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景观座椅
❶ 株洲湘江风光带的河东十景
2012年2月1日起,新鲜出炉的湘江风光带东岸(城区段)初步规划方案,开始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根据规划,株洲湘江风光带东岸(城区段)北起石峰大桥,南至天池路,全长约10公里,将打造龙抬头、白石水韵、神农眼、神农瀑、神农湾、银河天街、诺亚方舟、老株洲、彩翼坊、幸福岛等“河东十景”。按照计划,株洲湘江风光带东岸(城区段)年内将开工建设。 石峰段重点打造体现蛟龙过江,日月双塔意向的龙抬头景观亮点,除此之外还包括桥头公园、石峰公园西入口、水厂泵房改造和樱花大道四大景观节点。
将在石峰山临江山顶规划设置一个观景塔,取名“日塔”,与现有石峰山内侧的“月塔”共同形成“日月同辉”的景观格局。在“日塔”下方山坡处,规划一处由爬坡步道、流水瀑布和观景平台组成的创意景观——“龙抬头”,它与西岸体育中心的龙身相呼应,宛如一条若隐若现的过江蛟龙,遥望“日塔”,而西侧欧式风格渔街与其交相辉映。 白石水韵是由北侧的神农柱与演艺中心、南部的中轴线和码头、西侧的极限运动场和创意园以及东侧的白石人家构成的T字形景观亮点。
电厂烟囱改造为城市地标,命名为“神农柱”,功能上可做为时钟、生态塔或信息柱,并可进行节日烟火表演;演艺中心由煤棚改造而成;保留的大厂房改造为工业博物馆。 “神农眼”景区是以摩天轮为主要景点,以及麻纺厂老厂房、“水森林”以及永利码头“动力广场”构成的T字形景区。
摩天轮命名为“神农眼”,高度在120米以上,其独特的形态和夜景灯光的变化使其成为东岸新地标,同时为市民提供了观看湘江风光带更为开阔的新视角。作为一个必备的城市家具,“神农眼”是集观景、高档餐饮、商业等功能为一体,按市场化运作形成的联运综合体,该运营模式将确保“神农眼”今后能真正“转”起来。 神农湾定位为株洲中心区最高端的时尚酒吧街,建筑采用民国时期的砖构建筑结合现代材料处理的混合风格,外部空间采取因地制宜方式,通过地下室、地面层和二层连廊三层公共空间构成了立体街道,形成丰富的空间感受和热闹的商业氛围,打造株洲新天地。
同时,神农湾的二层连廊与神农公园、体育场、商业天街的步行系统实现无缝衔接,构建了风光带至建设路、七一路完整的公共步行廊道系统。 银河天街范围从七一路到中粮地块,长度为800米,是基于缓解交通压力,扩展活动空间而打造的核心景观。规划进行了方案比选:
方案一:架空平台采用曲线形态设计,流畅飘逸,随处可见的绿化和座椅、与希尔顿相对的咖啡茶座商业休闲空间,市民可以享受东岸的黄昏;与人民医院相配套的康体花园,更是开辟了吸引人气的运动场地、运动花园等,形成了可观、可赏、可停、可玩的极具活力的空间,成为市民活动的场所和纽带。
方案二“架空平台的采用方整形态,将沿江路全部覆盖,并在七一路、车站路等纵向道路与沿江路交叉口处设置椭圆形采光窗,将光线引入沿江路的同时成为该段的地标景观。二层大平台可作为特色休闲、文化展览和主题庆典活动,沿江灯柱可作为节假日烟火和喷泉表演用途。 范围从“银河天街”往南延伸至一水厂处,现状为自然滩地空间,采用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手法,通过斜坡绿化、大台阶等手段将城市空间逐步过渡到滨江水岸,人工沙滩、晨练广场、儿童游乐、露天剧场、草阶看台、花田、草滩各类人工和自然要素有机组合,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穿梭其中,人工场地与自然水岸在此交汇碰撞。
规划根据人流量的不同由中心段以广场活动空间为主的滨水空间,逐步过渡到近郊段以生态景观为主的滨水空间,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形成形态各异,层次丰富,功能多样的亲水空间,为市民营造都市水岸新生活。 “老株洲”是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俗风情的历史传统街区,是株洲特有的文化名片和旅游景点。它集邑庙、商铺、美食、旅游等为一体,全景展示建宁古镇一千年的历史文脉。空间布局上以建宁城门为核心,由西侧的游船码头、东侧的记忆水街和南侧的商业内街构成。
其中建宁城门参照古城门的形式由现状排渍站改造而成,西侧分袂亭和游船码头采用株洲老码头形式,表达古人依依惜别的景观意向,东侧记忆水街通过上层覆水的水景塑造和建筑立面的改造,营造“水、街、巷”的古镇风貌;南侧商业街区以鲁班殿中心,形成历史风貌街,其中布置了本地特产、芦淞服饰、醴陵瓷器等旅游购物商场。通过以上规划,最终形成以古街巷商贸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充分展现本土特色的株洲版“清明上河图”。 彩翼坊利用山谷幽静环境建设花谷,通过三类会所建设引入商务会议、休闲娱乐为主的综合功能。三类会所分别为综合性俱乐部,其独特造型的建筑形式与山谷水景相结合,形成入口标志景观;庭院式会所建筑,采用庭院式的布局方式与花谷景观相结合;独栋会所在北侧单独布局,掩映在枫溪山林间。
在彩翼坊南侧滨江地区规划一座望江楼,为市民提供登高望江观景点的同时丰富了枫溪段的天际线。 幸福岛结合现状滩地资源打造以德国风格乡村教堂为核心的婚庆基地。乡村教堂规划布局在沿江路北侧,与周边配套服务设施围合成欧式风格的入口广场,沿江路南侧布局一座大型婚庆酒店,采用与教堂统一的建筑形式,内部空间可满足200桌酒席要求,而跨过沿江路的鹊桥连接教堂和酒店两大区域。
外部景观上,滨江大草坪与沙滩的外部环境与德国风格建筑群相结合创造出浪漫氛围,在大草坪的顶端视景最为开阔处设计一座宣誓亭,新人在神父与亲朋好友的见证下表达爱的誓言。
❷ 创意城市的城市类型
Hospers(2003)认为Hall的研究说明创意城市是属于每个时代的一种现象,但没有一个城市总能永久展现创意的。根据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Hospers总结出4种类型的创意城市。 Florida(2003)认为构建创意城市的关键要素是“3T”理论:即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包容度(toler-ance),即:为了吸引有创意的人才、产生创意和刺激经济的发展,一个创意城市必须同时具备这三者。技术是一个地区的创新和高科技的集中表现;包容度可以定义为对所有少数民族、种族和生活态度的开放、包容和多样性;人才则指那些获得学士学位以上的人,即他所谓的创意阶层(creative class)。
但Glaeser(2004)认为Florida的“创意资本”理论即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并否认后者提出的“波西米亚效应”。他坚持真正有效的因素是3S--“技能、阳光和城市蔓延”(skills,sun and sprawl)。 Top1:美国纽约苏荷 元老级艺术朝圣地
介绍:作为世界闻名的艺术区,苏荷区(SOHO)原是纽约19世纪最集中的工厂与工业仓库区,上世纪中叶,美国率先进入后工业时代,旧厂倒闭,商业萧条,仓库空间闲置废弃。五六十年代,美国艺术新锐群起,各地艺术家以低廉租金入住该区,世界现代艺术史的大师级人物;沃霍、李奇斯坦、劳森柏格、约翰斯等都是那里的第一代居民。鼎盛时期,在这块面积、人口均不足纽约1%的地方,居住着占纽约全部艺术家30%强的艺术家群体。一些画商也在那里设立画廊,一些现在较出名的画廊都曾是从苏荷区开始发展起来的。
入围理由:SOHO作为艺术区闻名于世,如今已发展成集居住、商业和艺术为一身的一个完善的社区,被誉为“艺术家的天堂”。特色酒吧和高档时装店为邻,艺术画廊和个性化的家居装饰品店并肩,是雅客、时尚青年和游客都不愿放过的重要时尚商业区和旅游景点。这里世界最知名的品牌如香奈尔、路易威登等,早已登陆这块黄金区,但都无不无一例外地被这里的个性和艺术所渗透。
SOHO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是艺术区,艺术却无处不在。它是商业和艺术充分融合的区域,是富有个性的、有着深刻文化内涵的商业区,是时尚的代名词。在这里,你很少能看到五大道那些艳俗的贵妇,更多的是为个性而一掷千金的艺术家和追求个性的时尚青年。世界各地的摄影师流连于GREENE街的铸铁红房、BELGIANBLOCK街的室外消防楼梯还有各具特色的涂鸦外墙,文学青年踏着鹅卵石路细数着当年文学沙龙的辉煌足迹。
创意指数:★★★★☆
艺术指数:★★★★★
综合指数:★★★★★
温馨提示:SOHO位于曼哈顿的下城西部,到纽约进行之旅,除了大都会和现代美术馆等大型博物馆外,建议在苏荷的街道上逛逛,街道狭窄,很适合闲逛。 Top2:伦敦南岸艺术区 匪夷所思的视觉挑战
简介:艺术区位于泰晤士河边,是利用废旧港口码头和古老仓库改造的文化旅游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特色的影院、漂亮的餐厅、纪念品商店,风格迥异的咖啡厅、酒馆和游船,现代化大桥飞架两岸、高速火车穿梭而过。用旧发电厂改造的泰特艺术馆,是专门展示20世纪艺术品的专题艺术馆,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与现代艺术藏品的完美结合,成为艺术区的灵魂。艺术区集现代文化、旅游、休闲、商业功能于一体,古老、现代风格交织,游览内容丰富而新鲜,为游人提供了浑然天成的休闲去处。
入围理由:泰晤士河南岸艺术区以现代艺术为其醒目的标志,堪称是当今伦敦最富有活力的艺术聚集区。沿着泰晤士河岸,世界三大现代艺术展览馆之一的泰特当代美术馆、英国艺术节中心、莎士比亚环球剧场以及英国最知名的两大剧院新维克、老维克次第排开,而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剧院之一--英国国家剧院也坐落在此。
南岸艺术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现已成为欧洲最大的艺术中心。每年吸引着三百万的参观者。形形色色的街头艺术家使出浑身解数向世人展示他们出人意表的绝招:有肢体雕塑、有沙雕、有个人乐队等等。集中在桥底的涂鸦,在狂野的反叛中居然带有几分含蓄。充满创意的“会唱歌的墙”,只要游客触摸墙上凸出的“音符”,就会听见几十种乐器声响;就连一旁的公共座椅也由设计师精心组装,游客可以通过手机蓝牙和这些附有播放器的座椅交换歌曲,当然通过蓝牙也可以为旁边的客人点歌,寻觅知己。
创意指数:★★★★☆
艺术指数:★★★★
综合指数:★★★★☆
温馨提示:伦敦南岸艺术区位于泰晤士河边,河堤走道宽敞舒适,从塔桥一路往上游方向,沿途可以见到众多街头艺术家的奇特表演,同样也可以选择做游船在泰晤士河中欣赏沿途的创意设计。 Top3:洛杉矶酿酒厂艺术村 最大艺术村的最潮设计
简介:美国洛杉矶酿酒厂(TheBrewery)艺术村完全由民间发起。艺术村前身是1888年开业的酿酒厂,由21组不同大小、结构的建筑物所组成。到了1980年被当地名门Carlson家族收购,一天有一批艺术家前来询问是否能够租用,于是Carlson家族临时起意让这个酿酒厂变身艺术区。进驻这个艺术村的艺术家中已经有许多人,如Alex in Welderland、DeniceBartels等在美国艺术设计界功成名就,而他们当初“发家”的这个艺术村也因而成为美国艺术界无人不知的地方。
入围理由:TheBrewery艺术村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村,在300个单位内聚居了约500名艺术工作者和创作人,当中有画家、雕塑家、音乐人,也有摄影师、舞团,甚至网页设计师,他们在这创作、生活,令艺术区充满艺术气息,而社区中的建筑、街道装置也是艺术家们的创作,许多艺术家会将新品放在公共区域展示,作为一种区内交流的手段,因此在这也时常能欣赏到最新潮的设计。
创意指数:★★★★☆
艺术指数:★★★★
综合指数:★★★★
温馨提示:开放日一般是4月以及11月份中旬,参观免费。 Top4:东京立川公共艺术区 无处不在的创意设计
简介:作为亚洲地区设计领先的城市之一,东京的创意产业起步较早,除了创意园区,现在很多创意工作者干脆把自己的创意做到公共区域,在装点城市的同时,展示自己的最新创意。
在东京的卫星城市--立川市就有这样一个公共创意区域,它是在当年军事基地立川基地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这个创意区有七个街区,区域内有办公楼、宾馆、大型百货公司、电影院、图书馆等各种设施,让立川创意区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城市,而不少创意设计公司也已经进驻这个区域,并将自己的设计作品在街区内展示。
入围理由:立川公共艺术区是全日本公共艺术最密集的区域。街头的艺术品共由近百名名艺术家共同参与创作,大到饭店门口的艺术造景,小至水龙头、消防箱、公共坐椅、地面铺装、通风口,全部都经艺术家重新打造,这也让这个小小的地方拥有了109件公共艺术品。
漫步在立川街头,你会发现路边不少有趣的雕塑,有的以动物为主题,有的以自然为主题,栩栩如生,还有那些设计成树干、秋千的坐椅,可供路人小坐片刻,走着走着,在面前又会忽而出现一个硕大的红色茶杯挡住你的去路,让你莞尔一笑,想起“是该喝一杯了”。这些有趣的街头创意设计让身处紧张都市的东京人感受一下轻松的气息。
创意指数:★★★★☆
艺术指数:★★★☆
综合指数:★★★★
温馨提示:公共艺术区位于东京都三多摩区境内,搭乘JR新干线到西立川站下可到。 Top5:伦敦克勒肯维尔 怪异荒诞的时尚创意
简介: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设计机构都位于伦敦,其中,最新兴的创意园区就是位于伦敦东北部的克勒肯维尔(Clerkenwell)。在多年以前,Clerkenwell原本是伦敦废弃工业仓库的不毛之地,但随着一批年轻数码创意工作者和企业家的进驻,克勒肯维尔的大街小巷正发生大改变。
克勒肯维尔如今已是全英著名的艺术场区,吸引了几百家设计企业进驻。这的Sadlers Wells和Barbican艺术中心时常会举办一些先锋展览,怪诞的行为艺术展和另类装置展都能在这一展风采。
入围理由:伦敦众多创意园中,位于英国伦敦东北部的克勒肯维尔被认为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若向伦敦艺术家们打听哪里是最好的创意园,肯定百分之百会推荐克勒肯维尔。作为英国著名艺术场所,这里拥有水平一流的音乐、剧院、展览馆、电影与博物馆,还有各种酒吧。
参观者,只要在Clerkenwell的街道上走走,经常会被路上新奇的设计吸引而停住脚步,像是在剑桥戏院外的墙上悬挂了一幅 GeorgeStubb1762年创作的《Whistlejacket》的复制品,这幅作品只在伦敦美术馆馆珍藏。除了这些艺术品之外,Clerkenwell大街上还有一些搞怪的作品,像是外星厕所,造型十分搞怪。如果走累了,记得到各种酒吧与餐馆馆坐一坐,这些酒吧餐馆也是藏龙卧虎之地,内藏不少艺术作品。
创意指数:★★★★
艺术指数:★★★☆
综合指数:★★★★
温馨提示:克勒肯维尔位于英国伦敦东北部,这里有众多剧院、展览馆、博物馆,其中很多是免费的,这里每年还会举行克勒肯维尔建筑美术展(London Architecture Biennale in Clerkenwell),吸引众多美术爱好者前往参观。 Top6:北京798艺术区 旧工厂的华丽转身
简介: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马路上穿着制服的工人与打扮时尚前卫的参观者相映成趣,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这里就是北京798艺术区。
这里汇集了画廊、设计室、艺术展示空间、艺术家工作室、时尚店铺、餐饮酒吧等众多的文化艺术元素。各类文化机构400余家,分别来自法国、意大利、英国、荷兰、比利时、德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入围理由:如今,798已是世界上炙手可热的艺术区,并被列入第一批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展览、展示中心;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文化都在这里呈现。无数场艺术盛宴都在这里掀开帷幕。
2003年798艺术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文化标志性的 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2004年美国《财富》杂志将北京列为年度世界有发展性的十二个城市之一,原因之一是798的存在。
创意指数:★★★★
艺术指数:★★★
综合指数:★★★★
温馨提示:北京798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大山子地区,艺术区平均每天都有多个艺术展开幕,每年八月或者九月会举办“798艺术节”。 Top7:美国鱼雷工厂艺术中心 炙手可热的设计基地
简介:亚历山大市的鱼雷工厂艺术中心(Torpedo Factory ArtCenter)的前身与战争息息相关,它在一战时期是制造鱼雷的基地,在二战时期曾作为存放武器弹药的仓库,直至上世纪60年代被废弃。后来在1974年,一群当地艺术家以低廉价钱租用了这个弃置的工厂,慢慢将其建成艺术工作室,近年来,迅速发展成弗吉尼亚州一个著名的创意旅游景点以及美国炙手可热的设计基地。
入围理由:鱼雷工厂艺术中心这个世界著名的艺术中心距华盛顿不远,这里聚集了不少当地的艺术家,至少有80多个工作室在这落户,超过165位视觉艺术家在这里从事艺术创作,类别包括雕塑、绘画、珠宝、摄影等。在这里,游客可以像串门一样拜访各个艺术家在工厂中的工作室,看那些正在制碗的陶艺家、正在绘制彩色玻璃窗的艺术家是怎样工作的。如果游客看中哪件艺术品,还可以即场买下来。
近年来,鱼雷工厂艺术中心还开辟了不少艺术课程,不定期推出不同主题的艺术课堂,由艺术区中的艺术家们讲解,深受美国人欢迎。
创意指数:★★★
艺术指数:★★★★
综合指数:★★★
温馨提示:艺术区免费向公众开放。开放时间时间:上午十时至下午六时,逢星期四延长到晚上九点。各工作室和画廊时间会有不同。 Top8:韩国首尔Heyri 艺术中的温情一面
简介:不说还真不知道,首尔如今的“野心”在于打造世界设计之都,而其创意事业在近几年也是飞速发展,在首尔附近,也就出现了一些设计创意区。
Heyri艺术谷就是其中一个很特别的创意园区。这个艺术谷是一座由韩国作家、电影界人士、建筑师、音乐家等多领域艺术家群居的文化村,面积约49.5万平方米。在Heyri艺术谷中,除了一般的居家住所外,更有艺术家们的工作室、美术馆,众多不同类型与功能的建筑共同形成了一个集创作、展示和家居为一体的复合型空间。
入围理由:走进艺术谷,会发现这里的建筑都十分有型,比如以铁丝网包围的四方小楼,桥结构的屋子等,不同风格的艺术馆、博物馆以及咖啡厅、餐厅、书店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公共园区内也有不少艺术家制作的各种装置艺术雕塑。盛开的红色花朵、红色的烟囱雕塑,甚至是可爱的卡通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点缀其间,令这个艺术谷多了些许温情。
在艺术谷里还有一个孩子们喜爱的“草莓妹妹主题公园”(The Dalki's Theme Park),提供了各种游乐设施给孩子们游玩,每到周末,有不少首尔的父母干脆带孩子来这里,一边游玩一边感受艺术气息。
创意指数:★★★
艺术指数:★★★★
综合指数:★★☆
温馨提示:由于Heyri艺术谷并不是旅游景点,因此也没有游客问询处或是其他方便游客的设施,园内的设施指引全都是韩文的,对游客来说并不是太方便。从首尔明洞搭乘地铁3号线至大化总站,5号出口转乘约20-30分钟一班的200号巴士前往,全程约1小时45分钟。艺术谷内的博物馆、艺术馆以及咖啡厅、餐厅等设施开放时间为早上10时到晚上7时。 Top9:上海m50 藏在仓库里的酷炫时尚
简介:上海总有许多令人惊喜的地方,像莫干山路50号,原是一家纺织工厂所在地,现今却摇身一变,以M50招牌号召全球各地的艺术工作者聚集于此,包括瑞士香格纳画廊、法国东廊艺术、英国领事馆文化艺术处艺术家工作室、加拿大艺术景画廊等。这群充满艺术细胞的创造者,让源源不绝的灵感在老厂房内生根。
M50聚集了风格迥异的画廊、工作室,包括从事建筑、装饰、家具设计的公司也纷纷入驻,甚至一些时尚的品牌服饰店、艺术书店、音乐商店也占据着一些小仓库。老式的铁栅栏玻璃窗,被改造为独特的logo;年久失修的通道,被行为艺术家融合成雕塑的一部分,配上路边精致的路灯,许多时尚元素将M50点缀得生机盎然。
入围理由:M50创意园是上海最早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也是目前上海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创意产业园区之一。还被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贴上“上海时尚地标”的标签,列为“推荐参观之地”。这里成功举办了2005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2005时尚之夜、法国工商会、宝马车展、诺基亚及西门子产品推广等一系列时尚活动,使之成为苏州河边独特的人文景观,和上海时尚文化新地标。
创意指数:★★★
艺术指数:★★★
综合指数:★★☆
温馨提示: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乘坐公交76、105、13、63、941、166、922;地铁1号线可以到达。 Top10:意大利托尔托纳 打造非凡创意神话
简介:米兰的托尔托纳地区(Zona Tortona),十年前和798前身类似,也是米兰运河边的旧工厂一座。2001年起,ZonaTortona这块创意园区搭上全球家具业的“奥林匹克”盛会--米兰国际家具展的顺风车,把当年最雷人的艺术或时尚风貌或前卫设计一字排开供人交流。短短数年,ZonaTortona也摇身一变变成艺术家和个人工作室的大本营,小型艺廊、摄影工作室、餐厅、创作空间散布其中,曲折的小巷和低矮的老建筑,随便穿梭每次转弯都有新的惊奇。
入围理由:著名的托尔托纳创意区,虽然坐落在米兰展的展馆外,但是,在每届米兰展都能创造非凡的神话,已经成为米兰设计周最具指标性的展区之一。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来自世界不同国家优秀企业的创意pk,同时这里也是众多设计师冲击梦想的地方。
创意指数:★★☆
艺术指数:★★★
综合指数:★★☆
温馨提示:游览托尔托纳地区最佳的时间是每年四月,因为这时正值米兰家具展举行,可以看到更多新锐设计。
❸ 有什么好的“变废为宝”的创意
这个确实有很多的创意啊,比如说你家里面有一个宝宝,那么就应该要把一些盒子把它改造一下,成为一个有用的纸盒。
❹ 户外休闲椅的户外休闲椅的设计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等也在不断的变化,人们在渴望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渴望着精神文明的滋润,城市家具的人性化设计不仅给人们带来生活的便捷,而且也满足了人们的社会尊重需求,更让人们在使用中下意识地感受到一种舒适安闲,并从体味生活的愉悦中转化为对美的永恒追求。因此在户外休闲椅设计方面也有相应的要求。人性化设计对设计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首先,要求设计师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能够自觉关注以前设计过程中被忽略的因素。如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要,关注残疾人的需要等。
其次,要求设计师熟练把握人机工学等理论知识,并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体现出设施功能的科学与合理性。如垃圾箱的开口,太高和太低都不便于人们抛掷废物,太大则又会使污物外露,既不雅观又孳生蚊蝇,同时还要考虑防雨措施以及便于清洁工人清理等。
再次,设计通过调动造型、色彩、材料、工艺、装饰、图案等审美因素,进行构思创意、优化方案,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户外座椅是城市景观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所发挥的作用除了其本身的功能外,还要体现其装饰性和意象性。户外座椅的创意与视觉意象,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空间的规划品质,这些设施虽然体量大都不大,却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城市的景观密不可分并忠实地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水准。
❺ 室外景观座椅宽度一般是多少
在设计园林座椅时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设计应有正确的尺寸,这样才能使园版林座椅舒适实用权。对于成人来说.座位应高于地面46-51cm,宽度为30.5-46cm间,如图5-6(所示。如果加靠背,那么靠背应高于座面38cm.而且座面与靠背应呈微倾的曲线,与人体相吻合。设计师也可能会设计出带扶手的座椅,那么扶手应高于座面15-23cm.座面下应留
有足够的空间,以便放腿和脚。这样,所有园林座椅的腿或支撑结构应比座椅前部边缘凹进去至少7.5-15cm另外,如果座椅下不做铺地材料,那么在园林座椅下面就应铺硬面材料或砾石,防止该区因长期受雨水和践踏出现坑穴。
❻ 旅游农业前瞻性经营性模式有哪些
农业与旅游产业结合,五良生态农业总结十大创意模式以供大家分享借鉴:
花卉+婚庆产业=世界爱谷
产业依托:花卉种植产业
规模要求:100亩至上万亩不等,根据不同规模进行不同设计
项目定位:世界爱谷•一生一世走世界
客群市场:婚庆主题、花卉观光休闲等150km以内的市场
创意内容:花卉产业在旅游开发上一般要与婚庆产业进行结合,打造花卉婚庆产业园区,以各种芳香、观赏和经济花卉种植为底色,形成七彩浪漫童话花海,种植本身可以形成大地景观成为靓丽的风景线。
主要赢利点:花卉种植、销售、鲜切花;花卉深加工、延伸品;婚纱摄影、婚礼举办、婚礼餐厅、婚礼蜜月洞房;花卉养生、保健、美容等。
发展愿景:每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都应该建设一个世界爱谷特色花卉婚庆游憩综合体项目。
大田+创意景观种植=大地景观
产业依托:大田种植
规模要求:一般是依托大面积的农业种植区域,专门开辟出一块区域通过创意化种植构筑。
项目定位:大地景观•大田也可这样玩
客群市场:农业观光体验。
创意内容:大田种植一般是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景观底色出现的,在当下国家进一步加强对基本农田管控的形势下,如何提升大田种植的景观效果也是时下农业资源开发的重要问题。
针对于这种资源,一般的解决方式就是通过创意化设计打造大地种植景观,即可以将区域内最具特色的吉祥寓意或者最具地域特色的形态通过不同色彩的作物种植进行展示,建设至高观景平台让游客观赏。
发展愿景:中国广袤的田园应该成为承载和展示地域特色文化的窗口,以旅游为画笔在广袤田园上绘画出五彩斑斓的大地景观。
民俗技艺+情景化体验设计=梦回十八坊
产业依托:传统民俗技艺、劳作方式
规模要求:作为单独的项目10—50亩皆可以。
项目定位:十八坊•步入即梦回千年
客群市场:民俗文化、传统技艺文化体验。
创意内容:每一个乡村旅游发展地区,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都会形成具备地域特色的民俗技艺、耕作方式和传统工坊,这正是乡村地域文化的经典所在也是其独特吸引力所在。
整理出每个地域最具特色的传统劳作作坊,在一个区域进行场景化的再现,包括作坊内部摆设、工具、工艺流程,都要进行场景化、情景化的再现,游客既可以观看传统的劳作方式,又可以亲身参与其中体验劳作方式,比如酒坊、油坊、磨坊、染坊等等。
主要赢利点:参与体验、手工纪念品销售等。
发展愿景:传统技艺的保护不应该只是通过静态化的博物馆展示来实现,十八坊项目的出现将成为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新农村建设+街道庭院生态廊道设计+五谷杂粮创意化设计=美丽乡村发展模式
产业依托:美丽乡村建设。
规模要求:在100户以下的居民聚集区,同时具备一定地域文化特色的相对传统村落。
项目定位:真正的美丽乡村•乡愁的体验地
客群市场:民俗近郊休闲体验客群。
创意内容: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党和国家对未来的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重要指示。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要深挖掘地域的农业产业特色、地域文化特色、传统技艺特色和人民生活习俗特色,在村庄道路景观的美化设计上以地域的特色果树、蔬菜和花卉作为景观绿化植被,并形成生态景观廊道供居民日常话家常;在居民庭院绿化美化的同时要结合庭院经济进行打造,形成葡萄小院、丝瓜小院、盆景小院、农耕小院等特色化的主题院落;在村庄景观打造上要将五谷杂粮的果实作为重要的景观设计来源,各种棒子、大蒜、辣椒、柿子、大枣等农作物串成的辫子是重要的景观设计元素;在文化生活设计上要挖掘整理地域的传统戏曲、舞蹈、民俗技艺等进行传统发展。
主要赢利点:特色餐饮、民俗体验、民宿接待等。
发展愿景:美丽乡村的建设落脚点还是在乡村,如何真正的将乡村的特色挖掘打造出来是旅游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所在,期待未来的中国大地上美丽乡村的发展真正的是实现一村一品。
田园养生+度假模式=主题休闲度假庄园
产业依托:田园风光和具有疗养保健价值农业产业发展区域。
规模要求:根据规模大小进行相应的特色设计,可以打造精品度假庄园还可以打造田园疗养度假小镇亦可以打造田园养生国际漫城。
项目定位:庄园人生•掀起都市居民的生活革命
客群市场:田园度假客群市场。
创意内容:依托各种特色化农业种植产业的地区,如葡萄、中草药、蓝莓等具备养生价值的农业资源,挖掘其养生保健疗养作用,挖掘地域内的美食、文化、特色运动娱乐等方式,打造以特色度假生活为主的综合体项目。
目前比较突出的主题度假庄园有葡萄酒庄、中药养生庄园、蓝莓庄园、温泉庄园、享老庄园、香草庄园、企业农庄和艺术庄园等等。度假庄园可以结合现有的特色农村进行整体改造升级,同时也可以通过特色化的建筑景观设计来实现。
主要赢利点:度假地产、特色餐饮、休闲娱乐、产业加工等。
发展愿景:庄园将成为未来都市人逃离城市生活的首选目的地,未来度假庄园将可以成为引领乡村旅游升级发展的重要拳头产品。
❼ 庭院景观创意中有哪些风水讲究
风水是汉民族历史悠久的一门文化,也称为乌青、青囊,较为科学性的说法为堪舆。风即元气和场能,水即流动和变化。庭院设计中花木能净化周边空气,愉悦人。山能旺丁,水能聚财,山水搭配方能相得益彰。
❽ 园林景观设计助理做些什么的
不需要考的,工复作一年以后就制是助理工程师了,现在园林还没有什么职称的,劳动部门搞了个景观设计师,不过业内不太理睬。
有人带当然好,可是做设计的,你来个什么资格,真的很难界定。没有一个定数的,我从毕业就开始独立做项目设计了,也有的同学几年过后才做。
像楼上说的,你现在还是多学习,自学很重要,设计天赋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平时多注意景观方面的。
❾ 想学习空间创意可以去哪里学习
去学校,设计学院都可以。
1、从“教室”到“学习室”,变的不仅是名称
学校空间是教育活动得以发生的物质基础,是儿童学习、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而我们对学校空间的理解既包含显性的学校建筑、校园景观、教室、廊道、运动场、设备等物理空间;又包括隐性的交往空间、思维空间、想象空间等非物理空间。环境心理学从空间的心理安慰、空间激励和鼓舞人心的效果等方面研究表明: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的角度,物理空间都能够对人类的活动产生影响。
以教室的空间为例,如何让学生每天带着期待走进来,持续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是学校空间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点。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教育集团下的星斗小学将“教室”改为“学习室”,改变的不仅仅是教室的名称,还从儿童学习的角度进行了学习室空间的布局和设计,探索学习室带给教与学的方式的改变,发现学习活动对学习空间的影响。
(1)为学习而设计
学习是个体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学习室的设计理念是从原有支持教师“教”到支持学生“学”的转变。学习室依据学校的育人目标和价值追求,从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设计学角度进行整体设计,主动发现学习空间与儿童学习的内在联系,体现学习空间的功能性、教育性、艺术性和灵活性。
我们明确了学习室的设计理念,即每一间学习室都是为真实的学习而建;每一间学习室都能满足师生的学习需求;每一间学习室都能适合多种学习方式的需要;学习室就是师生共同的“家”;不同学科的学习室根据需要进行专门的设计。我们希望学习室带给学生的感受是:当“我”踏入学习室的那一刻,就情不自禁地爱上它。
英国南丁格尔建筑事物所与索尔福德大学联合对7所小学的34间教室进行了一年的研究,发现教室的灯光、温度、声音、布局和颜色等物理元素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高达73%。为此,我们学校各学科的学习室设计都基于以上物理元素的考虑,努力为儿童的学习提供舒适、开放、柔和、有吸引力的物质环境和齐全的教学设备。
不同学科的教师、学生与设计师经过多次沟通,从色彩、空间造型、照明、配置、舒适度等要素考虑,关注到视、听、嗅、触、味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并让科技和文化同时融入其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大的支持。
我们的学习室设有若干区域。有适合学生独立学习、摆放桌椅的“自学区”,这个区域的桌椅可以任意组合,适合学生合作学习;有适合学生围坐在地板聆听教师讲授的“共学区”;有适合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区;有适合学生个体学习、上网检索、教师个别辅导的阅读区;还有学生放置学习用品、洗漱饮水的生活区。这样的分区,满足多种教与学的方式。
不同学科的学习室有不同的风格。例如语文学习室的特点是如同一个小型图书馆,阅读区有沙发、软地垫满足学生阅读的乐趣;教学区的桌椅高度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书写的舒适度设置。音乐学习室专门安装了一面墙的镜子、舞蹈把杆和拉帘,地面采用防震、稳固、耐磨的地胶,室顶和墙壁安装了吸音板,配置了钢琴、乐器、音响和专用立方体方凳等。有的学习室还专门设置了一平方米大小的温馨角落,能够保障一定的私密性,满足学生个性化阅读、思考、调整情绪等需要,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迷你小屋”。
(2)因学习而灵动
学习室的优化设计在愉悦身心方面的效果显而易见。儿童是生活在学习空间里的人,他们在感官和空间环境互动中获得信息、认知世界、构建和发展自身。优化后的学习室如何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发展,让学习室不是“静止的音符”,而是“灵动的生命体”,需要探索由此引发的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变“教室”为“学习室”,就是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放在中心位置来考虑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把自己与儿童、教材与儿童、一个儿童同其他儿童、一种知识与其他知识串联起来,由此将儿童的现在与未来串联起来。这样的课堂,不一定有固定的模式与结构,而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做学习的主人;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更要帮助学生获得可以拥抱未来的核心素养。
学习室的物品摆放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同一间学科学习室,因进入学习室的学生不同,可随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学习室的课桌可以成列摆放,也可以拼成不同形状,还可以单独摆放。三种摆放桌子的方式对应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三种学习方式也可能同时存在于一节课。在同一学习空间,有的学生可以戴上耳机,使用电子设备自主学习课程或查阅资料;有的学生坐在沙发上静心阅读;还有的学生可以聚集到“交流桌”前进行交流探讨;还有部分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检测。在一节课或者是一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将直接面对小组的每个学生,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示范、监控教学过程的作用,也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参与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习室灵活的可变性,能够支持混合式学习,即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按照学生学习的需要把学生分成更小的小组,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的需要,让学习空间具有生命力。
儿童之间的交互交往对学习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学习室除了有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主题学习活动和游戏,还有他们喜欢的图书、植物、小陈列、作品展……他们在这里自主学习,好奇心、探索欲、良好习惯都能得到保护和珍视。
学习室从生活出发,各个角落都充满人性化设计,给师生提供更多“不经意”的自由交往、沟通交流的机会,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偶发的交往活动,使人身心愉悦,满足师生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儿童在这里没有恐惧,可以放松、自如地成长,他们在学习室这个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也在不同的学习区域与不同的同学之间的交流反馈中获益,而这种自由的交往有助于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
(3)让学习无所不在
学习活动的质量和效益离不开学习空间的设计和营造,而学习活动本身也在直接改造和影响着学习空间。可以说,学习室是与儿童的学习和成长一起生长出来的。当学习室同时是教师的办公室、学生的咨询室、儿童的活动室时,教学资源得到整合与共享,学生置身其中,学习就已经自然发生。
在多元、开放的学习室中,师生都是学习者。同为学习者的教师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更新,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工作责任和精神追求,并内化为自觉行动,依托学科教学,实现师生共同把握学习进程、共同提升、共同成长。
每个孩子都有选择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的权利,在丰富多元的校园空间发现自己。孩子们的眼睛是摄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身边的环境、事物都会给他们耳濡目染的影响。学习室的构建就是要把育人目标与儿童的日常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他们具有广博的知识,对许多事情都有灵活、富有想象力的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会选择、学会判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美国诗人惠特曼在《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一诗中写道:“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而儿童的学习不只发生在学习室中,也会在任何的时间发生。
2、学校设计中的课程“潜藏”
如何设计学校空间?
学校作为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首先需要符合一般公共设施普遍具有的安全、适用、经济、绿色等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学校设计还需遵循满足教学功能的要求,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等基本原则。
关于满足教学基本功能要求,《中小学校设计规范》已经提出详细的标准,不必赘述。而对于如何设计才能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则依赖于设计者对学校的理解。
如果设计者将学校理解为一个用来把学生圈进围墙、装进教室,并对他们灌输知识的场所,那本质上是在设计一个“装”学生的标准仓库,而不是在设计一所学校。真正的学校,是一个能让学生有效学习、自由成长、快乐交往的“生命场”。这个“生命场”的形成,发端于建造学校的那一张张蓝图上。
学校空间对学校形成“生命场”所起的作用大小,取决于“潜藏”在设计中的“课程因子”的多少。课程是对育人目的、内容、方式的设计和实施。学校就是通过课程服务这一特殊“产品”引导、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这样说,只要有学生到学校来学习,学校空间的课程价值就自然地产生了。因此,如果学校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其课程价值的体现不是存在性问题,而是充分性问题。
北京四中房山分校就是这样一个典范。这所学校寄托了设计者李虎许多关于教育文化和绿色生态的思考。他的设计就是将这些思考转换成“课程因子”的过程。他要让学生在田园和天地之间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感受真实的自然,并能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增加动手实践能力,于是有了将农田直接设计在教室屋顶的奇妙设计。这一设计,为这所学校的自然课程的生长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这样的设计,这所学校的教室顶层就如同绝大多数房屋一样,只是遮风挡雨的水泥屋顶而已。
5年前,我作为校长参与设计无锡市蠡园中学新校区时,面对“我们究竟要建一所怎样的学校”这个基本问题,提出了建设“最课程”校园的观点。显然,这里的“最”不是极致无比之意,而是对用课程理念建设学校、设计空间这一理念的特别强调。“最课程”校园建设,是让有限的学校空间生长出无限的课程价值。
在学校建设中,我们作为校方以课程的视角对学校设计提出诸多特别的需求。比如,我们首先提出建筑空间尽可能让位于教室的建议。原因很简单,一所学校不管建筑多么美丽、设备多么先进、报告厅多么豪华,但是学生一天的绝大多数时间待在教室的地方却很局促,这样的学校在空间规划上就缺失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根本,建设“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学校就已大打折扣。后来,蠡园中学新校区的教室面积尽管没有达到我们所希望的90平米,但也足有85平米之大——比一般标准教室多出15平米。这15平米,作为教室的综合区域,给学生的交往、阅读以及一对一辅导等活动带来了可能。相比传统教室,它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室的课程功能。而这些课程功能在图纸上是被“潜藏”起来的。
为了设计宜教、宜学、宜生活的学校,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了几十次讨论,并在宏观、微观上分别梳理出上百条课程化设计建议。比如,建立学习广场,为学生走向跨学科、跨年级、跨班级的融通式学习提供空间和设施的可能;将学校各楼层的平台建成趣味体育游戏中心;充分利用学校小河东西贯穿而过的独特优势,建立集科技、文化、环保于一体、学生可以真实参与互动的水文化基地;利用河流自然隔离的优势,将学校北部的运动与餐饮区域在非教学时间面向社区开放,开展家校合育活动;将学校传达室与家校合育中心整合;将学校传达室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气象测量的基地;不同楼层的班级内墙颜色不同,让学生每学年都有成长色;将电学实验室所有电路线布置成明线,让电学教学更直观可见;选择学校的一堵墙、一部电梯进行建筑透明处理,让学生了解墙和电梯的构造;将新学校的所有建筑材料取样集中起来,布置在一面墙上,成为材料学的最好教材;将建设新学校所用到的工具实物或图片展示出来,成为一本“我们的工具”校本教材;选择一个能照到太阳光的楼道口,安装一面三棱镜,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彩虹的原理……
尽管由于各种原因只有少部分设计在学校新校区得以实现,但在参与学校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们增强了“大课程”的意识,提高了课程设计能力,这本身也是学校设计中的另一种课程“潜藏”。
校园空间设计原则
1、对教育理念的理解
教育应发展自由开放及充份的多元价值。教育应有个别的自主性,且发展地方性教育的特色及自主权;进而反映在校园的内外在实体空间上。故应试著以营建专业的技能在校园规划营造适合学童学习的空间,让校园与教育本质产生对话。对小学校园应担负环境教育任务的看法
教育的意义在唤醒智能,提供每个孩童应有的发展舞台,帮助每个孩子了解自己专长领域,使得每个孩子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拥有成功的机会。依著这样的理念延伸,反映在小学校园规划设计上。会有有下列七点的看法: a、重视地方特色及文化,回归本土环境教育,重视情境布置与规划。 b、配合多元性及多样性的考量,各项设施则预留弹性使用及想像空间,以激发学童创造性的想法。
c、回归孩童的空间,还给孩童的真实本性,让孩童永保赤子之心。 d、简化维护保养,体认与自然共生的法则。
e、在动线及设施上,则需充分考量安全性及效率性。
f、对身心残障者的关怀,提供无障碍环境。
g、在有限的资源下考量学生需求的优先秩序。
2、校园应该是一个朴实不华,以孩童的眼光来建构的校园
校园应是自然环境结合动植物的生态园,运用自然步道连系著校园各个空间,流畅的动线使得学校更具效率;不一定有制式的PU跑道,而有孩童可以奔跑的宽阔的大草坪及浓绿的树荫;有点杂乱但有大自然的景象;在绿荫下有木平台;座椅是学校与社区共有的。户外空间是教室空间的延伸,是动静机能上的区隔。更重要的,制造一些符合孩童尺度的小角落,为不同群体的孩子,带来不同的惊喜与保有个人的秘密。
3、校园应是一个可以「记忆」的地方
小学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是令长大成人的我们印象深刻且记忆无限,所以我们深信这些记忆也会在孩童心中成为永远的最珍贵的回忆。
4、有机成长原则
「有机成长」的原则(Organic Order)。所谓「有机成长」,就是有机体与环境不断的「挑战与回应」的成长过程,也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学习的事最值得玩味,就是「生命」感------一种成长与经验累积的结果,也是历史痕迹的记录。我们在较古老的聚落,譬如三峡、湖口、九份、淡水、鹿港等等,那里的一砖一瓦都能让我们沉思、感动,就是因为我们从它们身上读到了历史、文化、时间与成长。
一个全新的、完成的程度达到100%的校园空间将没有成长、没有个性、没有积累,自然也就看不出生命。所以应提供一个有机成长机会,营造一个可控制的「未完成」空间,留下一些空白让师生依照他们的创意与需求去填补与完成,在不断的积累与持续的成长过程中,让生命将被蕴育出来。
譬如:在新校园环境设计中,仅完成构架性的施设,如主结构体、公共设施;至於附属的构件如走廊、厕所、塔、池、步道、铺面,甚至外墙的颜色等,都可由全校师生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