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东湖景观
Ⅰ 绕武汉东湖一圈大概有多少公里
环一圈东湖的里程来是18.6KM
但来参加一次源常规的环湖活动
我们汉口的车友骑行的里程约是在50~100KM之间
武昌的车友可能也会在30~50KM之间其实我们环完湖后,每次还要登东湖风景区的磨山,到此为止常规环东湖活动才算完成。另有兴致高的车友还要到喻家山赛道HI一把。或者说大家在一起FB一下.........
Ⅱ 武汉东湖有什么特点
历史文化
武汉东湖自古以来,东湖就是游览胜地,屈原在东湖“泽畔行吟”,楚庄王在东湖击鼓督战(清河桥古桥遗址);三国时期,刘备在东湖磨山设坛祭天;南宋诗人袁说友用“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赞美东湖;李白在东湖湖畔放鹰题诗;毛泽东建国后先后视察东湖44次,在东湖接待了64个国家的94批外国政要;朱德在50多年前写下“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的诗句;近现代有九女墩、陶铸楼、屈原纪念馆、朱碑亭等历史文化遗址。 省博物馆是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馆藏文物20余万件,国家一级文物945件(套),荟萃了湖北地区的文化遗珍。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骨化石为镇馆之宝。
2自然资源
东湖是中国第二大的城中湖(中国最大城中湖为汤逊湖,同在武汉),建有国家湿地公园。拥有梅园、荷园、樱花园等13个植物专类园。东湖梅园是中国梅花研究中心,拥有梅花品种320余种,其中152个品种登录国际植物名录,占全世界梅花登录品种的60%,居全球第一,拥有蜡梅品种100余种,占世界90%。
东湖荷园是中国荷花研究中心,有荷花700多种,占世界80%以上,是世界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荷花品种资源圃。东湖樱花园与日本弘前樱花园和美国华盛顿樱花园并称为世界三大赏樱胜地。种植樱花50多种10000余株,关山樱、云南早樱等都是樱花中的极品。植物王国,植物类型多样珍稀,景观独特。尤其是水生植物科数占中国水生植物科数的40.37%,世界的29.87%。
植物区丰富的水生植物资源在维护景区生态稳定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鸟的天堂,有珍稀鸟类5大类型234种。其中濒危鸟类2种、二级保护鸟类9种、省级保护鸟类10种,是观鸟旅游的绝佳场所。
3景区位置
武汉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汉市城区的武汉二环线与武汉三环线之间,景区面积73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加上沿湖陆地风景区,面积达八十余平方公里。东湖湖岸曲折,港汊交错,素有九十九湾之说。东湖风景区景观景点100多处。12个大小湖泊,120多个岛渚星罗,112公里湖岸线曲折,环湖34座山峰绵延起伏,10000余亩山林林木葱郁。
4景区景点
景区
武汉东湖风景区有听涛区、磨山区、珞洪区、落雁区、吹笛区、白马区。
听涛区
东湖风景区的核心景区之一,位于东湖最大的湖泊郭郑湖的西北岸,前身是民族资本家周苍柏先生的私家花园——“海光农圃”,也是东湖风景区的第一个开放景区。主要景点有行吟阁、屈原纪念馆、沧浪亭、长天楼、鲁迅广场、九女墩、湖光阁、楚风园和中国内陆最大的东湖疑海沙滩浴场等。该区是一狭长半岛
Ⅲ 武汉东湖周边有哪些风景公园
东湖湖岸曲折,碧波万顷,青山环绕。园内共六大景区,分别为听涛景区、磨山景区、落雁景区、白马景区、珞洪景区和吹笛景区,主要景点有寓言园、音乐喷泉、行吟阁、长天楼、九女墩、湖光阁、水天一色、曲堤凌波等。
景区内磨山南麓的中科院磨山植物园内有许多珍惜植物, 极具观赏价值,而且这里的“春兰、夏荷、秋桂、冬梅”也非常有名。
Ⅳ 东湖景区的景区概况
东湖景区位于平湖市区东侧,总占地面积62.8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27公顷。东湖由九条河流汇聚而成,古时喻为“九龙港”,俯瞰犹如一幅“九龙戏珠”图。环湖风景秀丽,名胜古迹林立,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十分丰富,是平湖市的城中湖。古诗赞曰:“九里湖光九里城,九川环碧霭烟生,支流远带群龙合,巨浸中开一槛平。”
东湖是“金平湖”的一颗璀璨明珠,古时原是陆地,在东汉顺帝永建二年(127),由于地壳变动,地表塌陷成湖,名为当湖,晋隆安五年(401)改东武湖,又称东湖,雅名鹦鹉湖、鹉湖。
古时东湖“弄珠楼”是文化名士吟诗作画、品茗赏月的雅集地,在清代张云锦《东湖弄珠楼志》中收集有明代董其昌、清代高士奇、浙西词派领袖朱彝尊等著名学者诗人无数赞美东湖美景的诗篇;在明代大学士李东阳的《平湖十咏》、冯敏效《当湖十二咏》等诗中也都有“东湖十景”的赞美的佳句;可以说东湖景区历史上就是文人士大夫和游客休闲游览的胜地。自明宣德五年(1430)平湖建县后的明清五百年间,建园之风极为盛兴,东湖历经数百年,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时至今日,当我们再次诵读北宋科学家沈括游东湖留下的“柳色青天雨乍晴,鸭头细草绕提生。林间野日依依见,水底春光寸寸明,犹喜乱花时入眼,可能万事顿忘情。无端景物相料理,屡欲颠狂兴不成”(见《永乐大典卷2262》)诗句时,依然可以读出作者对东湖的赞美,依然会被诗中描绘的诗情画意所吸引。
199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开发东湖区的决定》,并提出了“把东湖打造成精品旅游景区”的发展目标,在原东湖十景的基础上规划开发建设新东湖八景,即:“南村书堆”、“含珠凝晖”、“鹉湖春色”、“九龙戏珠”、“西浦鱼罾”、“北原牧唱”、“案山晓翠”、“塔影垂虹”。
建成的东湖景区是集休闲、度假、运动、文化、观光于一体的江南水乡旅游胜地。调整规划后东湖景区建设总面积1.6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100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开发范围为环东湖核心部分,面积1500多亩(含水域面积728亩),即由“东湖八景”及周边的体育馆、图书馆、金王朝大酒店、东湖大酒店、胜地咖啡、半岛国际酒店等已建成旅游设施组成。二期开发范围为即将竣工的“东湖渔村”和正在建设中的“龙湫公园”。截至2004年,东湖景区一期工程完成,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亿元。
2007年2月14日东湖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Ⅳ 东湖公园的景点特色
公园规模308亩,其中水115亩。以中心湖水体为核心,环湖建了人文主景--“星湖荷香”(中轴线),“祈凤阁”(至高点),并建了“七星拱月”、“二公亭”、“东湖亭”、“揽古亭”、“波恩亭”等构成幽雅休息区为为静区;建了儿童乐园,游船码头,双舟朝阳等构成娱乐服务区为“闹”区。同时还根据各个景点的人文景观创作了“百鲤广场”、“石泉松屏”、“星湖草坪”、“友谊芳林”、“百果秋园”、“荷里飘香”等16个植物景观、 园林小品和草坪,营造12处景点山石和铺设形式各异的林间路9490.03M2, 园内绿化覆盖面占全园85%以上,铺植草皮6.5万m2,以本地树种为主,种植各种树木近2万株,各类花卉灌木近4.5万株,为提供公园四季不同时期绿化美化环境所需花木、苗木,还建了花木苗木基地3.5亩。植物景观力寻自然界中的迹象和规律,景观自然、和谐、新颖。重建的公园,以闽南建筑文化为主体,吸收了国内外园林组景艺术,充分发挥泉州古建筑之精髓和誉满海内外之石碉、石刻。每个景点既有统一风格,又有各自历史特色、艺术特征,既承名城文脉,再现“星湖荷香”胜迹,又注入时代气息,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海滨邹鲁”之殊荣。经几年建设, 虽未完成规划,但已初俱规模,成为城市中一块不可多得、市民喜爱的绿洲。
Ⅵ 到了东湖有那些位置值得去玩啊怎么样去
1、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武汉市城区的内环与中环之间,景区面积81.68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33平方公里,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还是毛泽东同志在解放后除中南海外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东湖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每年接待中外游客200万人次,1999年还被国家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0年成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2002年又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东湖主要游览点为寓言园,音乐喷泉,行吟阁,长天楼,九女墩,湖光阁,磨山新景区。
寓言园是全国第一座以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为题材的雕塑园,位于东湖听涛区的南端,占地4.4公顷,已建成“狐假虎威”,“愚公移山”,“自相矛盾”等十一组寓言雕塑。 行吟阁位于东湖西北岸中部的小岛上,1955年修建,它四面环水,由荷风、落羽两桥与陆路相连。阁名出自《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竹吟泽畔”。阁系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高22.5米,平面呈正方形,三层四角攒尖顶,古色古香。行吟阁雄健俏丽,颇富民族风韵。阁前立屈原全身塑像,像高3.6米,基座高3.2米,造型端庄凝重,屈原翘首向天,款款欲步。
长天楼,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宫殿式建筑,1956年修建,为砖木水泥结构,翠瓦飞檐,分上下两层,面阔七间,进深两间。全楼可容纳千人同时就餐品茗,游人凭窗远眺,碧波万顷,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感。
九女墩,位于东湖西北小山丘上,相传太平天国占领武昌时不少妇女参军,后清军攻陷城池大肆屠杀,有女兵九人,壮烈牺牲。乡人仰慕她们的英烈,将其遗骨合葬于此,因避清廷迫害,故不称坟而称墩。1956年,湖北省将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湖光阁建于湖心小岛上,由十里长堤与陆地相连,原名“中正亭”,1931年为纪念蒋介石五十寿辰而 建,后改称“湖光阁”。阁为三层六面,飞檐绿瓦,登阁四顾,游船轻移,景象万千。雾日,水天一色,湖光高阁,似蓬莱仙境,无不令人向往。
磨山位于东湖东岸,三面环水,六峰相连,山水相依,素有“十里长湖,八里磨山”之称。山北有以楚文化为内涵的楚文化游鉴区;山南有以湖水地区植物为主的十三个植物专类园;西部山头有纪念朱德为东湖题词的朱碑亭。磨山景区从北开始,依次建有楚天极目、天台晨曦、常春花苑、朱碑耸萃等四景。是武汉市民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东湖湖山秀美、岸线曲折,岛渚星罗,磨山、枫多山、吹笛山,共34座山峰紧紧环绕东湖碧水。据统计,这里有雪松、水杉、樟树共396种、300余万株,被人们称为绿色宝库,这里更是鲜花的海洋,奇花异卉比比皆是,一年四季香飘不断,最具东湖特色的花卉有梅花、荷花、桂花等十几种,其中梅花建有专门观赏园林,面积800余亩,园内培育种植了301个品种的近万株梅树,是中国第一大梅园。世界梅花品种进行了3次登录,共登录200个品种,其中东湖梅园就占了142个。东湖在梅花、荷花的品种、科研成果、观赏价值都居全国领先地位,故中国花卉协会将“中国梅花研究中心”与“中国荷花研究中心”都设在东湖。东湖还建有世界三大樱花园之一的东湖樱花园,全国第一座寓言雕塑园,以及鸟类的乐园——鸟语林等多种景园100多处。
东湖一年四季风情万种,优美的自然风光使其春来山明水秀、鸟语花香;夏来万人湖滨戏水,南国海滨风光;秋来枫叶满山红遍,桂花十里飘香;冬来万千候鸟,满湖觅食欢唱。
近年,东湖又新建成了楚风园、疑海沙滩浴场、亲水平台、东湖新三景、刘备郊天坛等多处新景观,其中疑海沙滩浴场为全国最大的内陆海沙泳场。还改善了风景区的配套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娱乐设施,构成了景区内游、行、吃、住、娱、购一条龙的完善体系,在发展大东湖景区的同时,形成了有区域特色的听涛水上娱乐游览区、磨山楚文化游览区、落雁生态休闲游览区,以及环东湖文化景观群等。
1982年,东湖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2、 东湖是绍兴的著名胜迹,号称“天下第一盆景” 东湖,原是青石山。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南巡至会稽(即现在的绍兴),在这里车喂马,所以称这里的山为“占山”,民间又称“箬篑山”,当年这里山上多青石,此石坚而硬、用途很广。从汉代开始,这里就成为采石场,到隋朝,开采的规模 更大。久而久之,靠一代代采石工的辛勤劳动,这么大的青石山被凿去了将近一半。随着时间的推移,采石场内,岩中泉水涌出来,河水从外溢进来,由场而成湖,湖内碧波荡漾,这就是今天的东湖。清朝末年会稽人陶睿宣宣见到此地风景奇秀,便筑了湖堤,将湖水与河一分为二。堤外是贯通浙江东部的浙东运河;堤内便是是东湖了。一百多年来,东湖经过许客人的修饰,成了—个巧夺天工的山水大盆景。
东湖有奇石、石石有奇景;东湖多深潭、潭谭见清影。游客们不妨坐乌篷船去体味—下。
绕过笔架山。迎面的石壁上刻有郭沫若的诗,是1962年郭沫若游览东湖所写下的,诗曰“箬篑东湖,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难通。大舟入洞、坐井并观空。勿谓湖小,天在其中。”小船划进陶公洞、洞内水色呈黛绿色、手插水中,会感到特别清凉;仰起头来,会有几滴小水珠凌空飞落而下。让我们看看洞顶的天空吧,真象是坐井观天;船桨击水,如同在一个巨瓮中击掌。声音奇妙。
陶公洞有一处“听湫亭”。这是文人墨客最喜爱的地方入立其中可以听见洞内壁缝里滚下来的水珠掉进水潭的声音。沿着一条一米多的栈道上去,可见两边悬崖临水、陡峭险峻。再上去至山顶,人群竹绿茶、恍若世外桃源;又合龙一泓。四季不干。登山远眺,村落遍布,阡陌纵横,水乡秀丽风光尽收眼底。
小船穿过霞川,经过饮绿亭,仙桃洞早已静候。这里水若处子,静中见活泼;洞如石屋、幽深不可测。中间那道石墙、簿而光滑,石上留有一个洞,形状若桃。洞侧一副对联,令人深思:“洞五百尺不见底,桃三千年一开花。”这对联很夸张,但又让人觉得很有趣味。对面岩石有一处像是一把椅子,人们称之为神仙椅。
仙桃洞西面是“桂岭”,说是岭,却不大,像是一个小岛、依岩而傍湖,曲径能通幽。“桂岭”上有金桂丛丛,金秋时节,老远就能闻到桂花香味。这里还有形状怪异的盘槐。
游东湖,坐船必不可少,但步行也有妙处。特别是晚上游湖,经各式灯光映照,疑是误入仙镜。
从桂岭向北,走过秦桥,这桥也有几千年历史了,从桥名上就可以得知。往东,漫步在白玉长堤上,东湖奇景可以细细品味。这里,景随步移,看岩石,形状怪异,有的壁立数十丈,鬼斧神工;有的相对而立,就像石门;有的曲折有致,状如石洞。这都是古代采石工留下的不可再造的艺术精品。东湖门口有一副对联:“此是山阴道上,如来西子湖头。”活脱脱写尽东湖的美景。
3、凤翔东湖,地处陕西凤翔县城东关,古名“饮凤池”。相传周文王元年瑞凤飞鸣过雍,在此饮水而得名。宋代大学士苏轼任凤翔府签书判官,于政务之暇,倡导官民,相度地形,引城西北凤凰泉水(如今以无水)注入,种莲插柳,建亭修桥,改名东湖,与杭州西湖雅称“姊妹湖”。人言西湖的水,东湖的柳。
凤翔东湖占地14 公顷,分内、外湖和苏公祠三大部分,湖内水荷交融,湖岸古柳摇曳,奇石林立,翠竹成群,亭台轩榭,布局精巧,曲径通幽,建筑古朴典雅。湖心景区以“君子亭”为核心,湖面相通巧分为三,亭榭棋布四周,岸渚交映成趣;观小娇亭,精巧玲珑,看“鸳鸯亭”,煞似鸳鸯戏水;置会景堂,可品茗观景,临风怀古;登一览亭,可远望终南,近看雍山雍水,一景一物,别具匠心。
凤翔东湖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见长,藏有苏轼、梅、兰、竹、菊手迹石刻,苏轼散文名著《喜雨亭记》、《凌虚台记》写作于此。有历代文人墨客诗词石刻一百五十余通,诗文书画、亭廊阁壁,给人以古朴典雅,恢宏壮阔,博大精深之感。特色景点有凌虚眺远、岸柳飞雪、石螭吐甘、沧浪瀑布、曲桥观鱼、断桥叙史、喜雨怀苏、洗砚直谏、君子吊古、苏祠仰象、墨海揽胜、牡丹争艳等。
4、永安东湖由落马湖水长年注入及黑龙江水倒灌而成湖,湖区面积约0.5平方公里。该景区是黑龙江嘉荫河段平原与峡谷段的转折点。山、湖、江、村庄、农田相伴,景观层次分明。东湖水面宽阔,湖底为砂质,盛产鲤鱼、鳊花、鲢鱼、鲫鱼等多种鱼类。此外,在湖东临江而立的山顶上还分布一奇特的小型湖泊,其中有倒长鱼鳞的湖鱼。
Ⅶ 东湖四大景区哪个好玩
落雁景区:位于东湖东段团湖水域的沿岸,南源九峰马鞍山森林公园山谷,与磨山景区隔湖相望。拥有古树名木及其后续资源30多株,是武汉市古树名木资源最集中,最具观赏价值的古树名木群落。由于生态环境优越,众多鸟类在此栖息。
Ⅷ 东湖的景观
“莲塘夜雨”是原贵县八景之一,一到夏天的晚上,城池的一边晴空万里,月明星稀,一边却是荷叶连天,夜雨沙沙。究其原因,是夏日白天气温高,晚上气温低,深夜莲塘水气凝成水珠,掉落荷叶上,渐积渐多,荷叶倾斜,积水泻下,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下雨一样,时断时续,雨声不止。清早,人们看见荷叶上还留有水珠,荷花在水珠和绿叶的映衬下,显得特别鲜艳清香,古诗曰:“银塘夜雨长荷英。”“夜雨”的奇景一传千里。“东井鱼歌”也是原贵县八景之一,古有“东井鱼歌唱月明”的诗句。清版本《古今图书集成》第1440卷有一首诗云:“鱼歌隐隐唱龙桥,古昔仙人水上箫。倾耳箫声何处是,荷香无数人诗飘。”传说很久以前,东湖中有一口深井,名叫东井。井下有一条很会唱歌的大鲤鱼,每当夜半月明时分,就游上水面唱歌,并有神仙吹箫伴唱,歌声优美,飘忽不定,人在东边听,声似在西边,人在西边听,声似在东边,妙趣横生。
清雍正年间,在东湖的东南与檬塘交界的水面上建有石桥一座,长约2印多米,宽约3米,横亘于湖的南北两岸,状如水上蛟龙,连接登龙桥村,故称登龙桥。桥的中间建有通道凉亭一座,旧有“水从白玉环中过,人在青龙背上行”碑刻联句。清乾隆年间,知县石崇先在南北桥门上各书“登龙胜迹”和“东井名区”题额。登龙桥建成,成为当地兵家必争之地。1861年6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回师贵县,重兵把守登龙桥,令前堵后追清兵望而生畏。太平天国后期,大成国建章王黄鼎凤多次攻占贵县,也每次重兵把守登龙桥,以桥作咽喉,15年间,先后杀死前来围攻的清朝知州、知县、总兵、团总等官兵数以千计。东湖西隅,有一块三面环水的地面,形如半岛,状似浮游水面的鸭子,故名曰“宝鸭穿莲”。“宝鸭穿莲”旁边,有一湖湾,面积5亩,水浅土沃,盛产莲藕。夏秋季节,莲叶碧绿,荷花盛开,芳香四溢,人称“荷池”。池中建有“荷花仙子”塑像一座,苗条清丽,手擎荷花,翩跹起舞。在荷池与湖面交汇点建有横跨两岸的白玉石桥一座,造形美观,在阳光照耀下酷如彩虹,因而取名“飞虹桥”。这座白玉桥与“荷花仙子”交相辉映,动静结合,美不胜收。东湖水面宽广,是龙舟竞赛的理想地方。划龙舟,在贵港已有两千年历史,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里便人山人海,观看龙舟比赛。1988年广西全区龙舟赛、1990年全国第五届“屈原杯”龙舟赛和全国少数民族龙舟调演赛以及1998年广西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龙舟赛在东湖举行。东湖具备举办国内大型龙舟竞赛的良好条件。1963年,贵县人民政府发动群众在北隅湖心砌石垒土,建成一个边长20多米的方形湖心岛,在岛上植草种树,栽花置景,铺设石道,如今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曲径通幽,满岛春色。1986年冬,在岛上西面安置翼王石达开铜像一尊,高3.15米,宽1.5米,厚2.5米。翼王面西而立,重现他当年挥师横扫清妖及在四川省大渡河边,为救“三军”而昂首就义的英雄气概。东湖西隅是东湖公园,建于1930年,满园古木参天。新中国成立后,东湖公园逐年改建和扩建,设施日臻完善。园内东面湖边,建起水泥钢筋结构的船楼两层,长30米,高12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形似轮船,设计新颖。船楼边有座游泳池,池边备有各种各样的电动游艇数十艘,供游客乘坐荡湖,饱览湖光水色。在湖湾荷池西隅,建成了儿童乐园一所,配置有自动自控旋转飞机、小火车、小汽车、碰碰车和滑梯、秋千、转椅、大象、跨栏桥等十多种娱乐设施设备,供少年儿童尽情玩乐。园中人行道四通八达,全部建成混凝土路面。空旷场地大部分种植青草,铺砌各式地砖,增加了多处花圃、花带和各色各样的盆景。古老的大树均瓷砖圈围树根,摆放石桌、坐椅。如今,整座公园到处花香鸟语,流光溢彩。每天清晨,人们纷纷来到园内开展各种健身活动,乐此不疲,流连忘返。喜爱钓鱼者,也常在湖边垂钓,自得其乐。东湖公园文物众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观赏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都很大。翼王亭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建,八角形砖木结构,重檐琉璃瓦盖顶,高9米,宽12米,亭内施兰花板,四周砌八条圆柱,高4.5米,刷红色。东面两圆柱有原国民政府监察院长于佑任题书的对联:“田畴历史卢龙塞,锦里馨香丞相祠”;有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题书“还我河山”的横额。西面两圆柱有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白崇禧题书的对联:“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石达开纪念碑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建,高二丈余。碑身西面镌李宗仁的碑文题字,东面镌当时任国民党中央副总裁汪精卫的“太平人杰”题字和原国民政府司法院长居正的题词:“欲饮黄龙血,人头作酒杯。破家还汉业,揽辔铁群才。羽翼原无黍,豆箕实可哀。蜀山稚不逝,魂魄好归来。”翼王祖墓碑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编修《贵县志》时,在翼王石达开家乡石马山中发现该碑,后运回县城置立园中,加建碑座,高一丈,宽三尺。东面嵌翼王祖墓碑,南面镌刻国民党元老胡汉民题诗。翼王祖墓被清廷破毁,墓碑被抛弃在石马山草丛中,埋没了70多年。经磨挲后,碑文尚现。碑面正中刻“十三世清显妣谥慈俭石门黄氏老孺人之佳城”字样,右旁刻字为“道光二十年孟冬月吉旦日立”,左旁刻后裔36人的名字,曾孙中有达开、祥开等人。该碑的发现,证实石达开是贵县奇石乡那帮村人,从而解决了我国史学界,长期争论翼王籍贯的问题,为研究太平天国领袖人物石达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鼎建渡船碑1979年冬,贵县奇石公社“石达开资料调查组”在该社福田、六马大队范围内,发现该碑。碑名《鼎建渡船碑记》,道光二十年春立。1986年,贵县人民政府将该碑运回县城,在翼王亭南侧建立碑座,嵌上碑记石三块,还嵌有贵县人民政府对碑记的说明。根据《碑记》文字内容,证明石达开家庭属中资,石族无人参与“主缘”之类职事,与《旧志》记载相符,澄清了石达开身世的是非。因此,《鼎建渡船碑记》是考证翼王家世的重要历史依据,极为珍贵。
Ⅸ 武汉东湖有哪些景点
武汉旅游景点之一:武大樱花
武汉大学的樱花已经有着很长的历史,更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关于武大樱花多数人并不很清楚,只是停留在日本军人栽种的那种认识状态上。在武大校园里,除樱园外,第四教学楼、鲲鹏广场、人文科学馆、行政大楼、校医院一带以及工学部主教学楼、信息学部星湖、医学部等处皆有樱可赏。而最佳的赏樱地点,还是莫过于“樱园”,这片直接以“樱”命名的园区了。樱园一带以小日樱花为主,收集了早樱、晚樱和垂枝樱等共6种10余个佳品的樱花,花色丰富,绚丽多彩,枝、干多异且花期不同。
武大樱花门票10元/人
武汉旅游景点之二:东湖
东湖景区面积81.68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33平方公里,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还是毛主席在解放后除中南海外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东湖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每年接待中外游客200万人次,1999年还被国家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0年成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2002年又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东湖门票:无
武汉旅游景点之三:汉口江滩
汉口江滩位于长江武汉市区北岸,面积160万平方米,与沿江大道景观相邻,与龙王庙景点相连,与江汉路步行街相接,与黄鹤楼景区相望,与长江百舸争流相映,构成武汉市中心区独具魅力的景观中心。
汉口江滩门票:无
武汉旅游景点之四:古琴台
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麓,月湖东畔,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琴师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怀,山上的樵夫钟子期能识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视子期为知己。几年以后,伯牙又路过龟山,得知子期已经病故,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后人感其情谊深厚,特在此筑台以纪念。古琴台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湖景相映,景色秀丽,幽静宜人,文化内涵丰富,是武汉的著名音乐文化古迹,也是湖北省、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文物其一。
古琴台门票:15元/人
武汉旅游景点之五:黄鹤楼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黄鹤楼,国家旅游胜地四十佳。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
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观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
黄鹤楼门票:50元/人
武汉旅游景点之六:长江大桥
长江大桥是中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梁。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开工建设,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
武汉长江大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是中国第一座横跨长江的桥梁,大桥横卧于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之间的长江江面之上。大桥为公路铁路两用桥,上层为公路,双向四车道,两侧有人行道;下层为复线铁路
全桥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1156米,北岸引桥303米,南岸引桥211米。从基底至公路桥面高80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宽14.5米,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上层为公路桥,宽22.5米,其中:车行道18米,设4车道;车行道两边的人行道各2.25米。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为终年巨轮航行无阻起了很大的作用。
正桥的两端建有具有民族风格的桥头堡,各高35米,从底层大厅至顶亭,共7层,有电动升降梯供人上下。附属建筑和各种装饰,均极协调精美,整座大桥异常雄伟。若从底层坐电动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桥公路桥面参观,眺望四周,望大江东去,整个武汉三镇连成一体尽收眼底,也打通了被长江隔断的京汉、粤汉两铁路,形成完整的京广线,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感受“天堑变通途”下午参观以弘扬佛法闻名与世,以建筑完美、雕刻绝伦
武汉旅游景点之七:归元寺
归元寺位于武汉市汉阳区翠微路上,是清顺治十五年(1658)浙江僧人白光、主峰来此创建的。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地全国重点佛教寺院。现为湖北省佛教协会和武汉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这里古树参天,花木繁茂,泉清水绿,曲径通幽,是“汉西一境”,取“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的佛偈而命名。
归元寺门票:10元/人
武汉旅游景点之八:磨山
磨山风景区总占地88平方公里,其中水占33平方公里,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东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三面环水,六峰逶迤,既有优美如画的自然风光、众多的奇花异卉,又有丰富的楚文化人文景观,每年接待中外游客100多万人次。是武汉市最靓丽的旅游休闲胜地。
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物,别致的园中园和浓郁的楚风情是磨山景区的四大特点。
磨山门票:40元/人
武汉旅游景点之九:湖北省博物馆 门票:无
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前身”是建国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学馆,1953年3月16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科学馆的基础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馆(筹备处),并与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1957年正式成立省博物馆。
该馆的四大镇馆之宝为:郧县人头骨化石、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郧县人I号头骨化石:时期为旧石器时代。1989年郧县曲远河口学堂梁子出土,颅长26厘米,颅宽19厘米,颅高12厘米,是湖北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曾侯乙编钟:时期为战国时期,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重4.5吨左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奏,可以旋宫转调。音阶为现今通用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
越王勾践剑:时期为春秋晚期,千年不锈,由许多小暗格组成。1965年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长55.7厘米。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时期为元代。2006年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瓶身肩部饰凤穿牡丹;腹部饰青花“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足部饰仰覆莲纹。三层纹样以卷草纹、锦带纹为界。白釉泛青,色彩清脆艳丽,是罕见的经科学发掘出土的元青花精品。
Ⅹ 东湖观景
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昌东湖边。东湖又是武汉市著名的水上运动场所,也有人称它为大城中的"海洋"。东湖湖面辽阔,水面达三十三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大五倍多,加上沿湖陆地风景区,面积达八十余平方公里。东湖湖岸曲折,港汊交错,素有九十九湾之说,1950年开始在这里兴建风景区,至今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六个游览区,即听涛区、磨山区、珞洪区,以及还未完全建成的白马区、落雁区和吹笛区。
走进东湖大门是听涛区。该区南是一狭长半岛。岛上有先月亭、可竹轩、多景台、露天剧场、溜冰场等。由此北去,则是听涛轩。此轩四周苍松翠竹环抱,外景清幽,轩的建筑古雅别致。轩右下有"水云乡"可以品茗,左下的听涛酒家有诱人的活鱼风味菜肴。向北越过荷风桥,迎面便是纪念楚国诗人屈原的"行吟阁"相当于二三层楼高的行吟阁,古风朴朴,令人肃敬思古。再北行过落羽桥,便见濒湖画廊和屈原纪念馆,这里经常举办美术、书法展览。再往北过一桥,便到梨园。园内以果园(梨)为主,又有奇花异木辅之。穿过梨园向北,是纪念太平天国九女牺牲的九女墩。至此,沿湖风景已毕,但从九女墩折向东有一长堤,一直通到湖水中央的一个小岛。岛上建有湖心亭(湖光阁),恰似杭州西湖中三潭印月边的湖心小岛。
听涛区内,还有中国第一座雕塑寓言公园,按《盲人摸象》、《猎人争雁》、《鹬蚌相争》、《东郭先生》、《掩耳盗铃》等寓言而雕塑的石质,铜质雕像,栩栩如生,游来别有一番情致。
鸟语林位于东湖风景区内,是湖北省唯一的大型鸟类观赏、鸟艺表演乐园。占地面积30亩,征集珍稀鸟类l50余个,品种5000多只,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鸟类有:绿孔雀、丹顶鹤、红腹锦鸡等,还有国外的金刚鹦鹉、黑天鹅、鹈鹕、火烈鸟等珍稀鸟类。 鸟语林设有鸟艺剧场,孔雀东南飞表演场、大型人工瀑布、天鹅湖、鸳鸯溪等景点。漫步鸟语林,既可尽情观赏珍奇异鸟,增长知识,还可以观赏鸟艺剧场该谐的鸟艺表演,又能休验亲手喂鸟的乐趣。
磨山,是东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三面环水,六峰逶迤,既有优美如画的自然风光、众多的奇花异卉,又有丰富的楚文化人文景观,是武汉市最靓丽的旅游休闲胜地。
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物,别致的园中园和浓郁的楚风情是磨山景区的四大特点。
33平方公里的东湖碧水在她的东西北三面紧紧环绕,使她犹如一座美丽的半岛。在这里登高峰而望清涟,踏白浪以览群山,能体味到各种山水之精妙。充足的雨量与光照,使这里各种观赏树种达250多种,共200余万株,在武汉有"绿色的宝库"之誉。这里更是花的海洋,花的品种成千上万。梅花、杜鹃花、樱花、兰花、荷花、桂花、月季、海棠、桃花是这些花卉的主要代表。其中,仅梅花品种就达206种,梅树、梅桩2万多株,为全国之最。栽培技术与研究水平均领先全国,"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就设在磨山梅园内。优厚的旅游资源条件吸引了日本陆奥银行在这里投资兴建了与日本的弘前市、美国的华盛顿并称世界三大赏樱胜地的磨山樱花园,美丽的樱花灿若朝霞,白如初雪,日式的园林经典建筑法隆寺五重塔是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征。磨山杜鹃园品种冠中南五省之首,阳春三月,花开时节,满山遍野花海如织,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磨山桂花也一向在民间享有盛誉,素有"八里磨山,十里飘香"之说。
珞洪区即珞珈山、洪山风景区。著名的武汉大学掩映在山林之中。古朴典雅的校园建筑错错落落散在樱花、桂花等花木间,引来游人无数。洪山也是林木葱浓,古迹甚多的好去处。
在东湖风景区周围还有楚王饮马池、楚王墓、吴王庙、卓刀泉、关公桥、李北海故宅遗址、放鹰台等古迹。
注:有关东湖的典故
东湖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武汉长江南岸。自然环景优美是东湖的主要特征,其名胜古迹众多而见长。
东湖大门一带叫黄鹂湾,门前一条路叫黄鹂路。此名取自唐朝诗人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东湖"长天楼"翠瓦飞檐、气势雄伟,站在长天楼上凭栏远眺,但见那万顷碧波荡漾、游鱼成群、水鸟竟飞,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取自唐王勃《腾王阁序》)之感,长天楼因此得名。
磨山落雁风景区内有一鼓架山,相传是战国时楚庄王击鼓督阵讨伐斗越椒的地方,在一次战斗中,斗越椒向楚庄王猛射一箭,却射在鼓架上。此山因此被称为"鼓架山"。
落雁区的北面是"白马风景区",区内有一白马洲。相传公元二○八年赤壁之战后,鲁肃转回夏口骑马过洲,战马陷泥而死,含泪葬马于洲,故此地称为"白马洲"。
落雁区和磨山区的东面是"吹笛山",这里山峦起伏,群山争秀。据传明代皇帝朱元璋的第六子朱桢被封在武昌时,曾在此地吹过笛子,此山因而得名"吹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