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风景
⑴ 描写“南京风景名胜”的句子有哪些
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历经沧桑,几番兴废,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中国四大文庙之一,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夫子庙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人文荟萃,商贾云集,素有“江南佳丽地”之美誉。
秦淮河是古老的南京文化渊源之地,而内秦淮河从东水头至西水关全长4。2公里的沿河两岸,从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素有“六朝金粉”之誉。自六朝至明清,十里秦淮的繁华景象和特有的风貌,曾被历代文人所讴歌。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原是祀奉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宋代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是就东晋学宫旧址扩建而成。元代为集庆路学,明代为应天府学,清代将府学迁至城北明国子监旧址,这里便成为江宁、上元两县县学。
过了文德桥,我们走进乌衣巷。乌衣巷窄小清清幽,两旁建筑错落有致,青砖粉墙,坡顶小瓦,显得十分古老,有一种怀古思幽感觉,我不禁想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的诗情意境。据说小这条的巷子原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所在地,因旧时王谢子弟喜穿黑色衣服而得名。
中山陵坐落在南京市郊区紫金山上,是一处雄伟壮阔而美丽的旅游胜地。走进中山陵立刻让你感到清爽,眼前一片翠绿,让人觉得气魄而庄重,刚刚走进博爱坊,就发现一座石碑,石碑上的子是凹进去的,听导游说起初建造中山陵时字是凸出来的,因为日军侵华时。这座碑遭到了破坏而那些字却变得凸进去的。
沿着大道,我来到了中山陵,顺着台阶往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山陵“博爱坊”。这是一座三门冲天式花岗石牌坊,中间横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的“博爱”两个镏金大字。通过“博爱坊”大门,就来到了陵门。陵门上有三个拱门,中门的横额上刻着“天下为公”四个字。陵门后面是碑亭,正中有一块高达9米的丰碑;上面刻着“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最后,我们来到了祭堂,孙中山的遗体就安放在这个圆石坟里,并用钢筋水泥密封。正中是一尊大理石雕的孙中山先生坐像。他梳着整齐的头发,正笑眯眯地望着我们,显得格外高大,令人肃然起敬。
玄武湖五洲之间,桥堤相通,别具其胜.并种植荷花,夏秋两季,水面一片碧绿,粉红色荷花掩映其中,景色迷人。巍峨苍绿的紫金山,小九华山供奉唐三藏舍利的北极阁,鸡鸣古寺的宝塔,中国最漂亮的火车站和最现代的建筑太阳宫与玄武湖美丽风光相辉映,构成一幅古典美和现代美融为一体的美丽绝伦的山水画卷。
清晨,我们来到紫金山西北山脚下,这里有很多登山的人,有老人,孩子,大学生和单位组织的员工。我们随着人流一起向紫金山头陀岭进发。一路上不时传来草丛中蟋蟀的鸣叫和树林中鸟儿的歌声,我心情愉快极了。我们走到紫金山二道路,这里有二条路,一条由中马腰前往头陀岭,这条路比较陡峭,危险,刺激。一条由西马腰前往头陀岭,这条路相对平坦些,容易爬。由于妈妈身体不好,她选择了走西马腰,我和爸爸走中马腰。
夫子庙,站在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边,对岸粉墙黛瓦中的秦淮人家的照壁上,一溜红红的灯笼,喜庆般的垂挂而下。古色古香的游船,在船桨的欸乃声中,咿咿呀呀,满载着南来北往的游客,畅游在十里荷花,歌舞声色,纸醉金迷,粉脂香飘,娇娘声浪,秦淮河岸的琴韵里。
到了总统府,远远望去,庄重的大门上面镶嵌着“总统府”三个金光闪闪大字,显得格外耀眼。往里走,鲜花、绿树、装点着古朴、幽静、充满民国风格的建筑。顺着印满历史痕迹的青砖路向前走,会看到四根红柱子,上面有一块匾额,写着“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就是孙中山的题词,也是他一生追求的理想。”老师一边走一边向我们介绍。
古老的六朝古都,氤氲的江南秀色,金秋十月,秋风送爽,正是秋游玄武湖的好时机。曾经的王朝禁地,时人可望而不可即。远望钟山如屏,水色怡然;行堤桥相连、水榭楼台间,曲径清幽,处处彰显着山水城林的景色相融,却又不失皇都的雍容华贵。沐浴过唐风宋雨,承载了明清浮华,一帘秋梦笼几世盛衰,如今只留下淡淡的历史遗痕。
⑵ 南京哪些地方风景好看
市区游览点以人文景点为主,主要景点有:明故宫遗址、太平天国王府、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原址、鼓楼、大钟亭、朝天宫等。
天王府
原为朱元璋所建的汉王府,清王朝把这里辟为两江总督署衙门。1853年3月,太平军定都南京,5月开始在原两江总督衙门的基础上修建天王府。1864年7月,湘军曾国荃部攻陷天京,放火烧了天朝宫殿,中心建筑五间八架的“金龙殿”与西花园内的石舫等等保留了下来。
朝天宫
是江南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依山而建,现为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5世纪,在今朝天宫所在的冶山上就曾建筑南京最早的城邑之一――冶城,此后历朝历代,均在此地建有名楼佳构,成为名士登临之地。
鼓楼
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至清时康熙皇帝南巡曾登临四望,次年,地方官在鼓楼基座上树碑建楼,并更名为“碑楼”,故有“明鼓清碑”之称。
栖霞山景区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困此得名。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拨286米,卓立天外,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名称虎山。
栖霞山驰名江南,不仅因为有一座栖霞寺,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构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层林尽染,南京人尢喜举家游览,民间有“春牛首,秋栖霞”之俗。
栖霞寺坐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栖霞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现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等主体建筑。
雨花台景区
雨花台景区位于中华门外约一公里处,是著名的旅游景区。
江南第二泉在雨花台东岗,原永宁寺内,因寺而名永宁泉。南宋时,陆游曾登雨花台游永宁寺,见寺中有一泉,色味俱佳,备加赞赏,品其为“二泉”。泉水从数米高的假山石中汩汩流出,汇集成池,池中泉水清澈见底,甘冽可口。
甘露井与第二泉相对而望。据载,此井是南京最古老的井之一,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井水清冽,久旱不雨也不枯竭,其味甘醇。
明孝陵景区
明孝陵景区名胜众多,风光秀丽,位于其正南的赏梅胜地梅花山,花开时节,暗香浮动,游人如织;东侧的紫霞湖、正气亭、定林山庄,林壑幽深;西南的中山植物园,佳卉留芳;东南的海底世界,令人留连忘返。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墓,坐落在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明孝陵是南京地区建筑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陵垣周长达22.5公里。其总体布局分为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孝陵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现仅存下马坊、禁约碑、内红门、碑亭中壁、石像生、方城明楼下部等砖石建筑。
梅花山在明孝陵南,原为东吴大帝孙权墓地所在,又称孙陵岗。梅花山遍植猩猩红、骨里红、照水、宫粉、玉蝶等珍品梅花万余株,是南京人踏青赏梅的胜地。山上有观梅轩、博爱阁等景点。
秦淮风光带
秦淮风光带地处南京城南。内秦淮河由东水关至西水关蜿蜒十里,河房水阁枕河而居,“东园”(白鹭洲公园)“西园”(瞻园)隔河相望,文庙以河为泮,古堡傍河而建,名胜古迹棋布河十里秦淮畔,沿河两岸酒肆茶楼、店铺民宅比邻而居,美称“十里珠帘”,是欣赏独具魅力的秦淮风光、品尝脍炙人口的秦淮风味、领略绚丽多姿的秦淮风俗佳地。
秦淮河风光带1990年入选为中国旅游胜地40佳之列。
沿江风景带
本区主要景点有燕子矶、岩山十二洞、狮子山、幕府山、静海寺遗址等,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必到之处。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于1968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公路桥全长4589米,宽19.5米,铁路桥蜿蜒达6772米,是我国桥梁之最。正桥的路栏上,镶嵌着200幅浮雕,正桥的两端建有四座高70米的桥头堡。南北两岸的公路引桥由富有民族特色的双曲拱桥组成,人行道上树立着150对玉兰花灯组,洁白雅致。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绵延十余里,“疑是银河落九天”。
燕子矶突兀江面,三面悬绝,远眺似石燕掠江,因此得名。燕子矶总扼大江,地势险要,矶下惊涛拍石,汹涌澎湃,是重要的长江渡口和军事重地。被世人称为万里长江第一矶。
⑶ 南京的景色
玄武湖,中山陵,明孝陵,雨花台,情侣园,栖霞山,夫子庙,动物园
玄武湖--玄武湖为古都南京国家级钟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AAAA级旅游区,名胜古迹荟萃。著名的历史文化人物郭璞、李白、王安石、郭沫若等,都曾在此留下身影,至今尚有遗迹与诗篇。
玄武湖景区总面积472公顷,其中湖面积368公顷,陆地面积104公顷。湖中分布着各具特色的五块绿洲,五洲之间,桥堤相通,别具其胜,山水城林相融之美彰显。
海底世界---由新加坡投资与中山陵园管理局合作兴建的南京海底世界坐落于南京市风景秀丽的中山陵梅花山旁。是融科普教育、观赏娱乐为一体的大型海洋生物展示工程。投资额约2亿人民币,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
南京海底世界有近200余种,10000多尾海洋生物。主要由大厅、电脑教室、亭廊、热带雨林展示区、海豹表演馆、企鹅馆、触摸池、海底隧道、人鲨共舞表演区、海底影院等部分组成。
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866~1925)的陵墓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中山陵坐北朝南,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红山森林动物公园位于中央门外南京城北的红山,和燕路南侧。东眺紫金山,西靠南京火车站,南临玄武湖,北望墓府山,占地68公倾。园内地形起伏,曲径通幽。树丛中分布着鸟类区、猛兽区、灵长类区、大型食草动物区和大型动物表演场、动物摄影场、儿童动物园、狮虎山等37个场馆,依山就势,布局奇巧。 全园占地87公顷。全园分五大景区:壮观阁景区(秋园)、鹿苑景区(夏园)、腊梅园景区(冬园)、杏花村景区(春园)、北入口景区。这里林木幽深,青翠葱郁,四季景象,各具特色,是南京目前陆地面积较大的公园,也是展示六朝遗风的专类园。园内有按六朝石刻复制的仿古石雕,分三列对称陈设,最前面一对是石兽辟邪,高3米;第二列是一对神道墓阙,又称华表,高6米;第三列是神道碑。 住惯了钢筋水泥的房子,过惯了日夜暄嚣的都市生活的人们,可曾想过何时来放飞一下自己的心情,倾听一下花儿细语、树儿呢喃,就到红山来吧!这儿有一块净土,有一片人与动物共有的天堂,这就是占地面积54亩的野生动物放养区。这里地形起伏、雪松密布、绿草如茵,不仅环境优美,其面积之大在国内也算少见。
夫子庙--位于秦淮河畔的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年),根据王导提议“治国以培育人材为重”,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当年只有学宫,并未建孔庙。孔庙是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的。因为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称夫子庙。在学宫的前面建孔庙,目的是在于希望士子遵循先圣先贤之道,接受封建教化。南宋建炎年间遭兵火焚毁;绍兴九年(1139年)又重建,称建康府学。元朝改为集庆路学。明初为国子学,将上元、江宁两县学并入,其后再毁再建。清初府学迁原国子监,便将夫子庙原府学故地改为上元、江宁两县的县学。咸丰年间再次毁于兵火;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
⑷ 南京市有哪些景点
南京市的景点有: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明孝陵、梅花山、瞻园、美龄宫等等。
1.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以夫子庙古建筑群为中心、十里秦淮为轴线、明城墙为纽带,串联起众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儒家思想与科举文化、民俗文化等为内涵,集自然风光、山水园林、庙宇学堂、街市民居、乡土人情、美食购物、科普教育、节庆文化于一体,是南京历史文化荟萃之地,也是中国著名的开放式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南京的母亲河,历史上极富盛名。这里素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
参考资料网络-南京美龄宫
网络-南京瞻园
网络-南京梅花山
网络-明孝陵
网络-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⑸ 我们南京市有什么风景名胜
【名胜】
明孝陵:明朝皇家陵墓的始祖,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陵寝。
夫子庙:即孔庙,六朝至明清为南京最繁华的地方,现已改造为中国最大的仿古街市。
新街口:位于南京市中心,中华民国时代发展为商业区,号称“中国最大的购物消费圈”。
玄武湖:位于市区东北部,明朝时为禁地,湖周建有围墙,湖内岛屿上存放黄册档案,号称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
莫愁湖:位于南京市区西部水西门外,古称“金陵第一名湖”。
大报恩寺琉璃塔: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景观之一,毁于太平天国,现拟议重建。
阅江楼:六百年“有记无楼”传奇楼。
明城墙: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墙。
中山陵: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先生陵寝,中国最宏伟的现代陵墓。
鸡鸣寺:南京著名古寺,建于南朝梁武帝时期,有“南朝第一寺”之称,“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
南京长江大桥: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公铁两用桥
台城:位于鸡鸣山北,为东晋和南朝的宫殿和台省所在地。现存一段明朝修建的古城墙。
静海寺:中国古代外交史和近代外交史重大事件的见证化身,建有郑和下西洋主题的郑和纪念堂和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主题的静海寺纪念馆。
江东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朝天宫:江南规模最大且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
中华门:中国最大的古城门,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
瞻园:著名江南园林。
煦园:著名江南园林。
江南贡院:江南地区最大的科举考试会场,清朝全国半数以上的状元在此接受考试。
总统府:中华共和的象征建筑,含原临时大总统府、两江总督署总督府遗址。
雨花台:雨花台烈士陵园
北极阁:中国近现代气象事业的摇篮。
无梁殿:位于灵谷公园内,是明代灵谷寺仅存的一座古建筑。
廖仲恺何香凝合葬墓:位于钟山西茅峰西南麓,背依天堡城,面对燕雀湖,东毗明孝陵。
栖霞山:地处栖霞区,以枫叶最著名,山脚有古刹栖霞寺。
燕子矶: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山石直立,如燕子凌空,是观赏江景的胜地。
紫金山:又名钟山,山势险峻壮观,如龙蟠之势,古迹名胜众多。是南京“龙盘虎踞”之说的龙头所在。明孝陵、中山陵等位于其南坡。
清凉山:又名石头山。是南京“龙盘虎踞”之说的龙尾所在。
石头城:在南京市区西北清凉山之后,原为楚威王的金陵邑,筑于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系自然山岩凿成,吴朝孙权在原址筑城。俗称“鬼脸城”(形如鬼脸得名)。
秦淮河:相传为秦始皇为泄金陵王气而开凿,实质是一条天然河流。发源于溧水东庐山以及镇江句容,在南京定淮门外注入长江。其中位于市区内的一段河道自三国至明清时期一直为繁华之地,被誉为“文化之河”。
金陵四十八景:南京最早有“金陵八景图”、“金陵二十名胜”、“金陵四十景”、“金陵四十八景”等说,其中“金陵四十八景”流传最广。“金陵四十八景”的说法最早起于明代,清初高岑曾绘《金陵四十八景图》。古金陵四十八景目前仅存半余。现代南京曾经进行过新景点评选活动,包括1983年评选的新金陵四十景,2004年评选的新金陵四十八景。
觉得解释合理来个采纳咯,做做任务~
⑹ 南京市有哪些免费景区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中山陵园、玄武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⑺ 南京著名风光
中山陵风景名胜区: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866~1925)的陵墓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中山陵坐北朝南,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中山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风景名胜区内,紫金山东峰茅山的南麓。钟山古称金陵山,汉代开始称钟山,东晋时开始称紫金山,紫金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主峰为北高峰,其余分别为西为天堡山和东为茅山,中山陵便坐落于此。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傍山而筑,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
孙中山逝世后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南京民国政府在紫金山选址建造中山陵。孙中山先生的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结果,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也有称:警世钟)式图案荣获首奖。“钟”含有警示之意,象征了孙中山先生对革命的贡献。吕彦直的方案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的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南洋大学校长凌鸿勋在评判报告中称赞吕彦直的设计图案“简朴浑厚,最适合于陵墓之性质及地势之情形,且全部平面作钟形,尤有木铎警世之想”。吕彦直还被聘请为陵墓总建筑师。1929年3月18日,中山陵工程还没有最后完工,吕彦直就因为患肝肠癌而去世了,年仅36岁。为了表彰他为建造中山陵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后来,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在中山陵祭堂西南角奠基室内为吕彦直建了一块纪念碑。碑的上部是吕彦直半身像,下部刻于右任所书的碑文:“总理陵墓建筑师吕彦直监理陵工积劳病故,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于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议决,立石纪念。”。
中山陵自1926年1月动工,至1929年主体建成。1929年5月28日,孙中山灵柩由北京运抵南京。三天公祭结束后,6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1931年全陵工程次第落成。中山陵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环绕中山陵的主体建筑,还有一系列纪念性建筑,如为便于孙中山先生家属守灵而在陵墓后上方建造的永慕庐、存储奉安大典纪念物品的奉安纪念馆以及宝鼎、音乐台、流徽榭、仰止亭、光华亭、行健亭、藏经楼等。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的“自由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这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调和谐,从而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孙先生逝世后,他的遗体历经了磨难,在守灵人尽职护卫下,才免遭不测。本来,孙中山逝世前,曾经吩咐葬礼仪式和棺木式样仿照列宁的格式,让民众瞻仰遗容。可当孙先生逝世时,苏联赠送的玻璃钢棺材没能及时运到,只好暂时安放在酉式玻璃盖棺木棺内,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石塔之中。当1925年3月30日苏联政府送来玻璃钢棺材时,孙中山的遗体已久殓半个多月了,由于防腐措施不当,遗容不能再供后人瞻仰,只好改为土葬。1929年5月26日,遗体从北京迁往南京,当时就在这卧像下5米左右处安放了从美国定购的紫铜棺。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想将遗体迁往台湾,但由于爆破墓穴势必会损坏遗体,因而作罢,终于使遗体得以安然保存在中山陵内。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
沿墓道前行为陵门,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再进为碑亭,碑亭平面近似方形,阔约12米,高约17米,一块高约9米的碑石上刻着由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国民党内四大书法家之一谭延闿(另三位是于右任、胡汉民和吴稚晖)。手书的“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孙中山当年以袁世凯保证清帝退位为条件,答应荐袁以自代,辞去临时大总统,由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所以是以国民党总理的名义下葬)的鎏金大字。字为颜体。1928年葬事筹备处认为先生思想和业绩非文字所能要概括,故决定不用碑文。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最高的平台有华表两座,后为祭堂。祭堂是仿宫殿式的建筑。长30米,宽25米,高29米,外壁用香港花岗石建造。堂顶是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式,上盖蓝色琉璃瓦。祭堂建有三道拱门,门额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代表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祭堂的门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字。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高4.6米,逼真生动,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罗·朗特斯基在法国巴黎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像座东西四周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浮雕。祭堂的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全文。堂后有墓门两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墓室在海拔165米处,与起点平面距离700米,上下落差73米。顶部用彩色马赛克镶嵌成国民党党徽,地面用白色大理石铺砌。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此像系捷克斯洛伐克雕刻家高崎按遗体形象雕刻的。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用一具美国制造的铜棺盛殓。墓穴直径4米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瞻仰者可在圆形墓室内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
音乐台在中山广场南面。舞台面积近250平方米,台后建有弧形大照壁,壁高11.3米,宽16.7米,具有汇聚声音的功能。台前有弯月状莲花池。池前依坡而建扇形观众席,可容纳观众3000余人。
藏经楼又名孙中山纪念馆。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茫茫林海中。是中国佛教协会于1934年11月发起募建的,次年10月竣工。此楼专为收藏孙中山先生的物品而建,包括主楼、僧房和碑廊三部分。主楼为宫殿式建筑,外观又像一座寺院楼,共三层,底层为讲经堂,并有夹楼听座;二楼为藏经、阅经及研究室;三楼为藏经室。楼后有回廊式建筑,长125米,壁面镶砌的是冯玉祥将军捐赠的河南嵩山青石碑138块,"三民主义"学说全文碑刻,共十六讲,计15万5千余字。每讲分别由当时的书法家张乃恭、陈天锡、连声海、李启琛、叶恭绰、郑洪年、陈仲经、蔡允、胡涤、彭醇士、王宜汉、李宣倜、王贤、邓粪翁等人书写,是一组书刻俱佳的珍贵文物。
美龄宫系蒋介石及其夫人宋美龄下榻的别墅,正式名称是“国民政府主席官邸”。1984年起,这座富丽堂皇,典雅秀美的别墅正式对外开放,并称为“美龄宫”,成为中山陵附近的一处著名景点。
1949年之后,刘伯承任南京市长时,特地从湖南运来2万株杉树和梧桐树,种植在这里。1960年12月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陪同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等贵宾晋谒中山陵。那时,为了支援农业,有关部门向陵园索取木材,紫金山的森林被大量砍伐。周总理指示“中山陵园不仅是南京市的、江苏省的,也是全国人民的,一定要保护和管理好”。第二天,采伐工人就全部撤出。多年来,中山陵园不断整修拓新,整个园林面积达3000多公顷。陵墓周围,郁郁葱葱,景色优美。2005年04月27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中山陵,举行拜谒仪式。这是自1949年两岸分隔56年来,中国国民党主席首次亲临谒陵。
中山陵两侧,长眠着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些风云人物,如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和国民党政要等。1928年,国民政府决定在中山陵东侧的灵谷寺址改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增建牌坊、纪念堂及纪念塔。在由灵谷寺无梁殿改建的纪念堂内,镌刻着北伐、抗日诸役阵亡将士姓名军衔,据计当时共刻碑10块,有人名33000多个。钟山北麓,还有座庄严肃穆的航空烈士公墓,墓碑上刻着3306位为抗日而捐躯的中、美、苏等国烈士姓名。
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夫子庙秦淮河风景区地处南京城南,秦淮河东起东水关淮清桥秦淮水亭,越过文德桥,直到中华门城堡延伸直西水关的内秦淮河地带。
一千八百年以来,这里始终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之一,美称“十里珠帘”。风景区以夫子庙为中心,具有明清风格、是庙市街景合一的文化、旅游、商业、服务等多功旅游胜地。
秦淮风光最著名的是盛行于明代的灯船。河上的船,不论大小,都一律悬挂着彩灯,凡游秦淮河的人,必乘灯船为快。朱自清在他那篇著名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此就有很好的叙述。
经过修复的秦淮河风光带,以夫子庙为中心,秦淮河为纽带,包括瞻园、夫子庙古建筑群、白鹭洲、中华门城堡,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景观,可谓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河房厅和民俗民风于一体的旅游线,极富情趣和魅力。
游览夫子庙秦淮风光的中心地带,可先乘车至明远楼,然后步行至贡院西街,入孔庙大成殿参观,大成殿现辟为南京乡土文化博览馆。参观后,可去附近的东市及西市选购一些旅游纪念品,并在贡院西街一带品尝一下各种小吃。然后到魁星阁下的码头,乘仿古画舫游览秦淮河,船上有导游向游客介绍十里秦淮的两岸风光及历史故事。全程约45分钟。下船后,可再到李香君故居和乌衣巷等地参观。
玄武湖:位于南京市东北城墙外,由玄武门和解放门与市区相连。1909年辟为公园。当时称元武湖公园,还曾称五洲公园、后湖等。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长约10公里,占地面积437公顷,水面约368公顷。湖内有5个岛,把湖面分成四大片,各岛之间有桥或堤相通,便于游览。湖水深度不超过2米,湖内养鱼,并种植荷花,夏秋两季,水面一片碧绿,粉红色荷花掩映其中,满湖清香,景色迷人。
玄武湖古称桑泊。原来只是一块因断层作用而形成的沼泽湿地,湖水来自钟山北麓。三国时吴王孙权引水入宫苑后湖,玄武湖才初具湖泊的形态。因为玄武湖玄武湖位于燕雀湖和宫城之北,故又名“后湖”或“北湖”。秦始皇灭楚后改金陵为秣陵县,玄武湖更名为秣陵湖,因汉时秣陵都尉蒋子文葬地湖畔,孙吴时孙权为避祖父孙钟名讳,遂名“蒋陵湖”。刘宋元嘉初年,宋文帝对玄武湖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疏浚,挖出来的湖泥堆积在一起,成了露出水面的小岛。其中最大的为“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合称“三神山”,或许这就是今天玄武湖中梁洲、环洲和樱洲的前身。传说刘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湖中两次出现“黑龙”(很可能是现在的扬子锷),因而又改称玄武湖。
珍珠泉风景区:位于南京市浦口定山西南麓。距浦口火车站及浦口轮渡7公里,鼓(楼)珍线公交车直达景区。本景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景区四季景色宜人:春季桃红柳绿,夏季林木葱郁,秋季天高气爽、层林尽染,冬季红梅傲雪。全年适宜旅游。
区内丘陵起伏蜿蜒,为老山东延的一部分。主要由白云岩、石灰岩组成,怪石嶙峋,山峰嵯峨。妙高峰、狮子峰、芙蓉峰矗立于北侧,最高峰为妙高峰,海拔255.5米。山峰环合,林木葱茏,谷深幽峻,碧水涟涟,泉逐云影,明珠万斛,情趣横逸。以山秀、石美、水丽、泉奇之雅誉著称。
早在南朝时期,梁武帝为高僧法定建定山寺于狮子峰下,香火缭绕,珍珠泉即始于斯时。后印度僧人达摩折苇渡江至定山寺,面壁数载。明清时代以珍珠泉为中心建楼、台、亭、阁三十余座,已形成了融山水园林为一体的优美景观,游人络绎不绝,被誉为“江北第一游观之所”。
1984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重建景区,并列为江苏省重点七发旅游项目——南京珍珠泉旅游度假区,度假区以“金陵四十景”之一的珍珠泉风景区为中心,占地区14.76平方公里。区内除有诸多南朝、明清等文化遗迹,还有为人们所欣赏及正在开发建设的景点及娱乐场所:珍珠泉源头,镜山湖游船、竹筏,观鱼、垂钓,媚泽亭,春风亭,梅海凝云,野趣及林下活动区,高尔夫球场,扬子鳄养殖园,跑马场,射箭场,木屋,石窟,幸运游乐宫,万国山庄,定山阁餐厅等。
珍珠泉风景区对于生活在日益拥挤喧嚣的城市人来说,环境的清新与宁静已是金钱难买之物了。景区内的湖光山色,足以将纷乱繁杂的心绪滤净,让人获得少有的静谧与清鲜,似有一种回归大自然母亲怀抱的温馨舒适感。她是南京市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融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疗养为一体的好去处。
莫愁湖:莫愁湖位于水西门外桥西,得名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莫愁是一位勤劳,善良,美丽,聪明的河南洛阳贫家女子。15岁那年,父亲病死,为葬父只好卖身。正巧,家住建康石城湖边的卢员外在洛阳,见莫愁美丽聪明,就买为儿媳。莫愁葬父后,挥泪辞母南下,不久,北方边塞受到敌军侵犯,丈夫应征戌边,谁料一别十载杳无音讯。纯朴的莫愁把心思寄托在帮助邻里扶危济难的善行之中,深受邻里称颂。但遭公公反对,莫愁不堪诬陷凌辱,投石城湖而死,以示反抗。后人怀念莫愁,便把她住过的地方和石城湖改称莫愁湖。
莫愁湖,六朝时称横塘。全园面积54公顷,湖面约33。3公顷。在宋、元时即有盛名,明朝定都南京后更盛极一时。清乾隆年间,在园内建郁金堂,筑湖心亭,遂成“金陵第一名湖”。解放后,莫愁湖畔原有建筑整修一新,并扩大了游览园地,增建了长廊、水榭、湖心亭、露天舞台等设施,遍植花木。今日莫愁湖,松林掩映,繁华似锦,成为南京的一座大型古典花园。现园内有胜棋楼、郁金堂、粤军阵亡将士墓等。公园两端为花卉盆景区,每年4月举行海棠花会,游人如织,热闹非凡。莫愁湖内
湖面宽阔,盛产莲藕,莲花十顷更是六代名湖引人入胜之处。远在明清,莫愁湖就栽植了大量莲花,每逢炎夏,莲花盛开,翠盖红花,香风阵阵,恍若绝代的凌波仙子,出淤泥而不染。
莫愁湖公园从日本引进的大批鸢尾花卉,自2002年五一起,在鸢尾专类园于游客见面。鸢尾专类园坐落在院内北圩水榭周边,是国内首家品种最多、栽植规模最大的菖蒲专类园。该园占地15亩,园中菖蒲遍植,以道路为界划分为黄菖蒲栽植区、燕子花栽植区、溪荪栽植区、品种栽植区。园内花卉品种丰富、色彩艳丽、花瓣各异、花型多变,形成了美丽的自然景观。
南京雨花台风景区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位于南京中华门外1公里处,面积为153.7公顷,绿地覆盖率达90%以上。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集体、全国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示范单位,并通过ISO9001/14001认证。年游客量达200万人次以上。
雨花台,三国东吴时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南朝时,佛教盛行,传说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设坛讲经,因说法虔诚所至,感动上苍,落花如雨,始得名。明、清两代,景区内的"雨花说法"和"木末风高"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为江南著名风景游览胜地。
雨花台是一座松柏环抱的秀丽山岗,高约100 米、长约3.5公里,顶部呈平台状,由3个山岗组成。东岗又称梅岗,中岗也称凤台岗,西岗延伸至安德门外,无别名。雨花台是革命烈士殉难处,在这里遇难的人和革命群众达10万之多。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由名胜古迹区、烈士陵园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和生态密林区六大功能区组成。近年来,新、复建了雨花阁、二忠祠、木末亭、乾隆御碑亭、方孝孺墓、辛亥革命人马冢、甘露井、曦园、怡苑、梅岗等20余处名胜古迹和楼台亭阁馆。如今,这里有气势雄伟全国规模最大的烈士纪念建筑群,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郁郁葱葱的山林,四季应时的花草,以及驰名中外的雨花石和闻名遐迩的雨花茶等,已成为集教育、旅游、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风景名胜区,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热忱欢迎国内外宾客前来观光.
南京栖霞山风景区
栖霞山古称摄山,又名伞山,地处南京市东北郊,位于南京市太平门外22公里处,三面环山,北临长江,风景区总面积860公顷,主峰凤翔峰海拔286米。被乾隆皇帝称为“第一金陵明秀山”。栖霞山古迹名胜很多,奇岩怪石不少,因之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自明代以来就有“秋栖霞”之说,“栖霞丹枫”为金陵新四十景之一,栖霞红叶种类很多,尤以枫香为主,包括红枫、鸡爪槭、三角枫、羽毛枫、榉树、黄连木等,每到深秋,山中漫山红遍,犹如晚霞栖落,蔚为壮观,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为我国四大红叶观赏风景区之一。山有三峰、东峰如龙称龙山;西峰似虎称虎山;主峰三茅宫又称凤翔峰、海拔286 米。山西侧称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每到深秋,满山红遍,景色十分迷人,是栖霞山吸引游人的主要景致。
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景点名“彩虹明镜”。向东有月牙池,然后就是栖霞寺大门。
从栖霞寺南侧围墙外山路向东行不远,就可看到舍利塔,该塔用白石砌成,五层八面,高约18米。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态生动传神。塔基上刻着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诞生、出游、苦行、坐禅、说法、降魔、涅磐。
千佛岩在舍利塔东边,依山而建,据统计共有佛龛294个,佛像515尊。大部分佛龛中有一尊主佛,两旁是其弟子或菩萨。其中最大的一尊是无量寿佛,连底座高达11米。佛像有坐有立,姿态各异,造型精美。但由于长期风化,雕像中许多细微部分都已剥落或模糊,甚为遗憾。
栖霞山还有若干自然奇观,饶有情趣。如栖霞寺东北.平山头的南坡上有一处青灰色岩石,表面呈波浪状,人称“迭浪岩”,十分罕见。此外还有“青锋剑”、”天开岩”、“一线天”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足以吸引四方游人。
栖霞山古迹遍布,山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誉。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临栖霞山,其中乾隆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跸栖霞山,风景区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处,历史古迹遗址80多处。荟萃了宗教文化、帝王文化、绿色文化、名人明俗文化、地质文化、石刻文化、茶文化。山中险峰、奇石、名泉、深涧与苍松、翠柏、桃花、红叶浑然一体,自然天成。隋舍利塔、唐明征君碑、千佛窟,禹王碑、乾隆行宫、万松山房、般若台、太虚亭、话山亭、陆羽茶庄等拱佑名蓝。千年古刹,佛学“三论宗”祖庭,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的栖霞古寺就座落在栖霞山西麓,经声悠扬,晨钟暮鼓,宛如人间仙境。
栖霞山的地学内涵也极为丰富,古生物化石众多,是许多地学名称的命名地,被专家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地学教科书”。
近年来,风景区在景点建设、园林绿化、文物保护、生态保护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逐步使这一融自然山水、石林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第一金陵明秀山”成为观光、旅游、朝圣、科考为主要功能的旅游胜地。
中华门城堡
南京的中华门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城堡,为明初都城的正南门,后称“聚宝门”,1931年改为中华门。明洪武二至八年(公元1369至1375年)在南京建康府城南门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中华门城堡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8米,总面积15168平方米,高20.45米,三道瓮城由四道拱门贯通。
各道门内原均有上下可启动的千斤闸和双扇木门,现仅存闸槽和门位痕迹。整个瓮城有藏兵洞27个,能藏兵3000余人。瓮城两侧各有坡道,可骑马登城。这种藏军设施,在古代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遇有敌人强攻时,可将敌兵放进城门,然后关起各道城门,把敌军截为三段,分而歼之,似如“瓮中捉鳖。”
中华门规模巨大,雄伟壮观,结构复杂,设计巧妙,是我国古代防御性的建筑,在世界城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华门,明代称聚宝门,为明初都城的正南门,1931年改用今名。
明代的南京城垣,是明太祖朱元璋听取朱升关于"高筑墙"的建议,自公元1366年至1386年兴建的。城垣沿用南唐都城的南面和西面的城墙,并扩建东、北两面城墙而成,周长33.676公里,高14-21米,下宽14.5米左右,上空4-9米。城垣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为我国古代第一大城。
中华门是南京城垣十三个城门中最大、最雄伟的一个城门。它位于南京城南,是在南唐都城南门的故址上重建的,整个瓮城南北长128米,东西宽118.5米,占地面积15168平方米。它的南面有雨花台作为天然屏障,门前后有两支秦淮河水横贯东西,前临长千桥,后倚镇淮桥,地势险要,为城南交通咽喉所在。
中华门共建有三道瓮城,由四道拱门(券门)贯通,各门均有可以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和双扇木门,现闸、门均无存,仅存闸槽和门位遗迹。在第二道拱门至第四道拱门上方建有木结构绞关亭(闸亭,现已无存),在首道拱门二层藏兵洞的南端东西两侧墙体上,尚存绞关石柱一对。
城门外壁高20.45米,除箭垛以外,全部用巨型条石砌成。首道城门上下共分三层,最上层原筑有一座三檐歇山顶敌楼,用以了望。据记载,公元1520年,明武宗南幸,曾于正月迎春日,在此坐观百艺,可见当年此门形制之宏大。清嘉庆年间,敌楼倒塌,筹款重修后,形制已缩小。1937年,重修后的敌楼毁于侵华日军攻占南京的战火中。
中层砖石结构(上砖下石),面北筑有藏兵洞7个;下层正中筑拱门通瓮城,面北左右各筑藏兵洞3个。瓮城东西两侧筑有宽11.5米、长86.1米的马道,马道陡峻壮阔,是战时运送军需物资登城的快道,将领亦可策马直登城头。
中华门瓮城上下两层分布有13个藏兵洞,加上东西两侧马道下方的14个藏兵洞,共计27个,可藏兵三千。首道拱门二层面北的中洞进深45米,宽6.85米,高6.32米,居各洞之首。这些藏兵洞在战争期间对于军需物资的储备和兵源的设伏,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华门建筑宏伟,结构复杂,设计巧妙,别具匠心。它的兴建前后历时21年,采用巨型条石、大砖与糯米汁、石灰、桐油拌合后砌成。砌城墙所用城砖,每块长约40-50厘米,宽20厘米左右,厚10厘米上下,每块重15-20公斤,这样厚重的城砖,烧制技术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城砖的制作由南京工部、京师驻军及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共125个县承担,烧成后由水路运送到南京。
为了保证城砖的质量,采取了严密的检验制度,每块砖上都在侧面印有制砖工匠和监造官员的姓名,一旦发现不合格制品,立即追究责任。所以城砖的质地细密坚实,虽经六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仍然完好如初,可见当时沿江人民为了建造这座宏伟的京城曾经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劳动。
八十年代以前,中华门城堡常年废弃,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1980年正式开放后,在国家旅游局、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园林局及秦淮区人民政府等单位领导和规划下,采用边开放、边维修、边完善内部设施的办法,相继设立了中华门史料陈列室、盆景园等,完成了城堡四周居民和多家商店工厂的搬迁以及大量积土乱石的清运平整,全面整修了二层朝北墙体,并着意绿化、美化环境。到目前为止,除敌楼、绞关亭外,基本上恢复了古城堡的原貌。
⑻ 南京的著名景区有哪些
1、中山陵
阅江楼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狮子山巅,屹立在扬子江畔,饮霞吞雾,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江南四大名楼之一,也是南京阅江楼景区的主要景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江南第一楼”之称。
(8)南京市风景扩展阅读: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87km²,2017年建成区面积1398.69km²,常住人口833.5万人,城镇人口685.89万人,城镇化率82.3%,是长三角及华东唯一的特大城市。
南京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截至2017年,南京有世界文化遗产1项(9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103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09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16处、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2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村)3个、A级景区56家,其中4A级以上景区23家,接待海内外旅游者共1229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68.9亿元,国际旅游创汇收入7.6亿美元。
参考资料:网络-南京
⑼ 南京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1、从旅游业的角度出发,南京分十大旅游风景区,即钟山风景区钟山、秦淮风光带风景区、石城风景区、长江风景区、栖霞风景区、南郊风景区、汤山风景区、两湖风景区、珍珠泉老山风景区和金牛湖风景区。
2、以玩钟山风景区为主。钟山又名紫金山,位于东郊,为宁镇山脉最高峰,山势雄浑,有“钟山龙蟠”之誉。钟山风景区方圆31平方公里,是南京最负盛名的游览胜地。全区山水相依,城林辉映,塔阁棋布,园囿纷呈,是中外游客来宁的必游之地。
3、从城墙豁口出去,到索道下站,乘索道到索道中站,下来游紫金山天文台,之后继续乘索道到上站,游头陀岭公园,也就是紫金山顶,南京的最高峰。
4、游秦淮风光带,夫子庙及秦淮风光带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地处南京城南,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其范围东起东水关、淮青桥、秦淮水亭,越过文德桥,延伸到中华门,直至西水关的内秦淮河地带,包括河两岸的街巷、民居、附近的古迹和风景点。
5、景点有:夫子庙、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桃叶渡与吴敬梓故居、瞻园、李香君故居、王谢古居、白鹭洲公园。
6、以石城风景区为主。石城风景区以城内的人文景观为主,也不乏湖光山色。先步行到中山门,游南京博物院,这可是中国排名第二的博物院呢,前身是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