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景色
A. 你好,题目是:迥门柳上山千苍,物华游阳玩时令。 提示:枯地高山/美景
别急,要那类的,说明白点。
追问:
额,就是泰山在古诗中的意象分析
回答:
古诗中常见意象
一、意象:
中国古代诗歌总以含蓄取胜。诗人常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某些客观的事物中,借以表达情感。这种包含着主观情志的客观物象就是意象。意象是古诗的核心。诗人常根据意象的特点来表达情意。
如“柳”的枝条长拂、牵人衣襟的特点便会与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联系在一起。
“梅”之傲雪怒放、不畏寒冷又会使古代的诗人想到耿介不屈之志节。
当表达某些开阔胸怀的时候,诗人的眼界是高远的,一般会选取那些高大、明亮、暖色的意象;
当表达某些低回的情绪时,诗人总是低眉内敛的,物象也多是身边的细小的客观的冷色的。
所以,抓住了意象,就抓住了诗意。但是大多数诗歌的意象并不是单一的。而且通常是诗人总是选取一组相似或相反的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感情。那么这些意象之间的组合便成了解读诗的关键。
在一大部分的诗句中,词语的组合符合一般的主谓宾的顺序。那么意象的组合也便合乎一般的认知逻辑顺序。如,“云破月来花弄影”、“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等句中意象就可以按照一般的句子来读而毫不费力。表面的诗意也自然较明确。这在平日的复习中不是问题。
其次,诗歌之被称为“歌”是因为过去的诗是配乐的,诗的本身就有一种韵律感。及至有唐之后,律绝大盛,诗句中的平仄关系便更加的讲究起来。为了合律,诗句中的某些词语便出现词序上的变化。表现在意象上,也就是意象的无规律性。在这时,便要根据句中涉及的逻辑关系加以还原,才能较清晰地理解诗歌。过去有一年的高考曾经涉及这个问题,题目就是调整词序:“香稻啄吾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句中的意象应调整为“鹦鹉啄吾香稻粒,凤凰老栖碧梧枝”。诗意就明了了。又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意象调整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就很好理解;“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可以理解为“春山映柳色,夕鸟藏梨花”;“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中的意象可以调整为“月明沧海珠有泪,日暖蓝田玉生烟”;“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中的意象若不调整,便不好理解,若调整成“风折笋垂绿,雨肥梅绽红”,意思就非常的明了。但是有些诗句的意象之间的顺序是不好调整的,要按照诗中涉及的逻辑关系来理解。如:“故人江楼月,永夜千里心”中意象之间不太清晰。如果调整成“千里故人心,江楼永夜月”就很好理解了。其实这类意象在诗人的心里是生动的,他们的组合是很清晰的,只是到句中才有了一些变化。读者要能透过诗句本身还原其本来的组合。
第三种有些意象可以通过修辞来组合。古诗传统的比兴手法就是一种很好的连接意象的方法。比如:“杜鹃啼血老夫泪”句中以杜鹃鸟的啼血比采玉老夫的泪水。“乱山横翠幛,落月淡孤灯”中的意象也是用“比”来连接的。另外,对偶的也可以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让人看了这一面习惯地再去看另外一面。如:“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怀李白》)中的“渭北”、“江东”两地相去甚远,但是对偶使他们自然的连接起来。又如陆游的《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时间和空间都有一个飞跃:一句是冬,一句是秋;一句是东南,一句是西北。因为有了对偶的连接,才不使人感到突兀。
还有一种意象的组合是真的不确定的。因为它甚至在诗人的心里就有可能是不固定的。也许诗人就想创设这种方式让读者自去丰富,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谭献《复堂词话》)比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中出现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四个意象。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落花时节,人正独立;微雨之时,燕子双飞:也可以理解为人独看落英满地,燕双飞逢细雨霏霏。也许是在花落雨飘之际,人独看燕子双飞。但是也许不把它们之间的关系固定下来更好,只要读者能从中感受到那种落寞与孤独就可以了。正是意象间的不确切的组合,才使诗意更加的丰富。又如:“细雨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诗人就把这些意象摆放在你的面前,让你去补充、丰富,有不允许你固定,一凝固就失去了诗味!(微风习习,江岸细草如丝,一只竖有高桅的小船,孤伶伶地行驶在江上。“危”,高的意思。“樯”,桅杆。)
单一意象的提炼及其表述似乎没有什么问题,比如说:
“思绪 雪花一样
忽东忽西
忽远忽近
在这样的夜里 翻飞”
这里的“思绪”就是诗人挖掘的意象。诗人通过“雪花”这一意象传达了思绪的“某种”特性,从而达到自己的表述意图。
当单一的意象不足以达到自己的表述意图时,意象的组合于是就产生了。
以一曲《青玉案》而闻名的贺铸,得了个雅号“贺梅子”。我们来看下他那首《青玉案》: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黄梅时节,整个城市烟雨蒙蒙,更兼飞絮飘飏。“烟草、风絮、雨”三个意象的叠加隐喻那漫漫的愁思。)这个意象组合是和谐的,是一体的,没有硬凑在一起的痕迹。
意象的组合表现在一首诗里是天然浑成的,是互为因果的,是辩证的必然。
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瘦马(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月、黄昏(池中的梅花淡淡的“疏影”以及月光下梅花清幽的“暗香”,然而梅枝与梅影相映,朦胧的月色与淡淡的幽香相衬,动与静,视觉与嗅觉,共同营造了一个迷人的意境。)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诗人用感情的红线穿起了一串名词之珠,为我们构成了一幅别具情彩的早行图:雄鸡啼鸣,昂首啄开了新的一页日历,正在此时,一轮残月却仍悬于西天上方,清冷的月光伴随着早行人的脚步踏上旅途。“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铺满银霜的店前木板小桥上 ,已经留下行人的依稀可见的足迹。)
但是,很多当代诗已进入了沉迷意象的怪圈,在意象组合的连贯性上存在了致命的内伤,甚至意象群是迷乱的,杂簇的,是走火入魔的。过分的执着于意象的堆码,甚至以怪异的意象群造成惊人的“诗语言”,其结果,导致了主题的混乱和偏离。如果说梦是意识的一种流变,那么梦也有它的思维轨迹。而无迹可寻的“诗”比梦呓还要悲哀还要可怕。
二、古诗中常见意象 代表的意义
1、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
2、菊花---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3、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4、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5、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6、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7、杜鹃鸟---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8、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诗中的鹧鸪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9、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10、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以雁写思的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等。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
11、另外还有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12、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13、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14、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等。
15 冰 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16、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汉代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和送别之所。
17牡丹 寄寓富贵。
杨花 有飘零之意。
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蟋蟀 古人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
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羌笛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琴瑟 (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司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后来因此称媒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秋水 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 望穿秋水
连理枝 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战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她衣服,没拉住,跌下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后来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青梅竹马 用来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逐鹿 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杜康 《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
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向高远的人。
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结为婚姻,后便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彭祖 传说中长寿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鸡肋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
婵娟 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为婵娟。
献芹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
执牛耳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
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作壁上观 壁:营垒、壁垒。观:观望。在壁垒上观望。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
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豆蔻 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精卫 古代神话。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鸡口牛后 《战国策·韩策》:“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后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岁寒三友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之称。
花中四君子 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
泰斗 “泰山北斗”的简称。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
玉成 比喻为人成全好事。
璧还 敬词,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
方家 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青鸟 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先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后来青鸟成为传书的信使。
梨园 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抱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
班马 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萧萧班马鸣
问鼎 春秋时,楚庄王北伐,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以“问鼎”喻篡夺政权。
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杀敌报国。
烂柯 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
青眼 相传三国时魏国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
高山流水 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时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
牙弹琴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雅。
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鸿”一语出自“鸿雁”。《诗·小雅·鸿雁》曰:“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q0)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鸣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白衣苍狗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
莼羹鲈脍 指家乡风味。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菰菜羹:菰菜、莼羹。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 代指书信。
庄周梦蝶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采薇 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仕周。
碧血 化碧 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
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典出《晋书·却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怀橘 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
红叶 代称传情之物。
昆山玉 比喻杰出的人才。
咏絮 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
柳营 指军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太许可,才可入营。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南冠 代指囚禁而不变节操的品格。
1“香稻啄吾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故人江楼月,永夜千里心”
2“杜鹃啼血老夫泪”
“乱山横翠幛,落月淡孤灯”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细雨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4“思绪 雪花一样
忽东忽西
忽远忽近
在这样的夜里 翻飞”
5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1“香稻啄吾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故人江楼月,永夜千里心”
2“杜鹃啼血老夫泪”
“乱山横翠幛,落月淡孤灯”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细雨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4“思绪 雪花一样
忽东忽西
忽远忽近
在这样的夜里 翻飞”
5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追问:
没有泰山啊
回答:
泰山是传说自尧舜以来就受到历代帝王祭祀的名山。杜甫之前咏泰山的名作寥寥无几。晋宋诗人谢灵运的《泰山吟》本是乐府题,但全诗用大量双声叠韵词着力形容泰山的高峻奇险,强调封禅的肃穆神圣,风格典重生奥,完全失去了乐府的原味。或许正是因为泰山的宗庙色彩过于浓厚,诗人题咏便不得不考虑它的神圣意义。所以连善写山水诗的大谢一旦涉笔。也只能写成板滞的颂体。李白的《游泰山》六首,以游仙诗的形式抒写了他在泰山顶上与仙人同游、精神飞扬于天地之间的自由与快乐。倒也符合泰山在汉代被视为“神仙道”的形象。杜甫的诗则选择了一个“望”的角度,将泰山壮美的自然景象和象征崇高的人文意义融为了一个整体印象。开头以散文句式自问自答。发端直称“岱宗”,本身已包含了帝王封禅之地的意蕴,接着说从齐到鲁都望不尽它的青青山色,又以景色,描写烘托出它的高大。同样,下面两句说大自然把神奇和灵秀都集中与泰山,山南山北的没明暗由高高的山峰分割,既是赞美泰山景色的壮丽和雄奇,也隐含着“岱宗”一词的本义:万物代谢、昏晓变化正是阴阳造化之功,既然集中与泰山,那么此山当然不愧为五岳之首了。这就超越视野的局限,化为泰山传统的人文含义概括了泰山的主要特征:一个象征造化伟力和代谢变化的自然奇观。
诗人遥望泰山中云层起伏,心胸豁然开朗;目送飞鸟归山,眼眶几乎为之睁裂。以“荡胸”二字置于“生层云”之泰山时精神的激荡,以及将大自然的浩气都纳入胸怀的豪情。有此力度,目送归鸟以至要“决眦”的夸张,才更显出诗人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登上的极顶。于是结句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就极其现成,极其巧妙。既自述怀抱,又回到了泰山丰富的人文内涵中。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B. 是该牵手上山看看的 最初动心的窗口有什么景色
是该牵手上山看看的,出自歌曲
一起吃苦的幸福
歌手:exo-m
只能弯腰低头把梦越做越小了
是该牵手上山看看的
最初动心的窗口有什么景色
C. 梦见和男朋友上山,山上的景色很美丽。(解梦)
这个梦给我的感觉:一开始你看到的所有美景和所有美好的感觉都是你现在和男朋友的感觉,你和你男朋友的感觉就是像你在梦里的感觉一样很美很好,你现在被你自己这样的感觉所包围,所吸引。特别是刚刚开始恋爱的时候,你就像是梦里的感觉一样(我一路上欣赏着美景,完全忘记了刚才的忧虑(没上山的时候我发现路面结冰了心理有些害怕)。)对这恋爱有一些害怕,但现在已经没有了。随着恋爱的继续,并且对恋爱的感觉很满意,很幸福。你慢慢的看清了全貌(就这样到达了山顶,好像还没有出太阳,山下的雾气还没有消退,这种感觉有点像站在云端的感觉,特别美,这时候我拉着男朋友让他看,可是他好像没有注意到。不到一会,太阳出来了,在太阳的照射下,雾气好像也渐渐的消散了,这时候我看见了这座山的真实面貌,是由一级一级的梯田组成的,梯田里到处是正在采茶的采茶女。)可是随着恋爱的继续,你以前所焦虑和害怕的东西再次出现(但是山下的冰还没有化,我看见一个女孩走在冰面上(不认识),也就拉着男朋友过去了,可是差一点掉在湖水里,)这个冰代表了什么?这是值得你思考的,是否你对恋爱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随时都有可能掉下去。但你现在感觉到你男朋友是你的依靠,他能不让你掉下去。(幸亏我反应快,拉着他没掉下去)
我的建议:好好的感觉一下,你对恋爱的感觉,这个焦虑和危险的感觉是哪里来的,是现在社会现象所带给你的还是你从小家庭的原因造成的。看清这个对你恋爱的安全感有很大的帮助。
D. 看到了哪些景物上山写景和下山写景有何变化
都说: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确如此!我们一行人驾车从山下出发的时候,还版感觉酷热难耐,但是沿着权盘山公路,一路攀升,顿觉山上凉风习习。越靠近山顶,气温越低。山下的阔叶林,逐渐变成了阔叶针叶混交林,渐渐地,阔叶林全部都从视野中消失了!苍松翠柏漫山遍野。而山顶则更加荒凉,到处都是低矮的灌满丛。停车休息,徒步登上山顶,顿觉罡风猎猎,真的是高处不胜寒。遥望四周,白云缭绕,一览众山小。下山的公路格外崎岖,真的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公路坡陡弯急,必须放慢速度,谨慎驾驶。越往山下走,气候越温暖,山坡上的一个小村庄旁边,桃花居然刚刚盛开,姹紫嫣红,景色美不胜收。真的是“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渐渐地,久违的阔叶林再次映入眼帘。不知不觉中,汽车已经出了山。问大家都有什么感受?有的说:“好像一天之内,经历了春夏秋冬。”有的说:“海拔高度变化太大,耳朵里发闷,感觉非常难受!”但是从大家的眼神里可以看到,每个人都非常兴奋。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E. 是该上山去看看了,最初的窗口有什么景色,不能不哭你就把我给抱着,,这句歌词是什么歌
一起吃苦的幸福,exo的
F. 2014年湖北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山顶的风景》 一群人上山游玩,在山下的时候,碰到山上旅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走自己的路,对于山顶的风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有人觉得好看,也有人觉得不好看,那都取决于你自己的心态,和看待风景的方式,有些人,觉得,只有爬到了山顶,欣赏到山顶上那独特的美景时,感受到山顶秀丽景色时,这次旅行才正真有了意义;可是有些人更愿意给这次旅行留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结尾,一个让人回味悠长的就可以了,并不用气喘吁吁的爬上山顶,追随大众的做法。正真的风景,在最高峰。有些山,当你自己去爬到了最高峰了,才可以体会到它正真的美丽、魅力:有些路,你正真去走了,才会体会到它的艰辛:有些事,你真正去做了,才会体会到,它的困难。但阳光总在风雨后,正如古代诗人所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或许,只有爬到了山顶,才能见到最美的风景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虽然在山顶可以见到秀丽的风景,但是,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做法,或许,他觉得没有爬上山顶的必要,毕竟,人生,是要自己走的,别人,只是你的‘参谋士“,他不可能永远帮你。
G. 描写山上景物的一段话
春风掠过了小溪,岸边的小草、野花在春风的吹拂下,探着头欣赏着自己倒映在水中的美颜。那小溪边的杨柳吐出了鲜嫩而黄绿色的新芽,在春风中摇曳着修长绵绵的枝条。不时,有几对燕子从杨柳枝间流星般地穿过,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美丽画卷。 我喜欢在春季欣赏大自然,因为这时,举目望去,都已是绿荫荫的一大片,有翠绿色,墨绿色,黑绿色,茶绿色......呵,绿的山,绿的水,不得不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吹拂过绿叶的风,变的格外温柔,太阳也变得暖洋洋的,绿叶们则托出了一个个娇嫩浴滴的花骨朵。微风中,它们轻轻摇曳着,害羞地露出了笑脸。
春季的歌洋溢在每一个角落里,从幽静的乡村到沸腾的城市,看看那厂房与街道,春季煞是惹人喜爱。你看,街心花园中,百花争艳,姹红焉子,竞相开放,可真是美不胜收呀!淡雅的色彩和芳香诉说着春季的情怀。
春季,一个静与动完美结合的时节。春季像一个天使,踏着愉快的脚步,翩翩来到人间。春季像一位花样年华的少女,鼓动着飘逸的风情。春季像一位画家,涂满了蓬勃的色彩。春季像一首瑰丽的诗,如梦般甜蜜,如酒般香醇。
春——是鲜花的笑脸,是泛着淡淡新绿的柳枝在舒展筋骨,是草儿睁开了朦胧的睡眼,看世界;春——是天空中摇曳着的形形色色的风筝,是那手牵风筝线在山上山下跑来跑去的孩子;
春——是自然女神,一睡醒来就在梳妆台旁梳洗,她把凝住的流水“梳展”开;把姹紫嫣红涂抹在大地上;把天空洗得明澈湛蓝;把乌云拨开,让七彩的阳光又普照万物。
H. 承德兴隆山上山景色好还是下山景色好
那肯定是上山看到的一个景色,下山你看到了又谁另一种美。上山和下山是两种不同的经验,你就得看用什么样的心情欣赏了。
I. 黄山风景区徒步上山从哪个门走好
黄山北大门松谷庵登山最好
以下给您附着详细登山路线:
(1)从温泉到慈光阁再到玉屏楼
现在黄山景区开通的新国线极大的方便了登山的游客,从汤口可以乘新国线的车直接到达慈光阁,沿途景色秀美,揽圣桥,温泉,人字瀑,大好河山石刻,观瀑楼都集中在温泉景区,不过不是很值得去徒步登行,消耗体力,真正的主题在山上,留好体力去登更高的山峰。在慈光阁下车后,可以徒步登山,不过体力也是件大事。年青人可以背包上路,年纪大点的还是乘缆车到达玉屏楼。从温泉到玉屏楼的路很险,立马桥过后更是如登天梯,石级坡度都在六十度左右.望驴子们小心,不过沿台级都有扶手,可以说是有惊无险。
过了半山寺就渐入佳境了,在此可观天都峰,立马峰,金鸡叫天门。到了龙蟠坡更是风景更佳,再经天门坎,小心坡,渡仙桥,一线天,到达蓬莱三岛。基本就到了玉屏楼了。立马桥:此为黄山重要观景地之一,在青鸾峰(立马峰)下的立马亭,近可观峰上“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的巨幅摩崖石刻,石刻字径6米,每字之间9米见方,“平”字一竖更是长达9.4米,为唐式遵将军1939年所书,黄山石工冒险凿刻而成。此处还可望天都峰鲫鱼背。
半山寺:到半山寺,你已经走了5华里了,半山寺的意思就是你已登到半山腰了,这里可以就餐,可以入厕,还有部门简易床位可以住宿。在此可观天都峰,立马峰,金鸡叫天门。
龙蟠坡:从半山寺行约3华里,便达龙蟠坡下,沿石阶登高20米左右至坡顶,四周峰峦锦绣。站在高崖上左望,刚刚在半山寺看到的那只“金鸡”变成了人,这就是奇景“五老登天都”。右望可赏莲蕊峰上的巧石“姐妹放羊”,向下可俯视老人峰上的“垂垂老者”。奇峰巧石,不一而足。
天门坎:位于横云石和天都峰之间,登山道路自天门穿过,故名天门,天门坎下的天都峰脚,为新老两路登天都峰的勇士上下汇合之处。慈光阁——玉屏景点注解(二)小心坡:过蒲团石便是,坡长数十米,左临深涧,右依悬崖,古为黄山奇险之处,今道路凿宽,安有铁链,已是有惊无险。过小心坡转身就到了渡仙桥,此时你已是如步仙境了。
渡仙桥:相传为古代神仙为救药农而点化此桥,此地无桥时原无路。
一线天:为登玉屏必经之路,两石相夹,窄如古巷。宽处不过2米,窄处仅0.5米,内有石阶80余级。人行其中,抬头望去,蓝天一线。
蓬莱三岛:穿过一线天便是啦,你可见三座山峰,形态各异。因海拔已近1600米,山间时常云雾缭绕,幻若蓬莱,因此得名。
文殊洞:文殊洞又名罗汉洞,居迎客松下,穿洞登顶就到达玉屏楼餐厅门前了。近闻天都将开,先将登天都之路帖与广大驴子参考。
(登峰的路应该怎么走)黄山有句名谚说:“不上天都峰,白跑一场空。”好容易来一趟,你当然要上一上。上天都峰有两条路,一为新道,一为老路。一般来说从慈光阁步行登山都应从新道上,老路下,经天门坎,小心坡到达玉屏楼,而从慈光阁乘缆车登玉屏楼,可从老路上然后原路返回,再去莲花峰,天海,北海。后山下莲花峰到玉屏楼者,可从老路上新道下,经半山寺下到慈光阁。
(从天都新道登峰)天都新道过半山寺后转右直登峰顶,直线长度1000米,高差为450米。不要小看这1000米,它有天梯之称,许多地方的登顶角度差不多是垂直而上的,石径穿壁而过,人在槽中行走,险而不危。沿途有海豚石,虎口石,帖壁松,三姑洞,望夫石,天地一线,万仞壁诸景。
(从天都老路顶登)老路又称天都磴道,登山道路也不平缓,一般坡度为50—60度,最大为80—90度,直线长度650米,高差310米,共有1664级台阶,其中以鲫鱼背一段最为奇险。鲫鱼背海拔1770米,长约10余米,宽仅0.6米,两边悬崖深不见底,探头一望令人心悸。沿路佳景主要有童子拜观音,天桥,鲫鱼背,仙桃石,天都石室。
(天都峰顶观美景)天都峰顶有一块10平方米的平地,上有巨石,为天都极顶,附近刻有“登峰造极”等石刻,这是黄山前山最险的地方。立于峰顶前望,千山万壑,尽在脚底,确有“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感。
(二)从温泉到云谷寺再到白鹅岭
从温泉到云谷寺山路是7.5公里,往返车辆很多,途中景点主要有百丈泉,马鞍山,眉毛峰等,其中百丈泉最为知名,但枯水季节无此胜景。你还要知道这一带被称为黄山“东海”。
云谷寺到白鹅岭全程15华里,登行时间约为4小时,沿路主要佳景有:
(1)仙人翻桌:距云谷寺约5里,路旁峰顶有石如桌,四脚朝天。
(2)入胜亭:原名七里亭,其意自明,不过切不可松懈,后边那一半路才更艰难。
(3)喜鹊登梅:从入胜亭再行约2里,一丁字型路口有一巧石,形若喜鹊,旁边有一松树,状如古梅,因此称之为喜鹊登梅。再向上行约300米,从侧面看此景,喜鹊变成了一位身着道袍的长者,正挥手为你指路,故又有一名叫“仙人指路”。这就是黄山巧石移步换景的典范。
(4)皮蓬:从仙人指路处插入约行1500米就可到达,它是清代画僧雪庄隐居30年的地方。雪庄以树皮盖顶建成此房,潜心在此描绘黄山,画有《黄山图》42幅,艺术价值极高。此地山谷幽深,宛若仙境,但至今游人很少涉足。去者需原路返回。
(5)天狗望月,双猫捕鼠,老僧采药。三景均为峰间怪石,从缆车看更形象。云谷到白鹅岭有缆车通行。每年的3月16号到11月16号是65元/人(单程)淡季的价格为56元/人(单程)
(三)从松谷庵到狮子峰
这条路很少游客涉足的,大多从黄山北大门登山的都从太平缆车站乘缆车,单程65元/人.
这条山路长20华里,山陡路险,古时曾是太平人去府城歙县的过山通道.沿途可观后山奇观,如飞龙峰,仙人铺路,仙人观榜,书箱峰等.上到狮子峰岭,就到了北海.此路风景秀丽,不过着实累人,建议驴子们还是乘缆车登山。
酷驴玩玉屏
玉屏简介:玉屏楼古为明代普门和尚所修文殊院,历史多次被大火所毁,现在这座建筑是1955年建成的玉屏楼餐厅。玉屏楼是黄山的前山精华之处,古人诗云:“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老舍先生也曾称赞:“欲识黄山真面目,风华半在玉屏楼”。
玉屏楼对面的文殊台,左有青狮,右有白象,处在天都峰和莲花峰之间,奇峰错列,云海漂腾,缈如仙境。被游人称为:“黄山绝胜处”。
玉屏楼前观奇景:
文殊台:文殊台在玉屏餐厅的正前方,相传为明代五台山僧人梦见文殊菩萨在此趺坐,后寻访至此,修建文殊院而得名。你站在台上,左有天都峰,右有莲花峰,前有圣泉峰,后有玉屏峰。远观松鼠跳天都,孔雀戏莲花等景。迎客松:黄山最著名的奇松就是迎客松,立于玉屏楼餐厅左前方,为千年古松。身高10米,顶平如削,一臂悬伸至文殊洞口,作迎客状。可惜于1974年冬,一场大雪压倒二枝折断,虽经十余年接枝疗伤,仍回天无术,1986年春二枝枯死。为不改变树型,二枝现仍保留在迎客松上。送客松:位于文殊台西道旁,形似作揖送客状,因与迎客松对应,故称送客松.狮石与象石:迎客松旁一块巨石,因状若雄狮盘坐,称为狮石.石上镌满“一览众山小”,“观止”等石刻。
玉屏楼右侧有巨石如象,象鼻更是维妙维肖。上刻有“岱宗逊色”石刻。
玉屏峰:玉屏楼餐厅背依玉屏峰,峰顶海拔1716米,与餐厅高差仅为36米,峰顶是观日出的最佳位置之一,有“黄山第一处”之称。因尚未开放,游客涉足甚少。上有毛主席“江山如此多娇”石刻。
从玉屏出发登莲花峰再到天海
1:从玉屏再出发
从玉屏游览结束,你又要背包上路了.从玉屏到天海,北海又是一路险情,除了请桥夫抬,你是别无代步工具的.从玉屏到天海,俗称是9华里,一般要走2个小时,当然不包括登莲花峰的时间.
(1)莲花新道省力行
黄山近年修了不少的新路,从玉屏出来不远就会分道了,新道可以缓解山道人多拥挤之苦,又可节省体力.建议中老年游客从新道,新道修的不错,沿途风景秀丽.从玉屏出发行约一华里,就是新道和登顶路的分路口,右边是登莲花的险路,左下经过一个小卖部,穿过一个山洞就是新道了.如果体力不行的话,劝你还是从新道下去吧.沿途可观孔雀戏莲花,金龟探海,龟兔赛跑等佳景。
(2)勇者登顶莲花峰(目前处于封山养护期,不可登顶)
来黄山,有很多勇者要征服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从玉屏方向的游客登莲花峰顶可以从近年修的新道出发,新道不少磴道都是用钢筋水泥修在悬崖绝壁之上,让人望而生畏。更甚者当北坡刮大风时,更是让人心惊肉跳,不过此道防护索练完备,十分安全,登顶其实是有惊无险。行走路上可一览天海,北海,东海风景。后山天海,北海过来的游客要从莲花亭出发,经过磴道登莲花峰顶.也就是登莲花峰的老路,俗称登峰之路是2华里,实际直线长度为434米,高差255米,同样是坡陡路险,但较后之新道要缓的多了,莲花绝顶有不少石刻,其中峰顶立有石碑,上刻“莲花绝顶”。另有“玉炉生花”,“嬉云”,“顶天立地”等石刻。
(3)相约莲花亭
不管是从新道登顶或从幸福大道绕过莲花峰去天海北海方向,还是从天海方向来前山玉屏方向的游客,都要在莲花亭会合,小小的莲花亭也成了游客最集中的地方。这地方有小卖部。有茶水食品出售,不过此处不可以抽烟。在此可观佳景有“龟蛇二相守云梯”“仙兔吃草”等。
2:从莲花峰到天海
在莲花亭休息一下又要出发了,从莲花亭到天海路程有5华里,高差不是很大,这一段最难走的地方就是百步云梯和一线天了,行程大概在1小时左右。
行程中所观佳景:
龟蛇二石:就在莲花亭旁,两块天生巧石,一如灵龟,一似长蛇,分守左右,维妙维肖。
百步云梯:过了龟蛇二石就到了百步云梯,石梯一百八十多级,立于云雾之间,如若连接天地之梯,最险处坡度达65度,下坡过去,不免会心惊肉跳,不过最近云梯经过修葺,道路加宽,安装扶手,已无什么危险。
老僧入定:下了百步云梯,有一观景平台,站在平台上往右前方平视,在山崖间有一高3米之巧石,好似身着袈裟,头着僧帽,颈着佛珠,趺坐参禅,这就是老僧入定,也称“猪八戒照镜子”,只因嘴巴过长原因。老鼠偷油:从老僧入定往右上大约十米的地方,有两块巧石扣在一起,右边的一块头尖体圆,左边一块稍大,组合在一起,如一老鼠状。从山崖上流下山水痕迹如油,名做老鼠偷油。
鳌鱼吃螺丝:站在观景平台向右上方望去,就可看见鳌鱼峰,长开巨嘴,在鱼嘴前方有三块大小不一的巧石,状如螺丝,此景非常形象。
一线天:上鳌鱼峰有两条路可以走,过百步云梯大概一华里,就要分路,一条是经过鳌鱼洞到鳌鱼峰顶,此路名叫升官发财道,相对较缓,要经过鳌鱼峰的肚子里面。另外一条就是有名的一线天了,道长约150米,高差约80米,道宽只容一人通过。非常之险峻,不过两边石壁和护栏,可以保证您的安全。另在一线天两石壁间还有一巧石,如若天上抛下,游人多叫它“仙女抛绣球”,所以此道又称桃花道。上到鳌鱼峰顶到天海:
不管是经过一线天还是升官发财道都是通向峰顶的,登上鳌鱼峰顶,峰顶有邹鲁手书的“大块文章”石刻,不过文章的章字下面写错了。听说是故意的。站在峰顶的试胆台可观西海边处的一组巧石“西天取经图”其中以唐僧最为形象。下了鳌鱼峰到天海路上要经过当年黄帝在黄山炼药时所用的晒药台。据说上有灵气可治百病。另此处可观“老僧采药”美景。
在快要到达天海的时候有一石亭,名叫海心亭,此处有一分路,直行去天海,左转去白云景区。到了天海,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这里提供食宿,有卫生间,可以抽烟。是前后山游人汇合的地方。
从天海到光明顶这一路上基本无风景可观,约一华里的上坡路,到达光明顶基本上前山就玩遍了。
从光明顶到西海
天海到光明顶高差是100米,山路是一华里,光明顶海拔高度是1860米,为黄山三大主峰之一,相对莲花峰和天都峰来说,要平坦的多。光明顶是前山和后山的分界点.顶上没有什么风景可看,除了一座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建的一座气象站以后,就是光明顶山庄了.光明顶原名:“大悲院”,因为建院之初有众神到贺,光彩夺目,而取光明之顶。有句俗语说“不到光明顶,不见黄山景,到了光明顶,四周都是景。”站在光明顶上,南可观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黄山第一险峰——天都峰,黄山巧石组合——鳌鱼驮金龟。北可观九龙峰,西海群峰,飞来石等景观,天气晴好的时候,还可以远观四大佛教名山——九华山。
光明顶是游览黄山游客的必经之路,不管你是前山来后山,还是后山去前山,都要经过光明顶,光明顶也是看日出的最佳处之一,每天早上,前往光明顶观日出的游人总是挤的满满的,所以在此提醒驴子们,在光明顶看日出一定要看小心,不要跑到悬崖边上,小心挤下去了。从光明顶到西海是一条下坡路,沿途风景秀丽,过了防火了望亭后,再下行约三百米,会有一分路口一条是走向群峰顶,另一条就是去往飞来石(群峰顶下来也是去往飞来石)。建议驴子最好去群峰顶小坐一会,那里可俯瞰西海群峰,特别是云雾飘渺的时候,更是如梦如幻。下了群峰顶,又会回到去飞来石的路上,这条路是修在西海的崖边的,看似平坦,其实很险,请驴子小心,因为在你的左边就是深渊。
飞来石:是一块高十二点五米,宽六点五米,厚一点五到二点五米,重达544顿的巨石,传说为女娲娘娘补天所剩两块灵石之一,另一块飞到宝少爷的嘴里,所以《红楼梦》拍摄的时候,就拉着设备到黄山来了。因是灵石,所以灵气十足,传说来黄山如果有幸摸一下飞来石,会给您带来好运。而且还有说法:“一摸官运,二摸财运,三摸福运,四摸桃花运”不知驴子们要摸几下啦。
站在飞来石边的崖壁上,同样可以俯瞰西海群峰,山谷幽深,云雾变幻,景色之绝妙,可谓观景最佳处。从飞来石到西海排云楼路经回音壁,此处对面为西海南岸,如刀削般.下面就是西海峡谷,在此大吼一声,声音会在山谷间回荡,再从回音壁往下走约三百米有一分路口,往左边是去往黄山的魔幻景区的入口排云亭,往右就到排云楼宾馆。
1、在开往黄山的火车上出现了很多的拉客者,建议您在千万不要理睬这些拉客者,否则一旦被缠上很难脱身。
2、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大景不放过,小景不留连,拍照不用慌,先对身后望。
3、黄山山高路陡,应备有手杖;登山宜穿胶底鞋、布鞋方便且安全,不宜穿皮鞋和塑料底鞋,以防滑跌。
4、前山雄伟险峻,景色壮美,但山高路陡,攀登较为吃力;后山地势较为平缓,但景色较前山逊色。如果您体力充沛,时间充裕,或在玉屏楼一带住宿,可选择从前山慈光阁登山,如果您的体力不是很好,或者您在北海、白鹅岭一带住宿,可选择从后山云谷寺登山。慈光阁到玉屏楼大约6公里,步行大约需要3小时,乘缆车大约需要6分钟,云谷寺到白鹅岭大约7.5公里,步行需要大约4小时,乘缆车大约需要8分钟。如在旅游旺季人多时候乘坐索道则需要等候较长的时间,买贵宾通道票可快些,但比普通票贵15元。
5、黄山天气变化无常,但阴雨连绵的天气很少。早雨午晴,午雨晚晴,或夜雨晨晴,不宜打伞,登山前如天气不好最好准备雨衣或在山下购买。
6、山高路陡,尽量少带行李杂物,轻装上阵,以减轻负荷;但要带足够矿泉水、饮料,以应登山途中水分散失口干舌燥。可选择性的带一些高热量的食品来保持体力的充沛。
7、黄山山路陡峭险峻,多石阶磴道,且多险段,登山时身体宜前俯,不宜过速,下山尤需缓步。可走“Z”形,这样既省力又轻松。
8、雷雨时不要攀登高峰,不宜手扶护栏铁链,也不宜在树下避雨,以防雷击,最好到室内或低洼处避雨。这时切不可此时攀登天都峰、莲花峰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