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美景
Ⅰ 描写望洞庭美景的诗句
《望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诗句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翻译】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咸阳值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全文诗句如下: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翻译】
咸阳桥上细雨绵绵,像巨大的窗帘悬挂在天空,透过迷茫的雨帘可以看到江上的钓鱼船。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连那雨后的云彩也会飘到岳阳城的天。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说。其全文诗句如下: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翻译】
在巴陵放眼远望洞庭的秋色,每日可见君山孤零零地飘浮在水上。我和你分别后就像难和神仙相遇一样,怀念的心绪如同这浩瀚的湖水一般悠远深长。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翻译】
铲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让湘水畅快地四处流淌。这浩瀚的湖水像是无尽的美酒,让我们开怀畅饮,醉倒在这洞庭秋色中。
《赠少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翻译】
江湖漂泊,与君相逢叹晚,却苦离恨太多,黄叶飘飘,洞庭风起,心海涌波。知音酒不醉,夜别淮阴,祝君成功如韩信,月照高楼,心绪慷慨,共唱一曲人生《大风歌》。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翻译】
南湖的秋水,夜寒无水雾,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银河上青天。姑且把洞庭湖赊买给月宫嫦娥,再驾船到白云边上买桂花酒去。
《春夜闻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益。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翻译】
在寒山吹着笛子呼唤春回大地,被谪迁的人彼此对望不禁泪湿衣。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无数大雁,还没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飞。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谓。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翻译】
八月洞庭湖是一派秋色,潇水和湘水缓缓北流入洞庭。不能回家乡,只能在万里之外做返家之梦。离家远游之客五更梦醒,更加寂寞忧愁。不用打开书套http://www.slkj.org/a/24285.html,只想登上酒楼。我的朋友都在长安和洛阳,什么时候能和他们一起畅游。
《别舍弟宗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翻译】
生离死别人间事,残魂孤影倍伤神;柳江河畔双垂泪,兄弟涕泣依依情。奸党弄权离京都,六千里外暂栖身;投荒百越十二载,面容憔悴穷余生。桂岭瘴气山林起,乌云低垂百疫行;欣闻洞庭好,水天浩淼伴前程。聚会惟赖南柯梦,相思愿眠不醒枕;神游依稀荆门现,云烟缭绕恍若真。
《咸阳值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全文诗句如下: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翻译】
咸阳桥上细雨绵绵,像巨大的窗帘悬挂在天空,透过迷茫的雨帘可以看到江上的钓鱼船。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连那雨后的云彩也会飘到岳阳城的天。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诗句如下: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翻译】
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www.slKJ.org辉映迷离难辨。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登岳阳楼》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陈与义。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翻译】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翻译】
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无际。雁儿高飞,带走了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
《送刘山人归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频。其古诗全文如下:
却共孤云去,高眠最上峰。
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疏钟。
秋尽虫声急,夜深山雨重。
当时同隐者,分得几株松。
《中秋夜洞庭圆月》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姚合。其古诗全文如下:
素月闲秋景,骚人泛洞庭。
沧波正澄霁,凉叶未飘零。
练彩凝葭菼,霜容静杳冥。
晓栖河畔鹤,宵映渚边萤。
圆彩含珠魄,微飚发桂馨。
谁怜采苹客,此夜宿孤汀。
《洞庭湖君山颂》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吕岩。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午夜君山玩月回,西邻小圃碧莲开。
天香风露苍华冷,云在青霄鹤未来。
《洞庭湖寄阎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庭秋正阔,余欲泛归船。
莫辨荆吴地,唯馀水共天。
渺弥江树没,合沓海潮连。
迟尔为舟楫,相将济巨川。
《洞庭阻风》作者为唐代诗人、文学家张泌。其古诗全文如下: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
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
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
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题龙阳县青草湖》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唐温如。其全文诗句如下: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查慎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Ⅱ 刘禹锡在望洞庭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洞庭美景的诗句是哪两句
望洞庭
唐代 ·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内青螺。
运用容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是“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将青翠的洞庭湖山水比作白银盘里的一个青螺,以及“潭面无风镜未磨”,将静止的水潭表面比作镜子。
Ⅲ 《岳阳楼记 中从时空两个角度描写洞庭美景的句子是
从时间和空间来思考,应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Ⅳ 描写洞庭湖景色的诗句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唐代:刘禹锡《望洞庭》
白话文释义: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2,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出自宋代: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白话文释义:洞庭湖边静立着的纤草,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3,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出自唐代:雍陶《洞庭诗》白话文释义:湘山的倒影向天连,碧水山色啊掩映天。或许湘君前来梳洗,君山望镜自照面颜。
4,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出自唐代: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
白话文释义:清晨登上巴丘山,极目远眺,四方的景物无不尽收眼底。湖面明净倒映着天光,湖水清澈见底可以映现秋色。秋天的物色多么苍茫,岸上与水色都明丽清朗。山色青翠掩映了远处的林木,水色碧绿没有清冷的烟气。帆船轻漂,自江中向这里驶来,小鸟远去飞向日边。
5,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出自五代:牛希济《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白话文释义:洞庭碧波荡涤着万里晴空,君山一点仿佛凝在烟波中。山中的美景真是神居仙境,楼阁如玉砌,殿堂连珠影,镶嵌在月轮边上,与明月相映。平湖万顷凝着秋色的清冷,天边闪烁着时隐时现的晨星。经霜的橘林色更鲜浓。听人传说,罗浮山下,有暗道与仙境连通。
Ⅳ 望洞庭选择了什么角度,通过什么,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
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洞庭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的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出自《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原文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如下: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词句注释如下: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交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此句意思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一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5)洞庭美景扩展阅读:
《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
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Ⅵ 《岳阳楼记》中从时空角度描写洞庭美景的句子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美景,且大气磅礴,备受后人赞赏的诗句是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意: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内岳阳城容撼动。
这两句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Ⅷ 描写洞庭湖的美景 (100字)
举报
月光下的洞庭湖
秋天的夜晚,一望无际的天空中挂着一轮明亮的月亮回。湖边茂密答的树林中,有两座古色古香、金碧辉煌的小凉亭。
夜晚的洞庭湖比白天的洞庭湖更美。八百洞庭湖辽阔无边、风平浪静,湖水清澈见底。月光照着湖面上,波光粼粼、银光闪闪,就象一面巨大而又神奇的铜镜,它和月亮交辉映,浑然一体。
在湖中央矗立的君山小巧玲珑,非常秀美,真像一枚青螺。皎洁的月光照到群山上,就象是月光给它披上了银纱。美丽、宁静、和谐的洞庭,怎么不值得我们流连忘返
Ⅸ 描写洞庭美景的古诗是什么
一、有关洞庭湖的古诗(太多,只列出题目和作者)
1. 行路难(例句:洞庭水上一株桐)
朝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
2. 新亭渚别范零陵云(例句:洞庭张乐地)
朝代:南北朝 作者:谢眺
3. 渡青草湖(例句:洞庭春溜满)
朝代:南北朝 作者:阴铿
4. 拣贡橘书情(例句:洞庭贡橘拣宜精)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5. 游小洞庭(例句:湖山上头别有湖)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6. 早发赴洞庭舟中作(例句:阊门曙色欲苍苍)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7.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例句:江从西南来)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8. 题洞庭湖(例句:可怜洞庭湖)
朝代:唐 作者:蔡押衙
9. 洞庭湖(例句:东西南北各连空)
朝代:唐 作者:曹松
10. 送客(例句:故人洞庭去)
朝代:唐 作者:陈子昂
11. 和王昭符进士赠洞庭赵先生(例句:为爱君山景最灵)
朝代:唐 作者:高骈
12. 谅公洞庭孤橘歌(例句:不种自生一株橘)
朝代:唐 作者:顾况
13. 李张皇甫阎权等数公并有送别之……(例句:洞庭正波苹叶衰)
朝代:唐 作者:独孤及
14. 登岳阳楼(例句:昔闻洞庭水)
朝代:唐 作者:杜甫
15. 过南岳入洞庭湖(例句:洪波忽争道)
朝代:唐 作者:杜甫
16. 宿青草湖(例句:洞庭犹在目)
朝代:唐 作者:杜甫
17. 舟泛洞庭(例句:蛟室围青草)
朝代:唐 作者:杜甫
18. 早发洞庭(例句:长天接广泽)
朝代:唐 作者:方干
19. 赠钱塘湖上唐处士(例句:我爱君家似洞庭)
朝代:唐 作者:方干
20. 送僧归洞庭(例句:江山万万重)
朝代:唐 作者:顾非熊
21. 哭从兄苌(例句:洞庭违鄂渚)
朝代:唐 作者:顾况
22. 泊秋江(例句:岸如洞庭山似剡)
朝代:唐 作者:贯休
23. 洞庭玩月(例句:洞庭湖上清秋月)
朝代:唐 作者:韩偓
24.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例句:十月阴气盛)
朝代:唐 作者:韩愈
25. 岳阳楼别窦司直(例句:洞庭九州间)
朝代:唐 作者:韩愈
26. 洞庭送李十二赴零陵(例句:今日相逢落叶前)
朝代:唐 作者:贾至
27. 送夏侯子之江夏(例句:扣楫洞庭上)
朝代:唐 作者:贾至
28. 别洞庭维谅上人(例句:白云关我不关他)
朝代:唐 作者:皎然
29. 洞庭山维谅上人院阶前孤生橘树歌(例句:洞庭仙山但生橘)
朝代:唐 作者:皎然
30. 奉陪郑使君谔游太湖至洞庭山登上真……(例句:郡斋得无事)
朝代:唐 作者:皎然
31. 奉同颜使君真卿清风楼赋得洞庭……(例句:名山洞府到金庭)
朝代:唐 作者:皎然
32. 送顾道士游洞庭山(例句:见说洞庭无上路)
朝代:唐 作者:皎然
33. 送维谅上人归洞庭(例句:从来湖上胜人间)
朝代:唐 作者:皎然
34. 太湖馆送殷秀才赴举(例句:春风洞庭路)
朝代:唐 作者:皎然
35. 投知己(例句:若为令忆洞庭春)
朝代:唐 作者:皎然
36. 与朝阳山人张朝夜集湖亭,赋得各言其志(例句:洞庭孤月在)
朝代:唐 作者:皎然
37. 赋洞庭(例句:周极八百里)
朝代:唐 作者:可朋
38. 洞庭隐(例句:高卧洞庭三十春)
朝代:唐 作者:来鹄
39. 夜泊湘江(例句:湘山木落洞庭波)
朝代:唐 作者:郎士元
40. 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果流澧州(例句:昔别若梦中)
朝代:唐 作者:李白
41.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例句:修蛇横洞庭)
朝代:唐 作者:李白
42.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例句:九日天气清)
朝代:唐 作者:李白
43. 临江王节士歌(例句:洞庭白波木叶稀)
朝代:唐 作者:李白
44.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例句:今日竹林宴)
朝代:唐 作者:李白
45.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例句:洞庭西望楚江分)
朝代:唐 作者:李白
46. 秋登巴陵望洞庭(例句:清晨登巴陵)
朝代:唐 作者:李白
47. 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例句:日晚湘水绿)
朝代:唐 作者:李白
48. 宿洞庭(例句:白水连天暮)
朝代:唐 作者:李端
49. 帝子歌(例句:洞庭明月一千里)
朝代:唐 作者:李贺
50. 送刘山人归洞庭(例句:君逐云山去)
朝代:唐 作者:李频
二、洞庭湖的对联
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湘籍)写的一幅长联是这样的: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 两字关情,膝子京百废俱兴,吕纯 阳三过必醉。诗那、儒那、吏那、 仙那?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 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楼东道崖疆。潴者、 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向谁领会得来?
李白为岳阳楼写过联句:“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来第一楼。
四面河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洞庭湖八百里波滚滚浪滔滔大人从何而来
巫山峡十二峰云霭霭雾蒙蒙老子自天以降
四面风光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Ⅹ 望洞庭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的洞庭美景
主要描写了在秋夜月光下洞庭湖平静如镜、水月相和的美丽的山水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