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景景观 » 蒙古名景色

蒙古名景色

发布时间: 2021-01-20 01:50:17

㈠ 内蒙古有什么风景名胜

1、呼伦贝尔大草原

海拉尔国家森林公园原为海拉尔西山风景区,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首府海拉尔区政府和工人新村西部,分为南园、北园、西园和后备资源区,统称为三园一区。

(1)蒙古名景色扩展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通称内蒙古,简称“蒙”。首府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较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主要由草原、古迹、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观”构成。森林景观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民俗游览主要包括蒙古族歌舞,蒙古族“男儿三艺”——赛马、摔跤、射箭,那达慕等。

参考资料:网络-内蒙古

㈡ 内蒙古的位置、风光和民俗和描写大草原的诗句文章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府呼和浩特市。

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内蒙古界于北纬37°24′-53°23′,东经97°12′-126°04′之间,东北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交界,南部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西南部与甘肃毗连,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内蒙古总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

内蒙古自治区风光主要由草原、古迹、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观”构成。森林景观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民俗游览主要包括蒙古族歌舞,蒙古族“男儿三艺”——赛马、摔跤、射箭,那达慕等。

名胜古迹包括呼和浩特市的五塔寺、大召、昭君墓、席力图召、乌素图召、白塔,包头市的五当召、美岱召,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园,阿拉善左旗的延福寺,赤峰市的辽上京、辽中京、大明塔,鄂伦春自治旗的嘎仙洞等。

内蒙古自治区有着那达慕、蒙古包、祭敖包三大民族风情。

草原盛会一那达幕:即游艺、联欢的意思,多在草原8月份举行,源于七百年前。那达幕之日商贩云集,说书献艺应有尽有,主要传统运动项目有赛马、摔跤、射箭。

蒙古包:蒙古包一词来自于满族人对蒙古族住所的称呼,是游牧生活的产物。一般高七八尺,宽丈余,先用木杆、牛皮订成网状方架数片,然后连成圆仓式,再用圆木组成伞形圆顶,顶中央有一个圆形天窗,晴启阴合,用以流通空气,吸收阳光,是草原牧区传统居住用具,也是外地游人感兴趣的下榻场所。

祭敖包:蒙古族传统宗教活动,敖包是在草原、山坡或沙丘高地上用石头、土块、柳条等垒筑而成的。“敖包”最早是在茫茫无边草原上建立起来的能识别方向、道路、边界的标志,后成为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祭敖包多在7、8月份举行。祭祀时敖包上插树条,上面挂有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在蒙古族人民心中,敖包是神圣的净地。

(2)蒙古名景色扩展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生活着除珞巴族以外的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朝鲜族、锡伯族、土家族、东乡族、苗族等55个民族。

蒙古族人的传统饮食比较粗犷,以羊肉、奶、野菜及面食为主要原料。烹调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以烤最为著名。崇尚丰满实在,注重原料的本味。特色美食有烤羊腿、全羊席、手抓羊肉、奶酪、马奶酒、莜麦面、资山熏鸡、肉干、哈达饼、蒙古馅饼、蜜麻叶、德兴元烧麦等。

传统食品分为白食和红食两种。白食蒙古语叫查干伊德,是牛、马、羊、骆驼的奶制品。红食蒙古 语叫乌兰伊德,即牛、羊等牲畜的肉制品。白食是蒙古族的敬客食品,按照蒙古族的习惯,白色表示纯洁、吉祥、崇高,因此白食是蒙古人待客的最高礼遇。

蒙古族敬酒:蒙古族斟酒敬客考究,酒是最能表达朋友之忠诚的珍贵食品。主人将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哈达上,唱起祝酒歌,表达自己的真诚与感情,此时客人应随即接过酒,能饮则饮,不能饮则品尝少许,然后将酒归还主人,不可推让,谢绝主人的敬酒。

内蒙古自治区使用传统蒙古文字,主要通用回鹘式蒙古文;与蒙古国主要使用西里尔蒙古文音同字异。蒙古文字从蒙古人开始纪录自己的语言以来,就有很大的变化。

在过去蒙古语还未有文字的年代,要记录蒙古语就要采用其他友好邻族的语言文字。传统蒙文是在回鹘文字母基础上形成的。早期的蒙古文字母读音、拼写规则、行款都跟回鹘文相似,称作回鹘式蒙古文。

㈢ 蒙古草原风景的介绍

湛蓝的天,洁白的云,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星星点点的蒙古包点缀其中。这就是世上少有版的未被污染的内蒙古权大草原。 在内蒙古,你可以零距离接触草原民族,体验草原文化,感受民族风情。在这个成吉思汗曾驰骋过的地方,还有更多令人神往的古老传说,以及许许多多神秘的地方。
《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㈣ 草原生动地描写了什么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什么

生动了写出了美丽景色以及蒙古人民的热情待客,豪放的性格
望采纳,谢谢

㈤ 乡村美景 蒙古 作文

今天早上,天下起了蒙蒙细雨,虽然雨下得不是很久,却湿闰了大地的一切。雨停后,我到小明家去约他一起欣赏雨后的乡村景色,他爽快的答应了,于是,我们便上路了,
我们扑向七月的清晨,深深地呼吸着那雨后湿润的空气。我们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田间小路。路边是一望无际的庄稼地,种的大多数是玉米,棒子挂在玉米杆上,看看就感觉沉甸甸地,皮嫩绿嫩绿地,玉米的“胡须”上雨水还未干。还有成熟了的水稻,金黄金黄地,好似一大片的金子。这种季节下,当然少不了西红柿和大白菜了。从远处看,就像一幅对比强烈的版画。正当我们看得入神时,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我回头一看,原来 是农民伯伯在搭小棚子,只见他们把棚子搭得高高地,仿佛是一座小亭子让人乘凉似的。
随后,我们又过了高山跑过了平原,踏过了丘陵……经过五六里路的跋涉,我们终于到了河岸,当绕过那几幢屋子时,穿过篱笆墙,看到河水时,我们跳着跑向河边风吹过水面,荡起一圈又一圈的波,水是那么地清澈透亮,像一块未经雕琢的宝石,嵌在两山之间我被自然伟大的力量吸引着,欲步不前。那一刻,我必里面好宁静,水缓缓地流着,像在流过我的心,清清荡涤着我的心灵,那种感觉是安然的,是空荡的,我说不清楚,只是感到这自然之中,天然的山,水、草、木,全具有一种意味,一种真正的美,一种超凡的生命力。
哎,时间爷爷从未饶过人啊!转眼间已经不再是晨,“回家吧!”上帝在冥冥中暗示着自己。蓦然回首这人间仙境般的地方,才感觉这离别有点不舍,有点依依。

㈥ 写秋季蒙古景色的作文,1000字

九月中旬,呼伦贝尔。绿的有深绿、墨绿,黄的有深黄、金黄,红的有鲜红、紫红,走在其中,就像走在画廊里。再过几天,到了国庆,呼伦贝尔的秋色就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了,这时间是拍摄最好的时候,如果你深入进去,那美会让你震惊的。
蒙古族现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13世纪统一中国建立元朝。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
坝上草原位于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南麓的接壤地带,特指由草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地带,又因气候和植被的原因形成的草甸式草原。现泛指张家口以北100公里处到承德以北100公里处,统称为坝上地区。就旅游地域而言,主要又分为围场坝上(木兰围场)、丰宁坝上、张北坝上和沽源坝上等区域组成,是内蒙古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木兰围场县-乌兰布统大草原最为美丽,但距离北京也最远。该地区平均海拔在1500米左右,夏季无暑,舒适宜人,地势平缓,多为丘陵草原,总面积约350平方公里,全长约300公里左右,是理想的绿色健康旅游休闲胜地。
蒙古族人口480多万,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余者散居于宁夏、河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区。蒙古族自称“蒙古”。
蒙古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蒙古语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3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 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且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
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蒙古族青年男女结婚,要选择吉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彩礼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女方家陪嫁的东西有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钥匙由女方家送亲人保管,等新娘到了男方家后,由新郎的母亲拿钱来赎钥匙,再交给新娘。结婚前一天,男方要把贴有红纸的猪肉和酒送到女方家,既作为礼物又让女方家用于招待宾客。
结婚这一天,新郎在陪郎的伴随下来女方家迎亲,同时要挑点青菜送新娘家。按习俗,迎亲过程中新郎不能说话,一切由陪郎应酬和周旋,直到把新娘娶回家。到女方家后,新郎被安排独席吃饭,并不能动手,只能由陪郎夹菜喂新郎吃。当男方来的人们把嫁妆挑、抬出门的时候,新郎就可以迎上新娘出门了。
新娘梳着少妇的发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穿着崭新的衣服。服饰尚青、黑色,衣裙的花边图案与上衣的高领,都与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相近。新娘穿的一件小挂,由送亲队伍中一孩童保管。新娘由舅舅抱进轿子,并由新娘的弟弟陪送到男方家。新娘上轿后要哭泣,表示不忍离开家,且要一路啼哭,直至进洞房。
新娘进入男方家大门之前,要烧喜神纸,进入大门后要劝新娘停止哭泣,进入洞房后要揭去新娘的黑头巾,并供到堂屋中。吃饭时让新娘在洞房内吃独席,由新郎为新娘添饭。当晚,姑娘和小伙子要来庆贺,家里一片欢笑声和歌声。
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到女方家回门,同时在女方家拜天地和祖先,岳父母同时给新郎一个银镯子。从女方家返回男方家的路上,不管碰到什么人,新婚夫妇都要作揖。返回男方家后,他们还要拜天地和祖先。
第三天去上祖坟。新婚夫妇在姑娘和小伙子的陪伴下,挑着猪头等供品和食品去上男女双方家的祖坟。回来后,新娘烧火,新郎挑水,给长辈和同伴烧洗脚水。婚礼至此即告结束。
婚后7天内,新娘不能回娘家,也不能到其他地方住宿。历史上,蒙古族有男子可以另娶,而原配妻子却不能改嫁的习俗。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结婚自愿,离婚自由已成新风,但蒙古族的离婚率是很低的。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
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面粉制作的各种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饮食中也日渐增多,最常见的是面条和烙饼,并擅长用面粉加馅制成别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及蒙古糕点新苏饼等。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
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典型食品: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奶皮子;煺毛整羊宴;熟烤羊;白菜羊肉卷;新苏饼;烘干大米饭。
蒙古族人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男式长袍较肥大,穿时系腰带,袖长领高,冬天可防寒,夏天能避蚊蝇;女式长袍比较紧身,以显示好的苗条和健美。长袍颜色以像乳汁一样的颜色最为圣洁。
蒙古妇女一般具备独具特色、别致典雅、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的头巾和首饰,坎肩是蒙古人最常见的服装之一,坎肩一般式样美观、短且精悍,穿起来潇洒、大方且不失庄重。
靴子是蒙古人必备的,有布料和牛皮两种,布料的靴子在蒙语中称“马海”,牛皮的靴子蒙语称“古图勒”。靴子除了与长袍相配以外,它还具有保护踝骨,防蛇、防水、防寒等作用。蒙古族的服装,以实用、质朴、健美、庄重的风格为特点,较异于世界民族服装之林,深受人们青睐。

㈦ 关于蒙古的景色诗词

草 原

作者:乌力吉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裁出你美丽的裙裾。
养育生命的摇篮,
创造出数不清的人间奇迹。

历史珍藏得好,
方显出这动人的风姿。
太阳总是那么红,
那么大,
又那久圆。
万紫千红的鲜花,
吐出缕缕清凉的香风。

坦荡博大,
是父亲的胸怀,
温柔蕴藉,
像母爱醇厚绵长。
牛羊走过的地方,
便有乳汁般的小河在低吟浅唱。
蓝天和绿海,
是所有生命的源。

拉 水

作者:乌力吉

彩云间,
百灵啼啭。

蓝天下,
花草如毯。

牧场风和日丽,
天边挂着清泉。

羊肠小道伸向远方,
车轱辘慢悠悠地转。

清泉淙淙,
弹响独弦的琴。

她挽起衣袖,
俯首凝望自己。

水里有片蓝天,
蓝天飘着彩巾。

弯腰掬起甘泉,
撒落珍珠一串。

她笑了,
山丹花红得好甜。

《蒙古 蒙古》

当我想象一场绿 想象
这一场浩劫
铺天盖地 沁人心脾
想象 这如命运无法逃离
腾格里 在草原上安睡

北在北方 北方之北
以马蹄的急
行千里的路
这绿 剑一样刺杀眼球

草原浩荡 扑面而来
呼啦啦 有个名字撞入胸怀
蒙古 蒙古
挂起弓箭和图腾
让千年的魂魄 亲近我

蒙古 蒙古
绿色滋养的蒙古
沉静如铁的蒙古
成吉思汗马蹄下的骁勇
忽必烈弯刀辉映的彪捍
诞生传奇与不朽
马背驮着历史
历史载着英雄

大喊一声 蒙古!
就有烽烟 滚滚而来
刀剑和铁骑
挥舞的光与影
战争悄无声息
当一切被时间掩埋
蒙古的盛大与豪情如云烟散去
王府的尊贵与奢华如春梦无痕
草原安详 天空平静

蒙古蒙古
我的血脉根源 我的父母兄长
我高高在上的君王
统领一度缦吹耐恋?
蒙古 我的生之惑
我的 魂之过


《走进蒙古》

走进蒙古
就走进 奶酒与马头琴
牧歌悠扬 琴声凄婉
牧马汉子长鞭甩落太阳
蒙古姑娘羞涩装扮月亮

说一声:赛拜努
就成为蒙古人
烈酒和烈马必不可少
奶茶与盛情必不可少

当金黄焦嫩的烤全羊芳香四溢
当哈达高举过头
这一刻庄严与隆重
不是想象

成为蒙古人吧
马奶酒一饮而尽
抛弃竹制的筷
用闪亮的蒙古刀解决问题

成为蒙古人
活成粗糙本性
简单纯粹的生活
一如 草原上的风肆无忌惮
一如 腾格里的天空永远明亮

㈧ 草原的美丽景色和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给内蒙古草原设计宣传标语.

蒙古,一个热情,大方的民族;草原,一碧千里,广阔无垠!来吧,我们欢迎您!

㈨ 内蒙古风光

自然风光:

内蒙古草原是蒙古族世代居住的地方。 内蒙古人民正从过去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向现代化牧业生产发展。我国的内蒙古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不过,这里的草场是广阔无垠的大草原。

位置:内蒙古草原位于我国北部并与俄罗斯和蒙古相邻。

内蒙古草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我国的蒙古族同胞就生活在这片大草原上。

蒙古包--适于游牧生活

马--适于草原上的行走

蒙古袍、蒙古靴--适于骑马

牛羊肉奶茶奶酒

可以看出内蒙古牧民的住、行、衣、食都在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去适应自然才能不断发展。牧民合理利用草场,进行轮流放牧,合理利用牧草资源。别外,他们还进行了畜牧产品的深加工,鄂尔多斯品牌的服装闻名全球。牧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内蒙古草原相当辽阔,总面积约占全国国土的1/10。它由六大草原组成,自东向西顺次是:世界上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植被保护最好的锡林郭勒草原、宽广的乌兰察布草原以及鄂尔多斯半荒漠草原和阿拉善的荒漠草原。

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区草原中草场质量最好,草原风光最为绚丽的地方。作为蒙古族发祥地之一,其传统习俗保存得较为完好。而草原旅游胜地集中于海拉尔到满洲里之间和著名的呼伦湖周围的草原上。

科尔沁大草原 科尔沁大草原的草原风光和蒙古族风情比较出色,且接近北京及东北各大城市。它集湖泊、草原、森林于一体,还有独特的草原风情节目。

锡林郭勒大草原 锡林郭勒拥有多种植被类型,是中国第一个草地自然保护区,草原风情浓郁,素有“摔跤之乡”之称。摔跤,蒙古语又称“搏克”,是蒙古族民间最普遍的运动。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的草甸草原,可说是内蒙古大草原的精华。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到处盛开着艳丽的鲜花,骏马奔驰在莽莽原野,白云似的羊群浩浩荡荡,一座座蒙古包像珍珠般撒落在绿浪起伏的草原上,景色特别迷人。

乌兰察布大草原 乌兰察布大草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四周,交通十分便利。有许多大型度假村和旅游中心,其中格根塔拉是我区规模最大的草原旅游点。

鄂尔多斯大草原 鄂尔多斯大草原属半荒漠草原,响沙湾是游人滑沙、乘骆驼游沙漠的好地方。这里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墓而驰名。鄂尔多斯歌舞者衣着装饰华丽,这里的祭祀活动礼仪隆重,元代宫廷“诈马宴”非常独特。

阿拉善大草原 阿拉善大草原为荒漠草原,中国最著名的“骆驼之乡”。在这里可乘骆驼深入沙漠,探访额济纳胡杨绿洲和神秘的“黑城子”,品尝烤驼峰、烤全羊。

内蒙古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这里矿产资源丰富,盛产煤、铁、稀土等,适合钢铁、电力、还有纺织等工业发展

风俗:
草原上春节的高潮,附近的牧民们都要相互喝茶,然后人们扶老携幼聚集在年长者的家里,进行除夕“乃日” (宴会)或家人聚集在一起看电视节目。接着牧人们要到邀请自己的每家去作客,有时因户多,宴会往往通宵达旦。
除夕时,牧民家家都要摆放“花盘”即将点心、奶食、糖果等整齐地摆放在一个大盘子里,摆放的形式大部分呈圆柱体,也有方形的,每层一种,很有规则。这一习俗,不仅在牧民家中一直保留,而且在城市的蒙古族家中,也沿袭着这传统 。
是草原上春节最隆重的活动,拜年在正月初一晨曦微露时候开始,牧民们先祭敖包,然后开始家庭内部拜年,先是晚辈向长者问安跪拜,然后由长者祝福晚辈幸福长寿。拜年时,晚辈要衣帽端正,手捧哈达进行。

家庭拜年后,是牧民之间互拜,形式基本同家庭拜年相似。互拜时,先到年长者的家里,随着互拜的进行,人们自动结伴而行。每到一家,要以同行者的年龄大小依次而入。拜年时,牧民们一般要献上一两首颂辞或颂歌。对出色的歇手,户主会棒起放有哈达的奶食盘颂祝辞。草原上的春节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牧民们辛勤劳动一年后欢庆的时刻。
到内蒙古草原旅游,更要了解草原上蒙古族的礼俗,这会帮助你更好地度过草原之旅的美好时光。

驾(乘)车在草原上游览或到牧民家访问做客,汽车行驶中路遇畜群,要早鸣笛,以使畜群早些避开,否则车辆猛然惊畜,牲畜急跑会掉膘。如果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和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畜主的不尊重。到牧民家时要看看蒙古包附近是否栓着马,不要贸然驶入,免得马惊挣断缰绳跑失。

进包要从火炉左侧走,坐在蒙古包的西侧或北侧,东侧是主人起居处,尽量不坐。入座时不要挡住北面哈那上挂着的佛像。进包后可席地而坐,不必脱鞋,但不可坐在门槛上。

在牧民家或在旅游点,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要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民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敬酒歌,客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要是你前头的人都不得不喝下这碗酒,那你也非得喝下不可,这时最好方法是多给天、地、火神敬献一点。)

尊老慈幼蒙古人长幼有序,敬老慈幼。到牧民家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称呼老人要称"您",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见到牧民孩子不要大声斥责,更不能打骂。不要当着家人的面说孩子生理上的缺陷。对孩子和善、亲切,被认为是对家长的尊重。

其他到牧民家做客要带适当的礼品,如酒、糖、小食品等,不做空手之客。

对迎面上来狂吠的牧羊犬可大声喝斥,但不要用东西去打,因为见生人来,狗上前狂吠是其天性,是告知主人有生人来到。这时主人会出来喊住狗,请宾客进包。

如需解手要到蒙古包南方较远的地方,不要在蒙古包东、西侧(有羊圈)、北侧(气味会随风刮入包内)。

离开主人家时要道再见并致谢意。

㈩ 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内蒙古通湖草原旅游区导游词
通湖,顾名思义是湖水相连的意思。几百年前这里确有一片湖水,据说有两个喇嘛在距此60公里处的“太阳湖”边用铜壶取水,一不小心铜壶掉到了水里,几日后,有一个牧民妇人在这里发现铜壶,方知两地地下水系相通,因此取名“通湖”。通湖草原旅游区位于宁夏和内蒙交界处的腾格里大沙漠腹地,东距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200公里,南离宁夏中卫县城26公里,西望甘肃河西走廊,北接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旅游胜地——中国首批4A级旅游区沙坡头与其一沙相连,直线穿越8.3公里便可到达。

这里群沙怀抱,沙峰林立、起伏错落、一望无垠,金灿灿、亮闪闪,如大海波涛从四周漫卷而来,却突然如着了魔法一般被茵茵绿草、汪汪湖泊锁定,形成了方圆近百里的沙漠湿地草原。在茫茫无涯的翰海中,这不能不说不是一个奇迹!况且这里还是古丝绸之路北路要塞,古商道、古盐道、大盛魁古驼道……;还有古长城、古战场、古买卖城遗址,流传千古的故事和传说以及世世代代在马背上繁衍生长、与草原休戚与共的沙漠牧民,因此,被誉为“大漠中的伊甸园”名副其实。

通湖草原旅游区主要由浩瀚的腾格里沙漠、绿草茵茵的草原,形形色色的湖泊和拔起于大漠于草原间的骆驼山等各具特色的自然资源组成。在大自然的造化下,他们既各自独立又和谐组合,魅力多姿,美奂美伦。

该旅游区地处蒙宁边界,是蒙古牧民区。因此,这里的食、宿、娱、游无不体现出浓厚的蒙族风情。从客人踏入旅游区的那一刻开始,就会被热情奔放的敬哈达和“下马酒”等独特的接待形式撩拨的激情升腾、身心愉悦。及至打坐在宽敞明亮舒适,配备有现代化空调,卫生间和纯毛地毯的蒙古包里,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画像下,大块吃手抓肉、大碗喝白酒,那份找回自我,感觉良好的豪气油然而生。在悠扬的古老的马头琴和现代流行乐器电子琴和谐交织的蒙古民族乐曲中,美丽洒脱的草原姑娘和英俊剽悍的牧民小伙子那高亢嘹亮,荡气回肠的歌声会使您情绪高涨到极致。

在旅游项目的设置上,通湖旅游区根据大漠草原的资源特色,开发了草原跑马、骑骆驼、沙漠探险、围场射猎、徒步穿越、晨观日出、赏日落、卡丁车越野等情趣各异、开心刺激的特色旅游项目。尤其是他们独辟蹊径、开发了乘“沙漠猎豹”沙海冲浪的探险项目。乘座在经过改造的大马力越野车上,在高如山丘的沙海浪谷里起伏穿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那份惊险、那份刺激、那份潇洒、那份豪迈,使参与该项目活动的每一个人都既提心吊胆紧张害怕,又豪气横生过瘾开怀。于是,不论是哪个年龄,哪个性别,哪个层次的游客都发出了同一声感叹:真刺激,真过瘾,真快活!总之,这里的旅游项目全部与自然贴近,而且全部属于参与性的,因而得到各方游客的青睐自然也是情理中。

在祖国的最北方,有一片中国最大的草原――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最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这里地域辽阔,风光旖旎,水草丰美,300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5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一直延伸至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
这里夏季气候宜人,空气净透,是避暑度假的胜地;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一派北国风光,是滑雪、打猎和冰上运动的好去处。额尔古纳河流域是蒙古族的发祥地,也是成吉思汗叱咤风云过的古战场。
在被誉为“中国第一曲水”的莫尔格勒河畔,有一个“金帐汗蒙古部落”,是呼盟惟一以游牧部落为景观的著名旅游景点。这里是中外驰名的天然牧场,历史上许多北方游牧民族都曾在此游牧,成长壮大,繁衍生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在这里秣马厉兵,经过与各部落的争雄,最终占据了呼伦贝尔草原,他利用这里的资源和无数骁勇的骑士,完成了统一大业。金帐汗部落的布局,就是当年成吉思汗行帐的缩影和再现。
每逢夏季牧民们便在这水草丰美的地方放牧,这里形成了以游牧部落为主体的美丽图画
蓝天白云、弯弯河水、茵茵绿草、群群牛羊、点点毡房、袅袅炊烟,呼伦贝尔是世界少有的绿色净土和生灵的乐园。茫茫无际的天然牧场,清新宁静,置身在美丽的大草原之中,令人心胸豁然开朗。围着红彤彤的篝火跳起安带舞,那嘹亮悠扬的蒙古长调伴你直至夜深……7月正是去呼伦贝尔的好时候。
在草原深处,有最原始、最淳朴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鄂温克、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族兄弟姐妹将以特有的豪爽、奔放与深情厚意迎接你的到来。穿越吉布胡朗图,你将能品味飞鸟成群、水天一色、气势磅礴的呼伦湖和新开湖;住进自己搭建的蒙古包,品尝亲手宰杀的牛羊,喝一杯醇香的奶茶和美酒,吃一顿鲜嫩的手扒肉,让朝霞般的篝火点燃你无限的热情和美好的希望;体会草原牧民赛马、套马、驯马表演、蒙古博克、角力擂台赛、祭敖包……当一回蒙古人??做一天牧民吧!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