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景景观 » 古墓类景观

古墓类景观

发布时间: 2021-01-22 00:06:12

① 古遗址和古墓葬鉴赏的鉴赏原理和方法

那真的是非常非常多,要是全部详细写出来的话恐怕要30万字吧?因为每个朝代内,容甚至每个地区的古墓、遗址的规定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其中还有个别特例,所以要鉴赏只能根据出土文物的特点先来判断古遗址和古墓葬的时间,再对出土文物做细部观察,找到其中一些文物非常独特,制作水平高于已知的那个年代的物件。比如汉代辛追夫人的墓,棺材用的就是当时的最高规格“三裹三棺”即身上裹三层布,外面套三层棺材,而清代太监李莲英的墓则是在石板上放入铜钱和玉器,也是规格比较高的。有问题还可以来问我哦!

② 哪儿有可以参观的古墓群.古墓越多越好

芜湖南陵

③ 中国有哪些值得一去但鲜为人知的古墓

本人对探访古墓比较感兴趣,因为总感觉相比于后人重建的故居、祠堂等建筑,前往古人所葬的墓地更能感受历史的味道。想请教历史高人能不能推荐一些国内一些值得一去但鲜为人知的古墓,以后我好背包去探访。1、最好是知名古人的墓,很多名人去世后葬的墓地反而不被众人所知。或者是人物在历史上并不著名但你觉得那个人很有故事或墓值得一去,也可以;2、墓地不一定要很大排场,也不要被后人修葺一新,盗没被盗也无关紧要,但一定要确认或是基本确定是那人的墓(我想看的不是墓景本身,而是感受那种情绪,嗯,很难表述);3、最好不要被过度商业开发或已经成为热门景点的地方,十三陵中山陵这些大家都知道的地方就不用推荐了;4、你之前去那座墓地时的所见所闻或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可以写一写;5、要去这座墓是从哪座城市(或县乡一级据点)出发?那座墓的周围还有没有什么值得一去的地方?(历史、自然或人文景观,适合背包游过去的)谢谢各位。

当然是大将军卫青墓。卫青墓很好找,从咸阳出发到兴平市茂陵村,就在茂陵博物馆围墙外面,和他外甥霍去病墓挨着。卫青墓状如阴山山脉,以示他保卫西汉边疆的卓越功勋。以下为前年夏天去游卫青墓的照片,可以看一看什么叫做“鲜为人知”。纪念碑被桐华粉丝破坏踢倒,我去的时候已经被拔出拖走。孤零零的封土堆,冷清的景象。被涂鸦的清代纪念墓碑。附近环境很差,过来的小路上臭不可闻,垃圾很多,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封土可以随便爬。封土堆上面各种脏乱差,还有随处可见的大小便和盗洞,以及社火时烧秃的灌木。无奈啊。。。掏出了包里的塑料袋,把附近的垃圾捡了捡。临走时,再景仰一下长平侯。长平桓桓,上将之元,薄伐猃允,恢我朔边,戎车七征,冲?闲闲,合围单于,北登阗颜。为什么值得一去?在我看来,一个民族其优秀的性格正是一个个活生生的英雄一代代所激励和传承下来的。很多人在游历美国后发现,每个城市最受人尊敬的英雄大都是那些为国家开疆拓土、保境安民的优秀的军人----有名的,无名的,已逝的,抑或还在服役的。正是这些在沙场、战场流汗流血的人,做着那些所谓“文明人”所不齿的事情--血腥,杀戮,阴谋,独裁,才保卫了我们这些后来所谓“文明人”所享有的和平、安定与自由。卫青就是这样一个人。在那个意气飞扬的年代,他率领那时我们的同龄人,直捣龙城,横绝大漠,抛头颅,洒热血,保卫着我们这个并不尚武的民族的优秀文明,延长了一点我们这些键盘侠们的祖先们的平均寿命,让他们的后代有机会在键盘敲下“汉武帝这个穷兵黩武的独夫民贼,打匈奴真是劳民伤财”、“卫青就是刘彻的一个男宠,要不是他姐姐,他能有这么牛X?”之类的文字。这是一个偶像崇拜的时代。大众崇拜BAT大佬,硅谷精英,格莱美常客,好莱坞巨星;文青崇拜诗经汉赋,唐诗宋词,莎翁雪莱,康德尼采。当我们的目光聚焦于历史上这些璀璨的文明创造者时,也别忘了偶尔回头看看那些沐风栉雨,筚路蓝缕的文明守护者。比如卫青们。

④ 根据文化遗址列举几个黄河流域的历史景观

黄河流域悠久的文明史,古老的文化,壮丽的河山,各种奇异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万里黄河所独有的丰富旅游资源。在国务院批准公布的62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有16座位于沿黄各省,其中黄河流域独占13座。黄河流域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山峡景观资源。名山主要有:日月山、积石山、贺兰山、六盘山、太行山、吕梁山、华山、嵩山、泰山等;名峡主要有:龙羊峡、积石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桑园峡、红山峡、黑山峡、青铜峡、三门峡等。(2)河湖瀑布景观资源。著名的支流有湟水、清水河、沁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泾河等;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乌梁素海、东平湖等;位于晋陕陕峡谷中的黄河最大瀑布壶口瀑布,是我国的第二大瀑布,它以神奇、壮观而闻名于世。(3)沙漠草景观资源。主要有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地、青海河源沙区、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等。(4)生物景观资源。青海河源地区、甘肃积石山地区、宁夏贺兰山脉、山西吕梁山等地有各种各样的奇鸟异兽、奇花异木。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86年底,黄河流域 已建立了22处自然保护区,仅黄土高原地区就繁衍着几十种受国家保护的珍禽异兽。(5)民族风情资源。如"回族之乡"宁夏的伊斯兰风情,鄂尔多斯草原蒙古族牧民的体育况技那达慕大会和音乐歌舞,甘肃康乐县莲花山每年6月初的多民族花儿对唱会,以及陕北的信天游、安塞腰鼓等。(6)文物古迹景观资源。黄河流域蓝田猿人的遗迹、大地湾古人类文化遗址、半坡遗址等世界闻名。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文坛泰斗”孔圣人之墓,秦始皇陵独享于全国古墓葬的第一、第二、第三号。骊山秦始皇兵马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古代文化宝库之一。还有天水的伏羲庙、宝鸡的神农祠、西安的碑林、太原的晋祠、大青山的昭君墓遗迹、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墓、米脂县李自成行宫、登封市嵩阳书院、巩义市宋陵古墓群等,均闻名于海内外。此外,还有众多的宗教名胜和革命胜迹。

http://www.chinavr.net/henan/huanghe/index.htm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喇山北麓海拔五千四百多公尺,四周高山终年积雪。干流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南及山东九个省份,成“几”字形,向东注入渤海,沿途汇集了三十多条干流和小溪……
黄河全长5464公里,其长度在我国各大江河中仅此于长江。黄河从源头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由地面径流分水线所包围的集水区域叫流域。黄河流域位于北纬32°至42°,东经96°至119°之间,西起巴颜喀拉山,东临渤海,北界阴山,南至秦岭,东西长1900公里,南北约1100公里,流域面积为75.2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三个英国的国土面积。若包括鄂尔多斯内流区面积,则为79.4万平方公里。黄河的河段长和流域面积,因泥沙淤积,河口延伸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黄河流域的地势从西到东呈三级阶梯下降。最高一级阶梯是流域西部的青海高原,位于著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大致以太行山为东界,海拔1000~2000米。包括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和盆地等较大的地貌单元。第三级阶梯自太行山系以东直至滨海,由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和鲁中丘陵组成。海拔高程一般在100米以下。地址学家考证,在距今6000万年至240万年这段时间里,在"黄河流域"这一地区(当时还没有黄河),发生了强烈的地质运动,区域地壳遭到破坏,被切割成若干大小不等的地质块体。这些块体有的抬升,有的下沉。抬升者成为山脉,后来多被风化剥蚀,逐渐夷平而成为高原;下沉者则贮水成湖,如华北、汾渭、河套、银川等沉降盆地陷落成湖。随后的90万年里,这一地区发生了两次规模较大的冰川活动,气候寒冷、干旱,大湖逐步萎缩、分割,全区出现若干大型湖盆及不计其数的小型湖泊与湿地。这些古湖盆成为当地的地表水汇集区,并发育成各自独立的内陆湖水系。古黄河就是在这些独立的内陆湖盆水系的基础上初步演变而成的。距今150万年至120万年这段时间里,这一地区气候转暖,降水充沛,加上中西部高原处于上升阶段,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加剧。于是,横亘于湖盆间的山地先后被切开。这样,各个封闭的湖盆有了出口,从西到东被串了起来,原始古黄河由此而诞生了。此时的黄河还是一个内陆河,它就像一个巨大的串珠,由峡谷河道串起众多的湖泊,最东端为浩瀚的三门湖。 从以上的描述看,黄河的年龄大约是120万岁以上。
黄河上、中、下游都有洪水灾害,但下游是一条地上悬河,洪水灾害最为严重,是举世闻名的。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地区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脆弱,是该地区生产落后和人民生活贫困的根源,也是黄河下游洪水泛滥成灾、难以治理的症结。目前黄河干流上已建成的7座大中型水电站中有5座在上游。
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于世。在我国古籍中常以“黄水一石,含泥六斗”,“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据统计,黄河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平均含沙量约2为每立方米35公斤。其沙量之多、含沙量之高,在世界江河是绝无仅有的。如果把16亿吨泥沙堆成高、宽各1米的土堤,其长度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3倍,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跳进黄河洗不清”的说法,也就是由形容黄河泥沙多而来的。同时,黄河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呈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还真不易洗净呢! 黄河在它的中、上游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暴雨频繁,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是黄河泥沙的注意来源地。尤其是黄河河口镇至潼关这一河段,黄河在穿越这一段黄土高原的过程中,众多支流汇入,把黄河 "染成"了黄色。据测定,这一河段进入黄河的泥沙占全河沙量的90%。
黄河干流上最窄的峡谷叫野狐峡,位于青海省同德、贵南县境。左岸为高四五十米的石梁,右岸为高达数百米的峭壁,河宽仅十余米,从峡底仰视,仅见一线青天。据说野狐都能跳过,因而得名。黄河河道最宽的河段为河南省孟津县白鹤镇至山东省东明县高村河段,两岸堤距宽5公里~20公里。最宽处为河南长坦县大车集,两岸相距20公里。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是我国的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豫东、豫北、鲁西、鲁北、冀南、冀北、皖北、苏北等地区,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冲积扇的顶部,位于沁河口一带,海拔100米左右。平原地势大体以黄河大堤为分水岭,地面坡降平缓,微向海洋倾斜。大堤以北为黄河平原,属海河流域;大堤以南为黄淮平原,属淮河流域。
黄河流域现有耕地1.79亿亩,占全国的12.5%。人均耕地约为全国人均的1.5倍,且中低产田占多数,林地、草原更为广大,蕴藏着巨大的生产潜力。据1993年资料,黄河流域人均占有粮食仅361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7公斤;平均粮食亩产207公斤,较全国低120公斤,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小于人口所占比重。全流域还有宜于开垦的荒地3 000万亩,主要分布在黑山峡至河口镇区间的沿黄台地(约 2 000万亩)和黄河口三角洲地区(约500万亩),是我国开发条件较好的后备耕地资源。另外,黄河三角洲、中下游滩地和水库库区还有大片滩涂地可供开发。随着流域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基本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今后除加强现有耕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外,在不加重水土流失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区还要有计划地开垦荒地。
黄河流域是我国主要产棉区,太原、宝鸡、西安、郑州、济南已成为我国棉纺工业基地, 90年代初,这里的纺织品产量占我国的比重:纱为41.3%,布为25.7%。目前黄河流域已探明的矿产就是130多种,其中有一半以上储量居全国之首,是世界上少有的富足资源区。有关专家估计,我国地下资源约值120万亿元,其中黄河流域占1/3。
黄河流域悠久的文明史,古老的文化,壮丽的河山,各种奇异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万里黄河所独有的丰富旅游资源。在国务院批准公布的62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有16座位于沿黄各省,其中黄河流域独占13座。黄河流域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山峡景观资源。名山主要有:日月山、积石山、贺兰山、六盘山、太行山、吕梁山、华山、嵩山、泰山等;名峡主要有:龙羊峡、积石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桑园峡、红山峡、黑山峡、青铜峡、三门峡等。(2)河湖瀑布景观资源。著名的支流有湟水、清水河、沁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泾河等;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乌梁素海、东平湖等;位于晋陕陕峡谷中的黄河最大瀑布壶口瀑布,是我国的第二大瀑布,它以神奇、壮观而闻名于世。(3)沙漠草景观资源。主要有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地、青海河源沙区、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等。(4)生物景观资源。青海河源地区、甘肃积石山地区、宁夏贺兰山脉、山西吕梁山等地有各种各样的奇鸟异兽、奇花异木。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86年底,黄河流域 已建立了22处自然保护区,仅黄土高原地区就繁衍着几十种受国家保护的珍禽异兽。(5)民族风情资源。如"回族之乡"宁夏的伊斯兰风情,鄂尔多斯草原蒙古族牧民的体育况技那达慕大会和音乐歌舞,甘肃康乐县莲花山每年6月初的多民族花儿对唱会,以及陕北的信天游、安塞腰鼓等。(6)文物古迹景观资源。黄河流域蓝田猿人的遗迹、大地湾古人类文化遗址、半坡遗址等世界闻名。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文坛泰斗”孔圣人之墓,秦始皇陵独享于全国古墓葬的第一、第二、第三号。骊山秦始皇兵马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古代文化宝库之一。还有天水的伏羲庙、宝鸡的神农祠、西安的碑林、太原的晋祠、大青山的昭君墓遗迹、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墓、米脂县李自成行宫、登封市嵩阳书院、巩义市宋陵古墓群等,均闻名于海内外。此外,还有众多的宗教名胜和革命胜迹。

⑤ 浙江省的古墓景点有哪些

杭州西湖风景区、河坊街、西溪湿地、宋城、灵隐、杭州乐园、未来世版界、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权千岛湖等等
杭州人文景观
白塔 灵隐寺 文澜阁 凤凰寺 岳王庙 六和塔 净慈寺 于谦墓 飞来峰像 天竺三寺 抱朴道院 西泠印社
杭州碑林 盖叫天墓 张苍水祠 秋瑾墓 浙江省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丝绸博物馆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章太炎纪念馆 龚自珍纪念馆 苏东坡纪念馆 吴昌硕纪念室 李叔同纪念室 马一浮纪念馆 黄宾虹纪念馆
放鹤亭和林和靖墓 潘天寿纪念馆 西泠桥和慕才亭 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 杭州西湖四大名园 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 古纤道

杭州自然景观
烟霞三洞 孤山景区 玉泉观鱼 杭州花圃 杭州植物园 杭州动物园 太子湾公园 黄龙洞圆缘民俗园

新西湖新景指南
西湖北线景点
新西湖风景
乌龟潭
杨公堤的六桥
西溪湿地
杨公堤的历史
杨公堤赏鉴指南
杨公堤风情
梅家坞茶文化村
新湖滨
湖西乡野风光
南山路的风雅
万松书院
雷峰塔
新西湖总体鸟瞰图
坐观新西湖十二佳处
西湖山林景点
新西湖三十六景

⑥ 为什么陵墓会成为景点,供人们观赏呢

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人们在闲暇之余都会去一些旅游景点品味大自然的魅力,欣赏古人鬼斧神工的创作,各大旅游景点之中陵墓也成为很多人选择之一。在旅游的同时,或许人们会好奇,为何陵墓会成为旅游景点供人们观赏呢?我们都知道自古以来有入土为安和侍死如侍生的观念,墓葬慢慢的不再是简单的风俗而是一种文化。随着墓葬文化的兴起,陵墓也随之升级成为人类历史的一种产物。陵墓建筑又直接给我们展示了不同朝代的建筑水平和风格,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当时的生活环境、宗教信仰和生活需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去一探究竟,丧葬历史和文化也值得人们去观赏和品味,故陵墓在旅游之中同样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

⑦ 想去西安旅游,想去看看那里的古墓景观,求牛人给指点一下都有哪些地方可以去啊

黄帝陵: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
炎帝陵:宝鸡市南七公里处渭滨区神农乡常羊山。
周朝:
1.周文王陵:咸阳周陵乡周陵中学内。
2.周武王陵:咸阳周陵乡周陵中学内。
3.周成王陵:咸阳市周陵镇陵照村南。
4.周康王陵:咸阳市周陵镇陵东。
5.周穆王陵:西安市长安区。
6.周共王陵:咸阳市毕塬上。
7.周幽王陵:西安市临潼区代王镇宋家村
隋朝:
1.隋文帝泰陵:西安市杨陵区五泉乡双庙坡村。
2.隋恭帝陵:咸阳市乾县阳洪乡乳台村南500米处。
秦朝:
1.秦始皇陵:西安市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
2.秦二世陵: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西曲江村南半坡上。
汉十一陵:
1.文帝霸陵:在西安市东郊的霸陵原。
2.宣帝杜陵:在西安市南郊的杜陵原。
3.武帝茂陵:兴平市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
4.昭帝平陵:咸阳市秦都区大王村至互助村之间。
5.成帝延陵:咸阳城北5公里处渭城区周陵乡马家窑村。
6.平帝康陵:咸阳城北7.5公里处渭城区周陵乡大寨村
7.元帝渭陵:咸阳市渭城区周陵乡新庄村。
8.哀帝义陵:咸阳城北6.5公里处渭城区周陵乡南贺村。
9.惠帝安陵:咸阳市韩家湾乡白庙村。
10.高祖长陵:咸阳市窑店乡北的咸阳原上。
11.景帝阳陵:咸阳市秦都区张家湾机场汽车专用公路西侧。
唐十八陵:
1.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乾陵: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
2.僖宗李儇靖陵:咸阳市乾县东北4.5公里的南陵村。
3.肃宗李亨建陵:咸阳市礼泉县北12公里的石马岭。
4.太宗李世民昭陵:咸阳市礼泉县东北2.5公里的九嵕山主峰上。
5.宣宗李忱贞陵:咸阳市泾阳县西北30公里黄村北的仲山之上。
6.德宗李适崇陵:咸阳市城北45公里泾阳县蒋路乡的嵯峨山。
7.敬宗李湛庄陵:咸阳市三原县东北十五公里陵前乡柴家窑村东250米
8.武宗李炎端陵:咸阳市三原县东北17公里徐木塬桃沟村北。
9.高祖李渊献陵:咸阳市三原县东北徐木乡永合村。
10.懿宗李漼简陵:渭南市‎富平县西北三十公里长青乡紫金山(又名虎头山)。
11.代宗李豫元陵:渭南市富平县西北15公里的庄里乡檀山。
12.文宗李昂章陵:渭南市富平县西北15公里的天乳山(俗称教杆岭)。
13.中宗李显定陵:渭南市富平县北十二公里的宫里镇三凤村北的凤凰山。
14.顺宗李诵丰陵:渭南市富平县东北20公里的虎头山上。
15.睿宗李旦桥陵:渭南市蒲城县西北约十五公里处的丰山(唐时称为桥山,又称“苏愚山”)西南。
16.宪宗李纯景陵:渭南市蒲城县东北15公里的三合乡金炽山。
17.穆宗李恒光陵:渭南市蒲城县城北十五公里的尧山西岭。
18.玄宗李隆基泰陵:渭南市蒲城县东北十五公里处五龙山余脉金粟山南。
19.顺陵(武则天之母杨氏之墓):咸阳市城东北20公里处渭城区底张镇韩家村。在火车站坐8路,顺陵下。

⑧ 中国古代建筑与葬制。包括选择墓地,建造墓室,下葬方式等。

一、中国古代丧葬的主要方式及陵墓类型(一)丧葬方式(以下内容多了阅读)由于不同地域自然条件的差异,不同民族的观念与传统习俗的差异,故在我国历史上形成了多种处理已故亲属的丧葬方式。主要有: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悬棺葬等。土葬:土葬是将已故的人放入木制或石制的棺椁中,埋在已挖掘或建造好的地下洞穴内,以土封盖的丧葬方式。这种方式无论在地域范围上还是在人群阶层范围,在中国使用的比较普遍,也是构成今天用于旅游的主要陵墓建筑景观。火葬:火葬是用火将已故的人焚烧掉,把不易燃烧的骨骼收集、存放起来的丧葬方式。古代佛教僧人多用火葬,佛教寺院中或外的宝塔建筑就是存放修炼到一定果位的僧人骨灰的地方。这种建筑是佛教建筑群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避免有限的耕地不致减少,普遍提倡火葬。目前火葬已成为主要的丧葬方式。水葬:水葬是长期生活在水域上的人群普遍采用的丧葬方式。天葬:天葬是在固定的地点,由固定的人将已故人的尸体分割,由秃鹫吃掉为葬,吃得越光越好。中国的藏族、门巴族及部分裕固族采用这种方式。用于天葬的固定地点称天葬场,是一块靠近小山坡的平顶巨石,一般多在20平方米左右。巨石上要有若干大坑,以用来捣碎人骨。完成天葬者一般是固定的人,称为天葬师。为使尸体能全部被秃鹫吃光,天葬有其固定的程序。悬棺葬:悬棺葬是把已故人放入船形的棺木中,将棺木悬置于起临水的悬崖峭壁上,任由尸体自然风干的丧葬方式。古代江南山区里多用此种方式。至今在长江三峡、武夷山等风景区的崖壁上还看到悬棺。(二)陵墓类型陵墓:是安放故人的尸体,祭奠故人的场所的总称。若分开来讲,陵一般指地上建筑,墓则是地下部分。中国目前用于旅游的陵墓景观可分为:无陵无墓,有陵无墓,有陵有墓三类。1、无陵无墓:在上述五种丧葬方式中,天葬、水葬、悬棺葬属于此类,尸体或消失或置留在大自然中。2、有陵无墓:有陵无墓即有地上祭奠用的建筑或墓碑,而没有地下的墓穴与尸体。这种状况的形成大致有两种原因:(1)尸体不存在对于历史久远的祖先和无法找到尸体的英雄,人们为寄托自已的哀思,修建了他们的祭奠场所,如黄帝陵和炎帝陵就是如此。海内外的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有共同的根,对祖先拜祭是世代中国人共同的心愿,因此修建了多处黄帝陵。为祭奠中国古今征战杀场的英雄,后人为其修建了共用的纪念碑。(2)陵、墓不在一处在蒙古族的历史上,其贵族有秘密安葬的传统。据《草木子》一书记载:贵族去逝后葬在一片水草丰美的草原上,葬完,以万马将此处踏平。与此同时,在埋葬地当着母骆驼的面杀死它的小骆驼。之后派近千人在此守候,待来年春天绿草遍地,无法辨认葬地在何处时,守候人离去。若要祭奠时,就跟在当年的那只母骆驼的后面在它停住并发出悲哀的叫声的地方,就是墓地。就是由于这个传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墓地究竟在何处,众说不一。目前,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南部,伊金霍洛旗境内的成吉思汗陵,其中只有安放其空灵柩的陵而没墓。3、有陵有墓即地上封土、祭奠的殿堂与地下墓穴、尸体都存在的陵墓类型。这是普遍采用的土葬形式。今天用于旅游的陵墓建筑景观的主体就是这种类型的陵墓。二、陵墓景观的构成及其旅游价值陵墓景观的构成:包括三部分,其一是陵墓建筑,有地面建筑群和地下墓穴以及棺椁;其二是陵墓建筑上的绘画、雕刻等文化艺术;其三是殉葬品。(记住)中国古代人认为,死只是肉体生命的结束,灵魂还是存在的,只是从阳间转到阴间。为了使自已在阴间的生活与原来的一样,故生前所用的一切东西、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以及所经历的一切场景或对自然界的认识,都要带到坟墓里去或绘画在棺椁和墓穴的四壁上。在任何历史阶段,陵墓主人生前的地位越高,生前的生活内容越充实,陵墓景观的构成内容就越丰富。在所有人当中,帝王以及王公贵族的地位是最高的,他们的陵墓景观内容所反映的历史原貌是最充实、最全面的。是后人了解、认识逝去世界的有利依据,也是弥补文字资料中已遗失的断代历史的最可贵的凭据。更重要的是,这些真实的历史遗物是追索文化历史渊源的有利佐征。历代帝王与王公贵族的陵墓都是现代旅游业开发的主要对象。(记住)三、中国古代帝王丧葬制度的演化(一)古代帝王的葬制的演化中国古代帝王的葬制:经历了由单葬制、陪葬制到群葬制的演化过程。(记住)1、单葬制所谓单葬制,即一个皇帝一个完整的陵墓区。选点分散,陵园独立。(记住)汉武帝之前的帝王都是这种葬制。著名的陵墓,有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记住)2、陪葬制所谓陪葬制,即在帝王陵园外围有生前的爱将、功臣、贵戚的陵墓陪伴,形成以一代帝王陵为中心的陵墓区。(记住)这种葬制始于汉朝,到唐朝,群臣陪葬成了一个固定的制度。著名的陵墓有,位于陕西茂陵县的汉武帝的茂陵,位于陕西乾县的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等。(记住)3、群葬制所谓群葬制,即同一朝代的帝王及其后妃、子女的陵墓集中在一个陵园内的葬制。(记住)这种葬制始于北宋,沿用于明清。这种群葬制还影响到与宋朝同代的党项羌族的王朝——西夏。这样的陵墓群有六个:位于河南巩县的北宋帝王陵墓群;位于浙江绍兴的南宋帝王陵墓区;位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和位于易县的清西陵;位于宁夏银川贺兰山脚下的西夏王陵;位于北京的明十三陵。(务必记住)(二)古代帝王陵墓封土形制的演化封土形制:是关于帝王墓穴上方堆土成丘的形状和规模的制度。大型陵墓建造是中国封建伦理对孝道的一种规定,,也是对帝王生前就安排死后的“奢侈生活”行为的维护。“厚葬以明孝”起源于周礼,帝王陵墓封土形制自周朝以来,经历了“覆斗方上”式、“因山为陵”式和“宝城宝顶”式的演化过程。(务必记住)“覆斗方上”式:就是在地宫上方用黄土堆成三阶逐级收缩的方形夯土台,形状很像倒扣的斗。这种封土形制沿用的朝代最多,自周朝一直延续到隋朝。之后,又被宋朝选用。在诸多使用这种封土形制的陵墓中,以秦始皇陵墓的墓冢形体最大。“因山为陵”式:就是将墓穴修在山体中,以整座山体作为墓冢,气势宏大,雄伟壮观。唐朝帝王陵墓使用这种封土方式。“宝城宝顶”式:是在地宫上方,用砖砌成圆形(或椭圆形)围墙,内填黄土,夯实,顶部做成穹隆状。圆形围墙称宝城,穹隆顶宝顶。这种形制用于明清两朝,清朝的宝城宝顶多为椭圆形。(三)古代帝王陵园建筑布局的演化历代帝王陵墓的陵园建筑群由三部分组成:其一是祭祀建筑群,建在墓冢前方,为一封闭的方形庭院,院门称祾恩门,院内建筑有主殿祾恩殿和两侧配殿;其二是神道,是一条从陵园大门直达祾恩门的大道;其三是为帝王守护陵墓的人居住的地方,称护陵监。(务必记住)(以下内容多阅读)整座陵园以围墙围绕,象皇帝的宫殿一样,不得随便进入。帝王的陵墓都是建在环境优美的地区,一座陵园就是一处天然的园林。在隋朝以前,陵园建筑以祭祀建筑与护陵监为主,神道比较短小,石人、石兽数量较少。其中以汉朝的护陵监规模最庞大,全国的官员、富豪均搬到陵区,为皇帝守护陵园。于是一个陵区就形成一个繁华的城市。唐朝开始,陵区的神道加长,并确定了神道两侧的石像生数量为18对。其中,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乾陵神道最长,石像生最多,在约八里长的神道上,除了传统的18对石人、石兽外,还有61尊巨服于唐朝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节的石像。明朝十三陵的陵园主神道长达14里,祭祀建筑群为三进院,同时在宝城宝顶前加盖方城明楼。(四)古代帝王陵墓地宫结构的演化根据史书记载以及已挖开的各朝代地宫看,帝王墓穴及棺椁在汉初以前,多为石质。西汉主要用特殊木材修造地宫,一般是将黄柏木去皮,截成等长的方木,头向中心类在木质椁的外围,呈一方形墓穴,方木皆以榫卯结构,缝隙以木炭、膏泥封固,此种地宫的营造方式称“黄肠题凑”。东汉以后,棺椁都用木质制作;地宫,除唐朝是直接在开凿的山洞中就地营造外,都是用砖石发券垒建。宋朝以前,多是砖砌成地宫,四壁绘制墓主生前的活动场景。从明朝开始,地宫建筑发展到顶峰,用巨型条石建筑大型墓室。从目前打开的墓穴看,除乾隆墓穴侧壁上有佛教神像的雕刻外,其它都没有绘画或雕刻。历代帝王的墓穴布局要表现得与生前所住宫殿一样,由多个相连的空间代表前后排列的庭院。(五)殉葬制度的演化随死者一起埋葬的人或物品为殉葬品。一般人的殉葬品只是生前的主要生活用品和心爱的物件。作为帝王的殉葬品,除上述物品外,还包括其在位时的生产工具、科学发明、乐器、兵器、各种重要的书籍、史册、艺术品、珠宝乃至物种。殉葬品中的人物,商周时期为活人殉;战国后期开始,因大量的人殉造成劳动力的不足,遂改为俑殉制。但是人殉的现象并没有完全消灭,根据记载,秦始皇的嫔妃中,未生育的全部随葬;明成祖朱棣死后,吊死30名宫女随葬。四、中国现存的著名古代陵墓中国现存的古代陵墓景观有两种展示方式:第一种方式,地面和地下建筑规模都很庞大的,在严格保护的情况下,就地开放展示。如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扬州天山汉墓与北京汉封燕王的地宫,都是复原了的黄肠题凑;明十三陵的长陵的祭祀建筑群和定陵的地下宫殿;清东陵和清西陵等。第二种方式,地下规模与布局不易于人流行动的,多集中、复制展示。如洛阳的中国第一古墓博物馆,集中展示了邙山数十座东汉古墓。(一)著名的帝陵著名的帝陵有:黄帝陵、成吉思汗陵、秦始皇陵。(记住)1、黄帝陵:黄帝陵是中原各族共同的祖先轩辕黄帝的陵墓,是中国保留至今最古老的帝陵,初建始于春秋。《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总面积8500余亩,生长柏树86000余株,多数树龄在千年以上,是我国最大的柏树群。黄帝陵位于桥山之巅,山下有轩辕庙与之相呼应。(务必记住)黄帝陵封土为丘状土冢,据说为衣冠冢。其高3。6米,周长48米,占地200平方米,周围环以1。87米高的砖砌花墙。陵前立一石碑。上书“桥山龙驭”,为明朝嘉靖年间所立,碑前为一八柱祭亭,内立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碑。陵园南面山门外有一高大土丘,丘前立一石碑,上书“汉武仙台”,为汉武帝当年征战凯旋而归,路过此地,修筑此台以祭先帝。2、成吉思汗陵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南部,伊金霍洛旗境内的甘德利敖包(土石山丘)之上。陵园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陵墓建筑造型为蒙汉文化结合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民族风格。整个建筑群由三部分组成,即石牌坊、棂星门和陵宫,一条380多米长的宽敞整洁的凿石步道将三部分串联成一个整体。四柱三门的汉白玉牌坊是陵区的大门,其牌坊的造型是汉文化的传统形式,然而四柱顶上的四顶蒙古包式的顶饰具有强烈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色彩。棂星门远望似无门楼的长城关门,整座棂星门的墙顶为垛墙式,其上也有两面座蒙古包顶饰。陵宫主体由三座相互连接的蒙古包式大殿组成。中央正殿高24。81米,顶面用蓝黄两色琉璃瓦砌成云纹图案,上为金色宝顶,边缘是蓝色八角形双重檐,内置的八根通天巨柱上装饰着飞龙戏珠。东西两殿均高18米,顶部式样与主殿相同,殿相同,殿檐为单层。用汉白玉雕刻的高大的成吉思汗坐像安放在主殿中央,两侧陈列着传说是成吉思汗的宝剑、头盔和弓箭等到物。后殿供奉着三顶黄缎覆盖的蒙古包式陵包,里面方桌上停放着成吉思汗及其家人的灵柩。陵宫各殿及两廊的内墙上绘有壁画,分别绘有成吉思汗一生的戎马生涯、丰功伟绩及蒙古族的社会情况、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内容。陵园内还陈列着当年征战用过的器物。3、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的骊山脚下。在历代单葬制的帝王陵墓中,秦始皇的陵墓是最大的。秦始皇陵被命名为世界远古第八大奇观,并于1977年作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遗产,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务必记住)其陵园外垣为长方形,周长6。3公里;内垣近似方形,周长2。5公里。现在测量的方上式墓冢底边长度,东西345米,南北350米。在陵园内,其地上祭祀建筑已荡然无存,现已发现地下有兵马坑3座,马厩坑一座,跽坐俑坑31座,珍禽异兽坑31座,造墓工人坑103座,被处死的宫廷近臣的陪葬墓18座。据记载,其地宫为石椁,椁内,上有用珠宝玉石做的日月星辰,下有用水银灌制的江河,金银做的凫雁,琉璃做的龟鱼与玉雕的鲸鲵等,并设弓弩毒箭机关以防盗墓。近年测量墓冢上方空气,发现汞蒸气含量异常高。1974年发现的一号兵马俑坑,与真人真马等大的6000多人俑与马俑,再现2000多年前的战阵军容。这一轰动世界的发现使秦始皇陵被命名为世界远古第八大奇观,并于1977年作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遗产,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80年,在陵西侧又挖掘铜车马坑,有彩绘铜车马两乘,大小为实物的1/2,每乘由四匹马、一个御官俑和车组成,结构完整逼真,3000多个由金、银、铜制作的部件,不仅工艺精湛,而且至今能转动自如。铜车马的出土,使世界各国对中国2000多年前的文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二)著名的陵墓群著名的陵墓群有:明十三陵清东、西陵乾陵。(记住)(以下内容多阅读)明十三陵:明十三陵位于北京西北昌平县天寿山下的小盆地上,陵区仙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明清两代著名的三大皇家陵墓群之一。这里埋葬着明朝定都北京后的十三位皇和众多的后妃。十三座帝王陵如扇面状分布在盆地内的山前丘陵上。整个陵区由一条主神道和十二条分支延伸的辅神道构成通向各陵墓的神道网。明永乐皇帝朱棣的长陵坐落在主神道的顶端。各代皇帝陵墓依照辈数关系对称分布在主陵两侧。地宫封土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宝城宝顶,地宫前是安放帝王谥号碑牌的方城明楼。明楼前是三进院的祭祀建筑群。神道上的石象生等饰物均布置在主神道两侧。每一座陵墓旁都设有“护陵监”,看护、祭扫陵墓。明代陵墓地下墓室都用巨石发卷,构成若干墓室相连的“地下宫殿”。十三陵以地面建筑宏伟的长陵和唯一打开地宫的定陵闻名于世。2、清东、西陵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马兰峪西,昌瑞山下,占地约2500平方公里。清西陵:位于河北易县永宁山下,占地225平方公里。清东西陵墓群:为清朝定都北京后的帝王与后妃的两大陵墓群。是我国现存规模宏大,建筑体系完整的皇家陵墓群。其建筑体系结构与明十三陵基本一样。清东陵:埋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等五帝,以及十五后和一百四十一个嫔妃。乾隆的裕陵和慈禧陵的地宫已被发掘,对外开放(务必记住)。裕陵地宫的四壁、卷顶及石门上都浮雕着佛像、图案和经文,门楼上雕出檐、瓦垄、鸱吻和斗拱等,如同木结构。在明清已发掘的陵墓地宫中,最为富丽豪华,独具风格。东陵各陵墓的地面建筑中,慈禧陵最为华丽。其祾恩殿前的龙凤陛石,采用透雕手法,凤在上龙在下,龙翔凤舞,神态生动。东西配殿的内壁都嵌以砖雕图案,斗拱梁枋以及天花板上的彩绘全部贴金。大殿内的明柱上饰金龙盘绕,殿内金碧辉煌。清西陵: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等四帝及其后妃等。(务必记住)3、乾陵乾陵:是唐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陕西乾县梁山。(记住)乾陵:以其北部主峰为陵,南部两峰为阙,陵区仿唐长安城格局,外垣八十余里。神道两侧大型石雕达120多件,王公贵戚、功臣爱将的陪葬墓有17座。是唐朝帝王诸陵之冠。从资料记载和考古发掘得知,乾陵可能是唯一没有被盗掘的唐朝帝王陵墓。至今地宫未开掘。大型石雕中,有两种因与众不同而著名:其一是无字碑,通体高达7。53米,为一完整巨石,初立时无字。关于无字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武则天“功高业大”难以用文字表达;一种说武则天认为自己功过是非应让后人评价,所以无字。现在碑上的文字是后来人游历上绺时的题词,内容多是对李唐与武周那段历史的评价。其二是神道上的异国人物的石像生。五、中国著名的现代陵墓(一)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南京东郊钟山中部第二峰茅山南麓。1926年1月兴建,1929年春落成,同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的遗体由北京香山碧云寺移此安葬。陵墓呈木铎式,傍山而筑,由南往北逐级升高,依次为牌坊、墓道、陵门、碑厅、平台,最后是祭堂和墓室。墓室海拔158米,从墓道入口到墓室距离700多米,共有石阶392级。祭堂中为孙中山石雕坐像。四周有孙中山革命事迹浮雕,四壁墙上刻有他的遗著《建国大纲》。祭堂后面是球状结构的墓室。正中是圆形大理石圹,中间是长方形墓穴,棺上镌有孙中山长眠卧像。(二)毛主席纪念堂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端。1976年11月动工,翌年8月建成。为一座南朝北的建筑,与天安门南北相望,。纪念堂是一座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正方形宏伟建筑。在枣红色花岗岩廊柱,高高擎起金色琉璃瓦覆盖的屋顶,大门正上方镶嵌着书有“毛主席纪念堂”金字的汉白玉巨匾。纪念堂两侧各有两组大型群雕,四周栽种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花草树木。整座建筑气势宏伟,庄严肃穆。纪念堂由北大厅、瞻仰厅和南大厅三部分组成。北大厅中央是3米多高用汉白玉雕刻的毛主席坐像,背后墙上悬挂着一幅描绘祖国山河大地的巨型绒绣,这里是举行悼念活动的场所。瞻仰厅是纪念堂的核心部分,大厅正面白色大理石墙壁上镶嵌着金色大字“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大厅中央的灿烂花从中安放着水晶棺,毛主席的遗体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面大厅的汉白玉墙上,镌刻着毛主席词〈满江约。郭未若同志〉的金字手迹,东西两侧是休息厅,1983年12月,纪念堂内设立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纪念室。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