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风景画
『壹』 台湾的9个国家级风景区分别是
1.东部海岸国家风景区
台湾花东海岸地区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文化资产和丰富的观光资源,是台湾难得的一片净土。民国75年底,交通部观光局邀请有关机关及专家学者实地会勘评估,认为东部海岸之自然与人文资源具有国家级风景区之条件,宜划设为风景特定区,并设专责机构负责经营管理。
2 冬山河亲水公园
位于冬山河为宜兰第五大河,流经罗东、冬山、五结等三乡镇,在全长24公里的冬山河流域中,经规划为以运动、游憩、休闲多元功能的河滨游憩区,共分上、中、下三段水域,各自展现不同的游憩风貌,期望能成为「户外水态博物园」。亲水公园是冬山河最重要的游憩据点,以重建人与水的自然伦理为诉求,模仿大自然造景并容入兰阳本土色彩,如水上舞台、五座圆锥形卵石丘及海面上的龟山岛,不经意的将兰阳地标引入园中。冬山河自古相传有青龙及黄龙护岸,因此河畔用卵石筑起高低起伏、弯曲有致的龙坡,分别镶上青、蓝和黄、橘的陶片,龙坡的阶梯上,一方方有趣的嵌镶画,是宜兰小朋友拼贴的杰作。
3.苏花公路
位于182.5公里处的崇德隧道北口旁,有一条全长320公尺的崇德下海步道,步道上设有两个观景平台与一个公厕,站在观景平台上,可清楚欣赏太平洋与清水断崖。沿着步道石阶而下,约略10分钟,即到达砾石滩,可欣赏石灰岩地形岩生植物。
紧临南澳村且伸入太平洋中的乌石鼻,远看就像一只俊秀的鼻子,将苏花海岸分割成南澳湾与东澳湾。东澳为苏花公路南行的第一站,盛产百合花,每年夏天,北上的黑潮海流恰从东澳边缘海域掠过,带来丰富鱼类,所以钓鱼在这里相当盛行。
4.太鲁阁国家公园
太鲁阁国家公园成立于民国75年(1986年),横跨花莲、南投及台中,为我国面积第二大国家公园。
太鲁阁国家公园以雄伟壮丽、几近垂直的大理岩峡谷景观闻名。沿着立雾溪的峡谷风景线而行,触目所及皆是壁立千仞的峭壁、断崖、峡谷、连绵曲折的山洞隧道,大理岩层和溪流等风光。
此外,太鲁阁牌楼是一中国味十足的小型牌楼,为留影纪念的热门景点;长春祠则为纪念开筑中横时所殉职人员,静立苍翠山谷中,飞瀑流泉穿泻而下,构成色调谐和的风景画。开路英雄永伴青山绿水,英灵堪慰。
5.垦丁森林公园
“垦丁”名称的由来是清光绪三年(1877年),清廷招抚局自广东潮州一带募集大批壮丁到此垦荒,为纪念这些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垦”壮“丁”,而将此地名为“垦丁”。垦丁公园位于台湾南端恒春半岛之南侧,三面环海,是岛内唯一涵盖陆地与海域的森林公园,也是台湾本岛唯一的热带区域。特殊的地形、丰饶的动植物及独特的民情风俗,不仅是保育、研究、环境教育的自然博物馆,更是游人休闲旅游的怡情胜地。
6.西子湾风景区
西子湾位于高雄市西侧,北靠万寿山,南隔高雄港与旗津半岛相望,是一处以黄澄沙滩、碧蓝海水浴场、迷人的夕阳美景及天然礁石闻名的湾澳;浑然山海衬着繁忙进出高雄港的各国船只,可谓最具港都特色的风景
7.阿里山风景区
阿里山在嘉义县东北,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空间距离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层一层盘旋绕上山顶的铁路,竟长达七十二公里,连通各森林区的支线,总长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条隧道,最长的达一千三百公尺。火车穿过热、亚热、温、寒四带迥异的森林区。
8.日月潭风景区
日月潭旧称水沙连、水社大湖、龙湖、珠潭,当地人也称它水里社。在祖国各大名湖中,独具亚热带的秀丽,一风一雨无不蕴藏着大自然的美,潭水四时不竭,水极清纯,无垠的漫漫绿波,恍若明镜一面,青山倒映,幽绝、静绝,清晨,山中、潭上往往有薄如轻纱的雾,山风一起,烟雾隐住了光华岛,而湖面更显得烟波浩渺了。
日月潭风景区不但风光美丽,而且气候宜人,七月平均气温高于22摄氏度,1月略低于15摄氏度,日月潭以其天生绝色,被称为台湾仙境,也是台湾省的标志。
日月潭位于南投县鱼池乡,全潭面积一百多平方公里,湖面周围三十三公里,以拉鲁岛(光华岛)为界,北半部形如日轮,南半部形如月钩,故而得名。
日月潭环湖一周,约33公里,过去仅有日潭公路,一九九五年九月间,月潭公路完工后,使日月潭环湖公路也随之建成,游客可开车或骑机车,沿湖游览各个景点。环湖公路共设有两处收费站:一在日潭,中信大饭店附近;一在月潭潭头,即日月潭的最南端点。以日潭收费站为起点,顺时针方向游览日月潭环湖上各景点,依次是文武庙、孔雀园、日月村(德化社)、玄奘寺、慈恩塔、玄光寺。
9.国父纪念馆
“国父纪念馆”以孙中山史料的整理、研究和展出为重点工作,曾一士先生在多年与大陆同行的接触中,了解到北京、上海、广东、南京等地都精心保护了孙中山先生生前的居所并设为纪念馆,且有大量丰富的史料和研究成果,便做了很多细致的联络准备工作,联系武汉武昌起义纪念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北京湖广会馆孙中山研究室等六家单位于1997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纪念日联合推出“海峡两岸孙中山纪念史料陈列展”,观者踊跃,反响如潮。大陆方面精心制作了各纪念馆建筑的模型,复制了中山先生纪念文物、图片,推出了“中山先生与南京”、“中山先生与广东”等专题展,再配合台北“国父纪念馆”推出的“中山先生与台湾”,成为两岸孙中山研究学界的一桩盛事。
“国父纪念馆”主体建筑建成于1972年,现在已经与馆外的中山碑林和中山公园形成一体,成了台北闹市中一个洋溢着书香的庄重肃穆所在。纪念馆免费对外开放,除中山先生史绩展外,两岸及海外各种文化、艺术展览、演出在此争奇斗艳﹔演讲厅、中山讲堂举办各种公益讲座及学术研讨活动;励学室提供自修场所﹔视听中心备有文化艺术音像制品免费供人欣赏……我在视听室采访,只见各欣赏间内播放最多的是京剧,也有人在观看大陆风光片。
位于台北市仁爱路四段中山公园内,是仿中国宫殿式的建筑,于1972年落成。全馆用地约4万平方米,占中山公园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当今台湾罕见的宏伟建筑物。
纪念馆的正门高敞轩宏,入门是长方形的大纪念厅,安置着孙中山先生的纯铜坐姿塑像,高5.8米,重17吨。大厅后南为纪念馆实用部分,上下二层,包括大会堂、图书馆、画廊、展览室、演讲室以及其他文化服务建筑。馆内设有四百个座位的图书馆,藏书十四万册。中山廊长达百公尺,四大展览室装潢精美,设计新颖,经常展示现代名家艺术品及建国史迹资料。表演厅经常举办高水平的音乐、戏剧演出。演讲厅每周都有学术性、生活性的讲座。
国父纪念馆占地广,设备先进,又位于市区,交通方便,环境亦佳,所以开放以来成为一台首屈一指的文化艺术活动中心。
『贰』 台湾作家林海音的资料
废话少说,来你自己去看看网络自
都有的,不用这么费劲
林海音,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原籍台湾省苗栗县,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文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做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叁』 台湾十大景点
像高更这样的例子,半个世纪前也发生在台湾!画家席德进由四川辗转定居嘉义,沿着北回归线贯穿的中部山群,席德进赞叹:“我觉得台湾好神秘,是一个亚热带的处女岛屿,我向往那种炎热的、原始的地方…….”于是,放下了闭门描摹的中国山水,席德进以水彩融合了水墨的技巧,走出画室,改以枕天席地,成为以水墨技法描摹台湾山水的第一人!
画家一旦受一个地方感动,可能从此就难以罢手!如郭雪湖画圆山,有好一段时间,每天一定到圆山;郭柏川则是每隔几年就回到台南孔庙留下一幅写生;张万传在淡水找到一生永远的白楼;杨三郎一到红叶变色的季节,就自然要回到满山飞红的中部山地。据说还有些人专挑台风天直奔北海岸画野柳惊涛拍案的模样。
严格说来,这种写生画台湾风景的风气也不算太久,或可说是受欧洲印象画派的日本人间接带进台湾,所以早期风景画家多半曾经留学日本,同时,也有不少日本人画过台湾风景,其中最有名的是日治时期的石川钦一郎,而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幅画,即旧时的“台北总督府”、如今的台湾总统府。
不过,石川钦一郎画台湾带着一点政治目的,类似所谓的“风景绘叶书”,不少因政治的需要而由政府鼓励画家创作的地点,如日治时期纵贯路沿线开辟后兴起的城镇风貌以及铁道风景;东西横贯公路刚开通时,政府就动员了大专院校师生、作家与艺术家,以各种型式歌颂中横之美,在当时掀起一波风景画的热潮。
台湾风景画“淡水”拿头彩
一种氛围浑然天成、仿佛专为艺术家而存在的环境,在台湾最有名的就是淡水了!回溯百年来的台湾风景画,几乎所有有名的画家都画过淡水,画家说出各种他们喜欢淡水的理由,第一是和、洋具现的建筑特色,地标型的洋楼建筑红毛城、西洋人的教堂,在台湾的红瓦老宅区与灰白色调的连栋矮楼里,岁月的痕迹斑斑驳驳,轻轻飘散着浪漫的感伤。
也有人是因为爱上台北通往淡水的旧铁道而爱上淡水的写生路线,跟欧洲火车带着印象画家奔赴南法一样,曾经,淡水也是火车出台北城以后,距离最近的风景胜地。画家搭着火车去写生,过了关渡就可见到河海相接处的水天连线。淡水还没有如今热闹时,不少画家直接在淡水设画室。后来,淡水被观光客占满了,画家便搭渡轮跨过河岸迁居八里,每天凭窗遥望还是看到淡水。所以,即使淡水的面貌已逐年改变,淡水仍然吸引画家的目光。
南部也有一条河,与淡水有颇类似的吸引力,一样有一些西式的政府部门建筑,搭配着幽幽雅雅的西洋灯座,一到黄昏浪漫得不得了,这条河叫爱河!打从爱河还在泛小舟的时候,就有一些南部画家描绘爱河晨昏淳美景致,随着爱河慢慢建设成都会重要的景观河道,不仅成为高雄县市学校校外写生重要标的,据了解也有不少来自台湾各地的画家,慕爱河的美景而来。于是有人说“北有淡水、南有爱河”!
结伴飞往兰屿写生
跟淡水一样拥有特殊艺术氛围而吸引画家汇聚的场域,早期有台北近郊的碧潭,后来则有差点变成艺术村的九份与金瓜石。有些地方虽不具备艺术家落脚生根的特殊性,却有景观的代表性,如关渡平原与山形奇特的观音山、东北角海岸景观、台湾中部壮阔的山水等。
也有执着于“画家乡”而作品数量可观的,如李泽藩画新竹、林天瑞画高雄茄萣、李梅树画三峡。此外,也有校外教学的必画地点,如台北新公园(今二二八公园),在过去环绕着台湾最早博物馆的新公园,附近有知名的明星咖啡屋,颇具文艺气息,不只常有学生户外教学,也是许多画家赋闲一日的绘画好路线
台湾本岛以外,意外地发现不少画兰屿的佳作,湛蓝清新的海岸风景、原住民人文风貌、热带风味住宅,对画家来说,兰屿简直遍地皆是题材,大约民国六十年代开始就常有画家结伴搭着小飞机前往兰屿写生。
整体来看,若要在博物馆藏画作中找出台湾十个最多作品的地点,淡水当然是第一名。其他很难排名,但大约可找出九个地区:九份、碧潭等台北近郊、北海岸、日月潭地区、玉山、太鲁阁与横贯公路、台南古迹、高雄爱河、兰屿。
兰屿
颜水龙因推动工艺运动而恋上兰屿,往来频繁的兰屿之行,只为追逐兰屿原住民手工打造的船只身影。当然,《兰屿风景》(1984年)里,装饰华丽的船只也成为主角。而在船只之外,画面中嵌入渔人、牲畜与花草,展现出醇美的乡土风貌。而艳蓝的天空、灿黄的阳光,更衬托这南方岛屿的热带风情。
北海岸
北海岸奇岩怪石的地景,很早就吸引画家的注意,所以,大部分的画家不约而同找到了野柳,用力描写石头与水纹的各种互动模式。陈慧坤的《野柳风景》(1969年,油画),以“绝对忠实”的态度,由野柳渔港远眺到基隆屿,不过,丰富明亮的色彩,跟现在的景观已有出入。
横贯公路与太鲁阁
以前人说,路开到哪里,画家的足迹就走到哪里,在台湾,横贯公路的开拓就是典型。其中,马白水“融汇中西,贯通古今”风格展现在横贯公路的风景名胜,有了令人神往的意境。《横贯公路--太鲁阁全貌》(1982年,左图),虽用西洋水彩却有彩墨一体的创新,墨线、皴染与色块的并置叠合,充份展现太鲁阁峡谷叠嶂峭壁的磅礴气势。
台南古迹
台湾岛上较早开发的古城当中,台南算是最多古迹可回味的,赤崁楼、安平古堡、亿载金城、孔庙……都是画家取材的元素。郭柏川的《孔庙》(1956年)甚至不断重复出现。大胆使用朱红而恰到好处地展现传统保守的台南特色。朱红在宣纸上淡化开来,有点风华褪去的淡淡伤感。前景蓝紫色系的树木枝干,颇令人意外地展现了时空交叉的错觉。
九份
九份的变化以最近十年最为显著,在此之前,人们一度以为这颓老的旧矿城就要变身为艺术家的天堂,没想艺术家还没真的汇聚,观光客就占据了山城,现在看九份,必须躲人潮、躲突兀的建筑、躲莫名其妙的“土产店”,不如回头看画!在风景的处理上,何肇衢画《九份》(1966),与他惯有的处理风景的写实手法有些不同,却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山城屋宇错落、柏油屋顶飘黑的特色。
碧潭与台北近郊
身为首善之都,大台北地区由政府的老建筑到郊区湖光山色都常入画,《台北总督府》(1916年,石川钦一郎)早期就曾经是全台湾画家都想画的地点。另一个学生户外教学或谈恋爱一定要去的地方就是碧潭,不过,同样是碧潭,廖继春的《碧潭》(1952年,油画)山水的立体情调,硬是与马白水写意的《碧潭月夜》(1973年,水彩,左图),仿佛两处截然不同的风景。
玉山
台湾有将近四分之三的土地是山,崇山峻岭,景观不输其他国家,但由城市郊山画到中部高山,艺术家要多具备一份耐力与体力,由可通车的道路来到徒步才能找到的好视野,杨三郎到了晚年还画出了《玉山》(1991年)。而黄朝谟画的《塔塔加》(1999年,左图),则是玉山的登山口,X型的交叉构图,将笔触化为色块,层层书写芒草、山势、树林的交叠!
高雄爱河
看到詹浮云的《爱河余晖》(1963),恐怕很多人脑海里刹时出现问号,“爱河曾经这样吗?”画爱河的人很多,南部画家尤其流行。詹浮云早年受陈澄波与林玉山启蒙,兼擅胶彩与油画。《爱河余晖》即以胶彩绘制,而且正好是画家创作胶彩的巅峰时期。作品着重肌理、笔触、构图,以及强烈对比的色彩配置,暖色为主、寒色为辅,河边房舍与水中木舟,呈现早期爱河恬静的风貌。
日月潭地区
日月潭所在的鱼池乡,湖光倒映山色,予人不似在人间的缥缈美感,而把这种美感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则是席德进。描绘鱼池乡的《风景》(1981年),以浓密的墨蓝为山峦主调,中间还巧妙地布入一朵悠悠飘过的白云,闲适的气氛中仿佛也可想像白云移动的时间感。飘缓的时间,面对着湖面的农舍,虽然恬静却不失乡居的活力。然后,屋舍与山峦一起倒映在湖面上,波纹不兴的清澈质感,充满隐居的乐趣。
『肆』 谁有林海音的简介
林海音
姓名
中文名称: 林海音
又名: 林含英
性别: 女
生卒年: 1918—2001
国别: 中国
籍贯: 台湾省苗栗县
林海音
(1918—2001)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乡台湾。
林海音自幼在北京读书,长大后曾就读于女师,后进北京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即进北京《世界日报》当记者,还曾当过编辑、图书馆馆员。这些职业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使她能较深入地了解旧北京的社会风貌,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1948年林海音同丈夫回到台湾后,即被刚创刊不久的《国语日报》聘为编辑。1951年《联合日报》创刊,她被任为《联合日报》副刊主编,她的丈夫为主笔。这一时期,她特别注意扶植和支持台湾的本土作家。如当时钟理和的稿子经常被退,林海音却常常使他的稿子重见天日。钟理和死后,林海音还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雨》,接着他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也在《联合日报》副刊上连载了。在主编《联合日报》副刊时,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诗,内容是叙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飘了很久,最后飘到一个孤岛上,金银财宝慢慢用完了,于是陷在困苦之中。台湾当局认为这是影射蒋介石到台湾后的生活状况,把作者抓了起来,林海音也因此不能再编副刊了。
1957午《文星杂志》创刊,林海音任编辑,同时又担任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她创办和主编了《纯文学》月刊,直到1972年《纯文学》停刊后,她又独立负责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纯文学丛书》。
1976年11月4日,中文报业协会第九届年会在香港富丽华酒店开幕,林海音以台湾代表团团员的身份出席,并发表演讲。她后期从事儿童文学。
林海音的文学生涯发端甚早,始于北京,而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关系。林海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焕文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年受汉学的熏陶,后来又在“国语学校”师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于台湾新埔公学,著名的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吴浊流做过他的学生。后来林焕文远渡重洋到日本经商,在那里生下长女英子——林海音。以后又迁居北京,任邮政局课长。林焕文人缘好,又慷慨仗义,这对童年的林海音影响很大。
长大后林海音生活情趣广泛,不计牺牲,勇挑重担,慷慨助人,这些性格特点,可以说是承袭于父辈而发展于自身。由于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在北京时,林海音已开始了文学创作。1948年回到台湾后初期的一段时间,她撰写了一些杂文和散文,大约是在1951年,林海音才真正走上作家的道路。她的作品十分丰富,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儿童读物等多种体裁,而以小说创作为主。
林海音作为台湾老一代的作家,对台湾文学事业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小说创作、培育新人和兴办刊物三个方面。关于兴办刊物,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她除了担任新创办刊物的编辑外,还亲自创办《纯文学》月刊达五年之久,并以选择作品质量高而享誉文坛,推荐并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后来又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其宗旨与《纯文学》月刊相似,选书认真,注意质量,颇受读者欢迎,至今仍是台湾有影响的文学出版社之一。在培育新人方面,林海音可谓为培育台湾文坛的一代新人倾注了心血,功绩卓著。60年代以来台湾涌现出的许多文坛新秀,多受她的提携和影响。这固然与她长期担任报刊编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出自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和对造就新人的热情。台湾知名作家钟理和的一生可概括为“生前笔耕,死后成名”,他默默笔耕一辈子,生前不为人们所知,而他的死后成名却应归功于包括林海音在内的几位知音。林海音在《一些回忆》一文中曾说起这件事。钟理和死后,其长子写信给林海音,请求她能帮助出版其父的著作。林海音一口承担下来,然后用募捐来的钱出版了钟理和的作品《雨》,这时距死者祭日仅有百日;而死者的另一本书《笠山农场》也在其周年祭时出版了,完成了死者的最终遗愿。林海音还如同当年扶植钟理和那样,以其在文学界的影响来提携钟铁民,使钟铁民逐渐成长为台湾小说界的后起之秀。钟氏父子从林海音那里受益良多,而身受这种恩泽的又何止钟氏父子呢?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作者通过这些故事背景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从中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缅怀,以及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台湾后,台湾的社会生活和乡土习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积累当中,她也因此写了一些发生在台湾的人和事。总之,林海音的生活积累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旧北京,一个来自台湾。
林海音被大家所共知的作品是描写旧北京社会风貌的小说《城南旧事》,它曾被搬上电影银幕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影片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写了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林海音在《城南旧事》“后记”里说:“这几年来,我陆续的完成了本书的这几篇。它们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写着它们的时候,人物却不断涌现在我的眼前,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藏在草堆里的小偷。”仅从这个简单的人物罗列里就不难看出,作者虽然是书香门第出身的知识分子,但她小说里的人物却不局限于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她关心广大的社会,擅长描写形形色色的社会众生相。她小说里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阶层的群相,而中心人物则是各种各样的妇女。她致力于刻画中国妇女的勤劳、贤达、温柔、善良的美德,更擅于表现她们心灵的桎梏和命运的悲剧。夸张一点说,她的每一篇小说都离不开妇女的悲剧。有人对此评价说:“她的写作大都是针对妇女问题。但她往往能从世界性妇女问题的症结,来思考今日台湾妇女的特殊遭遇,深度已达到超越女性的界限。如果把林海音看做老一辈女作家的灵魂性人物,那么可以说,由于时代潮流的限制,她们较少反叛性,她们的控诉和抗议是温和与微弱的。”林海音的小说内容大抵是童年回忆中的“城南旧事”,小说中或深或浅含有自传的痕迹。但是它的境地并不是窄狭的,如同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那样,她的小说是以小见大,从《城南旧事》可以窥见时代风云。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对台湾文坛也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资料:国家数字文化网
『伍』 林海音的作品及生平
林海音
姓名
中文名称: 林海音
又名: 林含英
性别: 女
生卒年: 1918—2001
国别: 中国
籍贯: 台湾省苗栗县
林海音
(1918—2001)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乡台湾。
林海音自幼在北京读书,长大后曾就读于女师,后进北京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即进北京《世界日报》当记者,还曾当过编辑、图书馆馆员。这些职业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使她能较深入地了解旧北京的社会风貌,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1948年林海音同丈夫回到台湾后,即被刚创刊不久的《国语日报》聘为编辑。1951年《联合日报》创刊,她被任为《联合日报》副刊主编,她的丈夫为主笔。这一时期,她特别注意扶植和支持台湾的本土作家。如当时钟理和的稿子经常被退,林海音却常常使他的稿子重见天日。钟理和死后,林海音还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雨》,接着他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也在《联合日报》副刊上连载了。在主编《联合日报》副刊时,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诗,内容是叙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飘了很久,最后飘到一个孤岛上,金银财宝慢慢用完了,于是陷在困苦之中。台湾当局认为这是影射蒋介石到台湾后的生活状况,把作者抓了起来,林海音也因此不能再编副刊了。
1957午《文星杂志》创刊,林海音任编辑,同时又担任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她创办和主编了《纯文学》月刊,直到1972年《纯文学》停刊后,她又独立负责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纯文学丛书》。
1976年11月4日,中文报业协会第九届年会在香港富丽华酒店开幕,林海音以台湾代表团团员的身份出席,并发表演讲。她后期从事儿童文学。
林海音的文学生涯发端甚早,始于北京,而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关系。林海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焕文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年受汉学的熏陶,后来又在“国语学校”师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于台湾新埔公学,著名的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吴浊流做过他的学生。后来林焕文远渡重洋到日本经商,在那里生下长女英子——林海音。以后又迁居北京,任邮政局课长。林焕文人缘好,又慷慨仗义,这对童年的林海音影响很大。
长大后林海音生活情趣广泛,不计牺牲,勇挑重担,慷慨助人,这些性格特点,可以说是承袭于父辈而发展于自身。由于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在北京时,林海音已开始了文学创作。1948年回到台湾后初期的一段时间,她撰写了一些杂文和散文,大约是在1951年,林海音才真正走上作家的道路。她的作品十分丰富,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儿童读物等多种体裁,而以小说创作为主。
林海音作为台湾老一代的作家,对台湾文学事业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小说创作、培育新人和兴办刊物三个方面。关于兴办刊物,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她除了担任新创办刊物的编辑外,还亲自创办《纯文学》月刊达五年之久,并以选择作品质量高而享誉文坛,推荐并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后来又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其宗旨与《纯文学》月刊相似,选书认真,注意质量,颇受读者欢迎,至今仍是台湾有影响的文学出版社之一。在培育新人方面,林海音可谓为培育台湾文坛的一代新人倾注了心血,功绩卓著。60年代以来台湾涌现出的许多文坛新秀,多受她的提携和影响。这固然与她长期担任报刊编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出自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和对造就新人的热情。台湾知名作家钟理和的一生可概括为“生前笔耕,死后成名”,他默默笔耕一辈子,生前不为人们所知,而他的死后成名却应归功于包括林海音在内的几位知音。林海音在《一些回忆》一文中曾说起这件事。钟理和死后,其长子写信给林海音,请求她能帮助出版其父的著作。林海音一口承担下来,然后用募捐来的钱出版了钟理和的作品《雨》,这时距死者祭日仅有百日;而死者的另一本书《笠山农场》也在其周年祭时出版了,完成了死者的最终遗愿。林海音还如同当年扶植钟理和那样,以其在文学界的影响来提携钟铁民,使钟铁民逐渐成长为台湾小说界的后起之秀。钟氏父子从林海音那里受益良多,而身受这种恩泽的又何止钟氏父子呢?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作者通过这些故事背景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从中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缅怀,以及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台湾后,台湾的社会生活和乡土习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积累当中,她也因此写了一些发生在台湾的人和事。总之,林海音的生活积累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旧北京,一个来自台湾。
林海音被大家所共知的作品是描写旧北京社会风貌的小说《城南旧事》,它曾被搬上电影银幕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影片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写了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林海音在《城南旧事》“后记”里说:“这几年来,我陆续的完成了本书的这几篇。它们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写着它们的时候,人物却不断涌现在我的眼前,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藏在草堆里的小偷。”仅从这个简单的人物罗列里就不难看出,作者虽然是书香门第出身的知识分子,但她小说里的人物却不局限于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她关心广大的社会,擅长描写形形色色的社会众生相。她小说里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阶层的群相,而中心人物则是各种各样的妇女。她致力于刻画中国妇女的勤劳、贤达、温柔、善良的美德,更擅于表现她们心灵的桎梏和命运的悲剧。夸张一点说,她的每一篇小说都离不开妇女的悲剧。有人对此评价说:“她的写作大都是针对妇女问题。但她往往能从世界性妇女问题的症结,来思考今日台湾妇女的特殊遭遇,深度已达到超越女性的界限。如果把林海音看做老一辈女作家的灵魂性人物,那么可以说,由于时代潮流的限制,她们较少反叛性,她们的控诉和抗议是温和与微弱的。”林海音的小说内容大抵是童年回忆中的“城南旧事”,小说中或深或浅含有自传的痕迹。但是它的境地并不是窄狭的,如同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那样,她的小说是以小见大,从《城南旧事》可以窥见时代风云。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对台湾文坛也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资料:国家数字文化网
『陆』 著名画家谁画风景画最好
李振凯
擅长:油画,中国人物画,书法,篆刻,尤以油画人物和书法著称。
简介:李振凯,字李松,号冰雨,山东宁津人。自幼以地为纸、以水代墨练习中国书画,九岁那年就受到著名书画家白冰先生的精心指导。习书画。系加拿大世界书画家协会笔耕会员。马来西亚中央艺术研究院顾问,中国大众书画社常务理事、书法家、一级美术导师、一级美术鉴赏师。1997——2001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中国画专业。国家一级美术师。其艺术作品曾在全国艺术作品大赛中获奖40余次。2001年——2005年间先后在北京、济南、郑州等地举办了个人书画作品展,赢得了社会好评!并有多家媒体、报纸对其艺术作品作过专题报道。其艺术作品已被许多国家、地区的博物馆、企业及个人收藏。
主要作品及画展
1994年在全国百津——文明杯写字段位大赛中荣获青少年组二等奖。
1995年在建国四十六周年画家、书法家、诗人艺术作品大赛中,中国画作品《深山飞练》荣获绘画组二等奖、书法作品《情系艺海》获得书法组一等奖。
1996年中国画作品《春雨蒙蒙》荣获全国“楚风杯”篆刻艺术作品大赛金奖。1997年艺术作品《回归》荣获全国“迎回归”艺术作品大奖赛金奖,并被选为精品赴加拿大展出。
1998年作品《故乡的黄昏》荣获全国“长城杯”大专院校师生文学艺术作品大赛银奖。
1999年在中国美协三百家艺术作品联展中油画作品《那时候我们还很小》荣获金奖。在第三届国际金鹅奖书画大展中作品《悄悄话》获铜奖。2000年在新世纪全国中国画、书法精品大展中书法作品《读》荣获银奖。在“中华魂全国中国画、书法精品大展五百家中荣获金奖。
2001年5月在北京荣宝斋画廊举办了李冰雨个人艺术作品展。同年11月油画作品《远古的回忆》系列被选为精品参加上海国际艺术博览会。独立创作作品《书法系列》被郑州泉画廊收藏。
2002年3月在济南举办了个人艺术作品展。油画作品《大地本色》在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艺术作品大赛中荣获金奖。独立创作品《敦煌系列》被北京艺美画廊收藏。
2003年4月在郑州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个人书画作品展、同年9月在郑州美术馆举办了李振凯艺术作品展。独立创作作品《江南水乡》被郑州希雅画廊收藏。11月在郑州创办了雨缘艺术工作室。
2004年独立创作巨型壁画《静静的沉思》,同年9月独立创作作品《祈祷》被郑州希雅画廊收藏。11月独立创作油画作品《春夏秋冬》系列被郑州泉画廊收藏。
2005年创作了《百虫大战》系列丛书的全部插图。
2006年4月创作了德州罗庄居委会大型装饰壁画《高山流水》。6月创作了天衢工业园大型装饰壁画《静静的沉思》
李振凯是七十年代青年一代中唯一能同时拥有“油画家、书法家、国画家、篆刻家、诗人”之称者,著名画家默石说:“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同时在发挥其精神气质方面,也来得直接和强烈。他的书法将书、画、印、诗、西洋画融为一体,“扎实的文化艺术功底、潇洒熟练的笔锋、立意深刻的构思、高雅清秀的色彩,已经构成了画家李振凯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他的作品无论是在人文上还是在技法的表现上使他的艺术风格得到了了标新立异的70后艺术家不可多得的艺术素养。
『柒』 林海音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姓名
中文名称: 林海音
又名: 林含英
性别: 女
生卒年: 1918—
国别: 中国
籍贯: 台湾省苗栗县
林海音
(1918—2001)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乡台湾。
林海音自幼在北京读书,长大后曾就读于女师,后进北京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即进北京《世界日报》当记者,还曾当过编辑、图书馆馆员。这些职业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使她能较深入地了解旧北京的社会风貌,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1948年林海音同丈夫回到台湾后,即被刚创刊不久的《国语日报》聘为编辑。1951年《联合日报》创刊,她被任为《联合日报》副刊主编,她的丈夫为主笔。这一时期,她特别注意扶植和支持台湾的本土作家。如当时钟理和的稿子经常被退,林海音却常常使他的稿子重见天日。钟理和死后,林海音还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雨》,接着他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也在《联合日报》副刊上连载了。在主编《联合日报》副刊时,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诗,内容是叙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飘了很久,最后飘到一个孤岛上,金银财宝慢慢用完了,于是陷在困苦之中。台湾当局认为这是影射蒋介石到台湾后的生活状况,把作者抓了起来,林海音也因此不能再编副刊了。
1957午《文星杂志》创刊,林海音任编辑,同时又担任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她创办和主编了《纯文学》月刊,直到1972年《纯文学》停刊后,她又独立负责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纯文学丛书》。
1976年11月4日,中文报业协会第九届年会在香港富丽华酒店开幕,林海音以台湾代表团团员的身份出席,并发表演讲。她后期从事儿童文学。
林海音的文学生涯发端甚早,始于北京,而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关系。林海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焕文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年受汉学的熏陶,后来又在“国语学校”师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于台湾新埔公学,著名的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吴浊流做过他的学生。后来林焕文远渡重洋到日本经商,在那里生下长女英子——林海音。以后又迁居北京,任邮政局课长。林焕文人缘好,又慷慨仗义,这对童年的林海音影响很大。
长大后林海音生活情趣广泛,不计牺牲,勇挑重担,慷慨助人,这些性格特点,可以说是承袭于父辈而发展于自身。由于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在北京时,林海音已开始了文学创作。1948年回到台湾后初期的一段时间,她撰写了一些杂文和散文,大约是在1951年,林海音才真正走上作家的道路。她的作品十分丰富,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儿童读物等多种体裁,而以小说创作为主。
林海音作为台湾老一代的作家,对台湾文学事业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小说创作、培育新人和兴办刊物三个方面。关于兴办刊物,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她除了担任新创办刊物的编辑外,还亲自创办《纯文学》月刊达五年之久,并以选择作品质量高而享誉文坛,推荐并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后来又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其宗旨与《纯文学》月刊相似,选书认真,注意质量,颇受读者欢迎,至今仍是台湾有影响的文学出版社之一。在培育新人方面,林海音可谓为培育台湾文坛的一代新人倾注了心血,功绩卓著。60年代以来台湾涌现出的许多文坛新秀,多受她的提携和影响。这固然与她长期担任报刊编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出自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和对造就新人的热情。台湾知名作家钟理和的一生可概括为“生前笔耕,死后成名”,他默默笔耕一辈子,生前不为人们所知,而他的死后成名却应归功于包括林海音在内的几位知音。林海音在《一些回忆》一文中曾说起这件事。钟理和死后,其长子写信给林海音,请求她能帮助出版其父的著作。林海音一口承担下来,然后用募捐来的钱出版了钟理和的作品《雨》,这时距死者祭日仅有百日;而死者的另一本书《笠山农场》也在其周年祭时出版了,完成了死者的最终遗愿。林海音还如同当年扶植钟理和那样,以其在文学界的影响来提携钟铁民,使钟铁民逐渐成长为台湾小说界的后起之秀。钟氏父子从林海音那里受益良多,而身受这种恩泽的又何止钟氏父子呢?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作者通过这些故事背景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从中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缅怀,以及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台湾后,台湾的社会生活和乡土习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积累当中,她也因此写了一些发生在台湾的人和事。总之,林海音的生活积累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旧北京,一个来自台湾
『捌』 求一款进口饼干,外包装是一个红色的椭圆形铁盒,不大,正面是幅风景画,请告诉我品牌,名称就行,
是皇冠丹麦曲奇饼干吧
『玖』 莫内莫奈
是同一个人没错
都是指法国印象派画家 Claude Monet
Claude Monet在台湾及香港译作【莫内】
在中国则译作【莫奈】
『拾』 《迟到》的作者林海音的介绍
林海音 (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广东蕉岭,生于日本大回阪,不久随父母去台湾,作家。提答出了“纯文学”的概念,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产量十分可观。其中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最为著名,并且为代表作。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