地。后来的喜马拉雅运动和新构造运动再次对九寨沟地层造成重要影响,使其再次抬升和发生褶皱断裂,这些褶皱断裂控制了九寨沟的岩溶格局。
到了第四纪,全球气候变冷,九寨沟先后经历了三次冰期,冰川分布广泛,主沟2900米以上均有分布。冰川作用形成的底冰碛、终碛垄在沟谷中形成隔档式微地貌地形骨架,构成了九寨沟海子雏形。冰川消融形成的终碛垄截断了则查洼沟的流水,形成了九寨沟面积最大的湖泊-长海,造就了九寨沟水体景观的基本格局。
全新世以来,地壳运动趋于稳定,气候向暖湿方向发展,雪线退至5000米以上,其下地带以岩溶、重力崩塌、泥石流等地质作用为主,造就和延续着九寨沟独特的层湖叠瀑景观。
5、喀斯特地貌:九寨沟具备了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有利条件:岩石构成,地质构造运动,气候降水,生物作用。
原因:九寨沟气温常年低于我国南方地区,地表的溶蚀景观不甚突出,除上游地表有一些溶沟、石芽外,溶蚀主要在地下进行。相反,最引人注目的是地表大量钙华沉积,形成钙华堤、钙华池、钙华滩、钙华瀑布等。
九寨沟蒸发作用较强、地下水溢出后压力减小、地形陡变处水流流速增大、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大量吸收,均有利于钙华的沉积,这种“反向”的喀斯特景观,成为大自然的一大杰作。
九寨沟内的岩石几乎全由石灰岩构成,厚达数千米;在地质构造运动的反复作用下网格状断裂系统十分发育,高原边缘的差异性抬升形成了巨大的地形反差,有利于岩溶水的循环运动;流域内气候湿润,降水较丰沛,森林茂密,土壤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使地下水PH值降低,大大增强了水对岩石的侵蚀能力;生物作用也加快了钙华的沉积;
6、独特的水循环系统:九寨沟碳酸盐岩的广泛分布和北西向构造的展布是九寨沟水循环的基础,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三水”循环构成了九寨沟水循环的主体,地下喀斯特通道在湖水的补给与排泄中发挥重要作用。
原因:长海是九寨沟最大的海子,但它没有地表出水口,长海下方的则查洼沟是一条干谷,仅有少量季节性湖泊。长海的水除一小部分通过海子前端的天然堤坝渗流补给到五彩池,更多的水通过北西向的地下喀斯特通道,向西排泄到日则沟湖泊中。
长海巨大的库容和它对日则沟内海子的补给,起到了一个调节水库的作用,即使枯水年份也以较稳定的补给量使日则沟的海子不至于干涸。
九寨沟内地表水、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源于大气降水,水量的盈亏根本上取决于降水量的变化和时空分配状况,从而导致上游直接接受降水补给的湖泊水位变化较大,景色随时而异(上下季节海),而由地下水补给的湖泊如五花海水位则较稳定。
(4)自然湖水景色扩展阅读: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世界上,与九寨沟类似的喀斯特景观仅有克罗地亚的普里特维采国家公园(PLITVICE);而九寨沟的景观规模和生物多样性远超普里特维采国家公园。
大约在4亿年前,这是还是一片浅海,生活着大量古生物。经过亿万年的地质运动,海消失了,出现了青藏高原。
后来,冰川活动将平坦的高原剥蚀,出现了一座座山峰,又刻下一道道高深宽阔的U型谷,九寨沟内的沟谷就是那时形成的。地震,又带来崩塌、滑坡、泥石流,渐渐出现了瀑布,诺日朗瀑布就是山体崩塌形成的。
崩塌的石块、泥土堵塞河道,积水成湖,又有了堰塞湖。沟内最美经典之一的五花湖便是泥土堵塞河道而来。
“九寨归来不看水”,是对九寨沟景色真实的诠释。泉、瀑、河、滩108个海子,构成一个个五彩斑斓的瑶池玉盆。长海、剑岩、诺日朗、树正、扎如、黑海六大景观,呈“Y”字形分布。
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蓝冰,被称为“六绝”。神奇的九寨,被世人誉为“童话世界”,号称“水景之王”。
⑤ 赞美湖景色优美的句
1、“万顷湖平常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古人赏景大都有闲情逸趣,平湖秋月,泛舟湖上,与友把盏,悠哉悠哉。白居易的“船缓进,水平流,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幅船头。”这便是古人游水时抒怀的写照。
2、从来不曾想到,泸沽湖竟有着如此的美丽。远远地望去,湖水被天空映得碧蓝,衬着几座远近不同的青山,恰如一颗遗落在绿色的丝绸之中的蓝宝石。荡舟湖上,不时的飘来几朵嫩白的小花,为这青山绿水做着点缀。远山之间饶着雾丝,留给人种种神秘的幻想。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不曾见过的,却为何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3、岛南湖面上的三座石塔,为明天启元年所立。许多游客都把它看作是杭州的“城徽”和西湖的标志。每当中秋月白,薄月当空,塔中点灯,有“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奇妙景观,亦“三潭印月”由此而来,据说当地人过中秋节,大都喜欢到三潭印月游玩。
4、荡舟在那烟波浩渺、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使人感到一种世外桃源般的感受。我陶醉在这没有粉饰的质朴圣洁的美中,想放声高歌,又怕破坏了这和谐的气氛。于是索性支起双桨,躺在小船上,任湖风轻拂我的脸颊,任碧波拍打船弦,任大脑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
5、第一次来太湖时,天上下起了春雨,这雨似乎总喜欢在江南一带凑热闹,这么一闹,倒给太湖增添了神秘,此时此刻,那雨滴和桥上的木板接触的灵巧的声音也能把人吸引住。
⑥ 关于中国湖水景色的古代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崔灏《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温庭筠《苏武庙》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⑦ 描写湖面景色的语句
《岳阳楼记》中时间和空间角度描写洞庭湖景的句子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是从空间上形容湖面的广阔和水势的浩淼。“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则又从不同时间洞庭湖的不同景色,表现它气象万千的变化。)
2、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阴天时的洞庭湖景)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晴天时的洞庭湖景)
⑧ 写湖的景色抒情400字,抒发自己对大自然,对湖水的美的感叹
去网上搜一下就可以了。
⑨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写出了日月潭景色的什么
写出了日月潭景色的迷人风姿。
出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第10课的课文《日月潭》,作者吴壮达。
《日月潭》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接着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然后描绘了它在晨午时分、晴雨天气的不同情状,展示了日月潭的景色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本文文质兼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生动和谐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风姿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景之美、文之美的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台湾宝岛的热爱之情。
(9)自然湖水景色扩展阅读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日月潭的环境、形状、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
第一自然段有三句话,概括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
第二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的形状,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句:“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写明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第三自然段写清晨,日月潭被晨雾包围着,朦朦胧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阳高照”、“清晰”写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濛濛细雨”、 “轻纱”、 “朦胧”几个词语点明了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这样的对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
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了全文,赞美日月潭风光秀丽、是旅游胜地。
⑩ 春天景物,湖水词语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春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 《渭城曲》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来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阳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韩俞的<早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描写春天的古诗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描写春天的古诗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描写春天的古诗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描写春天的古诗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描写春天的古诗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描写春天的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描写春天的古诗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描写春天的古诗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描写春天的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木兰花】严仁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宝奁如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写春日相思,更多的笔墨放在春天景色的描写上,相思仿佛成为情绪之点缀。上阕写春天的两幅景象:其一,春景繁盛。春风吹来,“荠菜花繁”,蝴蝶纷乱,喧闹盛丽。其二,春景过却。这时,大自然变得清净,甚至有点寂寞冷落。池水碧绿,落红吹断,繁华已逝。由春暮自然过渡到相思。游丝恨短是因为离人的思念太长,“罗带”宽缓是因为相思而消瘦。面对“宝奁”,看着自己容颜的改变,真是触目惊心。这首词写景色细腻而精练,抒情则依循寻常路径,写景的成就超过抒情。
《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
东城渐觉春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
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宋·钱惟演《木兰花》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宋·梅尧臣《苏幕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恼人天气又春阴 ——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宋·苏轼《定风波》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宋·苏轼《一丛花》
芳菲消息到,杏梢红——宋·贺铸《小重山》
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 宋·周邦彦《蝶恋花》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宋·李清照《声声慢》
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宋·陈与义《虞美人》
回答者:雨雨╃字JUN团 - 魔法师 四级 3-10 10:48
春游——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一夜风:一夜春风。
唐 王涯《春游曲》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飒飒:风声。唐 李商隐《无题四首》
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
唐 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唐 丘为《题农父庐舍》
不觉春风换柳条
唐 韩滉《晦日呈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 赵嘏《喜张沨及第》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若个:哪个?
唐•东方虬《春雪》
马踏春泥半是花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见:显现。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唐•刘方平《代春怨》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夜月》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野渡:野外渡口。
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
两句写初春将近时的景色。
唐•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唐•杨凌《句》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唐•温庭范《题望苑驿》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渌:清澈。
五代前蜀•韦庄《菩萨蛮》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五代后蜀•魏承班《玉楼春》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宋•钱惟演《木兰花》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冰笋:冰棱。意谓从冰棱的融化看到冬天已悄悄过去;从柳枝梢头看到春天已偷偷归来。
宋•张来《春日》
老树着花无丑枝
宋•梅尧臣《东溪》:“野岛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翠色:嫩绿的草色。和烟老:随着暮霭变成深绿。
宋•梅尧臣《苏幕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王安石《春夜》
恼人天气又春阴
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
宋•苏轼《定风波》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信:消息。露:显示。
宋•苏轼《一丛花》
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
竟日:整日。
宋•苏轼《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意谓春雨为春天的路旁增添了更多的鲜花,花儿在春风中摇动,满山弥漫着春色。
宋•秦观《好事近》
芳菲消息到,杏梢红
芳菲:指春花季节。
宋•贺铸《小重山》
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
韶华:美好的年华。东君:春神,这里指春天。
宋•周邦彦《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