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寺景观
㈠ 宝山寺的寺庙及风景名胜
宝山寺大殿
该殿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为全仿木石构建筑。明正德顺昌邑志载:“宝山在娄杉都,峭拔秀丽,群峰次第而列,正峰绝顶一庵,梁柱椽瓦之类,皆断石为之”。其梁柱用料粗巨,契合早期建筑肥梁胖柱审美特征,石构件仿木程序极高,雕刻精美,风格独特,有极高的文化、艺术、科学价值。国家专家考察后,认为全国仅见。二00一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00二年国家文物局已通过维修方案,将拨款150万元进行维修。近年来,宝山寺引起了全国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激发了各地游客的极大兴致,前来考察、观光者络绎不绝。
双圣墓碑
位于宝山寺南天门后方的双圣庙,为南天门同期建筑,庙内筑有供奉孙悟空兄弟合葬的两道神位墓碑,墓碑镌刻宝峰齐天大圣神位”、“通天大圣神位”等字样。其墓早于吴承恩《西游记》成书200多年,是研究当地神猴文化及前西游文献不可多得的文化遗迹和实物佐证
南天门位于海拔1305米的宝山主峰绝顶,全仿木石构建筑遗存,为宝山寺三庵之一(上庵南天门)。建于大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代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曾进行重建,后因岁月风雨侵蚀和雷电的损伤,加上文革时期的破坏,仅存残垣断壁式全仿木石构建筑遗存。石构件及建筑遗存建筑的精美雕刻,与宝山大殿的“肥梁胖柱”形成鲜明对比,为明代风格,为宝山寺国宝附属文物。
宋代壁刻
雕有“齐天大圣”信仰文字的洞窟壁刻,位于宝山主峰下的一处被当地居民俗称为“山狸洞”的古代人工矿洞内,海拔高度大约在1100米。深入山狸洞内约180米,可见一座不规则的石室,面积大约10平方米。在石室面朝东南的岩壁中央,竖行阴刻有繁体“圣见”二字。“圣”字高15厘米、宽11厘米,“见”字高12厘米、宽10厘米,两字上下相距4厘米。该壁刻字迹古朴,笔画线条呈中锋,笔势略带篆意,但字形结体一般,当属民间行为。圣见”二字的壁刻年代不晚于宋代
大圣庙
位于南天门遗址前,筑有供奉孙吾空兄弟合葬神位的大圣庙,为南天门同期建筑。两块墓碑各为“宝峰齐天大圣神位”、“通天大圣神位”。其墓早于吴承恩《西游记》成书二百多年,是古代名著《西游记》的重要实物佐证。站立宝峰山顶,四面风光尽收眼底:朝霞绚丽,晚霞灿烂,云雾诡序。宝山气候变化无常,在这里每天都可以让你领略到不同的景色。尤其是宝山佛光,时常在这里显现,佛光浓厚的神秘色彩吸引了众多游客。
须弥座
宝山寺石构大殿下的台阶石上所雕刻的花纹。古印度佛教中相传有一座虚拟的世界最高山叫须弥山,各路神仙都住在此山上。后来佛教传说又用它来实指喜玛拉雅山。用须弥山作台阶石上的花纹,以此衬托台阶上建筑的神圣和威严,只有重要的庙宇和宫廷建筑可以用须弥座作装饰花纹。
山巅古城
宝山古为顺昌最高山,为屯兵设城,难攻易守理想之所。历史上宝山筑有宠大山城,现有古城墙遗存。古城墙当地村民称为城墙脚,依峭崖而筑,古城墙自上湖村竹林上连绵至仙乳峰,约有七、八里长,因年代久远,大部倒塌,完整处尚存几百米,是游人探幽思古的胜景。古城墙沿线,山势陡峭,易守难攻,眺望山下景色,林海茫茫,竹海波涌,梯田阡陌,曲线动人。
宝山鸱吻鸱吻,又名鸱尾、螭吻: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文中所说的“巫”是方士之流,“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属水性,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传说,龙生九子,即龙与别的九样灵兽交配后繁衍出九个混血儿,而每子都不是龙,它们的名称分别是:贝履、霸下、狻猊、椒图、睚眦、嘲风、鸱吻、螭首、哜吻。他们不仅外貌不同,性格也不同。据说,龙的九子之一的鸱吻,住在南海,他能喷水成雨。汉武帝时,因宫殿经常发生火灾,依据“术士”们的说法,在宫殿的正脊两端装饰鸱吻即可镇火。由此看来,滴水大殿正脊两端雕塑的两个鸱吻,目的是为了防止火灾。人们还会发现,鸱吻的背上插一剑。相传,这把宝剑是许逊(公元239-374年,晋道士。字敬之,汝南人,家住南昌,学道于吴猛,后举孝廉,曾为旌阳县令,感晋室棼乱,弃官东归,周游江湖,传说东晋宁康二年在南昌西山举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宋代封为“神功妙济真君”,世称许真君或旌阳)的剑。鸱吻背上插许逊的剑有两个目的。一个是防鸱吻逃跑,取其永远喷水镇火的意思;另一传说是那些妖魔鬼怪最怕许逊这把扇形剑,这里取避邪的用意。
石构香炉在宝山寺正门外有一处元朝时期的香炉,称“宝炉”,高约3米,为全砂岩石结构,古拙质朴。正面阴刻着一副对联,字迹清晰可认,十分罕见。联语为:纳九州贡化万民愆愆,读音为“千”,罪过与过失之意。对联的含意是,纳全国的贡品,化解众生的罪过。此联口气之大,在全国民间寺庙中很难看到,应惟宝山寺仅见。
香炉的右侧面有一个古代“钱币”的标志。这座香炉在漫长岁月中,不但没有被风化,至今已成为专家考察顺昌宝山文化的重要文物。
上湖村景
车至上湖村,可拾级登山,从上湖村至宝山峰顶,仅五里山路。上湖村是一个景色秀丽的生态示范村,如世外桃源。村庄现有村民三十多户,主要经济作物稻谷、毛竹。村口可仰望宝山雄姿。村庄四周毛竹环绕,村口风景林古树参天,芭蕉林翠绿欲滴,板粟成熟季节果实累累。山涧沿村而过,山泉淙淙,瀑布飞泻。四面梯田,层次分明,韵味动人。村中有红豆杉、银杏等珍稀树种。千年古银杏成林,分布于村舍之间,从高处俯瞰,村舍在树木间隐现,翠绿与白墙相映,极为动人。每当深秋,银杏果实满枝,黄叶满树,村民在下采果晒谷,极富山村情韵。多年来,每当银杏果熟,摄影爱好者蜂拥而至,争相抢拍。村中主要景点有千年银杏群、风景林、梯级竹林、古笋竹林、古笋干作坊、清代厝桥、瀑布。上湖村地势较为开阔平坦,四周竹森、树林、瀑布,是休闲极好去处,该村是建立度假村的理想之地。
冰棱雾松宝山现为顺昌第二高山,奇峰突起,傲立群峦。山上风大雨急,多有冰雪,每年有降雪、霜期较长。每到霜降和下雪,宝山成了一个冰雪世界,漫山遍野雪白晶莹一片。树枝上下,峭崖巉岩挂满了粗细大小,长短不一的冰棱。冰棱长者一两米,短者盈尺,山上成了一个童话般的琉璃世界,且树木常形成白茫茫“南方雾松”的奇景。为南方山水罕见的景观。
上述天然景观及宝山其它独特的生态环境资源等构成宝山风景区投资开发不可多得的天然优势。
竹林宝山现在竹林万亩,为毛竹丰产示范片。为适应旅游环境,竹林已大部分实行责任制,严禁挖笋,规范间伐。上山途径的一片毛竹林,为古茶山演植而成,呈梯级分布,林间点缀古笋干作坊,很有特色,为别处少见。顺昌是全国竹子之乡,宝山周边的几个自然村是顺昌毛竹主要产区之一,未到山脚,沿途已见毛竹成林,一望无际。景区内的上湖、土垅、新村、马料坑等村庄,竹林环绕村边,景色秀丽,游人在竹林内竹闲游玩,饶有风味。
云海
每当春夏多雨季节和冬季多雾时节,在宝山顶眺望,云海翻腾,一望无际,群峰或隐没于云雾中或飘浮于云海上,变幻莫测,蔚为壮观。其景观可与泰山、黄山云海相媲美。登上宝山者无不为宝山云海叹服称奇。在宝山一年四季皆可看到云海,一年约有150天为云海天气。特别是冬季,十一月至春节期间为云海多出季节,这时的云海持续时间较长,要到中午方可散去。春夏季节,每当下雨,云雾蒸腾,群山若隐若现,云雾瞬息万变,处身峰项,如入仙山天境。雨后天晴,其景更为可爱,云海和群山仿佛全都洗过似的,云海雪浪滚滚,晶莹剔透,群山更加青翠妩媚。日出
宝山日出极为壮观,一轮磨盘大的红日或软溶溶贴近云霞冉冉升起,或金灿灿在群峰间奔腾跳跃而出。朝霞无限变化,绚丽多姿。每当朝阳升起,云海蒸腾翻滚。阳光映照云海,一会金黄一片,灿烂辉煌;一会晶白如雪,云峰四起。在宝山观日出,每日一景,变化无穷。宝山日出,闻名遐迩,每年都有成千上万游客专为日出登山而来。
㈡ 上海宝山区有些什么名胜古迹
宝山净寺
来源: 宝山区旅游局 作者: 发布时间: 2008年03月13日
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境回内,南有答郊环线可达,距离上海市中心约30公里。该寺始建于明正德嘉靖年间,原为唐氏别墅,其后裔改为佛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重修真武阁。道光初年再修殿堂,咸丰十一年(1879年)毁于战争,仅存真武阁,光绪五年(1879年)至二十五年重建山门、朝房、大殿、祖堂、塔院,改建真武阁为正殿,并改名玉皇宫。“文革”期间被工厂占用,1988年4月落实政策后大修,于1989年1月15日开光,改称梵王宫,1993年4月15日更名为“宝山寺”,1994年9月20日又定名为“宝山净寺”,2005年5月,进行移地重建。
花神堂
来源: 宝山区旅游局 作者: 发布时间: 2008年03月13日
明天启年间建,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因战争遭到破坏。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建,共3间,附偏房1间,迄今头门上有当地书法家朱六阶所书“花业公所”匾额。2005年,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修复,掀开罗店古镇改造的序幕。
㈢ 宝山寺的建筑结构
新的宝山寺采用传统伽蓝纵轴式布局,为晚唐宫殿式建筑风格,以非洲红花梨纯专木榫卯构造属,结构严谨,古朴大方。现在的宝山净寺,殿宇巍峨,有新建房240多间,华藏世界玉佛殿:四十间生活楼、作斋堂、僧人房之用;九间三层宾馆楼接待宾客,平房七间作客堂、佛经流通处、医务室、念佛堂等用;功德堂五间三层,无量寿殿、万佛楼已落成,作为水陆内坛,宽敞明亮,格外庄严,另有盆景园、金刚经塔亭等。尤以1999年竣工的七间加四层观音殿,集殿、台、塔于一身,超然绝伦。上层的花开见佛殿,为继山西五台山之后国内第二所建,充溢浓郁的宗教艺术氛围,金碧辉煌的佛台饰以玲珑剔透壁雕,一次次薰陶和净化了信众的灵魂,下层的圆通宝殿则以观世音菩萨八十四相的奇妙别致构图见胜。殿前六根5数学课高的青石龙柱,造型逼真,既庄重又精巧,令人赞叹不已。殿前300平方米的大理石,提供了人们徜徉遐思的广阔天地。再前,十座5米的汉白玉佛塔,直指苍穹,象征着三千大千世界的广阔无垠。
㈣ 上海宝山寺要不要门票具体地址是多少
要,庙内门票10元
地址: 罗店镇罗溪路518号
㈤ 宝山寺的简介
宝山,位于福建省顺昌县城西北部,主峰海拔一千三百零四米,北靠武夷山,东邻南平茫荡山,西与泰宁金湖、将乐玉华洞毗邻,总面积约三十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5.9%以上,有许多珍贵树种和国家保护的植物。奇峰、怪石、佛光、云海、日出,是宝山‘五绝’;砂岩仿木石构古寺、千年银杏、万亩毛竹林,是宝山‘三宝’。宝山寺大殿,南天门,大圣墓、猿祖石、水帘洞等诸多古迹,形成了宝山丰厚的人文景观。‘五绝’及原始森林、奇花异草、珍禽走兽,尤其是成群山猴构成了宝山特有的自然景观,其中最著名的是‘五石、三庵、三洞’,不仅奇险,而且独具风韵,是在建的省级风景名胜和我国历史神话名山,宝山寺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文物界被称之为全国罕见,福建仅有。宝山寺又名宝灵庵、宝山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三年(一三六三年),明万历四十二年(一六一四年)重修由元代建的大殿和清代重建的山门、前殿、厢房、凉亭等建筑组成,
占地面积三百六十二平方米。整座寺院从台基、地板、梁柱、屋顶到片瓦全部以石代木、仿木构造,连屋面望板也是岩石制作,建筑风格既有唐宋遗风,又有元代特征。大殿为花岗岩石为料的仿木构建筑,坐东南朝西北,面阔五间(十五.八米),进深四间(十二.三五米),穿斗减柱式梁架,单檐悬山顶,除两扇大门是木作外,柱、梁、斗拱、檩条、屋面、瓦件、脊饰、鸱吻等均为石材雕作,故构件断面皆较粗大、敦厚,颇有早期木构建筑‘肥梁胖柱’的特征。据现状分析,原构当为面阔三间、进深四间,明代重修时将东、西、北三面扩展,形成现有规模。明间九架椽屋前乳髺用四柱,次间九架椽屋分心前乳髺后三椽髺用五柱,砌上明造。明间梁架用巨石凿成月梁与梭形柱,梭柱收分明显。次间绝大部分采取压地隐起手法雕刻月梁和惮牵及两端收分的檩条,梢间穿斗不用穿插枋而砌以隔墙,墙体厚逾七十公分。柱础有双层素面、单层覆盆式和八瓣覆莲式三种,并与柱顶石连为一体。在平梁两端,异形拱、雀替等处都隐刻有纹饰,细腻精美。座斗、雀替、替木等多与梁枋石件相连雕刻成形,椽瓦以巴掌榫左右上下相合,屋顶举折平缓,在五架梁檩上盖石板瓦,后又覆盖一层板瓦。屋脊两端各置石雕鱼形鸱吻,正脊中置石雕宝葫芦。脊檩下刻有‘维大元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岁七月廿八乙未良日己卯时募众鼎建上祝’铭文,以及在檩、梁、枋、柱、惮牵和椽、瓦上阴刻有十几段元、明、清捐舍维修题铭,与明正德版的《顺昌邑志》中记载:‘宝山在娄山都,峭拔秀丽,群峰次第而列。正峰绝顶一庵,梁柱椽瓦之类,皆断石为之’相符。大门两旁置抱鼓石。檐廊左右天井内侧置须弥基座,束腰处雕刻莲瓣形壶门、缠枝莲花和金刚柱等。
宝山寺大殿是福建仅见有明确修建纪年的石仿木构元代殿堂建筑,是中国南方宋元建筑形式及技术发展的实物例证。经专家学者多次考察论证,认定宝山寺为全国罕见的元代优秀建筑。一九九六年九月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一年六月二十五日,宝山寺大殿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山处处与神猴文化有关,在宝山寺大殿,就有惟妙惟肖的‘宝峰猿祖’破石而出;宝山之巅南天门,以花岗岩石构建筑,目前仅余残亘断瓦,犹如圆明园废地址。有仿木石构双圣庙,庙内神龛上供奉有孙悟空塑像,左右石碑各书有‘宝峰齐天大圣’‘通天大圣’神位,据文物专家考证比《西游记》成书早了一百五十多年。宝山寺大殿外石香炉上的一列对联口气之大──‘纳九州岛贡、化万民愆’,专家称此种口气在一般民间庙宇绝对见不着。
㈥ 宝山寺的宝山寺的灵感事迹
宝山寺从一百多年前开始,就和准提菩萨有缘,一直得到准提菩萨的眷顾。专目前传承下来的“准属提行罡步走”修法就是宝山寺居士在大容山清修时,在岩洞中得到的伏藏传承,按照这个仪轨进行修持,能够快速得到灵验,所求皆办。相传在解放前,宝山寺的居士每次修这个法的时候,准提菩萨像手中的木剑和木镜子能够自由地飞行出入佛堂,化解一切灾难,增加众生的福报因缘。有一次修这个法门,剑和镜子飞出佛殿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成为宝山寺的一大遗憾。目前的准提菩萨手中的木剑和镜子仍然按照以前的尺寸复制。
㈦ 宝山净寺 宝山寺怎么样
罗店镇被称为金罗店,是宝山最大的一个镇,我抽了点时间特意去瞅瞅。一内条新商品容街卖各种百货,虽然没有老字号的美食点,但小摊熟食店很多,一座精美无比的老庙,一个有着来龙桥的罗溪公园,罗溪路上有好多饭店。镇上虽不是双休日,也热闹的可以,到处有卖草莓的小车,那么漂亮的大庙很吸引我,我很想看看。这是一座有500年的老庙,是老庙哦,我所拍到49张就是老庙了。老庙非常大,后面还在新建一片新庙,很壮观的...
㈧ 宝山寺的主要景观
寺院总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其中宗教核心区占地20亩,建筑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大雄宝殿、观音殿、药师殿、伽蓝殿、祖堂、藏经楼、法堂、方丈室、斋堂、僧寮等。根据规划,在寺院东侧还将建设配套园林,其中有塔、阁、楼、台、水榭、水池、牌楼等,建筑同样采用非洲红花梨纯木结构。
从练祁河北岸进入宝山寺山门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正山门,山门正中悬挂的是由世良法师亲自题写的“宝山寺”匾额。进入山门,顿感唐韵古风扑面而来。沿莲花池上的拱桥拾级而上,看到的是巍峨的天王殿、钟鼓楼和高耸的花岗岩经幢,东西连廊回转,幻若梦回大唐。整个建筑群布局通达自然,天地融合,以事表理,体现出佛教博大精深、微妙玄通的思想。
天王殿中供奉的是天冠弥勒菩萨,背后为韦驮菩萨,均为铜铸贴金。天冠弥勒安详垂目,跏趺而坐;韦驮菩萨宝杵撑地,威严而立。左右为四大天王,同样是铜铸,形象独具一格。天王殿东西两侧是钟鼓楼,分别供奉地藏菩萨和虚空藏菩萨。
由天王殿出来便到达舒朗开阔的丹墀,寺院的核心建筑——大雄殿即映入眼帘。大雄殿气势雄浑,凝重沉稳,斗拱撑起挑出的屋檐,犹如展翅的大鹏。殿内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两侧侍立迦叶尊者、阿难尊者,东奉大智文殊师利菩萨,西奉大行普贤菩萨。五尊圣像庄严无比,均为铜铸贴金(衣服采用金箔,皮肤采用泥金)。圣像背后为大型油画《海会云集图》,由著名油画家蒋云仲先生历时四载、精心创作绘制而成,并捐赠给寺院永久供奉。该作品吸收敦煌壁画和永乐壁画之精髓,以油画材料和中国传统工笔画技法,呈现了佛陀法音宣流,圣贤云来集,人天具共赞叹的殊胜场景,令观者宛如置身其中、亲临盛会。
大雄殿之后是藏经楼和综合楼。藏经楼为两层纯木结构,综合楼则集法务活动和办公生活于一体。综合楼主楼一层为法堂,二层为方丈室,三层为多功能厅;东面裙楼一层为斋堂,二层为僧寮;西面裙楼一层为办公区,二层为客房。整个综合楼均有半地下室,配电房、水泵房、地源热泵空调机组等都安装在地下室,可谓功能齐全,设施一流。
㈨ 宝山寺的重建
今年6月27日向富阳来市佛源教协会、富阳市宗教局递交《关于要求重建宝山寺的报告》,计划将宝山寺迁移新址,寺院占地面积60亩。综合用地100亩,山林景观保护地1000亩。已获得各级领导的赞同、支持,近日正等待正式批文下达。项目内容:一、宝山寺,包括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万佛塔等大中型寺院全套建制。占地60亩。(正等待批文下达)二、思过山庄(面壁思过,闭门思过之“过”),包括思过堂、思过林、清规院、戒律院、惩戒院、修身院、极乐世界、地狱、悔院、苦院以及素斋等。首创全国一流的,以僧人思过、悔过、惩戒、教养为特色的佛教文化教育、观光景区。占地100亩。(待策划、规划)投资估算一、新建宝山寺(一期):总投资估算1亿-1.5亿元人民币。计划争取中、外各界名流捐资重建,引资、集资5000万-1亿元人民币。二、新建“思过山庄”(二期):总投资估算1亿元人民币,争取中外各界、本省浙商投资、集资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